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脑片体外缺血状态纹状体中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的时相变化及意义
1
作者 董铭 陈嘉峰 +1 位作者 张淑琴 金玉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1-142,共2页
无糖无氧人工脑脊液模拟脑缺血状态,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反应观察大鼠离体脑片纹状体中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的时相变化及神经损伤。结果显示:在缺血损伤严重的纹状体,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缺血早期明显增... 无糖无氧人工脑脊液模拟脑缺血状态,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反应观察大鼠离体脑片纹状体中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的时相变化及神经损伤。结果显示:在缺血损伤严重的纹状体,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缺血早期明显增多并深染,1h后显著减少,提示纹状体的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本身存在有限的抗损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成酶 纹状体 脑缺血 体外缺血 神经元
下载PDF
脑缺血大鼠肺组织中IL-6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谭燕 蒋淑一 +3 位作者 但齐琴 夏宜兰 李劲涛 张云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7-909,917,共4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变化。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肺损伤组,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堵塞脑缺血肺损伤模型。脑缺血后24h取肺组织用RT-PCR,48h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IL-6的表达量。... 目的探讨脑缺血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变化。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肺损伤组,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堵塞脑缺血肺损伤模型。脑缺血后24h取肺组织用RT-PCR,48h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IL-6的表达量。脑缺血后72h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IL-6蛋白定位分布。结果肺组织IL-6基因和蛋白表达在脑缺血肺组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阳性染色主要位于气道上皮细胞胞和巨噬样细胞。结论脑缺血后肺组织IL-6表达明显上调,提示IL-6与脑缺血肺损伤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肺损伤 白细胞介素-6 大鼠
原文传递
健侧脑感觉运动区在局灶性脑梗死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周龙江 李华东 +3 位作者 赵义 符雪涛 张新江 王苇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年第5期497-503,共7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梗死后健侧大脑半球感觉运动区在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6月—2017年12月经严格筛选的17例初次发病的纹状体内囊区脑梗死(SCI)伴单侧严重...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梗死后健侧大脑半球感觉运动区在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6月—2017年12月经严格筛选的17例初次发病的纹状体内囊区脑梗死(SCI)伴单侧严重上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取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发病后1周内(初期)、1个月及3个月时,在偏瘫侧被动手指屈伸(FE)任务下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通过SPM8软件观察健侧大脑半球感觉运动(SMC)区激活情况,再根据健侧大脑半球SMC区激活强度及时程将观察组分成3个亚组。通过Xjview软件对观察组健侧SMC区激活进行观察并同对照组行动态比较,同时对亚组感兴趣区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量表上肢部分(FM-UL),分别于发病1周内及发病1、3个月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前,对观察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1)BOLD-fMRI显示:对照组受试者在一侧手指被动FE运动时,可见对侧大脑半球SMC、辅助运动区(SMA)、双侧下顶叶及同侧小脑激活。根据健侧大脑半球SMC区激活强度及时程将观察组分成3组:组1共6例患者,其发病初期健侧SMC区即存在明显激活,发病后1、3个月,随着患肢的康复,健侧SMC区激活逐渐减低,其成像模式逐渐趋于对照组;组2共5例,发病初期健侧SMC区无明显激活,发病后1、3个月时健侧SMC区激活逐渐增强;组3共6例患者,于发病初期、1个月及3个月时均未见健侧SMC区明显激活表现。发病1周内FM-UL评分3个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个月时患者FM-UL评分3个亚组间,以及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发病3个月时,观察组1与组2患者FM-U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观察组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健侧大脑半球SMC区参与了皮层下脑梗死后的运动功能重组,其激活时程同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速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健侧感觉运动区 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重组
原文传递
循环CD133+/KDR+内皮祖细胞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平 刘时华 +5 位作者 汪国胜 程燕 张蕾 梁彩霞 马争飞 苏永兴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3期207-212,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循环CD133+/KDR+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水平与转归的关系。方法纳入发病24 h内的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以及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循环CD133+/KDR+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水平与转归的关系。方法纳入发病24 h内的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以及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KDR+EPCs水平。在发病后90 d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临床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结果共纳入连续12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以及6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LAA) 33例(26.19%),小动脉闭塞(small artery occlusion, SAO)74例(58.73%),心源性栓塞(cardioembolism, CE)19例(15.08%);82例(65.08%)转归良好,44例(34.92%)转归不良。LAA型(0.071%±0.018%)、CE型(0.068%±0.016%)和SAO型(0.118%±0.012%)患者基线循环EPCs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246%±0.052%;P均〈0.05);CE型(P=0.028)和LAA型(P=0.037)均显著低于SAO型;CE型低于LAA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2)。转归不良组LAA型(40.91%对18.29%;χ2=7.577,P=0.006)和CE型(29.55%对7.32%;χ2=11.049,P=0.001)和心房颤动(29.55%对10.98%;χ2=6.582,P=0.009)患者的构成比以及年龄[(69.64±9.62)岁对(61.12±7.31)岁;t=5.570,P〈0.001]、基线NIHSS评分[(14.16±4.22)分对(6.96±2.04)分;t=12.919,P〈0.001]、基线收缩压[(176.06±13.42)mmHg对(164.12±11.69)mmHg,1 mmHg=0.133 kPa;t=5.187,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2±0.52)mmol/L对(2.49±0.36)mmol/L;t=5.447,P〈0.001]、空腹血糖[(8.76±2.88)mmol/L对(6.82±2.24)mmol/L;t=4.185,P〈0.001]、C反应蛋白[(7.62±1.82)mg/L对(4.57±1.58)mg/L;t=9.790,P〈0.001]和D-二聚体[(1.14±0.08)mg/L对(0.97±0.22)mg/L;t=4.946,P〈0.001]水平均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而SAO型患者构成比(29.55%对74.39%;χ2=23.759,P〈0.001)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4±0.68)mmol/L对(1.16±0.14)mmol/L;t=2.829,P=0.005]和基线EPCs(0.069%±0.018%对0.098%±0.021%;t=7.755,P〈0.001)水平显著低于转归良好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较高(优势比1.242,95%可信区间1.126~1.372;P〈0.001)、CE型(优势比3.460,95%可信区间1.312~5.146;P=0.016)和基线EPCs数量较低(优势比1.632,95%可信区间1.006~3.024;P〈0.001)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循环EPCs水平显著降低,基线EPCs水平较低是缺血性卒中患者90 d时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内皮祖细胞 预后
原文传递
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白细胞髓过氧化酶、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刘志超 李承晏 陈秋香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04-806,共3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环氧合酶-2 (COX-2)等炎性反应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每组再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应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环氧合酶-2 (COX-2)等炎性反应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每组再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应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亚低温组大鼠给予亚低温治疗,对照组不作亚低温治疗。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4,8,12,16 h处死1个亚组。用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个亚组脑组织细胞间白细胞MPO的含量及COX-2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缺血再灌注后4,8,12,16 h缺血区皮质及纹状体中白细胞MPO的含量与亚低温组相应时间段的数值比较,亚低温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缺血再灌注后4,8,12,16 h缺血区皮质及纹状体中COX-2表达的相对灰质度值与亚低温组相应时间段的数值比较,亚低温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亚低温能降低再灌注后不同时间脑组织细胞间白细胞MPO含量及COX-2的表达活性,减轻缺血区的炎症反应及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提示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区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脑缺血 再灌注 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 环氧合酶-2
原文传递
BDNF抗体封闭对大鼠脑缺血损伤肺组织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杨芸 荣荣 +3 位作者 但齐琴 杜润芬 李劲涛 张云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2-925,共4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肺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否能调节损伤肺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肺损伤组、脑缺血肺损伤给予BDNF抗体封闭组(BDNF抗体封闭组)。每组13只大鼠,于BDNF抗体... 目的探讨脑缺血肺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否能调节损伤肺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肺损伤组、脑缺血肺损伤给予BDNF抗体封闭组(BDNF抗体封闭组)。每组13只大鼠,于BDNF抗体干预后3d处死,5只用于免疫组化,8只用于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DNF封闭对IL-6定位与表达量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气道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可见IL-6表达,胞浆染色为主。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BDNF抗体封闭后3d,肺组织IL-6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与脑缺血肺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抗体封闭减少脑缺血肺组织IL-6表达,提示BDNF可能通过调节IL-6参与脑缺血肺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肺损伤 白细胞介素-6 大鼠 BDNF抗体封闭
原文传递
脑缺血大鼠肺组织中IL-1β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岳倩宇 但齐琴 +3 位作者 荣荣 陈隽 李劲涛 张云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0-913,共4页
目的了解脑缺血肺损伤后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功能意义。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肺损伤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脑缺血肺损伤模型。于术后24h用RT-PCR(n=8),48h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n=8... 目的了解脑缺血肺损伤后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功能意义。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肺损伤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脑缺血肺损伤模型。于术后24h用RT-PCR(n=8),48h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n=8)检测肺组织IL-1β表达变化;术后72h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组织内IL-1β的定位分布(n=5)。结果肺组织IL-1β基因和蛋白表达在脑缺血后24h及48h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主要分布在气道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结论脑缺血肺损伤组织IL-1β表达明显上调,提示IL-1β可能在脑缺血肺损伤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肺损伤 白细胞介素-1Β 大鼠
原文传递
脑缺血肺损伤大鼠肺组织TNF-α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廖凤 但齐琴 +2 位作者 杜润芬 李劲涛 张云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4-917,共4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后损伤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肺损伤组(n=13),其中每组5只用于免疫组化检测TNF-α在肺的定位分布,余8只分别用于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NF-αmRNA和蛋白... 目的探讨脑缺血后损伤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肺损伤组(n=13),其中每组5只用于免疫组化检测TNF-α在肺的定位分布,余8只分别用于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NF-α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术后24h取肺组织行RT-PCR、术后48h取肺组织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TNF-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术后3d取肺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肺组织内TNF-α的定位分布。结果肺组织TNF-αmRNA和蛋白表达在脑缺血肺组织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主要分布在气道上皮细胞和巨噬样细胞。结论脑缺血后损伤肺组织TNF-α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与脑缺血肺损伤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