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旨在探究“2+2”生产模式下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白王种鸽繁殖性能和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产蛋性能相近的300日龄健康种鸽168对,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每对种鸽哺育2只乳鸽。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试验旨在探究“2+2”生产模式下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白王种鸽繁殖性能和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产蛋性能相近的300日龄健康种鸽168对,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每对种鸽哺育2只乳鸽。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3.43%、15.04%、16.64%和18.25%的饲粮。试验期46 d,其中孵化期18 d (1~18 d),哺乳期28 d (19~46 d)。结果显示,试验Ⅱ组、Ⅲ组产蛋间隔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种蛋受精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Ⅳ组(P<0.05),试验Ⅲ组入孵蛋孵化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Ⅱ组、Ⅳ组(P<0.01)。试验Ⅲ组乳鸽28日龄体重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乳鸽屠宰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乳鸽胸肌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Ⅱ组、Ⅳ组(P<0.05)。试验Ⅱ组、Ⅲ组、Ⅳ组窝料重比1极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1)。研究表明,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影响了种鸽的繁殖性能、乳鸽的生长性能以及窝料重比,在“2+2”生产模式下,建议白王种鸽饲粮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6.64%。展开更多
为探讨中国鸽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态性与系统进化关系,利用PCR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测定分析了中国境内现存的8个主要鸽品种资源共120份样本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结果显示:在所获761 bp mtDNA D-loop区序列间发现3个变异位点,约...为探讨中国鸽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态性与系统进化关系,利用PCR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测定分析了中国境内现存的8个主要鸽品种资源共120份样本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结果显示:在所获761 bp mtDNA D-loop区序列间发现3个变异位点,约占分析位点总数的0.39%,共具4个单倍型。8个群体内单倍型多样度介于0.314~0.756之间,单倍型变异度总体为0.683,核苷酸多样度为0.00095。因此,8个鸽品种群体表现出较为贫瘠的遗传多态性,体现出一定的遗传分化,但区分度不高,遗传选种选育工作有待加强;白羽王鸽与欧洲肉鸽、卡奴鸽与欧洲肉鸽间呈现出较大的遗传距离,在配套系培育及杂交优势利用方面具备较大遗传选育空间与潜力。展开更多
文摘试验旨在探究“2+2”生产模式下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白王种鸽繁殖性能和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产蛋性能相近的300日龄健康种鸽168对,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每对种鸽哺育2只乳鸽。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3.43%、15.04%、16.64%和18.25%的饲粮。试验期46 d,其中孵化期18 d (1~18 d),哺乳期28 d (19~46 d)。结果显示,试验Ⅱ组、Ⅲ组产蛋间隔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种蛋受精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Ⅳ组(P<0.05),试验Ⅲ组入孵蛋孵化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Ⅱ组、Ⅳ组(P<0.01)。试验Ⅲ组乳鸽28日龄体重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乳鸽屠宰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乳鸽胸肌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Ⅱ组、Ⅳ组(P<0.05)。试验Ⅱ组、Ⅲ组、Ⅳ组窝料重比1极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1)。研究表明,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影响了种鸽的繁殖性能、乳鸽的生长性能以及窝料重比,在“2+2”生产模式下,建议白王种鸽饲粮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6.64%。
文摘为探讨中国鸽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态性与系统进化关系,利用PCR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测定分析了中国境内现存的8个主要鸽品种资源共120份样本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结果显示:在所获761 bp mtDNA D-loop区序列间发现3个变异位点,约占分析位点总数的0.39%,共具4个单倍型。8个群体内单倍型多样度介于0.314~0.756之间,单倍型变异度总体为0.683,核苷酸多样度为0.00095。因此,8个鸽品种群体表现出较为贫瘠的遗传多态性,体现出一定的遗传分化,但区分度不高,遗传选种选育工作有待加强;白羽王鸽与欧洲肉鸽、卡奴鸽与欧洲肉鸽间呈现出较大的遗传距离,在配套系培育及杂交优势利用方面具备较大遗传选育空间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