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5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and RXR gene family identification reveals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rapid aging after spawning of cuttlefish Sepiella japonica
1
作者 Zhenyu DONG Jiemei ZHAO +6 位作者 Feng GUO Shuangrui LIN Huai YANG Yingying YE Changfei CHI Hongfei LI Baoying GUO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865-880,共16页
Sepiella japonica is a worldwide marine cuttlefish species of high economic value.S.japonica routinely modifying behaviors in reproductive life,such as rapid aging until death after spawning,has been recognized in art... Sepiella japonica is a worldwide marine cuttlefish species of high economic value.S.japonica routinely modifying behaviors in reproductive life,such as rapid aging until death after spawning,has been recognized in artificial breeding.However,reproductive behavior at the level of genes is rarely reported,thus,the research on the genetic basis of behavior,reproduction,and artificial breeding was limited.We applied RNA-seq in different stages of reproduction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 of rapid aging after spawning,pre-maturity,pre-spawning after maturity,and post-spawning.The retinoid X receptor(RXR)gene family in S.japonica was identified,and 1343–1452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in all 3 stages of reproductive life were identified from pairwise m RNA comparisons.Furthermore,through the GO term and KEGG analysis,S.japonica could handle neuronal development and network formation before maturity and have a functional degradation of neural communication,signal transduction,vision,and gene expression after spawning.Eight Sj RXRαs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they played different roles in growth development or reproduction.Therefore,the regulation of several channels and receptors is the intrinsic molecular mechanism of rapid aging after spawning in S.japonica.This study revealed the survival strategy and provided fundamental data on the level of gen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productive behavior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S.japoni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iella japonica RAN-seq retinoid X receptor(RXR)gene family rapid aging intrinsic molecular mechanism
下载PDF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Chloroplast Genome in Alpinia japonica(Thunb.)Miq.,a Medicinal Plant of the Genus Alpinia
2
作者 Wentao Sheng Xi Lei +1 位作者 Xinjie Chen Quan Kuang 《Phyt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SCIE 2024年第8期1897-1911,共15页
The analysis of chloroplast gene characteristics in Alpinia japonica(Thunb.)Miq.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eveloping relevant genetic resources.The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nd bioinformatic research were perform... The analysis of chloroplast gene characteristics in Alpinia japonica(Thunb.)Miq.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eveloping relevant genetic resources.The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nd bioinformatic research were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chloroplast genome characteristics of A.japonica.The total chloroplast genome length of A.japonica was 161,906 bp,with a typical circular tetrameric structure.And 133 genes were annotated,comprising 87 protein-coding,38 tRNA,and 8 rRNA genes.Furthermore,22 genes contained two copies,and 18 genes owned introns.Repeat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it contains 321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and 37 long segment repeats.Compared with the chloroplast genomes of eight representative plants in the genus Alpinia,the gene structure,type,and quantity were relatively conservative.Rps12 was the highest variation site in the entire chloroplast gene.A phylogenetic tree showed that the genus Alpinia was the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enus Amomum.Meanwhile,A.japonica is the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Alpinia chinensis belonging to the genus Alpinia.Overall,the chloroplast genome of a new species was reported in the genus Alpinia,and a basis was provided for the utilization of Alpinia plants as a medical resour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genus Alpinia Alpinia japonica(Thunb.)Miq cHLOROPLAST genome phylogenetic tree
下载PDF
槐树(Sophora japonica L.)种质资源现状及研究进展
3
作者 付茵茵 周继磊 +5 位作者 张元莉 夏阳 庞彩红 哈新英 张恩博 李双云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45-50,98,共7页
对槐树种质资源在我国的分布和现状,以及山东、山西、河北和河南等地的资源调查收集情况进行了综述;从表型、细胞和生理生化、分子水平3个方面,对槐树种质资源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以选择育种、人工杂交授粉和现代生物技术育种为例... 对槐树种质资源在我国的分布和现状,以及山东、山西、河北和河南等地的资源调查收集情况进行了综述;从表型、细胞和生理生化、分子水平3个方面,对槐树种质资源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以选择育种、人工杂交授粉和现代生物技术育种为例,对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分布和现状 评价 创新利用 存在问题 前景展望
下载PDF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Lonicerae japonicae
4
作者 Yunpeng Yang Dan Tian +3 位作者 Yibo Wang Yi’an Shi Yuntian Xing Yu Chen 《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 2024年第1期34-45,共12页
Lonicera japonica,also known as honeysuckle,is an evergreen shrub in the family of Syzygium.By consulting Sciencedirect databases and Web of Science databases,79 related articles were found,of which 22 were related to... Lonicera japonica,also known as honeysuckle,is an evergreen shrub in the family of Syzygium.By consulting Sciencedirect databases and Web of Science databases,79 related articles were found,of which 22 were related to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These articles show that L.japonica has a wide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including antiviral,anti-tumor,and antioxidant effects.These activities hav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the pharmaceutical,food,and fragrance industries.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L.japonicae,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and therapeutic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icerae japonicae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下载PDF
Study on Skin Care Efficacy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in Camellia Japonica Flowers at High and Low Altitudes
5
作者 Cao Yimiao Gao Hongqi +1 位作者 Gao Cong Deng Quanzhi 《China Detergent & Cosmetics》 CAS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Camellia japonica flowers(CJF)at high and low altitudes,as well as their skin care efficacy were compared.The dried red CJF at high and low altitudes were ultrasonically extracted with 70%eth...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Camellia japonica flowers(CJF)at high and low altitudes,as well as their skin care efficacy were compared.The dried red CJF at high and low altitudes were ultrasonically extracted with 70%ethanol,and these extracts were concentrated and then diluted to a constant volume.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total polyphenols and total proteins was tested and analyzed.In addition,DPPH free radical scavenging,inhibi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nd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elastase was measured to compare their skin care efficacy in anti-oxidation,anti-glycation,anti-wrinkling and firm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based on the dry weight of CJF,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and total proteins of the CJF at high altitude was approximately 1.5 times of the CJF at low altitude,while the content of total polyphenols was approximately 2.4 times that of the CJF at low altitude.The skin care efficacy of CJF at high altitud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JF at low altitude.This work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amellia japonica flowers in the field of cosme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llia japonica flowers at high and low altitudes active ingredients skin care efficacy
下载PDF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在不同盐度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和组织学响应特征分析
6
作者 郝晴 崔闻博 +3 位作者 谷敏 李双 周旭 迟长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959,共9页
盐度是影响海洋生物代谢和渗透调节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它的变化会影响头足类动物的能量收支、胚胎发育、个体生长、免疫能力、繁殖能力等多个方面,还会直接影响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抗氧化能力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为探究盐度胁迫对... 盐度是影响海洋生物代谢和渗透调节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它的变化会影响头足类动物的能量收支、胚胎发育、个体生长、免疫能力、繁殖能力等多个方面,还会直接影响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抗氧化能力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为探究盐度胁迫对成体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生理生化和组织学的影响,分别利用高盐(32)和低盐(18)对乌贼进行胁迫处理。结果显示,低盐胁迫6、12和24 h后,乌贼血淋巴中的Na^(+)、Cl^(-)、K^(+)、Ca^(2+)浓度相较于正常盐度组均显著性下降。高盐胁迫12和24 h后,血淋巴中的Na+浓度相较于正常盐度组显著性上升;Ca^(2+)浓度在12 h后显著性上升。肝脏中SOD活力和CAT的表达量在盐度胁迫6 h后显著下降。鳃中Na^(+)/K^(+)-ATP酶α亚基和Ca^(2+)-ATP酶的表达量在低盐胁迫24 h后显著下降。此外,H.E染色显示,低盐胁迫会造成乌贼鳃和肾组织核质比降低以及肝脏的病理性损伤,而在高盐胁迫后无变化。研究结果从生理生化水平和组织学水平解析曼氏无针乌贼成体在不同盐度胁迫下的响应特征,为曼氏无针乌贼和头足类的盐度响应研究提供了形态学支撑和理论依据,也对乌贼养殖过程中应对盐度波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盐度胁迫 生理生化特征 酶活性 组织学分析
下载PDF
维生素C对禁食黄颡鱼抗氧化能力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汪兰 夏雨婷 +9 位作者 胡澳 陈朗 郭晓嘉 乔宇 吴文锦 石柳 黄云 彭条凤 熊光权 陈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维生素C对禁食暂养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抗氧化能力和肌肉品质的影响,为提升鲜活黄颡鱼耐运性和肌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将黄颡鱼分为4组:T0-0(0 mg/L V_(C),暂养0 d)、T0-5(0 mg/L V_(... 【目的】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维生素C对禁食暂养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抗氧化能力和肌肉品质的影响,为提升鲜活黄颡鱼耐运性和肌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将黄颡鱼分为4组:T0-0(0 mg/L V_(C),暂养0 d)、T0-5(0 mg/L V_(C),暂养5 d)、T10-5(10 mg/L V_(C),暂养5 d)、T30-5(30 mg/L V_(C),暂养5 d),每组40尾鱼,检测血清、肌肉的抗氧化物质以及肌肉品质指标。【结果】T5-0组黄颡鱼血清中GSH-PX、CAT、GSH活性以及MDA浓度,肌肉中CAT、GSH活性和MDA浓度显著低于T1-0组(P<0.05);其纤维结构变得紧密,pH下降,白度增加,持水力增加,肌肉品质指标显著升高(P<0.05)。与T0-5及T30-5组相比,T10-5组血清中SOD、CAT、GSH、GSH-PX活性显著较高(P<0.05),MDA浓度较低;肌肉中SOD、GSH活性与血清中结果变化相同;持水力进一步增加。在质构方面,T10-5组剪切力、硬度、弹性、咀嚼性、黏性均高于T0-5组及T30-5组。【结论】添加10 mg/L的V_(C)能进一步显著提高黄颡鱼的抗氧化能力和肌肉品质(P<0.05),但30 mg/L V_(C)添加不利于黄颡鱼肌肉品质的提升,甚至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黄颡鱼 暂养 运输应激 抗氧化能力 肌肉品质
下载PDF
莫来石-Ti(C,N)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博 董博 +7 位作者 邓承继 邹起良 丁军 朱万政 王前 张雍 祝洪喜 余超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8,共6页
以TiO_(2)粉、石墨粉、Al/Si/Al_(2)O_(3)复合粉体为原料,在氮气气氛下经1400℃~1600℃保温2 h,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得到莫来石-Ti(C,N)复合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400℃热... 以TiO_(2)粉、石墨粉、Al/Si/Al_(2)O_(3)复合粉体为原料,在氮气气氛下经1400℃~1600℃保温2 h,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得到莫来石-Ti(C,N)复合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对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400℃热处理后,试样的物相组成为Ti(C,N)、SiO_(2)和硅线石。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至1450℃~1600℃,硅线石消失的同时,试样出现了短柱状莫来石,并与无定形SiO_(2)紧密连接,形成有效的化学结合。当烧成温度为1500℃时,大量开口气孔随颗粒重排、界面移动而消失,材料颗粒间结合较为紧密,气孔数量明显减少,该烧成温度下试样具有最佳综合性能,其体积密度、弹性模量、抗折强度和维氏硬度分别为(3.48±0.02) g·cm-3、(138.5±0.1) GPa、(158.0±0.03) MPa和(21.01±0.01)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 碳热还原氮化 莫来石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桂东北D/C界线沉积特征及对台盆相间演化的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吴亮君 王璞珺 +11 位作者 吴继文 韦盛亮 户景松 吕勇 潘明 周嘉铭 林宇 廖家飞 韦伟 韦艾辰 李喜林 苏光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4-1262,共19页
台盆相间是桂东北泥盆纪和石炭纪沉积的重要特色,而D/C界线又是台盆相间沉积最突出的一个时段之一。文章回顾并评述了桂东北D/C界线的研究历程、相序划分、主要代表剖面,认为桂东北D/C界线可划分为碎屑岩相序和碳酸盐岩相序以及它们的... 台盆相间是桂东北泥盆纪和石炭纪沉积的重要特色,而D/C界线又是台盆相间沉积最突出的一个时段之一。文章回顾并评述了桂东北D/C界线的研究历程、相序划分、主要代表剖面,认为桂东北D/C界线可划分为碎屑岩相序和碳酸盐岩相序以及它们的过渡类型。通过对20条典型剖面的岩性组合特征对比,恢复了桂东北D/C界线海平面相对下降期的岩相古地理,结果显示桂东北在该时期主要存在柳州、桂林两大台地以及多个小型台地,台地间普遍发育快速相变的台沟、盆地沉积,石炭纪初期海水变浅,台地分布范围显著扩大,江南古陆供给增强,台盆相间格局迅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探讨桂东北D/C界线的演化过程和背后的控制因素,文章分析了广西整体的台盆相间演化的阶段性、同沉积构造作用以及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梳理了台盆相间演化过程中沉积环境分异与构造运动-海平面的关系,认为在滇黔桂裂谷盆地在持续断陷发展的前提下,桂东北D/C界线沉积分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受冈瓦纳大陆冰川形成与消融导致的海平面异常波动,以及柳江运动引发的局部同沉积断陷强度差异变动影响,且构造和沉积要素在D/C界线的耦合作用达到最强,最终促进桂东北台盆相间格局在D/C界线达到鼎盛。在此模式下,可以将台盆相间的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早泥盆世中期—晚期为台盆相间格局的孕育期,早泥盆世晚期—中泥盆世晚期沉积开始分异,为台盆相间格局的发展期,晩泥盆世—早石炭世台-盆出现强烈分割,海平面异常下降和柳江运动同时作用于沉积,为台盆相间格局的鼎盛期,早石炭世之后,台盆相间沉积维持了一定时期的强度,晚石炭世开始海水逐步恢复正常后台盆相间逐渐减弱,为台盆相间格局的衰退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盆相间 D/c界线 桂东北 广西 泥盆纪 石炭纪 古地理 柳江运动
下载PDF
不同强度光强胁迫对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建峰 冯泽中 +6 位作者 孙振杰 王伟伟 张晓雯 梁广津 王立军 李晓捷 王广策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0-172,共13页
海带(Saccharinajaponica)是我国藻类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2021~2022年产季,山东荣成海带主产区先后暴发了大规模病烂灾害,给当地水产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引起病烂的原因可能来自多方面,其中藻体所受光... 海带(Saccharinajaponica)是我国藻类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2021~2022年产季,山东荣成海带主产区先后暴发了大规模病烂灾害,给当地水产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引起病烂的原因可能来自多方面,其中藻体所受光照过强及水体营养盐水平较低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为此,基于海带幼苗的最小饱和光强、烟台高新区牟平自然海区海水氮磷浓度及不同海水深度下的光照强度测定结果,研究了梯度强光在不同海水营养盐水平下对海带生理的影响,以期为“烂菜”现象的病因分析提供一定的线索。结果显示,海带幼苗在700~900μE/(m^(2) s)强光胁迫3 d后, Fv/Fm可恢复至对照水平,光合色素合成活跃,营养盐含量较高的海水更有助于PSII的修复,但1 300~1 500μE/(m^(2) s)的强光辐射导致PSII不能恢复,岩藻黄素、叶绿素a及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整个胁迫实验中,藻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其他抗氧化酶比活力大体上在强光胁迫的起始至第3天上调,而在胁迫第5天时又出现下降趋势,且在营养盐含量较高的处理组中,各样本活性均高于天然海水处理组样本。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也呈现类似的变化趋势。在低于900μE/(m^(2) s)的光照条件下,抗氧化酶活性可以得到较好的维持,而海水中相对较为丰富的营养盐则有利于藻体抗氧化能力的维持。研究结果为荣成海带病烂暴发的原因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光胁迫 活性氧清除 光系统修复 海带幼苗 抗氧化酶 岩藻黄素 β-胡萝卜素
下载PDF
维生素C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娜 郑光强 +3 位作者 黄娆 林科 陈耿浩 袁文霄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维生素C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 目的:探讨维生素C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维生素C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11%vs.86.7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高热、咳嗽、肺啰音、胸片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用力呼气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肺活量(FEVl)、FEVl/FVC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VC、FEVl、FEVl/FVC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外周血IgA、IgG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IgM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维生素C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能够提高疗效和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肺炎支原体肺炎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嵌套加强的LQ550高强冷弯薄壁C型钢连续檩条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焕鑫 房铭坤 +2 位作者 杜新喜 柯善夫 谭美超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为提高LQ550级高强冷弯薄壁C型钢连续檩条的承载能力,采用在支座处嵌套的方法来加强连续檩条。对未加强和采用两种嵌套方式加强的檩条共7组试件进行三点受弯试验,得到了试件的承载性能和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加强后的试件出现跨中局部... 为提高LQ550级高强冷弯薄壁C型钢连续檩条的承载能力,采用在支座处嵌套的方法来加强连续檩条。对未加强和采用两种嵌套方式加强的檩条共7组试件进行三点受弯试验,得到了试件的承载性能和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加强后的试件出现跨中局部屈曲和嵌套端部局部屈曲两种破坏形态。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嵌套加强的檩条进行数值模拟,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承载力和破坏形态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基于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两种嵌套方式和不同嵌套长度对檩条承载力的提升,且表明嵌套檩条的长度宜取为连续檩条跨度的1/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冷弯薄壁c型钢 连续檩条 嵌套加强 受力性能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小磊 李华丽 石伟纲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14-619,共6页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LHI)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肌腱蛋白C (TN-C)、白介素-17 (IL-17)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LHI患者作为...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LHI)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肌腱蛋白C (TN-C)、白介素-17 (IL-17)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LHI患者作为LHI组,另选取同期80例非大面积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作为非LHI组,同期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入院(体检)时的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并比较LHI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与LH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比较LHI组不同预后患者入院时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预测预后的价值,采用KM生存曲线分析不同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患者3个月存活情况。结果 LHI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分别为(86.74±25.17)μg/L、(81.45±20.67)μg/L、(118.19±28.26) pg/mL,明显高于非LHI组的(51.63±16.24)μg/L、(61.29±15.16)μg/L、(76.70±15.49) pg/mL和对照组的(7.71±1.59)μg/L、(19.61±7.38)μg/L、(29.51±6.02) pg/mL,且非LHI组患者的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HI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度患者入院时的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分别为(98.71±18.25)μg/L、(95.38±16.84)μg/L、(135.71±26.03) pg/mL,明显高于中度患者的(79.17±15.61)μg/L、(72.64±14.10)μg/L、(107.11±22.49) 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与LH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P<0.05);LHI组预后不良患者入院时的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分别为(101.25±19.17)μg/L、(98.74±17.43)μg/L、(140.71±28.01) pg/m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的(78.49±16.20)μg/L、(71.62±15.76)μg/L、(105.38±24.26)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联合预测LHI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1 (95%CI:0.878~0.987),大于三项指标单独预测的AUC (P<0.05);LHI组入院时血清Visfatin、TN-C、IL-17高水平患者3个月后存活率分别为74.29%、76.32%、70.97%,明显低于血清Visfatin、TN-C、IL-17低水平患者的93.33%、92.86%、93.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HI患者血清Visfatin、TN-C、IL-17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各指标可为临床预测患者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内脂素 肌腱蛋白c 白介素-17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
下载PDF
Lp-PLA2、hs-CRP和FIB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孟凤琴 曹军 +2 位作者 石亚志 李战永 于奇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40例急性脑梗死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脑梗组),以100例门诊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40例急性脑梗死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脑梗组),以100例门诊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的一般临床数据及检验结果,记录患者入院时的NIHSS评分。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Lp-PLA2、hs-CRP和FIB水平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利用ROC曲线评估患者血浆Lp-PLA2、hs-CRP和FIB水平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重度脑梗死患者的Lp-PLA2、hs-CRP和FIB水平均高于轻度及中度脑梗死患者(P<0.05);与对照组比较,脑梗组患者的血浆Lp-PLA2、hs-CRP和FIB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Lp-PLA2、hs-CRP和FIB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病风险显著相关(P<0.05)。Lp-PLA2、hs-CRP和FIB 3个指标中,Lp-PLA2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诊断价值最高;Lp-PLA2、hs-CRP和FIB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效率。结论联合检测Lp-PLA2、hs-CRP和FIB对判断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超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血清PCT、CRP及IL-4水平预测小儿支原体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耀邦 沙宁 +1 位作者 杨娟 杨珊珊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预测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将患儿分为轻症...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预测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将患儿分为轻症组59例和重症组43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CXCL12)、γ干扰素(IFN-γ)、硫化氢(H_(2)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PCT、CRP及IL-4水平,多因素分析采取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PCT、CRP及IL-4水平对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CXCL12、IFN-γ、H_(2)S、SOD、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PCT、CRP、IL-4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T、CRP及IL-4为重症支原体肺炎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PCT、CRP及IL-4预测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6、0.851、0.787。结论:血清PCT、CRP及IL-4水平均参与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病情进展,且可作为重症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儿童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4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肝素结合蛋白、降钙素原表达及与病情进展及预后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莉莉 段榆琳 刘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89-592,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肝素结合蛋白(HBP)和降钙素原在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23年3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5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肝素结合蛋白(HBP)和降钙素原在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23年3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5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n=129)和脓毒性休克组(n=76),并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成存活组(n=154)和死亡组(n=51)。检测脓毒症组与脓毒性休克组、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WBC、血清CRP、HBP、降钙素原水平,收集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分析WBC、血清CRP、HBP、降钙素原与APACHEⅡ、SOF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4个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结果脓毒性休克组的WBC、血清CRP、HBP、降钙素原分别为(19.83±3.09)×10^(9)/L、(114.10±35.17)mg/L、(78.92±13.14)μg/L和(11.13±0.91)μg/L,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9.55±2.87)×10^(9)/L、(59.96±23.45)mg/L、(36.47±12.83)μg/L和(8.21±0.8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休克组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分别为(20.05±2.39)、(10.29±2.51)分,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16.21±2.30)、(7.90±2.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WBC、血清CRP、HBP、降钙素原与APACHEⅡ评分(r=0.554、0.593、0.713、0.651,P<0.05)、SOFA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540、0.571、0.687、0.609,P<0.05)。死亡组的WBC、血清CRP、HBP、降钙素原、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也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WBC、血清CRP、HBP、降钙素原及4个指标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5、0.803、0.881、0.817和0.939。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的WBC、血清CRP、HBP、降钙素原显著高于脓毒症患者,可反映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4个指标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肝素结合蛋白 降钙素原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阴虚动风型脑梗死偏瘫疗效及对患者血清Hcy、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齐涛 张闻东 +1 位作者 李佩芳 刘辉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5期696-699,共4页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阴虚动风型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偏瘫患者76例,1∶1随机分为观察组(西医治疗+通督调神针法)与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各38例。持续治疗...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阴虚动风型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偏瘫患者76例,1∶1随机分为观察组(西医治疗+通督调神针法)与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各38例。持续治疗1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Hcy、CRP)水平、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和移动功能[功能性步态评价表(FGA)]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FGA和BBS评分升高水平均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CRP水平下降程度均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阴虚动风型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具有较好的增益效果,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运动、平衡和移动能力,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偏瘫 通督调神针法 阴虚动风型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屈冰 张楠 +1 位作者 化召辉 李震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327-330,共4页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与C反应蛋白(CRP)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患者术后远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6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或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将45例Stanford A型ADA患者纳入观察组,均行...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与C反应蛋白(CRP)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患者术后远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6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或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将45例Stanford A型ADA患者纳入观察组,均行手术治疗;非Stanford A型ADA的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发生胸痛72 h内的D-D与CRP水平。术后对观察组随访3年,按临床结局分成死亡组(n=10)与存活组(n=35),对比2组D-D与CRP水平;另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D-D、CRP单独与联合预测Stanford A型ADA患者的远期预后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的D-D[(1.31±0.35)mg/L]与CRP[(16.59±2.34)mg/L]水平高于对照组[(0.68±0.13)mg/L、(7.53±1.2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患者中死亡组的D-D[(1.78±0.49)mg/L]与CRP[(30.46±4.77)mg/L]水平高于存活组[(1.03±0.26)mg/L、(13.59±2.3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D-D与CRP联合检测预测Stanford A型ADA患者远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0.909(95%CI:0.823~0.994)]高于D-D与CRP单独预测[0.806(95%CI:0.680~0.931)、0.840(95%CI:0.727~0.953)]。结论Stanford A型ADA患者血清内的D-D与CRP水平呈高表达,且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两项指标联合可有效预测患者的远期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远期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在早期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平 郑海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8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在早期急性胰腺炎(AP)合并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2例AP患者,依据患者入院时的严重程度将其划分为3组分别为轻...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在早期急性胰腺炎(AP)合并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2例AP患者,依据患者入院时的严重程度将其划分为3组分别为轻症组、中重症组、重症组。记录入院首日、3 d、7 d,IL-6、CRP、PCT水平;同时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病情严重程度与IL-6、CRP、PCT相关性。结果入院首日,3组患者IL-6、CRP、PCT水平均高于各指标正常参考范围。IL-6水平入院首日、入院3 d、入院7 d,重症组>中重症组>轻症组(P<0.05),且入院7 d>入院3 d>入院首日(P<0.05)。CRP水平,重症组、中重症组入院首日无差异(P>0.05),重症组、中重症组>轻症组(P<0.05);入院3 d、入院7 d,重症组>中重症组>轻症组(P<0.05),且入院7 d>入院3 d>入院首日(P<0.05)。入院不同时间三组PCT水平,均重症组>中重症组>轻症组(P<0.05);轻症组、中重症组入院不同时间段PCT水平,均入院3 d>入院7 d>入院首日(P<0.05);重症组入院3 d、入院7 d比较无差异(P>0.05),入院3 d、入院7 d>入院首日(P<0.05)。IL-6、CRP、PCT、IL-6+CRP+PCT对AP的AUC分别为0.82、0.85、0.90、0.94。IL-6、CRP、PCT预测AP的截断值分别为50.77 ng/L、124.56 mg/L、3.25μg/L。经ROC曲线分析显示,PCT为最佳AP预测因子,IL-6、CRP、PCT联合诊断准确性更高。结论PCT、CRP、IL-6单一或联合用于AP合并感染的诊断评估均具有一定价值,且三者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更高,可早期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指导疾病治疗,建议将其作为AP早期病情评估、预后预测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早期 急性胰腺炎 感染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4-HNE、APC、sCD163预测预后不良的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付君静 李闯 陈胜阳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633-1638,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血清4-羟基壬烯醛(4-HNE)、活化蛋白C(APC)、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163(sCD163)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SP患者纳入SP组,另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血清4-羟基壬烯醛(4-HNE)、活化蛋白C(APC)、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163(sCD163)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SP患者纳入SP组,另选取同期、同年龄段200例老年普通肺炎患者纳入普通肺炎组。比较两组患者和SP组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清4-HNE、APC、sCD163水平,并采用Pearson法分析SP组患者血清4-HNE、APC、sCD163水平与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SP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预后情况的预测效能。结果SP组患者的血清4-HNE、sCD163水平分别为(21.27±4.02)mg/L、(154.27±56.34)pg/mL,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的(15.63±3.49)mg/L、(112.17±37.59)pg/mL,APC水平为(25.47±5.06)pmol/L,明显低于普通肺炎组的(30.12±6.14)p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SP患者的血清4-HNE、sCD163水平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r=0.754、0.723,P<0.05),APC水平与之呈负相关(r=-0.695,P<0.05);入院3 d、7 d后,死亡组患者的血清4-HNE分别为(23.89±6.12)mg/L、(26.01±8.27)mg/L,明显高于生存组的(19.03±4.11)mg/L、(17.25±3.56)mg/L,sCD163水平分别为(182.34±60.33)pg/mL、(219.46±70.41)pg/mL,明显高于生存组的(137.83±30.24)pg/mL、(120.74±25.17)pg/mL,APC水平分别为(23.04±4.89)pmol/L、(20.73±4.25)pmol/L,明显低于生存组的(27.42±4.09)pmol/L、(29.76±4.14)p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3 d、7 d后,血清4-HNE(>20.32 mg/L、>19.57 mg/L)、sCD163(>149.63 pg/mL、>146.90 pg/mL)是老年SP患者治疗28 d后死亡的危险因素,APC(>26.26 pmol/L、>27.37 pmol/L)是其保护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入院3 d后血清各指标水平联合预测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0(95%CI:0.861~0.946),最佳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13%、86.39%,入院7 d后联合预测死亡的AUC为0.922(95%CI:0.876~0.955),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57%、84.35%。结论血清4-HNE、APC、sCD163水平与老年SP发生、发展相关,各指标水平与CPIS评分均具有一定相关性,联合检测对老年SP患者预后情况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评估肺部感染程度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重症肺炎 4-羟基壬烯醛 活化蛋白c 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163 肺部感染评分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