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3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ree Leave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Atmospheric Particle Pollution in Linfen City,China 被引量:6
1
作者 YIN Gang HU Shouyun +2 位作者 CAO Liwan Wolfgang ROESLER Erwin APPEL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1期59-72,共14页
Fifty-one tree leaves were sampled in the industrial area,residential area,and Fenhe River ecological zone,for the purpose of a magnetic study on atmospheric pollution in Linfen City,Shanxi Province,China.Measurements... Fifty-one tree leaves were sampled in the industrial area,residential area,and Fenhe River ecological zone,for the purpose of a magnetic study on atmospheric pollution in Linfen City,Shanxi Province,China.Measurements of mass-specific magnetic susceptibility(χ) show a significant variation range(from 11.6 × 10-8 m3/kg to 129.7 × 10-8 m3/kg).Overall values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ecline in the following sequence:industrial area > residential area > Fenhe River ecological zone.The relatively elevated concentration-related magnetic parameters(saturation isothermal remanent magnetization,anhysteret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ppear in the industrial area,with their highest values in the vicinity of Linfen Steel Mill.Magnetic particles are dominated by multidomain,magnetite-like minerals.Magnetic particle concentration and grain size both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industrial area,indicating the industrial area,especially Linfen Steel Mill,is the main source of atmospheric particle pollution.Residential area and Fenhe River ecological zone are also affected by industrial emission to a certain extent.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magnetic measurements of tree leaves are practicable for monitoring and determination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in Linfen 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e leaves environmental magnetism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infen City China
下载PDF
The steady and vibrating statuses of tulip tree leaves in wind 被引量:2
2
作者 Yuanyuan Zhu Chuanping Shao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0-34,共5页
The study of tree leaf aerodynamics is useful to tree protection, solar pane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73 tulip leaves were tested in suspended condition and with front as well as bac... The study of tree leaf aerodynamics is useful to tree protection, solar pane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73 tulip leaves were tested in suspended condition and with front as well as back surface of the lamina facing wind. Three types of vibrating statuses, two types of steady statuses, and five critical wind speeds were observed. The existence probabilities of the statuses and criticals,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every critical over the range of wind speed 0-27 m/s, and the expected values of the criticals were obtained by statistics. The critical Reynolds number, defined by critical wind speed and lamina length,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increasing the lamina area or length to width ratio of the lamina, but it shows no trend of increase or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the length ratio of petiole to lam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e leaves Reconfiguration Vibration Critical wind speed
下载PDF
Removal of Nickel(II)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Activated Charcoal Derived from the Leaves of Bitter Orange Tree (Citrus aurantium)
3
作者 Areej. A. Jarullah Karim. H. Hassan Mahasin. F. Ahas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2年第11期1003-1009,共7页
The present work deals with the removal of Ni(II) ion using activated charcoal prepared from the dry leaves of bitter orange tree (Citrus aurantium). The effects of its concentration, adsorbent dosage, particle si... The present work deals with the removal of Ni(II) ion using activated charcoal prepared from the dry leaves of bitter orange tree (Citrus aurantium). The effects of its concentration, adsorbent dosage, particle size, pH and temperature on removal of Ni(II) ion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moval of Ni(II) ion is higher at lower concentration and gradually decreases as the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The pH of 5 was the most suitable. The removal of Ni(II) io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s in the adsorbent dosage. The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reveals that the percentage removal of Ni(II) ion decreases with increase in particle size of adsorbent.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shows that as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percentage removal of Ni(II) ion decreases and this is due to the interaction forces weakening at high temperatur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from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were calcu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ves of bitter orange tree activated carbon nickel ion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下载PDF
Radiocarbon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s in Tree Leaves near SOCOCIM (Rufisque, Senegal), A Cement Factory
4
作者 Maurice Ndeye Hans-Arno Synal Matar Séne 《Open Journal of Air Pollution》 2022年第1期1-12,共12页
Radiocarbon content in biogenic samples is widely used to study the variation of atmospheric CO<sub>2</sub> due to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A total of 20 samples of several types of tree leaves, were anal... Radiocarbon content in biogenic samples is widely used to study the variation of atmospheric CO<sub>2</sub> due to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A total of 20 samples of several types of tree leaves, were analyzed for this study. Sampling was carried out at the end of the rainy season in 2017 from the surrounding of the SOCOCIM cement factory in Rufisque town. Rufisque is located on the peninsula of Cape Verde, 25 km east of Dakar, where it is the 《south gate》 of the agglomeration. Reference samples of five different species were collect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2017) from a clean zone. The <sup>14</sup>C method wa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Δ<sup>14</sup>C values. The data show that the <sup>14</sup>C concentration in the studied sit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lean area, due to the release of anthropogenic CO<sub>2</sub>. To estimate the Suess effect, the fossil fuel fraction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equations of mass balance for CO<sub>2</sub> concentration,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carbon, and <sup>14</sup>C concent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lected locations are affected differently according to their distance from the factory and the wind dir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carbon Concentration Fossil Fuel Fraction tree leaves Cement Factory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4种速生树种凋落叶的浸泡分解特性
5
作者 伍琪 李德满 +3 位作者 韦振道 彭玉华 邓紫宇 任世奇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的]了解树种和温度对速生树种凋落叶浸泡后分解特性的影响,以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速生树种的生态功能响应。[方法]以4种南方常见速生树种(松树、杉木、桉树、红锥)凋落叶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常温、20℃、35℃下浸泡22 d,并比较了4种凋... [目的]了解树种和温度对速生树种凋落叶浸泡后分解特性的影响,以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速生树种的生态功能响应。[方法]以4种南方常见速生树种(松树、杉木、桉树、红锥)凋落叶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常温、20℃、35℃下浸泡22 d,并比较了4种凋落叶浸泡液的总磷、总氮、腐殖酸、单宁酸、COD含量和浊度、电导率、pH等。[结果]温度显著影响4种速生树种凋落叶浸泡液浊度的变化(P<0.05)。浸泡22 d,桉树凋落叶分解对浸泡液单宁酸含量、腐殖酸含量、pH等指标的影响大于其他树种。其中,桉树凋落叶浸泡液单宁酸含量为1407.84 mg·L^(-1),分别是松树、杉木、红锥的12、14、4倍;腐殖酸溶出量为871.40 mg·L^(-1),分别是松树、杉木、红锥的15、14、12倍;pH值保持在4.35~4.46之间,低于其他树种。[结论]松树、杉木、桉树和红锥凋落叶浸泡液浊度主要受温度影响,其余指标的变化均随树种不同而各有差异。常温比恒温条件更能促进桉树凋落叶浸泡液单宁酸的溶出,进而导致浸泡液pH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树种 凋落叶 温度 浸泡液 单宁酸
下载PDF
杉木林下套种不同阔叶树种的耐荫性比较
6
作者 刘振华 孙良 +3 位作者 李光强 林峰 程勇 张勰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27-32,共6页
以青冈、赤皮青冈、木荷和闽楠等4种阔叶树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在杉木林下及苗圃地中的生长指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这4种阔叶树的耐荫能力。结果表明:林下套种时,4种阔叶树的树高和地径生长均受到抑制;青冈、木荷... 以青冈、赤皮青冈、木荷和闽楠等4种阔叶树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在杉木林下及苗圃地中的生长指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这4种阔叶树的耐荫能力。结果表明:林下套种时,4种阔叶树的树高和地径生长均受到抑制;青冈、木荷和闽楠的地径在林下和苗圃地之间具有显著差异,青冈、木荷的株高在林下和苗圃地之间具有极显著差异。林下4种阔叶树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均高于苗圃地中的;林下4种阔叶树的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Q_(y))较苗圃地中的均有所下降。林下套种时,4种阔叶树的初始荧光(F_(o))大小排序为赤皮青冈的<青冈的<闽楠的<木荷的,最大荧光(F_(m))和可变荧光(F_(v))均表现为闽楠的<赤皮青冈的<青冈的<木荷的;4种阔叶树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弱光胁迫,其中闽楠受胁迫最为严重;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PSⅡ潜在活性(F_(v)/F_(o))与苗圃地中的相比均下降,均为闽楠的<青冈的<木荷的<赤皮青冈的。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4种阔叶树耐荫能力大小依次为赤皮青冈的>木荷的>青冈的>闽楠的。研究结果为杉木林下套种阔叶树种的选择及光环境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树 杉木 林下套种 耐荫性
下载PDF
黔中地区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群落结构特征与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 被引量:3
7
作者 金鹏 徐明 +5 位作者 文春玉 聂坤 杨雪 唐雪娅 魏珊 张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39,176,共9页
为探究黔中地区天然次生马尾松针阔混交林群落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特征,选取典型的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为调查对象,采用成对相关函数分析环境异质性对主要树种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树种及径级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研究... 为探究黔中地区天然次生马尾松针阔混交林群落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特征,选取典型的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为调查对象,采用成对相关函数分析环境异质性对主要树种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树种及径级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研究。调查共记录91种植物,其中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分别为42种和68种。2个森林群落中乔木总径级整体均呈倒“J”形结构,结构稳定,自然更新良好。结果表明,生境异质性对2种群落类型在小距离上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作用明显。2块样地幼树、中树及总体分布格局相似,均为点距离在0~10 m内呈聚集分布、在10~25 m内呈随机分布,而大树在整个观察尺度内均为随机分布。马尾松纯林中马尾松-甜槠、甜槠-槲栎的空间关联性均以不相关为主,马尾松-槲栎以负相关为主;而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中马尾松与甜槠在10~20 m以负相关为主。2种群落类型不同径级的空间关联性总体为不相关。黔中山地天然次生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马尾松纯林群落结构存在差异,环境异质性、径级结构和空间尺度对两者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针阔混交林 群落结构 林木空间分布
下载PDF
银杏雌、雄植株叶片药用成分含量及转录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傅芸 钟寅枭 +5 位作者 许薇 刘玉华 张心娴 魏启轩 曹福亮 付芳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74,共13页
【目的】探究雌、雄银杏叶片中萜内酯和黄酮醇苷及其主要组分的含量差异及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差异。【方法】选取雌、雄银杏各10株,以叶片为试验材料,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分别测定萜... 【目的】探究雌、雄银杏叶片中萜内酯和黄酮醇苷及其主要组分的含量差异及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差异。【方法】选取雌、雄银杏各10株,以叶片为试验材料,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分别测定萜内酯、黄酮醇苷含量,并选取萜内酯和黄酮醇苷含量具有代表性的3个雌株和3个雄株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雌株中萜内酯及其主要组分含量均略高于雄株,但差异不显著;黄酮醇苷及其主要组分含量均高于雄株,但各组分中仅槲皮素含量差异显著(P=0.045)。转录组测序共得到288 023 696条Raw reads,257 059 884条Clean reads,Q30≥91.24%,GC含量≥45.95%,唯一比对率≥85.04%。共鉴定(P <0.05且|log2FC|≥1)出676个差异表达基因,与雌株相比,雄株有340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表达,336个差异表达基因下调表达。GO富集分析显示有372个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氧化还原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解毒、催化活性等163个GO条目中。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病原互作、其他聚糖降解、类固醇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有关。银杏萜内酯和黄酮醇合成通路上相关结构基因的表达在雌株中均高于雄株,与雌株中萜内酯、黄酮醇苷含量高于雄株的趋势相一致。【结论】不同性别银杏叶片中萜内酯和黄酮醇苷含量及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有差异,雌株略高于雄株。研究为基于不同性别的叶用银杏优良种质的筛选和培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片 雌、雄植株 萜内酯 黄酮醇苷 转录组
下载PDF
基于LiDAR数据与光谱影像融合的单木提取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孟小前 李俊磊 +3 位作者 胡伟 田茂杰 马春田 王瑞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11,262,共10页
针对现有的机载数据单木分割方法对林型的普适度不高,尤其在高郁闭度阔叶林地带提取精度偏低的问题,选用海南省海口市热带阔叶林地带的光谱影像和LiDAR数据,先采用基于距离阈值的单木分割方法,利用高分光谱影像分割得到的树冠边缘,对初... 针对现有的机载数据单木分割方法对林型的普适度不高,尤其在高郁闭度阔叶林地带提取精度偏低的问题,选用海南省海口市热带阔叶林地带的光谱影像和LiDAR数据,先采用基于距离阈值的单木分割方法,利用高分光谱影像分割得到的树冠边缘,对初始探测树顶点进行位置约束。获得单木顶点的精确定位后,采用基于种子点的单木分割方法分割,完成了阔叶林的单木提取。结果显示,与已有的基于单木间相对间距单木分割方法相比,本研究通过选取最佳分割尺度结合光谱影像进行精确定位,改善了原有单一尺度分割方法导致的过分割现象,将单木识别精确率由0.67提升至0.92。该方法在使用遥感对森林单木进行分割工作中,可以更好地识别单木,对不同林型适用度较高,可以为后续的单木信息提取工作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叶混交林 单木分割 机载LIDAR 光谱影像 数据融合
下载PDF
我国南亚热带乡土珍贵树种人工幼林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储量及分配特征
10
作者 谭长强 申文辉 +2 位作者 郑威 黄志玲 徐大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39,共9页
为了阐明我国南亚热带主要乡土珍贵阔叶造林树种营养元素储量及分配特征,以广西9年生的主要乡土珍贵树种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荷木(Schima superba)、蚬木(Excentroden... 为了阐明我国南亚热带主要乡土珍贵阔叶造林树种营养元素储量及分配特征,以广西9年生的主要乡土珍贵树种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荷木(Schima superba)、蚬木(Excentrodendron tonkinense)、西南桦(Betula alnoides)、任豆(Zenia insignis)、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和柚木(Tectona grandis)为试验对象,分析8种营养元素(N、P、K、Ca、Mg、Fe、Zn、Mn)在各树种的储量及分配特征。结果表明:9个树种单株营养元素总储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大到小顺序为:火力楠、红锥、荷木、柚木、降香黄檀、蚬木、西南桦、格木、任豆,不同树种不同器官之间、不同元素储量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营养元素在9个树种中储量占总储量的比例不同,所有树种排位前三的均为N、K、Ca,占总元素储量比例的85.5%~93.1%。9个树种由于自身的生理特性,对元素的需求和积累能力存在差异,其中,荷木及火力楠对Mn元素的吸收固定能力较强;蚬木对N、Mg、Fe、Zn、Mn营养元素的积累能力较低;降香黄檀对P、Zn、Mn的积累能力较低;格木对K、Ca的积累能力较低。9个树种对N、P、K、Ca、Mg、Zn、Mn营养元素的积累总体表现了茎最大,对Fe元素的存储主要集中于茎和根。9个树种每生产1 t干物质所需营养元素为8.08~25.23 kg,树种的营养总利用效率主要受树种生长特性的影响,速生树种营养利用效率相对较高,而慢生树种则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树种 阔叶树种 营养元素分配 营养元素储量
下载PDF
6种阔叶树种幼苗生物量分配特征及模型构建
11
作者 张非凡 李雪琴 +3 位作者 武盼盼 钟全林 胡丹丹 程栋梁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402,共8页
以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闽楠、南岭栲、米老排、青冈、云山青冈和木荷2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株收获法获取6种树种幼苗根、茎、叶及整株的生物量,比较其分配特征和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异速生长关系,建立不同树种幼苗各器官及整株... 以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闽楠、南岭栲、米老排、青冈、云山青冈和木荷2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株收获法获取6种树种幼苗根、茎、叶及整株的生物量,比较其分配特征和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异速生长关系,建立不同树种幼苗各器官及整株生物量的回归估测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幼苗整株生物量差异显著,依次为青冈>米老排>南岭栲>云山青冈>木荷>闽楠。(2)不同树种幼苗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差异显著,其中青冈根生物量占比最大(39.9%),米老排茎生物量占比最大(45.0%),闽楠叶生物量占比最大(49.2%)。(3)不同树种幼苗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比值均小于1,表明幼苗生物量更多地分配到茎和叶。除木荷外,其余树种地上、地下生物量均遵循显著的等速生长关系。(4)不同树种幼苗生物量回归估测模型多为幂函数模型,其次为三次多项式模型。6种树种幼苗整株生物量在不同器官分配上存在差异,同时幼苗地上、地下生物量间呈现出等速生长规律。各树种幼苗生物量回归估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在相同或相似立地条件下估算不同树种幼苗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模型 生物量分配 异速生长 根冠比 阔叶树幼苗
下载PDF
杉阔混交林自疏边界线研究
12
作者 王柏昌 韩媛媛 +1 位作者 孙洪刚 何功秀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目的]正确揭示混交林自然稀疏机制,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基础。[方法]本研究利用1991~2016年福建、江西和安徽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随机边界分析和分位数回归分析,研究树种混交、纬度变化和立地条件对杉阔... [目的]正确揭示混交林自然稀疏机制,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基础。[方法]本研究利用1991~2016年福建、江西和安徽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随机边界分析和分位数回归分析,研究树种混交、纬度变化和立地条件对杉阔混交林密度和生长之间自疏轨迹的影响规律。[结果]相较于杉木纯林,杉阔混交林自疏线呈上移且趋于平缓的状态。不管采用何种拟合方式,杉阔混交林自疏线与纯林自疏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未偏离-1.605。混交比例对杉阔混交林自疏斜率具有正向影响,纬度和立地条件具有负向影响。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得到的是混交林的林分平均密度,分位数回归拟合得到的最大林分密度线受分位数值的影响,随机边界分析可以避免主观选择自疏拟合数据的缺陷,是混交林最大密度线的最佳拟合方法。[结论]杉阔混交林自疏轨迹与杉木纯林相一致,主要受混交比例、纬度和立地条件的影响,采用随机边界分析方法可以得到混交林最大林分密度,本研究可为杉阔混交林密度确定和调控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阔混交林 林分自疏 树种混交 纬度 立地条件
下载PDF
粤北不同杉阔混交林林下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13
作者 罗熠 邓厚银 +5 位作者 胡德活 王润辉 黄荣 晏姝 韦如萍 郑会全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5期45-51,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类型杉阔混交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差异,以广东省北部地区6种人工杉阔混交林(“杉木×木荷”“杉木×红锥”“杉木×乐昌含笑”“杉木×火力楠”“杉木×香樟”“杉木×枫香”)以及杉木纯林为对... 为了探究不同类型杉阔混交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差异,以广东省北部地区6种人工杉阔混交林(“杉木×木荷”“杉木×红锥”“杉木×乐昌含笑”“杉木×火力楠”“杉木×香樟”“杉木×枫香”)以及杉木纯林为对象,对其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组成、植物区系成分及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研究区域内共有植物50种,分属33科44属。其中,林下灌木层植物共有25种,分属16科20属;草本层植物共有25种,分属17科24属。区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研究区域林下植物33科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41属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进一步研究还发现,6类杉阔混交林“杉木×香樟”林分的林下植物综合物种多样性指数(SDCI)最高,为0.72“,杉木×枫香”林分(0.67)和“杉木×乐昌含笑”林分(0.67)次之,然后是“杉木×火力楠”林分(0.63)“、杉木×木荷”林分(0.54)和“杉木×红锥”林分(0.48),杉木纯林(0.46)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北 杉阔混交林 物种多样性 灌木层 草本层
下载PDF
昆明市常见绿化树种叶片多酚和叶绿素特征差异研究
14
作者 何真敏 彭凌霄 +4 位作者 孙泽 李金仙 张春华 孙永玉 戚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120-124,共5页
以昆明市10种常见阔叶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DUALEX植物多酚-叶绿素测量计测定不同树种叶绿素含量、植物多酚类物质含量,比较不同树种新叶和老叶叶绿素含量、植物多酚类物质,分析叶龄、叶位对不同树种叶绿素含量和植物多酚类物质的影响。... 以昆明市10种常见阔叶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DUALEX植物多酚-叶绿素测量计测定不同树种叶绿素含量、植物多酚类物质含量,比较不同树种新叶和老叶叶绿素含量、植物多酚类物质,分析叶龄、叶位对不同树种叶绿素含量和植物多酚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树种叶绿素含量及植物多酚类物质含量与叶位不显著相关(P>0.05),与叶龄呈显著相关(P<0.05)。证明造成树种间叶绿素、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差异并非来自叶位的不同,而是与树种叶龄有明显相关,同时树种间叶绿素、多酚类物质含量不同也与树种间的差异相关,这可为昆明地区阔叶林选种的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树 叶绿素 植物多酚类物质 昆明地区
下载PDF
杉阔混交和林下套种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15
作者 高畅 付若仙 +3 位作者 沐炜杰 陈良喜 吴望榕 俞元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2,共10页
[目的]与阔叶树混交是提升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探究不同杉阔混交模式下不同深度土壤氮矿化特征,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两种经典混交模式的林分(杉-阔套种林、杉-阔混交林)与杉木纯林为研究... [目的]与阔叶树混交是提升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探究不同杉阔混交模式下不同深度土壤氮矿化特征,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两种经典混交模式的林分(杉-阔套种林、杉-阔混交林)与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深度土壤(0~5 cm、5~20 cm、20~40 cm、40~60 cm)的理化性质、有效氮含量及氮矿化速率。[结果]0~5 cm土层的净氮矿化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土层。混交和套种显著提高了0~5 cm土壤有效氮含量与净氮矿化速率。与杉木纯林相比,杉-阔套种林的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增加了111.19%,杉-阔混交林的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增加了70.73%。RDA分析表明:总碳和总氮含量是影响杉木人工林土壤氮矿化速率的主要因素,土壤含水率、碳氮比、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氮等对土壤氮矿化速率也有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氮矿化速率最显著的0~5 cm土壤的碳氮比是净氮矿化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土壤理化性质在不同土层间对氮矿化的影响不同。[结论]土壤氮矿化与土壤深度密切相关,其主要发生在浅表层土壤且受多种土壤性质影响。杉阔混交和套种可以促进土壤氮矿化,对土壤氮矿化过程的正向影响利于维持和提升杉木人工林地的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杉阔混交 套种 土壤氮矿化
下载PDF
初植和补植阔叶树对红壤丘陵区湿地松养分获取和转运的影响
16
作者 夏成康 林勇 +3 位作者 兰勇 吴高洋 王晟楠 陈伏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7,共11页
【目的】探究初植(同龄混植)和补植(异龄混植)阔叶树对湿地松养分获取和利用策略的影响,为湿地松林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种植于我国亚热带红壤丘陵区的湿地松林为对象,基于长期单种和混交试验平台,分别在林龄30年且立地条件... 【目的】探究初植(同龄混植)和补植(异龄混植)阔叶树对湿地松养分获取和利用策略的影响,为湿地松林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种植于我国亚热带红壤丘陵区的湿地松林为对象,基于长期单种和混交试验平台,分别在林龄30年且立地条件相似的湿地松纯林、湿地松-木荷初植混交林、湿地松-木荷补植混交林(补植木荷14年)中构建5块20 m×20 m标准样地(共15块样地),采集湿地松标准木的根际土壤、细根、枝、新鲜叶和凋落叶样品,测定土壤和植物各器官的氮(N)、磷(P)含量,评估不同混交模式对根养分捕获能力、叶养分回收和树木养分转运的影响,揭示养分获取策略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混交阔叶树显著提高湿地松根际土壤的NH_4~+-N和矿质氮含量(P<0.05),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在初植和补植混交林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整体看,混交阔叶树提高湿地松各器官的N、P含量,其中初植混交效应比补植好。与纯林相比,初植混交林中湿地松根氮和磷捕获能力分别显著提高14.04%和46.16%,叶氮回收效率显著降低6.07%,磷回收效率显著提高15.49%。尽管补植阔叶树降低根养分捕获成本,但阔叶树根系抑制湿地松根系的养分捕获能力,导致补植混交林中湿地松根养分捕获能力和叶养分回收效率均无显著变化。此外,与纯林相比,初植混交林中湿地松运输根向枝、叶的N转运分别提高36.05%和15.61%,P转运分别降低35.13%和36.52%;补植混交林中N转运无显著变化,但运输根向枝、叶的P转运比在纯林分别降低53.21%和40.17%。【结论】混交阔叶树提高红壤丘陵区湿地松根际土壤和植株各器官的养分含量,改变湿地松养分获取策略,其中初植比补植更能促进湿地松的养分获取和利用。此外,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转运过程可被检测,且反映根捕获和叶回收的权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混交林 根捕获 叶养分回收 养分获取策略 木荷
下载PDF
马尾松纯林阔叶化改造对土壤碳氮固持的短期效应
17
作者 王浩东 陈梦 +3 位作者 袁丛军 何爽 丁访军 杨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6-137,共12页
【目的】为了解马尾松纯林补植不同阔叶树种对土壤碳库的影响,筛选不同类型的阔叶化改造土壤高效固碳模式。【方法】在贵州省独山县国有林场内选择林分结构相似且具有代表性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纯林,经择伐后补植香樟Cinnamomu... 【目的】为了解马尾松纯林补植不同阔叶树种对土壤碳库的影响,筛选不同类型的阔叶化改造土壤高效固碳模式。【方法】在贵州省独山县国有林场内选择林分结构相似且具有代表性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纯林,经择伐后补植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楠木Phoebe zhennan、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阔叶树种8~14 a,以未补植阔叶树的马尾松纯林为对照,分别设置3块样地,共15块,采集0~20、20~40和40~60 cm的土壤,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活性有机碳组分。【结果】补植不同阔叶树种对土壤碳库影响不同,对0~20 cm影响较为显著,对更深层土壤影响较小,0~60 cm的土壤碳储量变化范围约1.39~12.77 kg·m^(-2),其中,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南酸枣林的土壤碳储量较高,分别达到212.35和203.51 kg·m^(-2),马尾松+香樟林土壤碳储量最低,约为100.78 kg·m^(-2);补植阔叶树种后土壤pH值显著降低,而MBC显著增加;在0~20 cm土层,南酸枣+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显著提升;补植阔叶树种后短期内土壤碳储量降低,但土壤氮储量无显著变化;补植楠木后土壤碳库活度和碳库活度指数提升,补植南酸枣后土壤碳库稳定性显著提升。【结论】优先选择叶片中初始木质素/氮值高的落叶阔叶树种能有效提升马尾松纯林土壤碳氮固持能力。马尾松纯林阔叶化改造短期内对土壤氮储量影响较小,土壤碳库一定程度下降后,可能需要15 a以上的恢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纯林 碳氮固存 补植阔叶树 短期效应
下载PDF
杉木纯林套种阔叶树种后林分空间结构变化及综合评价
18
作者 王萌蕾 曹小玉 +5 位作者 张泽莲 吴树萍 莫永俊 袁达 黄新华 向雨欣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7-13,共7页
为了解杉木纯林林分空间结构变化,本文采用四株木法构建林分空间结构单元,基于福寿林场不同龄组的杉木纯林6个样地的实测数据,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选取角尺度、混交度、开敞度、大小比数和林层指数等5个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对幼龄杉木纯... 为了解杉木纯林林分空间结构变化,本文采用四株木法构建林分空间结构单元,基于福寿林场不同龄组的杉木纯林6个样地的实测数据,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选取角尺度、混交度、开敞度、大小比数和林层指数等5个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对幼龄杉木纯林和中龄杉木纯林在套种阔叶树种前后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变化进行分析,采取乘除法对林分空间结构各个指标进行评价。根据计算出的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将林分空间结构划分为5个评价等级;等级越高,则表明林分空间结构越合理,林层越丰富。结果表明:(1)套种阔叶树种前,幼、中龄杉木纯林空间结构指标角尺度分别为0.3687、0.3464,混交度分别为0.1507、0.0627,开敞度分别为0.9778、0.4338,大小比数分别为0.4991、0.5225,林层指数分别为0.2495、0.3414。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分布范围是0.1862~0.3876,1级样地数占样地总数的16%,2级样地数占样地总数的84%。(2)套种阔叶树种后,幼、中龄杉木纯林空间结构指标角尺度分别为0.3289、0.2197,混交度分别为0.3857、0.1629,开敞度分别为1.7182、0.7136,大小比数分别为0.4064、0.4377,林层指数分别为0.3063、0.5123。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数值分布范围是0.5921~0.8573,4级、5级样地数各占样地总数的50%。研究结果可为杉木纯林套种阔叶树种这一林分空间结构优化经营措施的实践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纯林 林分空间结构 阔叶树种 乘除法
下载PDF
春茶后不同修剪处理对夏秋茶机采效果研究
19
作者 代祥 穆兵 +2 位作者 胡振民 胡双明 杨亦扬 《茶叶通讯》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春茶手采+夏秋茶机采”是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的生产模式。为研究春茶后不同修剪处理对夏秋茶机采效果的影响,以‘福鼎大毫茶’与‘龙井长叶’为试验品种,在春茶提早结束和正常结束后分别进行轻修剪和重修剪,探讨不同修剪处... “春茶手采+夏秋茶机采”是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的生产模式。为研究春茶后不同修剪处理对夏秋茶机采效果的影响,以‘福鼎大毫茶’与‘龙井长叶’为试验品种,在春茶提早结束和正常结束后分别进行轻修剪和重修剪,探讨不同修剪处理对夏秋茶产量性状及机采鲜叶机械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修剪时间主要影响叶层厚度,春茶提早结束进行修剪的茶树叶层厚度高于春茶正常结束后修剪的茶树;不同修剪程度主要影响树高、树幅、百芽重、产量及新梢的一致性,轻修剪的茶树树高、树幅、百芽重、产量和新梢一致性优于重修剪处理;修剪时间与修剪程度交互作用主要影响发芽密度,春茶正常结束后进行轻修剪茶树发芽密度最高。不同修剪处理对夏秋季机采鲜叶目标芽叶得率及破碎叶占比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修剪 机械采摘 性状 茶鲜叶
下载PDF
阔叶树不同育苗方式对比及穴盘苗育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佳琳 郭斌 赵育鹏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1期21-24,共4页
为提高阔叶树种造林成活率,对栓皮栎、榆树、辽东栎等树种开展了不同穴盘规格、育苗基质、育苗方式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duncan)等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8孔穴盘苗木生长及根系发育情况最优,32孔次之,50孔最差,且2... 为提高阔叶树种造林成活率,对栓皮栎、榆树、辽东栎等树种开展了不同穴盘规格、育苗基质、育苗方式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duncan)等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8孔穴盘苗木生长及根系发育情况最优,32孔次之,50孔最差,且28孔与32孔之间差异不显著,考虑育苗成本,建议采用32孔穴盘育苗;(2)最适的穴盘育苗基质配比为草炭土∶珍珠岩∶蛭石=2∶1∶1(体积比);(3)3种育苗方法,在侧根量和须根量方面,穴盘苗>容器苗>裸根苗,因此,选用穴盘培育的种苗,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树 穴盘育苗 容器育苗 穴盘规格 育苗基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