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念”之道:慧能禅思想的原创性与禅悟的奥秘 被引量:1
1
作者 顾明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3,178,共13页
禅宗在世界思想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其独创性来自惠能的《坛经》,但在后来,禅宗的发展似乎出现一种趋势,该趋势大大削弱了惠能原初思想的原创性,并显示了一种将惠能的禅思想重新皈依于汉传佛教思想的体制性努力。因此,很有必要追寻惠能... 禅宗在世界思想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其独创性来自惠能的《坛经》,但在后来,禅宗的发展似乎出现一种趋势,该趋势大大削弱了惠能原初思想的原创性,并显示了一种将惠能的禅思想重新皈依于汉传佛教思想的体制性努力。因此,很有必要追寻惠能禅宗思想的源头,还原其思想的革命性。采用史料研究与心理学、神经科学、哲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照老庄道家思想细读惠能对《金刚经》的解读及其敦煌版《坛经》中的创新思想和修行方法,旨在揭示禅的独创性和普世吸引力,以及迄今为止禅悟不为人知的秘密。结论是惠能禅思想的渊源不是佛教的“空”,而是道家的“无”,其核心思想是“无念”之道,而禅悟也并非佛教的觉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佛教 印度禅 坛经 禅悟
下载PDF
吐鲁番发现的“大随求陀罗尼经咒图” 研究
2
作者 侯明明 胡兴军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国内目前发现唐宋时期“大随求陀罗尼经咒图”二十余件,主要根据《大随求陀罗尼经咒》绘制而成。该经现存两个汉译本,不空译本和宝思惟译本,吐鲁番发现的“大随求图”在时代和内容上更加接近宝思惟译本,但“吐鲁番图”也表现出如出土位... 国内目前发现唐宋时期“大随求陀罗尼经咒图”二十余件,主要根据《大随求陀罗尼经咒》绘制而成。该经现存两个汉译本,不空译本和宝思惟译本,吐鲁番发现的“大随求图”在时代和内容上更加接近宝思惟译本,但“吐鲁番图”也表现出如出土位置是覆盖在死者身上、护法天人和神器分别置于方框内、图像中出现有胡人特征的天王形象等特性,与这两个译本内容及其他地区所出“大随求图”图像均不相同,这在一方面说明吐鲁番发现的“大随求图”所依据的或为目前已经佚失的梵文原版或其他汉译本,另一方面则是因持明密教传入吐鲁番后被本土化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随求 持明密教 阿斯纳塔那墓地
下载PDF
度母诵经音乐的多样性特征
3
作者 斯琴塔娜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80,共11页
度母源于古印度,在汉传与藏传佛教中同被尊为诸佛之母,尤其被藏传佛教所推崇,被看作是诸佛事业总集的显现,象征着诸佛利益众生的善业,其自身的宗教功能及价值意义构成了度母信仰文化延续至今的内在动力。度母诵经音乐是度母信仰中非常... 度母源于古印度,在汉传与藏传佛教中同被尊为诸佛之母,尤其被藏传佛教所推崇,被看作是诸佛事业总集的显现,象征着诸佛利益众生的善业,其自身的宗教功能及价值意义构成了度母信仰文化延续至今的内在动力。度母诵经音乐是度母信仰中非常重要的外在行为,不同的度母礼赞文在寺院持诵时会有不同的诵经形式。文章以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德钦寺的度母诵经音乐为样本,研究其音高表现、节奏节拍、诗曲关系,阐释诵经乐因释义内容不同而呈现出的多样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度母经赞 俱声乐 多样性 佛教本土化与中国化
下载PDF
赵州陀罗尼经幢营建初探
4
作者 贾腾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0-115,共6页
赵州陀罗尼经幢基本保存完整,建筑构件形制明确、刻经文字内容清晰。根据幢身所刻《大宋赵州南关厢邑人等重特建幢子相轮记》,现存经幢应建于宋景祐五年(1038),而城楼式宝盖、栌斗出正心枋并隐刻泥道栱等具有唐、五代特征的做法表明,该... 赵州陀罗尼经幢基本保存完整,建筑构件形制明确、刻经文字内容清晰。根据幢身所刻《大宋赵州南关厢邑人等重特建幢子相轮记》,现存经幢应建于宋景祐五年(1038),而城楼式宝盖、栌斗出正心枋并隐刻泥道栱等具有唐、五代特征的做法表明,该建筑很可能存在一个旧有的原型。题记中的题名包括邑社成员、军人军属、地方官员等,反应了北宋佛教活动的社会化、世俗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幢 北宋 佛教 邑社
下载PDF
西双版纳傣族贝叶文化与植物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41
5
作者 许再富 刘宏茂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74-179,共6页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的策略是必须提高公众意识,支持社区、青年及妇女积极参与保护行动。所以,近年来,传统知识与生物多样性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以西双版纳的傣族为例,探讨了贝叶文化与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的策略是必须提高公众意识,支持社区、青年及妇女积极参与保护行动。所以,近年来,传统知识与生物多样性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以西双版纳的傣族为例,探讨了贝叶文化与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持续利用的关系,包括佛主与植物、佛经的文字载体植物、佛寺的用材树种、赕佛活动的植物和佛寺庭园的植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保护 西双版纳 傣族 贝叶文化
下载PDF
藏戏传统剧目的佛教渊源新证 被引量:9
6
作者 康保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4-61,共8页
该文对《诺桑法王》等几个传统藏戏的题材来源进行了新的探索,指出传统藏戏剧目的题材多源自佛经,尤多敷演佛本生故事;说明藏戏并不属于“傩戏型”戏剧,而是典型的佛教戏剧。
关键词 藏戏 传统剧目 佛教 佛经 佛本生
下载PDF
瓜州榆林窟第3窟的年代问题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永增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16-23,共8页
榆林窟第3窟是敦煌石窟中的代表洞窟,窟内现存与密教相关的曼荼罗或经变画17幅,以及用汉文、西夏文、回鹘文、八思巴文题写的题记31条。这些题记中,除了几则元代供养人题记外,绝大多数是游人题记。本文根据这些题记对榆林窟第3窟开凿于... 榆林窟第3窟是敦煌石窟中的代表洞窟,窟内现存与密教相关的曼荼罗或经变画17幅,以及用汉文、西夏文、回鹘文、八思巴文题写的题记31条。这些题记中,除了几则元代供养人题记外,绝大多数是游人题记。本文根据这些题记对榆林窟第3窟开凿于西夏的观点发出了质疑,提出这些壁画当绘制在元代中晚期的新观点。同时认为,东壁佛坛上的释迦降魔像以及左右两组六臂观音像制作在明洪武元年之后,窟室中央的一佛四菩萨以及八大明王、十八罗汉像制作在清嘉庆年之后。榆林窟第3窟开凿年代的新探讨,对研究敦煌石窟的开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窟 密教 经变画 题记
下载PDF
西双版纳地区南传佛教跨界诵经风格的传统和变迁——以中缅打洛、小勐拉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董宸 《音乐探索》 CSSCI 2013年第2期68-74,共7页
西双版纳地区是中国境内重要的南传佛教传播区域,与东南亚的缅甸、老挝为邻,在边贸经济、社会生活、宗教生活等领域一直交往密切,对当地的佛教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打洛镇与缅甸小勐拉市毗邻,两地原住民属于血缘、... 西双版纳地区是中国境内重要的南传佛教传播区域,与东南亚的缅甸、老挝为邻,在边贸经济、社会生活、宗教生活等领域一直交往密切,对当地的佛教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打洛镇与缅甸小勐拉市毗邻,两地原住民属于血缘、地缘关系紧密,共同信仰南传佛教的同源掸傣民族,在保持传统宗教教义与仪轨的背景下,传统诵经风格受到了现代文化流动性的影响,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风格。文章拟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以西双版纳地区南传佛教跨界诵经风格传统模式与新模式的同步发展为描述对象,对经文经腔系统中与"音乐方言"相关的内容进行探讨、呈现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佛教 诵经风格 小勐拉 打洛 传统和变迁
下载PDF
敦煌经变画 被引量:40
9
作者 施萍婷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3,125-129,共13页
本文分析了敦煌经变画的意义和内涵,并以敦煌壁画经变画的代表作为例,通过对照佛经及相关文献,指出各类经变画的特征与辨识的依据,着重分析了内容较丰富的经变的画面特征。
关键词 敦煌 莫高窟 经变 佛教 禅宗
下载PDF
法藏西夏文《占察善恶业报经》残片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戴忠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4-96,共3页
本文考证法国收藏的一件西夏文佛经残片。这件残片原出敦煌北区,内容为《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一,已刊布的西夏文文献目录都没有著录这种佛经,本文可以为西夏佛教文献学补充一份新的材料。
关键词 西夏文 佛经 敦煌
下载PDF
《佛说阿弥陀经》的西夏译本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孙伯君 《西夏研究》 2011年第1期23-32,共10页
本文首次对俄藏8个编号的西夏文本《佛说阿弥陀经》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对比,明确了惠宗初译本和仁宗校译本的不同,并参考鸠摩罗什汉译本对西夏文本作了全文翻译,目的是为西夏佛教史以及西夏语研究提供一份基础材料。
关键词 西夏文 佛教 佛说阿弥陀经
下载PDF
西夏文《无垢净光总持后序》考释 被引量:3
12
作者 聂鸿音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7期1-3,共3页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西夏文《无垢净光总持》卷末残存"后序"一篇,本文对之进行了翻译和考证,指出宋代施护的汉译本是当年西夏人翻译经文和撰写"后序"的首要参考。
关键词 西夏 佛教 佛经 发愿文
下载PDF
西夏文《禅源诸诠集都序》译证(上) 被引量:10
13
作者 聂鸿音 《西夏研究》 2011年第1期3-22,共20页
本文对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西夏刻本《禅源诸诠集都序》进行全文校录和译释。在此基础上复原的译文可以补正通行汉文本的讹脱。文章上半部译释的内容相当于通行汉文本的"卷上之一"。
关键词 佛教 佛经 西夏文 禅源诸诠集都序
下载PDF
《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及其理论特色 被引量:5
14
作者 洪修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9,共5页
创立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土后,在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中国佛教有许多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点,入世化、人生化成为其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这在禅宗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典型。禅宗的根... 创立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土后,在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中国佛教有许多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点,入世化、人生化成为其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这在禅宗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典型。禅宗的根本经典《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本怀,又结合中国传统固有的思想文化,在满足中土社会大众需要的过程中,发扬光大了入世救度众生的大乘佛教精神,其所提倡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是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特殊体现。《坛经》的心性本体论同时也是人性论,其透过心性论所表达的对无相、无念、无住的人的清净本性亦即人生实践主体的肯定,为人生展现了全新的生命意义。《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奠基了中国禅宗人间佛教的基本特色,也为近现代以来的人间佛教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经》 人间佛教 中印文化渊源 思想特色 历史影响
下载PDF
原始佛教“因缘”义考察——以四《阿含经》为中心 被引量:3
15
作者 邱高兴 费东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32,共6页
"因缘"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原始佛教经典四《阿含经》中有对该理论的详细论述。对佛教因缘概念的内涵与发展应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因缘"概念来源于对人生现实的观察,同时又最先应用于人生而成为因果报应... "因缘"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原始佛教经典四《阿含经》中有对该理论的详细论述。对佛教因缘概念的内涵与发展应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因缘"概念来源于对人生现实的观察,同时又最先应用于人生而成为因果报应法则,体现了佛教的一个基本伦理与价值原则;另一方面,原始佛教以十二因缘的链条具体地说明了因缘的内容,揭示了人生的缘起过程,展现了佛教致思的一个基本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含经》 因果报应 十二因缘 原始佛教
下载PDF
疑伪经与中国古代文学关系之检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小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86-94,145,共9页
在国际汉学领域之佛教文学研究中,学人对重要的单部疑伪经或同类型的疑伪经较为关注,故相关成果也相对突出,但对疑伪经总体性质的认识却较有欠缺。有鉴于此,有必要从宏观角度来讨论疑伪经与中国古代文学之关系。它主要表现在四大层面:... 在国际汉学领域之佛教文学研究中,学人对重要的单部疑伪经或同类型的疑伪经较为关注,故相关成果也相对突出,但对疑伪经总体性质的认识却较有欠缺。有鉴于此,有必要从宏观角度来讨论疑伪经与中国古代文学之关系。它主要表现在四大层面:一者从文学史言,疑伪经本身就是古代宗教文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二者从思想史言,疑伪经是印度佛教中国化最直接的文本体现;三者从欣赏趣味言,疑伪经塑造的人物形象更符合中土民众的审美心理;四者从影响言,疑伪经既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大量的文学创作素材,进而形成固定的母题,同时,又促成了某些佛教法会仪式的形成与流播。当然,中土固有的文学作品,也对疑伪经的撰作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疑伪经 中国古代文学
下载PDF
早期汉梵语言接触与汉译佛经的出现——以“浮屠”、“桑门”、“伊蒲塞”诸词在中土文献和汉译佛经中的运用情况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同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94,共5页
详细考察代表东汉早期佛教传入中国的佛教词语"浮屠"、"桑门"、"伊蒲塞"等在中土文献和汉译佛经中的运用情况,可以发现,这些旧有的佛教词语与后来东汉末期出现的汉译佛经词汇不是一个系统,后来的译者可... 详细考察代表东汉早期佛教传入中国的佛教词语"浮屠"、"桑门"、"伊蒲塞"等在中土文献和汉译佛经中的运用情况,可以发现,这些旧有的佛教词语与后来东汉末期出现的汉译佛经词汇不是一个系统,后来的译者可能不了解这些词语,也没有采用这些词语,而是创造了"佛"、"沙门"、"优婆塞"等新的词语。这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曾经经历了深浅不同的两个语言接触阶段,东汉末年汉译佛经才蔚然成风,并形成了系统的汉译佛经词汇和全新的汉译佛经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汉译佛经 佛教词语 词汇系统
下载PDF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十二缘生祥瑞经(卷下)》考释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龙 《西夏研究》 2016年第2期14-27,共14页
本文对俄罗斯科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西夏文写本《十二缘生祥瑞经(卷下)》进行了校录和译释,旨在为研究西夏佛教史以及西夏语提供一份基础性语料。
关键词 佛教 佛经 西夏文 十二缘生祥瑞经
下载PDF
《西游记》与《心经》中“色即是空”的翻译与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明胜 张珏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9期29-31,共3页
以《心经》中最为熟知的一句"色即是空"为例,对其含义进行探讨、分析和解读,并从梵文原文和汉语、英语的翻译进行探究和比较,再将《西游记》与《心经》中"色即是空"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与解读,进一步探索佛教词汇在... 以《心经》中最为熟知的一句"色即是空"为例,对其含义进行探讨、分析和解读,并从梵文原文和汉语、英语的翻译进行探究和比较,再将《西游记》与《心经》中"色即是空"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与解读,进一步探索佛教词汇在翻译时的差异,推进人们对经典名著中佛教词汇的正确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佛教 《心经》 “色即是空”
下载PDF
玄奘译《般若心经》西夏文译本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伯君 《西夏研究》 2015年第2期15-19,共5页
本文从黑水城出土慧忠《般若心经注》的西夏文译本中辑录出玄奘所译《般若心经》全文,并附对译和西夏文原本照片,目的是为学界增加一种《心经》译本的文字品类,并为写读西夏文《心经》提供方便。
关键词 般若心经 西夏学 佛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