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340通过下调CCND1表达增加结直肠癌细胞对5-Fu的耐药 被引量:6
1
作者 姜靖雯 陈学武 +1 位作者 方唯意 罗荣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7-471,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编码基因CCND1 miR-340介导的逆转结直肠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瞬时转染技术将结直肠癌细胞HCT116、SW480株分别转染si-CCND1和miR340-mimic。应用MTT法检测转染后的结直...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编码基因CCND1 miR-340介导的逆转结直肠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瞬时转染技术将结直肠癌细胞HCT116、SW480株分别转染si-CCND1和miR340-mimic。应用MTT法检测转染后的结直肠癌细胞对5-Fu敏感性的变化,应用双荧光素酶试验验证CCND1对miR340参与的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对5-Fu敏感性的影响。结果:瞬时转染si CCND1和过表达miR-340后,结直肠癌HCT116和SW480细胞的IC50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10 vs 20μmol/L和20,20 vs 40μmol/L,均P<0.05)。共转染CCND1 3'UTR野生质粒和miR-340 inhibitor的结直肠癌HCT116和SW48细胞荧光素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共转染空载体和mimic细胞(P<0.01)。结论:CCND1作为不良因子通过抑制miR340的表达进而发挥增加结直肠癌细胞对5-Fu耐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D1 ccnd1基因 miR-340 结直肠癌 5-氟尿嘧啶 化疗耐药
下载PDF
CCND1基因不同转录本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钱秀艳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8-510,共3页
目的探讨CCND1基因长短两种转录本及其蛋白产物cyclinD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对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CCND1基因两种转录本及CyclinD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C... 目的探讨CCND1基因长短两种转录本及其蛋白产物cyclinD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对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CCND1基因两种转录本及CyclinD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CND1基因的短转录本在正常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长转录本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宫颈癌组织中发现短转录本转录量在低分化组织中降低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cyclinD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部分高表达(57.14%),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仅在具有分化潜能的基底细胞中有所表达(13.33%)。结论 CCND1基因的短转录本对于宫颈癌可能存在保护作用,同时,CCND1基因的两种转录本的相对表达量的差异不会影响cyclinD1蛋白总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cnd1 转录本 CYCLIND1
下载PDF
套细胞淋巴瘤中IgH/CCND1融合基因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顺平 吴文乔 +4 位作者 沈洪武 邹宗楷 苏海燕 纪思灵 洪少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DK4、p16蛋白及Ig H/CCND1融合基因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法及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DK4、p16蛋白及Ig H/CCND1融合基因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法及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联合检测40例已利用基因重排技术及免疫组化确诊的MCL石蜡包埋组织(实验组)及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石蜡包埋组织(对照组),并利用对照组建立MCL的Ig H/CCND1融合基因阈值。结果实验组中Cyclin D1蛋白阳性率为100%,CDK4蛋白阳性率为87.50%,p16蛋白阳性率为17.50%;实验组中Ig H/CCND1融合基因的阳性率为100%;对照组中Ig H/CCND1融合基因均阴性。结论 MCL细胞周期调控中Cyclin D1-CDK4-p16通路关系符合肿瘤细胞周期调控原理的阐述;采用FISH技术建立检测Ig H/CCND1融合基因阈值,为国内该融合基因的FISH法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ccnd1 融合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中CCND1基因的转录与表达(英文)
4
作者 赵明 章翔 +4 位作者 黄安炀 杨树茂 王西玲 梁景文 王映梅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 检测和分析人脑胶质瘤中CCND1基因的转录与表达 ,及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法检测 5 2例人脑胶质瘤及 8例正常人脑组织中CyclinD1mRNA蛋白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 脑... 目的 检测和分析人脑胶质瘤中CCND1基因的转录与表达 ,及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法检测 5 2例人脑胶质瘤及 8例正常人脑组织中CyclinD1mRNA蛋白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 脑胶质瘤中CD1蛋白及mRNA呈过度表达 ,其标记指数和阳性率随肿瘤的恶性程度增高而增加。两者的标记指数之间、以及与PCNA标记指数之间均为显著正性相关。结论 人脑胶质瘤中CCND1过度转录和表达 ,随胶质瘤临床病理分级增加而增高 ,同时与肿瘤细胞增殖状态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胶质瘤 ccnd1 基因转录 基因表达 细胞周期素D1
下载PDF
中国134例黑色素瘤患者P16^(INK4a)、CDK4和CCND1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晓雯 闫君雅 +2 位作者 代杰 孔燕 郭军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黑色素瘤患者P16^(INK4a)、CDK4和CCND1基因的突变情况,探索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共纳入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肿瘤医院就诊的134例中国黑色素瘤患者,收集其肿瘤组织切片(肢端型37例,黏膜型87例,非肢端皮肤...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黑色素瘤患者P16^(INK4a)、CDK4和CCND1基因的突变情况,探索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共纳入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肿瘤医院就诊的134例中国黑色素瘤患者,收集其肿瘤组织切片(肢端型37例,黏膜型87例,非肢端皮肤型10例),通过PCR扩增及Sanger测序,检测P16^(INK4a)、CDK4和CCND1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基因突变情况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34例黑色素瘤患者P16^(INK4a)、CDK4和CCND1基因突变率分别为8.2%(11/134)、0.75%(1/134)和0%(0/134)。81.8%(9/11)的P16^(INK4a)基因突变可能影响蛋白质功能。P16^(INK4a)野生型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长于突变型患者(χ~2=8.872,P<0.01)。P16^(INK4a)基因突变是影响黑色素瘤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P16^(INK4a)基因可能成为黑色素瘤靶向治疗新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P16^INK4A CDK4 ccnd1 基因突变
下载PDF
CCND1基因G870A多态性与卵巢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倪静 王苗苗 +4 位作者 王美林 傅士龙 张晔 张正东 韩素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4-687,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基因第4外显子87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卵巢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107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新发卵巢癌患者,同时按年龄相匹配选取114例正常对照者,使用聚合...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基因第4外显子87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卵巢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107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新发卵巢癌患者,同时按年龄相匹配选取114例正常对照者,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病例与对照的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卵巢癌发病危险性之间的关系,分层分析年龄、初潮年龄、初次生育年龄、产次、流产数及是否绝经对罹患卵巢癌风险的影响。结果:病例与对照之间的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未发现CCND1G870A多态性与卵巢癌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CCND1G870A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卵巢癌的发生未见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nd1基因 卵巢癌 基因多态性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CCND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高琳琳 宋光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1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CCND1基因rs9344、rs7177、rs1944129位点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中国黑龙江省292例汉族胃癌患者为病例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29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全血基因... 目的探讨CCND1基因rs9344、rs7177、rs1944129位点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中国黑龙江省292例汉族胃癌患者为病例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29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应用多重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采用ABI3730XL测序仪进行基因测序并分析基因型。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CCND1基因rs9344、rs7177、rs1944129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ND1基因rs9344、rs7177、rs1944129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nd1基因 基因多态性 胃癌
下载PDF
CCND1基因G870A多态性与消化系统肿瘤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淑敏 师雅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89-1592,共4页
目的探讨CCND1基因G870A多态性与消化系统肿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的164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作为病例组(分为胃癌组、结直肠癌组各82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8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 目的探讨CCND1基因G870A多态性与消化系统肿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的164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作为病例组(分为胃癌组、结直肠癌组各82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8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3组研究对象的CCND1基因G870A基因分布频率分析,并与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的分期、分级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结直肠癌组的CCND1基因G870A位点中的GG、GA和AA的分布频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CCND1基因G870A位点多态性与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的危险升高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GA和AA基因型发生消化系统肿瘤发病危险明显高于GG基因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高分化和高分期患者的基因型分布率高于低分化和低分期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ND1基因G870A多态性与消化系统肿瘤发病危险有关,而且含有A基因型更容易发生消化系统肿瘤,与消化系统肿瘤分化和分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nd1基因 G870A位点 多态性 消化系统肿瘤 分期
下载PDF
本校近期发表IF≥4.0的SCI论文摘要(英文)——CCND1 G870A polymorphism contributes to 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a meta-analysis
9
作者 Dong Jing Ma Hongxia +6 位作者 Jin Guangfu Hu Zhibin Shen Hongbing Lu Cheng Peng Yuzhu Guo Xirong Wang Xinru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17-1317,共1页
关键词 多态性 乳腺癌 易感性 细胞周期蛋白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检测中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蔚 顾健 +4 位作者 马莉 王红 倪军 吉薇 沈连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95-1098,共4页
本研究探讨与评估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遗传学异常的价值。应用间期FISH技术检测32例初诊CLL患者的del(13q14.3)、del(11q22.3)、del(17p13.1)、del(13q14)和12号染色体三体,同时对免疫表型不典型... 本研究探讨与评估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遗传学异常的价值。应用间期FISH技术检测32例初诊CLL患者的del(13q14.3)、del(11q22.3)、del(17p13.1)、del(13q14)和12号染色体三体,同时对免疫表型不典型的10例初诊患者检测IGH/CCND1融合基因。结果表明,在32例病例组中FISH检测出26例(81.3%)基因异常,包括D13S25缺失14例,RB1缺失11例,12号染色体三体9例,P53缺失6例,ATM缺失4例;涉及1种基因异常的12例,其中12号染色体三体7例,D13S25缺失3例,P53缺失1例,ATM缺失1例;涉及2种基因异常的11例,其中D13S25/RB1缺失的7例,另4例均包含P53缺失;涉及3种以上基因异常的病例3例;10例免疫表型表达CD5+CD23-的初诊患者中2例IGH/CCND1(+)。结论:应用间期FISH技术检测CLL基因组的异常,可大大提高异常染色体的检出率,各基因异常有其不同的特点;IGH/CCND1融合基因的检测在CLL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细胞遗传学 IGH/ccnd1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诊断中荧光原位杂交分析基因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小英 亓岽东 +5 位作者 武鑫瑞 屈悦 张立英 张玉萍 许春伟 吴继华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126-1128,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中基因重排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恶性淋巴瘤组织样本,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BCL-6、BC...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中基因重排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恶性淋巴瘤组织样本,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BCL-6、BCL-2、MALT1、CCND1、C-MYC和ALK基因重排。结果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BCL-6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29.03%(9/31),滤泡性淋巴瘤中BCL-2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61.11%(11/18),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中MALT1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47.37%(9/19),套细胞淋巴瘤中CCND1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88.88%(8/9),Burkitt淋巴瘤中C-MYC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100%(2/2)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ALK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75.00%(6/8)。结论基因重排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CL-6基因 BCL-2基因 MALT1基因 ccnd1基因 C-MYC基因 ALK基因
下载PDF
鼠巨细胞病毒影响神经干细胞分化及分化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丹 舒赛男 +6 位作者 周玉峰 刘兴楼 田佳 王惠 周华 李革 方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73-2181,共9页
目的:研究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及分化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CMV先天感染致脑发育异常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BALB/c胎鼠NSCs,检测细胞分化潜能,用感染复数(MOI)为5、1和0.1MCMV smith毒株感染N... 目的:研究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及分化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CMV先天感染致脑发育异常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BALB/c胎鼠NSCs,检测细胞分化潜能,用感染复数(MOI)为5、1和0.1MCMV smith毒株感染NSCs并进行分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分化细胞比率,免疫荧光法观察NSCs及其分化细胞标记物nestin、GFAP和NSE表达的变化,采用MCMV早期抗原(EA)示踪感染过程(MOI=1),实时定量RT-PCR检测分化早期NSCsWnt信号途径关键分化基因Neurog2、Myc及Ccnd1mRNA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体外培养的NSCs呈球样生长,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记nestin表达阳性,并可进一步分化为NF-200阳性的神经元和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培养后,感染组NSCs不能贴壁分化生长并逐渐出现肿胀,细胞nestin表达下调缓慢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GFAP和NSE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可检测到MCMVEA(早期抗原)的阳性表达;分化培养3-9d,感染组nestin阳性细胞比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GFAP和NSE阳性细胞比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感染组Neurog2 mRNA水平在分化培养后第1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感染组Myc mRNA表达水平在第1-4d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感染组Ccnd1 mRNA水平在第0.5-1d明显低于正常组;感染组和正常组的差异随病毒MOI的增加而更明显。结论:(1)MCMV感染可明显抑制NSCs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导致分化细胞比率减少;(2)MCMV可下调或干扰NSCsWnt信号途径分化基因Neurog2、Myc和Ccnd1的表达;(3)MCMV抑制NSCs分化及其分化基因表达的效应与MOI大小存在一定量效依赖关系;(4)MCMV可能通过抑制NSCs分化基因的表达来抑制其分化,这可能是CMV感染致脑发育异常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神经干细胞 细胞分化 基因 Neurog2 基因 MYC 基因 ccnd1
下载PDF
CyclinD1 mRNA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导入对颊癌细胞株BcaCD885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3
作者 罗刚 董俊英 +1 位作者 陈谦明 李秉琦 《广东牙病防治》 2011年第7期343-346,共4页
目的研究CyclinD1 mRNA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导入对颊癌细胞株BcaCD885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验证CyclinD1在口腔黏膜癌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差示PCR技术检测颊癌细胞株BcaCD885中CyclinD1编码基因的扩增,并以脂质体为载体,将CyclinD1 mRNA的反... 目的研究CyclinD1 mRNA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导入对颊癌细胞株BcaCD885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验证CyclinD1在口腔黏膜癌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差示PCR技术检测颊癌细胞株BcaCD885中CyclinD1编码基因的扩增,并以脂质体为载体,将CyclinD1 mRNA的反义寡核苷酸序列转染肿瘤细胞,观察转染前后细胞增殖速度、体外集落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 BcaCD885细胞株中出现CCND1基因扩增,扩增倍率6.9;转染CyclinD1mRNA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后,细胞增殖速度减慢,体外集落形成能力下降。结论转染CyclinD1 mRNA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能部分抑制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恶性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CYCLIND1 ccnd1 鳞状细胞癌 基因转染
下载PDF
基于microRNA-mRNA相互作用的直肠癌预后标志物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梦楠 郑盛锋 +4 位作者 贡益敏 韦怡 张明津 刘佳艺 杨小丽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676-682,共7页
目的:通过microRNA-mRNA相结合探讨直肠癌潜在的关键差异基因和预后标志物。方法:从基因表达汇编公共数据库(GEO)获取microRNA芯片数据,分析获得差异表达microRNAs(DE-miRNAs)及其靶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和KEG... 目的:通过microRNA-mRNA相结合探讨直肠癌潜在的关键差异基因和预后标志物。方法:从基因表达汇编公共数据库(GEO)获取microRNA芯片数据,分析获得差异表达microRNAs(DE-miRNAs)及其靶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建立差异基因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鉴定出关键差异基因,再进一步评估关键差异基因的表达水平和预后作用。结果:总共预测了25个上调和14个下调的DE-miRNAs,对DE-miRNAs的靶基因综合分析后获得了共64个差异基因。共鉴定出10个关键差异基因,GEPIA数据库显示有6个关键差异基因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直肠黏膜。经PrognoScan数据库验证,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CND1)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较差的预后相关,表达水平和预后的联合分析证明了CCND1的致癌作用。结论:CCND1可能与直肠癌的预后有重要联系,可作为直肠癌预后、药物治疗潜在的新靶点,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GEO数据库 MIRNA 关键差异基因 ccnd1
下载PDF
FISH技术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CCND1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志磊 鲁强 +1 位作者 马德花 赵淑萍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1年第22期1789-1792,共4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CCND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FISH技术检测45例卵巢正常组织和113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CCND1基因的表达。结果:CCND1基因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及恶...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CCND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FISH技术检测45例卵巢正常组织和113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CCND1基因的表达。结果:CCND1基因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及恶性肿瘤中的扩增表达率分别为11.1%、33.3%、43.5%和66.1%,恶性组的表达扩增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CND1基因的表达扩增率与病理分级、临床病理分期及癌组织转移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年龄、病理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CCND1基因的扩增在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与卵巢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癌组织的转移有关,可用以预测肿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原位杂交 荧光 基因 ccnd1
原文传递
靶向Ccnd1基因的siRNA对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宏 张黎明 +1 位作者 管怀进 胡楠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探讨靶向Ccnd1基因小干扰RNA(si RNA)对培养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Ccnd1 mRNA和周期蛋白D1表达及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合成3条靶向大鼠Ccnd1基因的siRNA(si-Ccnd1-1,si-Ccnd1-2,si-Ccnd1-3),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体外... 目的探讨靶向Ccnd1基因小干扰RNA(si RNA)对培养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Ccnd1 mRNA和周期蛋白D1表达及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合成3条靶向大鼠Ccnd1基因的siRNA(si-Ccnd1-1,si-Ccnd1-2,si-Ccnd1-3),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LECs,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Ccnd1 mRNA和周期蛋白D1表达变化,筛选最有效si RNA序列。MTT法连续测定转染最有效si RNA序列后24、48、72、96和120 h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条si RNA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Ccnd1 mRNA和周期蛋白D1的表达,以si-Ccnd1-3最为有效(P<0.05)。与对照组比较,si-Ccnd1-3转染后24 h开始明显发挥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持续至120 h以后(P<0.05)。结论靶向Ccnd1的si RNA能有效降低大鼠LECsCcnd1 mRNA和周期蛋白D1蛋白表达,抑制LEC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nd1基因 RNA干扰 晶状体上皮细胞
原文传递
肢端黑色素瘤CCND1基因和第11号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17
作者 郭瑞萍 杨乐源 +4 位作者 杜娟 赵建芳 石芳 张昕 苏静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57-562,共6页
目的探讨肢端黑色素瘤中CCND1基因拷贝数增加与第11号染色体拷贝数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经手术切除后诊断明确的肢端黑色素瘤标本33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 目的探讨肢端黑色素瘤中CCND1基因拷贝数增加与第11号染色体拷贝数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经手术切除后诊断明确的肢端黑色素瘤标本33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肿瘤中CCND1基因和第11号染色体着丝粒拷贝数,分析两者拷贝数变化的关系,并分析CCND1拷贝数异常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33例肢端黑色素瘤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22~86岁。63.6%(21/33)的肢端黑色素瘤患者有CCND1基因拷贝数增加,其中同时伴第11号染色体多体者占21.2%(7/33)。27.3%(9/33)的病例CCND1基因拷贝数呈低拷贝增加,其中4例(4/33,12.1%)同时伴有第11号染色体多体;36.4%(12/33)的病例CCND1基因拷贝数呈高拷贝增加,其中3例(3/33,9.1%)同时伴有第11号染色体多体。CCND1低拷贝增加组中未见CCND1/CEP11比值≥2.00者;高拷贝增加组中CCND1/CEP11比值≥2.00者共11例(11/12)。CCND1基因拷贝数增加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Breslow厚度、溃疡和Clark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CCND1基因拷贝数增加是肢端黑色素瘤的重要分子改变,部分CCND1拷贝数增加的肢端黑色素瘤患者可同时存在第11号染色体多体,这部分患者CCND1拷贝数增加可能是第11号染色体多体的伴随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病理学 临床 ccnd1基因 染色体 11对
原文传递
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多态与氯乙烯接触工人染色体损伤的易感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仇玉兰 王威 +4 位作者 孙品 刘静 李俊 柴尚健 夏昭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49-653,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53、P21和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多态与氯乙烯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方法评价183名氯乙烯接触工人染色体损伤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技术对P53...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53、P21和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多态与氯乙烯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方法评价183名氯乙烯接触工人染色体损伤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技术对P53第4外显子、第3和6内含子,P21第2外显子和第3外显子的3′非翻译区,以及CCND1基因第4外显子等多态位点进行检测。结果研究对象P53基因第4外显子,第3和6内含子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分别为0.45,0.04,0.05,P21第2外显子和第3外显子两个位点的突变频率分别为0.37和0.50,CCND1第4外显子突变频率为0.42。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0岁以上年龄组的人群发生染色体损伤的危险度是30岁以下年龄组人群的1.220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2202,95%CI:1.0580~1.4072,P=0.0062);女性发生染色体损伤的危险度是男性的1.149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I.1491,95%CI:0.9841~1.3416,P=0.0772);P53第6内含子突变基因型人群发生染色体损伤的危险度是野生基因型人群的1.303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3032,95%CI:1.1285~1.6405,P=0.0285)。P53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携带BBB/AAA和BAB/AAA单倍型对(按照P53第4外显子、第3和6内含子顺序,B表示突变型,A表示野生型)的人群微核率与野生型AAA/AAA人群相比,OR值分别为1.4418(95%CI:1.0316~2.0152)和1.7100(95%CI:1.0385~2.8157)。结论氯乙烯暴露人群中,30岁以上、女性、P53 INTRON6等位基因突变以及P53第4外显子,第3和第6内含子单倍型对为BBB/AAA和BAB/AAA都是个体发生染色体损伤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烯 DNA损伤 P53 P21 细胞周期蛋白D1 多态性 细胞周期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