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ain Research on Mental Disorders: A Criticism
1
作者 John R. Rossiter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2024年第3期71-85,共15页
Objective: To expose the problems and inherent limitations of neuroscience-based brain research on mental disorders. Method: Discussion of the theory underlying brain research on mental disorders, followed by a system... Objective: To expose the problems and inherent limitations of neuroscience-based brain research on mental disorders. Method: Discussion of the theory underlying brain research on mental disorders, followed by a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typical studies. Results: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is that brain researchers fail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biological mental disorders in which brain processes cause the disorder (notably schizophrenia, bipolar disorder, and melancholic depression) and learned mental disorders in which brain processes mediate but do not cause the disorder (which is the case with reactive depression, reactive anxiety, OCD, and PTSD). Researchers have been unsuccessful in identifying mechanisms in the brain that cause biological mental disorders, and will never be able to locate the innumerable specific neural connections that mediate learned mental disorders. Moreover, the author’s review of typical studies in this field shows that they have serious problems with theory, measurement, and data analysis, and that their findings cannot be trusted. Conclusions: Neuroscience-based brain research on mental disorders, unlike other neurological research, has been an expensive failure and it is not worth continu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science-Based brain research Biological Mental Disorders Learned Mental Disorders research Problems
下载PDF
Using AI and Precision Nutrition to Support Brain Health during Aging
2
作者 Sabira Arefin Gideon Kipkoech 《Advances in Aging Research》 CAS 2024年第5期85-106,共22页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ten referred to as AI, is a branch of computer science focused on developing systems that exhibit intelligent behavior. Broadly speaking, AI researchers aim to develop technologies that can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ten referred to as AI, is a branch of computer science focused on developing systems that exhibit intelligent behavior. Broadly speaking, AI researchers aim to develop technologies that can think and act in a way that mimics human cognition and decision-making [1]. The foundations of AI can be traced back to early philosophical inquiries into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 and thinking. However, AI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have emerged as a formal field of study in the 1940s and 1950s. Pioneering computer scientists at the time theorized that it might be possible to extend basic computer programming concepts using logic and reasoning to develop machines capable of “thinking” like humans. Over time, the definition and goals of AI have evolved. Some theorists argued for a narrower focus on developing computing systems able to efficiently solve problems, while others aimed for a closer replication of human intelligence. Today, AI encompasses a diverse set of techniques used to enable intelligent behavior in machines. Core disciplines that contribute to modern AI research include computer science, mathematics, statistics, linguistics,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and neuroscience. Significant AI approaches used today involve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models, machine learning, and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re widely applicable to problems in various domains like healthcare, such as informing diagnostic or treatment decisions based on patterns in data. Dean and Goldreich, 1998, define ML as an approach through which a computer has to learn a model by itself from the data provided but no specification on the sort of model is provided to the computer. They can then predict values for thing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e values used in training the models. NLP looks at two interrelated concerns, the task of training computers to understand human languages and the fact that since natural languages are so complex, they lend themselves very well to serving a number of very useful goals when used by compu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Precision Nutrition brain Health Aging research GERONTOLOGY Cognitive Functions Temporal Reasoning Medication Adherenc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EHRs) Machine Learning (ML) Healthcare Technology
下载PDF
State-of-the-art MEMS and microsystem tools for brain research 被引量:7
3
作者 John P.Seymour Fan Wu +1 位作者 Kensall D.Wise Euisik Yoon 《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EI CSCD 2017年第1期439-454,共16页
Mapping brain activity has received growing worldwide interest because it is expected to improve disease treatment and allow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neuromorphic computational methods.MEMS and microsystems ar... Mapping brain activity has received growing worldwide interest because it is expected to improve disease treatment and allow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neuromorphic computational methods.MEMS and microsystems are expected to continue to offer new and exciting solutions to meet the need for high-density,high-fidelity neural interfaces.Herein,the state-of-the-art in recording and stimulation tools for brain research is reviewed,and som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technology trends shaping the field of neuro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in research ELECTROPHYSIOLOGY MEMS MICROELECTRODES neural engineering NEUROSCIENCE optoelectrodes OPTOGENETICS
原文传递
Basic Research on Brain Development and Neural Plasticity Kicked Off
4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01年第1期5-6,共2页
A major basic research projectin the field of neurosciencewas launched on November26 last year at the Shanghai-based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
关键词 Basic research on brain Development and Neural Plasticity Kicked Off
下载PDF
Research of radiosurgery for brain metastases
5
作者 王宏伟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1年第3期211-212,共2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for brain metastases. Methods 112 cases with brain metastases were treated by gamma knife. Among them,most cases were performed with surgery combined with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for brain metastases. Methods 112 cases with brain metastases were treated by gamma knife. Among them,most cases were performed with surgery combined with whole brain radiation 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Results 85 cases were followed-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earch of radiosurgery for brain metastases
下载PDF
俄语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6
作者 许宏 冯栋丽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24年第2期12-26,共15页
通过全面综合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本文系统梳理了21世纪以来俄语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发展动态。研究发现,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主要集中于语言理解和产生的大脑机制,其研究主要借助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眼动追踪技术和功能磁... 通过全面综合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本文系统梳理了21世纪以来俄语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发展动态。研究发现,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主要集中于语言理解和产生的大脑机制,其研究主要借助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眼动追踪技术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多学科融合的趋势下,俄语认知神经研究有望通过拓展研究领域、整合多模态方法以及深入挖掘俄语特点等方面取得更深入和全面的成果。该研究为俄语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科学 俄语 大脑机制 研究动态
下载PDF
可解释孪生图对比学习及其在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徐如婷 朱旗 +3 位作者 孙凯 朱敏 邵伟 张道强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7,共9页
近年来,许多研究采用静息态磁共振成像(rs-fMRI)构建动态功能连接网络,并将其应用于癫痫、精神分裂症等脑部疾病的诊断.研究表明,图卷积网络可以有效保存图结构,提取脑网络的高阶特征.然而,现有的利用GCN模型对脑疾病进行诊断的模型通... 近年来,许多研究采用静息态磁共振成像(rs-fMRI)构建动态功能连接网络,并将其应用于癫痫、精神分裂症等脑部疾病的诊断.研究表明,图卷积网络可以有效保存图结构,提取脑网络的高阶特征.然而,现有的利用GCN模型对脑疾病进行诊断的模型通常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进行图结构的更新,因此模型效果常常受到输入图质量的约束.另外由于GCN模型缺乏可解释性的特点,也限制了模型在疾病诊断上的广泛应用.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可解释的孪生图对比网络用于提取大脑的时空信息.具体而言,可解释模块通过图生成网络结合脑区之间的相关性信息,动态调整输入模型图结构.图对比模块学习脑网络全局和局部的信息提高特征表达的鉴别性.孪生网络模块将成对的样本图作为模型输入,从而缓解数据样本量少的问题.所有模块联合优化,在个体层面提取大脑网络时域和空域上的特征并进行可靠的疾病诊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癫痫数据集上具有较好的诊断性能,并为疾病诊断提供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网络研究 可解释 图生成网络 图对比学习 孪生网络
下载PDF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探索特发性耳鸣脑功能网络改变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柏洁 张雪婷 +3 位作者 刘慧林 陈鹏 沈琳博 付渊博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294,共4页
特发性耳鸣因其机制尚不明确,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是耳鼻喉科常见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功能磁共振技术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耳鸣的病理机制不仅涉及听觉系统,更是听觉、默认、执行控制、突显及注意网络等多个重叠大脑网络之间... 特发性耳鸣因其机制尚不明确,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是耳鼻喉科常见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功能磁共振技术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耳鸣的病理机制不仅涉及听觉系统,更是听觉、默认、执行控制、突显及注意网络等多个重叠大脑网络之间动态交互的结果。我们综述耳鸣相关大脑功能网络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探索耳鸣的病理机制夯实基础,以期为临床治疗特发性耳鸣提供新的作用靶点及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耳鸣 功能磁共振 大脑功能网络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涉及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的多学科伦理审查专家共识
9
作者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北京医学伦理学会 +3 位作者 王雪芹 孟丽君 孙洪强 刘芳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9-1124,F0003,共7页
作为一项新兴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脑机接口为脑疾病诊疗、神经康复、精神障碍与心理健康等医疗健康领域提供了突破性技术。脑机接口临床研究发展迅速,涉及脑科学、工程学、计算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面临诸多伦理挑战,亟待规范。伦理审... 作为一项新兴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脑机接口为脑疾病诊疗、神经康复、精神障碍与心理健康等医疗健康领域提供了突破性技术。脑机接口临床研究发展迅速,涉及脑科学、工程学、计算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面临诸多伦理挑战,亟待规范。伦理审查是有效应对风险,促进各类科研主体实现负责任创新的重要保障,基于目前已有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的伦理审查实践,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与北京医学伦理学会合作,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包括伦理学、神经病学、精神医学、康复医学、工程学、计算科学及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专家,经过多轮专家研讨形成初稿,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修订完成,制定了“涉及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的多学科伦理审查专家共识”:在《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的指导下,对重大伦理风险防控等方面提出建议,厘清各方责任,从多维度为涉及脑机接口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的实质内容及程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临床研究 基本原则 伦理审查 专家共识
下载PDF
诸“神”穴的命名及临床证治特点浅析
10
作者 石文英 章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872-1878,共7页
腧穴命名皆有深意,在腧穴的名称里,含有“神”字的腧穴共有9个,本文从诸“神”穴的命名规律、穴名释义、分布规律、临床证治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发现诸“神”穴的分布与心、脑密切相关,具有“中轴对称”和“群体组合布局”两大显著... 腧穴命名皆有深意,在腧穴的名称里,含有“神”字的腧穴共有9个,本文从诸“神”穴的命名规律、穴名释义、分布规律、临床证治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发现诸“神”穴的分布与心、脑密切相关,具有“中轴对称”和“群体组合布局”两大显著特点,该类腧穴除了具有一般腧穴的主治特点外,其临床证治及配伍主治与心脑血管病及人的精神神志类疾病密切相关,临床上治疗这类疾病时常选取各“神”穴相配或者配合他穴协同使用以发挥作用,诸“神”穴的临床运用也直接或间接体现了“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的中医经典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穴 穴位研究 穴名释义 临床证治 心脑相关
下载PDF
全身麻醉对婴幼儿大脑发育影响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杨影 陈丽斐 +2 位作者 覃银莹 李春来 谢玉波 《右江医学》 2024年第4期313-318,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对婴幼儿术后大脑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12—2015年期间年龄为0~3岁时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全身麻醉下的手术治疗儿童(研究组)共429例在其3~6岁时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研究组儿童生活的城市地区、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对婴幼儿术后大脑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12—2015年期间年龄为0~3岁时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全身麻醉下的手术治疗儿童(研究组)共429例在其3~6岁时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研究组儿童生活的城市地区、年龄、性别、民族等特征采取1∶1配对设计,选取0~3岁期间未接受过全身麻醉的3~6岁儿童共429例作为对照。查阅和记录研究组儿童的麻醉记录单及基本信息,将研究组儿童按麻醉时长分为三组:<1 h组(A1组)、1~2 h组(A2组)、>2 h组(A3组),按手术麻醉次数分为两组:单次组(B1组)、2次组(B2组),按苏醒时间分为三组:<30 min组(C1组)、30~60 min组(C2组)、>60 min组(C3组)。采用韦氏幼儿智力量表第四版(WPPSI-IV)综合评估上述儿童的总体认知能力及智力活动水平,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总得分评估儿童行为、情绪和社会能力,盖塞尔发展量表(Gesell)评价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发育水平。结果适用2岁6个月~4岁前韦氏智力量表的儿童中: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儿童的工作记忆指数得分降低;适用4岁~6岁11个月韦氏智力量表的儿童中: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儿童的言语理解指数、流体推理指数、加工速度指数、工作记忆指数得分和盖塞尔量表的发育商数降低(P<0.05)。与麻醉时长A1组、A2组比较,A3组的总智商、工作记忆指数得分降低(P<0.05);与手术麻醉次数B1组比较,B2组的总智商、工作记忆指数、发育商数得分降低(P<0.05);各组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在大脑发育期接受全身麻醉可能对其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影响,接受2次或时长大于2 h全身麻醉的婴幼儿在智力发育的过程中的短时记忆和存储、加工以及输出信息的能力更易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婴幼儿 大脑发育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性别差异的研究现状分析
12
作者 何花 张桢 +2 位作者 张琪 高金龙 徐月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8期18-21,共4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同时也是机制尚不明确的疾病,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伴随排便习惯改变。随着患者就医意识的提高和临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了IBS发病率及临床症状都呈...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同时也是机制尚不明确的疾病,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伴随排便习惯改变。随着患者就医意识的提高和临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了IBS发病率及临床症状都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性别差异是科学研究中广泛存在且被普遍忽视的问题,这一差异在医学研究领域尤为明显也十分重要。但目前IBS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未对性别差异予以足够重视,且以往对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也相对局限和分散,缺乏系统性阐述的文献可供参考。本文将从性激素、免疫、肠道菌群、脑功能等角度探讨IBS患者的性别差异研究现状,旨在为解释IBS的发病规律及探讨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性别差异 性激素 肠道菌群 免疫 脑功能 研究现状
下载PDF
慢阻肺脑结构与功能的MRI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昆 李宁 +3 位作者 杨建雅 张静懿 张旭 李素云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31-335,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仅能够累及肺部也可造成全身的不良反应,而肺外效应又可加重其严重程度,其中脑损害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近年来,神经医学影像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技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磁共振波谱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仅能够累及肺部也可造成全身的不良反应,而肺外效应又可加重其严重程度,其中脑损害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近年来,神经医学影像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技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以及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等,不仅能够无创的对机体的形态及结构进行观察检测,还能够提供其功能代谢等微观方面的变化信息。本文现从磁共振多参数成像技术角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脑结构及功能改变的特点、可能机制及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磁共振成像技术更广泛成熟的应用于神经科学领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从而为深入学习和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协助临床诊疗和疾病预后转归提供全新的方法和可供参考的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磁共振成像技术 脑损伤 脑结构与功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科研MRI质量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14
作者 韩梦杨 王雪雪 +5 位作者 张建业 童琪琦 陈红 张芳崧 丁禅骏 王金红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期35-43,共9页
目的 研发脑科学科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质量控制系统,探讨其在日常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对西门子Verio磁共振采集50次水模质量控制数据,计算主磁场(B0场)不均匀性、信... 目的 研发脑科学科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质量控制系统,探讨其在日常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对西门子Verio磁共振采集50次水模质量控制数据,计算主磁场(B0场)不均匀性、信噪比、图像均匀度、奈奎斯特伪影、几何畸变、弥散各向异性分数、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波动和漂移百分比、fMRI信号波动噪声比、fMRI频谱分析。结果 数据可自动经由软件计算以图表的形式呈现,除了2021年9月10日(梯度线圈损坏)与2022年1月14日(32通道线圈损坏)出现两次明显异常波动,各参数在质控周期内均以相对稳定的数值在合理范围内上下波动。通过对设备长期的质控,设立基线,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分析报修处理,比较设备维修前后差异,保证设备处于正常稳定状态。结论 该质量控制系统能直观、有效地对MRI设备进行日常质量控制,及时发现故障,锁定方向,保证MRI设备正常运行,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fMRI实验数据质量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科学 磁共振成像 质量控制 科研数据
下载PDF
异种器官移植亚临床研究专家共识(2024版)
15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异种移植学组 窦科峰 +2 位作者 陶开山 张玄 宋俊伯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3-660,共8页
异种器官移植亚临床研究是利用脑死亡受者进行的异种器官移植试验,是异种器官移植从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逐步走向临床应用的重要中间环节,为异种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撑。为推进异种器官移植亚临床研究安全有序、科... 异种器官移植亚临床研究是利用脑死亡受者进行的异种器官移植试验,是异种器官移植从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逐步走向临床应用的重要中间环节,为异种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撑。为推进异种器官移植亚临床研究安全有序、科学规范地开展,根据相关法律和规范,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异种移植学组从供体猪的选择、受者的选择标准、法律法规及伦理要求、试验终止时间的确定、家属知情同意制度、脑死亡判定标准等方面,制定了《异种器官移植亚临床研究专家共识(2024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器官移植 亚临床研究 脑死亡 基因修饰猪 法律法规 医学伦理 非人灵长类动物
下载PDF
汉语“脑”词群隐喻认知研究
16
作者 于芳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8-81,共4页
在传统语言学研究中,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方式,是对常规语言的一种变异。本文主要利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理论,通过描写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汉语“脑”词群为例,对认知语言学的热点人体隐喻进行研究。在结合语料库和词典的基础上... 在传统语言学研究中,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方式,是对常规语言的一种变异。本文主要利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理论,通过描写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汉语“脑”词群为例,对认知语言学的热点人体隐喻进行研究。在结合语料库和词典的基础上,对汉语“脑”词群的隐喻化认知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寻求词语构成的理据性,同时也希望此研究可以对对外汉语教学、翻译学、词汇教学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隐喻 认知研究
下载PDF
深部脑电刺激在脑卒中后遗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程龙(综述) 牟青春(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200-1203,共4页
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或减少,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和功能障碍的疾病。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曾患脑卒中的患者往往会有严重残疾等后遗症导致生活质量受损,这与持续的适应不良反应和持续的神经功能缺损有关... 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或减少,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和功能障碍的疾病。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曾患脑卒中的患者往往会有严重残疾等后遗症导致生活质量受损,这与持续的适应不良反应和持续的神经功能缺损有关。临床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案来辅助现有的治疗方法。深部脑电刺激(DBS)是一种被广泛认可且安全的神经调控技术,它将刺激电极植入脑实质,并连接到植入式脉冲发生器(IPG),以便将电脉冲传递到目标大脑结构,为患者康复带来了希望。DBS具有选择性好、创口小、安全、直接等特点,对促进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具有巨大潜力。未来临床通过规范化的多中心试验,进一步完善DBS具体实施标准和参数,将更好地满足运动功能障碍等临床康复治疗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脑电刺激 脑卒中后遗症 康复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脑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云钦 柯清仙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6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脑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福建省肿瘤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72例脑胶质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分别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及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脑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福建省肿瘤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72例脑胶质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分别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及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持续时间、拨出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3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皮质醇和白细胞介素-6,术前及术后7 d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价患者的健康状况,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8.15±1.33)h、首次排便时间(53.36±6.13)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30.23±2.69)h、首次下床活动持续时间(18.56±2.64)min、拨出尿管时间(6.36±0.75)h、住院时间(8.48±0.47)d短于对照组[(12.28±1.61)h、(78.55±16.64)h、(39.55±2.56)h、(26.56±4.06)min、(10.45±2.24)h、(14.26±0.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8%(1/36),低于对照组22.2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的皮质醇(82.41±7.42)mg/ml、白细胞介素-6(166.60±10.17)ng/L高于术前[(70.15±6.49)mg/ml、(109.30±8.65)ng/L],但低于对照组术后3 d[(100.63±19.67)mg/ml、(206.08±11.8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KPS评分(63.74±2.96)分、MBI评分(72.92±3.11)分高于治疗前[(41.99±5.50)分、(51.81±2.99)分]及对照组术后7 d[(54.64±3.74)分、(61.23±3.76)分],观察组术后7 d的SAS评分(42.05±3.64)分、SDS评分(42.11±3.16)分低于治疗前评分[(60.31±2.78)分、(61.08±3.25)分]及对照组术后7 d评分[(50.71±3.53)分、(51.16±3.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脑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能够减轻术后应激反应,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及促进术后康复,使患者更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术后焦虑及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围手术期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基于中医“肾-脑-骨”轴探讨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的多脏器药理作用及潜在调控机制
19
作者 张佳莉 张岩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女贞子作为一种传统的补益肝肾中药,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女贞子的药理学活性研究也日益深入。“肾-脑-骨”轴的概念源于“肾主骨,生髓,通于脑”的中医理论,女贞子的多脏器药理学活性与该理论内涵具... 女贞子作为一种传统的补益肝肾中药,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女贞子的药理学活性研究也日益深入。“肾-脑-骨”轴的概念源于“肾主骨,生髓,通于脑”的中医理论,女贞子的多脏器药理学活性与该理论内涵具有紧密的契合点。基于“肾-脑-骨”轴的理论基础,旨在探讨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的多脏器药理学作用及潜在调控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与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肾-脑-骨”轴 中药研究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调控机制
下载PDF
TBI后应激性肠屏障损害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叶敏 杨文菲 +7 位作者 王丹心 周建 谭绍英 谢碧姣 李玉敏 许铃 孙海 王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11-1120,共10页
创伤性脑损伤后应激性肠屏障损害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严重影响疾病预后,目前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仍不完全清楚。本文旨在总结创伤性脑损伤应激性肠屏障损害的病理机制和保护策略等关键问题的研究进展,发现肠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加、紧... 创伤性脑损伤后应激性肠屏障损害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严重影响疾病预后,目前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仍不完全清楚。本文旨在总结创伤性脑损伤应激性肠屏障损害的病理机制和保护策略等关键问题的研究进展,发现肠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加、紧密连接、内质网应激、细胞自噬、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是创伤性脑损伤应激后肠屏障损害的主要机制。此外,本文还综述了迷走神经刺激、益生菌、外源性补充饥饿素、氧疗等对创伤性脑损伤后应激性肠屏障损害的保护作用。本文将为探索精准有效的创伤性脑损伤后应激性肠屏障损害防治提供新视角和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肠屏障损害 病理机制 保护策略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