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西千佛洞回鹘时期石窟造像题材新考
1
作者 张先堂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3,共14页
本文重点考察敦煌西千佛洞回鹘时期洞窟造像题材,指出西千佛洞与莫高窟出现的一批“行化药师佛像”反映了当时敦煌民众佛教信仰进一步非经典化、世俗化的倾向。考证西千佛洞第9窟中心柱北向面回鹘时期画并坐三尊佛像是以阿弥陀佛为中心... 本文重点考察敦煌西千佛洞回鹘时期洞窟造像题材,指出西千佛洞与莫高窟出现的一批“行化药师佛像”反映了当时敦煌民众佛教信仰进一步非经典化、世俗化的倾向。考证西千佛洞第9窟中心柱北向面回鹘时期画并坐三尊佛像是以阿弥陀佛为中心与释迦佛、弥勒佛组合的三佛造像,反映出当时敦煌人们流行着混融的净土信仰,特别是西方净土信仰特别盛行,成为人们信仰的主流,深刻地影响着佛教石窟艺术造像题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千佛洞 回鹘时期 造像题材 佛教信仰 世俗化
下载PDF
箱式变电站外围恒温网络入侵的动态检测研究
2
作者 陈黎明 杜海红 +2 位作者 王冬冬 李建泽 朱明星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5期94-97,102,共5页
变电站外围恒温网络节点关联较弱,易受外界入侵。为此,提出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BN)的箱式变电站外围恒温网络入侵动态检测方法。首先,对恒温网络数据实施类型转换和归一化处理,将Nominal类型转换为Numeric类型,以避免转换数据维度变高。... 变电站外围恒温网络节点关联较弱,易受外界入侵。为此,提出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BN)的箱式变电站外围恒温网络入侵动态检测方法。首先,对恒温网络数据实施类型转换和归一化处理,将Nominal类型转换为Numeric类型,以避免转换数据维度变高。然后,利用非线性迭代偏最小二乘法对恒温网络数据实施特征提取和分类处理,以增强入侵信号的聚类。最后,结合DBN模型并利用核极限学习机(KELM)分类算法,对恒温网络的入侵数据实施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模型训练准确率最高为90%;当迭代次数达到200次时,训练时间为10.35 s;网络入侵检测效率高且检测结果误差分数小,平均误差分数为1%。该方法对各样本的网络入侵检测率稳定,有利于网络入侵检测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式变电站 恒温网络 网络入侵 深度信念网络 数据类型转换 数据维度
下载PDF
从“婇女”到“度母”——论佛教信仰中女性角色嬗变之现实逻辑
3
作者 王耘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5-22,共8页
女性角色在佛教信仰中常是一种带有不确定性而被他者不断预设的被动客体和边缘立场。从文化哲学视角切入,可考察佛教信仰中女性角色嬗变的现实逻辑。起初,就个体体验而言,性欲之“主体”身份的“凸显”使女性成为化导男性性欲必要而不... 女性角色在佛教信仰中常是一种带有不确定性而被他者不断预设的被动客体和边缘立场。从文化哲学视角切入,可考察佛教信仰中女性角色嬗变的现实逻辑。起初,就个体体验而言,性欲之“主体”身份的“凸显”使女性成为化导男性性欲必要而不充分的“有效选项”——在印度佛教信仰中,女性所要实现的觉悟,践行的既是对性欲本身的反省,又是对自身性别劣势的批判。继而,随着佛教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西域佛教将佛教信仰的基础奠定在“圣像”系统上,各种地方文化基因渗透于“西方佛国”想象的同时,佛陀的性别取向实现了对男性与女性的同时超越抑或双向糅合,而更接近于女性。最终,以家庭身份来看,在一个以宗法制度为组织结构的中国佛教信仰世界里,女性在家庭中的特殊角色——“母亲”,推动佛教信仰回到有情世界的“现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信仰 女性角色 婇女 度母 圣像
下载PDF
唐宋长寿王菩萨像及相关问题
4
作者 王丽君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5,共11页
长寿王菩萨像最早出现于晚唐,流行至北宋,是唐宋时期新出现的题材,以四川安岳石窟发现数量最多。该菩萨具有愿民长寿的本质,晚唐五代时期,受延寿信仰的影响被直接附加“延寿命”的功能。宋初《佛说受生经》出现后,被赋予更多新功能,图... 长寿王菩萨像最早出现于晚唐,流行至北宋,是唐宋时期新出现的题材,以四川安岳石窟发现数量最多。该菩萨具有愿民长寿的本质,晚唐五代时期,受延寿信仰的影响被直接附加“延寿命”的功能。宋初《佛说受生经》出现后,被赋予更多新功能,图像粉本源于成都。长寿王菩萨最初的图像创作具有观音的特征,反映出观音信仰对佛教中国化、世俗化进程影响之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王菩萨 佛典依据 粉本来源 图像特征 观音信仰
下载PDF
普陀山观音信仰的空间叙事与圣地实践
5
作者 潘逸炜 闫爱宾 《建筑遗产》 2023年第3期62-72,共11页
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的圣地空间及其意义构建从宋元持续至今,以明清为关键时期。文章采用古典文献、历史图像、地理与空间现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自然地形与佛经中的圣迹空间融通而形成观音朝圣中心的历史过程。普陀山景观格局经历... 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的圣地空间及其意义构建从宋元持续至今,以明清为关键时期。文章采用古典文献、历史图像、地理与空间现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自然地形与佛经中的圣迹空间融通而形成观音朝圣中心的历史过程。普陀山景观格局经历了从宝陀观音寺的单一中心,到普陀禅寺与镇海禅寺构成前后双中心,再到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共同构成空间叙事的发展脉络,以进香路线代表修行次第。民国时期民间主导的景观创制使空间叙事更加完善,也使洛迦山作为圣地的微缩被纳入朝山系统。当代旅游和交通方式的出现促使伏龙山兴建宝陀讲寺,成为圣地实践的新方向。文章从空间层面为中国传统圣地实践、佛教本土化等领域提供个案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陀山 佛教圣地 观音信仰 空间叙事 圣地实践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性信息的空战威胁评估方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昱 章卫国 +2 位作者 傅莉 黄得刚 何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9-305,共7页
针对专家先验知识和空战态势信息的不确定性,以证据网络为基本框架,建立了基于敌我双方几何位置关系和运动状态的敌方战机威胁评估模型,首先给出了动态态势信息的信度等级转换及信度值的分配方法,然后针对专家不一致且带有不确定性的属... 针对专家先验知识和空战态势信息的不确定性,以证据网络为基本框架,建立了基于敌我双方几何位置关系和运动状态的敌方战机威胁评估模型,首先给出了动态态势信息的信度等级转换及信度值的分配方法,然后针对专家不一致且带有不确定性的属性偏好提出了证据间权重优化方法,最后输入数据,通过网络推理实现敌机威胁等级评估。实例仿真表明,威胁评估模型在不确定性态势信息下能够合理估计敌方单机对已方单机的威胁,证实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信度等级转换 证据网络 空战威胁评估 不确定性信息 证据权重优化
下载PDF
清建国前女真人之佛教信仰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毅 刘庆宇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9-35,共7页
从明初到清建国以前,女真人一直处在明帝国之辽东、朝鲜、蒙古三方合围形成的佛教文化圈中,对佛教文化并不陌生;在明代的女真族中,存在着以高僧道圆为代表的僧人群体;女真贵族佩戴的金佛冠和念珠等已经蕴含有一定的佛教意味。由此可以推... 从明初到清建国以前,女真人一直处在明帝国之辽东、朝鲜、蒙古三方合围形成的佛教文化圈中,对佛教文化并不陌生;在明代的女真族中,存在着以高僧道圆为代表的僧人群体;女真贵族佩戴的金佛冠和念珠等已经蕴含有一定的佛教意味。由此可以推断,女真建国以前,佛教已对女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正是女真建立清国后确立佛教政策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哈赤 女真 佛教信仰 辽东地区
下载PDF
采用STRAIGHT模型和深度信念网络的语音转换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民 苏利博 +1 位作者 王稚慧 要趁红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50-1954,共5页
提出一种将STRAIGHT模型和深度信念网络DBN相结合实现语音转换的方式。首先,通过STRAIGHT模型提取出源说话人和目标说话人的语音频谱参数,用提取的频谱参数分别训练两个DBN得到语音高阶空间的个性特征信息;然后,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将两... 提出一种将STRAIGHT模型和深度信念网络DBN相结合实现语音转换的方式。首先,通过STRAIGHT模型提取出源说话人和目标说话人的语音频谱参数,用提取的频谱参数分别训练两个DBN得到语音高阶空间的个性特征信息;然后,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将两个具有高阶特征的空间连接并进行特征转换;最后,用基于目标说话人数据训练出的DBN来对转换后的特征信息进行逆处理得到语音频谱参数,并用STRAIGHT模型合成具有目标说话人个性化特征的语音。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种方式获得的语音转换效果要比传统的采用GMM实现语音转换更好,转换后的语音音质和相似度与目标语音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转换 STRAIGHT模型 深度信念网络 高阶空间
下载PDF
采用深度信念网络的语音转换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民 黄斐 +2 位作者 刘利 卫铭斐 王明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68-171,216,共5页
对说话人语音个性特征信息的表征和提取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s,DBN)的语音转换方法。分别用提取出的源说话人和目标说话人语音频谱参数来训练DBN,分别得到其在高阶空间的语音个性特征表征;通过人... 对说话人语音个性特征信息的表征和提取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s,DBN)的语音转换方法。分别用提取出的源说话人和目标说话人语音频谱参数来训练DBN,分别得到其在高阶空间的语音个性特征表征;通过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来连接这两个高阶空间并进行特征转换;使用基于目标说话人数据训练出的DBN来对转换后的特征信息进行逆处理得到转换后语音频谱参数,合成转换语音。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基于GMM方法相比,该方法效果更好,转换语音音质和相似度同目标语音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转换 语音个性特征 深度信念网络模型 高阶空间
下载PDF
佛钵信仰与传法思想及其图像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静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52,128-131,共12页
佛钵信仰与传法思想,是中古时期印度、中亚、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思想意识,形成两条相互关联的发展轨迹。其一,基于有关佛钵的释迦佛教化事迹,西北印度约2—5世纪上半叶形成以礼拜、供养为特征的佛钵信仰中心地,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 佛钵信仰与传法思想,是中古时期印度、中亚、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思想意识,形成两条相互关联的发展轨迹。其一,基于有关佛钵的释迦佛教化事迹,西北印度约2—5世纪上半叶形成以礼拜、供养为特征的佛钵信仰中心地,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印度、东南印度及西域。中亚4世纪前后佛钵供养与兜率天上弥勒菩萨组合表述传法思想,佛钵已然成为佛法象征。中原6世纪末叶作为潜流存在的佛钵信仰,演化为传法思想发展的依托形式。其二,发端于西北印度的传法思想,与兜率天上弥勒菩萨信仰联系起来。中亚、西域6、7世纪弥勒菩萨信仰与末法及传法图像浑然一体表现,突出了传法的紧要性。中原6世纪末叶佛教图像呈现末法、护法、传法思想集结现象,作为核心的传法思想成为一股强劲的佛教思潮。佛钵信仰与传法思想以兜率天上弥勒菩萨为纽带互为表里、并行发展,直观地反映了人们的信仰热情和密切文化交流的情况,佛教发展的曲折经历亦同时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钵信仰 传法思想 弥勒
下载PDF
因病信教农民的宗教心理及其演变 试论把握“信念”概念对理解中国农村宗教实践的启示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浪 孙秋云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1,共31页
本文通过对苏北望村基督徒因病信教现象的考察,关注信教农民的宗教心理及其演变。用"信念"来把握农民"信"的起点心理,它蕴含了个体面临生命困境时寻求宗教帮助并对之赋以期许的自然心态和家庭伦理。"信念"... 本文通过对苏北望村基督徒因病信教现象的考察,关注信教农民的宗教心理及其演变。用"信念"来把握农民"信"的起点心理,它蕴含了个体面临生命困境时寻求宗教帮助并对之赋以期许的自然心态和家庭伦理。"信念"的宗教建构、"信念"的情感嵌入以及"信仰"要求三个宗教操演环节促使个体心理的由俗入圣。基于原有病型及其疗效基础上的个体与宗教间的互动,信徒发生了信念坍塌、信念过渡和信仰升级三种类型的心理分化。"信念"操演与分化构成了农民宗教心理演变的机理,也形塑了农民的信仰方式。文章进一步探讨"信念"对于理解中国农村宗教实践中的个体宗教心理、宗教皈信、宗教复兴等议题所具有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病信教 宗教心理 信念 操演与分化
下载PDF
西安城市佛教女性信仰调查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玉茹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39-42,共4页
近年来,佛教信仰者人数激增,其中妇女信仰者的构成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中老年妇女和具有一定知识文化的青年妇女的信仰活动的选择具有各自的特点。佛教信仰丰富了女性信仰者的生活和内心,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关键词 妇女 佛教信仰 皈依 信教妇女
下载PDF
莫高窟第431窟初唐观无量寿经变与善导之法门在敦煌的流传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景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43,126-127,共12页
本文对莫高窟第431窟初唐绘制的南、西、北三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及供养人画像和东壁的四大天王像、中心塔柱四面的说法图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此铺观无量寿经变体现了唐代净土大师善导的"凡夫论"思想,说法图、四大天王等也与往... 本文对莫高窟第431窟初唐绘制的南、西、北三壁的观无量寿经变及供养人画像和东壁的四大天王像、中心塔柱四面的说法图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此铺观无量寿经变体现了唐代净土大师善导的"凡夫论"思想,说法图、四大天王等也与往生西方净土有关,进而指出第431窟初唐的这次重修,建立了敦煌莫高窟最早的一个往生西方净土法事活动的道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第431窟 佛教信仰 净土法门
下载PDF
藏传佛教美术中多闻子图像及其信仰——以夏鲁寺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贾玉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2-96,2,共5页
藏传佛教美术中的多闻子图像是一个丰富的图像系统,其形成、演化复杂。夏鲁寺现存44个建筑空间中有多处出现多闻子图像,不同建筑空间的多闻子像特征也不尽相同。本文以其他地区的多闻子图像为参考,分析此类图像特征之间的差异,对多闻子... 藏传佛教美术中的多闻子图像是一个丰富的图像系统,其形成、演化复杂。夏鲁寺现存44个建筑空间中有多处出现多闻子图像,不同建筑空间的多闻子像特征也不尽相同。本文以其他地区的多闻子图像为参考,分析此类图像特征之间的差异,对多闻子图像的演变及其在不同佛教地区的传播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美术 夏鲁寺 多闻子 图像 信仰
下载PDF
科学革命中信仰的改变——兼评科恩的科学革命观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金彬 陈玲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7,46,共4页
科学革命的重要特征是信仰上的改变。信仰改变跟“经验“与“体验”的比较密切相关。关注信仰改变,对科学革命、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坚定性与转换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是具有科学价值的信仰改变的重要朝向。
关键词 信仰改变 科学革命 科恩
下载PDF
佛性与人性:宋代民间佛教信仰的真实状态 被引量:3
16
作者 游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100,共8页
《碛砂藏》是宋、元时期平江府延圣院僧人主持刊刻的一部大藏经,要完成中国古代历史上这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除了延圣院的出家人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之外,宋元时期民间人士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该版大藏经刊刻记中出现了宋代平江府及... 《碛砂藏》是宋、元时期平江府延圣院僧人主持刊刻的一部大藏经,要完成中国古代历史上这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除了延圣院的出家人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之外,宋元时期民间人士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该版大藏经刊刻记中出现了宋代平江府及其周边地区各色人等的身影,既有地位崇高的官员,也有普通的乡村民众、城市市民,还有不少是出家人。他们之所以捐资雕刻佛教经典,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有着发自内心的虔诚的佛教信仰。然而,《碛砂藏》的宋人题记除了追荐祖先这一主题之外,实际上更重要的涉及捐助者的现实利益,绝大多数题记都在祈求神灵庇佑自身及家庭成员,即便是为亲属的亡灵祈祷,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在世者的安宁吉祥。由此可知宋人的佛教信仰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色彩。不可否认,这种题记的内涵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是高度吻合的,是宋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宋代基层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碛砂藏》 宋人题记 佛教信仰
下载PDF
东巴文藏传佛教《皈依文》述要 被引量:2
17
作者 和继全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78-82,共5页
东巴文藏传佛教《皈依文》是用纳西东巴文记录藏语的文献,也是东巴文献中首次发现的藏传佛教经文。文章在对东巴文藏传佛教《皈依文》特征描述、字释、翻译的基础上,提出这份因历史上宗教互动和语言接触而产生的特殊文献,不仅填补了东... 东巴文藏传佛教《皈依文》是用纳西东巴文记录藏语的文献,也是东巴文献中首次发现的藏传佛教经文。文章在对东巴文藏传佛教《皈依文》特征描述、字释、翻译的基础上,提出这份因历史上宗教互动和语言接触而产生的特殊文献,不仅填补了东巴文献类型的空白,还对宗教互动、语言文字接触、民族关系等研究都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文 藏传佛教《皈依文》 佛经
下载PDF
从清代湖南佛教造像记看民众的信仰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彬彬 李方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3年第3期28-35,共8页
本文以湖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所藏的清代湖南佛教造像记为研究对象和论述依据,分别从民众信仰对象、发愿内容与造像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试图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清代湖南民众信仰的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佛、道不分;二是功利性... 本文以湖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所藏的清代湖南佛教造像记为研究对象和论述依据,分别从民众信仰对象、发愿内容与造像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试图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清代湖南民众信仰的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佛、道不分;二是功利性和实用性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湖南 佛教造像记 民众信仰
下载PDF
攀附与逃遁:民族信仰和谐共生——以藏传佛教与纳西族民族信仰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志合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6-92,共7页
异民族信仰之间除了冲突和融合之外,还存在一种二者之间以攀附与逃遁且又和谐共生的状态,其存在从纵向看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横向考察则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休戚相关。文章以历史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藏传佛教与... 异民族信仰之间除了冲突和融合之外,还存在一种二者之间以攀附与逃遁且又和谐共生的状态,其存在从纵向看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横向考察则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休戚相关。文章以历史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藏传佛教与纳西族信仰为例探讨异民族信仰相互在攀附与逃遁之间的信仰和谐共生状态,研究这种状态的存在对民族团结、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的深层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信仰 藏传佛教 纳西族信仰 攀附与逃遁 和谐共生
下载PDF
大同云冈第5、6窟图像构成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友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31,共15页
云冈石窟第5窟造像大体存在统一规划。主体三世佛造像外,侧壁佛龛多为释迦佛、释迦多宝佛、弥勒菩萨等尊像的排列组合,这一组合源于第7、8窟主室北壁,在第二期洞窟中成为填充壁面空间的流行元素。第6窟中两种思想主题并存,其北壁下层龛... 云冈石窟第5窟造像大体存在统一规划。主体三世佛造像外,侧壁佛龛多为释迦佛、释迦多宝佛、弥勒菩萨等尊像的排列组合,这一组合源于第7、8窟主室北壁,在第二期洞窟中成为填充壁面空间的流行元素。第6窟中两种思想主题并存,其北壁下层龛内三佛像表述三世佛思想,而中心柱下层四面佛龛则以大乘成佛思想统摄周壁图像。与此相适应,上层15尊立佛像可能表述供养、值遇诸佛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第5、6窟 造像思想 大乘成佛 《法华经》 弥勒信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