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TLRs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研究补肾方的抗肝损伤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彬彬 汪蓉 +5 位作者 姜煜资 张莹 高月求 陈建杰 王灵台 聂红明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36-239,I0004,共5页
目的:从TLRs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探讨补肾方的抗肝损伤机制。方法:将42只SPF级健康成年C57BL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全方组和拆方组(补肾阴组、补肾阳组、清化湿热组、引经药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天,第7天给药... 目的:从TLRs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探讨补肾方的抗肝损伤机制。方法:将42只SPF级健康成年C57BL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全方组和拆方组(补肾阴组、补肾阳组、清化湿热组、引经药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天,第7天给药后4h,除正常组外,均给予刀豆蛋白A 15mg/kg尾静脉注射,注射后18h摘眼球处死老鼠。检测肝功能,肝组织HE染色,ELISA法检测外周血相关炎症介质,Western Blot法检测TLR3/4/9相关信号通路链中关键蛋白。结果:肝功能指标中,补肾全方组的ALT、AST均显著下降(P<0.05)、ChE显著上升(P<0.05);补肾阳组在AST中下降明显(P<0.05),补肾阴组在ALT中下降明显(P<0.05)。肝组织HE染色表明,各组均具有一定的改善肝组织炎症坏死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全组、补肾阳组中坏死区域的面积显著减小。外周血主要炎症介质结果表明,补肾全方组的IL-6、IL-1、TNF-α、TNF-β均显著下降(P<0.05),补肾阳组的TNF-β和IL-1显著下降(P<0.05),而补肾s阴组的TNF-α、TNF-β和IL-6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ConA处理后TLR3/4/9相关信号通路链中的关键蛋白如TBK1、IRF3、TLR9、TLR4、TLR3、TRAF6、NF-κB、TIRP、myd88的表达均增加,补肾全方及其拆方处理后,TBK1、IRF3、TLR9、TLR4、TLR3、NF-kB、MyD88在补肾全组中表达减少,TLR9、TLR4、TRAF6、NF-κB、MyD88在补肾阳组中表达减少,TLR9、TLR3、TRAF6、NF-kB在补肾阴组中表达减少,TRAF6在清化湿热组中表达减少。结论:补肾方能通过影响TLRs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下调炎症介质,发挥其抗肝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信号通路 补肾方 肝损伤机制
下载PDF
补肾方治疗化疗后长期白细胞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钟薏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方对于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和免疫功能下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化疗后慢性骨髓抑制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4周后观察血常规、免疫功能以及临床症状。结果: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腰膝酸软... 目的:观察补肾方对于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和免疫功能下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化疗后慢性骨髓抑制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4周后观察血常规、免疫功能以及临床症状。结果: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改善五心烦热症状方面,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耳聋、盗汗、大便闭结等症状方面,治疗组较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能提高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P<0.05。在免疫功能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补肾方能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方面P<0.05;在改善CD3、CD4、CD4/CD8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方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外周血中白细胞和免疫功能,并能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方 中医中药 化疗 免疫功能 骨髓抑制
下载PDF
补肾方对自然衰老大鼠睾酮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靳会卿 姜斐 +3 位作者 邓冬梅 陈为想 杨光照 庄天衢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8-762,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方对自然衰老大鼠睾酮调节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迟发性睾丸功能减退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将32只18月龄老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自然衰老模型组,补肾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另选4月龄青年雄性SD大鼠8只作为... 目的:探讨补肾方对自然衰老大鼠睾酮调节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迟发性睾丸功能减退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将32只18月龄老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自然衰老模型组,补肾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另选4月龄青年雄性SD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自然衰老模型组予生理盐水,补肾方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分别按生药量3.25、7.5、15.0 g/kg体重予中药复方连续灌胃,各组给药3周后处死。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睾丸组织形态,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清睾酮水平,RT-PCR法检测大鼠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细胞色素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 scc)、3β-羟类固醇脱氢酶Ⅰ(3β-HSDⅠ)mRNA的相对表达。结果:睾丸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补肾方干预后大鼠睾丸间质细胞数目增多,补肾方低、中、高剂量组血清睾酮水平[(6.74±1.56)、(8.50±1.99)、(12.41±2.91)nmol/L]与自然衰老模型组[(3.48±0.75)nmol/L]比较显著提高(P<0.05),睾酮合成相关酶StAR、P450 scc、3β-HSDⅠmRNA相对表达(StAR:0.74±0.29、0.83±0.32、1.35±0.50;P450 scc:0.72±0.36、1.02±0.30、1.41±0.37;3β-HSDⅠ:0.58±0.14、0.72±0.07、0.85±0.18)与自然衰老模型组(StAR:0.44±0.09;P450 scc:0.33±0.05;3β-HSDⅠ:0.34±0.02)比较均提高,其中高剂量组StAR,中、高剂量组P450 scc、3β-HSDⅠ的表达与自然衰老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善睾丸组织衰老的病理状态,提高睾酮合成酶表达可能是补肾方调节自然衰老大鼠睾酮水平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睾丸功能减退 睾酮 睾酮合成酶 补肾方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