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Heat Stress during Seed Filling Stage on Brassica napus Seed Oil Accumulation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1
作者 Ruizhi Huang Huasheng Yu +7 位作者 Yong Yang Heqin Liu Xuelong Wu Zhihong Liu Haiyan He Gengwei Wu Wengjia Wang Hua Wang 《Phyt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SCIE 2023年第2期333-348,共16页
As global temperature rise,the threat of heat stress to rapeseed production is becoming more obvious.Exploring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important biological pathways,oil accumulation and photosynthesis,to h... As global temperature rise,the threat of heat stress to rapeseed production is becoming more obvious.Exploring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important biological pathways,oil accumulation and photosynthesis,to heat stress during B.napus seed filling is helpful in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of heat-tolerant rapeseed.The effects of heat stress on seed oil accumulation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29 B.napus germplasms with different oil content and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including 6 rapeseed varieties which exhibited environmentsensitive/insensitive and with high,medium or low oil content,were tested by whole plant heat stress or the in vitro silique culture system.Both assay exhibited similar trend on oil content of the rapeseed germplasms.The heat effect on the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kinetic parameters F_(v)/F_(m),ETR and Y(Ⅱ)were also consistent.Heat stres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oil content,although there was abundant genetic variation on heat tolerance among the genotypes.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ecrease rate of F_(v)/F_(m) of silique heat-stressed B.napus developing seed was positive correlative to the decrease rate of mature seed oil content of the whole plant heat-stressed rapeseed(R=0.9214,P-value<0.01).Overall,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eat stress inhibited oil accumulation and photosynthesis in B.napus developing seed.The decrease rate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 F_(v)/F_(m) of heat-stressed developing seed could be used as the index of heat tolerant rapeseed identification.Further,two heat insensitive rapeseed varieties with high oil content were ident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ssica napus l. heat stress seed filling stage oil accumulation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 KASP Marker on Chromosome A05 for Seed Oil Content of Brassica napus
2
作者 YANG Qian LI Bao +2 位作者 GUO Yi-ming LIU Xin-hong WANG Tong-hua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molecular markers that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breeding of Brassica napus L.varieties with high seed oil content under different genetic backgrounds,we developed a 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molecular markers that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breeding of Brassica napus L.varieties with high seed oil content under different genetic backgrounds,we developed a 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marker for seed oil content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from available studies.The verification in the F_(2) population showed that the marker was closely linked to the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for oil content on chromosome A05.The findings helped to breed the‘Fengyou’varieties with high seed oil content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ssica napus l. seed oil content 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marker
下载PDF
过量表达棉花GDSL脂肪酶提高甘蓝型油菜油脂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郝晓云 蔡永智 +3 位作者 袁哈利 李榕 王斐 李鸿彬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68,73,共7页
GDSL脂肪酶作为一种脂质水解酶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在植物的油脂代谢、生长发育等众多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RT—PCR技术从发育的陆地棉种子中克隆得到棉花的GDSL脂肪酶基因的cDNA,该基因开放读码框为1068bp,编码含有356... GDSL脂肪酶作为一种脂质水解酶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在植物的油脂代谢、生长发育等众多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RT—PCR技术从发育的陆地棉种子中克隆得到棉花的GDSL脂肪酶基因的cDNA,该基因开放读码框为1068bp,编码含有35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对棉花种子发育不同时期进行半定量PCR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15—20d时,GhGLIP基因的表达量较高。将该基因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CAMBIA2300中,转入农杆菌GV3101后转化甘蓝型油菜野油19,通过筛选和鉴定获得转基因阳性油菜株系。转基因油菜的GDSL脂肪酶活力获得了显著提高,转基因油菜种子的油脂含量比野生型油菜提高了8.68%,提高比率为2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种子 GDSl脂肪酶 油脂含量 甘蓝型油菜
下载PDF
利用IF_2群体定位油菜含油量和产量相关性状QTL 被引量:2
4
作者 程爽 孙中永 +2 位作者 黄吉祥 曹明富 赵坚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5-212,共8页
为探明甘蓝型油菜含油量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机理,利用Sollux/Gaoyou DH群体株系间随机交配构建了包括134个组合的永久F2群体(immortalized F2population)。采用QTL Network 2.0软件对含油量、千粒重和角果粒数进行了4个环境下的联合QT... 为探明甘蓝型油菜含油量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机理,利用Sollux/Gaoyou DH群体株系间随机交配构建了包括134个组合的永久F2群体(immortalized F2population)。采用QTL Network 2.0软件对含油量、千粒重和角果粒数进行了4个环境下的联合QTL定位,分析QTL的加性、显性以及相关的上位性效应。结果在7条连锁群上检测到控制上述3个性状相关QTL共8个。除qSWC6和qSPA2,1个含油量,4个千粒重和1个角果粒数QTL与多环境下SG-DH群体定位结果区间重叠,加性效应方向一致,效应值相仿;主效含油量QTL qOILA7和3个千粒重QTL qSWA7,qSWC2,qSWC4无显性效应;qSWC6兼具加性和显性效应,qSWC8加性为主,微效显性,显性效应均呈负向;但两个角果粒数QTL qSPA2和qSPA6除加性主效外,还存在正向显性效应;4对上位互作QTL中,除qOILA7,其余7个位点均只有微弱互作效应。并对qOILA7和qSWA7/qSWC8连锁标记辅助选育提高油菜含油量和千粒重的育种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油菜种子含油量和千粒重性状的遗传控制体系以加性效应为主,F1代无杂种优势,因而欲提高杂交油菜种子含油量和增加千粒重,需要培育高含油量和大粒亲本材料;而控制角果粒数基因同时具有较强的加性和正向显性效应,利用F1杂交种可望获得超双亲的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永久F2群体 QTl 含油量 千粒重 角果粒数
下载PDF
芜菁子挥发油提取物抑菌条件研究
5
作者 芦珂 李静燕 +4 位作者 何靖柳 刘凤 钟远扬 陈洪 辜凤玉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8期193-196,220,共5页
本文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制得芜菁子挥发油提取物,选取鲜切果蔬中常见病原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作为供试菌,用芜菁子挥发油提取物在室温25℃条件下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短时间挥发接触抑菌处理后,模拟鲜切果蔬的低温储藏温度、pH... 本文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制得芜菁子挥发油提取物,选取鲜切果蔬中常见病原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作为供试菌,用芜菁子挥发油提取物在室温25℃条件下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短时间挥发接触抑菌处理后,模拟鲜切果蔬的低温储藏温度、pH值环境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培养。以最小抑菌浓度为考察指标,开展单因素试验,并应用培养温度、处理时间、培养基pH值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抑菌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10℃、处理时间25 min、培养基pH值5的条件下,芜菁子挥发油提取物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056%,且抑菌空间内感官评价为极轻微异味、不刺鼻、不刺眼,比常规试验的最小抑菌浓度降低了65.85%,抑菌效果得到提升,抑菌空间内的异味减少。该抑菌处理条件稳定、合理、可行,可为芜菁子挥发油提取物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子 挥发油提取物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抑菌处理 培养温度 处理时间 培养基pH值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GC-MS分析新疆芜菁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莲 张丽静 +1 位作者 符继红 李茵萍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4-375,共2页
目的分析新疆芜菁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芜菁子中的挥发油,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共分离出25个峰,鉴定出了2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8%以上。主要组分为异硫氰酸-3-丁烯酯(22.98%)、3-甲基-3-丁烯腈(2... 目的分析新疆芜菁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芜菁子中的挥发油,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共分离出25个峰,鉴定出了2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8%以上。主要组分为异硫氰酸-3-丁烯酯(22.98%)、3-甲基-3-丁烯腈(21.29%)、5-甲硫基戊腈(10.07%)、2,3-二甲基-2-丁烯二酸(9.82%)、异硫氰酸丁酯(9.39%)、异硫氰酸烯丙酯(8.19%)。结论所提取的挥发油中含有异硫氰酸酯、羧酸、羧酸酯、腈类、少量醛和萜类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子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芜菁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董海艳 侯喜林 +2 位作者 张君萍 周家乐 马志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47,共5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芜菁籽油进行萃取,运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芜菁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1.65 MPa,萃取温度46.10℃,萃取时间80.40 min,在此条件下芜菁籽油得率为32.55%。芜菁籽油经气相色谱...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芜菁籽油进行萃取,运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芜菁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1.65 MPa,萃取温度46.10℃,萃取时间80.40 min,在此条件下芜菁籽油得率为32.55%。芜菁籽油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70%,以棕榈酸(2.63%)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8.35%,主要以芥酸(47.18%)、油酸(17.53%)和亚油酸(8.43%)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芜菁籽油 响应面法 GC—MS
下载PDF
直播冬油菜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 被引量:76
8
作者 刘晓伟 鲁剑巍 +3 位作者 李小坤 卜容燕 刘波 次旦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823-4832,共10页
【目的】了解高产直播冬油菜的养分吸收和利用规律。【方法】高产栽培条件下,在冬油菜整个生育期内定期取样,测定油菜各部位干物质量和养分含量,计算各生育时期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明确甘蓝型冬油菜在4 500 kg.hm-2产量条件下的干物... 【目的】了解高产直播冬油菜的养分吸收和利用规律。【方法】高产栽培条件下,在冬油菜整个生育期内定期取样,测定油菜各部位干物质量和养分含量,计算各生育时期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明确甘蓝型冬油菜在4 500 kg.hm-2产量条件下的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规律。【结果】直播冬油菜总干物质积累呈"S"形曲线,表现为薹花期>苗期>角果成熟期。根、茎、绿叶、落叶的干物质量分别在播种后185、200、130、230d达最大值,干物质量分别为2 286、5 450、2 306、2 162 kg.hm-2。各器官氮含量(籽粒除外)随生育时期的推进逐渐降低,苗期变化平缓,蕾薹期后降幅较大。茎、绿叶中磷含量苗期略有上升,蕾薹期后迅速降低。根、落叶、角壳中磷含量则持续下降。根、茎中钾含量在苗期波动较大,蕾薹期后迅速降低。叶片中钾含量在苗期略有降低,其后一直稳定。落叶中钾含量一直波动变化,无明显规律。氮、钾的积累规律相似,出苗后持续增加,花期达最大值,而后略有下降,两者积累量均表现为苗期>蕾薹期>花期。整个生育期磷积累量持续上升,表现为角果期>苗期>薹花期。高产栽培条件下直播油菜N、P、K最大养分需求量分别为217.6、39.9、219.8 kg.hm-2,需求比例为1.00﹕0.18﹕1.01。【结论】除落叶和生殖器官外,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养分含量、养分积累量均呈现苗期升高花期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根、茎、叶中的部分养分在花期后会转移到籽粒中,保证直播冬油菜花期前充足的养分供给是高产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简化 直播 甘蓝型冬油菜 养分积累量
下载PDF
不同施肥水平对甘蓝型黄籽油菜含油量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武杰 李宝珍 +3 位作者 谌利 唐章林 王正银 李加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62,共4页
采用4因素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硼施用量对供试品种渝黄1号和GH06种子含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磷、钾、硼养分因子对含油量均有较大影响;2)施用氮肥有降低含油量的作用,而钾、硼肥有提高含油量的作用,增施磷肥在... 采用4因素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硼施用量对供试品种渝黄1号和GH06种子含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磷、钾、硼养分因子对含油量均有较大影响;2)施用氮肥有降低含油量的作用,而钾、硼肥有提高含油量的作用,增施磷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含油量,超出适宜范围则会降低含油量;3)氮、磷肥水平之间有较显著的互作效应,并与土壤本身的理化性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养分因子 含油量 黄籽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特高含油量育种技术与资源创新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李殿荣 田建华 +3 位作者 陈文杰 张文学 李永红 王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3-87,共5页
采用品种间单交、复交和生态育种,黄籽育种,DH系育种,高含油种质杂种优势育种等途径,将甘蓝型油菜种质材料含油量由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最高达61.7%;杂交种的含油量由40%左右提高到50%以上。在高油杂优利用上提出"高油种质+化学... 采用品种间单交、复交和生态育种,黄籽育种,DH系育种,高含油种质杂种优势育种等途径,将甘蓝型油菜种质材料含油量由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最高达61.7%;杂交种的含油量由40%左右提高到50%以上。在高油杂优利用上提出"高油种质+化学诱导雄性不育"的杂交育种模式,比CMS、GMS杂交育种途径更高效、安全,并能更快地把高油种质应用到生产中去。笔者依据细胞生理和成分的分析以及向日葵育种的经验,提出油菜含油量可达70%左右,可能成为育种者今后奋斗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油量 生态育种 黄籽育种 甘蓝型油菜
下载PDF
盐胁迫对芜菁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施月婕 高杰 赵建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7-492,共6页
【目的】盐胁迫对芜菁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芜菁栽培土壤选择及抗盐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设置5个NaCl浓度梯度20、50、100、150和200 mmol/L和5个Na2SO4浓度梯度10、50、100、150和200mmol/L,对芜菁种子进行盐胁迫处理,测... 【目的】盐胁迫对芜菁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芜菁栽培土壤选择及抗盐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设置5个NaCl浓度梯度20、50、100、150和200 mmol/L和5个Na2SO4浓度梯度10、50、100、150和200mmol/L,对芜菁种子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结果】在NaCl浓度低于150 mmol/L时,芜菁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盐害率与对照差异不大,在浓度为200 mmol/L时受抑制较大,150 mmol/L NaCl溶液适合于芜菁种子耐盐性的选择;在Na2SO4浓度低于100 mmol/L时对芜菁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当超过150 mmol/L时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种子的萌发、相对活力指数等指标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盐胁迫对芜菁种子萌发有明显抑制效应,而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相对活力指数逐渐降低、相对盐害率升高,芜菁种子在萌发期间具有一定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 盐胁迫 种子萌发
下载PDF
油菜种子油体的观察和大小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韦存虚 钦风凌 +3 位作者 李爱民 张永泰 周卫东 王幼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研究油菜种子树脂半薄切片和超薄切片,发现胚子叶细胞被蛋白体和油体所充实,蛋白体为球状晶体蛋白体,油体大小差异较大,小油体呈球形,大油体呈椭球形。油体经分离和统计分析,表明小油体数量较多,平均直径为0.57μm;大油体数量较少,平均... 研究油菜种子树脂半薄切片和超薄切片,发现胚子叶细胞被蛋白体和油体所充实,蛋白体为球状晶体蛋白体,油体大小差异较大,小油体呈球形,大油体呈椭球形。油体经分离和统计分析,表明小油体数量较多,平均直径为0.57μm;大油体数量较少,平均直径为2.39μm;不同大小油体的数量随着油体体积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种子 油体
下载PDF
芜菁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彭彤 梁慧 +2 位作者 郭亦然 唐琳 陈放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00-3002,共3页
目的研究芜菁根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C)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芜菁根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0种化合... 目的研究芜菁根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C)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芜菁根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0种化合物,其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8.36%。其中主要成分为丙酸异丙酯(30.04%)、辛烷(9.95%)、2-甲基庚烷(5.49%)、正壬烷(4.73%)、二甲基三硫醚(2.84%)、3-甲基庚烷(2.55%)、二甲基二硫醚(2.36%)等。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芜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根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甘蓝型黄籽油菜RAPD和种皮色素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学昆 谌利 +2 位作者 殷家明 唐章林 李加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52-756,共5页
以不同遗传背景的 14个甘蓝型黄籽油菜为材料 ,通过分析种皮内色素的种类、色素含量、蛋白质与含油量、RAPD标记等 ,研究了甘蓝型黄籽油菜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 ,影响种皮色泽的色素主要为黑色素和花色素 ,根据其含量的不同 ,可... 以不同遗传背景的 14个甘蓝型黄籽油菜为材料 ,通过分析种皮内色素的种类、色素含量、蛋白质与含油量、RAPD标记等 ,研究了甘蓝型黄籽油菜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 ,影响种皮色泽的色素主要为黑色素和花色素 ,根据其含量的不同 ,可分为高花色素类、高黑色素类和低色素类等 3个类群。其中 ,高花色素类的种子种皮花色素含量 >2 .5 4mg·g-1DW ,种子呈纯黄或橙黄色 ;高黑色素类种子的种皮色素含量 >178.4U(A2 90mm) ,种皮呈浅黑色 ,种子颜色为黑黄色 ;低色素类种子种皮的黑色素和花色素含量均较低 ,种皮半透明 ,种子部分因显现出胚的颜色而呈纯黄、绿黄或褐黄色。种子含油量为 36 .2 %~ 45 .5 %,蛋白质含量达 2 1.1%~ 2 7.7%,二者呈极显著负相关。对RAPD扩增结果进行UPGMA分析 ,发现甘蓝型黄籽油菜DNA存在着丰富的多态性 ,遗传相似系数为0 .2 5~ 0 .90 9,14个甘蓝型黄籽油菜材料可被划分为 2个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 黄籽油菜 RAPD标记 种皮色素 遗传多样性 含油率 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显性黄籽油菜种子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尚毅 张振兰 +3 位作者 陈文杰 田建华 张新 李殿荣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8-20,共3页
本文以甘蓝型显性黄籽油菜为材料,研究了黄籽杂交种和亲本种子特性,结果表明(1)该黄籽与遗传背景相同的黑籽相比,皮壳率低2.68个百分点、含油量高2.01个百分点、蛋白质高1.60个百分点;黄籽杂交种的含油量比黄籽父本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本文以甘蓝型显性黄籽油菜为材料,研究了黄籽杂交种和亲本种子特性,结果表明(1)该黄籽与遗传背景相同的黑籽相比,皮壳率低2.68个百分点、含油量高2.01个百分点、蛋白质高1.60个百分点;黄籽杂交种的含油量比黄籽父本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对皮壳和胚的分析表明,黄籽皮壳中的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黑籽,而胚中增加较少。表明黄籽的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比黑籽高,主要是因为黄籽的胚的比例增加,并且黄籽皮壳和胚中的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比黑籽高。(2)在黄籽油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减少,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其中,亚麻酸的含量增加最多。(3)黄籽与黑籽的色泽差异,主要是由于花色素和黑色素含量的差异引起,黑籽的花色素和黑色素含量分别是黄籽的4.86倍和4.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黄籽油菜 种子特性 含油量 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渝黄1号”高含油量栽培综合农艺措施优化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子龙 王贵学 +2 位作者 唐章林 谌利 李加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1-404,432,共5页
以密度、氮素、磷素、钾素等为参试因子,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新型甘蓝型黄籽油菜杂交种"渝黄1号"高含油量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或相似条件下,种子含油量大于45.11%的适宜农艺措施... 以密度、氮素、磷素、钾素等为参试因子,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新型甘蓝型黄籽油菜杂交种"渝黄1号"高含油量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或相似条件下,种子含油量大于45.11%的适宜农艺措施组合为:密度以13.0~14.0万株/hm2为适宜,氮素(纯N)以117.3~132.7kg/hm2为佳;磷素(纯P)以133.8~149.6kg/hm2为适宜;钾素(纯K)以109.0~136.9kg/hm2为佳。主要农艺措施对种子含油量增减作用的大小依次为:磷素>氮素>密度>钾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黄籽油菜 高含油量 农艺措施 优化分析
下载PDF
EMS诱变后甘蓝型油菜植株性状、种子粒重与含油量变异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碧云 吕培军 +2 位作者 张天瑶 许鲲 伍晓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5-712,共8页
为创建突变体库,丰富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资源,利用两种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_S)溶液处理甘蓝型油菜双低品种浙油18的种子。经田间观察,M_2植株在苗期、花期有叶色、叶形、茎色、花瓣颜色、花瓣形状、花瓣数目、雄性不育和开花期明显变异... 为创建突变体库,丰富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资源,利用两种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_S)溶液处理甘蓝型油菜双低品种浙油18的种子。经田间观察,M_2植株在苗期、花期有叶色、叶形、茎色、花瓣颜色、花瓣形状、花瓣数目、雄性不育和开花期明显变异株。测定M_3种子千粒重与含油量,获得28份大粒(最大千粒重为7.32g)、9份高油(最高含油量为52.80%)材料。0.3%EMS处理后,M_2植株中叶片、花器官、株型与茎秆性状的突变频率分别为1.282%、8.546%和0.977%;M_3种子千粒重和含油量均值均小于对照,但不显著。0.6%EMS处理后,M_2植株相应性状的突变频率更高,M_3种子千粒重和含油量均值都极显著小于对照(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甲基磺酸乙酯(EMS) 突变 千粒重 含油量
下载PDF
青海大黄油菜粒色性状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图谱整合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会彦 肖麓 +1 位作者 赵志 杜德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5-972,共8页
利用青海大黄油菜和褐籽白菜型油菜09A-126构建BC4和F2分离群体, 结合AFLP与群体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筛选引物, 获得5个与黄籽基因Brsc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Y11-Y15。5个AFLP特异片段的序列, 均与白菜型油菜的A... 利用青海大黄油菜和褐籽白菜型油菜09A-126构建BC4和F2分离群体, 结合AFLP与群体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筛选引物, 获得5个与黄籽基因Brsc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Y11-Y15。5个AFLP特异片段的序列, 均与白菜型油菜的A9染色体部分序列表现同源。将5个AFLP标记成功转化为5个SCAR标记(SC11-SC15)。利用目标基因所在染色体区段序列筛选到7个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BrID10607、KS10760、B089L03-3和A1-A4)。利用SCAR和SSR标记扫描F2群体中部分单株, 发现SC14和A1为共显性标记。用BC4群体将Brsc1定位在标记Y06和A4之间1.7 Mb的区间内, 遗传距离分别为0.115 cM和0.98 cM。标记Y05和Y12与Brsc1共分离。本研究为黄籽油菜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体系的建立及目标基因的进一步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黄籽 分子标记 遗传图谱 物理图谱
下载PDF
西藏白菜型油菜种子油体、蛋白体、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维海 王建林 +1 位作者 旦巴 胡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4-639,共6页
通过测定36份来自西藏不同地区的白菜型油菜农家种、野生近缘种种子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并根据含油量将材料分为高(含油量50%~55%)、中(含油量40%~49.9%)、低(含油量20%~39.9%)油组,利用Leica DM5000生物显微镜对高、中、低油组材料的... 通过测定36份来自西藏不同地区的白菜型油菜农家种、野生近缘种种子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并根据含油量将材料分为高(含油量50%~55%)、中(含油量40%~49.9%)、低(含油量20%~39.9%)油组,利用Leica DM5000生物显微镜对高、中、低油组材料的油体及蛋白体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种子含油量、蛋白质含量、油体粒径、蛋白体粒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藏白菜型油菜油体以圆形为主,蛋白体为近圆形。高油组油体数量多、粒径大,蛋白体粒径大、数量相对少,两者平均粒径分别为2.12和5.24μm;中油组油体和蛋白体数量和粒径介于高油组和低油组之间,平均粒径分别为1.82和4.58μm;低油组油体粒径小、数量相对少,蛋白体数量多但粒径小,两者平均粒径分别为1.44和3.81μm。相关分析显示,油体粒径与含油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种子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体粒径与蛋白质含量相关性小;种子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今后培育西藏高油白菜型油菜品种时应将油体粒径大且数量多,蛋白体数量少且粒径大作为筛选亲本的条件,将有助于高油白菜型油菜新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油体 含油量 蛋白体
下载PDF
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梦寒 次仁白珍 +2 位作者 安克杰 何燕 旦巴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9-554,共6页
为研究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遗传种质特性的细胞学信息,选取8份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并利用染色体主要核型参数进行进化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染色体数目一致,均为2n=20,染色体均由... 为研究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遗传种质特性的细胞学信息,选取8份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地方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并利用染色体主要核型参数进行进化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染色体数目一致,均为2n=20,染色体均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成,均带有1对随体。核型类型均为对称型2A型。染色体形态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染色体长度比变幅为1.60~1.91,平均臂比为1.33~1.52,不对称指数介于56.08%~58.85%之间。以核型不对称性评定参试材料进化程度,塔巴寺黄籽的进化程度最高,夏鲁寺黄籽的进化程度最低;核型特征聚类将8份材料分为3组。进化和聚类分析发现,西藏白菜型黄籽油菜进化速度较慢,在系统演化过程中处于较为原始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黄籽 西藏地方品种 核型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