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俄藏инв.№7029号西夏文《八阳经》考释
1
作者
张九玲
《西夏研究》
2024年第2期55-68,共14页
唐代由中国人所造的疑伪经《八阳经》曾在敦煌、吐鲁番地区广为流行,有汉、藏、回鹘、西夏等不同文字的文本存世。西夏本译自藏文底本,译者不明,翻译时间在藏文本之后。论文主要参考P.744、P.749等藏文本对出土于黑水城遗址、现藏俄罗...
唐代由中国人所造的疑伪经《八阳经》曾在敦煌、吐鲁番地区广为流行,有汉、藏、回鹘、西夏等不同文字的文本存世。西夏本译自藏文底本,译者不明,翻译时间在藏文本之后。论文主要参考P.744、P.749等藏文本对出土于黑水城遗址、现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инв.№7029号西夏本《八阳经》进行释读,兼及夏、汉、藏三种文本的对勘研究,可以为《八阳经》的传播、文献学等相关研究提供一份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阳经》
疑伪经
西夏文
藏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疑伪经文本构成的复杂和奇特——-以《十王经》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九玲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6-32,共7页
西夏、藏文本《十王经》较汉文本增加了天使经中的阎罗宫和五天使内容,西夏本体现了早期藏文本的面貌。而现存捷克藏文本还有弥陀境域、六道十地、浓缩心经、弥勒真言等四个独具条项,应是在早期藏文本基础上后来增添,这使其成为诸本《...
西夏、藏文本《十王经》较汉文本增加了天使经中的阎罗宫和五天使内容,西夏本体现了早期藏文本的面貌。而现存捷克藏文本还有弥陀境域、六道十地、浓缩心经、弥勒真言等四个独具条项,应是在早期藏文本基础上后来增添,这使其成为诸本《十王经》中文本构成最为复杂奇特的一个版本。西夏本经文正文等项译自藏文本,序言则译自汉文本,这在此前的西夏译作中尚属首次发现。明刻本《十王经》在十王审讯偈颂之下又有散文长行,其文本构成在诸汉文本中别具一格。明刻本此一特点与藏文本相同,但两者的散文长行在内容上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天使
《十王经》
疑伪经
文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灌顶经》形成及其作者考
被引量:
5
3
作者
伍小劼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5-111,155,共7页
十二卷本《大灌顶经》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僧人撰写的经典,亦即所谓伪经。关于十二卷《大灌顶经》的形成有各种说法,但从经文本身提供的内证,参酌其他资料,可以考定《大灌顶经》后三卷产生于北魏太武帝灭法之前,前九卷产生于北魏太武帝灭...
十二卷本《大灌顶经》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僧人撰写的经典,亦即所谓伪经。关于十二卷《大灌顶经》的形成有各种说法,但从经文本身提供的内证,参酌其他资料,可以考定《大灌顶经》后三卷产生于北魏太武帝灭法之前,前九卷产生于北魏太武帝灭法之后。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公元457年)被集中编辑为十二卷,《大灌顶经》的作者为刘宋沙门慧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灌顶经
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伪经
药师经
慧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疑伪经对佛教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淼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4-128,共5页
疑伪经是佛教适应中国社会而产生的一类佛教典籍。在保持传统佛教核心思想的基础上,疑伪经融合了中国儒家的重要伦理思想以及道教的修行思想,体现了佛教的中国化。同时,从佛教疑伪经的思想内容我们也可以看出,佛教逐步融入中国社会,最...
疑伪经是佛教适应中国社会而产生的一类佛教典籍。在保持传统佛教核心思想的基础上,疑伪经融合了中国儒家的重要伦理思想以及道教的修行思想,体现了佛教的中国化。同时,从佛教疑伪经的思想内容我们也可以看出,佛教逐步融入中国社会,最终成为中国普通民众信仰的一种重要形式,也完成了对传统佛教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疑伪经
继承
超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与“文化汇流”
被引量:
5
5
作者
伍小劼
《南亚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112-122,共11页
十二卷本《大灌顶经》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僧人撰写的经典,亦即所谓"伪经"。其中第十二卷《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是药师信仰的源头,也是现存药师经的最早形态。隋唐时期,药师经又先后三译,说明此经在中国诞生后曾传入印度,...
十二卷本《大灌顶经》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僧人撰写的经典,亦即所谓"伪经"。其中第十二卷《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是药师信仰的源头,也是现存药师经的最早形态。隋唐时期,药师经又先后三译,说明此经在中国诞生后曾传入印度,经过印度文化的改造,再传回中国。这是佛教发展中文化汇流现象的一个具体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灌顶经
拔除过罪经
药师经
伪经
文化汇流
原文传递
敦煌佛教疑伪经词语考释五则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小艳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17,128,共8页
敦煌佛教疑伪经中有一些不易理解的词语,前人每多误录或歧解。本文对其中的"■瀆""蔓陌""为■师所■""■""沛"等五则词语作了较为详尽的考释。"■瀆"即"薛瀆",&...
敦煌佛教疑伪经中有一些不易理解的词语,前人每多误录或歧解。本文对其中的"■瀆""蔓陌""为■师所■""■""沛"等五则词语作了较为详尽的考释。"■瀆"即"薛瀆","■"为"薛"的隶变俗体;"薛瀆"为"媟嬻"的音借,指亲近。"蔓陌"当读为"慢蓦",指轻慢、冒犯。"为■师所■"应作"为恶师所误","■"为"惡"的俗讹,"■"系"悟"的俗省,"悟"又为"误"之借字。"■"为"救"之俗讹,"救头然"为佛经习语。"沛"指"倾洒",其义在晚唐以后的文献中主要用"潑"来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献
佛教疑伪经
词语考释
原文传递
题名
俄藏инв.№7029号西夏文《八阳经》考释
1
作者
张九玲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西夏研究》
2024年第2期55-68,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夏疑伪经研究和西夏佛经词汇数据库建设”(项目批准号:19CZJ01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唐代由中国人所造的疑伪经《八阳经》曾在敦煌、吐鲁番地区广为流行,有汉、藏、回鹘、西夏等不同文字的文本存世。西夏本译自藏文底本,译者不明,翻译时间在藏文本之后。论文主要参考P.744、P.749等藏文本对出土于黑水城遗址、现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инв.№7029号西夏本《八阳经》进行释读,兼及夏、汉、藏三种文本的对勘研究,可以为《八阳经》的传播、文献学等相关研究提供一份基础资料。
关键词
《八阳经》
疑伪经
西夏文
藏文
Keywords
Bayang Jing
buddhist apocrypha
Tangut
Tibetan
分类号
H211.7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疑伪经文本构成的复杂和奇特——-以《十王经》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九玲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6-3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夏疑伪经研究和西夏佛经词汇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9CZJ014)。
文摘
西夏、藏文本《十王经》较汉文本增加了天使经中的阎罗宫和五天使内容,西夏本体现了早期藏文本的面貌。而现存捷克藏文本还有弥陀境域、六道十地、浓缩心经、弥勒真言等四个独具条项,应是在早期藏文本基础上后来增添,这使其成为诸本《十王经》中文本构成最为复杂奇特的一个版本。西夏本经文正文等项译自藏文本,序言则译自汉文本,这在此前的西夏译作中尚属首次发现。明刻本《十王经》在十王审讯偈颂之下又有散文长行,其文本构成在诸汉文本中别具一格。明刻本此一特点与藏文本相同,但两者的散文长行在内容上有明显差异。
关键词
五天使
《十王经》
疑伪经
文本
Keywords
five messengers
Scripture of Ten Kings
buddhist apocrypha
text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灌顶经》形成及其作者考
被引量:
5
3
作者
伍小劼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5-111,155,共7页
文摘
十二卷本《大灌顶经》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僧人撰写的经典,亦即所谓伪经。关于十二卷《大灌顶经》的形成有各种说法,但从经文本身提供的内证,参酌其他资料,可以考定《大灌顶经》后三卷产生于北魏太武帝灭法之前,前九卷产生于北魏太武帝灭法之后。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公元457年)被集中编辑为十二卷,《大灌顶经》的作者为刘宋沙门慧简。
关键词
大灌顶经
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伪经
药师经
慧简
Keywords
The Greater Consecration Sutra,
buddhist apocrypha
,The Bhaisajyaguru Sutra,Monk Hui Jian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疑伪经对佛教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淼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4-128,共5页
文摘
疑伪经是佛教适应中国社会而产生的一类佛教典籍。在保持传统佛教核心思想的基础上,疑伪经融合了中国儒家的重要伦理思想以及道教的修行思想,体现了佛教的中国化。同时,从佛教疑伪经的思想内容我们也可以看出,佛教逐步融入中国社会,最终成为中国普通民众信仰的一种重要形式,也完成了对传统佛教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关键词
佛教
疑伪经
继承
超越
Keywords
Buddhism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Inherit
Transcend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与“文化汇流”
被引量:
5
5
作者
伍小劼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南亚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112-122,共11页
文摘
十二卷本《大灌顶经》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僧人撰写的经典,亦即所谓"伪经"。其中第十二卷《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是药师信仰的源头,也是现存药师经的最早形态。隋唐时期,药师经又先后三译,说明此经在中国诞生后曾传入印度,经过印度文化的改造,再传回中国。这是佛教发展中文化汇流现象的一个具体案例。
关键词
大灌顶经
拔除过罪经
药师经
伪经
文化汇流
Keywords
Abhiseka Sutra
Guanding Bachu Guozui Shengsi Dedu Jing
Bhaisajyaguru Sutra
buddhist apocrypha
cultural convergence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敦煌佛教疑伪经词语考释五则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小艳
机构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17,128,共8页
基金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敦煌疑伪经校录并研究"(200712)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敦煌文献通假字汇纂"(编号:2017-01-07-00-07-E0005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敦煌佛教疑伪经中有一些不易理解的词语,前人每多误录或歧解。本文对其中的"■瀆""蔓陌""为■师所■""■""沛"等五则词语作了较为详尽的考释。"■瀆"即"薛瀆","■"为"薛"的隶变俗体;"薛瀆"为"媟嬻"的音借,指亲近。"蔓陌"当读为"慢蓦",指轻慢、冒犯。"为■师所■"应作"为恶师所误","■"为"惡"的俗讹,"■"系"悟"的俗省,"悟"又为"误"之借字。"■"为"救"之俗讹,"救头然"为佛经习语。"沛"指"倾洒",其义在晚唐以后的文献中主要用"潑"来记录。
关键词
敦煌文献
佛教疑伪经
词语考释
Keywords
Dunhuang manuscripts
buddhist apocrypha
word annotations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俄藏инв.№7029号西夏文《八阳经》考释
张九玲
《西夏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疑伪经文本构成的复杂和奇特——-以《十王经》为中心的考察
张九玲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灌顶经》形成及其作者考
伍小劼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疑伪经对佛教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张淼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与“文化汇流”
伍小劼
《南亚研究》
CSSCI
2010
5
原文传递
6
敦煌佛教疑伪经词语考释五则
张小艳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