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isual C++和Pro^* C/C++技术的油田动态分析系统设计新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根 冯少华 王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6期3836-3840,3857,共6页
针对传统的动态分析系统功能固定用户自由度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通过实现对辽河油田提出的动态分析系统的设计,采用了配置文件、多线程技术的观念,结合使用安全数组和Variants数据类型,设计出了一套新式的油藏动态分析的数据... 针对传统的动态分析系统功能固定用户自由度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通过实现对辽河油田提出的动态分析系统的设计,采用了配置文件、多线程技术的观念,结合使用安全数组和Variants数据类型,设计出了一套新式的油藏动态分析的数据库数据管理及数据存取、显示方法。增加了用户的自由度,解决了常规动态分析中功能固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分析 ORAcLE数据库 VISUAL c++ Pro* c/c++ 多线程
下载PDF
Cantata++C/C++语言单元/集成测试工具
2
《中国航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在软件测试领域,英国IPL公司的动态测试工具Cantata++除了支持常用的打桩(Stub)能力之外,更创造性地开发了特有的“封装”(Wrap)技术,正是这种技术使得涉及系统调用,硬件访问等问题的集成测试成为可能。Cantata++可以同时支... 在软件测试领域,英国IPL公司的动态测试工具Cantata++除了支持常用的打桩(Stub)能力之外,更创造性地开发了特有的“封装”(Wrap)技术,正是这种技术使得涉及系统调用,硬件访问等问题的集成测试成为可能。Cantata++可以同时支持C和C++语言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语言 动态测试工具 集成测试 单元 软件测试 STUB 系统调用 IPL
下载PDF
基于探测器响应机理的碳/碳构件CT图像环状伪影的校正方法
3
作者 金珂 周星明 +4 位作者 孙跃文 徐林 袁生平 卢鹉 曾天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936,共8页
在碳/碳复合材料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中,由于探测器单元的响应非线性及不一致性导致重建图像出现严重的环状伪影,干扰图像中缺陷的检出,影响检测系统对被检构件的质量评价。结合碳/碳复合材料组分单一且密度均匀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 在碳/碳复合材料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中,由于探测器单元的响应非线性及不一致性导致重建图像出现严重的环状伪影,干扰图像中缺陷的检出,影响检测系统对被检构件的质量评价。结合碳/碳复合材料组分单一且密度均匀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探测器响应机理的CT图像环状伪影的校正方法,利用采集的劣化投影数据做预重建,对重建结果做阈值分割以获得被检测物体的三维模型。结合已知的材料和密度信息,对被检物体进行重投影,得到投影数据的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映射关系,用于探测器响应校正以优化检测图像。与传统低通滤波的环状伪影校正方法相比,该方法考虑了环状伪影的物理成因并充分利用了检测对象的先验信息。研究结果表明,该校正方法在保留图像细节和纹理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环状伪影,提升图像质量,消除伪影对于图形中缺陷识别的干扰,为提升检测系统对碳/碳复合材料构件缺陷的检出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cT检测 环状伪影 探测器响应
下载PDF
血清CX3CL1、CCL17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朱竹菁 苏励 +2 位作者 曲环汝 田雨 席丽君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7(CCL17)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患者肺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科收治RA患者295例,根据... 目的分析血清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7(CCL17)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患者肺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科收治RA患者295例,根据是否合并ILD分为ILD组115例和非ILD组180例,根据预后情况将RA-ILD患者分为预后不良亚组和预后良好亚组。检测血清CX3CL1、CCL17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和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RA-ILD患者血清CX3CL1、CCL17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ILD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X3CL1、CCL17水平预测RA-ILD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与非ILD组比较,ILD组血清CX3CL1、CCL17水平升高,FEV_(1)、FVC、FEV_(1)/FVC、DLCO降低(t/P=14.359/<0.001、13.855/<0.001、12.015/<0.001、2.732/0.007、14.749/<0.001、14.010/<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A-ILD患者血清CX3CL1、CCL17水平与FEV_(1)、FVC、FEV_(1)/FVC、DLCO呈负相关(r=-0.762、-0.711、-0.577、-0.534、-0.707、-0.692、-0.735、-0.672,P均<0.001)。随访5年,115例RA-ILD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6.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和高分辨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评分、CX3CL1、CCL17升高为RA-IL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745(1.245~11.264)、1.051(1.008~1.095)、1.008(1.003~1.012)、1.037(1.012~1.062)],FEV_(1)、FEV_(1)/FVC、DLCO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952(0.896~0.988)、0.892(0.867~0.981)、0.857(0.789~0.949)]。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X3CL1、CCL17水平联合预测RA-ILD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75,大于CX3CL1、CCL17单独预测的0.783、0.788(Z=2.807、2.698,P=0.005、0.007)。结论RA-ILD患者血清CX3CL1、CCL17水平升高,与肺功能降低和预后不良有关,血清CX3CL1、CCL17水平联合检测对RA-ILD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间质性肺疾病 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 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7 肺功能 预后
下载PDF
HbA1c、LDL-C、HDL-C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婷婷 张媚琰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4期67-71,共5页
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糖尿病肾病将其分为合并肾病组(n=35)和未合并肾病组(n=85)。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检测两组Hb A1c、LDL-C、HDL-C。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Hb A1c、LDL-C、HDL-C水平。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HbA1c、LDL-C、HDL-C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合并肾病组糖尿病病程长于未合并肾病组,吸烟史占比高于未合并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肾病组HbA1c、LDL-C水平均高于未合并肾病组,HDL-C水平低于未合并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HbA1c、LDL-C、吸烟史、糖尿病病程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HDL-C是保护因素(P<0.05)。HbA1c、LDL-C、HDL-C联合检测的AUC最高。结论:HbA1c、LDL-C、HDL-C联合检测应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联合检测 2型糖尿病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过渡金属参与切断苄位C—H键构建C—C键
6
作者 张艳敏 郭国哲 《化学世界》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过渡金属参与切断苄位C—H键构建C—C键是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可应用于中间体的合成、医药和农药等领域。综述了过渡金属参与切断苄位C—H键构建C—C键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过渡金属 切断 苄位 cc
下载PDF
TET2重塑CXCR4 DNA甲基化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组织自噬、炎症反应及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毛山 周明 +2 位作者 段班燕 曹政 李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579-1584,共6页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过程中内皮细胞tet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TET2)对趋化因子受体4(CXCR4)DNA甲基化的影响以及对AMI小鼠心肌组织自噬、炎症反应及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机制,为临床探究AMI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周龄...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过程中内皮细胞tet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TET2)对趋化因子受体4(CXCR4)DNA甲基化的影响以及对AMI小鼠心肌组织自噬、炎症反应及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机制,为临床探究AMI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50只,制备AMI模型,尾部注射TET2、CXCR4过表达质粒;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TET2、CXCR4、微管相关蛋白3(LC3)、P6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关联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表达;甲基化检测CXCR4 DNA甲基化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心肌组织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各组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内TET2、CXCR4均表达上调,TET2、CXCR4均在心肌组织内过表达,TET2过表达促进CXCR4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TET2 mimic组CXCR4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程度降低,CXCR4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肌组织自噬蛋白LC3、抑制细胞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炎性因子IL-6、TNF-α、IL-1β水平、自噬蛋白P62、促细胞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T2、CXCR4过表达进一步下调LC3、Bcl-2蛋白表达,上调炎性因子IL-6、TNF-α、IL-1β水平,P6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TET2、CXCR4二者联合体现出最低LC3、Bcl-2蛋白表达,最高炎性因子IL-6、TNF-α、IL-1β水平以及P6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发展中,TET2通过降低CXCR4 DNA甲基化,促进CXCR4基因表达,进而抑制AMI小鼠心肌组织自噬,上调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程度,促进疾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tet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 趋化因子受体4 DNA甲基化 自噬 炎症反应 凋亡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ADAM17和CXCL16表达水平与临床价值研究
8
作者 张鹏飞 杨小飞 +1 位作者 许怀利 张萌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血清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a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17,ADAM-17)和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 chemokine ligand 16,CXCL16)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血清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a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17,ADAM-17)和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 chemokine ligand 16,CXCL16)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西电集团医院因腹部不适等症状收治的174例患者,根据病理活检结果分为CAG组(n=94)和非CAG组(n=80)。CAG组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27)、中度组(n=30)和重度组(n=37)。以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ADAM17和CXCL16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G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ADAM17和CXCL16对CAG的诊断价值。结果CAG组血清ADAM17(79.25±9.34ng/L),CXCL16(4.66±0.58μg/L)水平高于非CAG组(73.94±8.26ng/L,4.03±0.55μg/L)和对照组(53.04±7.20ng/L,1.02±0.35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94,24.854;11.053,55.497,均P<0.05)。重度组CAG患者血清ADAM17(87.17±9.30ng/L),CXCL16(5.14±0.51μg/L)水平高于轻度组(79.12±9.52ng/L,4.65±0.57μg/L)和中度组(68.54±7.89ng/L,4.02±0.63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74,5.152;11.065,4.987,均P<0.05)。血清ADAM17(OR=1.851,95%CI:1.350~2.522),CXCL16(OR=1.682,95%CI:1.233~2.296)是影响CAG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ADAM17,CXCL16联合诊断CAG的曲线下面积为0.912(95%CI:0.858~0.949),大于单一指标0.843(95%CI:0.801~0.907),0.785(95%CI:0.722~0.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357,12.894,均P<0.05)。结论CAG患者血清ADAM17,CXCL16升高,两者与CAG疾病程度有关,联合检测对CAG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7 c-X-c趋化因子配体16
下载PDF
克罗恩病患者血清CCL11及I-FABP的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杨晓英 窦维嘉 庞秀峰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685-1689,共5页
目的探究克罗恩病(CD)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CL11)及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表达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就诊的98例CD患者进行研究(CD组),根据疾病活动指数(CDAI)... 目的探究克罗恩病(CD)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CL11)及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表达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就诊的98例CD患者进行研究(CD组),根据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将患者分为缓解期21例、轻度活动期31例、中度活动期28例和重度活动期1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CL11、I-FABP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CCL11、I-FABP水平与CDA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CL11、I-FABP水平对CD患者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结果CD组患者的血清CCL11、I-FABP水平分别为(51.33±7.14)pg/mL、(64.85±11.56)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56±6.61)pg/mL、(31.38±10.35)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轻度、中度、重度活动期CD患者血清CCL11水平分别为(31.47±7.02)pg/mL、(45.52±7.08)pg/mL、(57.83±7.12)pg/mL、(74.41±7.43)pg/mL,I-FABP水平分别为(48.13±10.79)ng/mL、(59.97±11.32)ng/mL、(70.76±11.75)ng/mL、(83.58±12.58)ng/mL,缓解期、轻度活动期、中度活动期、重度活动期CD患者血清CCL11、I-FABP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CL11、I-FABP水平均与CDAI评分呈正相关(r=0.834、0.620,P<0.01);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CL11、I-FABP水平评估CD患者疾病活动度的AUC分别为0.882、0.889,敏感性为81.82%、80.52%,特异性为85.71%、85.71%。两者联合评估疾病活动度的AUC为0.938,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3.51%、85.71%。结论CD患者血清CCL11、I-FABP水平升高,与疾病活动指数密切相关,且两者联合评估CD患者疾病活动度具有较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疾病活动指数 相关性
下载PDF
C/C基体上ZrB_(2)/SiC复合涂层的抗烧蚀性增强方法
10
作者 高志廷 马壮 +3 位作者 柳彦博 刘强 王一帆 王冬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2,共7页
研究高压热流场景下,在碳/碳(C/C)基体表面ZrB_(2)/SiC复合涂层的抗烧蚀性增强方法.在等离子体喷涂ZrB_(2)/SiC复合涂层表面,采用CH3SiCl3-H2-Ar系统,化学气相沉积(CVD)-SiC密封层.对ZrB_(2)/SiC涂层与CVD-SiC密封层的结构演化、烧蚀性... 研究高压热流场景下,在碳/碳(C/C)基体表面ZrB_(2)/SiC复合涂层的抗烧蚀性增强方法.在等离子体喷涂ZrB_(2)/SiC复合涂层表面,采用CH3SiCl3-H2-Ar系统,化学气相沉积(CVD)-SiC密封层.对ZrB_(2)/SiC涂层与CVD-SiC密封层的结构演化、烧蚀性能与烧蚀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VD-SiC密封层增强的ZrB_(2)/SiC复合涂层经过两个600 s循环烧蚀后,仍然具备抗烧蚀性能,表面CVD-SiC由β相向α相转化.CVD-SiC密封层填充了等离子喷涂ZrB_(2)/SiC复合涂层的空隙,限制了氧沿着涂层裂纹和孔洞向C/C基体扩散,进而提高了抗烧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层 烧蚀 等离子喷涂 c/c复合材料 化学气相沉积
下载PDF
SiC-ZrC复相超高温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倩玮 陈意高 +1 位作者 崔红 吴小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9,共10页
SiC-ZrC复相超高温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原理与单一陶瓷相改性C/C复合材料的工艺原理基本相同,但SiC-ZrC复相陶瓷具有耐高温、温域宽(1600~2500℃)、抗氧化、工艺适应性好等优点,在测试和应用中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烧蚀性... SiC-ZrC复相超高温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原理与单一陶瓷相改性C/C复合材料的工艺原理基本相同,但SiC-ZrC复相陶瓷具有耐高温、温域宽(1600~2500℃)、抗氧化、工艺适应性好等优点,在测试和应用中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烧蚀性能,能够有效填补目前高温段热防护材料的空缺,因此已经成为C/C复合材料基体掺杂改性的重要选择,在航天飞行器防热领域极具应用潜力。本文针对C/C-SiC-ZrC复合材料的发展潜力和应用空间,从制备工艺、结构特征以及性能特点三个方面综述了C/C-SiC-ZrC复合材料当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制备工艺对复合材料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工程应用C/C-SiC-ZrC防热材料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Sic-Zrc复相陶瓷 基体改性
下载PDF
C/C-Hf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
12
作者 郑鹏 李红 +3 位作者 杨敏 姚彧敏 任慕苏 孙晋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178,共8页
以无机铪溶液为前驱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和前驱体浸渍裂解法(PIP)制备密度为2.14 g/cm^(3)的C/C-HfC复合材料,分析其微观结构和组成,测试材料的抗烧蚀性能。结果表明:HfC陶瓷均匀地分散于基体的孔隙中,且与基体结合紧密。引入Hf... 以无机铪溶液为前驱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和前驱体浸渍裂解法(PIP)制备密度为2.14 g/cm^(3)的C/C-HfC复合材料,分析其微观结构和组成,测试材料的抗烧蚀性能。结果表明:HfC陶瓷均匀地分散于基体的孔隙中,且与基体结合紧密。引入HfC陶瓷可以显著增强C/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在相同的热流条件下,烧蚀时间为120 s时,C/C-HfC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为6.20×10^(-2)mm·s^(-1),质量烧蚀率为2.03×10^(-2)g·s^(-1),分别比C/C复合材料降低了48.33%和40.12%。在烧蚀过程中,HfC会与热流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熔融的HfO_(2),均匀地覆盖在基体的表面形成保护层,隔绝热流,防止基体被氧化,同时阻止热量的传递。熔融HfO_(2)的蒸发也会带走表面的部分热量。随着烧蚀时间的增加,HfO_(2)的损耗会逐渐上升,基体表面的保护层会逐渐被破坏,热流对基体产生的烧蚀损伤会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Hfc复合材料 PIP法 微观结构 抗烧蚀性能
下载PDF
Co-YPO_(4)双功能催化剂促进乙醇高值转化制丁二烯
13
作者 周百川 李文翠 +4 位作者 王嘉 孙丹卉 向诗煜 高新芊 陆安慧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66-175,共10页
丁二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树脂、合成橡胶、丁二醇和己二腈等大宗化学品,还可以用于制备蒽醌、四氢苯酐等精细化学品.目前,工业上制备丁二烯的方法主要是乙烯副产抽提法.近年来,随着生物乙醇技术大力发展,催化乙醇制丁二烯... 丁二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树脂、合成橡胶、丁二醇和己二腈等大宗化学品,还可以用于制备蒽醌、四氢苯酐等精细化学品.目前,工业上制备丁二烯的方法主要是乙烯副产抽提法.近年来,随着生物乙醇技术大力发展,催化乙醇制丁二烯成为很有吸引力的生产丁二烯的路线之一.目前催化乙醇制丁二烯的催化剂种类较多,合理设计具有活性位点结构和功能的催化新材料是提升催化剂活性的关键.稀土金属元素如Y,La和Ce等具有独特的电子层结构,并且具有中等强度的Lewis酸性,本文尝试将稀土磷酸盐与具有乙醇脱氢活性的过渡金属位点结合起来,设计过渡金属改性的稀土磷酸盐催化剂并用于乙醇转化制丁二烯.本文开发了Co-YPO_(4)双功能催化剂,应用于乙醇转化制丁二烯反应,所制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在YPO4催化剂上,乙醇主要发生脱水反应,生成大量的乙烯和乙醚,且丁二烯选择性不超过5%;而在Co-YPO_(4)催化剂上,乙醇转化产物分布出现明显改变,丁二烯选择性增加.在乙醇重时空速和反应温度分别为1.0 gC2H5OH×gCat.‒1×h^(‒1)和350℃的条件下,乙醇转化率为78.2%,丁二烯选择性为68.5%.原位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H_(2)^(-)程序升温还原表征结果表明,Co2+中心与PO_(4)^(3‒)基团存在强的配位相互作用,形成稳定且高度分散的[Co-O-P]物种.通过NH_(3)^(-)程序升温脱附(TPD)和吡啶探针分子吸附红外对YPO4和Co-YPO4进行酸性表征,结果表明,YPO_(4)和Co-YPO4表面均是典型的Lewis酸性位点;结合CO_(2)-TPD表征发现,Co^(2+)与YPO4表面部分Y3+位点发生置换,即引入适量的Co会减弱酸性同时增强表面碱性.进一步通过停留时间、乙醇程序升温表面反应和原位乙醇吸附反应漫反射红外光谱测试对反应机理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首先在Co^(2+)位发生脱氢生成乙醛和H_(2),随后乙醛迁移至Y^(3+)位点吸附活化,两分子乙醛依次发生C‒C偶联、加氢以及脱水反应生成丁二烯.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乙醇脱氢是整个反应过程的关键步骤,整体反应路径如下:乙醇→乙醛→丁烯醛→丁烯醇→丁二烯.综上所述,以乙醇作为平台分子合成丁二烯能够丰富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结构体系.本文揭示了磷酸根基团通过配位作用稳定Co^(2+)物种,Co^(2+)和Y^(3+)位点协同催化乙醇选择性生成丁二烯,为乙醇高值转化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丁二烯 脱氢 碳碳偶联 磷酸盐
下载PDF
CCR10通过NRF2抑制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昰栋 刘子梅 +4 位作者 陈宁 褚敬申 姜晓星 刘湘帆 马俐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3期326-334,共9页
目的探究C-C趋化因子受体10(C-C chemokine receptor 10,CCR10)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对细胞增殖和铁死亡的影响,并探究其影响铁死亡的机制。方法在GEPIA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共表达分... 目的探究C-C趋化因子受体10(C-C chemokine receptor 10,CCR10)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对细胞增殖和铁死亡的影响,并探究其影响铁死亡的机制。方法在GEPIA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共表达分析CCR10与铁死亡关键基因的相关性。构建慢病毒介导的CCR10过表达(CCR10-OE)、敲除(CCR10-KO)及其阴性对照(NC)稳转HCT116细胞,采用细胞活力(CCK8)、克隆形成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CCR10过表达或敲除后的细胞增殖。利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铁死亡和脂质过氧化,评估CCR10过表达及敲除后细胞对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和rsl3的耐受。利用WB检测CCR10过表达和敲除后铁死亡关键蛋白质的表达。在CCR10敲除细胞株瞬时转染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F-E2-related factor 2,NRF2)质粒,鉴定铁死亡表型以及其下游分子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铁重链蛋白1(ferritin Heavy Chain 1,FTH1)表达水平。结果CCR10表达与铁死亡抑制基因BCL-2(r=0.54,P<0.001)、FTH1(r=0.18,P<0.001)和NRF2(r=0.31,P<0.001)呈正相关,与铁死亡驱动基因TP53(r=-0.46,P<0.001)、TFRC(r=-0.45,P<0.001)和KEAP1(r=-0.29,P<0.001)呈负相关。CCR10过表达促进CRC细胞增殖(P<0.01),而CCR10缺失抑制CRC细胞增殖(P<0.01)和小鼠皮下肿瘤生长(P<0.001)。CCR10过表达或缺失分别抑制或促进其对铁死亡的敏感性(P<0.01),并影响转录因子NRF2表达。结论CCR10基因可以通过上调转录因子NRF2表达而抑制erastin和rsl3诱导的CRC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c趋化因子受体10 铁死亡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在超声速富氧烧蚀环境下的烧蚀试验方法研究
15
作者 查柏林 高勇 +3 位作者 王金金 苏庆东 石易昂 孙振生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8,共12页
利用氧/煤油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原理,构建了烧蚀热环境可控的内流场超声速富氧烧蚀试验方法,并采用烧蚀发动机点火试验与CF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所构建的烧蚀试验方法及数学模型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与验证,并进一步分析了烧蚀试验过程... 利用氧/煤油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原理,构建了烧蚀热环境可控的内流场超声速富氧烧蚀试验方法,并采用烧蚀发动机点火试验与CF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所构建的烧蚀试验方法及数学模型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与验证,并进一步分析了烧蚀试验过程中的关键烧蚀热环境特性参数。然后,对三维四向编织C/C复合材料在超声速富氧烧蚀环境下的耐烧蚀性能与烧蚀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烧蚀热环境的变化会对材料的耐烧蚀性能及烧蚀机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收敛段高温、低速的烧蚀热环境下,C/C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相对较低,约6.50×10^(-3) mm/s,材料的烧蚀以热氧化烧蚀为主;在烧蚀试样喉部直段区域,C/C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逐渐增加,达到了1.35×10^(-2) mm/s,此时,材料的烧蚀体现为热氧化烧蚀后的机械剥蚀;在烧蚀试样扩张段区域,燃气速度急剧增加后,C/C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显著增加,在试样出口达到了2.61×10^(-2) mm/s,材料的烧蚀主要体现为机械剥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超声速富氧烧蚀 内流场烧蚀 烧蚀机理
下载PDF
C/C三维纺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陶洋 张祝辉 +2 位作者 杨莹雪 李存静 张典堂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6,共14页
C/C三维纺织复合材料因其可设计性强、力学性能优异和耐高温等特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光伏热场等高温端部件。然而,C/C三维纺织复合材料内部纱线结构复杂且孔隙率高,呈现出高度各向异性和非均匀性,这些因素都会给力... C/C三维纺织复合材料因其可设计性强、力学性能优异和耐高温等特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光伏热场等高温端部件。然而,C/C三维纺织复合材料内部纱线结构复杂且孔隙率高,呈现出高度各向异性和非均匀性,这些因素都会给力学性能及损伤机制揭示带来巨大困难。因此,本工作从实际应用出发,围绕C/C三维纺织复合材料,从细观重构、力学性能表征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阐述近几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C/C三维纺织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制备、深度学习模型的发掘和高温实验环境下渐进损伤实验平台的搭建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三维纺织复合材料 航空航天 力学性能 细观重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沉积热解炭与树脂炭比例对C/C-Si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
17
作者 曹佩 王毅 +2 位作者 王旭东 杨晓辉 白龙腾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以针刺整体炭毡为坯体,采用树脂浸渍和化学气相沉积混合的方法制备得到相同密度的C/C多孔体,采用熔硅浸渗(RMI)制得C/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沉积热解炭与树脂炭比例对基体显微结构及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沉积得到的沉积热解炭... 以针刺整体炭毡为坯体,采用树脂浸渍和化学气相沉积混合的方法制备得到相同密度的C/C多孔体,采用熔硅浸渗(RMI)制得C/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沉积热解炭与树脂炭比例对基体显微结构及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沉积得到的沉积热解炭含量增加,C/C-SiC复合材料基体内部孔隙率先降后升,而密度、弯曲强度先增后减。当沉积热解炭与树脂炭的比例为1∶1时,C/C-SiC复合材料密度与弯曲强度最高,分别达到2.03 g/cm^(3)和24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热解炭 树脂炭 c/c-SIc复合材料 弯曲强度
下载PDF
C-C趋化因子受体2阳性外泌体抑制单核细胞浸润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李岩 刘凤菊 +1 位作者 李曦 尹娜 《中国医药》 2024年第5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受体2阳性(CCR2^(+))外泌体调控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只C57小鼠完全随机分为野生型(WT)假手术组、WT手术(IR模型)组、CCR2-外泌体手术组和CCR2^(+)外泌体手术组,其中后3组均构建了心肌IR... 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受体2阳性(CCR2^(+))外泌体调控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只C57小鼠完全随机分为野生型(WT)假手术组、WT手术(IR模型)组、CCR2-外泌体手术组和CCR2^(+)外泌体手术组,其中后3组均构建了心肌IR损伤模型并给予相应处理。超声检测心脏结构及功能;Masson三色特殊染色法检测心脏组织内胶原沉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单核细胞招募相关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表达以及单核细胞表面CCR2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IR后梗死部位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体C(Ly6C)和CD_(43)单核细胞数量。结果心肌IR手术后7 d,CCR2^(+)外泌体手术组小鼠心脏纤维化面积小于IR模型组[(16.8±8.1)%比(45.7±3.8)%];射血分数明显低于WT假手术组,但高于IR模型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小于IR模型组;小鼠心脏中CCR2蛋白相对表达量小于IR模型组;小鼠再灌注区域CCR2阳性细胞面积小于IR模型组;小鼠再灌注部位Ly6C+的单核细胞数明显低于IR模型组,CD_(43)^(+)的单核细胞数明显高于IR模型组;小鼠心脏中CCL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小于IR模型组(均P<0.05)。结论CCR2^(+)外泌体表现出明显的抗心肌IR损伤的作用,其机制是CCL2表达减少抑制单核细胞浸润,从而减轻了心肌损伤和抑制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c-c趋化因子受体2 单核细胞 炎症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可见光催化CO_(2)参与的芳基烯烃碳碳双键断键羧基化反应
19
作者 曹可弓 高田宇 +7 位作者 廖黎丽 冉川昆 蒋元旭 章炜 周琦 叶剑衡 蓝宇 余达刚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烯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医药、农药和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烯烃的C=C键断裂和转化是许多工业过程的基础,可以实现烃类资源的重组与利用.目前,C=C键参与的氧化裂解和烯烃复分解反应已有广泛的研究.相比而言,C=C键参与的还原裂解虽... 烯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医药、农药和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烯烃的C=C键断裂和转化是许多工业过程的基础,可以实现烃类资源的重组与利用.目前,C=C键参与的氧化裂解和烯烃复分解反应已有广泛的研究.相比而言,C=C键参与的还原裂解虽然是烯烃与一系列亲电试剂反应合成功能分子的重要途径,但受限于烯烃自身结构和反应特点,该过程存在较大的挑战,目前研究很少.CO_(2)具有储量丰富、廉价易得、无毒且可循环再生等优点,是合成多种大宗化学品及精细化学品的理想碳一资源.然而,CO_(2)由于热力学稳定性及动力学惰性,在温和条件下难以高效、高选择性转化.因此,利用CO_(2)参与烯烃C=C键还原裂解,选择性构建高值化合物,是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可见光催化由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官能团兼容性高等优点,为有机合成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利用二环己基甲基胺作为电子给体,成功实现了可见光催化CO_(2)参与的芳基烯烃C=C键断键羧基化反应.该反应成功的关键在于,二环己基甲基胺既能高效还原淬灭激发态光敏剂并参与烯烃的胺基烷基-羧基化反应,又不明显抑制胺基烷基化中间体对激发态光敏剂的还原淬灭.研究结果表明,多种不同取代(如给电子基和吸电子基)的芳基烯烃均可与CO_(2)发生羧基化反应,高效高选择性地构建了一系列官能团丰富的芳基乙酸类化合物(如萘普生等药物分子).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1 atm,室温)、官能团耐受性好以及可用于合成药物衍生物等特点.此外,本文通过氘代实验等机理研究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证明,胺甲基羧化中间体、苄基自由基和苄基碳负离子都是该反应的关键中间体,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首先,二环己基甲基胺还原淬灭激发态光敏剂,产生α-胺基碳自由基,与芳基烯烃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得到苄基自由基,进而被还原态光敏剂还原为碳负离子,对CO_(2)亲核进攻得到烯烃的胺基烷基-羧基化中间体;作为电子给体,该中间体可以淬灭另一分子的激发态光敏剂,并通过分子内去质子化过程,产生α-胺基碳自由基物种,进而经历自由基型β-C断裂,生成热力学更稳定的羧基化苄基自由基,从而实现了烯烃C=C键的还原裂解;最后,新产生的苄基自由基被进一步还原为碳负离子,经历质子化过程后得到目标产物.综上,本文以还原裂解的方式丰富了C=C键断键官能团化反应领域,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CO_(2)的高效高选择性转化,合成了高附加值的芳基乙酸类化合物,阐明了反应机制,为烯烃和CO_(2)的同时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为后续相关反应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可见光催化 c=c键裂解 羧基化 芳基乙酸
下载PDF
CC类趋化因子22、叉头框蛋白P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胡婕 刘瑞菡 +3 位作者 王高翔 熊婷 黄欣 程利民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人外周血中CC类趋化因子22(CCL22)、叉头框蛋白P1(FOXP1)表达水平及其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及咸宁市中心医院确诊的68例AML病人...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人外周血中CC类趋化因子22(CCL22)、叉头框蛋白P1(FOXP1)表达水平及其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及咸宁市中心医院确诊的68例AML病人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外周血CCL22,FOXP1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法分析AML病人外周血中CCL22,FOXP1表达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CCL22,FOXP1表达与总体生存时间(OS)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病人预后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CL22[(600.27±62.89)ng/L比(756.84±100.86)ng/L],FOXP1[(56.02±13.68)ng/L比(103.06±22.16)ng/L]表达均明显升高(t=10.86,14.90,均P<0.05);CCL22,FOXP1表达水平与AML病人年龄、性别、染色体预后、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基因(FLT3-ITD)、核仁磷酸蛋白基因1(NPM1)突变无关(χ^(2)=0.06~2.95,均P>0.05),与脾肿大、白细胞计数(WBC)有关(χ^(2)=5.90~8.59,均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AML病人外周血中CCL22与FOXP1表达呈正相关(r=0.27,P<0.05);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AML病人外周血CCL22,FOXP1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均低于低表达组(47.06%比70.59%,44.12%比73.53%)(χ^(2)=6.5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CL22,FOXP1是影响AML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CL22,FOXP1在AML病人外周血中呈高表达,CCL22,FOXP1高表达组病人3年生存率均低于低表达组,二者有望成为AML病人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cc类趋化因子22 叉头框蛋白P1 预后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