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ngbao Huxin Pill Alleviates Apoptosis and Inflammation at Infarct Border Zone through SIRT1-Mediated FOXO1 and NF-κB Pathways in Rat Model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被引量:10
1
作者 TAN Yu BIE Yu-long +7 位作者 CHEN Li ZHAO Yi-han SONG Lei MIAO Li-na YU Yan-qiao CHAI Hua MA Xiao-juan SHI Da-zhuo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30-338,共9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Lingbao Huxin Pill(LBHX)protects against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at the infarct border zone(IBZ)of myocardial tissue by regulating apoptosis and inflammation through the sirtui...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Lingbao Huxin Pill(LBHX)protects against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at the infarct border zone(IBZ)of myocardial tissue by regulating apoptosis and inflammation through the sirtuin 1(SIRT1)-mediated forkhead box protein O1(FOXO1)and nuclear factor-κB(NF-κB)signaling pathways.Methods Six-week-old Wistar rats with normal diet were randomized into the sham,the model,Betaloc(0.9 mg/kg daily),LBHX-L(0.45 mg/kg daily),LBHX-M(0.9 mg/kg daily),LBHX-H(1.8 mg/kg daily),and LBHX+EX527(0.9 mg/kg daily)group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 table,13 in each group.In this study,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CA)ligation was performed to induce an AMI model in rats.Th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ea was examined using a 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solution staining assay.A 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assa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cardiomyocyte apoptosis in the IBZ.The histopathology of myocardial tissue at the IBZ was assessed with Heidenhain,Masson and hematoxylineosin(HE)staining assays.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nterleukin(IL)-6,IL-1β,and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were measured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s).The mRNA expressions of SIRT1 and FOXO1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qPCR(RT-qPCR).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SIRT1,FOXO1,SOD2,BAX and NF-κB p65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Results The ligation of the LADCA successfully induced an AMI model.The LBHX pretreatment reduced the infarct size in the AMI rats(P<0.01).The TUNEL assay revealed that LBHX inhibited cardiomyocyte apoptosis at the IBZ.Further,the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LBHX pretreatment decreased the ischemic area of myocardial tissue(P<0.05),myocardial interstitial collagen deposition(P<0.05)and inflammation at the IBZ.The ELISA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BHX decreased the serum level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the AMI rats(P<0.05 or P<0.01).Furthermore,Western blo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LBHX pretreatment upregulated the protein levels of SIRT1,FOXO1 and SOD2(P<0.05)and downregulated NF-κB p65 and BAX expressions(P<0.05).The RT-qPCR results showed that LBHX increased the SIRT1 mRNA and FOXO1 mRNA levels(P<0.05).These protective effects,including inhibiting apoptosis and alleviating inflammation in the IBZ,were partially abolished by EX527,an inhibitor of SIRT1.Conclusion LBHX could protect against AMI by suppressing apoptosis and inflammation in AMI rats and the SIRT1-mediated FOXO1 and NF-κB signaling pathways were involved in the cardioprotection effect of LBH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gbao Huxin Pill Chinese medicine infarct border zon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IRT1
原文传递
脑血管储备对重度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内分水岭梗死患者发展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翟志永 孙宜南 冯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评估重度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内分水岭区梗死(IBZI)的脑血管储备(CVR)功能,并探讨对疾病的进展及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单纯一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的急性IBZI患者84例。通过屏气诱发高碳酸血症,行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 目的评估重度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内分水岭区梗死(IBZI)的脑血管储备(CVR)功能,并探讨对疾病的进展及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单纯一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的急性IBZI患者84例。通过屏气诱发高碳酸血症,行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变化,评估CVR。根据CVR将患者分为储备下降组(CVR<10%)和储备正常组(CVR≥10%)。入院后14 d内行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行mRS评分观察急性期转归。随访6个月,分析两组患者复发、合并症和死亡率情况。人数比例为34.78%、结果储备下降组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67.39%)高于储备正常组(42.11%)(P<0.05)。储备下降组发生转归不良的比率(63.04%)高于储备正常组(36.84%)(P<0.05)。在6个月随访过程中,储备下降组病例复发及发生合并症的人数比率分别为34.78%45.65%,均明显高于储备正常组(15.79%,23.68%)(均P<0.05)。而两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的IBZI患者,CVR的下降可能预示着其易于进展和临床转归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水岭梗死 脑血管储备 进展 转归 大脑中动脉
下载PDF
交界区脑梗死与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卢宝全 孙泽民 马建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33-335,共3页
目的 观察交界区脑梗死与颅内外主要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 (DWI)检查证实的急性交界区脑梗死 4 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交界区梗死部位分为前交界区、后交界区及内交界区 ,利用磁共振血管成... 目的 观察交界区脑梗死与颅内外主要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 (DWI)检查证实的急性交界区脑梗死 4 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交界区梗死部位分为前交界区、后交界区及内交界区 ,利用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和经颅超声多普勒 (TCD)检查判断颅内外主要动脉有无狭窄或闭塞 ,观察梗死部位与血管受累的情况。结果  4 5例中共有 32例 (71 1% )存在相应血管狭窄或闭塞。大脑中动脉狭窄出现比例最高 (4 7 6 % ) ,其次为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 (31% ) ,大脑前或后动脉狭窄少(11 9% )。动脉异常情况在单交界区与多交界区梗死的患者间无差别 ,但内交界区受累更易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 (P <0 0 5 )。结论 交界区脑梗死患者常存在颅内外主要动脉狭窄或闭塞 ,大脑中动脉狭窄最常见 ,尤其在内交界区受累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界区脑梗死 脑动脉狭窄 脑动脉闭塞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经颅超声多普勒
下载PDF
急性皮层下脑梗死的临床与弥散加权成像特点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路雅宁 宋静杰 穆耀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13-915,共3页
目的急性皮层下脑梗死(acute subcortical infarcts,ASCI)分为深穿支动脉脑梗死、浅穿支动脉脑梗死(superficial perforator infarcts,SPI)和内侧分水岭区脑梗死iInternal border-zone infarcts,IBI)。由于后二者不易鉴别,我们分析并比... 目的急性皮层下脑梗死(acute subcortical infarcts,ASCI)分为深穿支动脉脑梗死、浅穿支动脉脑梗死(superficial perforator infarcts,SPI)和内侧分水岭区脑梗死iInternal border-zone infarcts,IBI)。由于后二者不易鉴别,我们分析并比较SPI和IBI的临床特点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特点,以明确两者的发病机制存在的差别。方法本研究利用已有的DWI模板,根据脑动脉支配区特点把ASCI患者分为SPI与IBI两组,分别比较这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点。结果 IBI组有39名患者,SPI组有62名患者。与IBI组患者相比,SPI组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患者可能存在心源性栓塞的比例较大,临床症状相对轻。IBI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的严重狭窄率或闭塞率更高,且其梗死灶常为串珠样(P<0.01)。而SPI组为更多伴随皮层小梗死病灶(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IBI主要是脑动脉血流动力性障碍所致,而栓塞机制是SPI的重要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的差异导致两种不同亚型的脑梗死临床特点与神经影像学存在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穿支动脉脑梗死 分水岭区脑梗死 弥散加权成像 血流动力性障碍 栓塞
下载PDF
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50
5
作者 方瑞乐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4期246-251,共6页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方法根据脑血管分布的影像学模板,回顾分析124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并分析皮质分水岭梗死、皮质下型分水岭梗死和混合分水岭梗死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生理机制。结果3组...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方法根据脑血管分布的影像学模板,回顾分析124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并分析皮质分水岭梗死、皮质下型分水岭梗死和混合分水岭梗死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生理机制。结果3组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皮质分水岭梗死的发病率与皮质下型分水岭梗死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1)。其中接受DSA检查的95例患者中,75.0%的皮质分水岭梗死有严重血管狭窄,60.7%皮质下型分水岭梗死有严重血管狭窄,9例混合分水岭梗死患者均有严重血管狭窄。结论分水岭梗死与脑动脉血管狭窄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梗死 临床特点 发病机制 全脑动脉血管造影
下载PDF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周边区HCN通道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玉 佘强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19-722,共4页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中HCN2和HCN4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成功建模的大鼠随机分为24 h组、1周组、2周组和4周组,同时于各时间点均设立假手术组,每...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中HCN2和HCN4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成功建模的大鼠随机分为24 h组、1周组、2周组和4周组,同时于各时间点均设立假手术组,每组5只。于各时间点末取左心室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样本(假手术组取左心室相应部位的心肌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CN2和HCN4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检测HCN2和HCN4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左心室心肌组织中存在HCN2和HCN4通道蛋白的表达,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中HCN2和HCN4的表达在梗死后24 h出现上升趋势,于梗死后1周表达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梗死后4周HCN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仍高于对照组,而HCN4的表达已回落至假手术组水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梗死周边缺血区心肌组织HCN2和HCN4通道蛋白的表达呈动态变化趋势,梗死后1周表达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梗死周边区 HCN通道
下载PDF
心房纤颤患者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4
7
作者 乔利云 徐秀芝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99-102,105,共5页
目的: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急性脑梗死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acute border—zone infarcts,ABZI)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我们通过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探讨AF患... 目的: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急性脑梗死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acute border—zone infarcts,ABZI)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我们通过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探讨AF患者ABZI的病理生理学从而对其进行分类。方法:我们选择103名ABZI同时合并存在AF的患者进行研究。在患者脑梗死症状出现24h之内进行DWI检查。根据动脉支配区特点把ABZI患者分为内侧BZI(Interal border—zone infarcts,IBZI)与皮层BZI(Cortical border—zone infarcts,CBZI)两组,并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点。结果:IBZI组有27名患者,CBZI组有76名患者。与IBZI组相比,CBZI组患者年龄较大,女性患者所占比例偏高。IBZI组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与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皆高于对照组。而IBZI组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的严重狭窄率或闭塞率比率较高,DWI上其梗死灶通常为串珠样(P〈0.01),CBZI组较多表现为皮层小梗死病变(P〈0.01)。结论:IBZI的病因可能主要为脑动脉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而栓塞机制是CBZI的主要发病机制。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房颤患者不同类型ABZI的治疗方案是有蒡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分水岭区脑梗死 弥散加权成像 发病机制 血流动力学障碍 栓塞
下载PDF
前循环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病理学与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改祥 路雅宁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180-182,共3页
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Border-zone infarcts, BZI)是指发生于相邻的、较大的2条或2条以上脑动脉供血区交界处的局限性脑梗死。急性BZI约占全部急性脑梗死的10%。根据动脉分布区特点BZI可分为内侧分水岭区脑梗死( In-teral border-zo... 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Border-zone infarcts, BZI)是指发生于相邻的、较大的2条或2条以上脑动脉供血区交界处的局限性脑梗死。急性BZI约占全部急性脑梗死的10%。根据动脉分布区特点BZI可分为内侧分水岭区脑梗死( In-teral border-zone infarcts, IBZI)与皮层分水岭区脑梗死( Cortical border -zone infarcts, CBZI)。 BZI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现有的理论认为大脑动脉支配区远端发生低灌注易发生梗死病灶。 IBZI主要是血液动力学障碍导致,而CBZI 由栓塞及低灌注引发。明确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对有效制定防治措施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区脑梗死 弥散加权成像 发病机制 血流动力学障碍 栓塞
下载PDF
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临床与弥散加权成像特点 被引量:6
9
作者 路雅宁 韩星艳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acute border—zone infarcts,ABZI)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我们通过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探讨ABZI的病理生理学从而对其进行分类。方法:我们选择105名ABZI患者进行研究。... 目的: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acute border—zone infarcts,ABZI)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我们通过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探讨ABZI的病理生理学从而对其进行分类。方法:我们选择105名ABZI患者进行研究。在患者脑梗死症状出现24h之内进行DWI检查。根据动脉支配区特点把ABZI分为内侧BZI(Interal border—zone infarcts,IBZI)与皮层BZI(Cortical border—zone infarcts,CBZI)两组,并分别比较这两组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点。结果:IBZI组有67名患者,CBZI组有38名患者。与CBZI组患者相比,IBZI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的严重狭窄率或闭塞率比率较高,DWI上其梗死灶通常为串珠样(P〈0.01),而CBZI组较多表现为皮层小梗死病变(P〈0.01)。结论:IBZI的病因可能主要为脑动脉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而栓塞机制是CBZI的主要发病机制。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不同类型的ABZI的治疗方案是存在差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区脑梗死 弥散加权成像 发病机制 血流动力学障碍 栓塞
下载PDF
腔隙性梗死与分支动脉粥样斑块病、纹状体内囊梗死和深部交界区梗死的鉴别 被引量:3
10
作者 曲红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10期774-778,共5页
文章概述了腔隙性梗死的概念及其假说的争议;详细阐述了影像学上比较相似而易与腔隙性梗死混为一谈的分支动脉粥样斑块病、纹状体内囊梗死和深部交界区梗死的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
关键词 腔隙性梗死 分支动脉粥样斑块病 纹状体内囊梗死 深部交界区梗死
下载PDF
前循环小的深部脑梗死与颅内外大动脉病变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伟 高山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2期149-152,共4页
小的深部脑梗死多数被认为与小血管病变有关,常与腔隙性脑梗死划为同一范畴。然而,小的深部脑梗死经常与同侧颅内外大动脉病变同时存在。本文目的即在于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共回顾了21篇国外相关文献,主要涉及前循环大动脉狭窄梗... 小的深部脑梗死多数被认为与小血管病变有关,常与腔隙性脑梗死划为同一范畴。然而,小的深部脑梗死经常与同侧颅内外大动脉病变同时存在。本文目的即在于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共回顾了21篇国外相关文献,主要涉及前循环大动脉狭窄梗死的类型以及大动脉狭窄所致小的深部脑梗死的发病机制。颅内外大动脉病变能够造成类似“腔隙性梗死”的小的深部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的深部脑梗死 交界区梗死 腔隙性梗死 大动脉病变
下载PDF
幕上分水岭区脑梗死形态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成立立 张雪君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形态幕上分水岭区脑梗死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幕上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的头MRI和头颈CTA图像(其中1例为双侧)。结果:根据形态将幕上脑分水岭区梗死分为条/链状、点片状。条/链状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 目的:探讨不同形态幕上分水岭区脑梗死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幕上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的头MRI和头颈CTA图像(其中1例为双侧)。结果:根据形态将幕上脑分水岭区梗死分为条/链状、点片状。条/链状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在22例中有13例(占59.1%)伴同侧颈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点片状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较轻,多为轻-中度狭窄(占62.5%)。二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流动力学减弱在条、链状分水岭区脑梗死中起主要作用,而动脉-动脉栓塞在点片状梗死中起较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区脑梗死 体层摄影术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哺乳动物心脏微血管形态学研究——Ⅱ.急性心肌梗塞“侧边带”的微血管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俊杰 陈进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0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左室支制作急性心肌梗塞的动物模型,用墨汁灌注和双色素灌注制作透明标本,发现心肌梗塞后24小时梗塞区域和未受累区域傲血管相邻排列的部位暴露出边界整齐的微血管,而对峙排列的部位暴露出参差不齐的终末毛细血管管袢... 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左室支制作急性心肌梗塞的动物模型,用墨汁灌注和双色素灌注制作透明标本,发现心肌梗塞后24小时梗塞区域和未受累区域傲血管相邻排列的部位暴露出边界整齐的微血管,而对峙排列的部位暴露出参差不齐的终末毛细血管管袢,毛细血管的密度明显减少。同时,出现微血管的盲端,局部扩张及渗出等改变,可能这就是缺血的“侧边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双色素灌注 侧边带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心肌片层移植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及电生理变化
14
作者 阿迪拉.阿扎提 赵龙 +1 位作者 王茜 马依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4期4401-4408,共8页
背景:组织工程化心肌组织在组成结构上类似于心脏组织的三维电偶联网络和肌肉横纹,而且具有心肌组织样收缩功能,为病损心肌提供了修复的可能性。目的:观察心肌细胞/胶原复合体移植后心肌梗死大鼠心室肌的心功能及电生理变化。方法:将成... 背景:组织工程化心肌组织在组成结构上类似于心脏组织的三维电偶联网络和肌肉横纹,而且具有心肌组织样收缩功能,为病损心肌提供了修复的可能性。目的:观察心肌细胞/胶原复合体移植后心肌梗死大鼠心室肌的心功能及电生理变化。方法:将成年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移植组,后2组制作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移植组移植心肌细胞与胶原材料复合组织,其他2组不进行移植。结果与结论:①左室心功能: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显著增大(P<0.01),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降低(P<0.01);移植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均未见明显增大或降低(P>0.01)。②左室有效不应期变化: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梗死周边区有效不应期显著缩短(P<0.01);移植组梗死周边区有效不应期较模型组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Cx43免疫荧光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移植组大鼠缝隙连接蛋白43阳性表达依次呈现阳性,弱阳性,弱阳性。但移植组缝隙连接蛋白43阳性表达高于模型组。结果可见移植的心肌细胞/胶原复合体在组织和结构上形成电偶联网络和收缩偶联,能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室肌的收缩功能及电生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心脏组织构建 CX43心肌梗死 左室心功能 组织工程 心肌细胞 胶原复合体 电偶联 有效不应期 免疫荧光 梗死周边区 缝隙连接 省级基金
下载PDF
脑穿支动脉病变梗死类型和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一轻 刘平国 +1 位作者 沈佳慧 蔡增林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9期876-882,共7页
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后循环血管的穿支动脉,如豆纹动脉、脉络膜前动脉(anterior choroidal artery,AChA)和髓质动脉等,阻塞会导致脑深部缺血性病变。不同穿支动脉梗死类型不同:豆纹动脉供血区域的梗死类型为腔隙性梗死、穿支动脉... 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后循环血管的穿支动脉,如豆纹动脉、脉络膜前动脉(anterior choroidal artery,AChA)和髓质动脉等,阻塞会导致脑深部缺血性病变。不同穿支动脉梗死类型不同:豆纹动脉供血区域的梗死类型为腔隙性梗死、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型梗死和纹状体内囊梗死;AChA病变可导致AChA综合征;髓质分支梗死会导致半卵圆中心、放射冠部位的边界区梗死。7T二维相位对比MRI、三维时间飞跃法MRA和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1WI序列等神经影像学新技术有助于确定穿支动脉早期病变,并可早期发现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穿支动脉病变 腔隙性脑梗死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 纹状体内囊梗死 边界区梗死 二维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 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梗死边缘带心肌中IL-18时间差异性表达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徐标 曾昆 黄妍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95-1199,共5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90只雄性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高、低剂量(45.0、22.5 mg/kg)组及模型组,每组30只,每组大鼠再均分为第1、2周末2个亚组,每组15只。另取20只大鼠...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90只雄性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高、低剂量(45.0、22.5 mg/kg)组及模型组,每组30只,每组大鼠再均分为第1、2周末2个亚组,每组15只。另取2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均分为第1、2周末2个亚组,每组10只。麝香保心丸组第1、2周末2个亚组分别于术后第2天起ig给药1、2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第1、2周末时以程序电刺激诱发各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后,假手术组取位于左心室游离壁心肌组织,心肌梗死各组取位于左心室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检测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结果第1、2周末时模型组大鼠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中IL-18表达水平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麝香保心丸低剂量组第2周末时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中IL-18表达水平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而第1周末时则无显著差异。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第1、2周末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中IL-18表达水平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中IL-18表达水平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在第1周末(P<0.01)、第2周末(P<0.05)时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结论麝香保心丸可通过抑制IL-18过度表达而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麝香保心丸 白细胞介素-18 梗死边缘带 室性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CMR量化评价心肌梗死周围边缘带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璐静 姜安谧 +1 位作者 金富伟 赵新湘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5-588,共4页
在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进程中,梗死心肌周围边缘带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心脏磁共振(CMR)可对边缘带进行量化评价,使其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预测成为可能,本文对边缘带易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机制、CMR量... 在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进程中,梗死心肌周围边缘带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心脏磁共振(CMR)可对边缘带进行量化评价,使其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预测成为可能,本文对边缘带易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机制、CMR量化的边缘带对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的预测价值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心肌梗死 边缘带 室性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