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8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ucose and Insulin Levels are Increased in Obese and Overweight Mothers’ Breast-Milk
1
作者 Suman Ahuja Mallory Boylan +4 位作者 Sybil L. Hart Carmen Román-Shriver Julian E. Spallholz Barbara C. Pence Barbara G. Sawyer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1年第3期201-206,共6页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thers’ pre-pregnancy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levels of glucose and insulin in breast-milk. Methods: Participants were 32 breast-feeding mothers who were assigned to...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thers’ pre-pregnancy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levels of glucose and insulin in breast-milk. Methods: Participants were 32 breast-feeding mothers who were assigned to either normal weight (group 1: n = 21, BMI between 18.5 and 24.9 kg/m2) or overweight/obese (group 2: n = 11, BMI ≥ 25 kg/m2) based on their pre-pregnancy BMI. Breast-milk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six weeks postpartum. Glucose and insulin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in the breast-milk samples. To control for any extreme dietary influences on breast-milk glucose concentrations, mothers completed 24-hour food recalls. Results: Mean milk-glucose values of groups 1 and 2 were 32.6 ± 21.8 mg/dL and 51.9 ± 20.5 mg/dL respectively. Milk-borne insulin values were 4.5 ± 7.6 μIU/mL and 30.1 ± 56.3 μ IU/mL, respectively.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s found that glucose levels of group 2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group 1, t(30) = 2.43, p = 0.02;and milk-borne insulin was greater in group 2 than in group 1, t(30) = 2.075, p = 0.05. Mothers’ pre-pregnancy BMI was found correlated with both breast-milk glucose (r = 0.483, p = 0.005) and insulin (r = 0.565, p = 0.001). Conclusion: This study found that in comparison with normal weight mothers, over-weight/ obese mothers have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glucose and insulin in their breast-milk.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explain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and possible consequences of infant exposure to higher levels of glucose and insulin in breast-mil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milk GLUCOSE INSULIN OBESITY
下载PDF
母乳喂养质量改进在NICU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蓓蓓 孙兴 +4 位作者 徐微 徐业芹 李金洋 王倩倩 石秦川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质量改进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的7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质量改进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的7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母乳喂养管理和宣教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母乳喂养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增设人力资源、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加大产妇及家属的宣教力度及加强院感监测共五个方面进行母乳喂养质量改进,比较两组VLBWI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情况、生长发育情况、静脉营养时长、住院时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亲母母乳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体质量增长速率较对照组有所提升,静脉营养持续时间及总住院时长较对照组有所缩短,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视网膜病变(ROP)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乳喂养质量改进措施可提升NICU住院VLBWI纯母乳喂养率,促进其体质量的增长,缩短静脉营养持续时间及总住院时长,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母乳 母乳喂养 质量改进 循证护理
下载PDF
直接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母乳中17种元素的含量
3
作者 孙琦 尹晋 +2 位作者 唐永春 胡小键 朱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8-884,共7页
提出了直接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母乳中钒、铬、锰、钴、镍、铜、锌、砷、硒、锶、钡、钼、镉、锡、锑、汞、铅等17种元素含量的方法。取母乳0.5 mL,用含2%(体积分数)硝酸和0.01%(体积分数)四甲基氢氧化铵的0.0... 提出了直接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母乳中钒、铬、锰、钴、镍、铜、锌、砷、硒、锶、钡、钼、镉、锡、锑、汞、铅等17种元素含量的方法。取母乳0.5 mL,用含2%(体积分数)硝酸和0.01%(体积分数)四甲基氢氧化铵的0.01%(体积分数)曲拉通X-100溶液定容至10 mL,涡旋混匀,以转速4000 r·min^(-1)离心5 min,将上清液用0.45μm水相滤膜过滤,在动能歧视(KED)模式下采用ICP-MS测定滤液中上述17种元素的含量,在线加入含6μg·L^(-1)钪、锗、铑、铋的混合内标使用液。结果表明:各元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所对应的信号强度与内标元素信号强度比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0.019~0.768μg·L^(-1);方法用于分析美国国家标准参考材料,除锌元素外,其他元素的测定值均在认定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并且日内和日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3%;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1.3%~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稀释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母乳 元素
下载PDF
分离自母婴粪便及母乳的短双歧杆菌耐药性研究
4
作者 钟智 马昕玮 +1 位作者 路镜达 陈永福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4,50,共5页
短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中常见的一种双歧杆菌,因其具有诸多益生特性被广泛关注,但是对其抗生素耐药性方面的研究严重不足。本研究以23株分离自母婴粪便及母乳的短双歧杆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菌株对14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发现,实验... 短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中常见的一种双歧杆菌,因其具有诸多益生特性被广泛关注,但是对其抗生素耐药性方面的研究严重不足。本研究以23株分离自母婴粪便及母乳的短双歧杆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菌株对14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发现,实验菌株对12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仅对氨苄西林和利奈唑胺敏感。全部实验菌株均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和新霉素具有耐药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分离自L家庭母亲粪便的菌株对利福平、克林霉素和链霉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婴儿粪便和母乳分离株。短双歧杆菌的耐药表型差异较大,即使是分离自同一个家庭和个体的菌株其耐药表型也不相同。研究为短双歧杆菌的安全性评价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双歧杆菌 耐药性 母婴 母乳 安全性
下载PDF
护士对母乳库运行障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5
作者 郑月英 林雨欣 +2 位作者 黄婷 程晓雪 李晓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3期68-71,共4页
目的 探讨母乳库运行的障碍因素,为促进母乳库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15名护士进行深入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母乳库运行困境提炼出5个副主题,包括护士对捐赠母乳安全存担忧、产妇拒绝捐... 目的 探讨母乳库运行的障碍因素,为促进母乳库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15名护士进行深入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母乳库运行困境提炼出5个副主题,包括护士对捐赠母乳安全存担忧、产妇拒绝捐赠母乳、产妇亲属支持体系欠缺、母乳库及捐赠母乳宣教不到位、母乳库运行所需资源受限;母乳库运行建议提炼出5个副主题,包括严格把控捐赠母乳质量、加强母乳库及捐赠母乳知识宣教、提高医院对母乳库支持力度、联动社会力量促进母乳库发展、参考血库的运行模式。结论 母乳库运行需克服相关阻碍因素,保障捐赠母乳安全是母乳库运行的核心要点,加强母乳库宣传是母乳库运行的关键环节,依托社会力量是母乳库运行的长远之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母乳库 障碍因素 捐赠母乳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产后母乳不足的中西医治疗概述
6
作者 冯凌燕 纪玉晓 +2 位作者 国佳 温静 刘瑾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4年第5期67-71,共5页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不足势必让有母乳意愿的产妇无法最大限度地实现母乳喂养。本研究从西医和中医的不同角度,对母乳不足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进行介绍,并分析母乳不足的中西医治疗措施和干预效果,以期为改善母乳不...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不足势必让有母乳意愿的产妇无法最大限度地实现母乳喂养。本研究从西医和中医的不同角度,对母乳不足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进行介绍,并分析母乳不足的中西医治疗措施和干预效果,以期为改善母乳不足、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母乳不足 中医 西医 治疗
下载PDF
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对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王海艳 赵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探讨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对患儿心肌细胞影响及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复习本院儿科中心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86例病历资料,依据胆红素水平分别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儿童保健... 目的 探讨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对患儿心肌细胞影响及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复习本院儿科中心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86例病历资料,依据胆红素水平分别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查体足月健康新生儿6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患儿于入院当日黄疸高峰期、黄疸消退期留取静脉血2~3 mL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心肌酶谱(CK、CK-MB)、肌钙蛋白I(cTnI);对照组常规检测上述项目,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黄疸高峰期,中重度组心肌酶谱(CK、CK-MB)、cTnI水平较轻度组和对照组均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心肌酶谱(CK、CK-MB)、cTn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黄疸消退期,轻度组、中重度组心肌酶谱(CK、CK-MB)、cTn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患儿黄疸高峰期,cTnI检出率为51.4%(18/35),明显高于CK、CK-MB检出率[17.1%(6/35),25.7%(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心肌酶谱(CK、CK-MB)、cTnI能够及早发现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心肌损害情况,血清胆红素水平越高,心肌损害越严重,早期干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型母乳性黄疸 心肌损害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I
下载PDF
母乳中乳酸菌多样性及益生菌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丽霞 刘文俊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4,共10页
母乳源益生菌具有安全、适应人体环境等开发利用优势。母乳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和开发利用成为乳品和乳酸菌产业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关于母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和益生菌的筛选及功能评价工作。深入挖掘母乳中的乳酸菌益... 母乳源益生菌具有安全、适应人体环境等开发利用优势。母乳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和开发利用成为乳品和乳酸菌产业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关于母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和益生菌的筛选及功能评价工作。深入挖掘母乳中的乳酸菌益生特性及其在产业化应用方面的潜力,将推动我国乳酸菌产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作者对母乳中乳酸菌的多样性和益生菌的筛选及开发利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母乳中乳酸菌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视角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乳酸菌 多样性 益生菌 利用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初乳的菌群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苟拉 王安迪 张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6-492,共7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与正常产妇初乳菌群的丰度以及对其多样性进行评估分析。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GDM产妇作为实验组,30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分娩方式均为剖宫产。从所有受试者乳... 目的:前瞻性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与正常产妇初乳菌群的丰度以及对其多样性进行评估分析。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GDM产妇作为实验组,30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分娩方式均为剖宫产。从所有受试者乳汁标本中分离获得DNA,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16s rRNA基因V3~V4区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结果:正常组与GDM组之间评估菌群的丰度指数的Ace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39)。2组研究对象的菌群在除Ace指数外的Alpha多样性上无差异,但在Beta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DM产妇母乳中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链球菌科和孪生球菌科、链球菌属和罗斯氏菌属的相对丰度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而放线菌门、葡萄球菌科、葡萄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平均值较对照组水平更高。结论:GDM产妇与健康产妇初乳菌群的丰度以及多样性均有差异,GDM母乳中厚壁菌门以及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的减少,可能对其子代早期肠道菌群的建立及早期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定量母乳菌群的构成对该人群及其子代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母乳微生物 16S核糖体RNA
下载PDF
中国三地乳母乳汁维生素A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秦婧 周玉博 +2 位作者 李宏田 孟莹 刘建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4-801,共8页
目的:分析中国威海、岳阳、包头三地乳母乳汁维生素A(vitamin A, VitA)水平,评价乳母乳汁VitA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5月至7月在山东省威海市、湖南省岳阳市和内蒙古包头市于产后(42±7) d募集乳母403例,通过调查问卷... 目的:分析中国威海、岳阳、包头三地乳母乳汁维生素A(vitamin A, VitA)水平,评价乳母乳汁VitA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5月至7月在山东省威海市、湖南省岳阳市和内蒙古包头市于产后(42±7) d募集乳母403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乳母和新生儿基本信息及乳母近1个月内鱼类摄入情况,采集乳母乳汁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乳汁视黄醇浓度,以此代表VitA水平。依据视黄醇浓度,将乳母乳汁VitA营养状况分为缺乏(<1.05μmol/L)和充足(≥1.05μmol/L)。采用多因素分位数回归计算调整后的乳汁视黄醇浓度,Kruskal-Wallis H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评估不同特征人群视黄醇浓度差异情况,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乳汁VitA缺乏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中国三地乳母乳汁视黄醇M(P_(25),P_(75))为1.15 (0.83, 1.49)μmol/L。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后的乳汁视黄醇浓度与乳母居住地区、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体重指数、产次、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哺乳方式、鱼类摄入量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有关。乳母乳汁整体VitA缺乏率为41.9%,威海、岳阳和包头地区的缺乏率分别为34.8%、39.6%和51.5%。与威海地区乳母相比,包头地区乳母乳汁VitA缺乏的调整OR值为1.75 (95%CI:1.05~2.92);与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乳母相比,初中及以下乳母乳汁VitA缺乏的调整OR值为2.16 (95%CI:1.10~4.24);与鱼类摄入量少的乳母相比,鱼类摄入量多的乳母乳汁VitA缺乏的调整OR值为0.55 (95%CI:0.36~0.84)。结论:调查地区乳母乳汁整体VitA缺乏率为41.9%,提示乳汁VitA缺乏及婴儿VitA摄入不足情况较为普遍。包头地区、受教育程度低和鱼类摄入量少增加乳汁VitA缺乏发生风险,提示宜重点关注欠发达地区乳母的乳汁营养状况,加强健康教育,增加鱼类等含VitA的食物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乳母 乳汁
下载PDF
乳汁菌群对6月龄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初探
11
作者 马光宇 罗慧娟 +1 位作者 汤小湄 肖小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目的:基于16S rRNA测序技术初步探讨有菌乳汁对产后6月龄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2例产妇及其婴儿,收集产妇产后6月乳汁及其6月龄婴儿粪便标本,根据产后6月乳汁有无菌群,将乳汁分为乳汁无菌组和乳汁有菌组,比较无菌乳汁... 目的:基于16S rRNA测序技术初步探讨有菌乳汁对产后6月龄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2例产妇及其婴儿,收集产妇产后6月乳汁及其6月龄婴儿粪便标本,根据产后6月乳汁有无菌群,将乳汁分为乳汁无菌组和乳汁有菌组,比较无菌乳汁和有菌乳汁喂养6月龄婴儿肠道菌群多样性与物种差异。结果:收集的12例产后6月乳汁样本中,7例乳汁样本中检测出菌群,乳汁样本中菌群检出率58.33%。有菌乳汁喂养的6月龄婴儿肠道菌群与无菌乳汁喂养6月龄婴儿肠道菌群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有菌乳汁喂养的6月龄婴儿肠道中无害芽孢梭菌、未分类丹毒丝菌科、丹毒丝菌纲、丹毒丝菌目、丹毒丝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无菌乳汁喂养6月龄婴儿(P<0.05),无菌乳汁喂养婴儿肠道中乳酸菌科、乳酸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有菌乳汁喂养的婴儿(P<0.05)。结论:产后6月乳汁中可无菌群的存在,乳汁菌群的有无虽不能改变6月龄婴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但可改变6月龄婴儿肠道菌群的菌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汁 乳汁菌群 母乳喂养 婴儿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母乳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污染水平及婴儿暴露风险评估
12
作者 陈海川 曹文成 +4 位作者 刘小方 刘潇 程青云 周妍 闻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16,共6页
为探究母乳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污染水平及婴儿暴露风险,本研究依托2018-2021年湖北应城的出生队列,采用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324名产妇母乳中23种PFASs的含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人口学特征、饮食... 为探究母乳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污染水平及婴儿暴露风险,本研究依托2018-2021年湖北应城的出生队列,采用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324名产妇母乳中23种PFASs的含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对产妇母乳PFASs含量的影响,估算婴儿经母乳的PFASs每日摄入量并评估其暴露风险。结果表明,母乳中23种PFASs在0.2~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检出限为5~42 pg/mL,定量限为15~126 pg/mL,回收率为65.6%~108.1%,相对标准偏差为1.6%~12.8%。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己烷磺酸(PFHxS)为主要污染物,检出率均高于80%,中位数分别为200.7、63.5和25.2 pg/mL,其余化合物检出率均低于4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产妇年龄大、腌制食品摄入频率高可能与母乳PFASs暴露水平增高有关,豆类食品摄入频率高可能与母乳PFASs暴露水平降低有关。婴儿经母乳PFOS、PFOA和PFHxS的每日估计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25.1、7.9和3.2 ng/(kg5d),表明部分婴儿经母乳摄入的PFASs健康风险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 母乳 污染水平 影响因素 婴儿暴露风险
下载PDF
乳源外泌体对微生物的作用
13
作者 赵紫涵 谭楚敏 +1 位作者 吴希阳 谢秋玲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9-389,共11页
外泌体是纳米级(直径40~160 nm)的胞外囊泡,在细胞信号转导、免疫应答和抗原递呈过程中发挥作用,并存在于多种体液,包括血清、唾液、尿液、脑脊液和乳液等。乳外泌体携带蛋白质、miRNA等多种功能分子,很多与人体免疫功能相关。摄取乳液... 外泌体是纳米级(直径40~160 nm)的胞外囊泡,在细胞信号转导、免疫应答和抗原递呈过程中发挥作用,并存在于多种体液,包括血清、唾液、尿液、脑脊液和乳液等。乳外泌体携带蛋白质、miRNA等多种功能分子,很多与人体免疫功能相关。摄取乳液后,乳外泌体中的内容物可被人体肠道吸收,从而发挥健康作用。本文总结国内外有关乳源外泌体与微生物关系的研究报道以及本团队的研究成果,阐述外泌体的生物发生过程,主要组成成分,外泌体与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关系以及乳外泌体对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为研究乳外泌体对人体的营养和健康功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微生物 肠道菌群 牛乳 母乳
下载PDF
母乳IGF-Ⅱ与婴儿体格生长指标关联性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张金娟 郭倩颖 +9 位作者 崔铭萱 杨晨 彭小雨 潘丽娜 李威 汪家琦 刘晨迪 王琳琳 柳鹏 刘菊芬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2期134-141,共8页
目的描述哺乳期各阶段母乳IGF-Ⅱ浓度的变化,探讨哺乳期不同阶段母乳IGF-Ⅱ与婴儿体格生长指标的关联,以及可能影响母乳IGF-Ⅱ浓度的因素。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招募32名满足纳入排除标准的分娩妇女,分别于分娩... 目的描述哺乳期各阶段母乳IGF-Ⅱ浓度的变化,探讨哺乳期不同阶段母乳IGF-Ⅱ与婴儿体格生长指标的关联,以及可能影响母乳IGF-Ⅱ浓度的因素。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招募32名满足纳入排除标准的分娩妇女,分别于分娩后48 h、产后15 h、产后42 h、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采集妇女母乳标本,同时收集婴儿身长、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母乳IGF-Ⅱ水平。使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母乳IGF-Ⅱ水平与婴儿体格生长指标之间的关联以及可能影响母乳IGF-Ⅱ水平的因素。结果母乳IGF-Ⅱ中位浓度在12月成熟乳中最高(82.5 ng/mL),6月成熟乳中最低(55.3 ng/mL),呈先下降再升高趋势,但各阶段中位浓度间未见明显差异;在调整母亲年龄、孕前BMI、孕周、母亲民族、孕产史、孕期并发症情况(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婴儿喂养方式及婴儿性别后,研究结果显示初乳中IGF-Ⅱ含量与婴儿身长呈正相关关系(β=0.9,P<0.01),初乳、42d成熟乳、12月成熟乳中的IGF-Ⅱ含量与婴儿体重呈正相关关系(P=0.02,P<0.01和P=0.01)。将膳食炎症指数(DII)按三分位法分为三组(Q1:最抗炎倾向组,Q2:中间组,Q3:最促炎倾向组)纳入GEE模型,结果显示,第三分位组(即最促炎倾向组)与母乳IGF-Ⅱ含量正相关(β=28.6,P=0.01)。结论母乳IGF-Ⅱ对婴儿身长、体重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孕期促炎饮食与母乳IGF-Ⅱ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婴儿生长发育 膳食
下载PDF
人乳中叶黄素及叶黄素酯的测定
15
作者 黄千千 何小玲 +2 位作者 丁德胜 蔡甜 陈科伟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7-275,共9页
人乳中的叶黄素对婴幼儿视力和认知功能的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不同分娩年龄和泌乳阶段的人乳中叶黄素及叶黄素酯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最终实现定性定量分析人乳中的叶黄素和16种叶黄素酯。研... 人乳中的叶黄素对婴幼儿视力和认知功能的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不同分娩年龄和泌乳阶段的人乳中叶黄素及叶黄素酯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最终实现定性定量分析人乳中的叶黄素和16种叶黄素酯。研究发现人乳中叶黄素与叶黄素酯的含量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721),适龄组(分娩年龄<35岁)乳汁中叶黄素和叶黄素酯的含量与高龄组(分娩年龄≥35岁)相近,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可知分娩年龄对人乳中叶黄素及叶黄素酯含量的影响较小。叶黄素与叶黄素酯的含量均随着泌乳期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初乳中两者的含量均最高,其中叶黄素的平均含量达183.78μg/L,叶黄素酯的平均含量达45.89μg/L。分别从初乳、过渡乳、成熟乳中检出了10、14、6种叶黄素酯,其中叶黄素棕榈酸-硬脂酸酯的含量在整个泌乳期中最高,叶黄素二硬脂酸酯的含量次之。研究结果可为人乳成分的研究及婴配食品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实验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叶黄素 叶黄素酯 分娩年龄 测定
下载PDF
母乳源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B1-10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其益生特性分析
16
作者 张伟 李先平 +5 位作者 蒋钰 赵军英 党兴芬 魏三娃 陈伙 陈历俊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0期64-73,共10页
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B1-10分离自健康母乳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本实验结合全基因组测序和体外实验,对其安全性和益生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L.reuteri B1-10基因组全长2017569 bp,GC含量为39.01%,编码基因2019个,含有... 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B1-10分离自健康母乳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本实验结合全基因组测序和体外实验,对其安全性和益生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L.reuteri B1-10基因组全长2017569 bp,GC含量为39.01%,编码基因2019个,含有3个质粒,质粒上不携带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体外药敏实验结果与CARD数据库预测一致,毒力基因不表达。此外,L.reuteri B1-10基因组中含有耐酸、耐胆盐、抗氧化及细胞粘附相关基因,体外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这些基因的表达潜力,为L.reuteri B1-10作为益生菌的安全性和潜在益生特性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源 罗伊氏粘液乳杆菌 全基因组 益生特性
下载PDF
两种母乳低温保存方式在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
17
作者 韩玉珠 顾瓅 +4 位作者 刘洋 张凡 王学谦 王婧 周慧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比较冷藏的新鲜母乳和冷冻母乳对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I)喂养的影响。方法:以286例LBWI为研究对象,按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142例,予冷藏的新鲜母乳(0~4℃,保存24 h)喂养;对照组144例,予冷冻母乳(-20~-18℃... 目的:比较冷藏的新鲜母乳和冷冻母乳对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I)喂养的影响。方法:以286例LBWI为研究对象,按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142例,予冷藏的新鲜母乳(0~4℃,保存24 h)喂养;对照组144例,予冷冻母乳(-20~-18℃,保存3~6个月)喂养。患儿入院后即开始干预,喂养1周后,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经口喂养率、全经口喂养开始时间、肠道菌群的变化,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of newborn,NEC)、院内感染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8天经口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02),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1),肠道菌群的建立优于对照组(P=0.041);观察组出院前全经口喂养开始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01),喂养不耐受和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41,P=0.046)。而两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胆汁淤积症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冷冻母乳相比,冷藏的新鲜母乳能提高LBWI经口喂养率,使全经口喂养开始时间提前,降低喂养不耐受和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优化肠道菌群的建立。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新鲜母乳冷藏对LBWI干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 母乳 低温保存
下载PDF
哺乳方式对猪生长、血清生化、肠道微生物及代谢物的影响
18
作者 李常营 徐兰梦 +4 位作者 黄榆智 何航 万堃 袁岩聪 章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47-5158,共12页
旨在阐明母乳和配方奶引起的猪肠道微生态差异。本研究选取12头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1日龄雌性荣昌仔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头仔猪,分别进行母乳喂养(BF)和配方喂养(FF),30日龄断奶后继续饲喂至210日龄,测定体重和血清生化指标,并利用16... 旨在阐明母乳和配方奶引起的猪肠道微生态差异。本研究选取12头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1日龄雌性荣昌仔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头仔猪,分别进行母乳喂养(BF)和配方喂养(FF),30日龄断奶后继续饲喂至210日龄,测定体重和血清生化指标,并利用16S rRNA测序和LC-MS技术分别检测盲肠微生物和代谢物的组成。结果显示:与FF猪相比,BF猪平均日增重、血清谷丙转氨酶、谷氨酰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白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而肌酐水平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值显著降低(P<0.05)。肠道微生物方面,与FF猪相比,BF猪chao1、ace和simpson指数以及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Lactobacillus、Clostridium_XlVa、Streptococcus、Oscillibacter和Megasphaer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而shannon指数以及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Turicibacter、Terrisporobacter和Mogi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并且,与FF猪相比,BF猪丰度下调的差异微生物富集于氨基酸代谢、辅助因子与维生素代谢、脂质代谢及核苷酸代谢(P<0.05),BF猪丰度上调的差异微生物富集于碳水化合物代谢、聚糖生物合成与代谢及异种生物降解与代谢(P<0.05)。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氨基酸代谢,比如组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以及色氨酸代谢,其次是嘧啶代谢和促乳素信号通路(P<0.05)。此外,属水平丰度top 8的微生物绝大多数与特定代谢物之间均呈现显著相关(P<0.05)。综上所述,母乳在提高有益菌丰度和促进氨基酸代谢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结果将为与仔猪哺乳方式相关的一些风险和益处提供可能的解释,并将为仔猪配方奶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配方奶 肠道 微生物 代谢物
下载PDF
母乳胞外囊泡促进乳双歧杆菌BB-12生长的转录组学分析
19
作者 李健坤 郑婷 +4 位作者 刘伊索 姚昱锟 郝海宁 刘琦琦 易华西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1,共8页
胞外囊泡是母乳中的重要功能成分之一,作者所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母乳胞外囊泡能够显著促进乳双歧杆菌BB-12的生长,但具体机制不清楚。作者采用超速离心法与超滤法相结合从母乳中提取胞外囊泡,通过纳米颗粒追踪技术、透射电镜以及蛋... 胞外囊泡是母乳中的重要功能成分之一,作者所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母乳胞外囊泡能够显著促进乳双歧杆菌BB-12的生长,但具体机制不清楚。作者采用超速离心法与超滤法相结合从母乳中提取胞外囊泡,通过纳米颗粒追踪技术、透射电镜以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对母乳胞外囊泡进行了鉴定表征。利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母乳胞外囊泡促进乳双歧杆菌BB-12生长的关键基因。研究发现,添加母乳胞外囊泡后,乳双歧杆菌BB-12菌体中ABC寡肽转运系统相关基因pstC、pstA、metI,淀粉和蔗糖代谢相关基因BIF_02090,磷酸戊糖途径相关基因prsA、BIF_01321,D-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murD、BIF_02122,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相关基因pccA的表达显著上升。结果表明,母乳胞外囊泡可能作为一种新型益生元促进婴幼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的生长,为母乳胞外囊泡在新一代母乳化奶粉中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胞外囊泡 双歧杆菌 生长 转录组学
下载PDF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乳汁中贝他斯汀和羟氯喹的浓度
20
作者 白梦如 申潜 +1 位作者 马志媛 王刚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63-1368,共6页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人乳汁中贝他斯汀和羟氯喹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向50μL乳汁样品中加入200μL含内标(100 ng/mL氯喹)的甲醇,涡旋沉淀蛋白后离心取上清液进样分析。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人乳汁中贝他斯汀和羟氯喹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向50μL乳汁样品中加入200μL含内标(100 ng/mL氯喹)的甲醇,涡旋沉淀蛋白后离心取上清液进样分析。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柱,流动相为0.1%甲酸-10 mmol/L乙酸铵溶液(A相)和甲醇(B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5 mL/min,进样量为2μL,分析时间为4 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定量分析离子对分别为m/z 388.9→201.9(贝他斯汀)、m/z 336.3→247.1(羟氯喹)和m/z 320.2→247.2(氯喹)。对所建LC-MS/MS法进行方法学考察,并用于检测1例哺乳期患者乳汁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贝他斯汀在2~200 ng/mL (r=0.999)、羟氯喹在50~1 000 ng/mL(r=0.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贝他斯汀和羟氯喹质控样本的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5%,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要求。哺乳期患者乳汁中的药物浓度检测结果显示,该患者服药2 h和14 h后乳汁中贝他斯汀的浓度分别为34.95、5.72ng/mL,羟氯喹分别为211.92、104.18 ng/mL,推算出相对婴儿剂量分别为1.83%、0.5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人乳汁中贝他斯汀和羟氯喹浓度的同时测定,可为临床哺乳期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他斯汀 羟氯喹 乳汁 哺乳期 药物浓度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