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gnificance of bone marrow particles i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plastic anemia, low-grade hyperplastic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and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1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5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 患者 治疗方法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超声引导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胎兔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2
作者 赖芳萍 吕国荣 +4 位作者 王大春 成文召 徐武 石恒捷 何韶铮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265-271,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治疗胎兔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检测BM-MSCs细胞表面标志物、三系分化能力、慢病毒包装与感染能力。将新西兰孕兔随机分为A组(正常组)、B组(LPS组)和C组(LPS+BM-...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治疗胎兔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检测BM-MSCs细胞表面标志物、三系分化能力、慢病毒包装与感染能力。将新西兰孕兔随机分为A组(正常组)、B组(LPS组)和C组(LPS+BM-MSCs组),每组选取3只新西兰孕兔、10只胎兔。于孕23 d在超声引导下B、C组经右肺组织注射脂多糖(LPS),A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孕27 d超声引导下A、B组经右肺组织注射生理盐水,C组注射BM-MSCs。孕29 d后行剖宫产分离胎兔肺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RT-PCR检测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SPB)和肺泡表面活性蛋白C(SPC)mRNA的表达。结果BM-MSCs细胞表面标记物CD29和CD44阳性,CD11b/c和CD45阴性,具有三系分化能力。慢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感染所有rBM-MSCs需24 h。不同组别中,B组肺组织辐射状肺泡计数(RAC)数量较A组明显减少;C组肺组织RAC数量较A组稍减少,较B组稍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胎兔肺组织肺泡壁增厚,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简化,数量减少,部分表现为充气不均匀;与A组比较,C组胎兔肺组织肺泡壁稍增厚,肺泡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与B组比较,C组肺组织肺泡壁变薄,肺泡数量增多,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与A组比较,B组胎兔肺组织中IL-1β、IL-6、IL-10、TNF-α和VEGF mRNA的表达上升,C组较B组表达下降;与A组比较,B组胎兔肺组织中SPA、SPB和SPC mRNA的表达下降,C组较B组表达上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LPS可引起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M\|MSCs胎肺注射治疗可减轻肺组织病理变化,推测可能通过分泌各种因子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肺泡发育、损伤修复和血管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超声 脂多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
下载PDF
苯中毒骨髓损伤的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吕玲 林国为 +3 位作者 邹和建 王小钦 Liming Bao Richard D Irons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对23例苯中毒病人的周围血及骨髓进行分析,探讨苯中毒骨髓损伤的特征和机制。方法23例住院苯中毒患者,平均离岗及诊断苯中毒时间2.7年;21例为慢性轻度苯中毒,2例为慢性重度苯中毒(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男8例,女15例,平均年龄(45.5... 目的对23例苯中毒病人的周围血及骨髓进行分析,探讨苯中毒骨髓损伤的特征和机制。方法23例住院苯中毒患者,平均离岗及诊断苯中毒时间2.7年;21例为慢性轻度苯中毒,2例为慢性重度苯中毒(苯中毒再生障碍性贫血);男8例,女15例,平均年龄(45.5±7.8)岁。按统一调查表询问职业史、毒物接触史、药物接触史、造血系统疾病史以及肿瘤史;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骨髓常规以及骨髓活检、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流式细胞仪和TCR受体基因重排分析。结果(1)23例苯中毒病人中,血常规检查6例正常、系减少1例、一系或二系减少16例(其中14例淋巴细胞数减少)。血中大颗粒淋巴细胞(LGL)百分比增加(平均29.6%,n=22)。(2)23例苯中毒病人骨髓检查均示有一系或二系发育不全,骨髓损害的特征包括:显著的红系病态造血,嗜酸细胞发育不良,中性粒细胞前体细胞中异常的胞浆颗粒,嗜血细胞生成,髓质退化及骨髓增生低下。(3)T细胞受体(TCR)可变区基因重排(14/23),CD4+/CD8+比例减低(0.77±0.48,n=23)。(4)未发现研究对象染色体结构异常。结论与MDS各亚型常见的骨髓表现不同,慢性苯中毒骨髓损伤的特征是:显著的红系病态造血,嗜酸细胞发育不良,中性粒细胞前体细胞中异常的胞浆颗粒,嗜血细胞生成,髓质退化及骨髓增生低下;脱离苯接触若干年后,骨髓的这些损害仍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苯中毒 骨髓发育不良 特征和机制
下载PDF
伴血细胞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34例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姜烈君 闭艺芳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9年第7期691-693,共3页
目的了解伴血细胞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对34例外周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WBE〈4×10^9/L,或Hb〈100g/L,或Pt〈100×10^9/L)的骨髓涂片进行回顾性细胞形态学检查,并与2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 目的了解伴血细胞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对34例外周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WBE〈4×10^9/L,或Hb〈100g/L,或Pt〈100×10^9/L)的骨髓涂片进行回顾性细胞形态学检查,并与2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难治性贫血(MDS—RA)患者以及14例健康对照者综合分析。结果34例SLE患者中24例(70.6%)骨髓发育不良,包括红系多核(三核或更多)10例(29.4%),巨幼样变8例(23.5%),Pelger—Hliet样畸形12例(35.3%),多核巨核细胞8例(23.5%),小型巨核细胞10例(29.4%)。结论在伴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中能观察到骨髓多系细胞发育不良,这些改变说明骨髓可能是SLE侵犯的靶器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髓 血细胞细胞减少 骨髓发育不良
下载PDF
颅骨锁骨发育不全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成骨和衰老
5
作者 张娟 戈杰 +2 位作者 李光南 周培培 江宏兵 《口腔生物医学》 2015年第2期66-70,共5页
目的: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在调节颅骨锁骨发育不全(cleidocranial dysplasia,CCD)患者骨结构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与正常BMSCs比较分析,探讨CCD患者BMSCs的体外增殖、成骨分化、干性及衰老特征。方法:... 目的: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在调节颅骨锁骨发育不全(cleidocranial dysplasia,CCD)患者骨结构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与正常BMSCs比较分析,探讨CCD患者BMSCs的体外增殖、成骨分化、干性及衰老特征。方法:分离培养CCD患者及正常同龄人BMSCs;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及流式细胞周期分析其增殖能力;成骨诱导后采用Western blot及茜素红染色分析其成骨能力;检测多潜能转录因子及克隆形成,分析其干性能力;检测衰老调控关键基因p16、p21表达及通过β-gal衰老染色分析其衰老特征。结果:与正常BMSCs相比,BMSCs-CCD增殖活性低,且细胞周期中处于S期、G2的细胞比例较低;两组细胞成骨诱导1、3、7 d后,BMSCs-CCD组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水平较正常组低;成骨诱导14 d后,BMSCs-CCD组形成的钙化结节较正常组少;BMSCs-CCD组中多潜能转录因子Oct4、Nanog、Sox2表达及克隆形成率均较正常组低;相反,BMSCs-CCD组中p16、p21等衰老标记分子表达及衰老细胞阳性染色比例均较正常组高。结论:同正常BMSCs比较,CCD患者BMSCs的增殖能力、成骨能力、干性强度均较差,且更易衰老。这些特征可能是CCD患者易发骨质疏松及骨折的生物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锁骨发育不全 骨髓基质细胞 成骨 干性 衰老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过表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蓝国锋 王艺瑾 +5 位作者 黎云芳 韦清华 石丰浪 崔其亮 Hussnain Mirza 史学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634-2638,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过表达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原代细胞分离...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过表达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原代细胞分离技术得到BMSCs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干细胞标志物CD44、CD106的表达,以及构建稳定过表达VEGF的BMSCs(BMSC-VEGF)。通过高氧环境构建BPD幼鼠模型,静脉注射BMSC-VEGF,检测其对幼鼠肺呼吸阻力、肺部发育和重构的影响。结果VEGF可以维持BDP动物模型中肺部组织的增殖活性,改善肺内血管形成以及抑制TGF-β通路活化所致肺组织重构等作用。结论在幼鼠中,过表达VEGF对BPD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VEGF有可能成为治疗BPD的候选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纤维化
下载PDF
骨髓活检在骨髓涂片增生不良时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李建华 王永锋 +1 位作者 马梦影 李卓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783-784,共2页
目的探讨骨髓活体组织检查(bone marrow biopsy,BMB)在骨髓液涂片增生不良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5例骨髓检查患者的骨髓活检及涂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5例骨髓检查患者中骨髓涂片增生不良占10.33%(47/455),骨髓活检和涂片联检时表... 目的探讨骨髓活体组织检查(bone marrow biopsy,BMB)在骨髓液涂片增生不良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5例骨髓检查患者的骨髓活检及涂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5例骨髓检查患者中骨髓涂片增生不良占10.33%(47/455),骨髓活检和涂片联检时表现增生不良的占6.57%(30/455);单一涂片法与骨髓活检和涂片联检法对骨髓增生不良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1,P<0.05)。结论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同时进行联检具有重要意义,可及时避免漏诊与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活检 骨髓涂片 骨髓增生不良 临床诊断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大鼠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斌 刘茹 +3 位作者 陈春芳 钟春霞 杜江 李秋平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骨髓问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大鼠肺泡结构和肺部微血管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D大鼠骨髓MSCs,贴壁培养传代并鉴定,应用DNA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骨髓问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大鼠肺泡结构和肺部微血管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D大鼠骨髓MSCs,贴壁培养传代并鉴定,应用DNA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164,然后转染至MSCs。将新生SD大鼠置于950mI/L氧箱中14d后,随机分为转染组(MSCs/VEGF组)、对照组(MSCs组)、空白组(无血清培养基组),每组10只,分别于气管内注入1×10^5个转染VEGF的MSCs、单纯MSCs和等量无血清培养基。分别于移植后1、4周取大鼠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结构和放射状肺泡计数(RA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评价VEGF蛋白表达和新生血管密度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中VEGF16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移植后1、4周转染组大鼠肺组织RAC、VEGF蛋白表达、再生血管密度较对照组和空白组均明显增加(P均〈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移植后1、4周转染组VEGFl64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和空白组均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VEGF基因转染MSCs移植能显著促进肺泡发育以及微血管再生,VEGF与新生大鼠肺发育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治疗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Ⅷ因子
原文传递
原始细胞不增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细胞发育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于修文 杨慧健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3期418-422,共5页
目的:分析原始细胞不增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细胞发育异常特征,初步探讨发育异常类型及组合对MDS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04—2017-08形态特征符合WHO2008分型标准的原始细胞不增多MDS患者132例,对照组83例(包括巨... 目的:分析原始细胞不增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细胞发育异常特征,初步探讨发育异常类型及组合对MDS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04—2017-08形态特征符合WHO2008分型标准的原始细胞不增多MDS患者132例,对照组83例(包括巨幼细胞贫血37例,免疫性血细胞减少12例,缺铁性贫血1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治疗后12例,ITP激素治疗无效4例,肿瘤细胞骨髓润4例,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比较MDS组和对照组中骨髓细胞发育异常类型的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YI)和特异度不同,根据MDS组与对照组发育异常YI差异,剔除负值YI和无统计学意义的类型,将MDS特异度100%单列等条件进行组合,粒、红二系发育异常组合分为Ⅰ类异常(YI<0.3)、Ⅱ类异常(YI≥0.3)和Ⅲ类异常(单列)三类;巨系发育异常组合分为Ⅰ类异常(YI≥3)、Ⅲ类异常(单列);并将其初步应用于MDS组和对照组中所有病例。结果:发育异常表现类型不同,临床价值也有差异。粒系环形杆粒细胞;红系核出芽、环状铁粒幼红细胞≥15%和巨核系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等MDS组中的特异性均为100%,对照组均为0;粒系双核粒细胞、难分叶、假性Pelger-Huet畸形;红系奇数核,母子核;巨系小巨核细胞、单圆巨核细胞、多圆巨核细胞;既有较高的特异度又有一定的敏感度,也有较强的临床意义。3%≤原始细胞<5%,处于正常与诊断阳性之间,此项国内标准、FAB和WHO均未列入,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通过跟踪观察,发现其向下转化为高危的概率较其他发育类型大。各组合初步应用结果可以看到,组合后发育类型的最高YI均有提高,红系表现的较显著。结论:Ⅰ类、Ⅱ类异常和Ⅲ类细胞发育异常对MDS诊断均有一定的价值;红系、粒系若仅表现Ⅰ类异常,应高度重视,排除影响因素,进一步观察;若同时表现Ⅰ类、Ⅱ类异常,MDS可能性很大;若同时表现Ⅰ类、Ⅱ类异常和Ⅲ类异常,MDS诊断基本可以确定。巨系若仅表现Ⅰ类,MDS可能性很大;若同时表现Ⅰ类、Ⅱ类异常,MDS诊断可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原始细胞不增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细胞 发育异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