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rum and Blister Fluid Pharmacokinetics of Amikacin in Severe Burn Patients
1
作者 Rong Hua Hongliang Xu +1 位作者 Xinzhou Rong Ronghua Y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5年第11期852-858,共7页
Objective: To characterize amikacin pharmacokinetics in serum and in blister fluid of severe burn patients to guide optimal treatment timing. Methods: Patients (N = 32)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based on amikacin ... Objective: To characterize amikacin pharmacokinetics in serum and in blister fluid of severe burn patients to guide optimal treatment timing. Methods: Patients (N = 32)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based on amikacin administration timing and groups received drug minutes to hours after injury. In Groups A, B, C, and D, amikacin (400 mg, IV) was administered 3 - 4, 10, 20 and 30 h post burn injury, respectively (N = 8 for all groups). Next blister fluid and venous blood samples from 9 patients were obtained at 0, 0.25, 0.5, 1, 2, 3, 4, 5, 6, and 7 h after drug infusion. Amikacin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with a fluorescent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 and pharmacokinetics was deduced using DAS3.2.5. Statistical analyses performed with SPSS13.0. Results: Compared with normal values, t1/2z of amikacin from burn patients was shortened in serum but amikacin half-lives in blister fluid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serum half-life values (p < 0.05). Groups A and B had greater pharmacokinetic values at each time point, and Group D did not achieve antibacterial concentrations of amikacin. Conclusion: Early amikacin administration in severe burn patients offers greater concentrations of drug in serum and blister flu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KACIN PHARMACOKINETICS BLISTER FLUID SERUM Severe burn patientS
下载PDF
Secondary hemochromatosis as a result of acute transfusion-induced iron overload in a burn patient 被引量:1
2
作者 Michael Amatto Hernish Acharya 《Burns & Trauma》 SCIE 2016年第2期160-163,共4页
Background: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s are critical in burn management.The subsequent iron overload that can occur from this treatment can lead to secondary hemochromatosis with multi-organ damage.Case Presentation:Wh... Background: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s are critical in burn management.The subsequent iron overload that can occur from this treatment can lead to secondary hemochromatosis with multi-organ damage.Case Presentation:While well recognized in patients receiving chronic transfusions,we present a case outlining the acute development of hemochromatosis secondary to multiple transfusions in a burn patient.Conclusions:Simple screening laboratory measures and treatment options exist which may significantly reduce morbidity;thus,we believe awareness of secondary hemochromatosis in those treating burn patients is criti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ary hemochromatosis TRANSFUSION Iron overload burn patients
原文传递
Long-term med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burns at exposed sites 被引量:3
3
作者 Yong Du Guo-Zhong Lv +2 位作者 Shun Yu Dan Wang Qian Ta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16期3515-3526,共12页
BACKGROUND Body parts such as the face and hands are highly exposed during daily life and burns may accumulate in these areas.In addition,residual wounds,scar hyperplasia and contracture often exist in the late stage ... BACKGROUND Body parts such as the face and hands are highly exposed during daily life and burns may accumulate in these areas.In addition,residual wounds,scar hyperplasia and contracture often exist in the late stage of a deep burn in these areas,which may affect patients’appearance,movements,and mental health.However,inadequat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is issue which can result in problems,such as difficulty in healing,possibility of carcinoma,chronic pain and a heavy mental burden.AIM To investigate the long-term med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burns at exposed sites following a mass burn casualty event.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3 patients with severe burns at exposed sites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ir respective long-term medical treatment.A combined wound dressing scheme consist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as introduced to repair residual wounds.Active and passive functional exercises with massage,Chinese herbal baths and compression fixation were proposed to ameliorate the condition of the hands.A combination of physical,chemical and photoelectrical measures was adopted for anti-scar treatment.A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recovery guide was provided which corresponded to the patients’psychological status.RESULTS Compared to patients who did not simultaneously receive the same treatment,patients who underwent systematic treatment recovered with a lower woundinfection rate(P<0.05),a shorter healing time(13.6±3.2 d)compared with(19.1±3.5 d)and more bearable pain during wound dressing at three days,one week and two weeks after a Chinese herbal bath(P<0.05).Satisfactory results were achieved with regard to restored function of patients’joints and blood supply to nerve endings,closure of the eyelids and the size of mouth opening tended to be normal,and only 7.1%of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severe scar hyperplasia and contracture deformity compared with 30.7%in the control group.In addition,the color,thickness,vascular distribution and softness score of the scars improved(P<0.01),and the effects of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was remarkable as shown by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CONCLUSION A better prognosis can be achieved in patients in the late stage of a burn with active residual wound repair,limb functional exercise,anti-scar and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osed sites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Mass burn casualty Medical treatment
下载PDF
The Burns Menace: Antibiotics for the Fight against Burns Bacterial Infection, a Systemic Review 被引量:2
4
作者 Pius Agbenorku Richcane Amankwa +1 位作者 Manolo Agbenorku Nana Yaa Odamea Asare 《Surgical Science》 2016年第12期532-538,共8页
Burn wound infection delays wound healing, leading to varying degre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Various antibiotics are administered to burn patients in burn wound management. The emergence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 Burn wound infection delays wound healing, leading to varying degre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Various antibiotics are administered to burn patients in burn wound management. The emergence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is a menace that costs families and the country. This review seeks to expound on infections related to burn wounds, common bacteria of burn wound infections and choice of antibiotics in burns treatment. Words such as burns, wound infection, burns injury and antibiotics were put into the Google search engine. Only articles related to the subject of burns, burn wound infection and antibiotics were used to write the review. Articles obtained included case reports on burns, research articles, review articles, short notes, briefs, literatures and other articles relating to burns. We found that the choice of antibiotics in the management of burns is an issue of major concern due to the evolution of pathogens causing these infections. The challenge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still persists in burns wound management. The commonly used topical antimicrobials included silver sulphadiazine, silver nitrate solution, silver impregnated dressings and mafenide acetate. Mafenide acetate has a wid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also acts against the usual wound pathogens that were identifie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The role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is of major concern. Antibiotics must be administered after culture evidenc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hance of increasing evolution of resistant strains of bac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n Wounds burn patients INFECTION Antibiotic MORBIDITY MORTALITY
下载PDF
模拟手抬烧伤患者的悬吊架和起升方法的研究与设计
5
作者 谢兰珍 毛和水 许爱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174-176,共3页
在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徒手过床搬运不仅会增加患者疼痛和出现皮肤损伤的风险,还会给医护人员带来较大负担。为改善这种情况,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模拟手抬烧伤患者的悬吊架,其包括烧伤患者的悬吊装置、模拟手抬烧伤病人的悬吊架,其起升方... 在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徒手过床搬运不仅会增加患者疼痛和出现皮肤损伤的风险,还会给医护人员带来较大负担。为改善这种情况,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模拟手抬烧伤患者的悬吊架,其包括烧伤患者的悬吊装置、模拟手抬烧伤病人的悬吊架,其起升方法是模拟人手伸入患者的背部将患者抱起的过程,操作方便,可以避免烧伤患者在搬运过程中出现二次损伤,提高过床安全性及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减少过床的人力资源,极大地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为烧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患者 过床搬运 悬吊架 起升方法
下载PDF
基于改良Burns撤机评分量表的程序化撤机方案在机械通气>48h重症病人中的应用
6
作者 赵华 毕研新 +1 位作者 付茂亮 李钦涛 《循证护理》 2023年第10期1892-1896,共5页
目的:探讨运用改良Burns撤机评分量表启动程序化撤机方案对机械通气>48 h重症病人撤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48 h的重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2021年6月的61例由医生凭临床经验评估撤机的病... 目的:探讨运用改良Burns撤机评分量表启动程序化撤机方案对机械通气>48 h重症病人撤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48 h的重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2021年6月的61例由医生凭临床经验评估撤机的病人设为对照组;2021年7月—2021年12月的61例按基于改良Burns撤机评分量表的程序化撤机方案进行撤机的病人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每日撤机筛查及时率、第1次自主呼吸试验(SBT)成功率、撤机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撤机失败率、ICU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每日撤机筛查及时率、第1次SBT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撤机时间及平均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撤机失败率、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改良Burns撤机评分量表的程序化撤机方案缩短了病人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撤机的时间。ICU护士经过培训后有足够的能力主导程序化撤机,撤机过程中病人更易获得护士的全面监护及心理照护,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病人的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burns撤机评分量表 机械通气 程序化撤机 重症病人 护理
下载PDF
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身心联动护理在重症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卉 杨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身心联动护理在重症烧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80例重症烧伤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为两组。传统服务组给予普通的病房护理,身心联动组采取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身心联动护理。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身心联动护理在重症烧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80例重症烧伤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为两组。传统服务组给予普通的病房护理,身心联动组采取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身心联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创面恢复时间、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身心联动组心理评分、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服务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服务组,创面恢复时间短于传统服务组(均P<0.05)。结论重症烧伤患者采取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身心联动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身心联动护理 重症烧伤患者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在烧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惠茹 刘永飞 +6 位作者 李侃 张琰 马贞华 尹健 边兴花 蔡怿超 李佳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在烧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在烧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26例。A组患者术后采用2μg/kg舒芬太尼PCIA,B组患者术后采用0.75 mg/kg艾司氯胺酮+1.5μg/kg舒芬太尼PCIA,C组患者术后采用1.0 mg/kg艾司氯胺酮+1.5μg/kg舒芬太尼PCIA,D组患者术后采用1.5 mg/kg艾司氯胺酮+1.5μg/kg舒芬太尼PCIA。比较分析四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手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48 h的镇静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12、24、48 h,B组、C组、D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C组、D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B组、C组、D组患者的NE、COR、AOPPs水平均低于A组,且D组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D组患者的SOD水平均高于A组,且D组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B组、C组、D组患者的SBP、HR均低于A组,MAP、镇静良好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C组、D组患者的SBP、HR、MAP、镇静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均可显著减轻烧伤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增强镇静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其中1.5mg/kg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更能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艾司氯胺酮 舒芬太尼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IDEAS模式的术前访视联合共情支持对严重烧伤患者生理应激、应对方式和瘢痕恢复的影响
9
作者 余娅薇 卢小检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60-164,共5页
目的:基于IDEAS模式(即识别问题、确认选项、评估并选择最佳选项、行动和检验有效性)的术前访视联合共情支持对严重烧伤患者生理应激、应对方式和瘢痕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笔者科室收治的90例严重烧伤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基于IDEAS模式(即识别问题、确认选项、评估并选择最佳选项、行动和检验有效性)的术前访视联合共情支持对严重烧伤患者生理应激、应对方式和瘢痕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笔者科室收治的90例严重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共情支持,观察组给予基于IDEAS模式的术前访视护理联合共情支持,比较两组生理应激[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水平]、心理状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评估]、自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和瘢痕恢复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清NE、An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MCMQ评分优于对照组,ESCA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VSS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DEAS模式的术前访视联合共情支持可有效减轻严重烧伤患者生理应激,改善不良心理和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进而促进瘢痕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 IDEAS模式 共情支持 应激 应对方式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护理对老年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影响
10
作者 刘颖维 周多 +2 位作者 曹洁 王立娜 周琴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4期554-558,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护理对治疗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90例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行常规训练护理)和研究...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护理对治疗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90例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行常规训练护理)和研究组(45例,行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步态参数、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结果:与训练前相比,两组患者训练2个月后步长、步速、步频、6 min步行测试(6MWT)距离、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级、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量表(FMA-LE)评分均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各项指标更优。结论: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护理应用于治疗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可提高步行能力,改善平衡能力和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 护理 烧伤 下肢功能障碍 老年患者 步行能力
下载PDF
基于护患共同参与的功能锻炼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对手部烧伤瘢痕整形术患者恢复效果观察
11
作者 梅利源 张成书 郑乐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7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护患共同参与的功能锻炼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对手部烧伤瘢痕整形术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80例手部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以2020年12月... 目的探究基于护患共同参与的功能锻炼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对手部烧伤瘢痕整形术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80例手部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入院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入院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护患共同参与的功能锻炼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瘢痕形成情况、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对照组高(P<0.05);对比两组干预前瘢痕形成情况、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P>0.05);观察组干预后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疼痛分级指数中疼痛感觉及情感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腕关节背伸、尺偏、掌屈、桡偏活动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手术烧伤瘢痕整形术患者中实施基于护患共同参与的功能锻炼结合持续被动运动可提高腕关节活动度,改善瘢痕形成情况,减轻疼痛,加快手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烧伤 瘢痕整形术 护患共同参与 功能锻炼 持续被动运动
下载PDF
烧伤患者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22
12
作者 谢小毛 夏先考 +2 位作者 罗志军 张承德 杨翠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8-170,共3页
为了防治烧伤患者由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方法 对 1997年 6月~ 1998年 6月我院烧伤科医院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尿、痰、大便、血做细菌培养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从烧伤患者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 为了防治烧伤患者由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方法 对 1997年 6月~ 1998年 6月我院烧伤科医院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尿、痰、大便、血做细菌培养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从烧伤患者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CNS)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 89.4%和 6 0 % ;不同标本葡萄球菌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创面分泌物、尿、痰、大便、血液。结论 葡萄球菌可引起烧伤患者的创面、尿路、呼吸道、消化道、血液的感染 ;感染的菌株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为主 ,而且大多数菌株呈多重耐药 ;创面的大小与烧伤的深度、第三代头孢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以及住院时间 ,是引起烧伤患者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控制这些因素可以减少此类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患者 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耐药性
下载PDF
全程精细化管理在批量大面积烧伤伤员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徐晓莉 史兆荣 +5 位作者 胡佳乐 袁波 刘玉秀 黄慧敏 尹湘毅 方红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5-758,共4页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于2014年8月2日收治39名因金属粉尘爆炸导致的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批量大面积烧伤伤员感染防控工作特点和规律,细化感染管理措施和检查内容,科学设计感染监测指标,制订大面积烧伤伤员医院感染防控方案和监测表,通过...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于2014年8月2日收治39名因金属粉尘爆炸导致的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批量大面积烧伤伤员感染防控工作特点和规律,细化感染管理措施和检查内容,科学设计感染监测指标,制订大面积烧伤伤员医院感染防控方案和监测表,通过感染防控早期介入、全程干预、量化考评、精细化管理,开展分时段精准感染控制,充分发挥各级感染管理梯队的作用,达到感染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批量 大面积 烧伤伤员
下载PDF
烧伤康复期患者神经质人格、心理弹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和创伤后成长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62
14
作者 孙继伟 李佳欢 +1 位作者 王艳荣 曹枫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了解烧伤康复期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创伤后成长(PTG)的发生状况,并探讨其与神经质人格、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设计,共纳入110例烧伤康复期患者,选用PTSD检查表-平民版(PCL-C)、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 目的:了解烧伤康复期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创伤后成长(PTG)的发生状况,并探讨其与神经质人格、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设计,共纳入110例烧伤康复期患者,选用PTSD检查表-平民版(PCL-C)、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大五人格问卷神经质分量表(FFI-N)、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等进行评估。结果:烧伤康复期患者PTSD症状在已婚(F=5.66,P=0.019)、低家庭年收入(F=7.97,P=0.006)、高神经质人格水平(F=34.24,P<0.001,Partial η~2=0.259)的个体中水平较高;PTG得分在女性(F=6.44,P=0.013)、高心理弹性水平(F=14.87,P<0.001,Partial η~2=0.132)中水平较高;神经质人格与心理弹性对PTG存在交互作用(F=4.47,P=0.037,Partial η~2=0.044)。结论:烧伤康复期患者中,已婚、较低家庭年收入、高神经质水平者的PTSD症状的程度较重,女性、高心理弹性水平者的PTG水平较高,心理弹性可以调节神经质人格与PTG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患者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成长 神经质人格 心理弹性
下载PDF
医用悬浮床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及发展展望 被引量:13
15
作者 程起元 郭滨 +2 位作者 黄琳 尚辉 张静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8年第7期96-100,共5页
介绍了医用悬浮床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市场的产品现状,详细阐述了其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临床治疗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并论述了可能由此产生的负面伤害、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分析了医用悬浮床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了只有对现有的医用悬... 介绍了医用悬浮床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市场的产品现状,详细阐述了其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临床治疗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并论述了可能由此产生的负面伤害、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分析了医用悬浮床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了只有对现有的医用悬浮床进行设计改进或使用替代产品,才能将其可能对患者的潜在危害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悬浮床 烧伤患者 烧伤治疗 适应证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重度烧伤病人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虞俊杰 吕国忠 +1 位作者 顾在秋 朱宇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观察重度烧伤病人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PLT平均容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PLT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的变化,探讨引起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烧伤后24 h测定烧伤病人PLT计数、MPV、PDW值,采用单因... 目的:观察重度烧伤病人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PLT平均容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PLT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的变化,探讨引起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烧伤后24 h测定烧伤病人PLT计数、MPV、PDW值,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这些参数与烧伤程度的关系;测定可能引起PLT计数改变的因素(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接受成分输血、切削痂手术面积、生长激素应用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PLT计数早期恢复正常的因素。结果:①烧伤后24 h测定PLT参数,健康对照组PLT计数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MPV和PDW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重度烧伤组PLT计数,MPV和PDW均明显低于中轻度烧伤组(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烧伤总面积和静滴乌丝他汀治疗均是疗后PLT计数早期恢复正常的保护因素。其中烧伤总面积约小,越有利于疗后PLT计数恢复正常范围;静滴乌丝他汀治疗有利于疗后PLT计数恢复正常范围。结论:重度烧伤病人伤后24 h的PLT计数、PDW、MPV均有明显改变,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逆转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严重烧伤患者 血小板 变化情况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2
17
作者 姚新宝 李娟 +1 位作者 刘利华 马金山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538-1540,1558,共4页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烧伤科123例烧伤患者,收集创面分泌物中分离的病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分析主要致病菌...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烧伤科123例烧伤患者,收集创面分泌物中分离的病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分析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结果 123例患者共分离出17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67株(38.5%),革兰阴性菌103株(59.2%),真菌4株(2.3%);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等药物耐药率分别为92.2%、68.6%、58.8%、54.9%,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氨苄西林/舒巴坦100%敏感;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氨曲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等药物耐药率分别为100%、100%、87%、87%、82.6%、82.6%、82.6%,对头孢西丁、氯霉素100%敏感;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耐药率分别为85.7%、76.2%、76.2%、71.4%、61.9%,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氯霉素100%敏感。结论烧伤患者创面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治疗时应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烧伤患者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检测及质粒图谱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平 董振芳 +2 位作者 于行堂 白雪丽 宋晓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致烧伤患者感染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为寻找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有的放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第一手资料。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Expression仪鉴定;K-B法进行耐药性检测;Alkaline Lysis小量快速...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致烧伤患者感染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为寻找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有的放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第一手资料。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Expression仪鉴定;K-B法进行耐药性检测;Alkaline Lysis小量快速提取质粒DNA,凝胶电泳拍照;NCCLS推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法。结果烧伤患者和环境检测的肺炎克雷伯菌除对CIP、FOX和IMP敏感外,对其他12种抗菌药物均耐药;质粒DNA图谱显示有3条质粒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7×106、3.6×106和2.0×106;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与对照菌特性不同;同时检出原发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此次烧伤患者感染流行的病原菌为ESBLs肺炎克雷伯菌,其耐药谱和质粒DNA图谱相同,属同源菌,传播途径可能为病历夹和门把手,提示医院环境应加强消毒管理、杜绝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患者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谱 ESBLS检测 质粒DNA图谱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软膏治疗烧伤创面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世岭 周亮 +5 位作者 李利根 马建丽 柴家科 邓诗琳 廖镇江 朱敬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考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软膏对健康人体及烧伤患者的安全性。方法:71例受试者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30例,健康受试者和浅Ⅱ°烧伤患者各15例,分别进行剂量耐受性试验。第二部分41例浅Ⅱ°和深Ⅱ&... 目的:考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软膏对健康人体及烧伤患者的安全性。方法:71例受试者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30例,健康受试者和浅Ⅱ°烧伤患者各15例,分别进行剂量耐受性试验。第二部分41例浅Ⅱ°和深Ⅱ°烧伤患者,选用临床拟用剂量进行rhEGF抗原抗体检测试验。结果: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软膏对正常人体皮肤及烧伤患者创面无明显的刺激性,无致敏作用,抗原抗体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受试者的体征及各项生化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软膏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无论对健康受试者或是在烧伤创面治疗时均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软膏 正常人体 烧伤患者 安全性 比较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烧伤病人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映霞 周雪 +3 位作者 温淑华 梁婉玲 谢燕洪 莫美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7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烧伤病人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48例中重度、特重烧伤病人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实验组)76例和对照组72例,然后进行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及健康宣教,实验...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烧伤病人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48例中重度、特重烧伤病人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实验组)76例和对照组72例,然后进行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及健康宣教,实验组病人在按常规护理、健康宣教的同时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2周后再对两组病人行SAS、SDS调查。结果经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烧伤病人进行心理干预能减轻病人的负性情绪、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使之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病人 焦虑抑郁 心理干预 SAS SD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