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est of Japan/East of Europe: Translating Architectural Legacies and the Case of Bruno Taut’s Hyuga Villa
1
作者 Paolo Scrivano Marco Capitanio 《Built Heritage》 2018年第2期50-61,共12页
Based on communications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West of Japan/East of Europe’,hos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t 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 in concomitance with the exhibi­t... Based on communications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West of Japan/East of Europe’,hos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t 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 in concomitance with the exhibi­tion‘Bruno Taut’s Hyuga Villa in Atami,Japan’,this text discusses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in architecture departing from the example of Hyuga Villa,realised by Taut in 1936.Despite the inherently immobile status of 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 ideas travel widely,as well as their conceivers,the architects.The cultural passage implicit to translation is never flawless,though.Hyuga Villa offers a good case in point,since it was conceived by an architect who had only a partial grasp of local culture and who tried to integrate elements of both Western and Japanese design.But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translating’architecture?Can we translate not only words but also images,details,building conventions,even aesthetic sensitivities?And is everything translatable?Applied to an artifact recognised today as an important testimony to the encounter between Western and Eastern design cultures,these questions relate to issues that are central to the debate on both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built heritage,proposing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in terms of method and sco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ural translation bruno taut JAPAN Hyuga Villa emigration professional mobility European architecture Asian architecture heritage
原文传递
现代之眼 张肇康与《中国:建筑之道》
2
作者 徐明松 黄玮庭 《时代建筑》 2021年第3期134-139,共6页
张肇康在经历了早年飘浮不定的工作、生活环境后,1975年重回香港,并独立开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城市风貌急剧变化,许多值得保存的传统遭到破坏,兴起张肇康调研传统民居的意图。张肇康带学生进出中国多个省份共达73次,记录了中国传统民... 张肇康在经历了早年飘浮不定的工作、生活环境后,1975年重回香港,并独立开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城市风貌急剧变化,许多值得保存的传统遭到破坏,兴起张肇康调研传统民居的意图。张肇康带学生进出中国多个省份共达73次,记录了中国传统民居鲜活且具生命力的地区特色,这份调研显得格外不同的原因有三:一是张肇康不像布鲁诺·陶特是用西方人的观点来看待东方;二是张肇康接受包豪斯现代设计教育的洗礼后,先创作、实验了系列的"中国现代建筑",才以"现代之眼"进行民居的测绘与纪录;三是这些民居的调研由《中国:建筑之道》一书的共同作者瑞士建筑师维尔纳·布雷泽陪伴随行,布雷泽活跃于西方出版界,专研密斯与东方建筑,整本书的架构或调研过程,两人必有许多讨论。因此这本书成为我们窥探张肇康晚年,甚或是其一生建筑哲学观的关键性著作。文章作为系列专栏的最后一篇,对陈其宽、张肇康两位建筑先行者所做出的贡献,尝试给出一个历史地位的小结,希望为日后华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一种"借鉴"与"养分",这是历史研究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肇康 香港大学建筑系 民居建筑 布鲁诺·陶特 维尔纳·布雷泽 现代之眼
下载PDF
布鲁诺·陶特“玻璃展馆”对玻璃的选择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楠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221-224,276,共5页
20世纪初表现主义建筑在对玻璃的使用上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布鲁诺.陶特作为当时柏林最主要的建筑师和建筑组织的创建者之一,他的作品展现了表现主义"玻璃"建筑最主要的特点。本文主要通过陶特在1914年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上... 20世纪初表现主义建筑在对玻璃的使用上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布鲁诺.陶特作为当时柏林最主要的建筑师和建筑组织的创建者之一,他的作品展现了表现主义"玻璃"建筑最主要的特点。本文主要通过陶特在1914年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上设计的"玻璃展馆"去探析他是如何运用玻璃来达到表现主义建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诺·陶特 玻璃展馆 表现主义建筑
下载PDF
汉斯·珀尔齐希与表现主义建筑 被引量:1
4
作者 尤里乌斯.帕森纳 张艳(译) 刘文豹(校) 《建筑师》 2016年第2期88-96,共9页
现代主义运动风行时期,汉斯·珀尔齐希并未寻找程式化的东西,而是致力于将艺术与建筑综合在一起。他的作品与思想对当时的年轻建筑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表现主义建筑在一战后即刻浮现。
关键词 德意志制造联盟 彼得·贝伦斯 汉斯·珀尔齐希 表现主义建筑 布鲁诺·陶特 玻璃链 门德尔松 爱因斯坦天文台
下载PDF
彩色玻璃之梦——保罗·西尔巴特的建筑思想探析
5
作者 李楠 《华中建筑》 2008年第9期39-41,共3页
作为诗人和小说家,保罗-西尔巴特也是德国表现主义建筑师在使用彩色玻璃上的精神领袖。他的小说仔细描述了"玻璃建筑"的建造目的与实践方法,他的建筑设想在1914年由建筑师布鲁诺-陶特设计的"玻璃展馆"中得到了实现... 作为诗人和小说家,保罗-西尔巴特也是德国表现主义建筑师在使用彩色玻璃上的精神领袖。他的小说仔细描述了"玻璃建筑"的建造目的与实践方法,他的建筑设想在1914年由建筑师布鲁诺-陶特设计的"玻璃展馆"中得到了实现。该文试图通过西尔巴特关于彩色玻璃的建筑思考,找寻他对表现主义建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西尔巴特 彩色玻璃 布鲁诺·陶特
下载PDF
现代建筑与风土世界的对话——德国建筑师布鲁诺·陶特对风土建筑的价值认知和实践路径研究
6
作者 潘玥 《建筑师》 2021年第6期47-57,共11页
自工业社会起,现代建筑与风土世界之间的关系呈现从矛盾到融合的复杂演变。其中,建筑师考察、认知和转换风土世界中的设计资源,修正现代建筑自身进程的思维轨迹和操作方法值得深入探讨。文章聚焦于德国建筑师布鲁诺·陶特在德国、... 自工业社会起,现代建筑与风土世界之间的关系呈现从矛盾到融合的复杂演变。其中,建筑师考察、认知和转换风土世界中的设计资源,修正现代建筑自身进程的思维轨迹和操作方法值得深入探讨。文章聚焦于德国建筑师布鲁诺·陶特在德国、日本、土耳其等若干地区所对应的人生阶段当中,与风土建筑相关的文本著述与设计作品,分析其对风土建筑价值认知的发展动力和实践路径的相应改变,重拾风土建筑在现代建筑自身进程中的反思和镜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土建筑 布鲁诺·陶特 价值认知 现代设计
下载PDF
“世界性建筑”的观念与诠释——布鲁诺·陶特的东方经历及其现代建筑普遍性视角
7
作者 姚冬晖 宗晨玫 《南方建筑》 2018年第4期68-75,共8页
自形成起,国际风格就被视为现代建筑普遍性的一种表现,并由此带来国际风格与地域传统之间的对立和纷争。作为现代建筑运动主要参与者的布鲁诺·陶特,由于晚年在日本、土耳其的流亡经历,在历史中率先平等客观地对待世界范围内的建筑... 自形成起,国际风格就被视为现代建筑普遍性的一种表现,并由此带来国际风格与地域传统之间的对立和纷争。作为现代建筑运动主要参与者的布鲁诺·陶特,由于晚年在日本、土耳其的流亡经历,在历史中率先平等客观地对待世界范围内的建筑传统,思考地域传统与现代建筑普遍性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并将其思考付诸理论与实践。文章对陶特这段东方经历的回溯以及由此展开的"世界性建筑"观念的阐释,不但将联系起陶特的跨文化视角以及德国客观性思想等现代建筑谱系中容易被忽略的重要层面,同时对于丰富当下认知地域传统的视角和反思现代建筑普遍性的内涵,都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诺·陶特 世界性建筑 客观性 普遍性 跨文化
下载PDF
作为现代主义宣言的东方传统:3位西方建筑师与桂离宫(上)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涛 魏春雨 李鑫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共6页
以3位重要的西方建筑师与桂离宫的关系为切入点,梳理桂离宫与现代建筑发展历程之间的历史关联,指出关于桂离宫的解读中现代主义的片面性、建筑师的主观性,并阐释桂离宫对于当代日本及西方建筑学的影响。从建筑学批判性策略的角度,总结... 以3位重要的西方建筑师与桂离宫的关系为切入点,梳理桂离宫与现代建筑发展历程之间的历史关联,指出关于桂离宫的解读中现代主义的片面性、建筑师的主观性,并阐释桂离宫对于当代日本及西方建筑学的影响。从建筑学批判性策略的角度,总结相关历史过程的当代意义:对传统的辩证解读,对西方价值体系的选择性认同,基于本土视角的文化再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离宫 现代性 布鲁诺·陶特 瓦尔特·格罗 皮乌斯 勒·柯布西耶 日本建筑
原文传递
作为现代主义宣言的东方传统:3位西方建筑师与桂离宫(下)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涛 魏春雨 李鑫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9-105,共7页
以3位重要的西方建筑师与桂离宫的关系为切入点,梳理桂离宫与现代建筑发展历程之间的历史关联,指出关于桂离宫的解读中现代主义的片面性、建筑师的主观性,并阐释桂离宫对于当代日本及西方建筑学的影响。从建筑学批判性策略的角度,总结... 以3位重要的西方建筑师与桂离宫的关系为切入点,梳理桂离宫与现代建筑发展历程之间的历史关联,指出关于桂离宫的解读中现代主义的片面性、建筑师的主观性,并阐释桂离宫对于当代日本及西方建筑学的影响。从建筑学批判性策略的角度,总结相关历史过程的当代意义:对传统的辩证解读,对西方价值体系的选择性认同,基于本土视角的文化再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离宫 现代性 布鲁诺·陶特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勒-柯布西耶 日本建筑
原文传递
表现主义乌托邦:布鲁诺·陶特、玻璃建筑和城市的消融 被引量:1
10
作者 泰勒斯·米勒 连晨炜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40-49,2-3,共12页
本文关注了德国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布鲁诺·陶特(Bruno Taut)在一战及其后一段时间里富于远见性的艺术行为。陶特发展了一系列新建筑类型,它们并非仅仅是一种对新建筑或新都市主义的想象,而是一种生产乌托邦式'新人类'的完... 本文关注了德国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布鲁诺·陶特(Bruno Taut)在一战及其后一段时间里富于远见性的艺术行为。陶特发展了一系列新建筑类型,它们并非仅仅是一种对新建筑或新都市主义的想象,而是一种生产乌托邦式'新人类'的完整空间计划的概要。他平衡了现代都市和工业城市的高度组织性、空间性,日常经验中建造和功能在布置上的一体性,以及现代都市无秩序、未规划的扩张,还艺术性地预示了被异化和分隔的城市与乡村的再联合,并最终拉近了所有那些被分隔开的个体人、自然、宇宙。最后,作者思考了一种更宏大的外在语境条件,它支撑了这种表现主义的建筑乌托邦,并导致陶特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突然完全放弃这一主张并转而支持更为冷峻、功能主义的建筑方案,直到其去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诺·陶特 表现主义 乌托邦 玻璃建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