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脂蛋白E基因型对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血清炎症水平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田冰洁 殷令妮 张寅飞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53-159,共7页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相关性及其对血清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入组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收住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0例(起病<7 d),以及健康对照组74人。...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相关性及其对血清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入组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收住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0例(起病<7 d),以及健康对照组74人。卒中组按照NIHSS评分,分为轻(≤3分)、中(4~11分)、重(≥12分)三组。按照梗死灶体积,分为小梗死组(<5 cm^(3))、中梗死组(5~15 cm^(3))、大梗死组(>15 cm^(3))。基因测序检测ApoE基因型,Luminex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β)、IL-2、IL-4、IL-6、IL-10、IL-12p70、IL-17a、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Stata10进行统计分析,双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组中ApoEε3/ε4基因型(P=0.035)和等位基因ApoEε4比例(P=0.031)显著较高。logistic逐步回归矫正诸多混杂因素影响后,ApoEε4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仍显著相关;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IL-10显著低于α水平,大梗死组呈现较高的IL-1β、IL-12p70、TNF-α水平。卒中组中ApoEε4+人群血清IL-6水平(25.88±5.58)ng/L,显著高于ApoEε3/ε3(12.39±3.00)ng/L(P=0.024);IL-12p70水平(2.16±0.68)ng/L高于ApoEε3/ε3(1.05±0.22)ng/L(P=0.04);TNF-α水平(8.15±1.72)ng/L显著高于ApoEε2+(2.01±0.42)ng/L(P=0.012);而ApoEε4+(1.28±0.14)ng/L和ApoEε3/ε3(1.34±0.22)ng/L的IL-10水平则显著低于ApoEε2+(2.34±0.31)ng/L(P=0.001、0.038)。结论ApoEε4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ApoEε4携带卒中人群呈现较高炎症水平,表明ApoE可能通过参与炎症应答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载脂蛋白E类 白细胞介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缺血性卒中 神经炎症
下载PDF
降钙素原、B型脑钠肽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李灵光 刘琼 贾冬冬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6期698-700,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B型脑钠肽(BN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同期收集80例脑卒中未伴发肺部...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B型脑钠肽(BN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同期收集80例脑卒中未伴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BNP、TNF-α水平,并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患者PCT、BNP、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53、3.233、19.654,P<0.05);PCT、BNP、TNF-α联合诊断脑卒中伴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灵敏度和特异度可达到90.0%、85.3%;PCT、BNP及TNF-α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03、0.361、0.154,P<0.05)。结论:血清PCT、BNP及TNF-α水平在脑卒中伴肺部感染患者中明显升高,可反映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而且在脑卒中伴肺部感染的早期即可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肺部感染 降钙素原 B型脑钠肽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脑部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永贵 沈智威 +3 位作者 吴仁华 陈忠 蔡聪波 郭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49-253,共5页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CEST)成像是在磁化传递及化学交换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磁共振成像新方法,其扩展了磁共振分子影像新领域,但还处于研究阶段。其以细胞内物质为内源性对比剂,通过水信号间...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CEST)成像是在磁化传递及化学交换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磁共振成像新方法,其扩展了磁共振分子影像新领域,但还处于研究阶段。其以细胞内物质为内源性对比剂,通过水信号间接检测代谢物信息,进行组织的酸碱度成像及其各种代谢物成像。本文主要探讨MRI领域中与水相关的化学交换饱和转移现象,阐述其原理、研究现状及其在不同场强磁共振仪上脑部疾病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 酰胺质子转移 酸碱度 脑肿瘤 脑梗死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卒中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建雄 江敏 林雅芳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11期1893-1895,共3页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对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卒中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脑出血患者77例,其中包括单纯性脑出血46例,脑肿瘤卒中31例,均进行磁共振增强和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结果 46例单纯性脑出血中,31例边缘出现轻度强...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对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卒中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脑出血患者77例,其中包括单纯性脑出血46例,脑肿瘤卒中31例,均进行磁共振增强和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结果 46例单纯性脑出血中,31例边缘出现轻度强化,15例没有出现明显的强化;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检查发现46例病变周围均没有出现明显迂曲增粗肿瘤样的血管样低信号。31例脑肿瘤卒中患者中,有19例边缘出现轻度强化,12例没有出现明显的强化;13例结节肿块型者,局部未出血部位出现迂曲增粗低信号,11例灶样出血者,在未出血的肿物部位出现迂曲增粗低信号,6例环型者,出现增粗低信号。磁敏感加权成像的确诊率为68.83%,明显高于磁共振增强的53.25%(P<0.05)。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能提高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卒中的鉴别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共振增强 单纯性脑出血 脑肿瘤卒中
下载PDF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娜 尹建忠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154,共4页
酰胺质子转移(APT)成像是一种新的MR成像方法。它是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迄今发展最为成熟的一个分支,通过探测内源性游离蛋白质或多肽链中酰胺质子与水中氢质子之间的交换速率,评估细胞内蛋白质浓度及p H值的变化,具有安全、准确、无... 酰胺质子转移(APT)成像是一种新的MR成像方法。它是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迄今发展最为成熟的一个分支,通过探测内源性游离蛋白质或多肽链中酰胺质子与水中氢质子之间的交换速率,评估细胞内蛋白质浓度及p H值的变化,具有安全、准确、无创及可定量分析的优点。主要阐述APT技术原理,并综述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质子转移 磁共振成像 蛋白质 酸碱度 脑肿瘤 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内源性蛋白质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5
6
作者 周进元 洪晓华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7-321,共15页
酰氨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是一种新的分子MRI技术,它可用来测量组织中内源性蛋白质.理论上,APT-MRI信号强度主要取决于游离蛋白质的酰氨质子浓度以及交换速度,而酰氨质子交换速度与组织pH有关.因此,APTMRI技术已经... 酰氨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是一种新的分子MRI技术,它可用来测量组织中内源性蛋白质.理论上,APT-MRI信号强度主要取决于游离蛋白质的酰氨质子浓度以及交换速度,而酰氨质子交换速度与组织pH有关.因此,APTMRI技术已经被用于无创性中风pH成像(通常pH降低)和肿瘤蛋白质含量成像(通常蛋白质量提高).近期对大鼠的实验表明,APT-MRI技术可用来区分放射性坏死和胶质瘤.该综述文章简要地介绍了APT成像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在动物模型与临床中风和肿瘤成像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氨质子转移 pH成像 分子成像 中风 脑瘤
下载PDF
立体定位放疗联合脑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何景良 刘晶磊 刘建裕 《癌症进展》 2018年第11期1361-1363,1399,共4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位放射治疗(SRT)联合脑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全脑血管造影诊断为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SRT组和联合组。采用RTOG 9508疗效评价标准... 目的探讨立体定位放射治疗(SRT)联合脑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全脑血管造影诊断为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SRT组和联合组。采用RTOG 9508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采用KPS评分标准评价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术后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高于S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联合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S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联合组患者KPS评分明显高于S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RT联合脑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可以提高术后早期疗效,降低NIHSS评分,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位放射治疗 脑血管介入栓塞术 高血运性脑恶性肿瘤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下载PDF
RNA干扰免疫蛋白酶体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梗死面积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丹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9-34,共6页
目的运用RNA干扰技术降低免疫蛋白酶体亚基低分子量多肽2(LMP2)水平,探讨其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梗死面积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4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16只、RNA干扰组16只,模型组和RNA干扰组采用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 目的运用RNA干扰技术降低免疫蛋白酶体亚基低分子量多肽2(LMP2)水平,探讨其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梗死面积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4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16只、RNA干扰组16只,模型组和RNA干扰组采用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并在造模前1 h,模型组和RNA干扰组大鼠脑室内分别注射NC-shRNA和LMP2-shRNA慢病毒载体。观察3组大鼠术后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情况、血液与脑组织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RNA干扰组再灌注12、24、48 h的神经功能评分以及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升高,再灌注48 h后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阳性细胞数以及脑组织TNF-α、IL-1β、核因子-κB(NF-κB)p65、Caspase-3水平增加,而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RNA干扰组再灌注12、24、48 h的神经功能评分以及血液中TNF-α、IL-1β水平降低,再灌注48 h后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阳性细胞数以及TNF-α、IL-1β、NF-κB p65、Caspase-3水平降低,而BDNF、TrkB水平升高(P<0.05)。结论下调LMP2表达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及血液炎性因子水平,减少脑梗死面积,保护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RNA干扰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脑源性生长因子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魏平(综述) 李传亭(审校)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3期496-499,共4页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TP)是一种新的由化学饱和交换位移成像(CEST)发展而来的通过检测体内游离蛋白质或多肽中酰胺质子与水中的氢质子之间交换速率从而反映体内游离蛋白质含量及pH值变化的成像方式,能够在脑肿瘤、脑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TP)是一种新的由化学饱和交换位移成像(CEST)发展而来的通过检测体内游离蛋白质或多肽中酰胺质子与水中的氢质子之间交换速率从而反映体内游离蛋白质含量及pH值变化的成像方式,能够在脑肿瘤、脑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儿童脑发育中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为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提供帮助。本文主要阐述APT成像方式在脑疾病当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 脑卒中 神经退行性疾病 脑发育
下载PDF
脑肿瘤卒中的发病机制与MRI表现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洪武 陈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5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提高对脑肿瘤卒中MRI特点的认识。方法分析对照21例33个脑肿瘤卒中病灶和28例单纯性脑内血肿的MR表现,观察血肿的MR信号、周围水肿、含铁血黄素沉积圈和增强表现。结果33个脑肿瘤卒中MR信号不均匀25个(75.6%),周围水肿持续存在33个(... 目的提高对脑肿瘤卒中MRI特点的认识。方法分析对照21例33个脑肿瘤卒中病灶和28例单纯性脑内血肿的MR表现,观察血肿的MR信号、周围水肿、含铁血黄素沉积圈和增强表现。结果33个脑肿瘤卒中MR信号不均匀25个(75.6%),周围水肿持续存在33个(100%)、水肿范围扩大26个(78.8%),含铁血黄素沉积圈不规则、离散、零乱、厚度不均匀28个(84.8%),增强扫描31个病灶内可见强化影(93.9%)。而单纯性脑内血肿的MR信号有一定的规律性,周围水肿在慢性期后减少或消失,含铁血黄素沉积圈规则、完整、厚度均匀,增强扫描表现为急性期无强化,亚急性期、慢性期呈环状强化。结论脑肿瘤卒中血肿的MR信号、周围水肿、含铁血黄素沉积圈以及增强扫描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以作为其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脑卒中 脑出血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出血性脑瘤卒中早期诊断中CT的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银忠 高红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1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瘤卒中早期诊断中CT临床表现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出血性脑瘤卒中病患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患都在发病后的2~24h内入院接受CT检查。患者头颅CT检查提示存在病灶,并于病情稍稳定时接...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瘤卒中早期诊断中CT临床表现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出血性脑瘤卒中病患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患都在发病后的2~24h内入院接受CT检查。患者头颅CT检查提示存在病灶,并于病情稍稳定时接受增强CT检查,对患者CT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40例病患都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意识不清、脑膜刺激征与瞳孔改变等症状,CT检查提示存在高密度血肿且边缘较为清晰者有21例、存在实体肿瘤者有24例、肿瘤病灶不明显者有16例。瘤灶周边组织出现指压样水肿带的有21例。结论:因出血性脑瘤卒中和脑血管出血卒中比较容易发生混淆,所以,临床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需充分了解其病史,若患者的病灶中存在水肿现象,需立即对其施以CT检查,以进一步提高其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表现 诊断 出血性脑瘤卒中 CT
下载PDF
CT在脑肿瘤卒中与脑出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品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5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析脑肿瘤卒中与脑出血采用CT检查技术行鉴别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脑肿瘤卒中患者各35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5例,观察组为脑肿瘤卒中患者35例,均予CT平... 目的探析脑肿瘤卒中与脑出血采用CT检查技术行鉴别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脑肿瘤卒中患者各35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5例,观察组为脑肿瘤卒中患者35例,均予CT平扫+灌注成像;对比分析各组出血量情况及灌注参数。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且灌注参数血容量、血流量以及表面通透性参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CT检查技术不仅能明确区分脑肿瘤卒中、脑出血2种病症,更兼具准确性高、特异型强、操作简便等诊断优势,临床需对其鉴别价值予以重视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 脑出血 脑肿瘤卒中 高血压脑出血 鉴别诊断 应用
下载PDF
以中风为表现的老年脑肿瘤6例
13
作者 陈健 高聪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13-214,共2页
目的 探讨酷似脑血管病的老年人脑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6例以中风为表现的老年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老年脑肿瘤的患者中 ,1例误诊为脑出血 ,其余 5例误诊为脑梗死。结论 某些老年脑肿瘤患者以脑血管病为首... 目的 探讨酷似脑血管病的老年人脑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6例以中风为表现的老年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老年脑肿瘤的患者中 ,1例误诊为脑出血 ,其余 5例误诊为脑梗死。结论 某些老年脑肿瘤患者以脑血管病为首发表现 ,临床上常容易误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临床表现 老年 脑肿瘤 临床特点 误诊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急性后循环脑卒中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艳红 袁欣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超时间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6月收治的超时间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11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于造影检查结...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超时间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6月收治的超时间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11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于造影检查结束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联合强化降脂治疗,替罗非班组于造影检查结束后给予替罗非班及抗血小板聚集联合强化降脂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炎性因子、凝血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变化,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替罗非班组治疗后NIHSS评分、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有效提高超时间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凝血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替罗非班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时间
下载PDF
老年开颅肿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同时并发缺血性卒中及脑出血报道
15
作者 赵岩 姚婧鑫 彭宇明 《中国卒中杂志》 2024年第7期797-802,共6页
目的观察老年开颅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合并缺血性卒中及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老年开颅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年龄65岁以上,择期进行了开颅... 目的观察老年开颅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合并缺血性卒中及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老年开颅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年龄65岁以上,择期进行了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对围手术期同时并发缺血性卒中及脑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研究期间共6例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同时合并缺血性卒中及脑出血,年龄65~72岁,男性、女性各3例(50%)。其中5例(83%)患者为恶性肿瘤,4例(67%)为胶质母细胞瘤;5例(83%)患者肿瘤最大径≥40 mm;5例(83%)患者合并高血压,其中2例(33%)既往有缺血性脑血管病;2例(33%)合并糖尿病。术中有2例(33%)患者发生低血压。6例(100%)患者术后首次发现的缺血性卒中为隐匿性卒中,2例(33%)患者缺血性卒中发生于脑出血前,3例(50%)患者脑出血发生在术后48 h内,1例(17%)患者在血肿清除术后再次发生缺血性卒中,且为大面积脑梗死。1例(17%)患者自动出院,NIHSS评分为25分,深昏迷状态;其他患者出院时有2例(33%)NIHSS评分为1分,其余3例(50%)NIHSS评分为0分。结论老年开颅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合并缺血性卒中和脑出血预后欠佳,多合并高血压病史。本研究中发现的缺血性卒中多为隐匿性,提示对老年患者需注意围手术期卒中轻微或可疑症状的观察,及时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肿瘤 围手术期 缺血性卒中 脑出血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天 李金秀 陶伟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51-855,共5页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AIS患者17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住院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88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AIS患者17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住院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88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组在给予阿替普酶治疗6 h后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差异性以及观察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后,联合组患者的NIHSS评分[(4.23±1.75)分]、血清IL-6[(6.42±2.05)ng/L]、TNF-α[(13.42±3.59)ng/L]、hs-CRP[(3.17±0.94)mg/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28±1.93)分、(9.58±2.79)ng/L、(22.28±3.73)ng/L、(5.23±1.25)mg/L)](t=10.98、20.29、16.06、12.36,均P<0.001)。联合组总有效率[94.32%(83/88)]显著高于对照组[80.68%(71/88)](χ^(2)=7.48,P<0.05)。联合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6.82%(6/88)]和对照组[11.36%(10/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常规溶栓药物阿替普酶早期治疗AIS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应用该联合药物方案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脑缺血 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溶栓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质
原文传递
载药外泌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热点问题
17
作者 林慧洁 黄云 +1 位作者 黄志华 江丽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2025年第23期5013-5021,共9页
背景:利用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不仅可以精确靶向治疗部位,还能提高局部浓度,为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的:探讨外泌体的生物发生、生物学功能,综述当前有关细胞外囊泡作为药物载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最新进展... 背景:利用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不仅可以精确靶向治疗部位,还能提高局部浓度,为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的:探讨外泌体的生物发生、生物学功能,综述当前有关细胞外囊泡作为药物载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最新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Web of Science、Pub 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1976年1月至2024年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以“exosomes,extracellular vesicles,central nervous system,drug delivery,ischemic stroke,Alzheimer’s disease,Parkinson’s disease,spinal cord injury,brain tumor”为英文检索词,以“外泌体,细胞外囊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载药,脑卒中,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脊髓损伤、脑肿瘤”为中文检索词,最终纳入94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外泌体可以轻易通过血脑屏障输送蛋白质、代谢物和核酸到受体细胞中,调节细胞代谢。由于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小囊泡,具有更低的循环免疫原性,在体内循环中能够更少被巨噬细胞识别清除。(2)外泌体可以被设计为递送不同的治疗成分,包括RNA、蛋白质、化疗药物和免疫调节剂,能够将治疗成分传送至期望的目标。经过工程修饰的外泌体具有更好的靶向性,并且这种外泌体介导的传递免疫原性极低,有望为将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外泌体 药物递送 脑卒中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脊髓损伤 脑肿瘤
下载PDF
出血性脑肿瘤卒中临床与CT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晓新 姚沛旭 +1 位作者 卢晓航 蔡少明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16-617,共2页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肿瘤卒中临床与CT表现。方法 收集我院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出血性脑肿瘤卒中病例共 13例 ,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结果 临床表现大多具有先兆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发病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偏瘫、瞳孔改变...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肿瘤卒中临床与CT表现。方法 收集我院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出血性脑肿瘤卒中病例共 13例 ,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结果 临床表现大多具有先兆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发病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偏瘫、瞳孔改变和脑膜刺激征 ;CT检查 13例均见边缘清楚的高密度血肿 ,7例见肿瘤实体 ,6例未见明显瘤灶 ;灶周指压样水肿带 8例。结论 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病史 ,特别是先兆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询问是否有高血压病史、肿瘤史 ,仔细分析CT表现 ,增强扫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卒中 影像学检查
原文传递
肿瘤合并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及其与IL-1、IL-2、BDNF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智生 周勇 +3 位作者 李双霜 张磊 彭湘芮 汪毅宏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2年第10期923-928,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合并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及其与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 目的:探讨肿瘤合并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及其与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的188例肿瘤合并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估患者脑卒中后的抑郁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IL-1、IL-2和BDNF水平,比较是否PSD患者以及不同抑郁程度的PS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患者抑郁HAMD-17评分与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细胞因子对患者PSD的影响。结果:PSD的总体发病率为41.5%(78/188),其中轻度抑郁35例(44.9%)、中度抑郁28例(35.9%)、重度抑郁15(19.2%)。PSD组的NIHSS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MRS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和HAMD-17评分明显高于非PSD组,而ADL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和MBI评分显著低于非P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SD患者的病变部位多位于左侧,而非PSD患者的病变多位于右侧,病变部位分布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患者的血清IL-1、IL-2随着抑郁病情的加重而升高,血清BDNF水平随着抑郁病情的加重而降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肿瘤合并脑卒中患者抑郁HAMD-17评分与血清IL-1、IL-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及血清BDN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IL-2水平越高、血清BDNF水平越低是肿瘤PS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血清IL-1、IL-2水平越高,血清BDNF水平越低的肿瘤合并脑卒中患者发生PSD的风险也越大,发生PSD后的抑郁程度也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肿瘤 抑郁 白细胞介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神经生化标志物S100蛋白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建魁 尹秀云 牟兆钦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2,共3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S10 0蛋白家族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新进展。包括S10 0蛋白家族的化学本质、基因定位和组织细胞分布 ,及其作用的靶蛋白、功能和相关疾病 ;在临床上用于脑组织损伤和黑素瘤的诊断。
关键词 神经化学 S100蛋白 钙结合蛋白质类 中风 脑损伤 黑色素瘤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