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Detection Method of Earthquake Precursory Anomalies Using the Four-Component Borehole Strainmeter 被引量:4
1
作者 Xiangyang Kong Kaizhi Su +1 位作者 Fujinawa Yukio Noda Yoichi 《Open Journal of Earthquake Research》 2018年第2期124-140,共17页
Strainmeters have been used to detect earthquake precursory anomalies in many countries. An innovated four-component strainmeter with four sensing units set at 45 degrees intervals, named SKZ strainmeter, was develope... Strainmeters have been used to detect earthquake precursory anomalies in many countries. An innovated four-component strainmeter with four sensing units set at 45 degrees intervals, named SKZ strainmeter, was developed and used in China. The design, with a few unique features, allows high-sensitivity monitoring of the regime of the crustal strain field, as well as the self-consistencies of the instrument.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problems in the earthquake precursory investigation is to efficiently detect anomalies from large amount of data. Pattern recognition of waveforms is widely used, but it is time-consuming and relies more or less investigator’s experience and decision. In this study, the consistency factors of the paired components were firstly shown to be utilized to detect anomalies possibly related with imminent earthquakes. Here, rather than using the consistency factor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two orthogonal strain data were used to detect. SKZ strainmeters have been installed at more than ten sites in China, exhibited high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in precursory monitoring since. Anomalous variations from a few stations during two recent earthquakes in south China were analyzed. During normal stages, diurnal earth tides could be clearly observed with very little urban noises. Though the consistency factors may have near constant bias, thei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emain near 1.0, greater than 0.99. During the imminent preparatory stage of earthquake occurrence, non-planar strain may appear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drop noticeably.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two orthogonal components is a useful parameter in post-processing of the strain data to detect precursory anomalies. The resultant resolving power is shown to be some one-order larger compared with previous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ehole Strainmeter EARTHQUAKE observation technology Pre-Seismic ANOMALIES Data FILTERING
下载PDF
巷道掘进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技术应用探讨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平松 李永盛 胡雄武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5-140,共6页
直流电阻率法在巷道超前探水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受巷道测试条件限制,依据点电源电场球壳理论的超前探测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论文在对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中数据采集方式、非均质地质条件、巷道干扰因素等进行讨论的同时,... 直流电阻率法在巷道超前探水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受巷道测试条件限制,依据点电源电场球壳理论的超前探测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论文在对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中数据采集方式、非均质地质条件、巷道干扰因素等进行讨论的同时,通过改变数据采集观测系统,利用多次覆盖方式、巷孔联合方式增加数据量,提高了对前方含水异常体的综合认识及预测能力。巷道超前探测实践表明,直流电阻率法探测应增大激励场对前方地质体的影响力,这样可以获得较为可靠的观测数据。改进后的观测系统增强了对前方含水异常体的判识能力,其预报结果准确可靠,对巷道掘进安全生产指导意义大。同时指出巷道直流电法超前探测需加大对聚焦电流方式研究,并结合多方法配合综合预报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 多次覆盖系统 巷孔联合观测系统 含水异常体
下载PDF
井下综合观测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6
3
作者 董云开 李宏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2014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21世纪以来,井下观测以日、美等国为首迅速进入"深钻井,多分量,宽频带"的发展时期,我国也紧随其后开始了井下综合观测技术的研究。本文介绍了10年来井下综合观测技术在世界各国大陆、大洋科学钻探工程中的应用,展示了各国井... 21世纪以来,井下观测以日、美等国为首迅速进入"深钻井,多分量,宽频带"的发展时期,我国也紧随其后开始了井下综合观测技术的研究。本文介绍了10年来井下综合观测技术在世界各国大陆、大洋科学钻探工程中的应用,展示了各国井下综合观测技术上的成果,并分析比较了各种技术的特点,最后对深井高温高压环境、多测项集成技术和井下安装检测工艺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我国,井下综合观测仍属于技术创新项目,虽然第一批井下综合观测系统已成功研制出来,并在500m以内的钻孔中进行了小规模的实验,但成功经验较少,与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深井观测 井下综合观测技术 科学钻探
下载PDF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SN167井三维VSP采集参数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瑞磊 冯晓辉 陈光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9-656,698,共9页
SN167井是位于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中央构造带上的一口大斜度井.针对SN167井区的井-地联合地震资料采集,开展了三维VSP采集参数优化技术应用研究.基于弱各向异性介质假设下计算的入射角与反射系数关系,确定最大井源距;根据不同接收深度时... SN167井是位于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中央构造带上的一口大斜度井.针对SN167井区的井-地联合地震资料采集,开展了三维VSP采集参数优化技术应用研究.基于弱各向异性介质假设下计算的入射角与反射系数关系,确定最大井源距;根据不同接收深度时成像范围和覆盖次数的正演结果,分析优选最佳检波器沉放深度;综合考虑目的层成像范围和覆盖次数,选择合适的井下观测点数.应用优化确定的SN167井三维VSP采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采集效果,所获三维VSP资料的频宽较地面三维地震资料高出20~30 Hz,井周小断层的分辨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VSP技术 采集参数优化 最大井源距 检波器沉放深度 井下观测点数
下载PDF
物探参数孔成井工艺及测井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青海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52-157,共6页
在砂岩型铀矿普查、详查或之后铀矿床的地浸开采工作中,需要确定镭氡平衡系数,用来修正γ测井解释结果或进行铀资源量估算。物探参数孔的成井质量是获取镭氡平衡系数准确性的关键。文章对目前参数孔的成井工艺及施工流程进行了详尽的阐... 在砂岩型铀矿普查、详查或之后铀矿床的地浸开采工作中,需要确定镭氡平衡系数,用来修正γ测井解释结果或进行铀资源量估算。物探参数孔的成井质量是获取镭氡平衡系数准确性的关键。文章对目前参数孔的成井工艺及施工流程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针对成井环节中的扩孔方式、套管底部封堵方法、后续γ状态观测次数和测井速度等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变扩孔顺序、改进封堵工艺、减少前期γ状态观测次数和提升非矿段测井速度的技改措施,防止原来成井时对变径止水段的破坏,避免了重复封堵或封堵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既提高了工程质量,又缩短了建井和观测时间,取得了工艺改进预期的效果,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技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探参数孔 镭氡平衡系数 成井工艺 γ状态观测
下载PDF
煤矿采掘工作面覆岩观测孔施工技术应用——以山西省黄岩汇井田15100采掘工作面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田立强 范士彦 +2 位作者 李毅 张心彬 翁士忠 《中国煤炭地质》 2009年第3期58-62,共5页
以山西省黄岩汇井田15100采掘工作面所施工的两个"三带"观测孔为例,介绍了通过冒落带角、导水裂缝角和导水裂缝带的计算来确定钻孔位置的基本方法。针对覆岩观测孔的施工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并详细说明了GC-2观测孔施... 以山西省黄岩汇井田15100采掘工作面所施工的两个"三带"观测孔为例,介绍了通过冒落带角、导水裂缝角和导水裂缝带的计算来确定钻孔位置的基本方法。针对覆岩观测孔的施工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并详细说明了GC-2观测孔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认为钻孔冲洗液法是目前煤矿取得"三带"数据较为精确的方法,根据钻孔冲洗液漏失量的大小及覆岩的开裂情况,对"三带"进行了划分:在钻进中覆岩一般开裂,冲洗液漏失量小于1L/(s·m)为弯曲带;钻进中覆岩严重开裂,冲洗液漏失量大于1.0L/(s·m)为导水裂缝带;钻进中覆岩出现掉钻,冲洗液漏失量大于1.0L/(s·m)为冒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冲洗液法 覆岩观测孔 钻孔位置 “三带” 施工技术
下载PDF
钻孔注浆技术在处理桥头路基沉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志强 《科技视界》 2020年第3期241-242,共2页
随着公路工程数量的日益增加,各种新的施工技术也层出不穷。在公路工程养护的过程中,对于桥头路基的沉陷处理极为重要,直接影响了行车的舒适度。钻孔注浆技术是甘肃省桥头路基沉陷处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其利用注浆设备向钻取好的孔洞内注... 随着公路工程数量的日益增加,各种新的施工技术也层出不穷。在公路工程养护的过程中,对于桥头路基的沉陷处理极为重要,直接影响了行车的舒适度。钻孔注浆技术是甘肃省桥头路基沉陷处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其利用注浆设备向钻取好的孔洞内注入灌注液,并在注入的过程中不断搅拌,进而形成稳定的桩基,利用桩基来承载整体负荷,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注浆技术 桥头路基 观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