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brown tide causative species Aureococcus anophagef ferens cultivated in dif ferent nitrogen sources
1
作者 Jian GAO Yuelei DONG +2 位作者 Xiaoyu ZHOU Lei CUI Songhui LÜ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6期2189-2201,共13页
A large-scale algal bloom,caused by 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has plagued the coastal embayment of Qinhuangdao,China since 2009.The bay scallop agriculture industry in this area has been adversely affected.Researche... A large-scale algal bloom,caused by 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has plagued the coastal embayment of Qinhuangdao,China since 2009.The bay scallop agriculture industry in this area has been adversely affected.Researchers claimed that the poor nutritional value of brown tide cells migh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n bivalve mollusks.To verify whether brown tide cells are nutritionally inadequate food sources,the biochemical composition(total extractable lipids,amino acids,fatty acids,and monomeric carbohydrates)of the Chinese strain A.anophagefferens was determined during the late logarithmic growth phase when culturing in different nitrogen sources(nitrate,urea and nitrate-urea mixture).Cells cultured in nitrate contained 39.12%protein,21.99%total extractable lipid,10.25% total carbohydrates,and a relatively high amount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51.98%,percentage of total fatty acids),including eicosapentaenoic acid(EPA)(4.81%)and docosahexaenoic acid(DHA)(14.56%).The gross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UFA content in A.anophagefferens in nitrate cultivation are comparable with values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of frequently used species in bivalve feeding.Nine monomeric carbohyd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when cultivated in urea and nitrate-urea mixture(P<0.05).The DHA,EPA,and PUFA content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en cultivated in urea(P<0.05).Although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A.anophagefferens dropped when cultured in urea,it is still comparable with certain favorably used algal species in bivalve feeding(i.e.,Skeletonema costatum),indicating that A.anophagefferens is not a nutritionally inadequate food sour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wn tide Aureococcus anophagef ferens fatty acid CARBOHYDRATE nutritional value
下载PDF
褐潮致灾种抑食金球藻在辽东湾的分布 被引量:17
2
作者 宋伦 吴景 +2 位作者 宋永刚 刘卫东 杨国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7-544,共8页
抑食金球藻可产生一种抑制双壳类动物摄食的胞外多糖,导致贝类大量死亡.由于抑食金球藻个体微小、形态学鉴定困难,故在辽东湾海域鲜见其分布报道,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的鉴定研究.以18S rDNA V4区作... 抑食金球藻可产生一种抑制双壳类动物摄食的胞外多糖,导致贝类大量死亡.由于抑食金球藻个体微小、形态学鉴定困难,故在辽东湾海域鲜见其分布报道,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的鉴定研究.以18S rDNA V4区作为目标基因,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设计了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鉴定引物V4(F/R),并对辽东湾2014年四季海水中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辽东湾抑食金球藻春季密度(7.743×10~3L^(-1))最高,夏季(2.094×10~3L^(-1))、秋季(0.392×10~3L^(-1))、冬季(0.053×10~3L^(-1))密度逐渐下降,水温是影响该藻暴发的主要因素,也验证了渤海褐潮多暴发在春季的原因.抑食金球藻密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与河北秦皇岛交界的绥中海域,该地区与实际暴发褐潮海域相邻,验证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春季抑食金球藻在西南海域优势度(平均40%)最高,其密度最高达78.128×10~3L^(-1),虽未达到警戒标准,但分布扩散较广,致灾风险较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食金球藻 褐潮 微微型浮游植物 高通量测序 辽东湾
下载PDF
改性黏土对褐潮生物种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雅琪 俞志明 +2 位作者 宋秀贤 曹西华 刘扬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7-203,共7页
褐潮是一种由微微型藻引发的藻华,已连续4年在渤海海域暴发,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在褐潮尚不能有效预防、预控情况下,如何控制和减少其对生态环境和沿海经济带来的危害,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利用改性黏土消除藻华是一种... 褐潮是一种由微微型藻引发的藻华,已连续4年在渤海海域暴发,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在褐潮尚不能有效预防、预控情况下,如何控制和减少其对生态环境和沿海经济带来的危害,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利用改性黏土消除藻华是一种快速有效、并得以多次现场成功应用的方法。考察比较了多种不同产地、不同类型的黏土及其改性后对褐潮生物种Aureococcusanophagefferens(抑食金球藻)的去除效果,选取5种典型的黏土作为主要的实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条件下黏土及其改性后对A.anophagefferens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实验发现,因A.anophagefferens个体微小、藻华时密度大,相同用量的黏土或改性黏土对其去除效率低于常见的硅藻、甲藻生物;不同类型黏土对其去除效率有影响,高岭土的去除效率高于蒙脱土;而黏土改性后对A.anophagefferens的去除效率提高3倍以上。在此基础上,还考察分析了黏土粒径、分散介质等因素对A.anophagefferens去除效率的影响,为进一步研发安全、高效的褐潮应急消除材料做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黏土 褐潮 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 去除效率
下载PDF
秦皇岛入海河流的污染水平、排放特征及对褐潮暴发区生源要素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曹西华 俞志明 +3 位作者 宋秀贤 袁涌铨 吴在兴 贺立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0-981,共12页
为查明秦皇岛近海大面积褐潮连年暴发的成因,在2013年3—11月对该地区主要入海河流和沿岸褐潮暴发区的生源要素污染进行了连续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入海河流普遍为劣V类地表水,总氮(TN)超标严重,按照氮污染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依... 为查明秦皇岛近海大面积褐潮连年暴发的成因,在2013年3—11月对该地区主要入海河流和沿岸褐潮暴发区的生源要素污染进行了连续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入海河流普遍为劣V类地表水,总氮(TN)超标严重,按照氮污染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大蒲河>洋河>戴河>石河>汤河>东沙河。各河流中的碳、氮、磷、硅等污染物浓度在时间变化上没有统一规律。基于综合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大蒲河和洋河为重度污染,戴河和汤河从先前的轻度污染加重为中度污染。从污染物入海量上看,TN和化学需氧量(COD)是排放量最高的两种河源污染物,其中溶解态氮占TN的74.6%。在所调查河流中,洋河和大蒲河分别贡献了TN的38.2%和33.2%,同时大蒲河还贡献了75.8%的活性磷酸盐和37.7%的活性硅酸盐,而75.9%的COD来自汤河、洋河和大蒲河。秦皇岛河源污染物排放在时间上较为集中在6—9月的丰水期,但各河流单独的排放具有随机性,没有统一的季节性规律,表现出受人为调控影响明显的特点。秦皇岛沿岸褐潮暴发区的生源要素变化与河源污染物排放有显著性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藻华 褐潮 河源污染物 污染程度 营养盐
下载PDF
渤海海域褐潮期微型浮游生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于杰 张玲玲 +5 位作者 孙妍 张璐 焦文倩 窦怀乾 郭浩冰 包振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78,共6页
2009年以来每年夏季在河北省渤海海域爆发大面积的褐潮,致使当地海洋生态系统和水产养殖业遭到严重破坏。褐潮优势藻个体微小(约2μm),难以通过传统的形态学观察进行藻种鉴定,因此可借助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本研究收集了201... 2009年以来每年夏季在河北省渤海海域爆发大面积的褐潮,致使当地海洋生态系统和水产养殖业遭到严重破坏。褐潮优势藻个体微小(约2μm),难以通过传统的形态学观察进行藻种鉴定,因此可借助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本研究收集了2011年褐潮爆发期山海关、新开口、乐亭海域3个站位的微型浮游生物样品,建立了微型浮游生物的18S rDNA可变区V9的克隆文库并进行测序,BLAST比对确定序列的分类信息。结果表明,各海域浮游生物的多样性组成不同,山海关海域物种丰富度低于新开口和乐亭。同时发现,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在3个站位中均具有较高的丰度,占山海关海域测序总量的74%;多形微眼藻(Minutocellus polymorphus)在3个站位中也均可检测到,在新开口和乐亭海域的丰度较高。以上结果表明,渤海海域的褐潮可能是由这2种褐潮生物共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潮 18S rDNA可变区V9 微型浮游生物 抑食金球藻 多形微眼藻
下载PDF
辽宁近岸海域生物灾害及分布现状 被引量:11
6
作者 宋伦 宋广军 姜冰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4,共7页
海洋生物灾害为一种或几种海洋生物数量过度增殖引起的海洋生态异常现象。辽宁省濒临黄海与半封闭的渤海,大陆岸线长2110km,近岸海域面积68000km2,近些年海洋生态灾害在我国沿海频繁发生,
关键词 辽宁沿海 海洋生物灾害 赤潮 褐潮 绿潮 水母灾害 外来海洋生物入侵
下载PDF
小球藻与褐潮原因种--抑食金球藻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毕相东 张兴华 +3 位作者 宋伦 胡顺鑫 唐学玺 闫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4-603,共10页
近年来渤海海域频繁暴发以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为主的褐潮对海水贝类养殖造成巨大的危害。筛选出既能强烈抑制抑食金球藻生长又可为养殖微环境中贝类提供饵料的微藻,并将其浓缩液缓释于贝类养殖的微环境中,将对降... 近年来渤海海域频繁暴发以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为主的褐潮对海水贝类养殖造成巨大的危害。筛选出既能强烈抑制抑食金球藻生长又可为养殖微环境中贝类提供饵料的微藻,并将其浓缩液缓释于贝类养殖的微环境中,将对降低褐潮的危害,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实验以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抑食金球藻为实验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监测抑食金球藻的细胞密度,研究了抑食金球藻在单培养体系中的生长情况、与小球藻共培养时两种微藻生长情况的变化以及小球藻培养滤液对其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培养体系中,抑食金球藻的生长曲线可用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拟合,随着起始密度的增加,环境容量(K)逐渐减小;而抑食金球藻的种群瞬间增长率(r)、进入拐点时间及稳定期细胞密度均较为接近;(2)当小球藻与抑食金球藻以不同起始密度比共同培养时,抑食金球藻的生长均受到了显著地抑制(P<0.05),且随着小球藻比例的升高抑制作用加强;(3)滤液培养实验发现,≥10m L小球藻培养滤液的加入可对抑食金球藻的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生长速度减缓或滞长,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ΦPSⅡ、alpha的值降低,Ik的值增加,PSⅡ受到损害,随着滤液加入量的增加,损害程度加深,并且不可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食金球藻 褐潮 小球藻 贝类养殖 相互作用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秦皇岛扇贝养殖区褐潮暴发期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特点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古彬 甄毓 米铁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72,共9页
从2009年开始秦皇岛附近海域连年暴发大规模褐潮,对当地的扇贝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破坏。本研究用构建克隆文库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2012年6月褐潮暴发期内秦皇岛附近海域扇贝养殖区微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微藻种群结构在... 从2009年开始秦皇岛附近海域连年暴发大规模褐潮,对当地的扇贝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破坏。本研究用构建克隆文库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2012年6月褐潮暴发期内秦皇岛附近海域扇贝养殖区微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微藻种群结构在空间上的变化以及褐潮暴发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确为该种褐潮的原因种;不同站点群落组成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多变量冗余分析(Multivariate 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硝酸盐浓度降低、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以及该海域水产养殖活动的增加可能是造成该海域微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潮 抑食金球藻 18S RDNA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三角褐指藻与抑食金球藻的竞争及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达娟 张兴华 +3 位作者 唐学玺 毕相东 宋伦 张树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94,共11页
为探明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对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是否具有化感作用,本研究以三角褐指藻和抑食金球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抑食金球藻在单培养和共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三角褐指藻培养滤液对其生... 为探明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对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是否具有化感作用,本研究以三角褐指藻和抑食金球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抑食金球藻在单培养和共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三角褐指藻培养滤液对其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对抑食金球藻有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在单培养体系中,抑食金球藻的生长曲线可用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拟合,随着起始密度的增加,环境容量(K)逐渐减小,而抑食金球藻的种群瞬间增长率(r)、进入拐点时间及稳定期细胞密度均较为接近;当三角褐指藻与抑食金球藻以不同起始密度比共同培养时,抑食金球藻的生长均受到了显著地抑制(P<0.05),但其抑制作用并未与三角褐指藻的密度呈明显的线性关系;滤液培养实验发现,10mL和15mL三角褐指藻培养滤液的加入可对抑食金球藻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P<0.05),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没有影响(P>0.05),25mL和35mL三角褐指藻培养滤液的加入可对抑食金球藻的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ΦPSⅡ、alpha的值降低,Ik的值增加,PSⅡ受到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褐指藻 抑食金球藻 褐潮 化感作用
下载PDF
2012年6月份桑沟湾褐潮期间浮游植物和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术津 丰美萍 +4 位作者 张瑞峰 于莹 张武昌 肖天 孙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6-64,共9页
报道了2012年6月份桑沟湾藻华期间的浮游植物和纤毛虫群落结构,并对环境因子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发现,藻华原因种为一种直径为2μm左右的小球型藻类,细胞形态和粒径均与近年来在中国秦皇岛近岸海域频繁引发水华的超微型浮游植物相似。... 报道了2012年6月份桑沟湾藻华期间的浮游植物和纤毛虫群落结构,并对环境因子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发现,藻华原因种为一种直径为2μm左右的小球型藻类,细胞形态和粒径均与近年来在中国秦皇岛近岸海域频繁引发水华的超微型浮游植物相似。藻华发生期间,调查区海水中藻华原因物种细胞丰度高达109个/L,高于2011年同期调查区该物种藻华期间的细胞丰度(108个/L)。除藻华原因种外,其他浮游植物共鉴定38种,隶属3门23属,以硅藻和甲藻为主,优势种为: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裸甲藻(Gymnodinium sp.)、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长菱形藻(Nitzschia longissima)和太平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acifica)等。纤毛虫共鉴定3属5种,以砂壳纤毛虫为主,优势种为百乐拟铃虫(Tintinnopsis beroidea)。细胞丰度分布方面,藻华原因种从湾内向湾外逐渐降低;硅藻细胞丰度在位于湾口处的6号站位最高,并向湾内和湾外递减;甲藻和纤毛虫细胞丰度均从湾内向湾外降低,这分别由优势种裸甲藻和百乐拟铃虫的分布决定。分析发现,调查区藻华原因物种细胞丰度与海水温度和层化系数呈良好的正相关性,与盐度呈负相关性;与裸甲藻和百乐拟铃虫细胞丰度呈良好的正相关性,这两种异养微型浮游生物对藻华原因种的摄食能力值得探索。与历史资料的对比发现,调查区藻华期间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下降,群落稳定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潮 浮游植物 纤毛虫 群落结构 夏季 桑沟湾
下载PDF
三种常见原生动物对褐潮藻种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的摄食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瑶 杨茜露 何学佳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132,共13页
微型浮游动物在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anophagefferens)引发褐潮时表现的摄食压力可潜在控制褐潮的爆发和消亡。本研究就三种海洋常见原生动物——海洋尖尾藻(Oxyrrhis marina)、海洋尾丝虫(Uronema marinum)和扇形游仆虫(Euplotes van... 微型浮游动物在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anophagefferens)引发褐潮时表现的摄食压力可潜在控制褐潮的爆发和消亡。本研究就三种海洋常见原生动物——海洋尖尾藻(Oxyrrhis marina)、海洋尾丝虫(Uronema marinum)和扇形游仆虫(Euplotes vannus)——对单种饵料及混合饵料中抑食金球藻中国株的摄食进行了研究。单种抑食金球藻指数期细胞喂食的三种原生动物的生长率和摄食率呈现米氏方程变化趋势。比较三种原生动物摄食抑食金球藻的最大摄食率,发现其随动物粒径的增大而增大,但仅为摄食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的30%~59%。海洋尖尾藻和海洋尾丝虫的最大生长率(μmax)与饵料种类无关,扇形游仆虫摄食抑食金球藻时的μmax值小于摄食球等鞭金藻的个体。海洋尖尾藻、海洋尾丝虫和扇形游仆虫摄食抑食金球藻时的毛生长率(gross growth efficiency, GGE)分别为65.8%、35.2%和49.1%。三种原生动物摄食抑食金球藻指数期细胞和球等鞭金藻以不同比例混合的饵料时表现出对抑食金球藻的选择倾向;在含有抑食金球藻稳定期细胞的混合饵料喂食的情况下,三种原生动物避食抑食金球藻或不表现明显摄食倾向性。抑食金球藻释放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 EPS)的测定结果显示,细胞从指数期生长至稳定期释放出的EPS的水平显著上升(P<0.05),可能与原生动物对不同生长期藻细胞具有不同选择偏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潮 抑食金球藻 原生动物 摄食 EPS
下载PDF
秦皇岛褐潮暴发敏感海域细菌种群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丽平 南炳旭 扈培龙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9-906,共8页
为了掌握细菌种群在褐潮生消过程中的作用,于2013年4—8月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调查了秦皇岛近岸海域褐潮暴发敏感海域细菌种群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细菌种群丰度和多样性在8月最高、5月最低;不同月份水体中细菌种群种类组成及... 为了掌握细菌种群在褐潮生消过程中的作用,于2013年4—8月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调查了秦皇岛近岸海域褐潮暴发敏感海域细菌种群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细菌种群丰度和多样性在8月最高、5月最低;不同月份水体中细菌种群种类组成及其丰度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第一优势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013年4月、5月、6月、7月和8月相对丰度分别为46.26%、41.11%、49.69%、38.48%和40.55%;第一优势科为α-变形菌(α-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分别为42.20%、34.36%、44.68%、32.17%和28.79%;4月、5月和7月第一优势属为Chloroplast_norank,相对丰度分别为21.48%、16.44%和11.66%;6月第一优势属为Roseobacter_clade_DC5-80-3_lineage,相对丰度为17.85%;8月第一优势属为Candidatus_pelagibacter,相对丰度为15.55%.典范相关分析(CCA)结果显示,ρ(NO3-N)、ρ(Chla)和富营养化指数(卡尔森指数,TLI)是研究区域内影响细菌种群结构的主要因素,表明细菌种群结构特征与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藻类生物量及其特征密切相关,细菌对研究区域有害赤潮暴发的调节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皇岛 近岸海域 褐潮 细菌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褐潮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3
作者 宋广军 宋伦 +3 位作者 王年斌 刘桂英 宋永刚 王超 《河北渔业》 2014年第9期61-66,共6页
继甲藻赤潮、浒苔绿潮的暴发后,2011年中国又一种新的海洋灾害——褐潮(brown tide)被首次确认,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南非之后第三个出现褐潮的国家。褐潮对我国沿海养殖业、渔业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的危害和威胁,严重影... 继甲藻赤潮、浒苔绿潮的暴发后,2011年中国又一种新的海洋灾害——褐潮(brown tide)被首次确认,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南非之后第三个出现褐潮的国家。褐潮对我国沿海养殖业、渔业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的危害和威胁,严重影响了沿海经济。因此加强与褐潮相关的生态学与海洋学研究,探索褐潮的发生机制,并建立监测网络,进行褐潮预警预报,对减少褐潮的危害,保障我国沿海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潮 抑食金球藻 微微型藻类 藻华 海洋灾害
下载PDF
褐潮对秦皇岛近海养殖业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5
14
作者 晋利 丁洁然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84-85,93,共3页
自2009年以来,秦皇岛近海连续六年暴发褐潮灾害,给当地贝类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立足于秦皇岛市近海养殖现状,从褐潮发生特征入手,分析得出陆源污染的输入、港口经济的发展、养殖生态的破坏等是造成褐潮持续暴发的主要原因,提出加... 自2009年以来,秦皇岛近海连续六年暴发褐潮灾害,给当地贝类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立足于秦皇岛市近海养殖现状,从褐潮发生特征入手,分析得出陆源污染的输入、港口经济的发展、养殖生态的破坏等是造成褐潮持续暴发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污物排放管理、规范海洋工程作业、改造近海养殖生态、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优化应急处理方法和加大民众参与力度等防治褐潮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潮 秦皇岛 扇贝 防治对策
下载PDF
秦皇岛海域褐潮暴发区中溶解氨基酸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
15
作者 乔玲 米铁柱 +3 位作者 甄毓 古彬 王国善 于志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103,共9页
通过现场调查,对秦皇岛海域抑食金球藻褐潮暴发区的溶解氨基酸的含量、水平分布、季节变化、组成特征以及与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区含有较高浓度的溶解结合态氨基酸(DCAA),平均浓度为3.02μmol/L,是总溶解氨基... 通过现场调查,对秦皇岛海域抑食金球藻褐潮暴发区的溶解氨基酸的含量、水平分布、季节变化、组成特征以及与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区含有较高浓度的溶解结合态氨基酸(DCAA),平均浓度为3.02μmol/L,是总溶解氨基酸(DTAA)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DTAA含量的85%;而溶解游离态氨基酸(DFAA)的含量较低,平均浓度为0.52μmol/L。DCAA和DFAA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3—6月有所升高,7月份明显下降,12月又有所回升。对氨基酸和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知,海水中溶解氨基酸与尿素呈显著正相关(p<0.01)。海水中DFAA的个体氨基酸组成以及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含量的相对大小存在季节差异,这可能与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来源、保存以及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对其利用能力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皇岛 褐潮 抑食金球藻 溶解氨基酸
下载PDF
辽东湾潜在褐潮生物时空分布及环境关联 被引量:9
16
作者 宋伦 吴景 +3 位作者 李楠 杜静 杨爽 王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60-3071,共12页
以18S rDNA V4区作为目标基因,利用自行设计的真核浮游植物鉴定引物V4(F/R),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辽东湾2014年四季海水中真核浮游植物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了8种潜在褐潮生物:抑食金球藻、金牛微球藻、微拟球藻、颗粒微拟球藻、... 以18S rDNA V4区作为目标基因,利用自行设计的真核浮游植物鉴定引物V4(F/R),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辽东湾2014年四季海水中真核浮游植物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了8种潜在褐潮生物:抑食金球藻、金牛微球藻、微拟球藻、颗粒微拟球藻、细小微胞藻、密球藻、普通小球藻、钙质角毛藻,其中前2种生态风险较高,主要分布在辽东湾西南、东南两侧.除抑食金球藻和细小微胞藻为混合营养型外,其他6种均为自养型.细小微胞藻丰度最高(平均161445个/L),主要分布在秋季;其次是抑食金球藻、金牛微球藻(平均13912,13717个/L),主要分布在春季;之后为钙质角毛藻、普通小球藻(平均5498,5234个/L),主要分布在秋季;密球藻(平均1345个/L),主要分布在夏季;微拟球藻、颗粒微拟球藻最少(平均56,44个/L),冬季无分布.辽东湾潜在褐潮生物丰度与水温、水深、无机氮、N/P显著相关,其群落结构演替与环境因子关联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潮生物 生态分布 环境关联 辽东湾
下载PDF
秦皇岛海域“褐潮”海水对卤虫、轮虫存活和摄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公晗 孔凡洲 +2 位作者 王云峰 颜天 周名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36,共7页
为评价秦皇岛褐潮现场海水的毒性,作者利用HPLC技术及CHEMTAX,分析了2013年7月2日采自秦皇岛褐潮高峰期微型及微微型浮游植物的色素组成及群落结构;测定了卤虫(Artemia salina)、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存活率和摄食量。研究表明,... 为评价秦皇岛褐潮现场海水的毒性,作者利用HPLC技术及CHEMTAX,分析了2013年7月2日采自秦皇岛褐潮高峰期微型及微微型浮游植物的色素组成及群落结构;测定了卤虫(Artemia salina)、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存活率和摄食量。研究表明,褐潮海水微型及微微型浮游植物中,海金藻(Pelagophyceae)占主要优势,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72.6%。褐潮海水抑制卤虫存活,卤虫48 h存活率降至77%;对轮虫24 h存活没有显著效应。此外,褐潮海水抑制卤虫、轮虫的摄食,卤虫、轮虫8 h内摄食量分别由(5.5±0.4)ng/个降至(2.4±0.4)ng/个、由(1.5±0.2)ng/个下降至(0.9±0.1)ng/个。该结果与美国的3株褐潮藻的毒性进行了比较。CCMP 1507对卤虫存活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他两株没有显著效应;3株褐潮藻对轮虫24 h存活都没有显著影响。暴露于3株褐潮藻中,卤虫的摄食量均显著较低;其中CCMP 1507在混合饵料中还抑制卤虫、轮虫对其他藻的摄食。对CCMP 1507各组分分析发现,该藻的毒性主要来源于藻细胞。结合现场试验与室内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秦皇岛褐潮对卤虫、轮虫有一定的毒性,其毒性与CCMP 1507的毒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潮 卤虫(Artemia salina) 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存活 摄食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真核微藻多样性质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伦 吴景 +3 位作者 李楠 孙明 杜静 王鹏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4-812,共9页
利用测序数据质量、序列聚类水平、测序数据量的合理性探讨,对辽东湾真核微藻进行高通量测序,比较不同序列聚类水平对真核微藻多样性研究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优化真核微藻的分子鉴定技术。结果发现,辽东湾17个站位每个样品获得的高质量序... 利用测序数据质量、序列聚类水平、测序数据量的合理性探讨,对辽东湾真核微藻进行高通量测序,比较不同序列聚类水平对真核微藻多样性研究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优化真核微藻的分子鉴定技术。结果发现,辽东湾17个站位每个样品获得的高质量序列数均超过87%,用于注释的序列数中碱基占比超过97%,表明测得的数据准确可靠。97%序列聚类水平对目标物种丰度的鉴定准确度较高,也会降低对物种多样性的高估。利用稀释曲线和等级聚类曲线可评估测序数据量的合理性,当曲线趋向平坦,说明测序数据量渐进合理,增加测序数据量浪费时间和成本,辽东湾的测序量无论站位评估还是组内评估均达到合理水平。根据高通量测序结果,整理了种水平辽东湾浮游植物名录、分布及特性,名录包含90种藻类,其中7种可导致鱼类死亡,25种引发过赤潮或褐潮,21种含有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微藻 高通量测序 褐潮 多样性 质控分析 辽东湾
下载PDF
春、夏季秦皇岛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相伟 魏玉秋 +3 位作者 孙军 张桂成 赵亮 贾岱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6-114,共9页
2017年6月和8月,通过对秦皇岛海域的超微型浮游植物进行现场调查和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了聚球藻(Synechococcus)和超微型真核藻类(picoeukaryotes)两大类群,其中聚球藻又分为聚球藻Ⅰ和聚球藻Ⅱ两个亚群。调研期间,正处于秦皇岛海域褐... 2017年6月和8月,通过对秦皇岛海域的超微型浮游植物进行现场调查和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了聚球藻(Synechococcus)和超微型真核藻类(picoeukaryotes)两大类群,其中聚球藻又分为聚球藻Ⅰ和聚球藻Ⅱ两个亚群。调研期间,正处于秦皇岛海域褐潮高发期。通过分析超微型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碳生物量及分布特点,研究了秦皇岛海域在褐潮高发期超微型浮游植物分布及相关环境因子影响。结果表明,6月份超微型真核藻、聚球藻Ⅰ和聚球藻Ⅱ平均丰度分别为1.14×10^4个/mL、4.02×10^4个/mL和1.04×10^4个/mL,碳生物量均值分别为27.22μg/L、8.49μg/L和2.27μg/L;在8月份超微型真核藻、聚球藻Ⅰ和聚球藻Ⅱ平均丰度分别为3.27×10^3个/mL、5.79×10^4个/mL和2.58×10^4个/mL,碳生物量均值分别为6.35μg/L、13.41μg/L和5.83μg/L。超微型真核藻、聚球藻Ⅰ和聚球藻Ⅱ在6月份和8月份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超微型真核藻的细胞丰度从6月到8月明显降低一个数量级,说明8月份过高的水体温度与低浓度的营养物质等因素限制了超微型真核藻中褐潮种的生长。聚球藻Ⅰ和聚球藻Ⅱ细胞丰度在6月份呈现从河口到近岸逐渐升高的分布趋势,而超微型真核藻呈现下降的分布趋势。与6月份聚球藻Ⅰ和聚球藻Ⅱ细胞丰度分布相反,超微型真核藻和聚球藻Ⅰ细胞丰度则在8月份呈现从河口到近岸逐渐降低的分布趋势,而聚球藻Ⅱ细胞丰度的区域分布趋势不明显,主要分布在水体表层。通过对超微型真核藻、聚球藻Ⅰ和聚球藻Ⅱ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6月份硝酸盐与铵盐是聚球藻Ⅰ细胞生长的主要控制因子,而聚球藻Ⅱ与环境因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超微型真核藻的细胞丰度与硅酸盐浓度呈正相关。在8月份,超微型真核藻细胞的生长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硝酸盐、亚硝酸盐、硅酸盐、磷酸盐、温度以及光照)的共同作用的影响,聚球藻Ⅰ细胞丰度与硝酸盐呈正相关,温度与光照则是影响聚球藻Ⅱ细胞分布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型浮游植物 褐潮 环境因子 秦皇岛
下载PDF
抑食金球藻对翡翠贻贝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磊 徐晓娇 江天久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6-853,共8页
本研究以单种抑食金球藻及其与亚心形四爿藻的混合藻为实验组,以亚心形四爿藻为对照,探究抑食金球藻对翡翠贻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抑食金球藻显著影响翡翠贻贝的SOD活性、MDA和... 本研究以单种抑食金球藻及其与亚心形四爿藻的混合藻为实验组,以亚心形四爿藻为对照,探究抑食金球藻对翡翠贻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抑食金球藻显著影响翡翠贻贝的SOD活性、MDA和GSH含量,各实验组均表现出诱导升高与抑制降低交替出现的规律。单种高、中浓度的抑食金球藻在短期(3 h)内即可对翡翠贻贝的SOD活性产生影响,混合藻组中的SOD活性上升较慢,说明亚心形四爿藻可以延滞氧化还原系统的反应时间。各实验组翡翠贻贝GSH含量在2 d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混合藻组与单种抑食金球藻组相差不大,提示亚心形四爿藻对抗氧化还原损伤并未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食金球藻 翡翠贻贝 亚心形四爿藻 抗氧化酶系统 褐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