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ybean meal as a source of protein in formulated diets for tiger grouper, <i>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i>juvenile. Part I: Effects on growth, survival, feed utilization and body compositions
1
作者 Rossita Shapawi Isabella Ebi Annita Y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3年第7期317-323,共7页
The effects of fish meal (FM) replacement with graded level of soybean meal (SBM) on growth performance, feed utilization, survival rate and body composi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juvenile tiger grouper, Epinephelus fu... The effects of fish meal (FM) replacement with graded level of soybean meal (SBM) on growth performance, feed utilization, survival rate and body composi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juvenile tiger grouper, 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initial body weight 13.9 ±0.65 g). Six experimental diets were formulated to contain 50% crude protein, 16% crude lipid and 365.8 kcal/100g feed with SBM replacing FM protein at 0% (SM 0), 10% (SM 0), 20% (SM 20), 30% (SM 30), 40% (SM 40) and 20% with phytase (SM 20P) replacement levels. At the end of the ten-week feeding trial,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etected in terms of growth performances (weight gain and specific growth rate), feed conversion ratio (FCR) and survival rates of fish fed with the control diet (SM 0), SM 20, SM 30 and SM 20P. Net protein utilization of fish fed SM 20P was higher than those fed with other diets suggesting an improved utilization of nutrients with phytase addition in the diet. Replacements of FM protein with SBM at 10% and 40% hav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lower growth and poorer FCR than other replacement levels. Survival rates remain high (≥90%) throughout the trial. Whole-body proximate composition of the fish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inclusion of SBM in the die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20%-30% of FM protein replacement with SBM is recommended and addition of phytase in the SBM-based diet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improve nutrient utilization of tiger grouper juven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ER grouper 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Soybean MEAL Fish MEAL Replacement
下载PDF
Host gut-derived Bacillus probiotics supplementation improves growth performance, serum and liver immunity, gut health, and resistive capacity against Vibrio harveyi infection in hybrid grouper(♀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被引量:1
2
作者 Kwaku Amoah Beiping Tan +6 位作者 Shuang Zhang Shuyan Chi Qihui Yang Hongyu Liu Yuanzhi Yang Haitao Zhang Xiaohui Dong 《Animal Nutritio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63-184,共22页
Several reports have revealed the vital role that probiotics play in fish growth and health.However,few works are available for host gut-derived probiotics on the growth,immunity,and gut microbiota of fish,especially ... Several reports have revealed the vital role that probiotics play in fish growth and health.However,few works are available for host gut-derived probiotics on the growth,immunity,and gut microbiota of fish,especially in hybrid grouper (♀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 due to their isolation difficulty and functional verification.This study aimed at assessing 3 host gut-derived Bacillus species?effects on the growth,immune and antioxidant-biochemical responses,haematological parameters,intestinal morphology,immune-related gene expression,gut microbiota,and disease resistance against Vibrio harveyi in hybrid grouper.A total of 480 hybrid grouper (initial weight=9.03±0.02 g) were randomly allotted into 4 groups,namely,the group fed a basal diet without probiotic inclusion (control,B0),the group fed the basal diet with Bacillus velezensis GPSAK4 (BV),the group fed the basal diet with Bacillus subtilis GPSAK9 (BS),and the group fed the basal diet with Bacillus tequilensis GPSAK2 (BT) strains at 1.0×10^(9)CFU/g.After a 6-week feeding trial,the results reveal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P<0.05) in the growth performance,whole fish-body proximate composition,blood haematological parameters,serum,liver,and intestinal biochemical indexes,intestinal morphology,and protection against V.harveyi pathogen in the probiotic-treated groups compared with the untreated.Additionally,the expressions of intestinal tight junction genes (occludin and ZO1),pro-and anti-inflammatory genes,including IL1β,IL6,IL8,TNFa,MyD88,IL10,and TGFβ,were upregulated (P<0.05) after Bacillus species administration.Host gut-derived Bacillus supplementation shaped the gut microbiota by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P<0.05)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 (except the BS group),Acidobacteria(except the BT group),Cyanobacteria (except the BV and BT groups),and Verrucomicrobia phyla,as well as known beneficial genera (Romboutsia,Turicibacter,Epulopiscium,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 1 and 13,Lactobacillus,and Bacillus),bu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the abundance of Firmicutes,Chloroflexi,and Fusobacteria phyla,and purported pathogenic genera (Staphylococcus and Photobacterium)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Collectively,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velezensis GPSAK4,B.subtilis GPSAK9(especially this strain),B.tequilensis GPSAK2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at 1.0×10^(9)CFU/g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intestinal health of hybrid grouper via microbial composition modulation,thus enhancing the assimilation and absorption of nutrients to boost fish growth,immunity,and disease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grouper(♀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 Host-associated probiotics Immune and antioxidant-biochemical responses Gut microbiota Immune-related gene expression Vibrio harveyi
原文传递
罗勒精油在珍珠龙胆石斑鱼保活过程中的残留规律研究
3
作者 黄宇豪 吴炜俊 +3 位作者 梁喜丽 陈伟澎 范秀萍 秦小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97-203,共7页
目的探讨罗勒(Ocimum basilicum L.)精油在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保活过程中的残留与消除规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罗勒精油中挥发... 目的探讨罗勒(Ocimum basilicum L.)精油在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保活过程中的残留与消除规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罗勒精油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将鱼体浸泡在含有不同质量体积比(0、5、10、15、20、40、60 mg/L)罗勒精油的新鲜海水中进行暂养处理,用10 mg/L罗勒精油诱导休眠处理,并在新鲜海水中进行有水保活与消除实验。以肌肉中丁香酚含量为指标,分析珍珠龙胆石斑鱼在暂养、诱导休眠、有水保活中罗勒精油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罗勒精油的主要成分为丁香酚(67.45%)和β-石竹烯(31.44%);罗勒精油质量浓度为10 mg/L时,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半数致死时间最长,达到79 h。罗勒精油主要成分β-石竹烯在石斑鱼暂养、休眠与保活过程中均低于检出限。石斑鱼在10 mg/L罗勒精油暂养72 h过程中,丁香酚含量在暂养48 h时达到峰值9.43 mg/kg,之后显著下降(P<0.05);并能在22℃新鲜海水中72 h内代谢消除至0.05 mg/kg。20 mg/L罗勒精油诱导石斑鱼休眠后,在新鲜海水中复苏24h后丁香酚残留水平降至0.06mg/kg;而在低温保活条件下72h后显著下降至0.10mg/kg,表明珍珠龙胆石斑鱼经罗勒精油暂养与诱导休眠后,低温保活72h可通过代谢消除丁香酚的残留。结论10~20 mg/kg罗勒精油在珍珠龙胆石斑鱼保活中可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罗勒精油 残留 保活 安全性
下载PDF
水飞蓟素对杂交石斑鱼幼鱼血清生化指标、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肝脏代谢组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刚 欧光海 +7 位作者 温震威 黄鉴鹏 马骞 张健东 谢瑞涛 李豫 蒋鑫涛 黄建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51,共11页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水飞蓟素对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幼鱼血清生化指标、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肝脏代谢组的影响,为水飞蓟素在杂交石斑鱼饲料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水飞蓟素对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幼鱼血清生化指标、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肝脏代谢组的影响,为水飞蓟素在杂交石斑鱼饲料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取(24.06±0.15)g杂交石斑鱼幼鱼,分别投喂添加0、0.2、0.4和0.6 g/kg的水飞蓟素4种等氮等脂饲料(分别记为SL0、S1、S2和S3)56 d,测定石斑鱼的血清生化指标和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对肝脏进行代谢组分析。【结果】1)与对照(SL0组)相比,S1和S2组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下降,S3组血清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含量显著下降,S2组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2)与SL0组相比,S1、S2和S3组肝脏中hmgcr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以及pparγ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S2组肝脏中pparα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3)与SL0组相比,S1和S2组肌肉中pparγ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4)与SL0组相比,在S3组肝脏代谢组中筛选出18种差异代谢物,其中共有15种差异代谢物下调,3种差异代谢物上调;谷胱甘肽代谢和鞘脂信号通路两条代谢通路被显著富集,5-羟脯氨酸、腺苷和牛磺鹅去氧胆酸等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结论】饲料中添加0.6 g/kg的水飞蓟素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调节代谢物的含量发挥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从而降低杂交石斑鱼幼鱼的血脂水平,改善肝脏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杂交石斑鱼 棕点石斑鱼 清水石斑鱼 血清生化指标 脂代谢相关基因 代谢组
下载PDF
珍珠龙胆石斑鱼有水保活中肌肉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温敬敬 王蕾 +6 位作者 王金厢 李学鹏 励建荣 丁玉庭 谢晶 王彦波 秦小明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5-954,共10页
为筛选珍珠龙胆石斑鱼有水保活过程中的生命质量特征指标,以石斑鱼有水保活过程中存活率、体质量损失率、肌肉的一般化学组成、质构特性、肌肉组织形态、血清生化指标、鱼鳃Na^(+)/K^(+)-ATP酶活性及其组织形态等为观测指标,探究不同有... 为筛选珍珠龙胆石斑鱼有水保活过程中的生命质量特征指标,以石斑鱼有水保活过程中存活率、体质量损失率、肌肉的一般化学组成、质构特性、肌肉组织形态、血清生化指标、鱼鳃Na^(+)/K^(+)-ATP酶活性及其组织形态等为观测指标,探究不同有水保活时间(0、24、48、72、96、120 h)下珍珠龙胆石斑鱼肌肉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降低、体质量损失率显著升高(P<0.05),肌肉中粗脂肪、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肌肉硬度也逐渐降低;肌肉组织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肌纤维逐渐收缩、空隙逐渐增大;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逐渐变强,皮质醇含量先降后增;鱼鳃中Na^(+)/K^(+)-ATP酶活性呈先降后升趋势,鳃小片形状变长变细,并且伴有水肿现象,同时鱼鳃白度显著增加(P<0.05)。血清指标和鱼鳃组织形态有望成为表征石斑鱼生命质量特征的有效指标,该结果可为石斑鱼保活流通过程中生命质量特征的动态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有水保活 肌肉品质 生理生化指标 生命质量特征
下载PDF
珍珠龙胆石斑鱼对7种蛋白源的表观消化率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朝中 曹俊明 +8 位作者 董晓慧 迟淑艳 章双 杨奇慧 刘泓宇 邓君明 张卫 谭北平 谢诗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7-268,共12页
研究测定了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对黄粉虫粉(TMM)、黑水虻虫粉(HIM)、乙醇梭菌蛋白(CAP)、荚膜甲基球菌蛋白(MCM)、小球藻粉(CVM)、棉籽浓缩蛋白(CPC)和秘鲁鱼粉(PFM)共7种蛋白... 研究测定了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对黄粉虫粉(TMM)、黑水虻虫粉(HIM)、乙醇梭菌蛋白(CAP)、荚膜甲基球菌蛋白(MCM)、小球藻粉(CVM)、棉籽浓缩蛋白(CPC)和秘鲁鱼粉(PFM)共7种蛋白源的表观消化率(ADCs)。试验配制1组含50%鱼粉的基础饲料,而7组试验饲料按70%的基础饲料和30%的蛋白源配制而成,8组饲料都加入0.1%氧化钇(Y_(2)O_(3))作为外源标志物。将初始平均体重为(9.95±0.50)g的杂交石斑鱼幼鱼随机分配到0.3 m^(3)的玻璃钢桶中,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桶),每桶30尾鱼。经过5d的试验饲料饲喂驯化后,每天两次用虹吸法收集粪便样本。结果表明,7种蛋白源的干物质ADCs从高至低依次为:CVM>TMM=CAP=CPC>HIM=MCM=PFM。CVM的干物质、粗蛋白和大多数氨基酸(包括蛋氨酸和苏氨酸)的ADCs最高。而HIM的干物质、粗蛋白和大多数氨基酸的ADCs低于其他组。CAP的赖氨酸ADCs高于其他6种蛋白原料,粗蛋白ADCs仅次于CVM。PFM的干物质ADCs明显低于CVM,但与CAP没有显著差异。此外,PFM的粗蛋白ADCs低于CVM、CAP和MCM三种蛋白原料,并且其赖氨酸ADCs低于CAP,苏氨酸ADCs也低于CAP和CVM。研究表明,这7种蛋白源中小球藻粉(CVM)和乙醇梭菌蛋白(CAP)在珍珠龙胆石斑鱼中显示出较高的表观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消化率 鱼粉替代 蛋白源 珍珠龙胆石斑鱼
下载PDF
褐点石斑鱼鱼肉及其副产物的脂肪酸分析
7
作者 崔景涛 李川 +1 位作者 裴志胜 曹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81,共9页
为了评估褐点石斑鱼的脂肪酸组成特点,采用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技术对鱼肉、头、皮和内脏的脂质含量、总脂及各脂类脂肪酸组成,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s,TAG)和磷脂(phospholipids,PL)中脂肪酸的位置分布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石斑鱼鱼... 为了评估褐点石斑鱼的脂肪酸组成特点,采用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技术对鱼肉、头、皮和内脏的脂质含量、总脂及各脂类脂肪酸组成,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s,TAG)和磷脂(phospholipids,PL)中脂肪酸的位置分布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石斑鱼鱼头和内脏中含有丰富的糖脂(saccharolipids,SL)和PL。在各组织总脂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占总脂肪酸的24.17%~24.51%,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及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的含量为12.42%~13.73%,动脉粥状硬化指数、血栓形成指数和n-6/n-3的比例处于较低水平。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尤其是DHA+EPA(28.43%~37.37%)在PL中的比例要远高于在其它脂类中的占比。饱和脂肪酸主要分布在TAG和PL的sn-2位,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分布在TAG的sn-1,3位和PL的sn-2位,PUFA倾向于分布在TAG的sn-1,3位和PL的sn-1位;TAG中,DHA主要分布在sn-2位,而在PL中DHA主要分布在sn-1位,有利于提高DHA的生物利用率。因此,褐点石斑鱼脂质组成丰富,DHA在TAG和PL中的位置分布特点使其更易被人体所利用,可以作为DHA-TAG和DHA-PL的潜在来源,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点石斑鱼 气相色谱 脂肪酸组成 脂肪酸位置分布
下载PDF
温度和盐度对龙虎斑存活与摄食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梁华芳 黄东科 +2 位作者 吴耀华 王成桂 钟卫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2-26,共5页
龙虎斑是由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和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杂交种。研究水温及盐度在骤变和渐变情况下龙虎斑的存活和摄食情况,结果表明:龙虎斑在温度为14~35℃的海水中均能存活和摄食,最... 龙虎斑是由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和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杂交种。研究水温及盐度在骤变和渐变情况下龙虎斑的存活和摄食情况,结果表明:龙虎斑在温度为14~35℃的海水中均能存活和摄食,最适宜温度环境为25~35℃;温度从30℃骤变至20、25、35℃时,龙虎斑100%存活;从30℃骤变至10℃和15℃时,龙虎斑全部死亡;水温从30℃开始渐变,下降幅度为1℃/d,当下降至24℃时摄食减少,13℃时停止摄食,下降至11℃时出现死亡。龙虎斑在盐度为1~55的海水中均能存活和摄食,摄食适宜海水盐度为4~45;盐度从30骤变至5、10、15、20、25、35、40、45、50、55等盐度时,龙虎斑100%存活,骤变至0时,4 h内存活率100%,16 h存活率55.5%;盐度从30渐变,每天降低2,降至6后,每天降低1,盐度降到1时,龙虎斑的活动和摄食明显减少,渐变至0时,36 h出现死亡,48 h内全部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斑 存活 摄食 温度 盐度
下载PDF
温度对有水保活石斑鱼代谢与鱼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范秀萍 秦小明 +3 位作者 章超桦 陈建平 朱乾峰 陈鹏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41-248,共8页
为探讨温度对有水保活珍珠龙胆石斑鱼代谢与肌肉品质的影响,该文对不同温度有水保活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保活前后的水质变化、血液生化指标与肌肉理化性质等进行了测定。将体质量为(503?31)g的石斑鱼暂养48 h后,以平均1~2℃/h的速... 为探讨温度对有水保活珍珠龙胆石斑鱼代谢与肌肉品质的影响,该文对不同温度有水保活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保活前后的水质变化、血液生化指标与肌肉理化性质等进行了测定。将体质量为(503?31)g的石斑鱼暂养48 h后,以平均1~2℃/h的速度程序降温至13~14℃,分别在15,20,25℃的条件下保活。结果显示:珍珠龙胆石斑鱼在15、20和25℃下保活96 h后的存活率分别为100%,75%和17%。低温保活显著降低水体中代谢产物含量,15组与25℃组相比,珍珠龙胆石斑鱼在24~96 h内的总氨氮产量降低量在38.12%~57.76%。表明低温通过降低鱼体的呼吸代谢,减少水体中总氨氮与非离子氨氮的浓度而减缓水质恶化。休眠后鱼体受到低温应激作用血清皮质醇与血糖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保活72 h后,与25℃组相比,15℃处理组鱼体血清皮质醇含量显著降低,但血糖水平显著增加(P<0.05),表明低温能降低鱼体在保活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同时出现显著的高血糖症状。与新鲜的珍珠龙胆石斑鱼相比,保活72 h后,15℃处理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肌酸激酶活性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乳酸脱氢酶活性、尿素氮、尿酸、总蛋白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肌肉中糖原与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下降32.50%和36.32%,水分、粗蛋白、乳酸含量、以及持水力和p H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总体优于25℃处理组。表明25℃保活条件下珍珠龙胆石斑鱼通过增强机体代谢酶活性,增加能量物质代谢,而导致肌肉品质下降;而在15℃保活鱼体能维持较低的代谢水平,生存能力提高,保活72 h后肌肉品质无显著变化。因此15℃适合珍珠龙胆石斑鱼的长途保活运输。该研究结果为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有水保活运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活性 理化性质 珍珠龙胆石斑鱼 低温保活 血清生化
下载PDF
龙虎斑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于宏 万刚涛 +5 位作者 程民杰 邢克智 陈成勋 王庆奎 程镇燕 刘海学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83-87,共5页
对龙虎斑鱼的肌肉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和肉质评价,结果表明,龙虎斑鱼新鲜肌肉中粗脂肪质量分数4.18%,粗蛋白质量分数17.05%,粗灰分质量分数1.24%,水分质量分数80.19%。肌肉蛋白质中共检测出氨基酸种类有17种,占新鲜肌肉样品的质量分数为17.... 对龙虎斑鱼的肌肉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和肉质评价,结果表明,龙虎斑鱼新鲜肌肉中粗脂肪质量分数4.18%,粗蛋白质量分数17.05%,粗灰分质量分数1.24%,水分质量分数80.19%。肌肉蛋白质中共检测出氨基酸种类有17种,占新鲜肌肉样品的质量分数为17.88%;7种必需氨基酸(EAA)占新鲜肌肉样品的质量分数为7.79%,占氨基酸总量的43.57%;4种鲜味氨基酸(DAA)占新鲜肌肉样品的质量分数为6.17%,占氨基酸总量的34.51%;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101.35,其氨基酸组成比例符合FAO/WHO标准。新鲜肌肉中共检测出脂肪酸种类有14种。其中7种饱和脂肪酸(SFA)占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为47.29%;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占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为18.86%;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为33.86%,DHA质量分数占脂肪酸总量的30.24%。龙虎斑鱼营养价值较高,海鲜味浓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斑鱼 肌肉 营养成分
下载PDF
盐度渐变和骤变对褐点石斑鱼存活和摄饵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施钢 张健东 +5 位作者 潘传豪 黄建盛 汤宝贵 周晖 王中良 陈刚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45-51,共7页
以人工育苗所得的褐点石斑鱼苗为材料,水温28~31.5℃下,盐度范围0~70以组间距5共设置15个梯度,分别进行盐度渐变和骤变对鱼苗存活和摄饵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渐变实验中,以5/d升高或者降低盐度时,盐度10~55之间,鱼苗存活率100%;而... 以人工育苗所得的褐点石斑鱼苗为材料,水温28~31.5℃下,盐度范围0~70以组间距5共设置15个梯度,分别进行盐度渐变和骤变对鱼苗存活和摄饵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渐变实验中,以5/d升高或者降低盐度时,盐度10~55之间,鱼苗存活率100%;而在盐度降低至5时,平均存活时间为15.16 h,24 h存活率19.1%;盐度降至0,平均存活时间7.92 h,24 h存活率为0,盐度0时其平均存活时间与盐度5时的平均存活时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盐度60,鱼苗基本不摄食,24 h平均存活时间38.51h,24 h存活率为89.8%,24~48 h存活率为89.8%;盐度65,鱼苗不摄食,平均存活时间10.95 h,24 h存活率0%;盐度65平均存活时间与盐度60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鱼苗在盐度25~45间摄食活动活跃。骤变实验中,盐度5~50,鱼苗存活时间>48 h;盐度0,24 h存活率5%,48 h存活率为0;盐度55,24 h存活率100%,24~48 h间存活率83.3%;盐度60,24 h存活率44.1%,48 h存活率降至11.1%;鱼苗在盐度65、70中24 h存活率0%;盐度0、65、70的处理组48 h平均存活时间的显著短于其它各组,盐度0~5、55~70为褐点石斑鱼苗骤变的极限生存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活 摄饵 盐度 渐变 骤变 褐点石斑鱼
下载PDF
不冻液处理对石斑鱼在常温物流过程中的品质和货架期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燕燕 张涛 +3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郝淑贤 林婉玲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74-2583,共10页
为了解不冻液处理后的优质养殖石斑鱼在常温直销物流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和货架 期,本研究对鲜活石斑鱼采用不冻液处理后,测定其在模拟常温直销物流过程中的肌肉 微观结构及其在物流条件下的温度曲线、感官评价、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 为了解不冻液处理后的优质养殖石斑鱼在常温直销物流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和货架 期,本研究对鲜活石斑鱼采用不冻液处理后,测定其在模拟常温直销物流过程中的肌肉 微观结构及其在物流条件下的温度曲线、感官评价、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菌落总数和K值的变化,并与空气冻结处理、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 较。结果显示,鲜活石斑鱼采用不冻液处理不仅可使鱼肉保持新鲜的品质,而且能明显 延长常温流通货架期,物流时间可达到80 h,该时间下其TVB-N达到26.88 mg/100 g, K值47.965%,菌落数为5.88 lg (CFU/g),鱼肉肌肉纤维结构完整,接近新鲜鱼肉,感官 评价结果好,比静止空气冻结组延长10 h,比无冻对照组延长30 h。本研究可为优质石 斑鱼的保藏提供新的保鲜、保真、保质技术,为当前石斑鱼从养殖产地直销到消费者家 中的常温物流需求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不冻液处理 常温直销物流 品质 货架期
下载PDF
不同盐度对龙虎斑生长和摄食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成桂 梁华芳 +2 位作者 黄东科 吴耀华 赖艺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0-44,共5页
在盐度5、10、15、20、25、30条件下,以全人工配合饵料饲喂龙虎斑[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棕点石斑鱼(E.fuscoguttatus♀)]60 d,研究不同盐度对龙虎斑生长和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龙虎斑生长的影响... 在盐度5、10、15、20、25、30条件下,以全人工配合饵料饲喂龙虎斑[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棕点石斑鱼(E.fuscoguttatus♀)]60 d,研究不同盐度对龙虎斑生长和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龙虎斑生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度5-20组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均高于盐度25、3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度10组的增长率最高,为55.08%,盐度15组的特定生长率最大,为2.30%/d,盐度和龙虎斑生长速率的回归方程为K=0.000 09 S 4-0.006 S 3+0.131 S 2-1.055 S+4.832(R 2=0.984);不同盐度对龙虎斑的摄食率和饵料系数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度15组的摄食率最高,为1.64%/d,其次为盐度10组,为1.60%/d,饵料系数在盐度15组最低,为0.820,其次为盐度10组,为0.827。因此,龙虎斑在低盐度条件下生长比高盐度快,摄食率高,饵料利用率高,最佳生长盐度为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斑 盐度 生长 摄食
下载PDF
不同饵料强化剂对龙虎斑仔稚鱼生长、存活率、消化酶活力及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忠优 张健东 +4 位作者 周晖 陈刚 施钢 潘传豪 李向民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7-32,共6页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与卤虫(Artemia franciscana)无节幼体分别以浓缩小球藻、深海鱼油和鱼肝油强化后,投喂龙虎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仔稚鱼,研究不同强化剂对仔稚鱼生长、存活率、消...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与卤虫(Artemia franciscana)无节幼体分别以浓缩小球藻、深海鱼油和鱼肝油强化后,投喂龙虎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仔稚鱼,研究不同强化剂对仔稚鱼生长、存活率、消化酶活力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强化剂强化后的生物饵料均可显著提高龙虎斑仔稚鱼的存活率、体长和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鱼体粗脂肪含量以及肠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海鱼油组仔稚鱼存活率最高,浓缩小球藻可以显著提高胃、肠蛋白酶活性和鱼体粗蛋白含量,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深海鱼油和鱼肝油可以显著提高肠脂肪酶活性(P<0.05)。结果表明,3种强化剂各具优点,均可用于龙虎斑仔稚鱼生物饵料的强化,尤其以深海鱼油提高存活率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褐点石斑鱼 饵料 强化剂 生长 存活 消化酶活力 体成分
下载PDF
循环水系统养殖杂交石斑鱼的运行效果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骏凯 张健东 +3 位作者 陈刚 汤保贵 王忠良 黄建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18-125,共8页
【目的】研究养鱼池、微滤机、臭氧-蛋白质分离器、生化过滤器组成的循环水系统对杂交石斑鱼的养殖效果。【方法】利用低密度(200尾/池)珍珠龙趸养殖的自然微生物对循环水系统进行生物挂膜30 d,使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体质量(270.5±... 【目的】研究养鱼池、微滤机、臭氧-蛋白质分离器、生化过滤器组成的循环水系统对杂交石斑鱼的养殖效果。【方法】利用低密度(200尾/池)珍珠龙趸养殖的自然微生物对循环水系统进行生物挂膜30 d,使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体质量(270.5±4.5)g的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下称"珍珠龙趸")60 d,放养密度2 000尾/池,以相同放养量相同养殖池的流水养殖系统作对照。监测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挂膜效果,测定循环水养殖系统和流水养殖系统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化学需氧量、悬浮固体粒子等指标,测定珍珠龙趸的生长状况。【结果】循环水养殖系统生化过滤器内部滤料出现附着菌膜,水质变化趋于稳定,挂膜状况良好,养殖期系统出水氨氮、亚硝酸盐、化学需氧量、固体粒子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流水养殖池(P <0.05),去除率分别为65.93%、48.51%、39.92%、80.61%;经60 d养殖,循环水养殖珍珠龙趸存活率89.25%,养殖密度达35.10 kg/m3,体质量(491.7±16)g,增重率62.23%,特定生长率0.82%,饲料系数1.16,而流水养殖珍珠龙趸存活率88.15%,养殖密度为32.16 kg/m3,体质量(446.4±19) g,增重率48.48%,特定生长率0.71%,饲料系数1.27。【结论】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处理效果显著,珍珠龙趸养殖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养殖系统 生化过滤器 水处理效果 杂交石斑鱼 褐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下载PDF
养殖密度、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的协同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唐怀庆 张健东 +4 位作者 陈刚 黄建盛 王忠良 汤保贵 周晖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22-31,共10页
【目的】研究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密度(2、4、6 kg/m3)、投喂频率(1、2、3次/d)和投喂水平(60、80、100%饱食)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 【目的】研究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密度(2、4、6 kg/m3)、投喂频率(1、2、3次/d)和投喂水平(60、80、100%饱食)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等3生长性能参数的协同影响。【方法】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BBD)和响应曲面(RSM)方法分析。【结果】养殖密度、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的一次、二次效应对幼鱼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影响显著(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频率对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水平对饲料转化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投喂频率与投喂水平对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响应面指标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3 0、0.943 6和0.991 0,拟合方程可信度较高。响应指标优化结果表明,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81.24%条件下,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最佳,分别为1.291%/d、1.041%和154.322 U/mg,可靠性达94.6%,可信度较高。【结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内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每天2次的81.24%饱食投喂条件下,幼鱼可健康生长,生产成本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石斑鱼 棕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养殖密度 投喂频率 投喂水平 特定生长率 饲料转化率 胃蛋白酶活力 响应曲面
下载PDF
水解单宁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肠道组织结构与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朱旭枫 黄洋 +2 位作者 黄俊杭 李广丽 朱春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20-1035,共1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水解单宁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肠道组织结构与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600尾初始体重为(21.43±1.31)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随机分为5... 本试验旨在研究水解单宁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肠道组织结构与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600尾初始体重为(21.43±1.31)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在基础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以0(F0组,作为对照组)、0.05%(F1组)、0.10%(F2组)、0.15%(F3组)和0.20%(F4组)的水解单宁替代等量微晶纤维素,配制5种试验饲料,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F2组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F0组(P<0.05),饲料系数(FCR)则显著低于F0组(P<0.05)。肥满度(CF)和存活率(SR)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F0组相比,F2和F3组血清和肝脏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肝脏过氧化氢酶(CAT)、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F0组相比,F1、F2、F3组的肠道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F3组的肌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Illumina MiSeq测序结果显示,添加水解单宁的各试验组肠道菌群的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均高于F0组。从门水平看,各组肠道菌群中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F0组相比,各试验组肠道菌群中变形菌门的比例降低,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比例增加。主坐标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发现,F2和F3组的微生物群落较为接近,而与F0组差别较大。综上可知,饲料中添加0.10%~0.15%的水解单宁可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能,增强鱼体免疫及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组织结构,优化肠道菌群结构。以WGR为评价指标,通过回归方程确定珍珠龙胆石斑鱼饲料中水解单宁的适宜添加量为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生长 抗氧化能力 肠道组织形态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槲皮素-5′-磺酸钠对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君 杨二军 +3 位作者 付伟杰 黄建盛 谢瑞涛 陈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313-5327,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槲皮素-5′-磺酸钠(QS)对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肠道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首先合成QS,经表征后,按照0(FM组)、0.80(QSL...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槲皮素-5′-磺酸钠(QS)对杂交石斑鱼(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肠道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首先合成QS,经表征后,按照0(FM组)、0.80(QSL组)、1.60(QSM组)、3.20 mmol/kg(QSH组)的添加量分别加入基础饲料中,投喂体重为(10.10±0.02)g的杂交石斑鱼幼鱼56 d。每种试验饲料投喂3个玻璃桶,每个玻璃桶放养25尾鱼。结果显示:1)与FM组相比,添加QS对杂交石斑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存活率(SR)和饲料系数(FCR)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FM组相比,添加0.80、1.60 mmol/kg QS显著提高杂交石斑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添加3.20 mmol/kg显著提高杂交石斑鱼肝脏CAT活性(P<0.05)。3)相比FM组,3个添加QS组杂交石斑鱼肠道GPx活性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4)与FM组相比,QSL组肠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NF受体相关因子-2(TRAF-2)、TNF受体超家族成员1A(TNFRSF1A)、干扰素-γ(IFN-γ)、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7(MAP3K7)、MAP3K7结合蛋白3(TAB3)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QSM和QSH组肠道TNF-α和IFN-γ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NF-κBp65亚单位(NF-κBp65)和NF-κB抑制剂-α(IκB-α)、TAB3和MAP3K7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5)3个添加QS组肠道菌群α多样性与FM组无显著差异(P>0.05);β多样性显示,4组样本有明显聚类趋势,QSL和QSM组远离FM组。6)与FM组相比,QSL组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艾克曼菌属(Akkermansi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QSM组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瘤胃球菌科_UCG-005(Ruminococcaceae_UCG-005)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QS不能促进杂交石斑鱼生长,但可提高其肝脏抗氧化能力;QS通过增加肠道氧化应激、改变肠道菌群结构、激活肠道中NF-κB信号通路,诱导杂交石斑鱼的肠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5′-磺酸钠 杂交石斑鱼 核因子-ΚB 肠道菌群 炎症
下载PDF
三种不同的铜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鑫伟 麦浩彬 +7 位作者 迟淑艳 谭北平 姚亚军 姚红梅 董晓慧 杨奇慧 刘泓宇 章双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9-747,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硫酸铜(CuSO4)、甘氨酸铜(Cu-Gly)、羟基蛋氨酸铜(Cu-HMA)三种铜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 ♂× 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幼鱼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9.00&#... 试验旨在研究硫酸铜(CuSO4)、甘氨酸铜(Cu-Gly)、羟基蛋氨酸铜(Cu-HMA)三种铜源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 ♂× 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幼鱼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9.00±0.00) g的珍珠龙胆270尾,分别饲喂等氮等脂的3种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 Cu-Gly组和Cu-HMA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CuSO4组(P<0.05);(2) Cu-HMA组肝体比、脏体比显著高于CuSO4组和Cu-Gly组(P<0.05),各组间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3) Cu-HMA组和Cu-Gly组脊椎骨铜含量显著高于CuSO4组(P<0.05);(4) CuSO4组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Cu-Gly组和Cu-HMA组(P<0.05),且CuSO4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Cu-Gly组和Cu-HMA组(P<0.05);(5) CuSO4组血清铜蓝蛋白显著高于Cu-Gly组和Cu-HMA组(P<0.05);(6)中肠和后肠皱襞高度Cu-HMA组显著高于CuSO4组和Cu-Gly组(P<0.05);综合考虑生长、形态学指标、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酶活性、组织矿物元素含量以及肠道形态结构,在饲料中添加Cu-Gly和Cu-HMA均能显著改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肠道形态及血清脂质代谢,进而改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 不同铜源 抗氧化酶 矿物元素 肠道形态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肝代谢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明辉 王际英 +5 位作者 宋志东 李培玉 李宝山 李忠清 孙永智 张利民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00-1310,共11页
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是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与棕点石斑鱼(♀E.fuscoguttatus)杂交出的新品种。本研究用共轭亚油酸(CLA)添加量为0(CLA0)、0.8%(CLA0.8)、1.6%(CLA1.6)、2.4%(CLA2.4... 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是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与棕点石斑鱼(♀E.fuscoguttatus)杂交出的新品种。本研究用共轭亚油酸(CLA)添加量为0(CLA0)、0.8%(CLA0.8)、1.6%(CLA1.6)、2.4%(CLA2.4)、3.2%(CLA3.2)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63.57±0.56)g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8周,研究不同共轭亚油酸水平对其生长、体组成及肝代谢相关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共轭亚油酸对实验鱼增重率、成活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无显著影响;蛋白质效率随着饲料中共轭亚油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其他各组显著高于CLA0组(P<0.05);摄食率随着饲料中共轭亚油酸水平的升高而降低,CLA0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系数呈降低趋势,在CLA2.4组达到最低,显著低于CLA0组(P<0.05)。(2)肌肉脂肪含量随饲料CLA水平的升高而升高,除CLA0.8组外,其他各组显著高于CLA0组(P<0.05),肝脂肪含量随着饲料CLA含量的变化未见显著性差异。CLA1.6组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和C_(18:0)含量显著高于CLA0组(P<0.05),CLA3.2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C_(18:1n-9)显著低于CLA0组(P<0.05)。CLA2.4组和CLA3.2组肝中C_(16:0)和C_(18:0)含量显著高于CLA0组(P<0.05),而C_(16:1n-7)、C_(18:1n-9)和C_(18:1n-7)含量显著低于CLA0组(P<0.05)。CLA2.4组和CLA3.2组肌肉和肝中C_(18:3n-3)和C_(18:2n-6)在显著低于CLA0组(P<0.05)。肌肉和肝中C_(18:2c9,t11)和C_(18:2t10,c12)含量同共轭酸添加水平呈现高度正相关,且各添加组均显著高于CLA0组(P<0.05)。(3)饲料中共轭亚油酸水平影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活性,各实验组均显著高于CLA0组(P<0.05);饲料中共轭亚油酸水平影响酰基辅酶A氧化酶(ACO)的活性,其中CLA3.2活性最高,均高于其他组(P<0.05);除CLA0.8组的总酯酶和脂肪酸合成酶活力低于CLA0组外,其他各组均高于CLA0组(P<0.05)。实验结果表明,日粮中适量添加CLA可显著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对饲料的利用,改善肌肉和肝中脂肪酸组成,同时增加肝脂肪代谢相关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珍珠龙胆石斑鱼 生长性能 体组成 脂肪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