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对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姜帅 王蕾 +7 位作者 何柳 朱曦 李妮 方升 徐广会 龚蕉椒 罗业涛 张仲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8期717-723,共7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临床转归和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 d...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临床转归和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F与静脉溶栓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60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67例(41.88%)合并AF。与非AF组相比,AF组年龄更大[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77(71~83)岁对69(59~78)岁;Z= 4.142,P〈0.001],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HISS)评分更高[11(6~17)分对7(4~14)分;Z= 2.623,P= 0.009]。AF组溶栓后24 h[3.0(1.0~4.5)分对2.0(0~6.0)分;Z=-0.312,P=0.775]和7 d[4.0(2.0~5.0)分对5.0(2.0~8.0)分;Z=1.574,P=0.115]时NIHSS评分较基线降低值以及90 d时转归良好患者比例(38.81%对25.82%;χ2=3.063,P=0.080)与非AF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24 h内HT(14.93%对5.38%;χ2=4.179,P=0.041)和90 d内死亡(16.42%对6.45%;χ2=4.073,P=0.044)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AF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F与90 d时临床转归[优势比(odds ratio, OR)0.9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0.381~2.366;P=0.912]、24 h内HT(OR 1.992,95% CI 0.580~6.369;P=0.285)以及90 d内死亡(OR 2.483,95% CI 0.727~8.586;P=0.146)均无独立相关性。 结论AF不是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90 d时临床转归和24 h内HT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心房颤动 血栓溶解疗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治疗结果 脑出血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