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plant nematodes in an aquic brown soil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s 被引量:9
1
作者 MENGFan-xiang LiangWen-ju +3 位作者 OUWei JIANGYong LIQi WENDa-zho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9-42,i003,共5页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dominant genera of plant nematodes at the depth of 0–150 cm of an aquic brown soil were studied for four land use patterns, i.e., paddy field, maize field, fallow field and woodland i...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dominant genera of plant nematodes at the depth of 0–150 cm of an aquic brown soil were studied for four land use patterns, i.e., paddy field, maize field, fallow field and woodland in the Shenyang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Ecology, Chi- 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November of 200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s of some dominant genera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 Helicotylenchus was most dominant genus under each land use type. Genera of Filenchus, Psilen- chus and Tylenchus in paddy field occurred at the depth of 0–20 cm; while Paratylenchus in fallow field and woodland, as well as Praty- lenchus in maize field presented in the deeper soil layers (0–80 cm).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numbers of dominant genera of plant nematodes and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found in this study. The number of Helicotylenchus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s was posi- tively correlated with C/N ratio, total C, total N, total P, alkai-N, and Olsen-P. The numbers of Filenchus and Paratylenchus in paddy field, Pratylenchus in maize field and Paratylenchus in fallow field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pH,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otal C, total N and alkai-N. This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it is essential to sample at a certain depth according to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informa- tion of different genera of plant nematodes in adequately assessing the population size of plant nemat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cal distribution Plant nematodes Dominant genera Aquic brown soil land use
下载PDF
Performance of Fatty Liver Development in Response to Brown Rice and Corn-Based Diets in Overfed Landes Geese(Anser anser) 被引量:2
2
作者 LIXiang ZHOUQi HERui-guo WANGYu-lian SUNYun-zi ZHOUYmg YANGZheng-mei ZHANGW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0-155,共6页
The effect of brown rice and corn-based diets on fatty liver weight, carcass traits, lipids accumulation and liver composition of Landes geese (Anser anser) after feeding the same amount of each diet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brown rice and corn-based diets on fatty liver weight, carcass traits, lipids accumulation and liver composition of Landes geese (Anser anser) after feeding the same amount of each diet was investigated. After 2 weeks overfeeding, besides body weight and body weight gai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fatty liver weights were increased dramatically from 94.67 to 554.67 and 754.00 g in corn treatment and rice treatment, respectively, and the accumulation lipids in adipose tissues reached up to or close to 2 folds of initial weight in both treatments. Liver weight was greater in brown rice group than in corn group (P<0.05). Compared to before overfeeding, triacylglycerols (TG) in geese fatty liver increased dramatically and predominated (from 9.08% to close to or more than 90% of hepatic lipids), whereas phospholipids (PL) and cholesteryl esters (CE) decreased sharply in both treatments (P<0.05). However, the percentages of lipids, TG and PL in fatty liver were higher in brown rice treatment than in corn treatment, and that of CE was lower (P<0.05). It indicates that overfeeding chiefly results in lipids accumulation in goose fatty liver and adipose tissues. Brown rice-based diet induces greater fatty liver, and brown rice is one of high quality overfeeding ingredients instead of co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wn rice CORN Fatty liver landes geese Overfed
下载PDF
Profile Distribution and Storag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an Aquic BrownSoil as Affected by Land Use 被引量:10
3
作者 JIANGYong ZHANGYu-ge +1 位作者 LIANGWen-ju WENDa-zh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99-206,共8页
Many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estimate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storage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s, especiallyfrom the conversion of forest land or grassland into cultivated field, but limited reports were found... Many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estimate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storage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s, especiallyfrom the conversion of forest land or grassland into cultivated field, but limited reports were found on the estimation ofthis storage after cultivated field converted into woodland or grassland, especially in small scales. This study is aimed toinvestigate the dynamics of SOC concentration, its storage and carbon /nitrogen (C/N) ratio in an aquic brown soil at theShenyang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nder four land use patterns over 14 years. Thefour land use patterns were paddy field (PF), maize field (MF), fallow field (FF) and woodland (WL). In each pedon at 0-150cm depth,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en lay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file distribution of SOC was differentunder different land uses, indicating the effect of land use on SOC. Soil organic carbon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soiltotal N, and the correlation was slightly closer in nature ecosystems (with R2=0.990 and P<0.001 in both WL and FF, n=30)than in agroecosystems (with R2=0.976 and P<0.001 in PF, and R2=0.980 and P<0.001 in MF, n=30). The C/N ratio in theprofiles decreased generally with depth under the four land use patterns, and was comparatively higher in WL and lowerin PF. The C/N ratio of the FF was closer to that in the same soil depths of MF than to that of PF. Within 100 cm depth, theannual sequestration of SOC was 4.25, 2.87, and 4.48 t ha-1 more in WL than in PF, MF and FF, the annual SOC increasingrate being 6.15, 3.26, and 5.09 % higher, respectively. As a result, the SOC storag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WL than inany of the other three land use patterns, P=0.001, 0.008, and 0.008 as compared with PF, MF, and FF, respectively, while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other three land uses. It is suggested that woodland has the potential to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C storage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ic brown soil Carbon storage C/N ratio land use Soil organic carbon
下载PDF
潮棕壤不同利用方式有机碳剖面分布及碳储量 被引量:80
4
作者 姜勇 张玉革 +1 位作者 梁文举 闻大中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4-550,共7页
对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 4 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过 14 年后在 0~150 cm 土体 10个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剖面分布、C/N 及有机碳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产生明显的剖面分布差异。林... 对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 4 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过 14 年后在 0~150 cm 土体 10个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剖面分布、C/N 及有机碳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产生明显的剖面分布差异。林地各土层有机碳含量较其它几种利用方式高,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碳产生较大影响;土壤有机碳与全氮极显著相关,但自然生态系统中碳与氮的相关性略高于农田生态系统(林地R =0.990,撂荒地 R =0.990,稻田 R =0.976,玉米地 R =0.980,P < 0.001,n =30);剖面中 C/N 随深度而 2 2 2 2下降,林地 C/N 较高,稻田 C/N 较低,玉米地与撂荒地相应土层中 C/N 相近;在 100 cm 深度内,林地土壤分别比稻田、玉米地、撂荒地每年多截获 4.25、2.87 和 4.48 t·ha-1有机碳,年增幅分别为 6.15%、3.26%和 5.09%;林地有机碳储量显著高于稻田、玉米地和撂荒地(P 值分别达到 0.001、0.008 和 0.008),其它 3 种利用方式间差异不显著。据此认为林地在增加碳储量及改善环境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地 碳储量 剖面分布 稻田 潮棕壤 林地 利用方式 撂荒 增幅 荒地
下载PDF
利用PLFA方法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潮棕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1
5
作者 毕明丽 宇万太 +3 位作者 姜子绍 马强 张璐 徐永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34-1842,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潮棕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以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研究农田、裸地、割草和休闲4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其中农田土地利用方式又...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潮棕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以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研究农田、裸地、割草和休闲4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其中农田土地利用方式又包括对照处理(CK)、循环猪圈肥处理(M)、化肥处理(NPK)和化肥+循环猪圈肥处理(NPK+M)。结果细菌脂肪酸和真菌脂肪酸与总PLFA变化规律相似,均为休闲和割草处理最高,农田居中,裸地最低;农田各处理间PLFA含量差异较小,其中M处理最高,其次为CK和NPK+M处理,NPK处理最低;自然撂荒和有机肥的施用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而施用化肥则降低了微生物PLFA量;自然生态系统中土壤具有较高的G+PLFA/G-PLFA比值(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PLFA比值),而耕作和施用化肥则降低了这个比值;休闲和割草处理具有较低的细菌与真菌的PLFA比值,农田生态系统和裸地细菌PLFA/真菌PLFA比值则较高;土壤PLFA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显著相关。结论长期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明显导致了土壤微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棕壤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
下载PDF
潮棕壤不同利用方式营养元素随剖面深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4
6
作者 姜勇 郝伟 +1 位作者 张玉革 梁文举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3-96,122,共5页
对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营养元素随剖面深度变化的研究表明,4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有机C、全N、全S及DTPA浸提态Fe、Mn、Cu、Zn等具有随剖面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交换性Ca、Na及交换性盐基总... 对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营养元素随剖面深度变化的研究表明,4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有机C、全N、全S及DTPA浸提态Fe、Mn、Cu、Zn等具有随剖面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交换性Ca、Na及交换性盐基总量在土层间的分异不明显。有机C、全N、碱解N、NO3^-N、全S及DTPA浸提态微量元素在0~10cm和0~20cm的含量与0~100cm含量的比值分别为0.1和0.2以上.表明这些养分指标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特征;NH4^-N、全P、速效S无明显的表聚性;交换性Mg、Na及交换性盐基总量在0~20cm与0~100cm含量的比值小于0.2.反映了供试潮棕壤较强的淋溶作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营养元素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差异及表聚性特征,主要受到植物循环的影响,另外还受到淋溶及人为干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棕壤 土地利用 营养元素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下载PDF
长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潮棕壤有机氮组分及剖面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1
7
作者 张玉玲 陈温福 +3 位作者 虞娜 张玉龙 邹洪涛 党秀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0-747,共8页
用Bremner法测定了长期(16 a)定位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田、旱地和林地)下潮棕壤有机氮各组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在0~60 cm土层,3种土壤有机氮均以非酸解性氮为主,且酸解性全氮及酸解各组分氮含量及其占全氮的比例总体上以表层土壤(0~... 用Bremner法测定了长期(16 a)定位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田、旱地和林地)下潮棕壤有机氮各组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在0~60 cm土层,3种土壤有机氮均以非酸解性氮为主,且酸解性全氮及酸解各组分氮含量及其占全氮的比例总体上以表层土壤(0~20 cm)为最高。0~60 cm土层土壤酸解性全氮含量及0~40 cm土层土壤酸解各组分氮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但0~60 cm土层土壤酸解性全氮及其各组分氮占全氮比例的剖面分布均无明显规律。相同土层,水田和旱地土壤酸解各组分氮含量及其占全氮比例的规律性相同,即均为未知态氮>氨态氮>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而林地土壤酸解各组分氮含量及其占全氮比例则无明显规律。与水田相比,旱地和林地均可显著增加表层土壤酸解性全氮及酸解氨态氮、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的含量及其占全氮的比例,其中,旱地增加土壤酸解氨态氮的效果最为明显,而林地增加土壤酸解氨基酸态氮和氨基糖态氮的效果最为明显,总体上以水田改为林地后增加土壤易矿化分解的酸解氮的效果最为明显,提高土壤供氮的潜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棕壤 土地利用方式 有机氮组分
下载PDF
土地利用方式对潮棕壤磷素剖面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姜勇 张玉革 +2 位作者 梁文举 孟凡祥 刘艳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2-516,共5页
采用现场采集土壤样品及室内分析测试,对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4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潮棕壤在0~150cm10个土层中全磷的垂直分布、磷储量及碳磷比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土体中全磷平均含量为林地>撂荒地>玉米地&... 采用现场采集土壤样品及室内分析测试,对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4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潮棕壤在0~150cm10个土层中全磷的垂直分布、磷储量及碳磷比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土体中全磷平均含量为林地>撂荒地>玉米地>水稻田,各种利用方式土壤全磷含量在0~30cm各层次差异不显著,30cm以下各层次玉米地和撂荒地差异不显著,但60cm以下各层次林地土壤全磷显著高于其他3种利用方式,表明土地利用对磷素的剖面分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4种利用方式在20cm深度土壤磷储量差异不明显,但在100cm和150cm深度,林地和撂荒地显著高于玉米地和水稻田土壤。土壤碳磷比随剖面深度下降而降低,在40cm以下有林地和玉米地高于撂荒地和水稻田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各种利用方式下土壤速效磷与全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供试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受全磷状况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棕壤 土地利用 土壤磷 土壤磷储量 剖面分布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潮棕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9
作者 宇万太 姜子绍 +1 位作者 李新宇 丁怀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60-2764,共5页
对潮棕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100cm土体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剖面分布、有机碳储量及C/N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剖面分布差异明显,林地、割草地、荒地及裸地各土层有机碳含量高于农田生态系统;不... 对潮棕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100cm土体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剖面分布、有机碳储量及C/N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剖面分布差异明显,林地、割草地、荒地及裸地各土层有机碳含量高于农田生态系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土壤C/N随剖面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林地土壤的C/N相对较高:割草地、荒地和裸地次之,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C/N较低.在0~100cm深度土壤,荒地每年截获的土壤有机碳分别比农田不施肥、农田循环猪圈肥处理、农田化肥NPK处理、农田化肥NPK+循环猪圈肥处理高4.52、4.25、4.46和3.58t·hm^-2.说明荒地在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方面有很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棕壤 土地利用 土壤有机碳 C/N 有机碳储量
下载PDF
潮棕壤不同利用方式pH和Olsen-P的垂直变化特征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玉革 姜勇 +1 位作者 梁文举 孟凡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9-92,共4页
对潮棕壤4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过14年后土壤pH和Olsen-P在0~150cm土体10个土层中的垂直分布情况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pH和Olsen-P含量的剖面分布差异显著,说明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pH和Olsen-P有较大影响。林地和撂荒地0~... 对潮棕壤4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过14年后土壤pH和Olsen-P在0~150cm土体10个土层中的垂直分布情况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pH和Olsen-P含量的剖面分布差异显著,说明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pH和Olsen-P有较大影响。林地和撂荒地0~5cm土层pH分别为>7.0和6.5~7.0,玉米地0~20cm各土层土壤pH基本为6.0以下;20cm以下各土层中的pH,水稻田土壤呈微碱性,玉米地和撂荒地接近中性,林地呈微酸性。土体中Olsen-P平均含量为撂荒地>林地>水稻田>玉米地。水稻田和玉米地0~20cm的3个土层Olsen-P含量明显高于20~80cm的4个土层,表明耕地土壤由于施P肥而导致的P素表聚性;林地和撂荒地0~5cm土层的Olsen-P含量大大高于5~80cm的6个土层,这可能与林地和撂荒地的P素生物归还及基本不受人为扰动有关。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各层次Olsen-P含量垂直分布的散点折线图呈现出较为相似的特征。80cm以下的3个土层Olsen-P含量接近或超过表层土壤,主要是受母质层相对较高的全P含量影响所致,也可能与地下水作用有关,不过具体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棕壤 利用方式 PH OLSEN-P 垂直变化特征
下载PDF
污染土壤的来源及危害性 被引量:14
11
作者 周旋 郑琳 胡可欣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12-19,共8页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结合典型案例及实际调研的数据,采用类比分析和总结归纳等方法,发现土壤污染主要产生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及日常生活等领域,主要污染物有重金属、有机物、病原微生物及放射性物质等.污染土壤具有隐蔽性、滞后性、...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结合典型案例及实际调研的数据,采用类比分析和总结归纳等方法,发现土壤污染主要产生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及日常生活等领域,主要污染物有重金属、有机物、病原微生物及放射性物质等.污染土壤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积累性、地域性、不可逆转性和难治理性等特点.污染土壤不仅对人体和动植物的健康及生命造成严重危害,还会影响社会安全生产.我们应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从源头预防土壤污染,加强安全生产并及时治理和修复受污染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土地 棕地 土壤污染
下载PDF
土地利用对潮棕壤电导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庄秋丽 李春仁 张玉革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7年第2期244-248,共5页
对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过14年后土壤电导率在土体10个土层中的剖面分布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不同深度土层土壤电导率差异显著。表层,玉米地土壤电导... 对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经过14年后土壤电导率在土体10个土层中的剖面分布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不同深度土层土壤电导率差异显著。表层,玉米地土壤电导率显著低于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150 cm深度内土壤电导率平均值为林地>撂荒地>玉米地>水稻田。水稻田土层具有相对较高的土壤电导率,可能主要受植稻过程中土壤淋溶及复盐基作用的影响;林地深层相对较高的土壤电导率可能主要受树木根系分布的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中电导率与有机C、全量N、P、S、有效态N、P、S、pH、交换性Ca、Mg、K、Na、CEC、DTPA浸提态Fe、Mn、Cu、Zn之间具有不同的相互关系,反映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由此,土壤电导率可作为指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影响可行的土壤化学指标。表4,参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棕壤 土地利用 电导率 营养元素 生物地球化学
下载PDF
用于月球车性能仿真的着陆区三维地形构造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一兵 李琳辉 +1 位作者 张明恒 郭烈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429-2433,共5页
作者旨在虚拟环境下建立包含典型地形特征的月面数字模型,为月球车的合理设计优化及其运动性能检测提供仿真试验平台。经统计分析建立月面撞击坑和石块的数字模型,采用分形布朗运动算法生成月面基础地形,选择基于直径预先确定和随机生... 作者旨在虚拟环境下建立包含典型地形特征的月面数字模型,为月球车的合理设计优化及其运动性能检测提供仿真试验平台。经统计分析建立月面撞击坑和石块的数字模型,采用分形布朗运动算法生成月面基础地形,选择基于直径预先确定和随机生成法将撞击坑和石块添加于该地形中生成三维数据;再基于Imageware利用这些数据重构二维图形,以imw格式输入UG构造parasolid格式三维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和月球车CATIA模型导入ADAMS构造可参数化、可重用的月面着陆区仿真环境。试验表明,该着陆区三维模型可实现月球车在凹凸不平月面上的运动学、动力学仿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车 分形布朗运动 撞击坑 着陆区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下棕壤中氧化铁的存在形态和分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晔 关连珠 +3 位作者 张瑞杰 朱宁 崔桂芳 颜丽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研究了不同利用方式下,棕壤各形态氧化铁的存在形态和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开垦使棕壤表层游离态、无定形态和结晶态氧化铁的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2)表层铁的游离度和活化度显示开垦促进表层游离铁形成并抑制其向晶质铁转化.(3)在... 研究了不同利用方式下,棕壤各形态氧化铁的存在形态和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开垦使棕壤表层游离态、无定形态和结晶态氧化铁的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2)表层铁的游离度和活化度显示开垦促进表层游离铁形成并抑制其向晶质铁转化.(3)在土体剖面0~60cm范围内,各形态氧化铁均表现出向下聚集的规律,但它们在不同利用方式棕壤中的活动情况各不相同.它们的分布和转化与有机质和颗粒组成等多种因素有关,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壤 利用方式 分异特征 开垦 有机质 氧化铁 颗粒组成 游离铁 含量 多因素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棕壤有机氮组分及其剖面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7
15
作者 查春梅 颜丽 +1 位作者 郝长红 关连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6,共5页
研究了典型棕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有机氮组分及剖面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利用方式对耕层(0—20 cm)有机氮各组分影响最大。有机氮各组分含量总体趋势为林地>柞树林地>耕地,林地与柞树林地有机氮组分都是随剖面的加深而降低... 研究了典型棕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有机氮组分及剖面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利用方式对耕层(0—20 cm)有机氮各组分影响最大。有机氮各组分含量总体趋势为林地>柞树林地>耕地,林地与柞树林地有机氮组分都是随剖面的加深而降低且基本达显著水平,耕地有机氮各组分在剖面中分布则明显不同。三种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氮组分均以酸解性氮占主体,其占全氮的比例随利用程度的加强和剖面的加深而降低,非酸解性氮则相反。有机氮各组分占酸解氮的比例林地与柞树林地相同,均为氨基酸氮>酸解未知态氮>酸解氨态氮>氨基糖氮;耕地为酸解未知态氮>氨基酸态氮>酸解氨态氮>氨基糖态氮,其中酸解氨态氮的比例在0—40 cm土层明显高于林地、柞树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方式 棕壤 有机氮组成 有机氮分布
下载PDF
褐牙鲆陆海接力养殖试验 被引量:13
16
作者 董登攀 宋协法 +5 位作者 关长涛 李娇 崔勇 黄滨 高淳仁 朱建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8-42,共5页
试验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陆海接力"养殖模式的可行性、养殖操作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山东荣成爱莲湾海域,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5月,当海区水温上升至12.0℃以上时,将陆基工厂化培育的适宜规格苗种转运到海上,利... 试验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陆海接力"养殖模式的可行性、养殖操作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山东荣成爱莲湾海域,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5月,当海区水温上升至12.0℃以上时,将陆基工厂化培育的适宜规格苗种转运到海上,利用自行研制的方形钢结构鲆鲽类平底网箱养成褐牙鲆商品鱼。其中,2009年养殖平均体质量为59.3,136.0和202.0 g的褐牙鲆各1箱,经过174 d的养殖,平均体质量分别达到614.0,885.3和1 030.0 g,转运成活率100%,网箱养殖成活率分别为93.3%,87.5%和93.3%。结果表明,方形钢结构鲆鲽类平底网箱适合鲆鲽鱼类养殖,"陆海接力"模式养殖的褐牙鲆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成本低,而且该模式操作简单、节约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牙鲆 陆海接力 鲆鲽类网箱 成活率
下载PDF
潮棕壤线虫群落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琪 梁文举 欧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79,共8页
作者对潮棕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旱田、撂荒地和林地)下土壤线虫群落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能够影响线虫群落及其优势属的时空分布。线虫优势属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不同,撂荒地和林地处理中板唇属(Chilo... 作者对潮棕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旱田、撂荒地和林地)下土壤线虫群落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能够影响线虫群落及其优势属的时空分布。线虫优势属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不同,撂荒地和林地处理中板唇属(Chiloplacus)线虫主要分布在5–30cm土层,而其他线虫优势属则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在旱田处理中,短体属(Pratylenchus)线虫均匀分布在各个土层。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土壤环境因素的变化能够对土壤线虫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与土壤线虫优势属的数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线虫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撂荒地和林地处理中土壤环境相对稳定,土壤食物网向较成熟的阶段演替。线虫区系分析方法可用来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食物网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土壤生态过程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线虫 优势属 区系分析 土地利用 潮棕壤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棕壤及其各级微团聚体中有机磷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查春梅 颜丽 +2 位作者 张昀 郝长红 关连珠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1-144,共4页
采用Bowman-cole有机磷分级法研究了典型棕壤及其各级微团聚体中有机磷组分在林地、柞树林地、耕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有机磷总量在3种利用方式下表现为林地>耕地>柞树林地,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却为林地>柞树林地... 采用Bowman-cole有机磷分级法研究了典型棕壤及其各级微团聚体中有机磷组分在林地、柞树林地、耕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有机磷总量在3种利用方式下表现为林地>耕地>柞树林地,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却为林地>柞树林地>耕地.土地利用方式对棕壤活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的含量及有效性影响甚微,开垦为耕地可保持中活性有机磷含量并提高其有效性,开垦为柞树林地则显著降低其含量,耕垦可显著降低耕地中中稳性有机磷含量及其比例.耕垦可以降低有机磷总量在各级微团聚体中的含量,且降低率随粒级的增大而增加,提高50~250 μm粒级活性有机磷的有效性,降低<10 μm和50~250 μm粒级中的中活性有机磷含量,开垦为耕地有利于<10 μm粒级中其有效性的保持,可显著降低10~50 μm和50~250 μm粒级中稳性有机磷含量,尤其显著降低耕地中其占有机磷的比例,开垦为柞树林有地有利于高稳性有机磷在各粒级中的分解转化,开垦为耕地的却有利于高稳性有机磷在10~50 μm和50~250 μm粒级中累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棕壤 微团聚体 有机磷组成
下载PDF
村镇退化废弃地遥感监测方法初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忠武 刘新 +3 位作者 刘顺喜 冯永忠 何宇华 张天中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81,F0003,共8页
研究目的:开展村镇退化废弃地遥感监测技术分析,为村镇退化废弃地遥感快速监测奠定技术基础。研究方法:选择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作为研究区域,设计研究区内典型村镇退化废弃地类型,建立不同类型村镇退化废弃地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特征,提... 研究目的:开展村镇退化废弃地遥感监测技术分析,为村镇退化废弃地遥感快速监测奠定技术基础。研究方法:选择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作为研究区域,设计研究区内典型村镇退化废弃地类型,建立不同类型村镇退化废弃地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特征,提出利用遥感手段快速监测村镇退化废弃地的技术流程,详细描述了其技术方法,进而阐述村镇退化废弃地快速监测移动作业平台的详细功能需求。研究结果:研究区典型村镇退化废弃地在退化废弃前后的遥感影像特征和实地特征均有显著差别,本文的技术流程和方法可以服务于村镇退化废弃地的快速遥感监测。研究结论:采用遥感手段监测村镇退化废弃地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信息 村镇退化废弃地 遥感 监测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对棕壤微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晔 邰日晶 +2 位作者 耿涌 关连珠 颜丽 《辽宁农业科学》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棕壤是我国东部地区典型的地带性土壤,其特殊的气候地形条件决定了必须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才能保证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林地、蚕地和耕地3种利用方式下棕壤土体内部微团聚体的剖面分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利用方... 棕壤是我国东部地区典型的地带性土壤,其特殊的气候地形条件决定了必须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才能保证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林地、蚕地和耕地3种利用方式下棕壤土体内部微团聚体的剖面分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利用方式下,各粒级微团聚体在各层间差异较大。0-20 cm土层的〈10μm微团聚体和特征微团聚体比例表现为随干预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的趋势,而10-50μm和50-250μm微团聚体的变化均表现为随人为干预程度的提高而减少的趋势;(2)从各粒级微团聚体在剖面间的分布来看,〈10μm微团聚体呈向下富集的趋势,与不同利用方式下无定形氧化铁的变化规律一致,同时特征微团聚体比例的变化规律与此相同;〉10μm呈向下减少的趋势,与有机质的变化规律一致。上述土壤微团聚体特征反映出在现阶段耕种制度下,开垦程度的提高不利于形成较大粒级的微团聚体,也不利于土壤肥力的维持和土壤结构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棕壤 微团聚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