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method for hypersonic bump inlet based on transverse pressure gradient 被引量:2
1
作者 Shang-cheng XU Yi WANG +2 位作者 Zhen-guo WANG Xiao-qiang FAN Bing XIO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479-494,共16页
Transverse pressure gradient(TPG)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boundary layer airflow diversion in a bump inlet.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TPG-based hypersonic bump inlet design method.This method consist... Transverse pressure gradient(TPG)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boundary layer airflow diversion in a bump inlet.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TPG-based hypersonic bump inlet design method.This method consists of two steps.First,a parametric optimization approach is employed to design a series of 2D inlets with various compression efficiencies.Then,according to the prescribed TPG,the optimized inlets are placed in different osculating planes to generate a 3D bump inlet.This method provides a means to directly control the aero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bump rather than the geometric parameters.By performing this method to a hypersonic chin inlet,a long and wide bump surface is formed in the compression wall,which leads to good integration of the bump/inlet.Results show that a part of the near-wall boundary layer flow is diverted by the bump,resulting in a slight decrease in the mass flow but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total pressure recovery.In addition,the starting ability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adding the bump surface.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bump has a 3D rebuilding effect on the large-scale separation bubble of the unstarted inlet.Finally,a mass flow correction is performed on the designed bump inlet to increase the mass flow to full airflow captu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ss flow rate of the corrected bump inlet reaches up to 0.9993,demonstrating that the correction method is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onic bump inlet Transverse pressure gradient(TPG) Boundary layer flow Total pressure recovery Starting ability Mass flow correction
原文传递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istable Bump Surface for Morphing Inlet
2
作者 张平 周丽 程文杰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5年第6期610-622,共13页
There exists inlet-engine match conflict between high and low speeds for a non-adjustable bump inlet.A scheme of using a bistable bump surface at the throat region of the inlet is proposed to adjust the throat area.Th... There exists inlet-engine match conflict between high and low speeds for a non-adjustable bump inlet.A scheme of using a bistable bump surface at the throat region of the inlet is proposed to adjust the throat area.The FEM model of the bistable surface is established with hinged constraint,and the bistability condition and structural transition process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Moreover,the effects of loading method,loading position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on critical driving force,input energy and structural strain are studied.Finally,the influences of an elastic boundary condition on the structural bistability a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istability of the adjustable bump surface requires a certain boundary constraint and geometric parameter combination,and that there are local and overall snap-through phenomena during transition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loading position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Therefore,suitable loading position and structural material could reduce input energy and meet the demand of structural st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table structure inlet-engine match bump surface morphing inlet transition process
下载PDF
凸包(Bump)进气道/DSI模型设计及气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钟易成 余少志 吴晴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0-745,共6页
利用基于乘波理论的Bum p进气道设计软件,据锥型流精确流线法设计了一腹部进气布局的Bum p进气道。用CFD模拟手段,从对称面马赫数分布、凸包上的极限流线及横截面上压强系数分布等方面分析了进气道进口段流场特征,证明所设计的Bum p进... 利用基于乘波理论的Bum p进气道设计软件,据锥型流精确流线法设计了一腹部进气布局的Bum p进气道。用CFD模拟手段,从对称面马赫数分布、凸包上的极限流线及横截面上压强系数分布等方面分析了进气道进口段流场特征,证明所设计的Bum p进气道流动特征符合预期设计目标。通过CFD计算和试验对比,分析了所设计的Bum p进气道超声速气动性能,表明在发动机设计状态,在来流马赫数M a∞为2.0时,出口平均总压恢复系数接近0.87,而在M a∞=1.8时该值不低于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凸包进气道 无隔道超声速进气道 进气道设计 流场 总压恢复系数
下载PDF
枭龙飞机Bump进气道设计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应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9-452,共4页
对枭龙飞机先进的无隔道超声速进气道(Bump)的设计和风洞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枭龙飞机Bump进气道性能优异,总压恢复系数高,与斜板进气道比,σ提高0.02-0.04;综合畸变指数低,满足进/发匹配要求;并且取消了附面层隔道和放气门系... 对枭龙飞机先进的无隔道超声速进气道(Bump)的设计和风洞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枭龙飞机Bump进气道性能优异,总压恢复系数高,与斜板进气道比,σ提高0.02-0.04;综合畸变指数低,满足进/发匹配要求;并且取消了附面层隔道和放气门系统,使得飞机阻力小、重量轻、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mp进气道 总压恢复系数 综合畸变指数 进/发匹配
下载PDF
Bump进气道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杨应凯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6-338,350,共4页
对一种先进的无隔道超音速进气道(Bump或者DSI)进行了设计方法和风洞试验研究。研究表明:Bump进气道性能优异,并且取消了传统的超音速战斗机进气道设计中的附面层隔道、泄放系统和旁路系统,使得飞机阻力小、重量轻、可靠性高。Bump进气... 对一种先进的无隔道超音速进气道(Bump或者DSI)进行了设计方法和风洞试验研究。研究表明:Bump进气道性能优异,并且取消了传统的超音速战斗机进气道设计中的附面层隔道、泄放系统和旁路系统,使得飞机阻力小、重量轻、可靠性高。Bump进气道是根据锥型流理论,采用乘波原理设计的。即用机身形面去截取锥形流场,在此范围内进行压缩面的设计,由于锥型波波后产生等熵压缩,在压缩面展向形成一定的压力梯度,将附面层排出进气道口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mp进气道 DSI技术 进/发匹配 综合畸变指数
下载PDF
飞机快速俯仰机动下Bump进气道的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应凯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42,共4页
对两侧Bump进气道进行了动态特性风洞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飞机做俯仰机动时,进气道相关性能参数随着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迎角α>10°时,上仰过程中,进道总压恢复系数σ、出口总压综合畸变W、出口总压周向畸变Δσ0降低,下俯过程中... 对两侧Bump进气道进行了动态特性风洞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飞机做俯仰机动时,进气道相关性能参数随着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迎角α>10°时,上仰过程中,进道总压恢复系数σ、出口总压综合畸变W、出口总压周向畸变Δσ0降低,下俯过程中则升高,且上仰过程中上述参数值明显小于下俯过程,一个俯仰周期形成一个闭合环路;进气道出口总压脉动平均紊流度Tu在整个过程中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动态特性 bump进气道 发匹配 流场畸变
下载PDF
Bump/前体一体化对高速进气道起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尚成 王翼 +1 位作者 王振国 范晓樯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0-785,共6页
基于下颌式进气道将Bump/前体一体化设计方法应用于进气道设计,采用特征线法设计五种不同型面的前体,并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计算每种Bump/前体一体化进气道的自起动过程。研究表明:加入合适的Bump型面可极大提高进气道起动性能,将横向... 基于下颌式进气道将Bump/前体一体化设计方法应用于进气道设计,采用特征线法设计五种不同型面的前体,并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计算每种Bump/前体一体化进气道的自起动过程。研究表明:加入合适的Bump型面可极大提高进气道起动性能,将横向压力梯度集中在侧板附近的构型使进气道自起动马赫数降低了0.95。Bump/前体一体化对不起动状态下分离区形态进行三维重构,改变了分离区内横向溢流,从而改变了进气道起动能力。另外,通过对进气道起动过程的研究发现,进气道内形成封闭式分离区时,通常在高于设计马赫数时才能起动,进气道设计中应尽量避免这种状态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bump 起动 分离区
下载PDF
无隔道进气道反设计及附面层排除机理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梁德旺 李博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6-289,共4页
采用“照片三维复原技术”对某型飞机无隔道进气道/前机身进行了几何重构,然后用N S方程对机身/进气道内外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进气道内外流场的马赫数分布和鼓包表面的压力分布,分析了无隔道进气道排移附面层的机理。结果表明:... 采用“照片三维复原技术”对某型飞机无隔道进气道/前机身进行了几何重构,然后用N S方程对机身/进气道内外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进气道内外流场的马赫数分布和鼓包表面的压力分布,分析了无隔道进气道排移附面层的机理。结果表明:该飞机进气道在鼓包顶点有一个起始压缩角,波后为等熵压缩面。研究认为,无隔道进气道的设计机理是在鼓包压缩面上形成一个中间高、两侧低的压力分布,在该压力梯度的作用下来流附面层被推向两侧并被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隔道进气道 鼓包进气道 一体化设汁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无隔道进气道RCS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谢雪明 郭荣伟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3-197,共5页
选定无隔道进气道口面参数,在不同的极化方式下对无隔道进气道及皮托式进气道进行了电磁散射特性实验研究.比较了2种进气道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得到了各个口面参数对无隔道进气道RCS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隔道进气道是1种低RC... 选定无隔道进气道口面参数,在不同的极化方式下对无隔道进气道及皮托式进气道进行了电磁散射特性实验研究.比较了2种进气道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得到了各个口面参数对无隔道进气道RCS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隔道进气道是1种低RCS进气道;鼓包相对来流附面层的高度略低于1.2时最好,唇罩锯齿角在120°~135°最佳,唇罩内切角在60°时较好,鼓包相对唇口的位置在0.7~0.8时较好.终端开口与转动风扇的比较表明,无隔道进气道的后向散射主要来源于外罩唇口的电磁波散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电磁散射 无隔道进气道 皮托式进气道 雷达散射截面(RCS) 口面参数
下载PDF
进气角度对蚌式进气道与发动机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符小刚 于芳芳 王玲玲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62,共5页
通过飞行试验研究了蚌式进气道在不同飞行条件下的内部流场特点。研究表明,当飞机迎角增大时,鼓包表面对前机身来流附面层的吹除效果增强,同时鼓包后方由于流道弯曲产生的流动分离得到抑制,使得发动机稳定工作裕度提高;而侧滑会导致鼓... 通过飞行试验研究了蚌式进气道在不同飞行条件下的内部流场特点。研究表明,当飞机迎角增大时,鼓包表面对前机身来流附面层的吹除效果增强,同时鼓包后方由于流道弯曲产生的流动分离得到抑制,使得发动机稳定工作裕度提高;而侧滑会导致鼓包左右两侧附面层吹除效果出现显著差异,从而使得下游进气道内流体顺着从鼓包迎风侧指向背风侧的方向偏转,进而对发动机稳定裕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式进气道 稳定裕度 乘波体 附面层吹除 进气道旋流 航空发动机 飞行试验
下载PDF
一种进气道内激波/边界层干扰控制的新方法及其流动机理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悦 谭慧俊 +1 位作者 张启帆 程代姝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5-274,共10页
针对高超声速进气道内经常存在的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形壁面鼓包的激波/边界层干扰控制概念,并对相关流动机理及参数影响规律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可变形鼓包通过其迎风侧的预增压作用,外凸段膨胀波束对反射激... 针对高超声速进气道内经常存在的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形壁面鼓包的激波/边界层干扰控制概念,并对相关流动机理及参数影响规律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可变形鼓包通过其迎风侧的预增压作用,外凸段膨胀波束对反射激波的削弱作用,以及膨胀波束对边界层气流的加速作用来对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进行抑制;当激波入射点位于鼓包背风侧膨胀波区时,鼓包对边界层分离的抑制效果明显,并且适当增加鼓包高度可增加其抑制效果;对于鼓包迎风侧型线,在设计时应尽量采用较小的内凹段曲率,同时在外凸段上其最大曲率点应尽量与激波入射点靠拢,而对于背风侧型线的设计则应选择相近的外凸段和内凹段曲率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进气道 激波/边界层干扰控制 可变形鼓包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带鼓包的背负式大S弯进气道流场特性及参数影响规律
12
作者 贾洪印 周桂宇 +2 位作者 唐静 吴晓军 马明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2-579,共8页
背负式进气口结合大S弯内管道的进气系统设计方案,由于其良好的隐身特性,在各类作战飞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自主开发的大规模并行流场解算器,对某带鼓包的背负式大S弯进气道流场特性及参数影响规律进行了一体化数值模拟研究。首先... 背负式进气口结合大S弯内管道的进气系统设计方案,由于其良好的隐身特性,在各类作战飞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自主开发的大规模并行流场解算器,对某带鼓包的背负式大S弯进气道流场特性及参数影响规律进行了一体化数值模拟研究。首先介绍了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大S弯进气道模型,验证了程序对进气道内分离流动预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带鼓包背负式大S弯进气道在超声速来流情况下入口激波分布、进气道内部流动情况以及出口流场的气流品质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鼓包高度和唇缘后掠角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进气道内独特的S弯设计,会导致流动分离和二次流,造成总压损失;不同外部几何参数对进气道性能影响很大,在一定范围内,适当降低鼓包高度或减小唇缘后掠角,有利于进气道性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负式 大S弯进气道 鼓包 总压恢复 二次流 参数影响
下载PDF
唇罩激波/边界层干扰的壁面鼓包/次流循环组合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代姝 张悦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44-1752,共9页
为了对超声速、高超声速进气道内多道连续唇罩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进行有效控制,提出了一种壁面鼓包/次流循环的组合控制方法,并对相关流动机理及参数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小尺度鼓包迎风侧弱压缩波束的预增压效应,实现对... 为了对超声速、高超声速进气道内多道连续唇罩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进行有效控制,提出了一种壁面鼓包/次流循环的组合控制方法,并对相关流动机理及参数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小尺度鼓包迎风侧弱压缩波束的预增压效应,实现对第一道唇罩激波/边界层干扰的控制;同时,在压差力的驱动下,鼓包下游第二道唇罩激波作用导致的边界层分离包内的低能流进入次流循环装置,并从上游压缩面上的吹气缝喷出,实现对第二道唇罩入射激波的控制。在鼓包与次流循环装置的共同作用下,两道唇罩激波产生的边界层分离被有效隔离并分别控制。同时,本控制方案不会造成进气道捕获流量的损失。相较于无控制方案,鼓包/次流循环组合控制方案可以在来流马赫数为3.95~6.95内实现对多道连续唇罩激波/边界层干扰的控制,改善内通道中的流动,提高进气道的总压恢复性能,最大改善幅度可以达到15.7%。此外,为保证控制效果,应选择合适的吹气缝和引气缝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高超声速进气道 唇罩激波/边界层干扰 边界层分离 壁面鼓包/次流循环
下载PDF
两型超声速进气道平飞减速时的稳定性
14
作者 符小刚 李俊浩 杨柳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0-206,共7页
通过飞行试验,研究了一种二元斜板式及蚌式超声速进气道在马赫数1.5快收发动机油门平飞减速至马赫数为1.05过程中的畸变及稳定性水平。对比表明:减速过程中二元进气道总压畸变、稳定性裕度均随发动机换算转速的下降减小后保持稳定,而蚌... 通过飞行试验,研究了一种二元斜板式及蚌式超声速进气道在马赫数1.5快收发动机油门平飞减速至马赫数为1.05过程中的畸变及稳定性水平。对比表明:减速过程中二元进气道总压畸变、稳定性裕度均随发动机换算转速的下降减小后保持稳定,而蚌式进气道畸变先上升再下降后保持稳定,稳定性裕度先下降再略微上升后保持稳定。减速过程前半段,蚌式进气道畸变更大,二元进气道稳定性裕度下降更快;减速过程后半段,两型进气道畸变水平接近,稳定性裕度均较低。分析也表明,仅使用流量系数的相对差值计算的进气道稳定裕度反映的进气道流通能力信息比使用总压恢复系数与流量系数之比的相对差值更全面,推荐采用前者作为进气道稳定性裕度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式进气道 进气道喘振 进气畸变 流量系数 稳定性裕度
原文传递
双锥Bump压缩面设计及气动特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龙 钟易成 +1 位作者 吴晴 杨应凯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9,共8页
采用反设计方法研究双锥Bump压缩面设计技术,该方法实质是融合运动间断边界在运动网格条件下对轴对称欧拉方程组求解.为避免激波捕获法对激波型面位置求解误差,应用计算域分块的方法预估第2道激波,在此基础上采用流线追踪法生成Bump压缩... 采用反设计方法研究双锥Bump压缩面设计技术,该方法实质是融合运动间断边界在运动网格条件下对轴对称欧拉方程组求解.为避免激波捕获法对激波型面位置求解误差,应用计算域分块的方法预估第2道激波,在此基础上采用流线追踪法生成Bump压缩面;结合平面机身设计一双锥Bump实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手段对其进行黏性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①该模型流场结构仍保持较强的附面层扫掠能力;②在来流马赫数为2.0条件下,相比传统的正圆锥乘波体Bump压缩面设计,新型设计方法可使Bump外压缩系统总压恢复系数提高0.04左右,为Bump进气道性能提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mp进气道 运动间断边界算法 反设计方法 运动间断拟合 计算流体力学
原文传递
涡流发生器对Bump进气道性能影响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天喜 王强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76-2482,共7页
以一种Bump进气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在S弯扩压段入口处布置涡流发生器来控制流动分离,减小出口总压畸变。采用CFD数值计算软件对Bump进气道在设计点(Ma=2.0)与非设计点(Ma=1.8,0.8)工况下内、外流场进行计算,分析不同涡流发生器方案的效... 以一种Bump进气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在S弯扩压段入口处布置涡流发生器来控制流动分离,减小出口总压畸变。采用CFD数值计算软件对Bump进气道在设计点(Ma=2.0)与非设计点(Ma=1.8,0.8)工况下内、外流场进行计算,分析不同涡流发生器方案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点工况下,安装涡流发生器能够抑制流动分离,改善进气道流场品质,减小出口总压畸变;在一些非设计点工况下会增大Bump进气道出口总压畸变;Bump进气道总压损失有所增大,不同叶片间距的涡流发生器对总压损失的影响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mp进气道 涡流发生器 流动控制 总压恢复系数 总压畸变
原文传递
Bump进气道中鼓包诱导的激波/边界层干扰特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娇 谭慧俊 黄河峡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7,共11页
为了探索Bump进气道中鼓包诱导的锥形激波和机身发展而来的湍流边界层干扰问题,分析其气动优势,首先选取了半锥和半棱锥这两种与鼓包的流场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构型作为参照,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别对这三类典型的三维激波/湍流边界层... 为了探索Bump进气道中鼓包诱导的锥形激波和机身发展而来的湍流边界层干扰问题,分析其气动优势,首先选取了半锥和半棱锥这两种与鼓包的流场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构型作为参照,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别对这三类典型的三维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问题进行了流场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三个不同马赫数的鼓包,并研究了设计马赫数对鼓包流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三类构型的无黏激波强度相等时,半锥诱导产生的旋涡强度最强,鼓包次之,半棱锥最弱。尽管鼓包诱导的流场非常复杂,其干扰流场却呈现出准锥形相似的特性。虽然半锥对边界层的排移能力最强,但是综合考虑边界层排移能力及进气道出口流场畸变下,鼓包最具优势,这也是其被选为超声速进气道前缘压缩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在设计状态下,适当增加设计马赫数能改善鼓包排移边界层的能力,但设计马赫数太高,边界层排移能力基本不变,反而使得进气道总压损失急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mp进气道 激波/边界层干扰 旋涡结构 准锥形准则 边界层排移能力
原文传递
无隔道超声速进气道/前机身一体化计算与试验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博 梁德旺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97-1604,共8页
针对某飞机设计了机身两侧进气的无隔道超声速进气道(Bump进气道),进行了进气道/前机身一体化的三维内外流流场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进气道的流场图谱,比较了唇口方案对附面层排移效果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带隔道的斜板式进气道与无隔道... 针对某飞机设计了机身两侧进气的无隔道超声速进气道(Bump进气道),进行了进气道/前机身一体化的三维内外流流场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进气道的流场图谱,比较了唇口方案对附面层排移效果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带隔道的斜板式进气道与无隔道进气道的流场特征及附面层排除特点的差异。根据设计和计算结果,进行了斜板式及Bump进气道模型的风洞试验,通过试验对比,选择了较优的Bump进气道方案,并将不同模型比例和风洞、高空条件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在计算条件、模型比例都与风洞吹风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最好。研究结果表明,Bump进气道气动性能优于斜板式进气道,采用"双斜切"唇口方案设计的Bump进气道能进一步增加排除附面层的效果,按高空条件计算得到的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比按地面风洞条件计算值高0.02~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隔道超声速进气道 bump进气道 进气道设计 超声速流 一体化设计 计算流体力学 风洞
原文传递
用于自适应进气道的扁薄球壳双稳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平 周丽 邱涛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64-271,共8页
自适应进气道通过主动控制唇口和内管道的结构形状,能够调节进气道的捕获面积和喉道面积,从而提升战斗机在宽速域内的进气道性能。鼓包进气道是一种先进的进气道,但是鼓包面形状不可调节,限制了其在非设计点的性能。该文针对该问题,提... 自适应进气道通过主动控制唇口和内管道的结构形状,能够调节进气道的捕获面积和喉道面积,从而提升战斗机在宽速域内的进气道性能。鼓包进气道是一种先进的进气道,但是鼓包面形状不可调节,限制了其在非设计点的性能。该文针对该问题,提出利用扁薄球壳的双稳态构型调节鼓包面形状,从而改善进气道在不同速度下的使用性能。研究了铰支边界的圆底扁薄球壳存在双稳态构型需要的条件,分析了加载方式和加载位置对壳体双稳态特性的影响,并给出稳态构型转换时壳体结构参数与驱动载荷、加载行程以及结构内应力的关系,为扁薄球壳双稳态构型的形状控制以及在自适应进气道上的应用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变形 自适应鼓包 进气道 扁薄球壳 双稳态构型
原文传递
“蚌式”进气道附面层扫除特性风洞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海刚 刘雨 +2 位作者 任丁丁 丁凯峰 史建邦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00-1908,共9页
以某低、高速风洞为平台,设计搭建了"蚌式"进气道附面层扫除特性测量试验系统,进行了不同流量系数和来流马赫数下进气道鼓包表面附面层扫除特性的风洞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计算和对比分析同型号的飞行试验结果,研究了&... 以某低、高速风洞为平台,设计搭建了"蚌式"进气道附面层扫除特性测量试验系统,进行了不同流量系数和来流马赫数下进气道鼓包表面附面层扫除特性的风洞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计算和对比分析同型号的飞行试验结果,研究了"蚌式"进气道鼓包表面附面层扫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来流马赫数下,随着流量系数的增大,鼓包表面附面层的扫除能力逐渐减弱;在亚声速工况的绝大多数流量范围内,鼓包表面压力系数沿鼓包中心线对称分布、压力梯度变化明显,且在不同截面沿主流方向具有增大的特征,鼓包构型对附面层扫除效果较强;超声速工况下具有明显附面层扫除能力的流量范围明显小于亚声速工况,进气道唇口形成的弓形激波是影响鼓包表面不同位置压力梯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而决定着附面层扫除特性。在接近来流马赫数1.8及以上飞行工况下,附面层的扫除能力减弱,附面层分离加强,进而会造成较大的进气压力损失和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蚌式”进气道 附面层扫除特性 来流马赫数 流量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