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时期西藏佛教通史研究的路径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永辉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民国时期对西藏佛教通史的研究呈现两种不同的路径,一种以吕澂为代表,注重藏传佛教的印度之"源";一种以法尊为代表,注重藏传佛教的发展之"流"。之所以出现上述不同的研究路径,是由于两者在同一"问题意识"... 民国时期对西藏佛教通史的研究呈现两种不同的路径,一种以吕澂为代表,注重藏传佛教的印度之"源";一种以法尊为代表,注重藏传佛教的发展之"流"。之所以出现上述不同的研究路径,是由于两者在同一"问题意识"下的方法论分歧,根源于对未来汉传佛教发展走向的不同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西藏佛教通史 研究路径
下载PDF
藏传佛教与汉地佛教初传时期的再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班班多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8,共5页
以藏文材料和汉文材料为依据,对佛教在藏区与汉地初传时期的传播方式与途径进行比较研究可知,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后,将佛教引进了吐蕃,并欲将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但当时吐蕃人信奉本土固有的宗教—苯教,于佛教异常隔膜。在... 以藏文材料和汉文材料为依据,对佛教在藏区与汉地初传时期的传播方式与途径进行比较研究可知,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后,将佛教引进了吐蕃,并欲将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但当时吐蕃人信奉本土固有的宗教—苯教,于佛教异常隔膜。在此情势下,松赞干布将计就计,以苯教的思想和仪轨作为传播佛教的理论铺垫和思想基础,吐蕃人通过苯教这个管道和途径,才逐渐接受了佛教思想。汉地佛教初传时期,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当佛教初来咋到时,汉人将佛教看作神仙方术的一种,后来又将佛法和道教的法术相提并论,将佛教哲学和庄子哲学一样看待。这些事实都说明,佛教在两地初传时期,基本上是接着两地的传统思想、宗教、文化讲的,而不是照着印度佛教思想的原本模样讲的。这是印度佛教在汉、藏两地传播的一个共性,或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汉地佛教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近二十年来国内佛教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发鹏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07-112,共6页
佛教历史地理是历史文化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研究队伍的壮大与研究成果数量的增加以及研究水平的提高上。文章对近20年来国内佛教历史地理研究的成果做了述评。肯定已取得的成绩,指出在研究... 佛教历史地理是历史文化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研究队伍的壮大与研究成果数量的增加以及研究水平的提高上。文章对近20年来国内佛教历史地理研究的成果做了述评。肯定已取得的成绩,指出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历史地理 综述 传播 分布 变迁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白族佛教密宗阿吒力教派研究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正良 张锡禄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3年第7期1-6,共6页
南诏时期佛教密宗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与当地的土著宗教从斗争到适应,并吸收融合了儒学、道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多种文化养分,形成了密宗新教派——阿吒力教。阿吒力教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密宗教派,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对云南... 南诏时期佛教密宗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与当地的土著宗教从斗争到适应,并吸收融合了儒学、道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多种文化养分,形成了密宗新教派——阿吒力教。阿吒力教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密宗教派,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对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20世纪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颇多。对阿吒力教研究动态进行综述,以便大家更全面地认识阿吒力教研究现状,并开创性地搞好今后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佛教密宗 阿吒力教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儒、释、道的生育观比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树卿 张洋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5-7,共3页
儒、释、道三家均有其各自的生育观及其指导下的生育实践活动。认真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不仅具有学术理论研究意义,也具有较强现实指导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儒学 佛教 道教 生育观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西藏阿里古格佛教壁画中的人体艺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菁葆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西藏阿里古格佛教壁画中的人体艺术是在悠久的形成发展历程中,继承和弘扬了藏族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同时又是吸收和融合着多种外来艺术的精髓而创造出来的艺术珍品。古格壁画艺术的特色是把人体上升为艺术来进行欣赏,把女性作为天... 西藏阿里古格佛教壁画中的人体艺术是在悠久的形成发展历程中,继承和弘扬了藏族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同时又是吸收和融合着多种外来艺术的精髓而创造出来的艺术珍品。古格壁画艺术的特色是把人体上升为艺术来进行欣赏,把女性作为天女进行描绘,有许多堪称绝妙的人体艺术作品。阿里古格佛教壁画艺术不愧是我国西藏高原藏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恢宏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 美术 阿里地区 古格 佛教艺术 人体艺术 研究
下载PDF
20世纪西夏佛教研究概述 被引量:3
7
作者 崔红芬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3-28,共6页
西夏是1038—1227年存在的边疆民族政权,它崇信佛教。黑水城西夏文献的出土,为我们研究西夏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俄罗斯、日本作为西夏学研究的三个大国,在西夏佛教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分两个时间段对中外... 西夏是1038—1227年存在的边疆民族政权,它崇信佛教。黑水城西夏文献的出土,为我们研究西夏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俄罗斯、日本作为西夏学研究的三个大国,在西夏佛教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分两个时间段对中外学者在20世纪西夏佛教研究方面的成果作简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佛教 研究文论 概述
下载PDF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佛教学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维中 Matt B.Orsborn Hou Jian 《孔学堂》 2018年第3期15-28,158-166,共15页
中国的佛教学术研究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1978年之后,随着我国政治生活领域拨乱反正以及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在党的宗教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宗教学研究,特别是佛教学术研究逐渐发展、壮大,成果不断涌现。本文拟以历史分期为线索综述改... 中国的佛教学术研究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1978年之后,随着我国政治生活领域拨乱反正以及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在党的宗教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宗教学研究,特别是佛教学术研究逐渐发展、壮大,成果不断涌现。本文拟以历史分期为线索综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内佛教学术研究(不包含藏传佛教研究)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再辅之以方法论的总结与反思,以来展现中国大陆佛教学术研究的成就,展示出国内的佛教学术研究日益成为佛教研究中最重要的一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四十年 中国大陆 佛教学术研究 反思
下载PDF
2011—2018年国内西夏佛教文献研究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海娟 《西夏研究》 2019年第2期115-128,共14页
近年来,随着分藏于中、英、俄等国的西夏文献的集中刊布,星散于各处的相关西夏文献与考古资料也陆续公布,为进一步推动西夏佛教研究向前发展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2011—2018年,我国西夏佛教文献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了一批代表... 近年来,随着分藏于中、英、俄等国的西夏文献的集中刊布,星散于各处的相关西夏文献与考古资料也陆续公布,为进一步推动西夏佛教研究向前发展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2011—2018年,我国西夏佛教文献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了一批代表性著作和重要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城文献 西夏佛教文献研究
下载PDF
1978年以来我国藏传佛教研究文献(藏文等译著)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东明 孔繁秀 董希媚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44-51,139,共8页
文章对我国30年来国内藏传佛教研究领域主要的藏文等译著作了分类综述,以展示国内30多年来藏传佛教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为学者们提供研究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1978年来 藏传佛教 藏文译著 研究 综述
下载PDF
北京地区藏传佛教碑文研究述评
11
作者 完麻加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95,共8页
碑刻文献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唯一性和真实性,其价值更是日益突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北京地区藏传佛教碑刻文献丰富,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对其跨学科、多领域、综合性的研究相对薄弱。在未来此领域的拓展和... 碑刻文献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唯一性和真实性,其价值更是日益突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北京地区藏传佛教碑刻文献丰富,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对其跨学科、多领域、综合性的研究相对薄弱。在未来此领域的拓展和努力方向上,首先整理一部完整的北京藏传佛教碑文资料汇编,是打破研究瓶颈的前提;其次可以从碑刻文献本体和整体层面入手,全面解读碑文内容;再次以综合性或跨学科角度揭示碑文的内涵和价值,阐述和解释北京地区我国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和汉藏佛教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藏传佛教 碑文 研究价值
下载PDF
汤用彤中国佛教史研究方法探析
12
作者 王欣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汤用彤在研究中国佛教史过程中,特别注重“同情默应,心性体会”的学术态度,主张用亲身的体验会通去领悟古人思想的精髓;考证法和比较法也是汤用彤治宗教史常用的方法,他通过周密的考证、系统的比较阐述了中国汉魏两晋南北朝和隋唐佛教... 汤用彤在研究中国佛教史过程中,特别注重“同情默应,心性体会”的学术态度,主张用亲身的体验会通去领悟古人思想的精髓;考证法和比较法也是汤用彤治宗教史常用的方法,他通过周密的考证、系统的比较阐述了中国汉魏两晋南北朝和隋唐佛教的发展历史,理清了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史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用彤 佛教研究 佛教史 研究方法 中国
下载PDF
1978年来我国藏传佛教研究文献(藏文专著)综述
13
作者 徐东明 孔繁秀 董希媚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2-39,138,共8页
本文根据自编索引,对30年来国内藏传佛教研究文献中的藏文专著做了分类综述,归纳了藏传佛教研究的特点,以展示藏传佛教研究的成果和发展动态,为学界提供研究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1978年来 藏传佛教 研究成果 专著 综述
下载PDF
沈曾植与佛教
14
作者 张煜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117,共9页
本文以晚清民国同光体浙派代表诗人沈曾植为中心,研究其学术、文学、出处与佛教之关系。佛教、儒学与中国古典诗歌一样,都面临着现代化的压力。沈曾植其实有意通过佛教来融合当时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事实上,他的思想已经落后于时代。在... 本文以晚清民国同光体浙派代表诗人沈曾植为中心,研究其学术、文学、出处与佛教之关系。佛教、儒学与中国古典诗歌一样,都面临着现代化的压力。沈曾植其实有意通过佛教来融合当时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事实上,他的思想已经落后于时代。在义理方面,他主张儒释合一,并且对佛教内部各宗派平等对待,开日后太虚法师判教之先声。在考据方面,他对于禅宗史的考订,远早于日后的胡适。在文学方面,他在诗歌中大量使用佛典,继承发展了自朱彝尊、钱载以来浙派诗人好用奇字僻典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曾植 佛教 融合 考据 诗歌
下载PDF
论章炳麟的佛学研究
15
作者 陈国庆 曾谦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8-21,25,共5页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章炳麟曾著有大量研究佛学的文章。他对佛学十分服膺,认为佛学具有无神论的特点,而且与哲学和儒学相沟通。他对佛学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和阐释,尤其在对法相宗的研究中见解独到,造诣颇深;他评价佛教流派,倡言宗教改革;考...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章炳麟曾著有大量研究佛学的文章。他对佛学十分服膺,认为佛学具有无神论的特点,而且与哲学和儒学相沟通。他对佛学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和阐释,尤其在对法相宗的研究中见解独到,造诣颇深;他评价佛教流派,倡言宗教改革;考证大乘源流,梳理佛教学说;他称赞佛教,认为其对革命党人会起到精神上的鼓舞作用,但又不沉溺于佛经,在思想上并未受到佛教的束缚。因此,他对佛教的研究态度和方法是理性主义的,他的研究成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炳麟 佛学 “真如” 学术价值 研究成果 禅宗
下载PDF
儒、释、道的节俭观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树卿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8-50,共3页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儒学为主干,佛教、道教为两个分支构成的我国传统文化,其节俭观既有精华,也存在着糟粕。认真批判继承儒、释、道三家的节俭观及其在各自节俭观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对推动社会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儒学为主干,佛教、道教为两个分支构成的我国传统文化,其节俭观既有精华,也存在着糟粕。认真批判继承儒、释、道三家的节俭观及其在各自节俭观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对推动社会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具有现实的学术理论意义,也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佛教 道教 节俭观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寺规考述——以“五戒”的承袭与实施为中心 被引量:2
17
作者 房继荣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82-88,共7页
历史时期,格鲁派寺院为加强对学经人员的管理,制订了全面而又系统的寺院规章制度。寺规内容以"五戒"为核心,涉及学经人员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且随着时代发展,在内容方面有所扩充。为了确保寺规的执行,寺院还专门设置僧职进行... 历史时期,格鲁派寺院为加强对学经人员的管理,制订了全面而又系统的寺院规章制度。寺规内容以"五戒"为核心,涉及学经人员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且随着时代发展,在内容方面有所扩充。为了确保寺规的执行,寺院还专门设置僧职进行督查,也制订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在寺规的践行过程中,老一辈藏传佛教高僧大德堪为楷模,起了表率作用。在新时期,利用原有寺规中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内容既有利于对学经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对藏传佛教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格鲁派寺规 “五戒” 考述
下载PDF
论青年王阳明的思想演变历程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晓鹏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51,共6页
青年王阳明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复杂而曲折的,经历了"遍求百家"、"出入佛老"、"五溺三变"的思想漫游历程。而青年王阳明的思想漫游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从其少年时期就一直伴随着王阳明的"成圣"... 青年王阳明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复杂而曲折的,经历了"遍求百家"、"出入佛老"、"五溺三变"的思想漫游历程。而青年王阳明的思想漫游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从其少年时期就一直伴随着王阳明的"成圣"追求的心路历程。正是青年王阳明所经历的这种复杂而曲折的思想漫游,不但构成了其早期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而且对其以后成熟形态的思想格局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对我们解读阳明心学的奥秘也富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王阳明 思想演变 出入佛老 “成圣”追求
下载PDF
20世纪以降中国大陆汉传佛教音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耘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25,共9页
文章将20世纪的汉传佛乐活动划分成"战乱中的维持、1950年代的短暂复苏、文革期间的全面停顿、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面复兴"四个阶段;继而将汉传佛乐研究放到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上审视,提出20世纪以降该领域的研究形成"80年间... 文章将20世纪的汉传佛乐活动划分成"战乱中的维持、1950年代的短暂复苏、文革期间的全面停顿、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面复兴"四个阶段;继而将汉传佛乐研究放到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上审视,提出20世纪以降该领域的研究形成"80年间的近空白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由兴渐盛期"的两阶段论,而"近空白期"大体形成"战争状态无暇顾及、敬而远之噤若寒蝉、无佛乐更无佛乐研究"三块时空结构。最后,探讨了佛乐研究之中日交流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大陆 汉传佛乐 四个阶段 研究 历史与现状
下载PDF
近年来西方国家纳西学研究进展述略
20
作者 杨福泉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36,106-108,共13页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西方纳西学研究的进展进行评介,指出近年来西方纳西学的研究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以东巴教文化为聚焦点的展览和学术研讨会相结合,推出有深度的学术研究成果;二是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且关注当代的文化变迁,学科...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西方纳西学研究的进展进行评介,指出近年来西方纳西学的研究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以东巴教文化为聚焦点的展览和学术研讨会相结合,推出有深度的学术研究成果;二是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且关注当代的文化变迁,学科涉及宗教学、文化人类学、艺术人类学、医学人类学、旅游人类学、民族音乐学、语言文献学等;三是中国和西方国家合作进行的学术活动在加强,具体表现在合作进行展览,合作研究、合作教学、合作翻译整理纳西古文献等。研究者对纳西学的研究也扩大了更多的研究空间,将纳西东巴文化作为解读喜马拉雅周边文化区域中的前佛教文化、萨满文化种种不解之谜而进行深入研究的趋势在西方学者中不断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纳西学 研究进展 前佛教文化 萨满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