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Lignan Glucoside from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被引量:4
1
作者 LiTAN BinWANG YuYingZHAO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053-1056,共4页
A new lignanoside, saikolignanoside A, was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as 3-methoxy-4-hydroxy-5-[ (8 S ) -3-methoxy-4- hydroxyphenylpropyl alcohol]-E-cinnamic a... A new lignanoside, saikolignanoside A, was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as 3-methoxy-4-hydroxy-5-[ (8 S ) -3-methoxy-4- hydroxyphenylpropyl alcohol]-E-cinnamic alcohol-4-O-b-D-glucopyranoside by means of NMR and MS analysis, acid hydrolysis and optic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Umbelliferae lignanoside saikolignanoside A.
下载PDF
New Isoflavonoside from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被引量:1
2
作者 Li TAN Yu Ying +2 位作者 ZHAO Bin WANG Ru Yi ZHANG (Department of Phytochemistry, 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Guang Zhong TU(Beijing Institute of Microchemistry, Beijing 100091)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1-73,共3页
A new isoflavonoside, 7-hydroxy-4'-methoxy-isoflavonone-7-O-beta-D-glucopyranosyl-(1-->6)-beta-D-glucopyranoside was isolated from roots of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and named as saikoisoflavonoside A.... A new isoflavonoside, 7-hydroxy-4'-methoxy-isoflavonone-7-O-beta-D-glucopyranosyl-(1-->6)-beta-D-glucopyranoside was isolated from roots of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and named as saikoisoflavonoside A. The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isoflavonoside saikoisoflavonoside A
全文增补中
Hybri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interfamilial somatic hybridization between grapevine (Vitia vinifera L.) and Red Thorowax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被引量:2
3
作者 Xiquan Song Guangmin Xia +2 位作者 Aifen Zhou Xuezhen Bao Huimin Che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9年第20期1878-1883,共6页
The protoplasts of Red Thorowax (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irradiated by ultraviolet light (UV) at an intensity of 260μW/cm2 for 0, 1,2 and 3 min respectively were fused with that of grapevine ( Vitia vinifera). T... The protoplasts of Red Thorowax (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irradiated by ultraviolet light (UV) at an intensity of 260μW/cm2 for 0, 1,2 and 3 min respectively were fused with that of grapevine ( Vitia vinifera). The regenerated 19 clones, every one derived from a single fused cell, were identified as hybrids by phenotype, isozyme, chromosome and 5S rDNA spacer reg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all of them are somatic hybrids. 11 hybrid calli inclu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EVINE ( Vitia VINIFERA ) RED Thorowax (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 ultraviolet light ( UV ) somatic hybridization interfamilial HYBRID plants.
原文传递
南柴胡地上部分不同极性部位抗菌作用及活性成分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曲中原 杨小龙 +5 位作者 孙向明 邴一凡 王淇漩 汲晓玲 罗龙坦 邹翔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37-1644,1690,共9页
目的 探究南柴胡地上部分不同极性部位抗菌作用及活性成分相关性,阐明抗菌药效物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乙醇提取及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提取后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10个极性部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 目的 探究南柴胡地上部分不同极性部位抗菌作用及活性成分相关性,阐明抗菌药效物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乙醇提取及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提取后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10个极性部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为对象,以药敏试验、最低抑菌浓度(minimun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n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为指标,阐释抗菌活性部位。通过UPLC-Q-TOF-MS/MS对不同极性部位进行分析,确定共有成分,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建立共有峰峰面积与MIC之间的相关性,筛选药效物质。结果 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为最佳抗菌部位。原儿茶酸、绿原酸、金丝桃苷、亚油酸、山奈酚、异槲皮苷、水仙苷、山奈素、柴胡色原酮酸9个成分与抗菌作用高度相关。结论 本研究为南柴胡地上部分在抗菌产品开发方面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柴地上部分 抗菌部位 抗菌作用 UPLC-Q-TOF-MS/MS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GC-MS和网络药理学研究南柴胡挥发油抗抑郁作用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邴一凡 李苏楠 +4 位作者 刘学琴 杨小龙 王淇漩 邹翔 曲中原 《特产研究》 2023年第1期32-38,共7页
本研究基于气相色谱制。运用GC-MS技术,结合文献,对南柴胡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查找SwissADME数据库筛选满足“类药五原则”的成分;通过Swiss 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成分靶点,利用GeneCards和DrugBank数据库富集抑郁相关靶... 本研究基于气相色谱制。运用GC-MS技术,结合文献,对南柴胡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查找SwissADME数据库筛选满足“类药五原则”的成分;通过Swiss 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成分靶点,利用GeneCards和DrugBank数据库富集抑郁相关靶点;进一步使用Venny 2.1.0在线工具获取成分和疾病的交集靶点;在Cytoscape软件中构建PPI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将核心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完成GO和KEGG分析,随后使用微生信平台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图。结果从南柴胡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8个主要成分,且均满足“类药五原则”,最终筛选出ESR1、GSK3B、JUN、CXCL8、MMP2、F2R、GNAI3和PRKCA等45个核心靶点,富集分析发现南柴胡挥发油抗抑郁作用主要涉及的通路包括雌激素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Reaxin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cAMP信号通路等。本研究证明南柴胡挥发油抗抑郁作用可能是通过多靶点、多成分起作用,可为南柴胡药材质量标准的制订和提升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柴胡 挥发油 GC-MS 抗抑郁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南柴胡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6
作者 刘学琴 邴一凡 +5 位作者 李苏楠 强发晶 李雪 吕阳 邹翔 曲中原 《特产研究》 2023年第4期129-134,共6页
本研究为完善南柴胡质量标准提供参考。对南柴胡进行实地采样,其中10批为栽培品,2批为野生品,通过基原鉴定、性状观察、检查和浸出物测定进行真伪优劣评价;建立显微鉴定、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对采收期进行考察。结果显示,12批南柴... 本研究为完善南柴胡质量标准提供参考。对南柴胡进行实地采样,其中10批为栽培品,2批为野生品,通过基原鉴定、性状观察、检查和浸出物测定进行真伪优劣评价;建立显微鉴定、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对采收期进行考察。结果显示,12批南柴胡为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的干燥根,性状特征、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测定结果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标准;新增加显微鉴别项,建立了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柴胡皂苷a(SSa)、柴胡皂苷c(SSc)和柴胡皂苷d(SSd)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可用于南柴胡的专属性鉴定;建立了HPLC测定方法,SSa和SSd总量为0.02%~0.10%;以SSa和SSd含量为指标,参考根重,确定9月份为南柴胡适宜采收期。本研究完善了南柴胡药材的质量标准,为合理评价质量积累了必要的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柴胡 质量标准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 含量测定 采收期
下载PDF
南柴胡多糖理化性质及拮抗白细胞黏附研究
7
作者 罗幸凯 黄丽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0期51-55,共5页
目的探究南柴胡多糖(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polysaccharide,BP)的理化性质、溶液高级构象及拮抗P-选择素介导的细胞黏附能力。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BP,利用化学法(苯酚硫酸法、间羟基联苯法、Bradford法)、高效液相色谱、傅里... 目的探究南柴胡多糖(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polysaccharide,BP)的理化性质、溶液高级构象及拮抗P-选择素介导的细胞黏附能力。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BP,利用化学法(苯酚硫酸法、间羟基联苯法、Bradford法)、高效液相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刚果红染色和圆二色谱分析BP的理化性质及溶液高级构象,利用细胞黏附和蛋白互作实验评价BP拮抗P-选择素介导的细胞黏附活性。结果BP是相对分子质量为36.44kDa的酸性杂多糖,糖醛酸含量为19.33%,由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5种单糖组成;BP在溶液状态下,不存在三股螺旋结构,分子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但不对称性受浓度和温度影响;BP显著抑制P-选择素介导的HL-60与CHO-P细胞的黏附,并阻断P-选择素与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 1,PSGL-1)的相互作用。结论BP是由5种单糖组成的酸性多糖,能阻断P-选择素介导的白细胞黏附作用,具有开发成为新型抗炎药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柴胡 多糖 理化性质 溶液构象 P-选择素 抗炎
下载PDF
胡萝卜与柴胡的体细胞杂交及其再生愈伤组织的同工酶鉴别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贤荣 向凤宁 +2 位作者 夏光敏 支大英 石俊英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87-890,共4页
目的: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将中药柴胡的药效成分基因转入胡萝卜,为中药材的种质资源开发、优化和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与实验数据。方法:取狭叶柴胡的原生质体经300μW·(cm2)-1照射O,1,2min后分别与胡萝卜原生质体用PEG(聚乙二醇)法进行... 目的: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将中药柴胡的药效成分基因转入胡萝卜,为中药材的种质资源开发、优化和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与实验数据。方法:取狭叶柴胡的原生质体经300μW·(cm2)-1照射O,1,2min后分别与胡萝卜原生质体用PEG(聚乙二醇)法进行体细胞杂交,对获得的再生愈伤组织进行形态学、同工酶分析。结果:初步确正9个克隆为狭叶柴胡与胡萝卜的体细胞杂种。结论:为进一步分析杂种中柴胡药效成分的含量及筛选出高药效成分含量的细胞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愈伤组织 胡萝卜 柴胡 体细胞杂交 同工酶 形态学 育种技术
下载PDF
HPLC-ELSD法同时测定柴胡中柴胡皂苷a、c、d、f的含量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宏娜 赵玉英 +3 位作者 梁鸿 黄璐琦 张庆英 张志翔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50-1153,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同时测定柴胡中柴胡皂苷 a、c、d、f 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 min:30:70,40 min:50:50,50 min:50:5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同时测定柴胡中柴胡皂苷 a、c、d、f 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 min:30:70,40 min:50:50,50 min:50:50),流速1.00 mL·min^(-1),Alltech ELSD-2000ES 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8℃,气体:空气,流速:3.0 L·min^(-1),柱温:室温。结果:柴胡皂苷 a、c、d、f 分别在0.18~8.84,0.17~8.28,0.21~10.40,0.16~8.20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分别为0.9997,0.9999,0.9997,0.9997);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3.3%,99.26%,102.0%,101.7%。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柴胡药材质量检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北柴胡 狭叶柴胡 柴胡皂苷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
下载PDF
南柴胡多糖分离与组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6
10
作者 张亮 胡海宝 +2 位作者 黄朝瑜 韩英 夏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47-648,共2页
南柴胡粗多糖经糖腈乙酰酯化后采用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发现南柴胡粗多糖主要由 L -阿拉伯糖、核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等单糖组成 ,校正因子法测得它们的摩尔比为 0 .10 6∶ 2 .6 5 2∶4.0 70∶ 0 .5 19∶ 0... 南柴胡粗多糖经糖腈乙酰酯化后采用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发现南柴胡粗多糖主要由 L -阿拉伯糖、核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等单糖组成 ,校正因子法测得它们的摩尔比为 0 .10 6∶ 2 .6 5 2∶4.0 70∶ 0 .5 19∶ 0 .930∶ 2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柴胡 多糖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摩尔比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栽培柴胡中六种金属元素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41
11
作者 薛国庆 刘青 +2 位作者 韩晓梅 韩玉琦 万银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73-1175,共3页
采用浓硝酸-高氯酸(V:V=4:1)常压微沸条件下消解柴胡样品,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栽培柴胡中的金属元素Ca,Mg,Fe,Cu,Zn,Pb的含量。研究了测定不同元素的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及溶液介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做了方法的准确性和精... 采用浓硝酸-高氯酸(V:V=4:1)常压微沸条件下消解柴胡样品,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栽培柴胡中的金属元素Ca,Mg,Fe,Cu,Zn,Pb的含量。研究了测定不同元素的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及溶液介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做了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考察。结果表明,栽培柴胡中Ca,Mg,Fe,Cu,Zn的含量分别为5588.9,1790.5,869.3,78.4,44.3μg·g^-1,Pb未检出。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9.57%~102.10%,相对标准偏差(n=9)为0.18%~2.26%。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法 栽培柴胡 金属元素
下载PDF
北柴胡及春柴胡挥发油的解热作用比较 被引量:16
12
作者 谢东浩 贾晓斌 +2 位作者 蔡宝昌 张林松 袁冬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2-504,共3页
目的:通过解热作用比较北柴胡及春柴胡挥发油的差异。方法:采用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模型及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模型,观察北柴胡及春柴胡的解热作用。结果:北柴胡及春柴胡均可降低干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和降低内毒素所致家兔体温升高,与... 目的:通过解热作用比较北柴胡及春柴胡挥发油的差异。方法:采用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模型及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模型,观察北柴胡及春柴胡的解热作用。结果:北柴胡及春柴胡均可降低干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和降低内毒素所致家兔体温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北柴胡及春柴胡均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提示春柴胡在临床上可以替换北柴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春柴胡 解热作用
下载PDF
南柴胡根中木脂素苷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谭利 张庆英 +3 位作者 李教社 王邠 涂光忠 赵玉英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目的 研究南柴胡根中的木脂素苷类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利用化学方法和波谱方法鉴定所得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 从南柴胡根中得到两个木脂素苷: 2, 3-E-2, 3-二氢-2-(3′-甲氧基-4′-O-β- D-葡糖基苯基) 3 羟甲... 目的 研究南柴胡根中的木脂素苷类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利用化学方法和波谱方法鉴定所得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 从南柴胡根中得到两个木脂素苷: 2, 3-E-2, 3-二氢-2-(3′-甲氧基-4′-O-β- D-葡糖基苯基) 3 羟甲基5 (3″羟基丙烯基)-7-甲氧基-1-苯骈-[b]-呋喃(1)和2, 3-E-2, 3-二氢-2-(3′- 甲氧基-4′- 羟基苯基)-3 羟甲基5 (3″- 羟基-丙烯基) -7- O-β-D 吡喃葡糖基-1-苯骈-[b]-呋喃(2),二者均为( +)2S, 3R型和( -)2R,3S型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且都以( +)2S, 3R型的量稍多。结论 化合物-1和-2均为首次从柴胡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中的( +) 2S, 3R-2, 3 二氢-2 ( 3′甲氧基-4′- 羟基-苯基- ) 3-羟甲基-5-(-3″-羟基-丙烯基)-7-O-β-D 吡喃葡糖基-1-苯骈-[b]-呋喃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柴胡 柴胡属 伞形科
下载PDF
狭叶柴胡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谭玲玲 蔡霞 胡正海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揭示不同物候期狭叶柴胡茎、叶等不同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狭叶柴胡各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比较不同物候期狭叶柴胡茎、叶中黄... 【目的】揭示不同物候期狭叶柴胡茎、叶等不同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狭叶柴胡各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比较不同物候期狭叶柴胡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变化趋势。【结果】在狭叶柴胡不同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积累在茎、叶、花及幼嫩果实中,其中以叶中的含量最高,为2.259%;而根和成熟果实中的含量很低,分别为0.032%和0.046%。在茎、叶的发育过程中,盛花期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坐果时含量有所下降,果实成熟时含量又开始上升,至枯萎前期,两者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又恢复到一个较高水平。【结论】对狭叶柴胡中黄酮类物质的开发利用应重点选择叶片,并在狭叶胡植株枯萎前期采收其地上部分,以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柴胡 器官 黄酮类化合物 含量 动态变化
下载PDF
狭叶柴胡营养器官中柴胡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部位及含量比较 被引量:11
15
作者 谭玲玲 侯晓敏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6-281,共6页
采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定位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方法,对狭叶柴胡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结构特征、营养器官中柴胡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部位及其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狭叶柴胡根由周皮、中柱鞘薄壁组织和次生维管... 采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定位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方法,对狭叶柴胡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结构特征、营养器官中柴胡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部位及其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狭叶柴胡根由周皮、中柱鞘薄壁组织和次生维管组织组成,茎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叶为等面叶结构,其营养器官的结构均表现出对旱生环境的适应性。(2)组织化学定位显示,柴胡皂苷在狭叶柴胡根中主要分布在维管形成层和次生韧皮部及次生木质部靠近维管形成层的木薄壁细胞中,在茎中主要分布在表皮、皮层、维管形成层及韧皮薄壁细胞中,在叶中主要分布于表皮和叶肉中;狭叶柴胡的黄酮类化合物在茎中主要分布于表皮、棱角处的厚角组织及部分皮层细胞中,在叶中主要分布于表皮和位于叶缘及下表皮内的厚角组织中,在根内分布很少。(3)定量分析表明,柴胡总皂苷在狭叶柴胡根、茎、叶中的含量分别为2.635%、1.045%和0.981%;而黄酮类化合物在根、茎、叶中的含量分别为0.032%、1.212%和2.259%;定量分析结果与组织化学实验结果相符。研究表明,柴胡总皂苷在狭叶柴胡的根中含量最高,支持《中国药典》以根入药的结论;而且狭叶柴胡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建议对狭叶柴胡的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柴胡 营养器官结构 柴胡总皂苷 黄酮类化合物 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不同产地狭叶柴胡中柴胡皂苷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2
16
作者 谭玲玲 蔡霞 胡正海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31-2432,共2页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狭叶柴胡中柴胡总皂苷及柴胡皂苷a的含量。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不同产地狭叶柴胡药材中的柴胡总皂苷和柴胡皂苷a的含量差异较大,且同一药材中柴胡总皂苷与柴胡皂苷a含量的高低不一致,未显示...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狭叶柴胡中柴胡总皂苷及柴胡皂苷a的含量。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不同产地狭叶柴胡药材中的柴胡总皂苷和柴胡皂苷a的含量差异较大,且同一药材中柴胡总皂苷与柴胡皂苷a含量的高低不一致,未显示出相关性。结论为保证狭叶柴胡药材的质量和疗效,应制定药材中柴胡皂苷的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柴胡 柴胡总皂苷 柴胡皂苷A 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春柴胡总黄酮含量及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静 王博 +3 位作者 张磊 潘璐琳 赵明 欧阳臻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建立春柴胡总黄酮含量分析方法及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采收期及不同部位春柴胡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建立春柴胡的指纹图谱。结果:4月到5月采收... 目的:建立春柴胡总黄酮含量分析方法及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采收期及不同部位春柴胡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建立春柴胡的指纹图谱。结果:4月到5月采收的春柴胡黄酮含量较高;总黄酮含量为叶>全草>茎>根。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生成了春柴胡药材的共有模式图,共有12个共有峰,各共有峰之间分离度较好,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中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3%,符合指纹图谱要求。结论:不同采收期和不同药用部位春柴胡的黄酮类成分差异显著,本研究为春柴胡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总黄酮 春柴胡
下载PDF
氮磷钾肥对柴胡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晋小军 陈垣 +1 位作者 蔺海明 邹林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研究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配施对柴胡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三因子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结果:柴胡生物量的最优施肥方案为氮肥120.3~333.3kg/hm^2、磷肥0~939.45kg/hm^2、钾肥0~227.25kg/hm^2;... 目的:研究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配施对柴胡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三因子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结果:柴胡生物量的最优施肥方案为氮肥120.3~333.3kg/hm^2、磷肥0~939.45kg/hm^2、钾肥0~227.25kg/hm^2;根冠比的最优施肥方案为氮肥62.66~333.3kg/hm^2、磷肥0—922.54kg/hm^2、钾肥0~227.25kg/hm^2;根产量的最优施肥方案为氮肥34.5~333.3kg/hm^2、磷肥0—939.45kg/hm^2、钾肥0-227.25kg/hm^2。结论:柴胡的产量与氮、磷、钾的施肥量有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N、P、K 生物量 根冠比 根产量
下载PDF
南北柴胡果实特征及显微鉴别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修腾 杨光 +4 位作者 周凌锋 邵爱娟 韦颖 池秀莲 李晓琳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10期1251-1254,共4页
目的:南北柴胡果实在外观上极为相似,极易混淆,本文研究南柴胡、北柴胡果实的外观和显微鉴别,为区别南柴胡与北柴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体视显微镜和石蜡切片法对南北柴胡果实的外观形态特征及显微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南... 目的:南北柴胡果实在外观上极为相似,极易混淆,本文研究南柴胡、北柴胡果实的外观和显微鉴别,为区别南柴胡与北柴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体视显微镜和石蜡切片法对南北柴胡果实的外观形态特征及显微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南柴胡果实略大于北柴胡,横截面呈五边形,背棱粗,呈棒状,且油管数多,油管腔大,而北柴胡横切面近圆形,背棱不明显,油管数少,但胚乳细胞内含草酸钙簇晶。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南北柴胡果实的鉴别特征,为药用柴胡的分类和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狭叶柴胡 果实 显微鉴别
下载PDF
狭叶柴胡各器官结构与其分泌道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5
20
作者 谭玲玲 蔡霞 胡正海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4,4,共6页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狭叶柴胡全株不同器官的结构及各器官中分泌道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狭叶柴胡的主根从外向内由周皮、中柱鞘薄壁细胞环和次生维管组织组成,其中柱鞘薄壁细胞环是不同于一般双子叶植物根的一种结...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狭叶柴胡全株不同器官的结构及各器官中分泌道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狭叶柴胡的主根从外向内由周皮、中柱鞘薄壁细胞环和次生维管组织组成,其中柱鞘薄壁细胞环是不同于一般双子叶植物根的一种结构;茎从外到内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叶为等面叶,其上、下表皮内都具栅栏组织;花主要由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雌蕊的花柱为实心型花柱,其基部膨大形成花柱基;果实为双悬果。(2)在狭叶柴胡的根、茎、叶、苞片、花和果实中均有分泌道存在,但种子中没有。这些分泌道均分布在薄壁组织中,主要分布在维管束的韧皮部内,其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中分泌道的上皮细胞的结构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柴胡 器官 结构 分泌道 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