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Nitrogen and Sulfur Supply on Glucosinolates in 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被引量:10
1
作者 CHEN Xin-juan ZHU Zhu-jun NI Xiao-lei QIAN Qiong-qiu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03-608,共6页
Glucosinolates (GSs) are a group of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 containing abundant nitrogen (N) and sulfur (S) mainly in Brassica and have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including anti-carcinogenic, cho... Glucosinolates (GSs) are a group of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 containing abundant nitrogen (N) and sulfur (S) mainly in Brassica and have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including anti-carcinogenic, cholesterol-reducing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 (5, 10, and 20 mmol L-a, denoted by N5, N10 and N20) and S (0,5, 1, and 2 mmol L^-1, denoted by S0.5, S1 and S2) on the yield and GSs in pakchoi (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var. communis) in hydroponics. Results showed that N10 and N20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yield compared with N5, however, N20 had a negative effect relative to N10. Only with N10 and N20 low S supply (S0.5) reduced the yield. The concentrations of aliphatic GSs, aromatic GS and total GSs were enhanced by N5 and indolyl GSs were enhanced by N20. S2 enhanced the concentration of individual GS and total GSs. The concentrations of indolyl GSs were maximized in N20S2 treatment, whereas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of aliphatic GSs, aromatic GS and total GSs were found in N5S2 treatment. Effects of N and S on aliphatic GSs were higher than on indolyl GS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ccumulation of aliphatic GSs and aromatic GS could be enhanced by low N and high S and restricted by high N while that of indolyl GSs could be enhanced by high N and high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COSINOLATE NITROGEN SULFUR 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var. communis
下载PDF
Nitrogen Dioxide-Induced Responses in Brassica campestris Seedlings: The Role of Hydrogen Peroxide in the Modulation of Antioxidative Level and Induced Resistance 被引量:2
2
作者 MA Chun-yan XU Xin +1 位作者 HAO Lin CAO Ju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1193-1200,共8页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responses of Brassica campestris seedlings to an acute level of nitrogen dioxide (NO2) exposure in a plant growth chamber, and examines whether pretreating plants with hydrogen peroxide...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responses of Brassica campestris seedlings to an acute level of nitrogen dioxide (NO2) exposure in a plant growth chamber, and examines whether pretreating plants with hydrogen peroxide (H2O2) will alleviate NO2-caused injury. Twenty-eight-day-old B. campestris plants sprayed with 10 mmol L^-1 H2O2 aqueous solution (corresponding to approximate 1.0 mg H2O2 per single plant) were exposed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O2 (0.25, 0.5, 1.0, and 2.0 μL L^-1, respectively) for 24 h under controlled environment. To measure the plant biomass, the plants were fumigated with the same NO2 concentrations as mentioned above for 7 h per day (8.00-15.00) for 7 days. As a control, charcoal filtered air alone was applied. Data were collected on plant biomass, total chlorophyll, photosynthetic rate, stomatal conductance, nitrate and nitrate reductase (NR), antioxidative enzymes, ascorbate (ASA),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immediately after expos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posure to a moderate dose of NO2 (e.g., 0.25 μL L^-1) had a favorable effect on plants, and the dry weight of the above-ground part increased, whereas the exposure to high NO2 concentrations (e.g., 0.5 μL L^-1 or higher) caused a reduction in the plant biomass and the total chlorophyll,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In addition, at 0.5 μL L^-1 or higher NO2 concentrations, prominent increases in the MDA level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NR activities were observed. Exposure to 1 μL L^-1 and higher NO2 resulted in necroses appearing on older leaves, and an increase in catalase (CAT) activity, decrease in ASA content, increased accumulation of NO3^-, and reduction in photosynthesi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No changes were detected in stomatal conductance under NO2 fumigation. The pretreatment with 10 mmol L^-1 H2O2 alleviated significantly NO2- caused biomass decrease and photosynthetic inhibition when compared with H2O2-untreated plants. Under NO2 fumigation, further induction in SOD and CAT activities occurred in H2O2 treated plants when compared with H2O2- untreated plants. The effect of NO2 on the ASA and MDA contents was also absent in H2O2-treated plants. However, the H2O2 treatment did not alter the nitrate content and NR activity in plants under NO2 fumigation. The H2O2 treatment caused a lower rate of stomatal conductance. Taken together,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fumigation with an acute level of NO2 causes oxidative damage to B. campestris seedlings. The H2O2 pretreatment markedly protects plants against NO2 stress and thi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inducible antioxidative level. NO2 fumigation contributes, at least in part, to the enhanced levels of nitrate in B. campestris le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dioxide hydrogen peroxide antioxidative system 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L.) Makino var. cammunis Tsen et Lee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化菜薹ISSR反应体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冒维维 马金骏 +2 位作者 薄天岳 高红胜 陈学好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6年第S2期137-141,共5页
菜薹原产中国,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特产蔬菜之一。目前,分子标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种作物研究,但在菜薹上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ISSR主要是由单一引物且以重复序列为主要引物序列的PCR标记,其反应条件受模板DNA、Taq DNA聚合酶、Mg2+、dNT... 菜薹原产中国,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特产蔬菜之一。目前,分子标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种作物研究,但在菜薹上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ISSR主要是由单一引物且以重复序列为主要引物序列的PCR标记,其反应条件受模板DNA、Taq DNA聚合酶、Mg2+、dNTP和引物等因素的影响。正交试验设计能明确各因素间的互作效应,建立最优化的反应体系。本研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从Taq DNA聚合酶、dNTP、引物、Mg2+4种因素3个水平对菜薹ISS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确立了适合菜薹的ISSR反应体系并在7个菜薹品种中进行了验证。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含Taq DNA聚合酶1U、dNTP250μmol/L、引物0.25μmol/L、1×PCRbuffer、Mg2+2.5mmol/L、模板DNA30ng。通过梯度PCR测验,确定了适宜的退火温度。这一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进行菜薹种质资源分类、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Tsen et Lee) ISSR 正交设计 梯度PCR
下载PDF
白菜型油菜和羽衣甘蓝种间杂交的初步研究 Ⅰ.取材时间对子房离体培养结籽率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周清元 李加纳 +3 位作者 殷家明 唐章林 谌利 陶澜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5-497,509,共4页
黄籽白菜型油菜和黄籽甘蓝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是解决现有甘蓝型油菜黄籽不稳定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以黄籽白菜型油菜和黄籽羽衣甘蓝进行种间杂交,通过子房离体培养克服种间杂交的不亲和型,并对授粉后取材时间和子房培养效率进行分析,... 黄籽白菜型油菜和黄籽甘蓝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是解决现有甘蓝型油菜黄籽不稳定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以黄籽白菜型油菜和黄籽羽衣甘蓝进行种间杂交,通过子房离体培养克服种间杂交的不亲和型,并对授粉后取材时间和子房培养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羽衣甘蓝和白菜杂交结籽率有一定差异;授粉后10~17d取材进行子房培养都是有效的,其中15d左右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白菜型油菜 种间杂交 子房离体培养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 取材时间 结籽率
下载PDF
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紫菜苔×萝卜属间杂种F_1的获得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邦全 常玲 +1 位作者 居超民 陈建国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6-561,共6页
以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紫菜苔(AA,2n=20)为母本,以不同萝卜品种(RR,2n=18)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了大量的属间杂种。杂种F1幼苗在低温下子叶及真叶均不缺绿。以红萝卜为父本获得的杂种F1植株叶柄、叶脉呈... 以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紫菜苔(AA,2n=20)为母本,以不同萝卜品种(RR,2n=18)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了大量的属间杂种。杂种F1幼苗在低温下子叶及真叶均不缺绿。以红萝卜为父本获得的杂种F1植株叶柄、叶脉呈紫红色;以白萝卜为父本获得的杂种F1植株叶柄、叶脉不呈紫红色。所有的杂种F1植株都开白花,蜜腺正常,雄配子高度不育,但是雌配子具有部分育性。杂种F1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预期的2n=19,染色体平均配对构型为15.53Ⅰ+1.34Ⅱ+0.25Ⅲ+0.01Ⅳ,多数染色体以单价体的形式存在,但也有一些二价体、三价体甚至四价体,最多达到6Ⅰ+3Ⅲ+1Ⅳ,参加配对的染色体数达到13条,表明A染色体组和R染色体组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对该杂种的遗传及育种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 紫菜苔 萝卜 属间杂种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不同青菜品种吸锌能力差异及与根系分泌物的关系 被引量:44
6
作者 胡学玉 李学垣 谢振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4-238,共5页
青菜 [Brassicacampestrisvar chinensis(L )Makino]不同品种对土壤中锌的累积吸收有明显差异[1] ,我们推断根系分泌物在青菜吸收锌的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本项研究中 ,对 2个不同锌利用效率的青菜品种的根系分泌物组成、数... 青菜 [Brassicacampestrisvar chinensis(L )Makino]不同品种对土壤中锌的累积吸收有明显差异[1] ,我们推断根系分泌物在青菜吸收锌的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本项研究中 ,对 2个不同锌利用效率的青菜品种的根系分泌物组成、数量及其与锌吸收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2种锌水平下 ,五月慢根系分泌物中低分子量有机酸及氨基酸的总量均明显高于黑油白菜 ,缺锌时品种间差异达 0 0 5显著水平 ;缺锌条件下 ,五月慢根系分泌物中草酸、丙氨酸的含量同样显著高于黑油白菜。五月慢在缺锌时有较高的根系分泌物总量及其草酸、丙氨酸含量都显著增加 ,这可能是五月慢具有较高累积吸锌量及锌利用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菜 锌营养效率 根系分泌物 品种差异
下载PDF
乌塌菜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宋江华 赵颖 +2 位作者 汪承刚 张灵凤 张慧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8-242,共5页
为获得乌塌菜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采用单因素浓度梯度试验和正交优化设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引物浓度、dNTP浓度、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对PCR反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退火温度和循环数进一步优化,最终确立了适合乌塌菜IS... 为获得乌塌菜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采用单因素浓度梯度试验和正交优化设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引物浓度、dNTP浓度、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对PCR反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退火温度和循环数进一步优化,最终确立了适合乌塌菜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和程序。即20μL PCR反应体系含:30 ng模板DNA,0.50μmol.L-1引物,0.25 mmol.L-1 dNTP,1 mmol.L-1 Mg2+,1.0 U Taq DNA聚合酶。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3 min;94℃变性30 s,50℃退火1 min,72℃延伸90 s,35个循环;72℃延伸7 min,4℃保存。这一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对乌塌菜进行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塌菜 ISSR-PCR 反应体系 正交设计
下载PDF
Ogura CMS紫菜苔×萝卜×甘蓝型油菜杂种的获得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黄邦全 刘幼琪 +1 位作者 吴文华 薛小桥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7-470,T004,共5页
以OguraCMS紫菜苔×萝卜杂种F1(AR ,2n =19)为母本 ,以甘蓝型油菜 (AACC ,2n =38)为父本进行杂交 ,获得了 4棵杂种植株。其中 1株 (PRN 1)的花色为嵌合体 ,该植株上的花多为黄色 ,但是也有乳白色花 ,另外还有 1朵花甚至 1个花瓣上... 以OguraCMS紫菜苔×萝卜杂种F1(AR ,2n =19)为母本 ,以甘蓝型油菜 (AACC ,2n =38)为父本进行杂交 ,获得了 4棵杂种植株。其中 1株 (PRN 1)的花色为嵌合体 ,该植株上的花多为黄色 ,但是也有乳白色花 ,另外还有 1朵花甚至 1个花瓣上同时具有黄色和白色区域 ,其余 3株 (PRN 2、 3、 4 )都开白花。PRN 4的花药开花前退化 ,其余 3株都可以看到 3~ 6枚花药 ,能够产生部分花粉 ,但是PRN 2的花粉不能被I2 KI溶液染色。PRN 2具有 4个蜜腺 ,PRN 1和PRN 3具有 2个蜜腺 ,PRN 4无可见蜜腺。在低温下PRN 2叶色正常 ,其余 3株幼叶表现不同程度缺绿。PRN 1的染色体数目为 2n =38,染色体平均配对构型为 14 6 7Ⅰ +10 0 7Ⅱ +1 0 6Ⅲ ,其染色体组构成可能是AACR ;PRN 2的染色体数目为 2n =35 ,染色体平均配对构型为 13 89Ⅰ +8 33Ⅱ +1 33Ⅲ +0 11Ⅳ ,PRN 3的染色体数目为2n =33,染色体平均配对构型为 14 0 0Ⅰ +7 82Ⅱ +1 0 0Ⅲ +0 0 9Ⅳ。PRN 4的染色体数目未能确定。与甘蓝型油菜回交后PRN 1~ 3植株各自产生了一定数量的种子 ,而PRN 4则未产生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guraCMS紫菜苔 萝卜 甘蓝型油菜 属间杂种 嵌合体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几种寡糖类物质对菜薹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运红 吴礼树 +4 位作者 刘一贤 张赓 赵凯 耿明建 张善学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7-22,共6页
采用溶液培养,研究了几种寡糖类物质(海藻酸钠及其寡糖、寡聚半乳糖醛酸和壳寡糖)不同施用浓度(0、10、20、50、100 mg.L-1)对菜薹(心)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及其寡糖和寡聚半乳糖醛酸低浓度处理可显著促进菜薹对氮、... 采用溶液培养,研究了几种寡糖类物质(海藻酸钠及其寡糖、寡聚半乳糖醛酸和壳寡糖)不同施用浓度(0、10、20、50、100 mg.L-1)对菜薹(心)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及其寡糖和寡聚半乳糖醛酸低浓度处理可显著促进菜薹对氮、磷、钙、镁、硼、锰、锌的吸收,低浓度时寡聚半乳糖醛酸对菜薹钾吸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时,三者处理效果均不明显,且各浓度处理对菜薹铜吸收也无显著促进作用。壳寡糖低浓度时对菜薹氮、镁、硼、铜、锌的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时引起铜的大量吸收,同时抑制菜薹氮、磷、钾、镁、锰的吸收及钙由地下部向地上部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糖 菜薹(心) 矿质养分 吸收
下载PDF
菜心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丽 乔爱民 +1 位作者 孙一铭 孙敏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菜心基因组DNA,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纯度和含量,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DNA的降解状况和纯度.结果表明:此法提取的DNA具有典型的天然DNA分子的标准紫外吸收光谱特点, 且适于进行RAPD分析.RAPD分析的优化反... 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菜心基因组DNA,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纯度和含量,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DNA的降解状况和纯度.结果表明:此法提取的DNA具有典型的天然DNA分子的标准紫外吸收光谱特点, 且适于进行RAPD分析.RAPD分析的优化反应体系为:25μL的反应液中含有0.8 U的Taq酶,0.28 μmol/L primer,30 ng的DNA,2.0 mmol/L Mg2+,0.20 mmol/L dNTPs.PCR扩增循环为94℃、5 min;94℃、1 min; 36℃、1 min;72℃、2 min,37个循环;72℃延伸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基因组DNA 改良CTAB法 DNA分子标记技术
下载PDF
27个菜心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孙雪梅 乔爱民 +2 位作者 孙敏 桂腾琴 尹彩霞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利用ISSR技术对27个菜心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条引物共检测到103个可重复位点,其中多态位点5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56.31%.平均多样性指数(I)为0.229,遗传相似系数(H)为0.144,观察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 利用ISSR技术对27个菜心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条引物共检测到103个可重复位点,其中多态位点5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56.31%.平均多样性指数(I)为0.229,遗传相似系数(H)为0.144,观察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563和1.225,遗传距离(GD)的范围在0.029~0.344之间,表明菜心遗传多样性较低.经UPGMA聚类分析,将27个菜心品种分为六大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遗传多样性 ISSR
下载PDF
TA29-barnase基因转化菜心 被引量:13
12
作者 曹必好 孟成民 +1 位作者 雷建军 陈国菊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81-886,共6页
利用根癌农杆菌导入法,以菜心带柄子叶为外植体,对TA29-barnase基因转化菜心进行研究。获得转化植株,进行PCR、Southern blotting杂交和半定量RT-PCR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化植株中,并且目的基因在转基因植株花蕾中得到表达,但... 利用根癌农杆菌导入法,以菜心带柄子叶为外植体,对TA29-barnase基因转化菜心进行研究。获得转化植株,进行PCR、Southern blotting杂交和半定量RT-PCR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化植株中,并且目的基因在转基因植株花蕾中得到表达,但是表达水平在不同转基因植株间存在差别;转基因植株开花后,均表现雄性不育,不能产生花粉或产生没有活力的少量花粉,自交不能结实;用未转化植株正常花粉对雄性不育植株进行授粉,能够正常结实;保持系(未转化植株)与不育株杂交后代中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的比例为1:1,在杂交后代植株子叶期,喷洒10mg/L的PPT可以完全杀死可育株;利用其他菜心品种为父本与不育株进行杂交,获得的F1植株在生长势和产量方面表现优势,表明开展菜心优势育种具有一定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TA29-barnase基因 雄性不育
下载PDF
紫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在不同发育时期内源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17
13
作者 许明 白明义 魏毓棠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4-127,135,共5页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紫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不同发育时期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内源IAA、GA、ZR含量在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保持系和两种不育系都表现出显著性变化,改良萝卜不育系和o...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紫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不同发育时期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内源IAA、GA、ZR含量在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保持系和两种不育系都表现出显著性变化,改良萝卜不育系和ogura不育系的内源激素含量在植物发育的各个时期也存在差异。苗期ZR含量主要集中于根部,保持系根部ZR含量最高;幼根保持系IAA含量显著高于不育系,幼苗期叶片IAA含量相差不大;不育系与保持系苗期不同器官GA含量分布不均衡。在花期叶片激素含量在保持系和不育系之间变化较大,蕾期不育系的IAA、GA和ZR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亏缺,尤其是从小蕾期到大蕾期阶段,ogura不育系、改良萝卜不育系的IAA、GA和ZR含量都极显著低于保持系。IAA、GA和ZR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信号物质,可调节植物的多种生命活动,其亏缺影响花粉的正常发育,从而引起败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菜薹 细胞质雄性不育 内源激素
下载PDF
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花蕾的mRNA差别显示及其cDNA差异片段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曹家树 叶纨芝 +1 位作者 张明 曾广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6-600,共5页
用 m RNA差别显示技术对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中不育株群与可育株群花蕾总 RNA进行了比较分析 .在 6种反转录模板和 2 0种差异随机引物共 12 0种组合的选择扩增中共回收了 18个 c DNA差异片段 ,对其中 6个 c DNA差异片段进行 Northern验... 用 m RNA差别显示技术对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中不育株群与可育株群花蕾总 RNA进行了比较分析 .在 6种反转录模板和 2 0种差异随机引物共 12 0种组合的选择扩增中共回收了 18个 c DNA差异片段 ,对其中 6个 c DNA差异片段进行 Northern验证 ,获得了一个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可育株群并在花蕾中特异表达的阳性差异片段 ,简称为 B0 30 2 - 4 .Northern验证结果表明它在不育株中的表达受到了明显的抑制 ,其长度为 4 6 3bp.经 Gen Bank BLAST查询 ,它与拟南芥第一条染色体上编码细胞色素 P4 5 0的基因 CYP86 C4核苷酸序列有 84 .3%的同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核雄性不育 MRNA差别显示 cDNA差别片段 两用系花蕾
下载PDF
红菜苔种子大小和种皮颜色对种子质量及苔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锡香 胡淼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6-20,共5页
该试验就红菜苔种子大小和种皮颜色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以及红菜苔植株的熟性、株平均苔数、单株苔重、单位面积苔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粒种子的简化活力指数、株平均苔数苔重及单位面积的苔产量均... 该试验就红菜苔种子大小和种皮颜色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以及红菜苔植株的熟性、株平均苔数、单株苔重、单位面积苔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粒种子的简化活力指数、株平均苔数苔重及单位面积的苔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小粒种子,而且,大粒种子植株现蕾比小粒种子早4~5天。但种子大小对发芽势、发芽率无影响。(2)深褐色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深红色和灰褐色种子,但种皮颜色对植株熟性、株平均苔数苔重、单位面积苔产量没有影响。(3)各处理组合中,大粒深褐色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最高;而各处理组合的植株熟性及苔产量主要决定于种子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菜苔 种子质量 苔产量 种子大小 种皮颜色
下载PDF
菜心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雪梅 乔爱民 +1 位作者 孙敏 桂腾琴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9-133,共5页
以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sen.et Lee.)为材料,对影响ISSR-PCR扩增结果的因素如Mg^2+、Taq DNA聚合酶、dNTPs、Primer、模版DNA的浓度及引物退火温度、延伸时间和循环次数进行了探讨,确立了... 以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sen.et Lee.)为材料,对影响ISSR-PCR扩增结果的因素如Mg^2+、Taq DNA聚合酶、dNTPs、Primer、模版DNA的浓度及引物退火温度、延伸时间和循环次数进行了探讨,确立了适合菜心ISSR-PCR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和PCR扩增参数:在25pL反应体系中含10×buffer 2.5μL,2.0mmol/LMg^2+,0.5U Taq DNA聚合酶,0.2mmol/LdNTPs,0.5μmol/L引物,30ng模板DNA.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3min;94℃变性1min,49.7~56℃退火(退火温度随引物不同而定)1min,72℃延伸45s,40个循环;72℃延伸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简单序列重复间区(ISSR) 反应体系
下载PDF
菜薹细胞质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董庆华 利容千 王建波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0-154,共5页
菜薹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观察表明,孢原细胞分化期之前败育的花占59.6%,不形成花粉囊;有花粉囊发育的花占40.4%,其中绝大多数花中只有一个雄蕊能形成一个体积很小的花粉囊,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在小孢子母... 菜薹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观察表明,孢原细胞分化期之前败育的花占59.6%,不形成花粉囊;有花粉囊发育的花占40.4%,其中绝大多数花中只有一个雄蕊能形成一个体积很小的花粉囊,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在小孢子母细胞期、四分体及单核小孢子期均有败育,败育方式有绒毡层细胞异常肥大,挤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无胞质分裂而形成巨细胞;单核小孢子粘连成花粉块,异常膨大等。还有雄蕊雌蕊化等花器异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薹 雄性不育 小孢子发生
下载PDF
紫菜薹总DNA的快速提取与SSR分子标记鉴定 被引量:7
18
作者 白占兵 丁茁荑 +4 位作者 李雪峰 戴雄泽 马艳青 粟建文 王晓武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3-66,共4页
为充分利用原产于中国的紫菜薹资源,能够快速提取它的总DNA是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紫菜薹的基础。建立了一种简化的CTAB法,可快速大批量的提取紫菜薹的DNA,提取速度与用试剂盒提取相当,提取量远大于用试剂盒提取,此方法也适应对其他作物。
关键词 紫菜薹 SSR 总DNA
下载PDF
安徽乌塌菜种质资源形态特征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颖 宋江华 +2 位作者 汪承刚 张灵凤 张慧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9-453,共5页
对安徽省乌塌菜48份材料17个形态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安徽乌塌菜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变异系数8.67%~55.33%。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7个性状综合为6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30.998 2%,第二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29.208... 对安徽省乌塌菜48份材料17个形态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安徽乌塌菜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变异系数8.67%~55.33%。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7个性状综合为6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30.998 2%,第二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29.208 2%。叶柄长、展幅、株型、叶片长、外叶色、叶面皱缩度、心叶色、叶片数等8个形态性状累积贡献率达到71.821 5%,可反映出乌塌菜形态性状的基本信息。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把48份材料聚为3大类,第1类14份材料,第2类25份材料,第3类仅9份材料,同一类群包括不同地方的品种。本研究为发挥安徽乌塌菜种质资源优势,进行种质资源创新及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塌菜 种质资源 形态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少花龙葵种子萌发特性及其果汁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良政 李坤新 +2 位作者 廖富林 刘惠娜 杨和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09-2114,共6页
对少花龙葵的成熟果实采用3种采种方式,于室内测定水分、温度、光照条件对不同采种方式所得种子的发芽影响,并就少花龙葵的果汁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少花龙葵种子于25℃恒温下浸种8h后吸水达到饱和,其适宜发芽... 对少花龙葵的成熟果实采用3种采种方式,于室内测定水分、温度、光照条件对不同采种方式所得种子的发芽影响,并就少花龙葵的果汁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少花龙葵种子于25℃恒温下浸种8h后吸水达到饱和,其适宜发芽温度为20℃~25℃,萌发受黑暗抑制;(2)3种采种方式中以捣烂果实后种子不从果实取出并不清洗而直接晾干的采留种方式最佳;(3)少花龙葵果汁原液和其5~10倍稀释液抑制广东小白菜种子发芽,20~50倍稀释液则促进其萌发,表明少花龙葵果汁具有化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花龙葵 广东小白菜 种子 萌发 化感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