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曹丕“不朽论”与赋家的审美救赎
1
作者 刘可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9,共9页
曹丕“不朽论”所思所言的核心问题,是面临必死的预期,赋家创作对必死命运的拯救而言有何价值。曹丕就此问题展开了他关于必死和永生的价值之思,以及赋文写作何以是对赋家必死命运的审美救赎的思考。曹丕同时探讨了不朽对于赋家而言的... 曹丕“不朽论”所思所言的核心问题,是面临必死的预期,赋家创作对必死命运的拯救而言有何价值。曹丕就此问题展开了他关于必死和永生的价值之思,以及赋文写作何以是对赋家必死命运的审美救赎的思考。曹丕同时探讨了不朽对于赋家而言的有效性问题,他将赋文话语阐释为由人类社会公共话语和作者一己私语共构的复调性文学话语。曹丕的文“不朽论”开启了赋的死亡美学思想之路,促进了赋的死亡主题在创作实践活动中的丰富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丕 “文章不朽论” 赋家 审美救赎
下载PDF
《江西宗派图》作年及意义新辨——以胡寅《和曾漕吉甫》为中心
2
作者 左志南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9,共9页
吕本中《江西宗派图》之作年众说纷纭,据方回《送罗寿可诗序》中“胡致堂诋之”之载体《和曾漕吉甫》一诗的作年及诗意推断,《宗派图》应作于绍兴元年、二年吕本中寓居岭南时期。吕本中以“宗派”概称山谷后学,意在从共同的价值追求、... 吕本中《江西宗派图》之作年众说纷纭,据方回《送罗寿可诗序》中“胡致堂诋之”之载体《和曾漕吉甫》一诗的作年及诗意推断,《宗派图》应作于绍兴元年、二年吕本中寓居岭南时期。吕本中以“宗派”概称山谷后学,意在从共同的价值追求、相近的参学方式两方面赋予山谷后学以诗证道的儒学意义,将诗歌创作纳入儒学实践工夫之中,通过赋予诗歌创作儒学意义为其寻得崇高的合理性,这与当时学术发展趋势及吕本中之儒学思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本中 《江西宗派图》 《和曾漕吉甫》 儒学
下载PDF
甘草附子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邓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观察甘草附子汤内服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初步分析其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机理。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甘草附子汤内服,对照组予以扶他林缓释片口服。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分级,并制订膝关... 目的:观察甘草附子汤内服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初步分析其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机理。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甘草附子汤内服,对照组予以扶他林缓释片口服。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分级,并制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观察表,两周后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同时进行C反应蛋白、血沉、白细胞介素-Ⅰ、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功能、综合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的评估。结果:两组均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患者最大步行距离,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对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此外,治疗组在关节疼痛、最大步行距离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疗效与对照组相当,无显著性差异,而治疗组的C反应蛋白和血沉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甘草附子汤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确实能起到温补阳气、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优于传统的中成药,且未发现有明显的临床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甘草附子汤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洛神赋》的矩阵解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焕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3-106,共4页
《洛神赋》从表层看是爱其不得所爱、又不能忘其所爱的人神恋爱悲剧故事。借助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理论,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用矩阵方式解读,发现"余"的周围没有一位支持者,且难以找到具体的对手;从深层挖掘,发现文本折射了... 《洛神赋》从表层看是爱其不得所爱、又不能忘其所爱的人神恋爱悲剧故事。借助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理论,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用矩阵方式解读,发现"余"的周围没有一位支持者,且难以找到具体的对手;从深层挖掘,发现文本折射了曹植的人生追求和人生意义。《洛神赋》的深层主题是存在主义。从艺术上看,引进了元叙事的方法,利用作者直接参与其中的写作手法,对读者情感进行撞击,以便有效传达文本深层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洛神赋 格雷马斯 矩阵 存在主义
下载PDF
曹植拟乐府的创作模式及其诗歌史意义——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之六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大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66-170,共5页
曹植拟乐府存在"拟调"和"拟篇"两种方式。他在"拟篇"中大胆创新,突破乐府诗的音乐限制,突出乐府诗的文本特征和文人情结,为文人徒诗在立意、谋篇和抒情言志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经验和范式,进一步巩固了"... 曹植拟乐府存在"拟调"和"拟篇"两种方式。他在"拟篇"中大胆创新,突破乐府诗的音乐限制,突出乐府诗的文本特征和文人情结,为文人徒诗在立意、谋篇和抒情言志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经验和范式,进一步巩固了"建安风骨"的文坛地位,从而完成了中国诗歌从"应歌"到"作诗"的转移,还创建了文人拟乐府的基本模式,为西晋傅玄、陆机等文人拟乐府提供了参照。曹植"拟乐府"的创新,又是以建安时期诗歌的文本传播和文人结集之风的兴起为背景的,"建安风骨"发生、发展、形成及其在文坛确认的历史进程刚好处于中国文化传播媒介由简帛为主向纸张为主的大转变时期,纸张书写的兴起,为文学传播提供了媒介基础,有效刺激了诗歌的文本传播和文人结集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拟乐府 模式 文本传播 范式
下载PDF
曹操“拟乐府”与建安风骨的发生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大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77-83,共7页
建安风骨的发生是从曹操"拟乐府"开始的。曹操推进礼乐文化建设促进了汉乐府在建安的广泛传播,汉乐府的音乐基础又决定着其"拟调"为主的创作方式。曹操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做法突破了东汉文人乐府在主题上的劝诫模式... 建安风骨的发生是从曹操"拟乐府"开始的。曹操推进礼乐文化建设促进了汉乐府在建安的广泛传播,汉乐府的音乐基础又决定着其"拟调"为主的创作方式。曹操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做法突破了东汉文人乐府在主题上的劝诫模式,其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突破了汉乐府"普世性"的抒情模式,从而奠定了建安文学的发展基调,引领了建安诗歌的创作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拟乐府 建安风骨 发生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门限代理签密协议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鹏 叶澄清 +1 位作者 马雪英 李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2-394,403,共4页
针对不可否认L-L-C-Z门限代理签密协议中存在的安全缺陷,提出了一个改进的门限代理签密协议.通过对L-L-C-Z门限代理签密协议的密码分析,利用接收方修改公钥的方法,计算出任意消息的有效伪造签密结果.利用类似于缩短的数字签名标准(SDSS... 针对不可否认L-L-C-Z门限代理签密协议中存在的安全缺陷,提出了一个改进的门限代理签密协议.通过对L-L-C-Z门限代理签密协议的密码分析,利用接收方修改公钥的方法,计算出任意消息的有效伪造签密结果.利用类似于缩短的数字签名标准(SDSS)的安全技术,以及通过公钥验证签密结果的技术,给出一个新的改进协议.安全分析结果表明,与L-L-C-Z门限代理签密协议相比,该改进门限代理签密协议能够承受接收方公钥替换攻击.改进的门限代理签密协议利用接收方公钥而不是私钥来验证签密结果,其验证过程能向第三方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签密 门限代理签密 公钥替换攻击 公开验证 L-L-C-Z门限代理签密协议
下载PDF
五四时期吴佩孚的崛起与直皖斗争性质的演变 被引量:5
8
作者 郭红娟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6-80,共5页
五四前 ,直皖斗争主要表现为北洋军阀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五四运动发生后 ,吴佩孚乘时崛起 ,其主张及行动赢得了各方人士的赞许 ,他所代表的直系成为人们推翻皖派势力的依托力量 ,直皖的派系斗争融汇于人民反对皖系的时代洪流之中 ,使... 五四前 ,直皖斗争主要表现为北洋军阀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五四运动发生后 ,吴佩孚乘时崛起 ,其主张及行动赢得了各方人士的赞许 ,他所代表的直系成为人们推翻皖派势力的依托力量 ,直皖的派系斗争融汇于人民反对皖系的时代洪流之中 ,使得此后的直皖斗争不仅仅具有派系私争的性质 ,而且带有了某种“正义”与“邪恶”、“民主”与“专制”、“维护国家主权”与“损害国家利益”斗争的进步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主权 代表 民主 国家利益 斗争 正义 人民 吴佩孚 北洋军阀 五四时期
下载PDF
废弃水基钻井液化学脱稳与固液分离处理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尚冰 张璐 叶雅文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8-30,共3页
对江苏油田富97、曹42和徐18井的废弃水基(含混油)钻井液进行了化学脱稳和固液分离处理。不同的钻井液脱稳后,用离心分离法脱水率范围为25%~52%,其泥饼含水率为48%~33%;用压滤法分离脱水率范围为35%~60%,其泥饼含水率为5... 对江苏油田富97、曹42和徐18井的废弃水基(含混油)钻井液进行了化学脱稳和固液分离处理。不同的钻井液脱稳后,用离心分离法脱水率范围为25%~52%,其泥饼含水率为48%~33%;用压滤法分离脱水率范围为35%~60%,其泥饼含水率为59%~45%。钻井液离心脱水的处理费用仅为4~11.5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固液分离 脱稳 絮凝剂 废物处理
下载PDF
曹植《洛神赋》意旨蠡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学军 贺威丽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1年第3期97-104,共8页
从"余"和洛神的单一对应关系出发,《洛神赋》中间人神由遇合到分离、由喜转悲的过渡文字则相当突兀甚至不合情理。与《神女赋》人称所指的变化相似,《洛神赋》中创作者与抒情者具有重合和分离的两面,重合时"余"、&q... 从"余"和洛神的单一对应关系出发,《洛神赋》中间人神由遇合到分离、由喜转悲的过渡文字则相当突兀甚至不合情理。与《神女赋》人称所指的变化相似,《洛神赋》中创作者与抒情者具有重合和分离的两面,重合时"余"、"吾"指曹植,洛神为爱情寄托对象;分离时曹植以洛神自喻,"余"暗喻政治寄托对象。《洛神赋》通过混合运用人称所指的变化来悼念妻子崔氏及父亲曹操,表达爱情希望及政治理想的两重幻灭之感。爱情和政治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具有互斥性、相济性、整合性三个基本特征。两者一为表,一为里;一为主,一为辅;一为正面,一为侧面;一为直接,一为间接;一为文学性之表现,一为政治性之表现;一为艺术价值所在,一为思想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洛神赋》意旨 蠡测
下载PDF
踏破铁鞋“龙二府”——黄一农先生“e考据”回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欧阳健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11,共11页
析探《春柳堂诗稿》作者宜泉的"交游网络",是考证宜泉生平经历的有效思路之一。从已有的三个"龙二府"入手,也许会引导我们逐渐接近历史的真相。
关键词 《春柳堂诗稿》 宜泉 龙二府 曹雪芹
下载PDF
关于屈原《桔颂》与曹植《桔赋》之论纲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振泰 赵桂君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80-81,共2页
自有桔尔来,屈原乃首位,为桔作颂,始咏物而赋,以比兴象征自况一己洁亮、独立、超卓之人格精神,期望建功立业也。曹植有灵犀,首继而为桔作赋,自寄托非凡高举之志情,而身遭悲剧。《桔颂》与《桔赋》两相辉映,俱绝妙好辞,堪称前... 自有桔尔来,屈原乃首位,为桔作颂,始咏物而赋,以比兴象征自况一己洁亮、独立、超卓之人格精神,期望建功立业也。曹植有灵犀,首继而为桔作赋,自寄托非凡高举之志情,而身遭悲剧。《桔颂》与《桔赋》两相辉映,俱绝妙好辞,堪称前后之姊妹篇,具有文学原创性也。前者热颂表以乐观昂扬,后者高赋参以悲悽感伤。影响深远,值得探索,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桔颂 曹植 桔赋
下载PDF
平郡王福彭与《红楼梦》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文彬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3-79,共7页
福彭是曹寅长女曹佳氏的长子,幼年即受康熙帝的恩养,及长受雍正帝拔擢、乾隆帝重用,在有清史上是一位值得重视的人物。福彭及其父纳尔苏的宦海浮沉对曹家的盛衰有着密切关系。《红楼梦》创作过程中极可能将平郡王府的家史和福彭的事迹... 福彭是曹寅长女曹佳氏的长子,幼年即受康熙帝的恩养,及长受雍正帝拔擢、乾隆帝重用,在有清史上是一位值得重视的人物。福彭及其父纳尔苏的宦海浮沉对曹家的盛衰有着密切关系。《红楼梦》创作过程中极可能将平郡王府的家史和福彭的事迹作为“素材”融进了小说的故事之中。因此,对《红楼梦》的成书过程研究和文本解读都应该重视福彭及其家世的全面考察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郡王府 福彭 曹家 《红楼梦》
下载PDF
从“丽”“慷慨”之新调到“理”“超然”之别调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安湘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06-109,共4页
曹魏赋论在经学式微与玄学兴起的哲学背景下,突显出其尚"丽"、重"本"、崇"理"的理论要义和创新调、守复调、开别调的理论批评视阀。在赋论史上,曹魏赋论以创新大于继承的特质开启了中古赋论的新篇章。
关键词 曹魏赋论 “丽” “本” “理”
下载PDF
生命的焦虑,苦闷的宣泄——《洛神赋》主旨新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从祥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8-50,共3页
曹植《洛神赋》写于黄初四年从京师返回自己封地的途中。自身饱受迫害、王兄的暴亡以及兄弟的分离等使得他内心充满苦闷和哀伤。洛神至善至美形象的精心塑造、君王与洛神平等真诚的交往等表明,曹植是想借助人神之间真诚永久的精神之爱... 曹植《洛神赋》写于黄初四年从京师返回自己封地的途中。自身饱受迫害、王兄的暴亡以及兄弟的分离等使得他内心充满苦闷和哀伤。洛神至善至美形象的精心塑造、君王与洛神平等真诚的交往等表明,曹植是想借助人神之间真诚永久的精神之爱来排泄自己心中的苦闷,慰抚自己受伤的心灵,希望在这片虚幻的爱的世界里得到丝丝的慰藉和满足。这便是曹植创作《洛神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洛神赋》 洛神 主旨
下载PDF
炙甘草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53例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伟 《现代中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对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门诊和病房具有临床症状,心电图诊为窦性心动过缓中医辨证为气虚血少的病人1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对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门诊和病房具有临床症状,心电图诊为窦性心动过缓中医辨证为气虚血少的病人1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心宝丸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45%和67.31%,经统计学处理P<0.05,二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炙甘草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对窦性心动缓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动过缓/中医药治疗 炙甘草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曹植《洛神赋》之美学特征的多维考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伟安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7-41,共5页
虽然学者们对于曹植脍炙人口的名篇《洛神赋》之美学特征的探讨已经相当深入,但从多维的角度综合而全面地探讨其美学特征的相关研究尚实有必要。经过对《洛神赋》之美学特征的多维考察,我们认为该赋至少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美学特征:词... 虽然学者们对于曹植脍炙人口的名篇《洛神赋》之美学特征的探讨已经相当深入,但从多维的角度综合而全面地探讨其美学特征的相关研究尚实有必要。经过对《洛神赋》之美学特征的多维考察,我们认为该赋至少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美学特征:词采之美、距离之美、礼义之美、哀怨之美。正是这四重美学特征使得《洛神赋》既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又荡气回肠,哀感顽艳,因而它令古往今来无数读者们为之倾倒且对后世的赋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就自然而然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洛神赋》 美学特征 多维考察
下载PDF
《陈鹏年传》中的“织造幼子”应是曹颙——“织造幼子嬉而过于庭”辨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志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3-48,共6页
将《国朝耆献类征》文中提到的"织造幼子"视为年已十七岁的曹颙,似比指认为八九岁左右的曹頫更合情合理一些。因为能"嬉"者,除了年幼儿童以外,青年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都是可以的,曹寅自称"嬉翁"、命名... 将《国朝耆献类征》文中提到的"织造幼子"视为年已十七岁的曹颙,似比指认为八九岁左右的曹頫更合情合理一些。因为能"嬉"者,除了年幼儿童以外,青年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都是可以的,曹寅自称"嬉翁"、命名书斋为"嬉斋"即是显例;同时,"织造幼子"与康熙是偶然地相遇,是在康熙"驻跸织造府"中的某一天,相遇的地点"庭"应指"正房前的院子"。如此,曹颙"嬉而过于庭"的行为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并非"不能想象"。而时素《读陈沧州虎邱诗》"序"文中提到的"早卒"的"曹公寅之子",也应是指曹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朝耆献类征》 幼子 嬉而过于庭 曹颙 曹頫 捧一扇来献
下载PDF
为赋新愁写洛神——论王献之对《洛神赋》的接受 被引量:3
19
作者 阮忠勇 陈晟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0-24,共5页
东晋王献之雅好曹植的《洛神赋》,一生中曾书写过数十次。王献之的"洛神"情结,与王献之的道教信仰、婚姻生活及魏晋的审美风尚有关。王献之笃信道教,有出尘之思,《洛神赋》所描绘的神仙世界合乎他的审美期待;王献之的婚姻悲... 东晋王献之雅好曹植的《洛神赋》,一生中曾书写过数十次。王献之的"洛神"情结,与王献之的道教信仰、婚姻生活及魏晋的审美风尚有关。王献之笃信道教,有出尘之思,《洛神赋》所描绘的神仙世界合乎他的审美期待;王献之的婚姻悲剧与《洛神赋》所述爱情悲剧非常相似,王献之书写《洛神赋》,似为宣泄悲情;此外,《洛神赋》的"悲"、"美"风格,乃魏晋文艺的主调,王献之喜好《洛神赋》,当受时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洛神赋》 王献之 道教 婚姻 接受
下载PDF
论屈原《离骚》和曹植《洛神赋》中宓妃形象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美卿 刘怡菲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1-56,共6页
宓妃这一形象源于神话,而文人对她的解读和看法各有不同,屈原和曹植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屈原的《离骚》中,宓妃是一个骄傲无理、轻浮淫游、变化无常的否定形象;在曹植的《洛神赋》当中,她却是一个缠绵痴情、凄美生怜的肯定形象。追溯... 宓妃这一形象源于神话,而文人对她的解读和看法各有不同,屈原和曹植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屈原的《离骚》中,宓妃是一个骄傲无理、轻浮淫游、变化无常的否定形象;在曹植的《洛神赋》当中,她却是一个缠绵痴情、凄美生怜的肯定形象。追溯形成此差异的原因,便是心境与际遇使然。"否定"出自于屈原的彻底绝望,"肯定"来源于曹植的一线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宓妃 屈原 曹植 心态 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