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CD11b、mCD14和mCD86表达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张义堂 秦小菀 +3 位作者 石岩 侯海燕 殷雪 徐会民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09-712,共4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11b (nCD11b)、单核细胞CD14 (mCD14)和单核细胞CD86 (mCD86)表达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新生儿败血症作为疾病组,根据患儿是否发生休克...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11b (nCD11b)、单核细胞CD14 (mCD14)和单核细胞CD86 (mCD86)表达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新生儿败血症作为疾病组,根据患儿是否发生休克分为休克组26例和非休克组47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足月健康新生儿73例为健康组。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所有新生儿的外周血n CD11b、m CD14和m CD86表达水平,比较各组新生儿外周血n CD11b、mCD14和m CD86表达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疾病组新生儿的外周血n CD11b、mCD86表达水平分别为(220.00±12.58) MFI、(62.89±7.69) MFI,明显高于健康组的(186.69±10.98) MFI、(41.27±5.09) MFI,而外周血m CD14表达水平为(38.85±6.27) MFI,明显低于健康组的(54.03±6.15) M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组新生儿的外周血nCD11b、m CD86表达水平分别为(227.69±11.62) MFI、(67.96±6.18) MFI,明显高于非休克组的(215.74±12.95) MFI、(60.08±8.29) MFI,而外周血m CD14表达水平为(34.99±5.83) MFI,明显低于非休克组的(40.98±6.54) M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nCD11b、m CD14、mCD86单独及其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为0.850、0.804、0.815和0.930,联合检测AUC均高于其单独检测(P<0.05)。结论 外周血n CD11b、m CD14、m CD86检测可用于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且联合检测可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中性粒细胞cd11b 单核细胞CD14 单核细胞CD86 预测价值
下载PDF
IL-17、CD11a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金华 陆泳 +1 位作者 束翌斐 胡晓莹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284-288,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7(IL-17)、黏附分子(CD11a)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于我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初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84例,根据Camitta分型标准分为非重型再障组42例,重型再障组42例,...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7(IL-17)、黏附分子(CD11a)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于我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初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84例,根据Camitta分型标准分为非重型再障组42例,重型再障组42例,同期选取院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酶标法(S-P)一步染色法,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IL-17、γ-干扰素(INF-γ)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法检测各组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黏附分子CD11a的表达水平。分析IL-17、CD11a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非重型再障组、重型再障组CD3^(+)、CD4^(+)、CD4^(+)/CD8^(+)细胞比例降低,CD8^(+)细胞比例、IL-17、INF-γ水平升高(P<0.05);与非重型再障组相比,重型再障组CD3^(+)、CD4^(+)、CD4^(+)/CD8^(+)细胞比例降低,CD8^(+)细胞比例、IL-17、INF-γ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非重型再障组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数(MNC)的CD11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非重型再障组相比,重型再障组骨髓和外周血MNC的CD11a表达水平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IL-17与CD11a表达呈负相关(r=-0.489,P=0.001)。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IL-17表达水平升高,CD11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IL-17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表达升高,CD11a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表达降低,推测二者表达水平可作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有望作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cd11a 再生障碍性贫血 T细胞亚群 免疫抑制
下载PDF
TNFSF15 facilitat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CD11b^(+) myeloid cells into vascular pericytes in tumors
3
作者 Xiangxiang Gu Yipan Zhu +4 位作者 Cancan Zhao Yixin Cao Jingying Wang Qiangzhe Zhang Luyuan Li 《Cancer Biology &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869-884,共16页
Objective:Immature vasculature lacking pericyte coverage substantially contributes to tumor growth,drug resistance,and cancer cell dissemination.We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that 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15(TNF... Objective:Immature vasculature lacking pericyte coverage substantially contributes to tumor growth,drug resistance,and cancer cell dissemination.We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that 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15(TNFSF15)is a cytokine with important roles in modulating hematopoiesis and vascular homeostasis.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whether TNFSF15 might promote freshly isolated myeloid cells to differentiate into CD11b^(+) cells and further into pericytes.Methods:A model of Lewis lung cancer was established in mice with red fluorescent bone marrow.After TNFSF15 treatment,CD11b^(+) myeloid cells and vascular pericytes in the tumors,and the co-localization of pericytes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were assessed.Additionally,CD11b^(+)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wild-type mice and treated with TNFSF15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se cells.Results:We observed elevated percentages of bone marrow-derived CD11b^(+)myeloid cells and vascular pericytes in TNFSF15-treated tumors,and the latter cells co-localized with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TNFSF15 protected against CD11b^(+)cell apoptosis and facilitate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se cells into pericytes by down-regulating Wnt3a-VEGFR1 and up-regulating CD49e-FN signaling pathways.Conclusions:TNFSF15 facilitates the production of CD11b^(+) cells in the bone marrow and promot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se cells into pericytes,which may stabilize the tumor neovascul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SF15 myeloid cell NEOVaSCULaRIZaTION cd11b^(+)cell PERICYTE
下载PDF
Caspase-11 mediated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in macrophages by systemic infection of A.actinomycetemcomitans exacerbates arthritis
4
作者 Tokuju Okano Hiroshi Ashida +10 位作者 Noriko Komatsu Masayuki Tsukasaki Tamako Iida Marie Iwasawa Yuto Takahashi Yasuo Takeuchi Takanori Iwata Miwa Sasai Masahiro Yamamoto Hiroshi Takayanagi Toshihiko Suzuk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99-514,共16页
Clin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A.actinomycetemcomitans)is associated with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nd can potentially trigger or exacerbate rheumatoid arthritis(RA).However,the... Clin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A.actinomycetemcomitans)is associated with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nd can potentially trigger or exacerbate rheumatoid arthritis(RA).However,the mechanism is poorly understood.Here,we show that systemic infection with A.actinomycetemcomitans triggers the progression of arthritis in mice anti-collagen antibody-induced arthritis(CAIA)model following IL-1βsecretion and cell infiltration in paws in a manner that is dependent on caspase-11-mediated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in macrophages.The administration of polymyxin B(PMB),chloroquine,and anti-CD11b antibody suppressed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in macrophages and arthritis in mice,suggesting that the recognit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LPS)in the cytosol after bacterial degradation by lysosomes and invasion via CD11b are needed to trigger arthritis following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in macrophages.These data reveal that the inhibition of caspase-11-mediated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potentiates aggravation of RA induced by infection with A.actinomycetemcomitans.This work highlights how RA can be progressed by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as a result of periodontitis-associated bacterial infection and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of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in response to infection with A.actinomycetemcomit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1B inflam INFECTION
下载PDF
丹酚酸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CD11b/CD1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姜民 郭利平 +2 位作者 李晶 周王怡 王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25-1426,共2页
目的:通过对观察丹酚酸A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CD11b/CD18表达的影响,探讨丹酚酸A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急性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丹酚酸A预处理3天后采用线拴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不同时间点采静脉血,流式... 目的:通过对观察丹酚酸A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CD11b/CD18表达的影响,探讨丹酚酸A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急性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丹酚酸A预处理3天后采用线拴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不同时间点采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静脉血中CD11b/CD18表达。结果:丹酚酸A预处理可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静脉血CD11b/CD18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a 缺血再灌注 cd11B/CD18 实验研究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CD11b/CD18、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呼健 杨明会 +1 位作者 邓新立 路军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0-762,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外周血粒细胞CD11b/CD18、Bcl-2/Bax等表达的变化,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30例使用补肾活血方治疗,30例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图象分析系统,观察... 目的通过测定外周血粒细胞CD11b/CD18、Bcl-2/Bax等表达的变化,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30例使用补肾活血方治疗,30例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图象分析系统,观察外周血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18、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血小板聚集率、D-二聚体、CD62p、PAC-1的表达变化。结果补肾活血方可使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CD11b/CD18表达下降(P<0.01),Bcl-2/Bax表达提升(P<0.01),血小板聚集率、D-二聚体、CD62p、PAC-1表达下降(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对老年肾虚血瘀证患者的粘附分子CD11b/CD18、凋亡基因Bcl-2/Bax有调节作用,对微循环状态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这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肾虚血瘀证 cd11B/CD18 BCL-2/BaX
下载PDF
粘附分子CD11a、CD11b、CD62L在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童秀珍 罗绍凯 +1 位作者 洪文德 彭爱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11-613,共3页
目的 :观察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肿瘤细胞表面 β2 整合素 (CD11a、CD11b)及L 选择素 (CD6 2L)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35例初诊或复发急性淋巴白血病 (ALL)、4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30例多发性骨髓瘤 (MM... 目的 :观察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肿瘤细胞表面 β2 整合素 (CD11a、CD11b)及L 选择素 (CD6 2L)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35例初诊或复发急性淋巴白血病 (ALL)、4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30例多发性骨髓瘤 (MM)、14例淋巴肉瘤白血病及 2 5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粘附分子CD11a、CD11b、CD6 2L的表达。结果 :①与正常造血细胞比较 ,CD11b、CD11a在ALL、MM、CLL细胞表达均下降 (P <0 0 1) ,但在淋巴肉瘤白血病细胞表达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CD6 2L在MM、CLL、淋巴肉瘤白血病细胞表达均下降 (P <0 0 5 ) ,但在ALL中表达增强 (P <0 0 5 )。②CD11a在ALL表达明显高于淋巴肉瘤白血病细胞表达 (P <0 0 1) ,CD6 2L在ALL表达明显低于淋巴肉瘤白血病细胞 (P <0 0 1)。③浸润组CD11a在ALL表达高于非浸润组 ,(P <0 0 5 )。④ALL完全缓解组CD11a、CD11b的表达可升至正常范围。结论 :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肿瘤细胞表面上存在多个粘附分子的表达异常 ,检测粘附分子有助于判断白血病细胞类型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粘附分子 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cd11a cd11B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培养过程中CD16及CD11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黎阳 吴燕峰 +6 位作者 曾颖 方建培 魏菁 周敦华 郭海霞 黄绍良 林永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2-886,共5页
背景:由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上表达的CD16和CD11a均与其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直接接触杀伤的抗肿瘤效应密切相关,因此了解两种细胞扩增过程中这两种分子表达的强弱,对根据免疫效应细胞的最终用途决... 背景:由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上表达的CD16和CD11a均与其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直接接触杀伤的抗肿瘤效应密切相关,因此了解两种细胞扩增过程中这两种分子表达的强弱,对根据免疫效应细胞的最终用途决定两种细胞的最佳收获时机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CD16和CD11a表达的变化规律。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移植免疫学动态观察,于2006-09/2008-03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完成。材料:脐血来自本院健康足月妊娠产妇。方法:采用Ficoll-Hypaque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体积分数为0.15胎牛血清的IMDM,双抗生素青、链霉素各1×105U/L24孔培养板中,在培养体系中加入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15、干细胞因子及FLT3L制备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每隔3天半量换液及全量补充上述细胞因子。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56+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以及CD3-CD56+自然杀伤细胞在4周培养过程中CD16和CD11a表达的变化。结果:CD16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上的表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在两类细胞上均在培养的第4周达到最高峰,分别为(55.99±3.90)%和(7.86±1.66)%,但CD16在自然杀伤细胞上表达比例较低,整个培养过程中自然杀伤细胞上CD16的均数表达没有超过8%。CD11a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培养的第3周,自然杀伤细胞培养的第2周达到最高峰,分别为(49.32±6.32)%和(82.31±11.33)%,之后逐渐出现下降,到培养第4周几乎消失。结论:CD16和CD11a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上的表达随培养时间呈动态变化,使用单克隆抗体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效应时,细胞的收获期可在细胞培养的第4周,利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直接杀伤效应进行细胞过继免疫,那么收获细胞的时间以细胞培养的第3周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CD16 cd11a 过继免疫治疗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组织CD11b、ICAM-1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刚 王晶 赵研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后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组织黏附因子CD11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乌司他丁对其的影响。方法:利用窒息法制造心脏骤停大鼠模型,将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复苏组及乌司...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后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组织黏附因子CD11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乌司他丁对其的影响。方法:利用窒息法制造心脏骤停大鼠模型,将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复苏组及乌司他丁组,每组9只。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2h,测定左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力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 max),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ELISA法测定心肌组织CD11b、ICAM-1水平。结果:与复苏组比较,乌司他丁组心功能有所改善,心肌组织病变减轻,CD11b、ICAM-1水平显著下降。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黏附因子CD11b和ICAM-1表达,改善心肺复苏后大鼠心功能,减轻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cd11B ICaM-1 乌司他丁
下载PDF
DNA甲基转移酶1与CD11a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mRNA水平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上上 徐金华 施伟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中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和CD11a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DNMT1的表达异常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SLE患者缓解期、活动期...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中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和CD11a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DNMT1的表达异常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SLE患者缓解期、活动期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DNMT1和CD11a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SLE活动期患者PBMC中DNMT1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P=0.014)和缓解期组(P=0.030)显著下降;缓解期的DNMT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P=0.26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患者DNMT1的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呈现负相关(P<0.05)。SLE活动期患者PBMC中CD11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P=0.003)显著升高(P<0.05);缓解期的CD11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P=0.250)和缓解期组(P=0.06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CD11a的表达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P<0.05)。SLE患者DNMT1与CD11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SLE患者PBMC中DNMT1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是造成基因组DNA低甲基化的重要原因,使得CD11a等致病基因过度表达,进而导致SLE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DNa甲基转移酶1 cd11a基因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apoE^(-/-)小鼠颈总动脉斑块不规则趋化因子和分子标志物CD11c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增祥 卢林明 +1 位作者 张允贵 张根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9-523,共5页
目的探讨apoE-/-小鼠颈总动脉斑块处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和分子标志物CD11c的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AS)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高脂饲养apoE-/-小鼠12周,建立动物模型,同时以普食饲养的apoE-/-小鼠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束后,检测小鼠血... 目的探讨apoE-/-小鼠颈总动脉斑块处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和分子标志物CD11c的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AS)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高脂饲养apoE-/-小鼠12周,建立动物模型,同时以普食饲养的apoE-/-小鼠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束后,检测小鼠血脂、颈总动脉斑块面积和血管狭窄程度,评价实验动物AS严重程度。然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斑块处FKN、CD11c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S斑块面积和血管狭窄率均升高(约4倍和2倍);实验组FKN表达升高,是对照组的2倍多;实验组斑块内CD11c阳性细胞数是对照组的近4倍,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S斑块发生、发展过程中,趋化因子FKN表达升高,并且斑块处的树突状细胞增多,可能在AS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趋化因子 树突状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cd11C
下载PDF
大承气汤对急性重型胰腺炎大鼠血中可溶性粘附分子CD11a/CD1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倪弘 孔棣 +1 位作者 李继坤 李学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进一步认识大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机理。 方法 :采用胰管内逆行注入牛磺胆酸钠方法造成大鼠急性重型胰腺炎模型 ,造模后用大承气汤、生理盐水进行治疗 ,观察造模治疗后 12h、2 4h动物血清中CD11a/CD18、淀粉酶及胰腺组织中TN... 目的 :进一步认识大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机理。 方法 :采用胰管内逆行注入牛磺胆酸钠方法造成大鼠急性重型胰腺炎模型 ,造模后用大承气汤、生理盐水进行治疗 ,观察造模治疗后 12h、2 4h动物血清中CD11a/CD18、淀粉酶及胰腺组织中TNF含量的变化和胰腺组织病理学的改变。 结果 :应用大承气汤治疗组的大鼠血中的可溶性CD11a/CD18表达、胰腺组织中的TNF含量、胰腺组织病理损害程度、胰酶血症的水平均较生理盐水治疗组明显下降或减轻。 结论 :认为大承气汤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的机理可能不仅在于其能促进胰酶的排出 ,还与其能减少粘附分子CD11a/CD18的表达 ,减少胰腺组织中PMNs的浸润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型胰腺炎 大承气汤 中医药治疗 cd11a/CD18 可溶性粘附分子
下载PDF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细胞粘附分子CD11a、CD49d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学亮 徐从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59-661,共3页
为探讨细胞粘附分子 (CAMs)CD11a、CD4 9d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患者的表达及与临床的关系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 (APAAP法 )测定 2 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SSL/C方案治疗前后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NC)粘附分子C... 为探讨细胞粘附分子 (CAMs)CD11a、CD4 9d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患者的表达及与临床的关系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 (APAAP法 )测定 2 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SSL/C方案治疗前后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NC)粘附分子CD11a和CD4 9d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发现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后骨髓及外周血MNC的CD11a及骨髓MNC的CD4 9d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升高 ,外周血MNC的CD4 9d表达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 :细胞粘附分子表达降低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随着病情的缓解粘附分子表达增强 ,纠正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粘附分子的异常表达 ,可以改善其骨髓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粘附分子 cd11a CD49D 治疗 造血功能 Caa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MCP-1、sICAM-1、CD11b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莹 刘复强 常志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31-934,共4页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以及其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流式细胞仪单克隆荧光抗体标记法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组(SA组)及对照组受试者外...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以及其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流式细胞仪单克隆荧光抗体标记法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组(SA组)及对照组受试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单核细胞表面CD11b水平。结果:1ACS组、SA组和对照组比较,MCP-1、sICAM-1、CD11b均值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ACS组中三种炎性因子水平最高,SA组次之,对照组最低;2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MCP-1、sICAM-1、CD11b各检测指标均值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SA组、UA组和AMI组冠脉病变程度之间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中炎性因子与冠心病的发病过程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外周血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单核细胞表面cd11b
下载PDF
VEGF与CD11c^+ HLA-DR^+树突状细胞在OHSS发生中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石森林 姜小花 +3 位作者 宋文妍 姚桂东 金海霞 薛茹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目的:研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卵泡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CD11c^+HLADR^+树突状细胞(DCs)参与OHSS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对OHSS患者卵泡液中VEGF和DCs活化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在体外用不同质量浓度(2. 0、1. 0、0. ... 目的:研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卵泡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CD11c^+HLADR^+树突状细胞(DCs)参与OHSS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对OHSS患者卵泡液中VEGF和DCs活化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在体外用不同质量浓度(2. 0、1. 0、0. 5μg/L) VEGF刺激CD11c^+HLA-DR^+DCs 24 h后,分别采用qRTPCR和ELISA法检测细胞及上清液中相关细胞因子(IL-10、IL-12、IL-18、IL-23及TNF-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OHSS患者卵泡液中VEGF和DCs活化水平均高于对照,且两者呈正相关(r=0. 801,P <0. 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中浓度VEGF刺激后CD11c^+HLA-DR^+DCs中IL-12、IL-23和TNF-αmRNA表达增高(P <0. 05);不同质量浓度VEGF刺激后,CD11c^+HLA-DR^+DCs培养上清液中IL-10、IL-12、IL-23及TNF-α水平均水平明显升高(P <0. 05),高浓度VEGF刺激后细胞上清液中IL-18明显升高(P <0. 05)。结论:VEGF可能通过刺激CD11c^+HLA-DR^+DCs影响IL-12、IL-23和TNF-αmRNA的表达,加重卵泡液微环境中炎症的发生和免疫反应,从而参与OHS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cd11c^+HLa-DR^+树突状细胞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下载PDF
Rho激酶联合生脉注射液对浅二度烧伤患者外周血TNF-α、IL-10、ICAM-1及CD11/CD18水平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向光俊 杨洪政 +1 位作者 黄晶 彭毅志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Rho激酶联合生脉注射液对浅二度烧伤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及粘附分子CD11/CD1... 目的探讨Rho激酶联合生脉注射液对浅二度烧伤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及粘附分子CD11/CD18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收治的浅二度烧伤住院患者48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4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伤口感染、保暖、抗休克、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Rho激酶糖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连续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血清TNF-α、IL-10、ICAM-1及CD11/CD18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0、ICAM-1、CD11/CD1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TNF-α、IL-10、ICAM-1、CD11/CD18水平较低(P<0.05)。结论 Rho激酶联合生脉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浅二度烧伤患者的TNF-α、IL-10、ICAM-1以及CD11/CD18水平,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激酶 生脉注射液 浅二度烧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细胞间粘附分子-1 cd11/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粘附分子sICAM-1和CD11b/CD18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金良 谭峰 +3 位作者 顾卫 黄彪 吴海科 黄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9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ction,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粘附分子sICAM-1和CD11b/CD18表达的对影响。方法69例ACI患者随机分为灯盏细辛治疗组(36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流式细...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ction,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粘附分子sICAM-1和CD11b/CD18表达的对影响。方法69例ACI患者随机分为灯盏细辛治疗组(36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两组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粘附分子sICAM-1和CD11b/CD18表达的水平。结果ACI患者治疗前血清粘附分子sICAM-1和CD11b/CD18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5),灯盏细辛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粘附分子sICAM-1和CD11b/CD18的表达均明显下降,灯盏细辛治疗组降低较常规治疗组更明显(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ACI可能与其下调血清粘附分子sICAM-1和CD11b/CD18的表达,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损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SICaM-1 cd11B/CD18
下载PDF
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腹腔巨噬细胞CD11b、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琼 田佳玉 +1 位作者 肖颖 张红星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10期951-954,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巨噬细胞表面抗原CD11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普通饲料组、高脂饲料治疗组及高脂+普通饲料治疗组。电针丰隆穴治疗28 d后...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巨噬细胞表面抗原CD11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普通饲料组、高脂饲料治疗组及高脂+普通饲料治疗组。电针丰隆穴治疗28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各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抗原CD11b、ICAM-1表达。结果高脂饲料组大鼠血浆TC、LDL-C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高脂+普通饲料组大鼠血清TC、LDL-C与高脂饲料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较正常对照组仍升高明显(P<0.01);电针丰隆穴治疗后,大鼠血浆TC、LDL-C明显下降(P<0.01);TG、HDL-C变化不明显(P>0.05)。高脂饲料组大鼠巨噬细胞CD11b、ICAM-1表达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高脂+普通饲料组大鼠巨噬细胞CD11b、ICAM-1表达率较高脂饲料组明显下降(P<0.05),较正常对照组仍明显上升(P<0.01),高脂饲料治疗组与高脂饲料组比较,CD11b、ICAM-1表达率明显下降(P<0.01),高脂+普通饲料治疗组与高脂+普通饲料组比较,CD11b、ICAM-1表达率明显降低(P<0.01),高脂+普通饲料治疗组与高脂饲料治疗组比较,CD11b、ICAM-1表达率明显降低(P<0.01)。相关分析显示,CD11b与I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47,P<0.01)。结论电针丰隆穴能够明显下调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中TC、LDL-C水平,下调高脂血症大鼠巨噬细胞CD11b、ICAM-1的表达,对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电针 丰隆 巨噬细胞 cd11B ICaM-1 大鼠
下载PDF
活血攻下法对腹腔感染脓毒症时血小板和CD11a/CD18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向阳 邹常林 周振理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攻下中药对由腹腔感染所诱发的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以及CD11a/CD18的变化的影响。方法:40例严重腹腔感染所致脓毒症的患者按照入院时是否合并休克分成脓毒症组(S组)和脓毒性休克组(SS组);再分别随机分为西医综合治疗组(S1... 目的:观察活血攻下中药对由腹腔感染所诱发的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以及CD11a/CD18的变化的影响。方法:40例严重腹腔感染所致脓毒症的患者按照入院时是否合并休克分成脓毒症组(S组)和脓毒性休克组(SS组);再分别随机分为西医综合治疗组(S1、SS1)和西医综合治疗+中药组(S2、SS2)。观察各组外科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CD11a/CD18的变化。结果:治疗前SS组血清CD11a/CD18浓度显著高于S组(P<0.01);SS1组术后CD11a/CD18持续处于高水平,SS2组则在术后3d开始下降,于术后7d显著低于S1组水平(P<0.01);S1、S2组术后均很快下降,其中S2组较S1组下降更快。术前SS患者的PLT浓度明显低于S组(P<0.05);SS患者术后PLT持续处于较低水平,使用中药的SS2组术后呈逐渐上升趋势,术后7d明显较术后1d升高;S1、S2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PLT的下降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更为明显,CD11a/CD18在脓毒症微循环障碍的发展过程中很可能到起重要的作用。通过应用活血攻下中药,可以减少血小板的激活和消耗,下调CD11a/CD18浓度,对病人的预后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小板计数 cd11a/CD18 活血攻下法
下载PDF
DNA甲基转移酶1和CD11a基因在SLE患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7
20
作者 伍洲炜 施伟民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21-24,共4页
目的检测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atransferase1,DNMT1)和CD11a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DNMT1表达异常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提取8例SLE患者及12例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 目的检测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atransferase1,DNMT1)和CD11a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DNMT1表达异常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提取8例SLE患者及12例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以RT-PCR法检测DNMT1和CD11a基因的转录水平,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比较分析SLE患者与正常人之间DNMT1与CD11a基因表达的差异;统计分析两种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正常人PBMC中DNMT1表达的均值为0.289±0.092,CD11a基因表达的均值为0.430±0.143;SLE患者PBMC中DNMT1表达均值为0.167±0.046,CD11a表达均值为0.875±0.331。SLE患者PBMC中DN-MT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T=3.479,P=0.003);CD11a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T=4.196,P=0.001)。在正常人PBMC中,DNMT1与CD11a基因的表达没有相关性;在SLE患者PBMC中DNMT1与CD11a基因表达呈负相关性(r=-0.714 53,P=0.046 4),DNMT1表达下降与CD11a表达增加有相关性。结论SLE患者PBMC中DNMT1表达降低可能是造成DNA低甲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与CD11a基因的过度表达有重要关系,进而导致SLE的发病。因此可以推测DNMT1可能是SLE发病机制中一个重要的内源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E DNa甲基转移酶 cd11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