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 of Sheng Bai Solution on Irradiated Mice Bone Marrow Cell Division Index and DNA Content
1
作者 廖芳 叶嗣颖 张循范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1998年第4期197-200,共4页
Before and after general irradiation with 60Co-γ, mice were orally given Sheng Bai Solution (SBS) for one week. SBS alleviated the irradiation-induced reduction of bone marrow cell chromosome division index. The irra... Before and after general irradiation with 60Co-γ, mice were orally given Sheng Bai Solution (SBS) for one week. SBS alleviated the irradiation-induced reduction of bone marrow cell chromosome division index. The irradiation-induced decrease of marrow DNA amount, thymic and splenic fractions, and total leukocyte number were restored to some extent. SBS also helped to ameliorate general condition of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ng Bai Solution radiation-induced injury bone marrow cell divi-sion index bone marrow dna
下载PDF
Induction of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by Propoxur in Mouse Bone Marrow Cells
2
作者 R. C. AGRAWAL(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arcinognesis, Industrial Toxicology ResearchCentre, Post Box No. 80, Mahatma Gandhi Marg, Lucknow, India)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2-295,共4页
Propoxur is a widely used dithiocarbamate insecticide. In this study, the clastogenic effect of propoxur has been evaluated using chromosomal aberration assay in mouse bone marrow cells. Single i. p. administration of... Propoxur is a widely used dithiocarbamate insecticide. In this study, the clastogenic effect of propoxur has been evaluated using chromosomal aberration assay in mouse bone marrow cells. Single i. p. administration of propoxur, at 25 mg/kg b.wt., a maximum tolerated dose (MTD) and 12 .5mg/kg b.wt (50% of MTD) have significantly induced different types of aberrations after 24 h of treatment. The aberrations were dose and time dependent and reached a maximum after 24 h of exposure. The sresult suggest a genotoxic potential of propox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mosome Aberrations ANIMALS bone marrow Cells dna Damage INSECTICIDES MALE Mice Mutagenicity Tests PROPOXUR
下载PDF
气态甲醛致小鼠骨髓细胞DNA-蛋白质交联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程文文 李兰 +3 位作者 胡传禄 魏晨曦 杨旭 丁书茂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62-267,共6页
为探讨吸入性甲醛能否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产生遗传毒性,以SPF级昆明雄性小鼠为材料,采用动态吸入方式连续染毒72h,取骨髓细胞,测定DNA-蛋白质交联.结果发现,随着甲醛浓度的升高(0、0.5、1.0、3.0mg·m-3),小鼠骨髓细胞DNA-蛋白质交... 为探讨吸入性甲醛能否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产生遗传毒性,以SPF级昆明雄性小鼠为材料,采用动态吸入方式连续染毒72h,取骨髓细胞,测定DNA-蛋白质交联.结果发现,随着甲醛浓度的升高(0、0.5、1.0、3.0mg·m-3),小鼠骨髓细胞DNA-蛋白质交联系数逐渐升高,0.5mg·m-3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1.0、3.0mg·m-3组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甲醛对小鼠骨髓细胞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骨髓细胞 dna-蛋白质交联
下载PDF
荷人鼻咽癌裸鼠骨髓细胞DNA合成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生物节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孙健 冼励坚 +5 位作者 曹弃元 叶燕丽 曾昭蕾 Xu-hui LIU Xiao-mei LI Francis LEVI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33-837,共5页
背景与目的:有关鼻咽癌的生物节律特征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拟探索荷人鼻咽癌裸鼠骨髓细胞的DNA合成及几种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生物节律,为临床制定鼻咽癌时辰化疗方案提供必要的参数。方法:BALB/C裸小鼠69只,置于程控的独立光照系统(12... 背景与目的:有关鼻咽癌的生物节律特征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拟探索荷人鼻咽癌裸鼠骨髓细胞的DNA合成及几种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生物节律,为临床制定鼻咽癌时辰化疗方案提供必要的参数。方法:BALB/C裸小鼠69只,置于程控的独立光照系统(12h光照,12h黑暗)同步化至少3周。然后双侧腋窝皮下接种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CNE-2)裸小鼠移植瘤,成瘤后按6个不同时间点分批处死小鼠,收集骨髓细胞,固定、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测DNA含量,用ANOVA法检验各期细胞在6个时间点差异的显著性,Cosinor法考察G1、S、G2/M期细胞在24h的分布是否符合余弦函数。部分骨髓细胞经裂解、蛋白定量后用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p53、p21和Bcl-2三种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G1、S、G2/M期细胞在3、7、11、15、19、23HALO(HoursAfterLightOnset即灯亮后第3、7、11、19、23h)的分布随时间变化有显著性差异,G1、G2/M期细胞24h变化符合余弦节律,高峰值分别位于10.8HALO和1.8HALO。骨髓细胞p53和Bcl-2蛋白表达24h强度不同。p53在11HALO最强,在7HALO最弱;Bcl-2在15HALO最强,在19HALO最弱,p21蛋白未见表达。结论:荷人鼻咽癌裸小鼠骨髓细胞DNA合成随昼夜交替呈节律变化,p53和Bcl-2蛋白表达随昼夜时间变化而规律性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生物节律 骨髓细胞 dna合成
下载PDF
针灸对骨髓抑制小鼠DNA修复基因XPD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路玫 宋晓琳 +4 位作者 曹大明 赵喜新 李建伟 张丽 于冬冬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86-989,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针刺和艾灸前后,骨髓抑制小鼠DNA修复基因XPD蛋白表达量的改变,探讨针灸减轻骨髓抑制、增加外周血白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取清洁级、雄性昆明种小鼠224只,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 目的通过测定针刺和艾灸前后,骨髓抑制小鼠DNA修复基因XPD蛋白表达量的改变,探讨针灸减轻骨髓抑制、增加外周血白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取清洁级、雄性昆明种小鼠224只,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造成CTX骨髓抑制小鼠模型,正常组小鼠腹腔注入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针刺组、艾灸组分别进行针刺、艾灸,正常组、模型组陪同固定,不治疗。各组均在2~6d用免疫组化染色法(Elivison二步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和分析骨髓细胞XPD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针灸可以通过上调CTX模型小鼠骨髓细胞中XPD的蛋白表达,促进骨髓细胞受损DNA的核苷酸切除修复,减轻因CTX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结论上调受损骨髓细胞DNA修复基因XPD的表达,促进细胞受损DNA核苷酸切除修复,是针灸减轻骨髓抑制、保护造血功能、增加外周血白细胞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骨髓抑制 dna修复 XPD
下载PDF
低剂量气态苯暴露对小鼠骨髓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孙欣 袭著革 +2 位作者 杨丹凤 张华山 杨在明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1,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气态苯暴露对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作用。方法将24只615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苯暴露组、L615K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转染小鼠组(简称接种肿瘤组)、L615K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转染小鼠苯暴露组(简称接种肿瘤苯暴露组),对... 目的探讨低剂量气态苯暴露对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作用。方法将24只615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苯暴露组、L615K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转染小鼠组(简称接种肿瘤组)、L615K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转染小鼠苯暴露组(简称接种肿瘤苯暴露组),对小鼠进行苯动态暴露染毒10d,每天6h,剂量为1mg/m3;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小鼠骨髓细胞的DNA损伤情况。结果苯暴露组、接种肿瘤组以及接种肿瘤苯暴露组的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均重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接种肿瘤苯暴露组的小鼠DNA损伤却轻于接种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种肿瘤组、接种肿瘤苯暴露组小鼠的肝、脾脏器系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苯暴露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肝、脾脏器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气态苯暴露可以导致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但对已形成白血病小鼠的骨髓细胞DNA损伤有抑制作用,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dna损伤
下载PDF
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体征和骨髓DNA含量的改变与中药干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肖慧 陶涛 +6 位作者 陈民利 冷晓霞 潘永明 朱科燕 谢日青 艾秀峰 余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7-40,49,共5页
目的观察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的一般症状、皮肤状况、饮食嗜好及骨髓细胞DNA含量的变化,并探讨中药抗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每日一次皮下注射D-半乳糖,连续7周,建立衰老大鼠模型,观察衰老大鼠的一般症状和体重变化,测定其皮... 目的观察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的一般症状、皮肤状况、饮食嗜好及骨髓细胞DNA含量的变化,并探讨中药抗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每日一次皮下注射D-半乳糖,连续7周,建立衰老大鼠模型,观察衰老大鼠的一般症状和体重变化,测定其皮肤含水量、糖水消耗量和骨髓细胞DNA含量,并用抗衰老片和首乌延寿片进行干预,观察中药对衰老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结果大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后,逐渐出现体重增长缓慢、行动迟缓、精神不振、嗜睡、被毛卷曲枯黄、光泽欠佳、尾部出现色素斑点等衰老症状,并在造模第5周出现体重下降,造模7周后,衰老大鼠的皮肤含水量和糖水消耗量明显减少(P<0.05),骨髓细胞的DNA含量亦明显减少(P<0.01);给予抗衰老片和首乌延寿片后,均可不同程度地延缓衰老症状,缓解体重的下降,显著提高皮肤的含水量和糖水消耗量(P<0.01),同时,明显提高骨髓细胞DNA含量(P<0.05)。结论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模型的衰老体征明显,机体抗DNA损伤的能力下降,而抗衰老片和首乌延寿片等中药可明显改善衰老模型大鼠的衰老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修复DNA损伤的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衰老大鼠 骨髓细胞dna含量 中药
下载PDF
同位素示踪微量法测定白血病细胞DNA-甲基转移酶活性 被引量:9
8
作者 白志勇 徐国宾 武淑兰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建立3H标记同位素示踪微量分析法用于白血病细胞MTase活性测定,并评价其准确性、敏感性及可靠性;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MTase活性改变的规律。方法:以Poly[d(IC)d(IC)]为甲基受体,3HSAM为甲基供体,测定骨髓单个核细胞和白血... 目的:建立3H标记同位素示踪微量分析法用于白血病细胞MTase活性测定,并评价其准确性、敏感性及可靠性;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MTase活性改变的规律。方法:以Poly[d(IC)d(IC)]为甲基受体,3HSAM为甲基供体,测定骨髓单个核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系的MTase活性。以细胞裂解蛋白作用2h所得的每分计数值表示酶活性。每次测定设不加Poly[d(IC)d(IC)]的阴性对照,以HL60细胞MTase活性为100%,所测样本值均和其相比,以相对数表示结果。结果:当细胞裂解蛋白质量在0.25~7.5μg之间时,本法线性良好,Y每分计数=2864X+142(r=0.998,P<0.01)。方法灵敏度为2.4×104Bq,批间变异系数11.4%(n=9),批内变异系数5.9%(n=4)。15例急性白血病MTase活性平均值为(9.1±4.6)%,较11例非恶性血液病对照组[平均(2.1±1.6)%]明显升高。11例缓解期急性白血病MTase活性平均(4.1±2.6)%,和对照组无明显区别。结论:同位素微量分析法测定MTase活性灵敏度高、重复性好。MTase活性增高是急性白血病的高发现象。急性白血病缓解后MTase活性下降。MTase活性测定可能对监测白血病病情变化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同位素标记 dna 甲基转移酶
下载PDF
辐射损伤骨髓造血细胞的DNA含量及AgNOR定量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熊呈琦 彭瑞云 +3 位作者 高亚兵 崔玉芳 张振声 王德文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1999年第3期153-156,共4页
LACA小鼠经60 Coγ射线全身一次照射 ,对骨髓组织切片和骨髓细胞悬液涂片 ,分别采用改良的Feulgen染色及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 (AgNOR)染色 ,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在不同照射剂量、不同时间点的造血细胞核内DNA及AgNOR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 LACA小鼠经60 Coγ射线全身一次照射 ,对骨髓组织切片和骨髓细胞悬液涂片 ,分别采用改良的Feulgen染色及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 (AgNOR)染色 ,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在不同照射剂量、不同时间点的造血细胞核内DNA及AgNOR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各照射组在2 5 - 7 0Gy剂量、 6h~ 4周范围内 ,骨髓均出现明显损伤及损伤后重建现象 ,且剂量越大 ,损伤越重 ,恢复亦较慢 ;其中以 5 5Gy组骨髓细胞核内DNA和AgNOR含量变化最为典型 ,在损伤早期进行性减少 ,而在恢复期出现持续性增加 ,直至恢复正常。结果提示 :骨髓造血细胞核内AgNOR及DNA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反映骨髓辐射损伤与修复程度的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细胞 辐射损伤 骨髓损伤 dna含量 嗜银蛋白
下载PDF
不同X线剂量照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DNA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妮娜 张利英 +5 位作者 刘永琦 卢志伟 丁楠 刘涌爱 华君瑞 武有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23-927,共5页
目的低剂量电离辐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lstem cells-bone marrow,HMSC-bm)有兴奋效应,但高剂量电离辐射对该细胞的损伤作用少见报道。文中旨在研究不同X线剂量照射对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增殖及DNA损伤影响。方法... 目的低剂量电离辐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lstem cells-bone marrow,HMSC-bm)有兴奋效应,但高剂量电离辐射对该细胞的损伤作用少见报道。文中旨在研究不同X线剂量照射对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增殖及DNA损伤影响。方法采用人HMSC-bm体外进行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及照射组,以0、0.5、1、2、4、6、8 Gy不同X射线分别照射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以0、1、2、4 Gy不同剂量照射细胞:CB法检测各组细胞微核率;免疫荧光检测照射后0.5、2、12、24 h不同时间点53BP1免疫荧光簇焦点(foci)数目的变化。结果随辐照剂量的增加,与0 Gy比较,除第3天0.5、1 Gy外,同一时间各组细胞吸光度值(A值)逐渐减少(P<0.05)。与同一辐照剂量第1天比较,0.5、1、4 Gy第3、4、5天A值增加(P<0.05),0、6 Gy第4、5天A值增加(P<0.05),2、8 Gy第5天A值增加(P<0.05)。细胞受照后0.5 h均出现foci点,达到最高峰,后随着时间的延长,foci点逐渐减少;不同剂量同一时间相比,随着剂量的增加,各个时间点免疫荧光簇集点增加,同一剂量不同时间相比,随着时间的增加免疫荧光焦点逐渐减少(P<0.05)。与对照组细胞微核率[(6.333±2.031)%]相比,随着辐射剂量增加(1、2、4 Gy)细胞微核率逐步上升[(23.667±1.582)%、(42.000±4.583)%、(777.333±2.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SC-bm对高剂量X射线具有敏感性,基因组不稳定,其自我修复能力受到剂量的影响,在运用放射疗法及临床治疗上应该加强其应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dna损伤 基因组不稳定性
下载PDF
内脏利什曼病患者骨髓及血内病原体特异性kDNA片段PCR扩增用于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孝素 杨文天 +4 位作者 马莹 陈建平 何生全 许庭玺 谢孝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建立简易、准确的诊断内脏利什曼病和病原体鉴定技术。方法 :采用作者设计的杜氏利什曼原虫 ( L.d.)种特异引物 和 ,经 PCR扩增样品内病原体 k DNA2 97bp片段 ,检测 2 2例确诊内脏利什曼病 ( VL )患者骨髓、血、血清共 55份样品... 目的 :建立简易、准确的诊断内脏利什曼病和病原体鉴定技术。方法 :采用作者设计的杜氏利什曼原虫 ( L.d.)种特异引物 和 ,经 PCR扩增样品内病原体 k DNA2 97bp片段 ,检测 2 2例确诊内脏利什曼病 ( VL )患者骨髓、血、血清共 55份样品和 4例临床疑诊为黑热病患者的骨髓 (共 2 6例 ,59份样品 )。结果 :( 1) PCR法与骨髓涂片镜检符合率为 96.2 % ( 2 5/2 6) ;( 2 ) PCR法检测骨髓、血及血清的总阳性率为 95.4 % ( 2 1/2 2 ) ;( 3) PCR法检测 2 2例骨髓、 16例血样品及 17例血清样品 ,阳性率分别为 91% ( 2 0 /2 2 )、 68.8% ( 11/16)及 2 9.4 % ( 5/17)。 15例骨髓对照样品得自 9例白血病患者及 6例健康人。血及血清对照样品各得自 5例健康人。全部对照未见扩增产物 ,均为阴性。结论 :采用引物 和 进行 PCR扩增检测血内 k DNA特异片段诊断内脏利什曼病有较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 诊断 骨髓 血清 病原
下载PDF
一丁基锡和二丁基锡致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保荣 曹向宇 +3 位作者 惠秀娟 马溪平 李法云 谢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1-722,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一丁基锡、二丁基锡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作用。方法应用彗星试验检测不同浓度一丁基锡、二丁基锡对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结果结果1×10-10,1×10-11g/L剂量的一丁基锡、二丁基锡与对照组比较,...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一丁基锡、二丁基锡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作用。方法应用彗星试验检测不同浓度一丁基锡、二丁基锡对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结果结果1×10-10,1×10-11g/L剂量的一丁基锡、二丁基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着剂量的增加,DNA损伤也越严重,存在着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条件下,一丁基锡、二丁基锡可引起小鼠骨髓细胞DNA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丁基锡 二丁基锡 骨髓细胞 dna损伤 彗星试验
下载PDF
以Chelex^R100作为介质、一步法从贮存骨髓涂片中提取DNA作PCR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嵘 郁知非 +4 位作者 汪明春 李菊湘 李岱宗 顾建人 曹宇清 《临床血液学杂志》 1995年第1期1-3,共3页
利用螯合型离子交换树脂Chelex~R100作为介质、一步法从已贮存数年的骨髓细胞涂片中提取用作PCR分析的DNA。共提取已经或未经瑞氏染色的骨髓涂片20张,平均每片DNA收获率1.2±0.4μg。DNA分子量为... 利用螯合型离子交换树脂Chelex~R100作为介质、一步法从已贮存数年的骨髓细胞涂片中提取用作PCR分析的DNA。共提取已经或未经瑞氏染色的骨髓涂片20张,平均每片DNA收获率1.2±0.4μg。DNA分子量为2~6kb大小,适合用于PCR分析,但不能用于SouthernEp迹分析。本法具有简便、省时、明显减少因操作引起的标本间DNA交叉污染的机会。此法有利于临床上收集大量的、不同病期的血液病标本,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回顾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涂片 dna提取 离子交换树脂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5.0 Gy放射损伤对小鼠早期骨髓造血基质细胞周期及其DN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幸华 罗成基 +5 位作者 郭朝华 王庆余 刘林 彭贤贵 陈兆珍 李才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9-211,共3页
取5.0Gyγ射线照射后3d和7d的小鼠骨髓体外液体培养14d和21d,显示骨髓基质细胞仍能贴壁生长,但骨髓基质细胞集落(CFU-F)数量显著低于正常,照后7d的CFU-F数量虽比照后3d的CFU-F数量有所增加,但... 取5.0Gyγ射线照射后3d和7d的小鼠骨髓体外液体培养14d和21d,显示骨髓基质细胞仍能贴壁生长,但骨髓基质细胞集落(CFU-F)数量显著低于正常,照后7d的CFU-F数量虽比照后3d的CFU-F数量有所增加,但恢复缓慢;延长培养时间,显示照射鼠的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受抑。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G2+M期细胞和DNA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随着照后时间的延长,S、G2+M期含量有所恢复,但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骨髓造血基质细胞具有较高的辐射敏感性且对辐射损伤持续较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放射损伤 细胞周期 dna
下载PDF
放射复合伤骨髓微环境中基质细胞的周期、DNA含量与形态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幸华 罗成基 +2 位作者 郭朝华 王苹 邓学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14,共5页
用流式细胞仪、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单纯放射损伤(单放组)、单纯烧伤(单烧组)和放射复合伤(复合伤组)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细胞周期、DNA含量和形态变化。结果:①单烧组骨髓基质细胞的G2+M期比例、DNA含量由高... 用流式细胞仪、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单纯放射损伤(单放组)、单纯烧伤(单烧组)和放射复合伤(复合伤组)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细胞周期、DNA含量和形态变化。结果:①单烧组骨髓基质细胞的G2+M期比例、DNA含量由高到低;单放组和复合伤组G2+M期比例、DNA含量则由低到高;②与正常组骨髓基质细胞相比,各损伤组均出现不同特征的形态学变化;③单放组的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基质变淡,嵴消失;单烧组的线粒体增多、肿胀;放射复合伤的线粒体重度退行性变,结构紊乱。提示:放射复合伤骨髓基质细胞的细胞周期比例、DNA含量和形态的改变可能是导致放射复合伤造血微环境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 烧伤 骨髓细胞 细胞周期 dna
下载PDF
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研究稀土元素钬对小鼠骨髓细胞DNA的损伤 被引量:5
16
作者 屈艾 汪承润 +3 位作者 薄军 吴薇 张永 高宽埸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28-331,F003,共5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稀土元素钬对小鼠骨髓细胞DNA的损伤。材料与方法:给小鼠灌胃氧化钬的盐酸溶液,24 h后取股骨骨髓细胞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观察有无染色体损伤和DNA损伤。 结果:试验表明在20-80 mg/kg剂量范围内,彗星细胞的尾长随剂量的... 背景与目的:探讨稀土元素钬对小鼠骨髓细胞DNA的损伤。材料与方法:给小鼠灌胃氧化钬的盐酸溶液,24 h后取股骨骨髓细胞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观察有无染色体损伤和DNA损伤。 结果:试验表明在20-80 mg/kg剂量范围内,彗星细胞的尾长随剂量的增加而增长,而头长则随剂量的递增而缩短,并且在40-80 mg/kg剂量范围内与阴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同时,拖尾率与DNA损伤率也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结论:稀土元素钬对小鼠骨髓细胞DNA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钬 单细胞凝胶电泳 小鼠骨髓细胞 dna损伤
下载PDF
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靳俊峰 罗光华 +1 位作者 高翠莲 陈玉川 《解剖学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人胸骨骨髓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变化的规律。方法离体人胸骨置于特定条件下,随时间延长分别取出制成病理切片,Feulgen染色后,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DNA与死亡时间的关系。结果死后1~9d,Feulgen染色阳性产物随死亡时间... 目的探讨人胸骨骨髓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变化的规律。方法离体人胸骨置于特定条件下,随时间延长分别取出制成病理切片,Feulgen染色后,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DNA与死亡时间的关系。结果死后1~9d,Feulgen染色阳性产物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而下降,染色逐渐变浅淡,至10d后已观察不到。且二者之间存在线形关系。结论人死后1~9d,胸骨髓细胞核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胸骨 dna 死亡时间
下载PDF
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对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媛媛 王春华 +2 位作者 隋春生 李景舜 赵淑华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3-256,共4页
目的观察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Nano-Fe3O4)对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作用。方法将40只成年清洁级ICR小鼠,雌雄各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溶剂对照(高纯水)组和低剂量(2.5 mg/kg,1/64 LD50)、中剂量(10 mg/kg,1/16 LD50)和高剂量(40 mg/kg,1/4 LD5... 目的观察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Nano-Fe3O4)对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作用。方法将40只成年清洁级ICR小鼠,雌雄各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溶剂对照(高纯水)组和低剂量(2.5 mg/kg,1/64 LD50)、中剂量(10 mg/kg,1/16 LD50)和高剂量(40 mg/kg,1/4 LD50)Nano-Fe3O4染毒组,每组5只。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方式进行染毒,注射量为10 mL/kg,注射速度约为0.02 mL/s。染毒后3 d,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其对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结果染毒3 d后,雌性小鼠骨髓细胞DNA 0级损伤各剂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无损伤的比例逐渐减少,Ⅰ级损伤各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剂量升高损伤程度逐渐增强,仅高剂量组出现≥Ⅱ级损伤。雄性小鼠骨髓细胞DNA 0级损伤各剂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剂量的升高无损伤的比例逐渐降低,Ⅰ级损伤中各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剂量的升高损伤程度逐渐增强,仅高剂量组出现≥Ⅱ级损伤。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一次性尾静脉注射Nano-Fe3O4颗粒3 d后,可引起小鼠骨髓细胞的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四氧化三铁 小鼠骨髓细胞 dna损伤作用
下载PDF
DNA降解与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罗光华 陈玉川 +2 位作者 成建定 王江峰 高翠莲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9,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与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DNA高度特异性染色方法Feulgen改良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死后不同时间(0~14d)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与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DNA高度特异性染色方法Feulgen改良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死后不同时间(0~14d)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胸骨骨髓细胞核DNA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呈缓慢而规律下降,直至死后两周仍未完全降解。结论死后DNA降解速率与死亡时间呈线性关系,测定死后骨髓细胞核DNA含量可望成为腐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时间推断 dna含量 腐败尸体 胸骨骨髓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导致左半身照射小鼠非照射区域骨髓细胞DNA损伤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龙 王奕萍 +3 位作者 荣曙 许祥裕 罗成基 程天民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探讨局部电离辐射后非照射区域骨髓细胞的DNA改变.方法 将6~8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全身照射组、全身屏蔽照射组以及半身照射组4组,用铅屏蔽建立半身照射模型,以8.0 Gy 60^Co γ射线照射,检测小鼠血清SOD、MDA、T... 目的 探讨局部电离辐射后非照射区域骨髓细胞的DNA改变.方法 将6~8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全身照射组、全身屏蔽照射组以及半身照射组4组,用铅屏蔽建立半身照射模型,以8.0 Gy 60^Co γ射线照射,检测小鼠血清SOD、MDA、TNF-α变化,用彗星电泳、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率(fMPCE)等方法观察非照射区域骨髓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 半身照射条件下,小鼠血清TNF-α、MDA升高,SOD降低(P<0.01);非照射区域骨髓彗星样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率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P<0.01).结论 局部电离辐射作用后,可导致非照射区域造血细胞产生损伤效应.TNF-α的增加和氧自由基的激活可能参与了该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旁效应 骨髓造血细胞 dna损伤 嗜多染红细胞微核(fMPCE) 彗星电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