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凋落物C/N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1
作者 李天 苗淑杰 +2 位作者 余洁 赵玉蝶 乔云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6-1695,共10页
凋落物输入会影响土壤有机碳(SOC)矿化过程,其影响程度主要受凋落物C/N、土壤肥力和温度条件的影响,然而,这三因素的综合影响仍不清楚。以低肥力土壤(LF)和高肥力土壤(HF)为研究对象,分别添加7种不同C/N的凋落物,并设置培养温度为23℃... 凋落物输入会影响土壤有机碳(SOC)矿化过程,其影响程度主要受凋落物C/N、土壤肥力和温度条件的影响,然而,这三因素的综合影响仍不清楚。以低肥力土壤(LF)和高肥力土壤(HF)为研究对象,分别添加7种不同C/N的凋落物,并设置培养温度为23℃和33℃,进行恒温避光培养,期间动态监测CO_(2)排放的变化,以揭示SOC矿化过程应对三因子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凋落物添加显著增加CO_(2)峰值排放速率,且与C/N>30的凋落物相比,添加C/N<30的凋落物对CO_(2)的峰值排放速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CO_(2)峰值排放速率同时受土壤肥力和培养温度影响,HF-33℃条件下的CO_(2)峰值排放速率最高。添加C/N<30的凋落物显著增加了CO_(2)累积排放量,在LF-23℃、LF-33℃、HF-23℃和HF-33℃条件下,最大增幅分别为407%、304%、345%和160%。相关分析显示,SOC矿化率与凋落物C/N间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低质量凋落物会抑制SOC矿化。在LF-23℃、LF-33℃、HF-23℃和HF-33℃处理下,与凋落物C/N最低的CN1相比,添加C/N最高的CN7后,SOC矿化率的降幅分别达3.53、3.04、1.71和2.06倍。土壤肥力影响SOC矿化,HF的SOC矿化率较LF高1.29-2.66倍。培养温度对SOC矿化的影响在HF中表现出显著差异,与CK相比,在HF中添加凋落物显著降低了SOC矿化温度敏感性(Q10)。综合PLS-PM模型可知,SOC矿化是凋落物C/N、土壤肥力和培养温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凋落物的C/N比对SOC矿化产生显著的负效应,土壤肥力则对SOC矿化产生主要的正效应,而温度的正效应则相对较小。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不同土壤肥力和温度背景下,C/N不同的外源有机物输入对SOC矿化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综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输入 凋落物碳氮比 有机碳矿化 cO_(2)释放速率 室内培养 温度敏感性
下载PDF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for Mycelial Growth of <i>Ophiocordyceps sinensis</i>on Agar Media
2
作者 Poyu Huang Shoji Ohga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8年第11期821-829,共9页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has been used as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tion. This fungus parasitizes larva of Hepialus armoricanus, and converts each larva into a sclerotium form, in which the fru...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has been used as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tion. This fungus parasitizes larva of Hepialus armoricanus, and converts each larva into a sclerotium form, in which the fruit body grows. Due to the geographical limitation, where O. sinensis can only be found in Himalayas region, the natural resources are limited and very expensive. This research aims to compare the growth-rate of O. sinensis mycelia with different ingredients mix with agar media using one-factor-at-a-time method. This research demonstrated the mycelial growth-rate with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including monosaccharide (Fructose, Glucose), disaccharide (Maltose, Sucrose), and polysaccharide (Dextrin, Malt extract), complex organic nitrogen sources, including beef extract, yeast extract, whey protein, and soy protein, and eight different carbon to nitrogen ratios.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find out the suitable carbon and organic complex nitrogen sources and ratio for the O. sinensis solid cultivation. As results, O. sinensis grew best with disaccharides comparing to the other types of carbon sources. Furthermore, O. sinensis preferred whey protein in contrast to other organic complex nitrogen sources. As for the carbon to nitrogen ratios, an optimal ratio of 18:1 was observed. Based on those experiments, carbon source shows a greater influence for the mycelial growth. Hence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grains and cereals would be great candidates as the main ingredients for the O. sinensis solid cult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Solid cultivation DISAccHARIDES WHEY Protein c/n ratios Grains
下载PDF
两种育苗模式对草莓花芽分化及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万春雁 糜林 +3 位作者 霍恒志 李金凤 陈丙义 陈雪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9-1186,共8页
【目的】揭示2种育苗模式对草莓花芽分化及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草莓优良品种‘红颜’为试材,比较传统地面避雨育苗(CK)和水平架式穴盘基质避雨育苗(NEW)模式下的花芽分化、植物形态、物候期、果实性状等指标的变化特征。【... 【目的】揭示2种育苗模式对草莓花芽分化及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草莓优良品种‘红颜’为试材,比较传统地面避雨育苗(CK)和水平架式穴盘基质避雨育苗(NEW)模式下的花芽分化、植物形态、物候期、果实性状等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NEW模式下花芽分化早;CK的有机碳(C)、全氮(N)含量总体都高于NEW,CK的C/N比值平稳,NEW的C/N比值在花芽孕育的集中期快速增长;CK的GA、IAA含量显著高于NEW,NEW的ABA含量先上升后小幅下降,NEW的CTK含量一直上升,但含量低于CK;NEW的ABA/GA高于CTK/GA,ABA/IAA高于CTK/IAA,但变化趋势较为相近;CK的各项植株形态指标都高于NEW,CK第1批花序的物候期均较NEW相应退后;NEW模式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与CK相当,NEW的前期产量显著高于CK,占总产量的48.2%,中、后期产量以CK为高,总产量都达380.0 g·株-1。【结论】NEW模式下的花芽分化早,早期产量高,合适的C/N比值可以促进草莓的花芽分化,ABA/IAA可以解释草莓花芽分化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花芽分化 早熟化栽培 c/n 内源激素 激素比值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烟草耕层土壤碳氮组分含量及其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双剑 吕强 +3 位作者 熊瑛 郑华 许灵杰 杜相革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624-2628,共5页
为探讨贵州省烟叶主产区植烟土壤碳氮变化规律及其培肥途径,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有机和常规栽培(以不施肥作对照)模式下烟草耕层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氮、总有机碳氮及其比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氮及... 为探讨贵州省烟叶主产区植烟土壤碳氮变化规律及其培肥途径,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有机和常规栽培(以不施肥作对照)模式下烟草耕层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氮、总有机碳氮及其比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氮及总有机碳氮的影响规律明显不同,CG模式土壤中的DOC、DON、TOC、TON含量均随生育期的推进呈降低趋势;而YJ模式土壤中的DOC、TOC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以旺长期含量最高)趋势,DON、TON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以旺长期含量最低)。2YJ模式显著提高了烟草生长各期土壤中TOC含量及生长中后期(旺长期和采收期)土壤中DOC含量,在团棵期和旺长期CG模式土壤中的DON、TON含量显著高于YJ模式和对照,在采收期,CG、YJ两种模式土壤中的DOC、DON、TOC、TON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3CG模式土壤中DOC/DON、TOC/TON的比值随生育期的推进呈逐渐增加趋势,而YJ模式和对照则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旺长期碳氮比达最大值)。在团棵期、旺长期和采收期,土壤中DOC/DON、TOC/TON的比值均表现为YJ>CK>CG。本试验结果揭示,有机栽培模式显著提高了烟株生长中后期土壤中活性碳氮、总有机碳氮含量和土壤的碳氮比,有助于烟株生长中后期营养的均衡持续供应和培肥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栽培 c/n 可溶性有机碳氮 总有机碳氮 烟草
下载PDF
工厂化栽培白灵菇配方筛选试验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兰青 刘宇 +6 位作者 王守现 何志强 许峰 耿小丽 赵爽 孔传广 黄振兴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6-158,共3页
对白灵菇在6种栽培配方上菌丝生长速度及工厂化出菇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配方上,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子实体形状和生物学效率均存在差异。配方⑤(棉籽壳53%,玉米芯33%,麸皮6%,玉米面6%,石灰1%,石膏1%)菌丝生长速度... 对白灵菇在6种栽培配方上菌丝生长速度及工厂化出菇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配方上,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子实体形状和生物学效率均存在差异。配方⑤(棉籽壳53%,玉米芯33%,麸皮6%,玉米面6%,石灰1%,石膏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4.19mm/d,但产量较低,平均生物学效率仅为27.30%;配方③(棉籽壳47%,玉米芯29%,麸皮16%,玉米面6%,石灰1%,石膏1%)菌丝生长速度适中,产量最高,平均生物学效率为36.47%,一级菇成品率达88.74%。综合试验结果,配方③适宜在工厂化白灵菇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灵菇 工厂化栽培 配方 菌丝生长速度 c/n 生物学效率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棕壤粒径分形特征及碳氮比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少博 曹亚倩 +5 位作者 冯倩倩 郭亮亮 梁海 王雪洁 韩惠芳 宁堂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2-804,共13页
【目的】分析长期不同耕作措施下棕壤土粒径分布的非均匀性和异质性变化特征,可为农田土壤发育过程以及科学合理耕作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本试验基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长期定位的保护性耕作试验田(始于2002),试验主要耕作措施有... 【目的】分析长期不同耕作措施下棕壤土粒径分布的非均匀性和异质性变化特征,可为农田土壤发育过程以及科学合理耕作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本试验基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长期定位的保护性耕作试验田(始于2002),试验主要耕作措施有翻耕、免耕和深松3种,还田方式为秸秆全量还田和不还田。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LS13320),测定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0—40cm土层中的颗粒分布,应用土壤分形理论解析土壤颗粒含量、土壤质地颗粒分布状况及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调控土壤颗粒分布的作用。【结果】土壤粒径的基本特征分布中,粘粒体积百分比表现为免耕>深松>初始土样>翻耕,秸秆还田>无秸秆还田,可见长期定位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免耕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粘粒含量,降低了土壤中C/N比值,较低的C/N值促进土壤碳氮的分解从而增加土壤的C、N含量;土壤多重分形参数中,D(1)、D(1)/D(0)、D(2)、Δα值都表现为深松和免耕显著高于翻耕处理,说明深松与免耕加剧了土壤颗粒细化,增进了土壤颗粒的异质性;深松秸秆还田加剧了土壤的非均匀程度,增强土壤结构稳定性,对土壤结构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土壤粘粒体积百分比与D(1)/D(0)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粉粒体积百分比与Δf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砂粒体积百分比与Δf呈正相关(P<0.05)。表明土壤多重分形参数可作为表征土壤颗粒分布、土壤性质的潜在指标。【结论】多重分形参数中D(1)、D(1)/D(0)、D(2)、Δα各处理间表现出差异,深松秸秆还田处理在细微程度上反映了保护性耕作措施的长期影响效果,免耕秸秆还田处理中土壤粘粒与土壤C/N呈极显著负相关,免耕秸秆还田促进粘粒增加,降低了土壤的C/N值,从而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及全氮的含量。多重分形参数对表征土壤性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 粒径分布 分形特征 碳氮比
下载PDF
山东省白马河沿岸耕地表层及剖面重金属和碳、氮含量的空间分布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樊玉娜 孙小银 +4 位作者 高程程 王思婵 廉心怡 解昕昕 刘一飞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52-58,共7页
本试验以山东省白马河沿岸耕地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各耕地表层及剖面中重金属(Cr、Cu、Mn、Ni、Pb、Zn)含量与碳氮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Ei)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该区耕地土壤Cr... 本试验以山东省白马河沿岸耕地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各耕地表层及剖面中重金属(Cr、Cu、Mn、Ni、Pb、Zn)含量与碳氮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Ei)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该区耕地土壤Cr、Cu、Ni、Pb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制值,有个别剖面Zn元素含量略高,Mn元素低于《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值;耕地剖面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范围在12.97~20.59之间,整体基本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耕作层有机碳含量较小,碳氮比介于0.90~12.64范围内且多数在10以下,表明土壤矿化作用强。在治理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同时,应注意土壤中各元素含量的均衡,提高耕地土壤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表层 耕地剖面 重金属 碳氮比 空间分布 风险评价
下载PDF
高碳氮比下生物污泥增脂制取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怡 冯莎 +1 位作者 赵景婵 夏四清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4-28,共5页
通过对污水生物污泥在不同碳氮比(70、140和210)基质条件下的连续培养,研究生物污泥增脂的历程及其对后续制取生物柴油的影响,并考察在此过程中污泥脱水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C/N值条件下培养的生物污泥制取生物柴油过程中,生物... 通过对污水生物污泥在不同碳氮比(70、140和210)基质条件下的连续培养,研究生物污泥增脂的历程及其对后续制取生物柴油的影响,并考察在此过程中污泥脱水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C/N值条件下培养的生物污泥制取生物柴油过程中,生物柴油产量均在培养5 d时达到最大,且碳氮比值越高则生物柴油产量越大,碳氮比值为70、140和210条件下培养的生物污泥原位酯化制取的生物柴油产率分别为4.65%、5.53%、6.59%,为原始污泥制取生物柴油产率的3.58、4.25和5.07倍;且此时污泥中各脂肪酸含量均发生了变化,其中油酸含量明显增加,大约占脂肪酸总量的40%。与此同时,与原始污泥相比,高碳氮比基质培养后的污泥中主导微生物倾向于酵母菌,且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从第5天开始迅速升高。综上所述,C/N值为210条件下培养5 d时的生物污泥制取生物柴油的产率最大、脱水预处理最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污泥 高碳氮比 培养 生物柴油
原文传递
珊瑚猴头液体菌种及对栽培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伟彤 姚方杰 +4 位作者 方明 张友民 马晓旭 黄程远 张越 《东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125-131,共7页
设计单因素试验,调查菌种质量,筛选出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氮源为酵母粉;通过调整碳源含量设计6个碳氮比(10︰1~15︰1)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得到最佳碳氮比11∶1的配方(1 L)为玉米粉15 g、葡萄糖5 g、酵母粉5 g、马铃薯200 g、麦麸2 g、硫酸... 设计单因素试验,调查菌种质量,筛选出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氮源为酵母粉;通过调整碳源含量设计6个碳氮比(10︰1~15︰1)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得到最佳碳氮比11∶1的配方(1 L)为玉米粉15 g、葡萄糖5 g、酵母粉5 g、马铃薯200 g、麦麸2 g、硫酸镁1.5 g、磷酸氢二钾3 g、V_(B1)0.01 g;采用该配方设计L_(25)(4×5^(4))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培养条件为装液量120 mL/250 mL,接种量是装液量的3.5%,接种菌龄7 d,转速180 r/min,pH 5.0;在此结果基础上制备液体菌种,以固体菌种为对照,采用集成创新的出菇环境开展出菇试验,调查农艺性状,每袋鲜重提高26.22%、干重提高35.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猴头 液体菌种 基质 碳氮比 栽培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