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3和C2H4在介质阻挡放电转化NO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钟侃 聂勇 +3 位作者 汪晶毅 王黎明 关志成 贾志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06,共4页
放电等离子体结合选择催化还原脱除NOx是一项很有前景的贫燃尾气治理技术,其预处理过程中,尾气中NO会向NO2转化。为了解重要的活性中间产物O3的作用和生成特性以及常见的烃类添加剂C2H4的作用,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内进行了相... 放电等离子体结合选择催化还原脱除NOx是一项很有前景的贫燃尾气治理技术,其预处理过程中,尾气中NO会向NO2转化。为了解重要的活性中间产物O3的作用和生成特性以及常见的烃类添加剂C2H4的作用,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内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监测N2/O2,N2/O2/NO,N2/O2/C2H4,N2/O2/NO/C2H4共4个体系下的O3产生特性,并通过N2/O2/NO和N2/O2/NO/C2H4体系的比较考察C2H4对NO转化影响的结果表明:除N2/O2体系外,其它体系中都不会产生大量的O3;C2H4不但提高了NO的转化率,还明显地抑制放电过程NO的生成。可以推断,O3作为氧化剂能促进NO向NO2的转化,C2H4添加剂可以提高NO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c2h4 贫燃发动机尾气 氮氧化物 介质阻挡放电 等离子体
下载PDF
C2H4/N2O预混气体的爆轰性能与火焰淬熄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玉艳 蒋榕培 +3 位作者 李智鹏 徐森 潘峰 解立峰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4-172,共9页
采用自制的燃爆实验装置对C2H4/N2O预混气体的爆轰性能与火焰淬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直径有机玻璃管中预混气体均经历了爆燃转爆轰过程,点火初期火焰速度及加速度在内径为5、10和15 mm的管道中依次减小;预混气体中加入CO... 采用自制的燃爆实验装置对C2H4/N2O预混气体的爆轰性能与火焰淬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直径有机玻璃管中预混气体均经历了爆燃转爆轰过程,点火初期火焰速度及加速度在内径为5、10和15 mm的管道中依次减小;预混气体中加入CO2(2.4%,质量分数)后,火焰加速进程明显延缓,点火初期处于稳定燃烧阶段;预混气体的稳定爆速为2 207 m/s,爆压为3.92MPa,与理论值一致;常压下预混火焰在小直径不锈钢管中的临界淬熄管径为0.5~0.7 mm,预混气体火焰传播速度越大,管径越大,淬熄越困难。依据淬熄管径、湍流火焰速度和淬熄管道长度的关系,可计算防回火管道的有效长度,从而为防回火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气体 爆速 爆压 淬熄 c2h4/N2O
下载PDF
C2H2、C2H4与K在Ru(1010)表面上共吸附的UPS研究
3
作者 张建华 刘凤琴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年报》 2000年第1期229-232,共4页
利用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对乙烯和乙炔气体在Ru(1010)表面的吸附及与K的共吸附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衬底温度超过200K,乙烯即发生脱氢反应,σCH和σCC能级均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在室温下,σCH和σCC能级位置与乙炔在Ru(1010)表面的吸... 利用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对乙烯和乙炔气体在Ru(1010)表面的吸附及与K的共吸附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衬底温度超过200K,乙烯即发生脱氢反应,σCH和σCC能级均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在室温下,σCH和σCC能级位置与乙炔在Ru(1010)表面的吸附时的分子能级完全一致。乙烯发生脱氢反应后的主要产物为乙炔。衬底温度从120K到室温,Ru(1010)表面上乙炔的σCH和σCC能级均未发现变化。室温下乙炔仍然可以在Ru(1010)表面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在有K的Ru(1010)表面上,室温时σCC谱峰几乎。碱金属K的存在促进了乙炔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H2 c2h4 K Ru(1010) 共吸附 UPS 乙烯 乙炔
下载PDF
基于传热反问题方法的N2O/C2H4预混推进剂燃烧室热流测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唐亮 李平 +1 位作者 张锋 胡洪波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82-1088,共7页
测量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热载荷是获取燃烧室内部信息的重要方法。为了获取N2O/C2H4预混推进剂燃烧室内壁的热载荷,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热流计算的反问题方法,该方法基于对燃烧室壁面温度场的直接求解,通过对轴向多个位置测量温度的反... 测量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热载荷是获取燃烧室内部信息的重要方法。为了获取N2O/C2H4预混推进剂燃烧室内壁的热载荷,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热流计算的反问题方法,该方法基于对燃烧室壁面温度场的直接求解,通过对轴向多个位置测量温度的反演计算得到燃烧室内壁热流和温度。研究表明:应用文中建立的传热反问题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得热流随时间及空间的分布;热电偶的位置对计算准确性有明显的影响,与理论深度偏差在0.2mm以内的随机深度偏差可导致超过4%热流反演误差;N2O/C2H4预混推进剂燃烧室热流及温度沿轴向逐渐降低,表明燃烧室内的反应释热过程主要在燃烧室头部附近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传热 传热反问题方法 热流 N2O/c2h4预混推进剂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lame Propagation and Flashback Behavior of a Green Propellant Consisting of N2O and C2H4 被引量:6
5
作者 Lukas Werling Felix Lauck +3 位作者 Dominic Freudenmann Nicole Rocke Helmut Ciezki Stefan Schlechtriem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7年第12期735-752,共18页
Regarding the research on alternatives for monopropellant hydrazine, several so called green propellants are currently under investigation or qualification. Aside others, the DLR Institute of Space Propulsion investig... Regarding the research on alternatives for monopropellant hydrazine, several so called green propellants are currently under investigation or qualification. Aside others, the DLR Institute of Space Propulsion investigates a N20/C2I-I4 premixed green propellant. During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flashback from the rocket combustion chamber into the feeding system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major challenge when using the propellant mixture. This paper shows the results of ignition experiments conducted in a cylindrical, optical accessible ignition chamber. During the ignition and flame propagation process,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high-speed video data were collected. The high speed video data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flame propagation speed. The obtained propagation speed was about 20 rn/s at ignition, while during further propagation of the flame speeds of up to 120 m/s were measured. Additionally, two different porous materials as flame arresting elements were tested: Porous stainless steel and porous bronze material. For both materials Peclet numbers for flashback were derived. The critical Peclet number for the sintered bronze material was around 20, while for the sintered stainless steel the critical Peclet number seems to be larger than 40. Due to the test results, sintered porous materials seem to be suitable as flashback arre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rocket propellants ignition flame flashback N2O c2h4 premixed gases flashback an'esters porous materials.
下载PDF
团簇ConAgm(n+m=13)表面吸附C2H4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贾娜娜 宋述鹏 +2 位作者 张远卓 周和荣 王今朝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2-598,共7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本文对Co_nAg_m(n+m=13)团簇的几何结构进行优化后,研究了C_2H_4分子在这类团簇的表面吸附行为,讨论了团簇的平均结合能、二阶能量差分、稳定性、DOS以及吸附前后键长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_2H_4...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本文对Co_nAg_m(n+m=13)团簇的几何结构进行优化后,研究了C_2H_4分子在这类团簇的表面吸附行为,讨论了团簇的平均结合能、二阶能量差分、稳定性、DOS以及吸附前后键长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_2H_4在团簇top位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而在face位和bridge位的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吸附后,C_2H_4@Ag13的稳定性高于C_2H_4@Co13,且在face位吸附时C_2H_4@Co2Ag11的结构最为稳定.随着Co原子数的增加,团簇中原子间成键能力减弱,而d电子轨道则呈现出较强的相互作用,并导致其向能量相对高处发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第一性原理 团簇 表面吸附 乙烯
下载PDF
用C2H4控制SiH4/O2的化学气相沉积
7
作者 青春 《电子材料快报》 1995年第1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c2h4 SiH4/O2 CVD法 大规模集成电路
下载PDF
过渡金属氧化物(M2O5)m=1,2^+(M=V,Nb,Ta)与C2H4气相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研究
8
作者 陈健 谭凯 +1 位作者 林梦海 张乾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21-1825,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过渡金属钒族氧化物阳离子团簇(M2O5)m+=1,2(M=V,Nb,Ta)与C2H4气相反应机理.反应为(M2O5)m++C2H4→(M2O5)m-1M2O4++C2H4O,反应物先化合生成C—O键相连的化合物,经过过渡态后M—O键断裂,从而发生氧原子转移到碳氢...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过渡金属钒族氧化物阳离子团簇(M2O5)m+=1,2(M=V,Nb,Ta)与C2H4气相反应机理.反应为(M2O5)m++C2H4→(M2O5)m-1M2O4++C2H4O,反应物先化合生成C—O键相连的化合物,经过过渡态后M—O键断裂,从而发生氧原子转移到碳氢化合物上的反应.对于V2O5+与C2H4的反应,存在经顺式和反式两种过渡态结构路径,从能量上看,经反式过渡态结构的路径更有利.计算结果表明,发生反应时C2H4与钒氧化物阳离子反应大量放热,而与铌、钽氧化物阳离子反应却放热较少甚至不放热,这与实验结果一致.钒、铌、钽氧化物阳离子团簇发生氧转移反应活性不同的原因是金属-氧键的强弱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反应机理 钒族氧化物 乙烯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Ti^+离子和C2H4分子自旋禁阻反应中C-H键活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吕玲玲 刘新文 +2 位作者 袁琨 王小芳 王永成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3-411,共9页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研究了二重态和四重态势能面自旋禁阻反应Ti+(4F,3d24s1)+C2H4→TiC2H2+(2A2)+H2的微观机理.通过自旋-轨道耦合的计算讨论了势能面交叉点和可能的自旋翻转过程.中间体IM1-4B2处,四重态和二重态间的旋-轨耦合值为59....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研究了二重态和四重态势能面自旋禁阻反应Ti+(4F,3d24s1)+C2H4→TiC2H2+(2A2)+H2的微观机理.通过自旋-轨道耦合的计算讨论了势能面交叉点和可能的自旋翻转过程.中间体IM1-4B2处,四重态和二重态间的旋-轨耦合值为59.3cm-1.自旋多重度必将发生变化,从四重态系间穿越到二重态势能面形成共价型复合物IM1-2A1,同时导致四重态势能面的势垒明显降低.到插入中间体IM2后,二重态势能面上有两条不同的反应路径,即分步和协同路径,后者在二重态势能面上得到放热产物TiC2H2+(2A2)+H2具有较低的活化势垒,4.52kcal/mol,其主反应路径为:Ti++C2H4→4IC→IM1-4B2→4,2ISC→IM1-2A1→[2TSins]→IM2-2A″→[2TSMCTS]→IM5→TiC2H2+(2A2)+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 c2h4 自旋禁阻反应机理 自旋-轨道耦合 协同路径
原文传递
UTSA-280的氨改性以及C2H4/C2H6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杨 杜亚丹 +3 位作者 王勇 刘普旭 李立博 李晋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4-539,共6页
炼厂干气中回收乙烯是扩宽C2H4来源的有效途径,但C2H4和C2H6物理性质和分子尺寸非常接近,分离困难.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近年来在低碳烃分离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本工作采用氨吸附改性调节UTSA-280的结构,通过一维直孔道大小的调节实... 炼厂干气中回收乙烯是扩宽C2H4来源的有效途径,但C2H4和C2H6物理性质和分子尺寸非常接近,分离困难.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近年来在低碳烃分离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本工作采用氨吸附改性调节UTSA-280的结构,通过一维直孔道大小的调节实现C2H4/C2H6的高效分离.改性后的UTSA-280具有独特的超微孔结构能提升C2H4的吸附,而完全不吸附稍大的C2H6,实现理想的C2H4/C2H6吸附选择性(>1000).结果表明,改性后的UTSA-280的C2H4吸附量可提高至2.83 mmol/g,与未改性的材料相比增加29%,并且能阻挡C2H6的吸附,最终达到>1200的C2H4/C2H6选择性.蒙特卡罗分子模拟(GCMC)计算C2H4/C2H6混合气体(1∶1)的吸附得出,改性后UTSA-280孔内的C2H4吸附相比于C2H6具有更多的吸附分布.通过C2H4/C2H6混合气体穿透实验测试,改性后的UTSA-280材料能展现出48 min以上的分离时间,相比于未改性的材料,分离性能提升近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氨改性 c2h4/C2H6分离 选择性
原文传递
船舶尾气臭氧氧化-海水吸收的脱硫脱硝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杨国华 胡文佳 +1 位作者 周江华 胡海刚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8-282,共5页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臭氧氧化结合海水吸收同时脱除船用发动机排气中SO2和NOx的新工艺。在管式反应器内研究了反应温度、n(O3)/n(NO)(物质的量之比)、碳氢、SO2等对臭氧氧化NO的影响,并对模拟尾气进行了臭氧氧化结合海水吸收的脱硫脱硝...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臭氧氧化结合海水吸收同时脱除船用发动机排气中SO2和NOx的新工艺。在管式反应器内研究了反应温度、n(O3)/n(NO)(物质的量之比)、碳氢、SO2等对臭氧氧化NO的影响,并对模拟尾气进行了臭氧氧化结合海水吸收的脱硫脱硝试验。结果表明,n(O3)/n(NO)对臭氧氧化NO影响很大,NO氧化率随n(O3)/n(NO)呈线性增长,n(O3)/n(NO)为1,反应温度分别为常温、150℃和200℃时,NO氧化率分别达到99.0%、98.3%和98.1%;反应温度低于200℃时,温度对臭氧氧化NO影响很小,而当反应温度升至275℃时,NO氧化率明显下降,这与臭氧在较高温度下分解有关;SO2在O3/NO/SO2/N2/O2体系和O3/NO/C2H4/SO2/N2/O2体系中对臭氧氧化NO都没有影响;200℃以下,C2H4对臭氧氧化NO影响很小,而在275℃时,C2H4对臭氧氧化NO有一定促进作用;模拟尾气经臭氧氧化-海水吸收后,脱硫率为98.5%,n(O3)/n(NO)为1时的脱硝率为91.0%,NO能耗为56.4 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NO氧化 SO2 c2h4 海水吸收 能耗
下载PDF
CO_2对果蔬采后生理的作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钱敏 白卫东 +2 位作者 于新 蔡培钿 肖燕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50-355,共6页
研究CO2对果蔬采后生理、成熟衰老机制和果蔬保鲜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果蔬采后CO2的生理效应、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组分的变化、几种主要的细胞壁降解酶在果实成熟软化中的作用等方面,重点叙述了CO2对果蔬采后果胶酶作用的研究。
关键词 采后生理 CO2 c2h4 果胶 果胶酶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石炭系与二叠系—三叠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践发 唐友军 +3 位作者 徐立恒 李玲 马广宇 赵兴齐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41-747,共7页
川东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与二叠系长兴组—三叠系飞仙关组气藏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表明,该区天然气总体为高—过成熟的干气,C2+含量普遍较低,其中二叠系长兴组—三叠系飞仙关组气藏的天然气相对石炭系黄龙组的天然气更加偏干。... 川东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与二叠系长兴组—三叠系飞仙关组气藏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表明,该区天然气总体为高—过成熟的干气,C2+含量普遍较低,其中二叠系长兴组—三叠系飞仙关组气藏的天然气相对石炭系黄龙组的天然气更加偏干。川东北地区二叠系长兴组—三叠系飞仙关组的天然气中非烃气体含量相对明显偏高,分布范围介于0.1%~77.8%之间,以高含H2S和CO2为特点,而石炭系黄龙组天然气中非烃气体含量较低,其H2S的含量分布范围在0.01%~4.8%之间,绝大部分天然气的H2S含量在0.5%以下。川东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与二叠系长兴组—三叠系飞仙关组气藏的天然气重烃(C4—C12)分布特征也具有明显差异。川东北地区二叠系长兴组—三叠系飞仙关组的天然气CH4、C2H6的碳同位素组成相对石炭系黄龙组天然气偏重;二叠系长兴组—三叠系飞仙关组的天然气CH4、C2H6的碳同位素组成大部分为正序分布,而石炭系黄龙组的天然气CH4、C2H6的碳同位素组成基本为反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非烃气体 重烃 CH4和c2h4 碳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基于CHEMKIN-PRO的多元混合气体瓦斯燃烧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贾宝山 李春苗 +3 位作者 尹彬 付元 李守国 李善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6-652,共7页
针对多种不同性质气体对瓦斯燃烧过程的影响问题,采用CHEMKIN-PRO软件,构建USC Mech 2.0动力学模型对不同组分C_2H_4/CO_2瓦斯混合气体燃烧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模拟分析了不同组分C_2H_4/CO_2瓦斯层流燃烧速率及H,O自由基体积分数的变... 针对多种不同性质气体对瓦斯燃烧过程的影响问题,采用CHEMKIN-PRO软件,构建USC Mech 2.0动力学模型对不同组分C_2H_4/CO_2瓦斯混合气体燃烧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模拟分析了不同组分C_2H_4/CO_2瓦斯层流燃烧速率及H,O自由基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并利用SENKIN程序对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着CO_2体积分数的增大,层流燃烧速率降低,在φ<1和φ>1.25时分别降低了约13 cm/s和149 cm/s,H,O自由基体积分数降低,其协同抑制瓦斯燃烧;随着C_2H_4体积分数的增大,层流燃烧速率略微增加,在φ<1和φ>1.4时分别升高了约3和46 cm/s,H,O自由基体积分数升高,其协同促进瓦斯燃烧;在φ≤1条件下,随着当量比的增加,促进CH_4生成的关键反应步的敏感性系数升高幅度较大,其抑制瓦斯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KIN-PRO c2h4/CO2 层流燃烧速率 H O自由基 关键反应步
下载PDF
Cu-MCM-41介孔分子筛中不同价态铜上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海燕 刘炳华 +1 位作者 张惠良 沈俭一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8,共6页
合成了不同铜含量的Cu-MCM-41,高温还原后仍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孔壁中的铜容易被H2还原为Cu(0)。通过在氦气流中加热,可以导致孔壁中的Cu!还原为Cu"。MCM-41中不同价态的铜具有不同的吸附性能:Cu(0)强烈吸附O2,吸附热高达427kJ&#... 合成了不同铜含量的Cu-MCM-41,高温还原后仍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孔壁中的铜容易被H2还原为Cu(0)。通过在氦气流中加热,可以导致孔壁中的Cu!还原为Cu"。MCM-41中不同价态的铜具有不同的吸附性能:Cu(0)强烈吸附O2,吸附热高达427kJ·mol-1;Cu"在室温下几乎不吸附O2,表明Cu"在室温下较稳定;而Cu"在对CO与C2H4的吸附中,除了CO的吸附热与Cu(0)的相近外,所生成的吸附热与吸附量均较高。红外光谱也表明,Cu"比Cu(0)更容易吸附CO与C2H4。C2H4仅仅以π-键键合在Cu(0)表面,而在Cu"表面上却是以di-σ和π-键键合,由于di-σ键较强,使得C2H4在Cu"上具有较高的吸附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MCM-41 介孔材料 CO吸附 c2h4吸附 吸附量热 红外光谱
下载PDF
等离子体协助InZSM-5选择性催化还原贫燃NO_x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晶毅 聂勇 +2 位作者 钟侃 王黎明 关志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144,共4页
为了解等离子体协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贫燃NOx的效果及相关因素,以NO模拟尾气中NOx,C2H4为还原剂,InZSM-5为催化剂,空速为32000h-1,试验研究了NO/O2/N2/C2H4系统中,单独等离子体、单独SCR及等离子体协助SCR 3种技术路线下NOx的去除率... 为了解等离子体协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贫燃NOx的效果及相关因素,以NO模拟尾气中NOx,C2H4为还原剂,InZSM-5为催化剂,空速为32000h-1,试验研究了NO/O2/N2/C2H4系统中,单独等离子体、单独SCR及等离子体协助SCR 3种技术路线下NOx的去除率,并考察了等离子体电压、电源频率及空速对NOx去除的影响。试验发现:单独等离子体作用时NOx无法被有效的还原成N2,但等离子体在一定电压下可显著提高CH-SCR活性;较低空速下,等离子体协助InZSM-5效果明显提高;在2.5-4 kHz内,电源频率对等离子体协助SCR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协助SCR InZSM-5 NO NOx c2h4
下载PDF
立体瓦斯抽采条件下煤自燃预测预报标志气体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6
17
作者 余明高 周世轩 +1 位作者 褚廷湘 赵志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结合义马煤业集团耿村煤矿工作面立体瓦斯抽采的实际情况,通过低温氧化试验,参照标志气体优选原则,确定CO,C2H4作为主要标志气体指标,C2H6作为辅助指标,并定量出采空区CO体积分数的临界值,建立了耿村矿23号煤层自燃预测预报标志气体体系... 结合义马煤业集团耿村煤矿工作面立体瓦斯抽采的实际情况,通过低温氧化试验,参照标志气体优选原则,确定CO,C2H4作为主要标志气体指标,C2H6作为辅助指标,并定量出采空区CO体积分数的临界值,建立了耿村矿23号煤层自燃预测预报标志气体体系.同时为克服采空区气体抽样的困难,推导出高抽巷气体成分与采空区气体成分间的关系,利用高抽巷的气体成分预测采空区浮煤的自然发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气体 自燃预测预报 高抽巷 CO c2h4
下载PDF
(2-Me-3-ClPh)_2PBIMe_2FeCl_2racC_2H_4(Ind)_2ZrCl_2/MAO双功能催化体系乙烯原位共聚制备LLDPE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如义 郑元锁 +3 位作者 崔楠楠 张志成 柯毓才 胡友良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合成了后过渡金属铁 (2 Me 3 ClPh) 2 PBIMe2 FeCl2 低聚催化剂 ,并与亚乙基桥茂金属共聚催化剂rac C2 H4 (Ind) 2 ZrCl2 共用 ,用MAO(1 4mol L甲苯溶液 )作为助催化剂 ,原位共聚合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结果发现 ,这种后过渡... 合成了后过渡金属铁 (2 Me 3 ClPh) 2 PBIMe2 FeCl2 低聚催化剂 ,并与亚乙基桥茂金属共聚催化剂rac C2 H4 (Ind) 2 ZrCl2 共用 ,用MAO(1 4mol L甲苯溶液 )作为助催化剂 ,原位共聚合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结果发现 ,这种后过渡铁催化剂具有很高的低聚催化活性 [1 0× 10 7goligomer (molFe·h) ],双功能催化体系的催化活性保持在 10 6 gPE (molFe·h)以上 ;1 3C NMR分析表明 ,得到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当Fe Zr比为 1 2时 ,也没有出现α 烯烃残留现象 ,说明这两种催化剂具有好的匹配性 ;随Fe Zr比和反应温度的变化 ,聚合物的熔点、结晶度、熔点等均表现出很好的规律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共聚 催化体系 催化剂 c2h4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低聚 MAO 合成线 CL2
下载PDF
H_2在K^0-MWCNTs上储存和吸附/脱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武小满 王毅 +3 位作者 董昆明 周金梅 林国栋 张鸿斌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4-490,F007,共8页
利用高压容积法辅以卸压升温脱附排水法,测定金属K修饰多壁碳纳米管对H2的吸附储存容量.结果表明,在室温(25℃),7.25MPa实验条件下,x%K0-MWCNTs(x%=30%~35%,质量百分数)对H2的吸附储存容量可达3.80wt%(质量百分数),是相同条件下单纯MWC... 利用高压容积法辅以卸压升温脱附排水法,测定金属K修饰多壁碳纳米管对H2的吸附储存容量.结果表明,在室温(25℃),7.25MPa实验条件下,x%K0-MWCNTs(x%=30%~35%,质量百分数)对H2的吸附储存容量可达3.80wt%(质量百分数),是相同条件下单纯MWCNTs氢吸附储量的2.5倍;室温下卸至常压的脱附氢量为3.36wt%(占总吸附氢量的~88%),后续升温至673K的脱附氢量为0.41wt%(占总吸附氢量的~11%).利用LRS和H2-TPD-GC/MS等谱学方法对H2/K0-MWCNTs吸附体系的表征研究表明,H2在K0-MWCNTs上吸附存在非解离(即分子态)和解离(即原子态)两种吸附态;在≤723K温度下,H2/K0-MWCNTs体系的脱附产物几乎全为H2气;723K以上高温脱附产物不仅含H2,也含有CH4,C2H4和C2H2等C1/C2-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附 C2H2 原子态 TPD 吸附 谱学 解离 产物 升温 c2h4
下载PDF
三维无机-有机杂化骨架微孔材料──[Co_3(BTC)(HBTC)(H_2BTC)(C_2H_4O_2)_3]·3(DMF)·6(H_3O)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5
20
作者 方千荣 石鑫 +9 位作者 辛明红 吴刚 田歌 朱广山 李亚丰 叶玲 王春雷 张震东 唐璐璐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Compound [Co 3(BTC)(HBTC)(H 2BTC)(C 2H 4O 2) 3]·3(DMF)·6(H 3O) was synthesiz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 Compound [Co 3(BTC)(HBTC)(H 2BTC)(C 2H 4O 2) 3]·3(DMF)·6(H 3O) was synthesiz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solved by direct method and refined by full-matrix least-square method. The crystal is monoclinic and belongs to space group Cc with a=2.645 3(5) nm, b= 1.670 4(3) nm, c=1\^821 6(4) nm, β=128.16(3) °, V=6.329(2) nm 3, Z=2 , D c=20.200 Mg/m 3, M r= 1 314.744, μ=10.274 mm -1, F(000) =38 226, GOF=0.99, R=0.094 1, ωR=0.257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无机-有机杂化骨架微孔材料 合成 沸石 分子筛 晶体结构 微孔材料 [Co3(BTC)(HBTC)(H2BTC)(c2h4O2)3]·3(DMF) ·6(H3O)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