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褐马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雏鸟矿物元素含量测定 被引量:33
1
作者 唐朝忠 温伟业 +3 位作者 杨爱玲 卫泽珍 孟秀莲 王建民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9-54,共6页
采用常规方法对褐马鸡的22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血糖和血清无机磷在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测其它生理生化指标在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测定分析了幼鸟的6种组织器官内锌、铜、锰、铁及1日龄雏鸟... 采用常规方法对褐马鸡的22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血糖和血清无机磷在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测其它生理生化指标在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测定分析了幼鸟的6种组织器官内锌、铜、锰、铁及1日龄雏鸟体内10种矿物元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纲 褐马鸡 血液 生理生化指标 矿物元素 笼养
下载PDF
陕西黄龙山林区褐马鸡春季觅食地选择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宏群 廉振民 +3 位作者 陈存根 贾生平 王晋堂 王永斌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67,共7页
2006年4~5月,在陕西黄龙山林区采用样带法对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春季觅食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定了9条样带上的54个随机样方和54个栖息地利用样方的20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褐马鸡春季觅食期间偏好利用针阔混交林,避... 2006年4~5月,在陕西黄龙山林区采用样带法对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春季觅食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定了9条样带上的54个随机样方和54个栖息地利用样方的20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褐马鸡春季觅食期间偏好利用针阔混交林,避免针叶林和阔叶林;偏向于下坡位,避免上坡位和中坡位;偏向于中等坡度的山坡(10~20°),避免坡度较大和较小的山坡;对坡向没有明显的选择性。对利用样方和随机样方进行比较,发现利用样方具有海拔较低、与林间小路和水源较近、乔木种类较少、乔木密度较小、乔木最大胸径较大、乔木最大高度较高、灌木种类较少、灌木密度较小、食物丰富度较大、灌木层植物盖度较小、乔木层植物盖度较大、隐蔽级较小等特征。逐步判别分析表明,乔木密度、与水源距离、灌木密度、灌木种类、乔木最大高度、海拔具有重要作用,由这6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在对繁殖季节觅食地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进行区分时,正确判别率可以达到97·22%。褐马鸡春季觅食地选择主要与食物条件、隐蔽条件和水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马鸡 生境选择 逐步判别分析 黄龙山
下载PDF
山西芦芽山褐马鸡越冬栖息地选择的多尺度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国钢 郑光美 +3 位作者 张正旺 郭建荣 王建平 宫树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52-957,共6页
1998~2 0 0 0年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褐马鸡的越冬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采用4种空间尺度(10 m、10 0 m、30 0 m和距离尺度) ,对影响褐马鸡越冬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建立了褐马鸡越冬栖息地选择的逻辑斯谛回归... 1998~2 0 0 0年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褐马鸡的越冬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采用4种空间尺度(10 m、10 0 m、30 0 m和距离尺度) ,对影响褐马鸡越冬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建立了褐马鸡越冬栖息地选择的逻辑斯谛回归模型。在30 0 m尺度上,活动点和非活动点的生境类型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和草丛等。活动点周围针叶林面积显著高于非活动点(F=- 3.116 ,P=0 .0 0 2 ) ,虽然针阔混交林在两者中的面积比例都较小,但活动点周围针阔混交林的面积明显地低于非活动点(F=- 2 .2 5 5 ,P=0 .0 2 4 ) ,在灌木林和草丛的面积上两者无显著差异。这表明褐马鸡在30 0 m尺度上喜欢活动于针叶林较多的地域,由于冬季针阔混交林不如针叶林能提供很好的隐蔽条件,褐马鸡避免选择针阔混交林;在10 0 m尺度上,活动点和非活动点的生境类型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草丛,无灌木林生境,活动点的针叶林面积明显地高于非活动点(F=- 2 .931,P=0 .0 0 3)。这表明褐马鸡在10 0 m尺度上虽然倾向于选择针叶林,但对其它类型的生境如针阔混交林和草丛是可以利用的,这可能与其广泛取食活动有关。褐马鸡大尺度上的隐蔽条件满足以后,在小尺度上主要是为了获取更为丰富的食物。在距离尺度上活动点距居民点的距离、距道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马鸡 栖息地 越冬期 尺度 逻辑斯谛回归
下载PDF
栖息地特征对褐马鸡种群密度和集群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国钢 郑光美 +3 位作者 张正旺 郭建荣 王建平 宫树龙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167,共6页
1998-2000年冬季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选择车道沟和梅洞 2个研究地,就栖息地特征对褐马鸡 (Cros soptilonmantchuricum)越冬种群密度和集群大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经χ2 检验,针叶林是褐马鸡冬季经常利用的栖息地类型。对 2个研究地... 1998-2000年冬季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选择车道沟和梅洞 2个研究地,就栖息地特征对褐马鸡 (Cros soptilonmantchuricum)越冬种群密度和集群大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经χ2 检验,针叶林是褐马鸡冬季经常利用的栖息地类型。对 2个研究地的栖息地结构比较发现,车道沟适宜栖息地的面积较梅洞大,连接性也较好,褐马鸡种群有更为广阔的取食空间和更多的隐蔽场所,而且活动的阻碍也较小;而梅洞栖息地的取食空间较小,隐蔽场所较少,其活动时受到的阻碍也较大。从 2个研究地微生境结构特征的差异,并结合褐马鸡越冬期栖息地选择来看,树高和高层盖度对褐马鸡在 2个栖息地的选择上起重要作用。车道沟乔木较粗大,不但有丰富的食物,而且可提供较好的夜宿条件;高层盖度越大,栖息地的隐蔽条件越好,能吸引更多的褐马鸡个体取食和越冬。研究结果表明,栖息地结构连接性、微生境结构特征的差异以及人为干扰是褐马鸡种群密度和集群行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密度 集群行为 褐马鸡 特征对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隐蔽场所 结构特征 2000年 X^2检验 栖息地选择 栖息地结构 集群大小 结构比较 隐蔽条件 研究结果 人为干扰 连接性 微生境 车道 针叶林 取食 越冬期 冬季 空间
下载PDF
山西五台山地区褐马鸡的再引入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国钢 郑光美 张正旺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6-132,共7页
Brown eared-pheasant 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is endemic to China, an d mainly occurs in Luliang Mountains of Shanxi, Xiaowutai of Hebei and Huanglong of Shaanxi. Reintroduction of Brown eared pheasant was carried ou... Brown eared-pheasant 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is endemic to China, an d mainly occurs in Luliang Mountains of Shanxi, Xiaowutai of Hebei and Huanglong of Shaanxi. Reintroduction of Brown eared pheasant was carried out from April t o December in 2000.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ons of release site selection in Gui delines for Reintroductions of IUCN, and habitat selection of Brown eared pheasa nt, Kuantan forestry in Wutaishan Mountains of Shanxi Province was selected as t he release site. Of the 8 released individuals, 5 wild individuals were captured in winter in Luyashan Nature Reserve of Shanxi Province, and 3 were offsprings of captive-reared individuals. Transmitters were attached when the 8 individua l s were released. Overall, 6 individuals survived for at least 1 month, and the l ongest time for survival was 155 days, except that one was confirmed as having b een killed by a raptor on the second day and one was lost on the eighth day afte r release. All moved away from the release site after release and established st able home ranges in different sites after 10 days, respectively. In early May, t he individuals again dispersed to establish new home ranges. The wandering dist ance and days of the captive individuals were longer and the home range size wer e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wild birds, which resulted from the weak adaptability to new habitat for the captive individuals, such as recognizing and fetching foo d. For wild individuals, the second wandering distance was longer than the first . We believe the difference was related to looking for partners. After wandering , individuals established stable home ranges in different site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马鸡 再引入 活动区 无线电遥测 五台山
下载PDF
ICP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褐马鸡羽毛中的10种元素 被引量:6
6
作者 武玉珍 张峰 +1 位作者 王孟本 赵艮贵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5-677,共3页
珍稀濒危鸟类-褐马鸡是中国特有的野生鸟类,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采用ICP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来自芦芽山、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褐马鸡和太原市动物园圈养褐马鸡羽毛中Mo,Zn,Ni,Fe,Mn,Cr,Cu,K,Pb和Cd等10种元素的含量进行了... 珍稀濒危鸟类-褐马鸡是中国特有的野生鸟类,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采用ICP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来自芦芽山、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褐马鸡和太原市动物园圈养褐马鸡羽毛中Mo,Zn,Ni,Fe,Mn,Cr,Cu,K,Pb和Cd等10种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这3个不同地理分布区的样品中10种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所有羽毛样品中Fe元素含量最高,Mo和Cr含量较低,Cd未检出。动物园饲养的褐马鸡羽毛中除K和Cu外,其余八种元素的含量均低于芦芽山和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的褐马鸡羽毛中的含量。生境的不同对褐马鸡机体微量元素有一定影响,野生环境更有利于它们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吸收光谱 褐马鸡 元素
下载PDF
山西五鹿山地区褐马鸡集群行为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国钢 张正旺 郑光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17-820,共4页
1997和 1998年冬季对山西南部五鹿山地区褐马鸡的集群行为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生境类型中 ,褐马鸡集群倾向略有不同 .群体大小在不同的生境中没有显著差异(Kruskal Wallis检验 ,χ2 =2 .2 7,p =0 .32 0 9,n =2 8) .褐马鸡的... 1997和 1998年冬季对山西南部五鹿山地区褐马鸡的集群行为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生境类型中 ,褐马鸡集群倾向略有不同 .群体大小在不同的生境中没有显著差异(Kruskal Wallis检验 ,χ2 =2 .2 7,p =0 .32 0 9,n =2 8) .褐马鸡的集群大小存在着月份间的差异 .对集群大小与月温度的相关分析表明 ,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r =- 0 .8399,p <0 0 5) .通过对五鹿山地区和芦芽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的群体大小的比较 ,发现存在显著差异(Mann WhitneyU检验 ,Z =- 3 3959,p =0 0 0 7,n =4 1) ,可能与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马鸡 集群 五鹿山 山西 集群大小
下载PDF
寒地水稻主要病害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穆娟微 李鹏 +2 位作者 李德萍 刘梦红 伦志安 《北方水稻》 CAS 2009年第3期19-21,共3页
2008年,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组织水稻植保科研人员对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齐齐哈尔和绥化等6个分局有代表性农场进行稻瘟病、鞘腐病、纹枯病和褐变穗等病害调查,结果表明:稻瘟病和褐变穗病情指数较低,没有发... 2008年,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组织水稻植保科研人员对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齐齐哈尔和绥化等6个分局有代表性农场进行稻瘟病、鞘腐病、纹枯病和褐变穗等病害调查,结果表明:稻瘟病和褐变穗病情指数较低,没有发现大面积严重发生稻瘟病的地块;纹枯病发生已比较普遍,各农场纹枯病发生程度有一定差异;少数农场鞘腐病发生严重,对水稻产量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稻瘟病 鞘腐病 纹枯病 褐变穗
下载PDF
山西五鹿山保护区褐马鸡种群密度调查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国钢 张正旺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7-59,共3页
1997年 1 2月~ 1 998年 3月对山西五鹿山保护区的褐马鸡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越冬期和繁殖期的种群密度分别为 1 2 67只 km2 和 7 3 9只 km2 。通过对三个地区繁殖密度的比较 ,发现五鹿山地区种群密度偏低。这可能与该地区栖息地的... 1997年 1 2月~ 1 998年 3月对山西五鹿山保护区的褐马鸡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越冬期和繁殖期的种群密度分别为 1 2 67只 km2 和 7 3 9只 km2 。通过对三个地区繁殖密度的比较 ,发现五鹿山地区种群密度偏低。这可能与该地区栖息地的质量日益恶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马鸡 种群密度 五鹿山 山西
下载PDF
基于GIS和MaxEnt技术对濒危物种褐马鸡的保护空缺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一琳 丁长青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41,共8页
自然保护区网络的设计对濒危物种及其生境的保护至关重要。地理信息系统(GIS)和MaxEnt模型作为一种有效而可靠的工具已广泛应用在野生动物的管理和自然保护区设计中。褐马鸡是中国特有的濒危雉类,当前存在3个分隔的地理种群。由当前已... 自然保护区网络的设计对濒危物种及其生境的保护至关重要。地理信息系统(GIS)和MaxEnt模型作为一种有效而可靠的工具已广泛应用在野生动物的管理和自然保护区设计中。褐马鸡是中国特有的濒危雉类,当前存在3个分隔的地理种群。由当前已知分布点,采用最小凸多边形法(MCP)分别划定3个分布区,并设计分布区外20km的缓冲距离为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内,针对褐马鸡及其生境的保护已建立8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网络。根据褐马鸡栖息地特征选择11个生境因子为预测背景,基于45个当前分布点利用MaxEnt模型预测褐马鸡当前的潜在适宜生境。由MaxEnt模型检验可知,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平均遗漏率(OR)分别<0.10和<0.35。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均值分别为0.957 5和0.898 5,AUC标准偏差为0.040 6,模型预测精确度较高。在GIS10.0软件中,由所选的10%TPLT阈值(0.30)将预测概率图转化为Presence/Absence二值图,并分析当前自然保护区对适宜生境的保护状况。研究发现当前自然保护区存在一定的保护空缺,有18 896 km2适宜生境未受保护;省级自然保护区在适宜生境保护中起到关键的连接作用,在保持褐马鸡适宜生境的完整性和连通性中不可或缺。建议相关保护部门明确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制定可供GIS分析的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数字图层,为今后自然保护区网络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自然保护区 褐马鸡 GIS MaxEnt模型
下载PDF
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栖息地的选择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国钢 张正旺 +1 位作者 杨凤英 李世广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于1997年12月至1998年11月对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栖息地的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由于林缘灌丛地带阳光充足,草本植物返青较早,在0~10cm的覆盖度较高的区域,昆虫相对较多,常常会吸引褐马鸡取食。夏季,褐马鸡为顺利完成繁... 于1997年12月至1998年11月对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栖息地的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由于林缘灌丛地带阳光充足,草本植物返青较早,在0~10cm的覆盖度较高的区域,昆虫相对较多,常常会吸引褐马鸡取食。夏季,褐马鸡为顺利完成繁殖活动和育雏,很少到林缘灌丛中活动,而是选择在针阔混交林中觅食,因为铁矿大多聚集在林缘灌丛。秋季,褐马鸡雏鸟已经长大,多数都是以家族的形式活动,使得被捕食的风险增加。因此褐马鸡在秋季同样会避开干扰较大的林缘,而选择在10~30cm覆盖度较大的针阔混交林中,而林缘灌丛如沙棘等次生灌丛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食物。冬季,褐马鸡多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林缘灌丛取食,此时期褐马鸡也多选择乔木胸径较粗、乔木较高的针阔混交林,这些区域为褐马鸡提供了良好的隐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选择 褐马鸡 判别分析 五鹿山
下载PDF
褐马鸡的生活习性和生态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延清 孙志宏 +2 位作者 和正国 聂东萍 张小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3064-3064,3094,共2页
褐马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由于各种原因,在某些地区褐马鸡种群数量仍在减少,有关研究人员经过探索、研究,在自然繁殖的基础上,进行人工饲养、繁育,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通过对其生活习性和生态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保护褐马鸡的对策。
关键词 褐马鸡 生活习性 生态调查
下载PDF
笼养褐马鸡行为的PAE编码及行为谱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郝爱霞 邓文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4-619,共6页
2010年4月—2010年5月和2010年12月—2011年8月,对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笼养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种群进行了行为学研究.根据行为的功能性,共定义描述8大类56种行为,其中正常行为7类52种,异常行为2类4种,除沙浴、... 2010年4月—2010年5月和2010年12月—2011年8月,对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笼养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种群进行了行为学研究.根据行为的功能性,共定义描述8大类56种行为,其中正常行为7类52种,异常行为2类4种,除沙浴、取食、理羽、饮水等行为在前人研究中有所涉及,其他多种行为均为首次报道,特别是包括机械行走、过度整理、空啄以及啄羽在内的4种异常行为是在笼养褐马鸡群体中首次发现.根据褐马鸡行为的结构、特征及功能,制定了褐马鸡的PAE行为编码以及编码全谱.其中姿态编码(P码)9种,动作编码(A码)6类39种,环境编码(E码)4类15种.在只考虑现有观察强度下某种行为是否表达,而不涉及行为在个体中发生的频率的前提之下,将性别、年龄、繁殖状态与行为结构编码P码、A码、E码结合,共同编入PAE编码行为谱中,制定了包含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笼养褐马鸡个体的PAE编码全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马鸡 行为 PAE编码 行为谱
下载PDF
水稻褐变穗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亚玲 周万福 +1 位作者 靳学慧 台莲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683-15684,15687,共3页
[目的]研究水稻褐变穗病原菌链格孢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主要研究了营养条件对水稻褐变穗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不同的营养、温度、pH值等条件对水稻褐变穗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很大影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 [目的]研究水稻褐变穗病原菌链格孢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主要研究了营养条件对水稻褐变穗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不同的营养、温度、pH值等条件对水稻褐变穗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很大影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菌丝生长最适的pH范围是5~6,孢子萌发以7为最好;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率以可溶性淀粉为最好;不同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以硝酸铵为最好。[结论]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所需营养条件有同一性,说明只要有利于孢子萌发的条件也有利于菌丝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褐变穗 链格孢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山西五鹿山地区铁矿开采对褐马鸡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国钢 张正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66-269,共4页
1997—12~1998—07在山西五鹿山地区进行了铁矿区对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活动影响的调查.结果表明,褐马鸡的活动在铁矿出现前后有极显著的差异(t检验,n=38,p=0.003).褐马鸡很少在铁矿周围出现,即使出现,距离铁... 1997—12~1998—07在山西五鹿山地区进行了铁矿区对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活动影响的调查.结果表明,褐马鸡的活动在铁矿出现前后有极显著的差异(t检验,n=38,p=0.003).褐马鸡很少在铁矿周围出现,即使出现,距离铁矿大都在50m以外.对3个重点调查地点的观测结果表明,铁矿区对褐马鸡觅食活动的影响面积分别为17840,5246,13730m2.铁矿开采对褐马鸡的影响主要是它的屏障作用和降低了栖息地的连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褐马鸡 栖息地 铁矿开采 觅食活动 保护
下载PDF
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夏季沙浴地的选择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宏群 廉振民 陈存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64,共6页
【目的】了解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夏季沙浴地选择的特征。【方法】于2007-07-2007-08,在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北寺山林区设点,采用样带法对褐马鸡夏季沙浴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测定了8条样带上36个试验样方和96个对照样方... 【目的】了解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夏季沙浴地选择的特征。【方法】于2007-07-2007-08,在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北寺山林区设点,采用样带法对褐马鸡夏季沙浴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测定了8条样带上36个试验样方和96个对照样方的19种生态因子。【结果】褐马鸡夏季偏好选择的沙浴地的特征为:阔叶林,乔木盖度30%~50%,直径10~20cm,高度小于10m,密度0.05~0.10株/m2;灌丛盖度大于50%,高度小于1.5m,密度大于5株/m2;草本盖度大于30%,高度大于10cm;海拔大于1400m;坡度大于30°,位于阳坡,坡位为上坡位,多为山脊;人为干扰距离、水源距离和林边距离均大于500m,隐蔽级小于10%。确定了褐马鸡沙浴地资源选择函数,其正确预测率为94.7%,影响褐马鸡夏季沙浴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是隐蔽级和草本高度,次关键因子是水源距离和草本盖度。【结论】确定了夏季褐马鸡沙浴地选择的关键因子与次关键因子,对了解褐马鸡沙浴地的环境特征以及选择机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马鸡 沙浴地 环境特征 Jacobs法 资源选择函数
下载PDF
陕西黄龙山林区褐马鸡春季夜栖地选择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宏群 廉振民 陈存根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56,共5页
2006年4~6月,在陕西黄龙山林区,对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春季夜栖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22个夜栖地,以夜栖树为中心做一个10 m×10 m样方,测定夜栖地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地貌特征、夜栖树高度和胸径、乔... 2006年4~6月,在陕西黄龙山林区,对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春季夜栖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22个夜栖地,以夜栖树为中心做一个10 m×10 m样方,测定夜栖地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地貌特征、夜栖树高度和胸径、乔木层盖度、乔木的数量、灌木层盖度、草本盖度、水源距离、人为干扰距离、林缘距离、栖枝高度和栖位上盖度等参数;通过9条样带测定54个随机样方,除栖枝高度和栖位上盖度外,指标相同。结果表明,褐马鸡春季夜栖地多偏向以坡度较大、山坡和山脊、接近水源、远离林边、人为干扰距离较远、乔木盖度和密度较大、栖树胸径较大、灌木层盖度和草本层盖度较小为主要特征的地方。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2.746%,可以较好地反映褐马鸡春季夜栖地生境特征。根据载荷系数绝对值大小,将褐马鸡春季夜栖地生境选择影响因子分别命名为地形和林下植被因子、气象因子、稳定性因子和水因子。影响褐马鸡夜栖地选择的关键因素是安全、舒适和栖息地转换的方便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马鸡 夜栖地 主成分分析 黄龙山
下载PDF
健康和食羽症褐马鸡羽毛中某些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兵团 殷国荣 杨建一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3-96,共4页
应用原子吸收法、氨基酸分析仪等分析了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健康成体褐马鸡(n=10)和太原动物园患食羽症的成体褐马鸡(n=14)羽毛8种元素和17种氨基酸含量。食羽症褐马鸡全羽中Cu、Mn和绒羽中S的含量极显著低于健康褐马鸡,羽轴中C含量... 应用原子吸收法、氨基酸分析仪等分析了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健康成体褐马鸡(n=10)和太原动物园患食羽症的成体褐马鸡(n=14)羽毛8种元素和17种氨基酸含量。食羽症褐马鸡全羽中Cu、Mn和绒羽中S的含量极显著低于健康褐马鸡,羽轴中C含量显著高于健康褐马鸡。食羽症褐马鸡全羽胱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健康褐马鸡。上述羽毛成分的改变与食羽症的发生有关。健康褐马鸡的羽毛成分可作为正常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马鸡 食羽症 羽毛 元素 氨基酸
下载PDF
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营巢生境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宏群 廉振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6-190,共5页
繁殖是鸟类生活史中一个异常重要的环节,因为繁殖成功率直接影响种群动态和物种延续。繁殖生态学是鸟类保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Luck,2002)。鸟巢是鸟类为生"儿"育"女"临时搭建的“家”,为鸟卵的发育和雏鸟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 繁殖是鸟类生活史中一个异常重要的环节,因为繁殖成功率直接影响种群动态和物种延续。繁殖生态学是鸟类保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Luck,2002)。鸟巢是鸟类为生"儿"育"女"临时搭建的“家”,为鸟卵的发育和雏鸟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微环境(张晓爱等,2006)。巢址质量的好坏可直接影响鸟类的繁殖成功率、雏鸟成活率,还可间接影响种群动态和群落组成(丁长青等,1997;王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马鸡 巢址 判别式分析 黄龙山
下载PDF
碳源对水稻褐变穗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解溥 李鹏 穆娟微 《北方水稻》 CAS 2011年第5期21-22,共2页
论述了不同碳源和同一碳源不同浓度对水稻褐变穗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0种碳源中,以麦芽糖为碳源,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并且适宜分生孢子萌发的麦芽糖浓度范围为1%~4%,麦芽糖浓度为3%时,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
关键词 水稻褐变穗 ALTERNARIA alternate(Fr.)Keissl 分生孢子 麦芽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