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圣贤精神在古琴文化艺术中的根脉性作用
1
作者 昶国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6期74-80,共7页
古琴文化艺术根植于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而成的圣贤精神为古琴文化艺术注入了人文情怀、赋予了思想理念、提供了精神指引。反过来,古琴文化艺术又演绎诠释着圣贤精神,将圣贤的自然观、宇宙观、社... 古琴文化艺术根植于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而成的圣贤精神为古琴文化艺术注入了人文情怀、赋予了思想理念、提供了精神指引。反过来,古琴文化艺术又演绎诠释着圣贤精神,将圣贤的自然观、宇宙观、社会观、人生观、伦理观、审美观以琴曲予以呈现,使古琴艺术与圣贤精神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古琴文化艺术,随圣贤精神的根系伸展而生长,是圣贤精神孕育出的艺术之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贤精神 古琴文化艺术 道家 儒家 佛学 理学 楚骚
下载PDF
犍陀罗美术中的阿弥陀信仰 被引量:1
2
作者 宫治昭 根敦阿斯尔(译)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57,共22页
概观犍陀罗美术与大乘佛教,费切尔列举的“舍卫城神变”场景中的8件犍陀罗雕像,与初期主要的大乘经典《大品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中所说佛陀的“大光明(放光)神变”关系颇深。通过详细考察犍陀罗阿弥陀三尊像和... 概观犍陀罗美术与大乘佛教,费切尔列举的“舍卫城神变”场景中的8件犍陀罗雕像,与初期主要的大乘经典《大品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中所说佛陀的“大光明(放光)神变”关系颇深。通过详细考察犍陀罗阿弥陀三尊像和犍陀罗莲花型大构图雕塑,阿弥陀佛信仰的源流可以追溯至犍陀罗时期,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图的祖型可能是犍陀罗的莲池型与笈多王朝的“舍卫城神变”图像在中亚融合后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犍陀罗美术 大乘佛教 阿弥陀佛信仰 东亚传播
下载PDF
5—6世纪中亚与中国佛教艺术之关系研究——以卡拉贴佩佛寺壁画为例
3
作者 祁晓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0-126,I0003,共8页
乌兹别克斯坦的铁尔梅兹地区发现了公元1—2世纪贵霜佛寺遗址,研究表明这里是一个重要的佛教中心。本文选取卡拉贴佩佛寺壁画中有代表性的两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犍陀罗艺术和中国新疆、敦煌等地石窟艺术的比较,认为5—6世纪期间,犍陀... 乌兹别克斯坦的铁尔梅兹地区发现了公元1—2世纪贵霜佛寺遗址,研究表明这里是一个重要的佛教中心。本文选取卡拉贴佩佛寺壁画中有代表性的两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犍陀罗艺术和中国新疆、敦煌等地石窟艺术的比较,认为5—6世纪期间,犍陀罗、中亚和中国佛教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佛教艺术 乌兹别克斯坦 卡拉贴佩 壁画
下载PDF
中国早期佛教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论
4
作者 贺云翱 潘婷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94,共11页
中国早期佛教考古是指从佛教正式传入的东汉至两晋时期的佛教考古。这一时期的佛教遗存发现相对较少,有些佛教遗物在形态和性质上较为模糊,不易辨识,但它们对研究佛教如何进入中国及进入中国后的早期历史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19... 中国早期佛教考古是指从佛教正式传入的东汉至两晋时期的佛教考古。这一时期的佛教遗存发现相对较少,有些佛教遗物在形态和性质上较为模糊,不易辨识,但它们对研究佛教如何进入中国及进入中国后的早期历史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直到近年,学者们对中国境内发现的早期佛教遗存的性质、时代、分期、艺术风格、传入路径等开展了大量研究,相关成果对认识东汉至两晋时期的佛教历史文化具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至两晋时期 佛教考古 佛教艺术
下载PDF
佛教“庆赞”问题三论
5
作者 李小荣 赖文婷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39-153,172,共16页
庆赞是佛教法事活动中常见程式之一,它既有印度佛教的历史渊源,又深受中国儒道传统思想的影响。就其中土发展史而言,可以划分成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段:一是唐五代,其突出特点是佛、道融合;二是宋元明清,此际则呈现出三大变化,即宗派的广泛... 庆赞是佛教法事活动中常见程式之一,它既有印度佛教的历史渊源,又深受中国儒道传统思想的影响。就其中土发展史而言,可以划分成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段:一是唐五代,其突出特点是佛、道融合;二是宋元明清,此际则呈现出三大变化,即宗派的广泛性、礼俗生活的密切性和传播接受的国际性。作为综合性的艺术创作,庆赞与佛教文学、佛教音乐、佛教美术具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其最常见的表演形式是对像跪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赞 印度佛教渊源 两大历史时段 综合艺术
下载PDF
敦煌出观音版画浅议
6
作者 马德 胡发强 《普陀学刊》 2023年第1期214-231,306,共19页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一批观音的版画,反映了观音信仰的本土化、民族化及佛教社会化的中国特色;特别是与民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信仰形式,对后世观音信仰的多元化的流变等方面影响巨大;而独存的填色观音版画在世界美术史上起到过一定...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一批观音的版画,反映了观音信仰的本土化、民族化及佛教社会化的中国特色;特别是与民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信仰形式,对后世观音信仰的多元化的流变等方面影响巨大;而独存的填色观音版画在世界美术史上起到过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观音版画 民间信仰 佛教 社会化 填色 美术
下载PDF
佛教本土化对敦煌壁画艺术形态演变的影响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7
作者 安金芳 齐江华 孟姚君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7期78-80,共3页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是全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给人传递真、善、美的宗教思想。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传至中国,而其传播的必经之地便是敦煌,这便影响了敦煌壁画艺术,使其佛教文化艺术逐渐兴盛。本文以佛教敦煌壁画艺术本土化为核心讨论点,探索佛...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是全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给人传递真、善、美的宗教思想。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传至中国,而其传播的必经之地便是敦煌,这便影响了敦煌壁画艺术,使其佛教文化艺术逐渐兴盛。本文以佛教敦煌壁画艺术本土化为核心讨论点,探索佛教文化单从壁画这一艺术形式由古印度佛教艺术在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本土化的过程,与民族交融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艺术形式、艺术概念,壁画内容、人物形象状态、形式与结构以及敦煌壁画在本土特色的艺术特点与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佛教 本土化 艺术形态 现代设计
下载PDF
儒、道、佛哲学伦理思想对中华武术陶染探微
8
作者 邱国亮 陈倩昀 《武术研究》 2023年第8期28-32,共5页
儒、道、佛三大哲学伦理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中国武术的成长正是吸收借鉴了儒、道、佛哲学伦理思想的精髓与灵魂,使武术从单纯的“技击”功能完善成“育人、育德、修身、修心”等多功能文化体系,这也是中国武术区别于其他... 儒、道、佛三大哲学伦理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中国武术的成长正是吸收借鉴了儒、道、佛哲学伦理思想的精髓与灵魂,使武术从单纯的“技击”功能完善成“育人、育德、修身、修心”等多功能文化体系,这也是中国武术区别于其他武技最重要的文化特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中国武术与儒、道、佛三大哲学伦理思想的关联进行剖析论述,探讨了儒家伦理思想下中国武术“仁、义、礼”的德性本质;道家伦理思想下中国武术“天人合一”的至高追求;佛教伦理思想下中国武术以武修心“明心见性”的修行之路。三者以不同形式带动武术文化的成长却又殊途同归。研究探讨古代哲学伦理思想与武术的关联,为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儒家 道家 佛教 伦理思想
下载PDF
叔本华哲学的东方元素与王国维“境界”说的建构性
9
作者 周兴陆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3年第1期1-23,257-258,共25页
关于王国维“境界”说,近年来学术界存在相互对立的观点。如何认识王国维接受叔本华哲学美学的影响,依然是一个问题。叔本华是第一个把目光转向东方的西方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并非属于纯粹的德国传统,而是充分吸收了东方印度吠檀多和中... 关于王国维“境界”说,近年来学术界存在相互对立的观点。如何认识王国维接受叔本华哲学美学的影响,依然是一个问题。叔本华是第一个把目光转向东方的西方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并非属于纯粹的德国传统,而是充分吸收了东方印度吠檀多和中国佛学、理学的元素,在基本理念上能与东方思想相互印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近20余年来,瑞士学者乌尔斯·艾普(Urs App)采用历史文献学方法,对德国法兰克福市图书馆叔本华档案的批注和摘抄文献的发掘与研究,确证了在叔本华意志论的酝酿期,《奥义书》是最关键的思想来源,叔本华持续关注中国佛学与理学,从中获得理论支撑。正是因为叔本华哲学蕴含着浓郁的东方文化内质,王国维读叔本华著作才有惬理餍心之感,并借这一通道而进入欧洲哲学世界。王国维站在近代中西交汇点上,在叔本华哲学美学思想的启发下,激活中国古代遭到“缘情诗学”抑制的“理感”“尚意诗学”传统,提出他的“境界”说,强调主体的精神超越性,主体摆脱世俗的羁绊,静观人生和宇宙的实相而呈现于文字。这种“境界”理论既得益于叔本华美学理论的启迪,也秉承了中国传统的诗学脉络,是融汇中西的近代诗学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本华 乌尔斯·艾普 佛学 理学 王国维 “境界”说
下载PDF
少林武术“拳禅合一”的结合点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万瑜 蔡宝忠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47,共3页
少林武术的形成与佛教禅宗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六个方面探讨二者的结合点:佛教礼法与少林拳礼的结合,禅定打坐与少林坐功的结合,佛教戒约与少林禁约的结合,佛教养生与少林内功的结合,禅宗要义与少林心法的结合,佛教称谓与套路名称的结合... 少林武术的形成与佛教禅宗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六个方面探讨二者的结合点:佛教礼法与少林拳礼的结合,禅定打坐与少林坐功的结合,佛教戒约与少林禁约的结合,佛教养生与少林内功的结合,禅宗要义与少林心法的结合,佛教称谓与套路名称的结合。总之,少林武术的上乘功夫总带有几分禅机,更具有几分玄机,这正是少林武术的魅力与神秘所在,也是人们孜孜以求的动力和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武术 佛教禅宗 拳禅合一
下载PDF
中国佛教艺术中舞蹈形象的考察与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克芬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61,共19页
佛教艺术(含舞蹈艺术)都是为宣传和解释佛教教义而创造这些美丽的壁画和雕塑造型的。民间艺术家们都是相对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文化地域而言的。宗教艺术是生活的折光反映,记录了当时的舞蹈形态,这些形态,至今仍"活"在各戏曲... 佛教艺术(含舞蹈艺术)都是为宣传和解释佛教教义而创造这些美丽的壁画和雕塑造型的。民间艺术家们都是相对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文化地域而言的。宗教艺术是生活的折光反映,记录了当时的舞蹈形态,这些形态,至今仍"活"在各戏曲艺术和古典舞、民间舞艺术造型和艺术创作中。敦煌壁画中累累出现"顺风旗"、"拉山膀"、舞长绸"8字花"等舞蹈艺术造型堪称经典。值得关注的还有山西大同云冈7窟"倒踢紫金冠"的舞姿,12窟出现的"跳铁门坎"的高难技巧动作等等。如果当时的舞者没有这些舞姿形态,画家、雕塑家是臆想不出这些舞蹈造型的。我们研究中国佛教艺术中的舞蹈艺术形象,既要继承我们伟大中华文化中历史悠久、绚丽璀璨的舞蹈艺术精神,更要紧紧抓住民族舞蹈之根,发展创新,最终目的是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国的舞蹈艺术能够雄踞世界舞坛之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艺术 舞蹈艺术 艺术形象 敦煌艺术 审美 考察
下载PDF
少林寺的历史及演变 被引量:8
12
作者 栗胜夫 时金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4-66,共3页
我国的南北朝时期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安顿来中国传教的印度高僧跋陀 ,下令在嵩山建造少林寺 ,供跋跎主持 ,传播佛法。一位名叫僧稠的佛徒 ,不但天资聪明 ,学业突出 ,而且武功出众 ,是少林寺最先出现的武僧。周武帝时期 ,佛教受禁 ,少... 我国的南北朝时期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安顿来中国传教的印度高僧跋陀 ,下令在嵩山建造少林寺 ,供跋跎主持 ,传播佛法。一位名叫僧稠的佛徒 ,不但天资聪明 ,学业突出 ,而且武功出众 ,是少林寺最先出现的武僧。周武帝时期 ,佛教受禁 ,少林寺厄运未能幸免 ,寺院废毁。至宣帝时 ,佛教又开始得以恢复。少林寺重新修建 ,并被更名为陟岵寺。公元 581年 ,杨坚代周称帝 ,恢复少林寺寺名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寺 佛教 历史 主持 武僧
下载PDF
生活化:当代艺术的走向与禅宗历史变迁的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鸿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19,共8页
当代艺术的发展和禅宗历史的发展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方式上,从传统的抽象思辨转向现实生活实践;2.目标上,从永恒不变的形而上价值转向当下的感性体验;3.内容上,从对价值实体转向创作活动过程。当代艺术与禅宗... 当代艺术的发展和禅宗历史的发展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方式上,从传统的抽象思辨转向现实生活实践;2.目标上,从永恒不变的形而上价值转向当下的感性体验;3.内容上,从对价值实体转向创作活动过程。当代艺术与禅宗生活化的历史意义是双重的:1.高扬了主体实践的历史本性;2.又因为其主观性而使这种发展往往变得平庸。通过这种比较可以看出:如何维护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张力,如何保证艺术生活化的同时不至于庸俗化,如何使艺术在解放感性的同时还要触及人类真实的心灵世界,如何在自由创新的同时还要守护艺术的社会理想,将是当代艺术发展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艺术 生活化 历史变迁 比较研究 价值 主观性 现实生活
下载PDF
藏传佛教艺术中的观音形象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锦龙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98,共5页
藏传佛教中的观音信仰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藏传佛教的观音形象的出现和演变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对于藏传佛教观音形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藏传佛教中的观音信仰问题,可以深入理解观音在佛教中的地位和影响,使我们深入理... 藏传佛教中的观音信仰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藏传佛教的观音形象的出现和演变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对于藏传佛教观音形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藏传佛教中的观音信仰问题,可以深入理解观音在佛教中的地位和影响,使我们深入理解藏传佛教对于观音的信仰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艺术 观音 观音形象
下载PDF
交融与图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投影 被引量:3
15
作者 万长林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8-79,共2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国的繁荣时期,也是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的转折时期。试从造物思想观念、造型和装饰设计上探讨佛教与陶瓷艺术设计的关系,认为本时期的陶瓷艺术设计受到佛教的影响,呈现出“交融与图新”的特色。
关键词 交融 图新 佛教艺术 陶瓷设计
下载PDF
中日武术对佛学、佛教借鉴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郑旭旭 袁镇澜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4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观察访问法 ,就中日武术对佛教的借鉴进行比较研究。佛教的式律、佛教的禅修 ,佛教禅宗的认识论 ,为中国武术体系的健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日本武士把佛学作为文化教养的必修科目 ,特别在解决“武”之生死决斗时的“心...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观察访问法 ,就中日武术对佛教的借鉴进行比较研究。佛教的式律、佛教的禅修 ,佛教禅宗的认识论 ,为中国武术体系的健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日本武士把佛学作为文化教养的必修科目 ,特别在解决“武”之生死决斗时的“心”的问题 ,用佛教的“禅”的修炼 ,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中日 佛学 佛教 借鉴
下载PDF
谈蒙古族佛教绘画及法舞、法乐艺术的审美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吉思 杨.斯琴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7-151,共5页
佛教绘画及法舞、法乐是以艺术形象和艺术手段为其信仰服务的宗教艺术。它起源于印度和西藏,伴随着藏传佛教及其寺院的建立,而传入蒙古地区的。由于受到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影响,受到蒙古族传统美学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蒙... 佛教绘画及法舞、法乐是以艺术形象和艺术手段为其信仰服务的宗教艺术。它起源于印度和西藏,伴随着藏传佛教及其寺院的建立,而传入蒙古地区的。由于受到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影响,受到蒙古族传统美学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蒙古族特色的佛教艺术形式,在蒙古族艺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佛教绘画艺术 法舞艺术 法乐艺术 审美价值
下载PDF
禅宗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余卫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15,共3页
在服装设计领域,禅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设计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时尚界禅风弥漫。为此,从艺术学的角度分析了禅宗对服装设计思想、艺术风格、设计手法和审美境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探讨了禅风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 禅宗 服装设计 艺术风格
下载PDF
稿约 被引量:3
19
作者 霍巍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共6页
本刊主要发表有关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藏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调查报告,特别注重对青藏高原诸世居民族历史和现状的研究。1.来稿请用纸稿和电子稿(可通过电子邮件投送),并单另附作者简介,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 本刊主要发表有关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藏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调查报告,特别注重对青藏高原诸世居民族历史和现状的研究。1.来稿请用纸稿和电子稿(可通过电子邮件投送),并单另附作者简介,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单位(所在省市、邮政编码)、研究方向、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等。2.题名、摘要及关键词务必译成英语。注释、参考文献须完整、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简介 世居民族 生年 负连带责任 知者 所持 文中
下载PDF
站在神的一边——略论藏传佛教雕塑艺术及其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彭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中国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阶段与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大体一致 ,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两个阶段。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主要包括石雕、木雕、铜雕和泥塑等类型 ,包括摩崖石刻、玛尼石刻、建筑装饰木雕、印刷模具木雕、封经板木雕、大型... 中国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阶段与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大体一致 ,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两个阶段。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主要包括石雕、木雕、铜雕和泥塑等类型 ,包括摩崖石刻、玛尼石刻、建筑装饰木雕、印刷模具木雕、封经板木雕、大型泥塑和擦擦等。中国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体现了藏族文化鲜明的宗教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藏传佛教 雕塑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