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庚型肝炎病人肝穿组织中发现具有布尼安病毒科(Bunyaviridae)病毒形态特征的病毒颗粒
1
作者 乐美兆 隋云华 +2 位作者 许家璋 杨志国 宋小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6,共5页
应用常规超薄切片技术 ,对单纯 HGV感染患者的肝穿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发现肝细胞胞浆内高尔基囊泡增生、扩张 ,在扩张的囊泡中见到呈芽生性生长和成熟的病毒颗粒。成熟病毒具有双层脂质包膜及表面穗状微突 ,核心为微细点丝状 ,直径约 70... 应用常规超薄切片技术 ,对单纯 HGV感染患者的肝穿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发现肝细胞胞浆内高尔基囊泡增生、扩张 ,在扩张的囊泡中见到呈芽生性生长和成熟的病毒颗粒。成熟病毒具有双层脂质包膜及表面穗状微突 ,核心为微细点丝状 ,直径约 70~ 12 0 nm。根据其形态学及形态发生特征 ,可以认为 HGV有可能属布尼安病毒科 ( Bunyaviridae)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型肝炎病毒 布尼安病毒科 肝穿组织 透射电镜 超薄切片技术 HGV
下载PDF
Food-borne parasitic zoonosis: Distribution of trichinosis in Thailand 被引量:6
2
作者 Natthawut Kaewpitoon Soraya Jatesadapattaya Kaewpitoon Prasit Pengsa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2期3471-3475,共5页
Trichinosis is among the most common food-borne parasitic zoonoses in Thailand and many outbreaks are reported each year.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isease in regions of north, north-east, centra... Trichinosis is among the most common food-borne parasitic zoonoses in Thailand and many outbreaks are reported each year.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isease in regions of north, north-east, central and south Thailand. Between the earliest recorded of outbreak of trichinosis in Mae Hong Son Province in 1962 and 2006, there have been 135 outbreaks involving 7340 patients and 97 deaths in Thailand. The highest number of cases, 557, was recorded in 1983. Most infected patients were in the 35-44 year age group, and the disease occurred more frequently in men than women during 1962-2003, with no significant sex difference during 2004-2006. Outbreaks were most common in the northern areas,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where raw and under-cooked pork and/or wild animals are eaten. Human infections occur annually in northern Thailand during communal feasts celebrating the Thai New Year. Trichinosis causes have been reported every year, supporting the need for planning education progr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人畜共患病 旋毛虫病 寄生
下载PDF
A General Model of Zoonosis Where the Diseases Can Only Be Transmitted from Animals to Humans
3
作者 Xueying Liu 《Advances in Pure Mathematics》 2019年第2期67-77,共11页
Zoonosi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hum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mortal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general model of zoonosis, in which the diseases can only be transmitted from animals to humans, s... Zoonosi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hum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mortal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general model of zoonosis, in which the diseases can only be transmitted from animals to humans, such as rabies, brucellosis and so on.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 is derived. And then the global stability of the disease-free equilibrium and endemic equilibrium models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mparison principle and Lyapunov function. Next, a numerical analysis is performed to elaborate the consistency of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and to prove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zoonosis research.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models are applicable to zoonosis with animal size larger than or smaller than population size. Finally, in order to se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epidemic of zoonosis a sensitive analysis is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oonosis Global Stability EQUILIBRIUM Sensitive Analysis
下载PDF
5种猪源消化道传播病原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吴静波 南文金 +2 位作者 胡鸿惠 黄健强 彭国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6,共9页
猪源人兽共患病不仅威胁公共卫生安全,还威胁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其中消化道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及时鉴定出经消化道传播的病原体,本试验建立了猪源大肠杆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志贺菌的四重荧光定量PCR和戊型肝炎病毒荧... 猪源人兽共患病不仅威胁公共卫生安全,还威胁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其中消化道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及时鉴定出经消化道传播的病原体,本试验建立了猪源大肠杆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志贺菌的四重荧光定量PCR和戊型肝炎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实现5种病原体的同时检测;并利用荧光定量PCR与普通PCR对117份猪临床样品(病变组织、粪便和肌肉等)进行对比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荧光定量PCR能够在1.5 h内完成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志贺菌和戊型肝炎病毒5种病原体的特异性检测,与其他常见细菌和病毒无交叉反应,检测极限值可达5个拷贝,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7,线性范围涵盖1×10^(1)~1×10^(9),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均低于3.16%。建立的荧光定量PCR与普通PCR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5.73%~100%,具有较好的一致性。117份临床样品中大肠杆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志贺菌和戊型肝炎病毒各自的阳性率分别为31.62%、17.95%、6.84%、5.13%和11.11%。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特异、稳定,能够同时、快速区分检测上述5种猪源消化道传播病原体,可为猪肉制品从产地到餐桌全环节样品的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兽共患病 消化道传播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重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脑炎一例
5
作者 徐金梅 刘兵舰 +3 位作者 关鸿志 单萍 陈国华 梅俊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257,共5页
患者女性,65岁,农民。主因间断性发热伴腹泻、尿频6天,近事记忆减退伴言语不能1天,于2022年5月7日收入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患者入院前10天(4月29日)被克氏原螯虾(又称小龙虾)夹破右手示指,未予重视;入院前5天(5月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 患者女性,65岁,农民。主因间断性发热伴腹泻、尿频6天,近事记忆减退伴言语不能1天,于2022年5月7日收入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患者入院前10天(4月29日)被克氏原螯虾(又称小龙虾)夹破右手示指,未予重视;入院前5天(5月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呈黄色水样便(5~6次/d),尿频(每5分钟1次,每次约20 ml),伴头晕、后颈部胀痛、胸闷,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尼亚病毒科感染 重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脑炎 宏基因组学 基因检测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牛副结核病的病原学和防控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蒙达 张皓博 +6 位作者 亓菲 沈叶盛 苏华彬 张力 李岩 孙淑芳 樊晓旭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牛副结核病是一种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主要影响反刍动物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也是一种潜在的人兽共患病。该病可导致腹泻、渐进性消瘦,甚至死亡,增加生产成本,是影响全球奶牛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牛副结核病难以诊断,病原分离周期长,... 牛副结核病是一种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主要影响反刍动物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也是一种潜在的人兽共患病。该病可导致腹泻、渐进性消瘦,甚至死亡,增加生产成本,是影响全球奶牛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牛副结核病难以诊断,病原分离周期长,我国相关研究报道较少且存在误区。因为潜伏期长,患病动物在感染早期体液免疫水平低,排菌量低,导致细菌分离培养和抗体检测都很难做出诊断;即使最灵敏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方法也只能在部分感染动物的粪便样品中检出副结核分枝杆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方法易受其他结核分枝杆菌的影响,也难以普及。本文旨在提炼性的阐述牛副结核病的病原学研究进展,总结其流行病学和防控策略等信息,以期为该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副结核病 副结核分枝杆菌 人兽共患病 病原学 防控
下载PDF
山东省部分宠物犬饲养免疫情况问卷调查与分析
7
作者 姜子昕 薛瑞雪 +5 位作者 楚遵锋 马慧玲 蒋文夺 胡莉萍 兰邹然 张月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更好地开展狂犬病防控与净化工作,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山东省16个地市80家宠物医院的接受服务宠物犬进行摸底调查,并探讨了宠物犬饲养免疫情况对山东省狂犬病无疫区建设的影响。结果显示:宠物犬饲养者以18~40岁人群为主,占总数的66.... 为更好地开展狂犬病防控与净化工作,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山东省16个地市80家宠物医院的接受服务宠物犬进行摸底调查,并探讨了宠物犬饲养免疫情况对山东省狂犬病无疫区建设的影响。结果显示:宠物犬饲养者以18~40岁人群为主,占总数的66.92%;主要饲养小型犬,占67.87%;92.70%的饲养者为宠物犬进行了狂犬病疫苗免疫,其中78.67%的饲养者在幼犬3月龄时为其进行首次狂犬病疫苗免疫,94.40%的已免疫狂犬病疫苗的宠物犬能够得到定期的加强免疫接种;93.38%的饲养者选择携带患病犬前往动物医院就医,61.95%的饲养者为犬佩戴免疫标识或将标识随身携带。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地宠物犬饲养者具有一定的疫病防疫知识,基本掌握了宠物犬饲养中的疫病防控风险点,这有利于山东省狂犬病无疫区建设的推进。部分宠物犬饲养者对于当地动物疫病防控相关政策法规以及专业知识仍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因此需要继续加大狂犬病防控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宠物市场的监督管理和对饲养者的专业指导,这将是今后山东省狂犬病无疫区建设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人兽共患病 宠物犬 无疫区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多杀性巴氏杆菌研究概述
8
作者 王凤杰 任砚 +5 位作者 刘万 段文龙 张志强 史秋梅 吴同垒 孙姣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4-139,共6页
多杀性巴氏杆菌在动物群中高度流行,通常是口腔、鼻咽和上呼吸道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部分,可导致动物不同程度的感染、甚至死亡,人类可通过被动物咬伤或接触其鼻腔分泌物而被传染,威胁公共卫生安全。本文总结了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形态特征... 多杀性巴氏杆菌在动物群中高度流行,通常是口腔、鼻咽和上呼吸道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部分,可导致动物不同程度的感染、甚至死亡,人类可通过被动物咬伤或接触其鼻腔分泌物而被传染,威胁公共卫生安全。本文总结了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以及血清分型、毒力因子和体内存活机制,有助于理解多杀性巴氏杆菌建立急性和慢性感染的毒力机制;同时,总结了新型疫苗研发现状和治疗方案,旨在提高对该菌感染的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存活机制 荚膜 人畜共患病
下载PDF
一例海豚源典型异尖线虫形态观察和分子鉴定
9
作者 朱昊天 刘路瑶 +5 位作者 杨聪山 姜纪 石涵 刘笑笑 陈木新 徐前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99-2606,共8页
旨在鉴定由海豚粪便样本中所分离所得线虫种类。首先对所分离虫体进行形态观察,然后提取虫体基因组DNA,并对样本28S rRNA D2-D3基因和ITS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以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所得序列经BLAST比对并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对所... 旨在鉴定由海豚粪便样本中所分离所得线虫种类。首先对所分离虫体进行形态观察,然后提取虫体基因组DNA,并对样本28S rRNA D2-D3基因和ITS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以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所得序列经BLAST比对并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对所得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虫体长120~140 mm,整体呈圆柱形,两端尖细,外观呈乳白色半透明,镜下观察其内部偏黄。可见食道前端细,向后逐渐膨大。PCR结果显示,28S rRNA D2-D3基因与ITS基因扩增长度分别为797和840 bp。BLAST比对结果显示:28S rRNA D2-D3基因(GenBank登录号OR345165)与已报道典型异尖线虫(Anisakis typical, GenBank登录号HF911524.1)的序列一致性为95.36%;ITS基因(GenBank登录号OR345164)与典型异尖线虫(GenBank登录号MF668919.1)一致性为97.11%,其中,ITS-1区域与典型异尖线虫(GenBank登录号MF668919.1)一致性为91.90%,ITS-2区域与典型异尖线虫(GenBank登录号JN968938.1)一致性为94.97%,5.8S rRNA区域与典型异尖线虫(GenBank登录号OQ244221.1)一致性为100.00%。基于ITS基因和28S rRNA D2-D3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此次研究分离所得寄生虫样本与典型异尖线虫遗传距离最近,且同一分支上。本次分离所得寄生虫样本经过分子鉴定为典型异尖线虫。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其与典型异尖线虫一致性均大于95%;同时,在28S rRNA D2-D3基因序列和ITS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方面,均与已报道的典型异尖线虫遗传距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尖线虫 人畜共患病 形态学观察 分子鉴定 系统进化树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蜱种类及分布研究概况
10
作者 乌尼尔 白翠兰 +1 位作者 翟景波 吴东兴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总结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区域蜱种类及分布情况,为蜱及蜱传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文献查阅及收集报道资料对内蒙古地区蜱种类及分布区域进行综述性概括。内蒙古地区9市3盟已知蜱类2科5亚科8属31种。蜱是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 总结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区域蜱种类及分布情况,为蜱及蜱传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文献查阅及收集报道资料对内蒙古地区蜱种类及分布区域进行综述性概括。内蒙古地区9市3盟已知蜱类2科5亚科8属31种。蜱是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体表寄生虫,也是多种人畜共患疾病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内蒙古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且物种资源丰富,形成了多种蜱类生息之地。蜱类的分布与地理环境、植被分布紧密相关。本文通过检索文献资料,总结了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蜱类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特点情况,以期促进蜱传自然疫源性疾病研究的快速发展,提高蜱传人畜共患病的防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传疾病 人兽共患病
下载PDF
猫咬伤致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
11
作者 王灯 曾妃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总结1例猫咬伤导致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通过不典型伤口追溯感染源;建立白细胞危象预警机制;中医手法治疗顽固性呕吐;实施闭环感控管理;预防创伤后综合征。患者住院7 d出院,恢复良好。
关键词 布尼亚病毒科感染 白细胞减少 蜱咬伤 中医护理 感染控制
下载PDF
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现状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有利 黎玉琼 +4 位作者 王建东 梁小军 赵正伟 张久盘 从志鹏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寄生于人类、家养动物及多种野生动物胃肠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胃肠疾病。该病不但威胁人类健康,亦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隐孢子虫的流行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危害远...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寄生于人类、家养动物及多种野生动物胃肠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胃肠疾病。该病不但威胁人类健康,亦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隐孢子虫的流行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危害远远超出了人们的估计。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感染家畜,增加人类感染风险;与动物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危害加重;感染野生动物,具有自然疫源性;感染海洋和水生动物,造成水体污染;经水源和食物传播引起人类群体感染;暴发感染对人群危害严重。深入开展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及防控研究对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病 隐孢子虫 人畜共患 流行现状
下载PDF
钩端螺旋体病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概述
13
作者 韦蓉 尹家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9-223,共5页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呈全球性分布,可引发靶器官衰竭,甚至死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旅游开发、动物栖息地破坏、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的出现,钩端螺旋体病人兽共患的风险显著加大。本文对钩端螺...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呈全球性分布,可引发靶器官衰竭,甚至死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旅游开发、动物栖息地破坏、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的出现,钩端螺旋体病人兽共患的风险显著加大。本文对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其疾病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全面认识和有效防控该疾病,并为今后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对保护人群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病 人兽共患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海市青浦区流浪猫主要人兽共患病流行情况调查
14
作者 何常波 陈继军 +3 位作者 瞿春蕾 陈文婷 吴永进 王曲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6期56-60,共5页
为了解上海市青浦区流浪猫主要人兽共患病流行情况,防范由其引起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采用实时荧光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于2022年6月—2023年8月的春夏季采集中心城区5个街镇的流浪猫血液、血清及棉拭子样本各156份,按不同月份及街镇... 为了解上海市青浦区流浪猫主要人兽共患病流行情况,防范由其引起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采用实时荧光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于2022年6月—2023年8月的春夏季采集中心城区5个街镇的流浪猫血液、血清及棉拭子样本各156份,按不同月份及街镇对狂犬病、弓形虫病、A型流感病原抗体,以及弓形虫病、A型流感、猫抓病病原核酸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狂犬病病毒、弓形虫和A型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7%、11.5%和3.8%;5月、7月的狂犬病病毒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月份,中心街镇的狂犬病病毒抗体阳性率显著较高;夏季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高于春季,不同街镇抗体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3—4月的A型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他月份,中心街镇抗体阳性率较高。结果表明,中心城区流浪猫群体的狂犬病病毒抗体阳性率较低,同时部分街镇的流浪猫存在弓形虫、A型流感病毒感染情况,有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结果提示,居民与流浪猫接触时应注意加强自身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猫 人兽共患病 狂犬病 弓形虫病 流感 猫抓病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跨物种传播和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何振文 刘丁语 +7 位作者 刘宝玲 张翩 王晓虎 王刚 黄元 陈晶 杜宗亮 蔡汝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05-2620,共16页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一种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被认为是引起人类急性肝炎的主要原因之一。HEV可被分为8种基因型,各基因型的分布与地域和工业化水平有关,其中HEV-3与HEV-4具有人兽共患的传播能力,...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一种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被认为是引起人类急性肝炎的主要原因之一。HEV可被分为8种基因型,各基因型的分布与地域和工业化水平有关,其中HEV-3与HEV-4具有人兽共患的传播能力,能造成人类和各种动物宿主的感染。除人类外,猪是HEV最常见的宿主,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HEV的宿主呈现多样性,包括牛、羊、鹿、兔和骆驼等多种动物,且各动物宿主之间存在跨物种传播的可能。HEV的跨物种传播是在人类和动物宿主频繁交流的过程中,通过适应性进化而形成的,受到宿主细胞受体和细胞因子的特异性差异限制。HEV基因重组有利于适应宿主的新毒株出现,也可能促进新的传播途径,从而促进HEV跨物种传播。通过对HEV传播途径的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传播途径也有所差异,而食用携带HEV的动物产品,特别是未煮熟的动物产品是造成人类感染HEV-3和HEV-4的主要原因。此外,水源的污染、职业暴露、输血与器官移植同样是HEV的重要传播途径。针对各种潜在的传播途径,可采取相关的防控手段对HEV进行预防,包括对动物食品进行充分的加热以灭活HEV、对水源进行消毒和净化、做好职业防护和疫苗注射等。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HEV的流行规律,各地应加强对HEV的监测,并制定相关的防控策略。笔者从HEV病原学、跨物种感染和防控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促进人们对HEV跨物种传播的深入认识并为HEV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HEV) 人兽共患病 跨物种传播 防控技术
下载PDF
SPF级比格犬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6
作者 周子娟 李昶仪 +4 位作者 孔亚杰 赵雪榕 邓昕月 白静 王靖宇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1期99-103,共5页
比格犬作为科学研究工作中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具有生物学性能稳定的特点,适用于医学各学科的研究。比格犬器官功能一致,血液循环系统发达,差异性小,是医学界和生物学界公认的最标准、最理想的实验用犬,也是安全评价的首选犬种,在药品... 比格犬作为科学研究工作中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具有生物学性能稳定的特点,适用于医学各学科的研究。比格犬器官功能一致,血液循环系统发达,差异性小,是医学界和生物学界公认的最标准、最理想的实验用犬,也是安全评价的首选犬种,在药品、疫苗开发及人畜共患病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讨论了SPF级比格犬在生命科学中相关的应用,为推进SPF级比格犬模型的建立以及在基础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F级比格犬 动物疾病模型 犬病的研究 人畜共患病
下载PDF
Immunological reactive rate to Zika virus in canine sera:A report from a tropical area and concern on pet,zoonosis and reservoir host 被引量:1
17
作者 Beuy Joob Viroj Wiwanitkit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7年第2期199-200,共2页
This letter to editor discusses and describes Zika virus IgG seropositivity rate in canine sera from endemic area.This is the first world report and it raises an urgent concern on pet,zoonosis and reservoir host regar... This letter to editor discusses and describes Zika virus IgG seropositivity rate in canine sera from endemic area.This is the first world report and it raises an urgent concern on pet,zoonosis and reservoir host regarding Zika vi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ka IhG PET zoonosis Reservoir host
下载PD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potential tools for use in zoonosis control 被引量:3
18
作者 Qing Yu Hui Liu Ning Xiao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SCIE 2018年第1期480-485,共6页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have become useful tools to extend human abilities and capacities.Currently UAVs are being used for the surveilla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lated to the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di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have become useful tools to extend human abilities and capacities.Currently UAVs are being used for the surveilla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lated to the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They have also been used for delivering therapeutic drugs and life-saving supplies to patients or isolated persons in extreme conditions.There have been very few applications of UAVs for disease surveillance,control and prevention to date.However,we foresee many uses for these machines in the fight against zoonotic disease.The control of zoonoses has been a big challenge as these diseases are naturally maintained in animal populations.Among 868 reported zoonoses,echinococcosis(hydatid disease)is one of the most severe public health problems and listed as one of 17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targeted for control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fected dogs(domestic or stray)play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as definitive hosts in maintaining the transmission of echinococcosis.However,the actual contribution of wild canines to transmission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as yet,but should certainly not be ignored.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UAVs,with an emphasis on their potential use for zoonosis control.As an example,we outline a pilot trial of echinococcosis control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region,in which UAVs were used to deliver baits with praziquantel for wildlife deworming.The data suggested that this is a cost-effective and efficient approach to the control of zoonotic diseases transmitted among wild animal pop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OL ECHINOCOCCOSIS Public health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Wild animal zoonosis
原文传递
Zoonosis Due to <i>Bruella suis</i>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Infection in Dogs (Carnivores): A Brief Review
19
作者 Moges Woldemeskel 《Open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2013年第3期213-221,共9页
Brucella suis (B. suis) is the major cause of porcine brucellosis. Zoonosis due to B. suis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transmission by various animal species is reported. Recently an increase in brucellosis associated w... Brucella suis (B. suis) is the major cause of porcine brucellosis. Zoonosis due to B. suis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transmission by various animal species is reported. Recently an increase in brucellosis associated with feral swine transmitted B. suis infection in humans and hunting dogs is emerging. Reports on B. suis infection in carnivores including dogs is scant. This report gives a brief review of B. suis zoonosi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B. suis infection in dogs (carnivo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ine CARNIVORES Bruella SUIS REVIEW zoonosis
下载PDF
猴痘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检测防控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香 杨婧 赵合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2期51-57,共7页
2022年5月以来,全球暴发了严重的猴痘疫情,截至2022年12月14日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82 553例人间猴痘病例,我国也发现了6例境外输入病例。此次全球流行的猴痘病毒与2018年和2019年英国流行株一致,属于分支Ⅱ(西非分支)的Ⅱb... 2022年5月以来,全球暴发了严重的猴痘疫情,截至2022年12月14日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82 553例人间猴痘病例,我国也发现了6例境外输入病例。此次全球流行的猴痘病毒与2018年和2019年英国流行株一致,属于分支Ⅱ(西非分支)的Ⅱb亚分支。猴痘从动物感染人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人间传播途径也较多,其中性传播为2022年疫情的主要传播途径。猴痘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其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早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清学方法常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但最终确诊还需要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基因组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从中断人际传播、保护处境危险易感人群、减少人和动物间传播3个方面开展猴痘防控。目前无有效的猴痘疫苗及防治药物,但天花疫苗可以对其提供85%的保护。我国应时刻保持警惕,建立完善的猴痘防控策略,防止疫情传入国内,同时应继续加强猴痘病毒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评估,做好技术储备。本文从猴痘病原学、流行病学、检测技术、防控措施等方面加以综述,以期帮助相关人员全面认识猴痘,提高防范意识,同时为相关机构做好防控及技术储备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 人兽共患病 病原学 流行病学 检测技术 防控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