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白细胞CD11b/CD18和血清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田乃亮 陈绍良 +2 位作者 张丰富 刘志忠 段宝祥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年第11期825-827,共3页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CD11b/CD18的表达和血清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2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组),3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作对...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CD11b/CD18的表达和血清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2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组),3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作对照组。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11b/CD18的表达,免疫速率散射测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ACS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CD11b/CD18的表达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SA组(P<0.01)和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CD11b/CD18的表达增加和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与斑块不稳定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白细胞 cd11b/cD18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马桑内酯对在体和离体小胶质细胞CD11b/c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赵虎 黄东晖 +1 位作者 朱长庚 王伟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61-368,共8页
目的研究致痫剂马桑内酯(CL)对在体和离体小胶质细胞CD11b/c表达的影响。方法①正常SD大鼠行马桑内酯侧脑室注射,观察大鼠的行为改变;利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内CD11b/c表达的变化。②纯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无血清... 目的研究致痫剂马桑内酯(CL)对在体和离体小胶质细胞CD11b/c表达的影响。方法①正常SD大鼠行马桑内酯侧脑室注射,观察大鼠的行为改变;利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内CD11b/c表达的变化。②纯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无血清培养,给予马桑内酯(5×10-5mol/L)刺激,利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b/c的表达。结果①马桑内酯侧脑室注射30min后均出现强烈的癫痫样发作,持续约4h;②马桑内酯侧脑室注射后大脑皮质及海马各区CD11b/c阳性细胞表达均出现明显增强,4-6h为表达高峰,至24h大脑皮质恢复至正常水平,但海马各区仍保持较高水平。③纯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在马桑内酯作用1h出现CD11b/c表达增强,2h达到高峰,至24h恢复正常。结论马桑内酯对小胶质细胞具有直接的活化作用;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参与了马桑内酯的致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cd11b/c 癫痫
下载PDF
盐酸纳洛酮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脊髓背角CD11b/c、GFA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罗炜 张双银 +6 位作者 廖明霞 白武民 王迎斌 邢艳红 王翠芳 陈昊 刘义民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8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 探讨盐酸纳洛酮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D11b/c、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大鼠60只,将其分为假手术组(S组,12只)与模型组(48只),然后再将模型组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CCI... 目的 探讨盐酸纳洛酮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D11b/c、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大鼠60只,将其分为假手术组(S组,12只)与模型组(48只),然后再将模型组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CCI组、盐酸纳洛酮干预P1、P2、P3组,每组各12只.CCI组、P1组、P2组、P3组建立坐骨神经压迫损伤模型,S组仅暴露坐骨神经.P1组、P2组、P3组分别皮下注射纳洛酮1、10、100 mg/kg,1次/d,连续7d.S组、CCI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测定给药前、给药后1、3、5、7d大鼠机械痛阈(MWT)及热痛阈(PWTL).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L4-5脊髓背角组织中CD11b/c、GFAP变化水平.结果 与S组比较,CCI组大鼠MWT、PWTL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组比较,P1组、P2组、P3组大鼠MWT、PWTL均明显升高(P<0.05),且呈一定时间、剂量依赖性,其中P1组于给药后第3日开始明显升高(P<0.05),P2组、P3组于给药后第1日明显升高(P<0.05).给药后7d,与S组比较,CCI组CD11b/c 、GFAP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升高(P<0.05).与CCI组比较,P1组、P2组、P3组CD11b/c、GFAP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下降(P<0.05),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盐酸纳洛酮具有缓解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纳洛酮抑制脊髓背角CD11b/c、GFA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cd11b/c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神经病理性疼痛
原文传递
脓毒症患儿中性粒细胞CD64 CD11b分子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赖乾坤 刘光华 +2 位作者 叶红 王世彪 毛晓丹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85-889,共5页
目的评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CD11b表达在脓毒症患儿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9例研究对象依据病情不同分为三组:脓毒症组(44例)、非脓毒症感染组(33例)及正常对照组(2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CD11... 目的评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CD11b表达在脓毒症患儿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9例研究对象依据病情不同分为三组:脓毒症组(44例)、非脓毒症感染组(33例)及正常对照组(2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CD11b的平均荧光强度(medi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同时检测外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脓毒症组患儿中性粒细胞CD64、CD11b表达水平及CRP均较非脓毒症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高(P均〈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D64第二分位组发生脓毒症的风险是第一分位组的3.750倍,第三分位组发生脓毒症的风险是第一分位组的4.808倍;CD11b第三分位组发生脓毒症的风险是第一分位组的4.600倍。以ROC曲线确定CD64的最佳截断值为6415MFI,其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72.5%,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以ROC曲线确定CD11b的最佳截断值为1667MFI,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56.9%;CD64联合检测CRP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7.9%、84.3%。结论脓毒症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CD64、CD11b平均荧光强度表达升高,尤其CD64联合检测CRP诊断脓毒症患儿有更高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减少漏诊率,可以作为脓毒症患儿早期诊断依据,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cd64 cd11b 儿童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CD11b^+ NKT细胞抑制Poly I:C诱导小鼠肝损伤中CD8^+T细胞增殖反应
5
作者 刘音 陈朱波 韩岩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3-498,共6页
目的:研究Poly I:C诱导的肝损伤模型中肝脏内上调的CD11b+NKT细胞对CD8+T细胞增殖反应的作用。方法:经腹腔注射Poly I:C(20μg/g)制备Poly I:C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b+NKT细胞的比例、T细胞增殖反应和CD8+T细胞的杀伤功... 目的:研究Poly I:C诱导的肝损伤模型中肝脏内上调的CD11b+NKT细胞对CD8+T细胞增殖反应的作用。方法:经腹腔注射Poly I:C(20μg/g)制备Poly I:C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b+NKT细胞的比例、T细胞增殖反应和CD8+T细胞的杀伤功能,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浓度。结果:Poly I:C诱导的肝损伤模型小鼠的肝脏中CD11b+NKT细胞的比例显著上升[(71.7±5.3)%vs(12.4±3.6)%,P<0.01]。细胞因子表达谱分析发现,CD11b+NKT细胞分泌IFN-γ、IL-4和IL-10的能力显著低于CD11b-NKT细胞。功能分析发现,CD11b+NKT细胞能够显著抑制anti-CD3/CD28单抗诱导非特异性的和OVA特异性的CD8+T细胞增殖反应,而CD11b-NKT细胞没有此抑制功能;进一步分析发现,CD11b+NKT细胞并不影响CD8+T细胞的杀伤功能。结论:Poly I:C诱导的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CD11b+NKT细胞比例升高,该细胞能够负反馈抑制CD8+T细胞的增殖反应,但是并不影响CD8+T细胞的杀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 cd11b cd8^+T细胞 免疫调节 肝损伤 Poly I:c
下载PDF
大鼠脑损伤海水浸泡后损伤脑组织小胶质细胞炎性改变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伟 赵全军 +4 位作者 刘爽 王涛 史铁钧 王淑为 郭欣茹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21-425,共5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后损伤脑组织的炎性反应及小胶质细胞的炎性改变。方法利用改良的自由落体打击模型构建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并于损伤处持续滴注海水45min。分别于海水浸泡结束后第24、48、72、96h取脑组织,以HE...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后损伤脑组织的炎性反应及小胶质细胞的炎性改变。方法利用改良的自由落体打击模型构建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并于损伤处持续滴注海水45min。分别于海水浸泡结束后第24、48、72、96h取脑组织,以HE染色观察损伤脑组织病理变化,以免疫组化DAB显色,观察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体CD11b/c和CD68阳性细胞的数量及分布情况。结果 HE染色可见海水浸泡组24h可见神经细胞水肿明显,细胞核深染,核周大量空泡形成并伴有明显的出血;48h细胞水肿更加明显,细胞杂乱无章,核固缩畸形,细胞周围开始出现大空泡并伴有大量血细胞浸润;海水浸泡72h及96h组局部出血消退,脑细胞水肿不再继续加重,仍可见明显细胞核固缩畸形,细胞周围大小空泡浸润脑组织呈网格状改。DAB显色可见海水浸泡组24h时CD11b/c及CD68阳性小胶质细胞大量聚集、活化于损伤组织表面,48h时聚集于损伤脑组织内,可呈多层分布,可见明显的吞噬行为;72h及96h组细胞数目已较48h组明显减少,可见局部组织中细胞密度降低,细胞吞噬行为明显减少;相同时间点CD68阳性的细胞数目均明显多于CD11b/c阳性细胞(均P<0.01)。结论脑损伤海水浸泡后72h内脑组织炎性反应最为强烈,小胶质细胞大量聚集活化,72h及96h后逐渐减弱并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海水浸泡 炎症 小胶质细胞 cd11b/c cd68
下载PDF
miR-223对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增殖影响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小红 高瑞兰 +4 位作者 钱煦岱 王潇 徐丹 尹利明 周郁鸿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0期2044-2050,共7页
通过在体外将miR-223 duplex转染至粒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NB4),观察其对粒系白血病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来探讨miR-223对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及作用机理。以白血病HL-60、NB4细胞株为靶细胞,采用MTT法和半固体集落法观察不同浓度的miR-... 通过在体外将miR-223 duplex转染至粒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NB4),观察其对粒系白血病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来探讨miR-223对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及作用机理。以白血病HL-60、NB4细胞株为靶细胞,采用MTT法和半固体集落法观察不同浓度的miR-223对HL-60、NB4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粒系细胞分化的表面标志(CD11b+、CD15+)表达;RT-PCR检测miR-223对c/EBPα、NFI-A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以及用免疫印迹反应观察相应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低浓度的miR-223(10nM、20nM)均抑制HL-60、NB4细胞增殖(P<0.05或P<0.01),但在HL-60细胞中随着其浓度的增加(50nM、100nM),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而NB4细胞中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却没有增强(P<0.05)。半固体集落培养结果显示与MTT结果相一致。(2)流式细胞术检测用不同浓度的miR-223转染粒系细胞中发现,粒系细胞表面标志CD11b+表达在低浓度(10nM、20nM)下随其浓度升高而增加,但浓度增至50nM、100nM时表达有所下降;而CD15+在HL-60细胞中表达无显著差异,NB4细胞中表达趋势与CD11b+一致。(3)两细胞在miR-223作用前后提取总RNA分别进行RT-PCR检测显示,NB4细胞中NFI-A转录因子表达随浓度增加而降低,分别低于未经处理的0.6倍、2.0倍、1.1倍和1.5倍。c/EBPα基因表达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分别是未经处理细胞的1.5倍、2.0倍、1.8倍和2.0倍。而在HL-60细胞中c/EBPα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异,NFI-A仅在20nM浓度下表达下降差异显著,低于未经处理细胞的3.0倍。对NB4细胞中的NFI-A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发现,经miR-223处理过的细胞中NFI-A蛋白含量随浓度增加而有所下降。结论:转染一定浓度miR-223至粒系白血病细胞中,能够抑制恶性细胞克隆增殖,其作用机制有可能通过竞争性抑制NFI-A转录因子表达,恢复与分化相关的c/EBPα转录因子的表达,来诱导粒系白血病细胞向成熟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23 HL-60 Nb4 cd11b+ c/Eb NFI-A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同型半胱氨酸和黏附分子的改变
8
作者 王雪里红 郭雪微 杨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17-32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病人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CD)11b/CD1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计数的改变。方法选择AC...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病人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CD)11b/CD1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计数的改变。方法选择ACS75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e angina pectoris,SAP)35例,健康人35名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Hcy,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11b与CD18表达,比较CRP、白细胞计数、血糖、血脂和血压改变。结果①ACS组和SAP组的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低于对照组;而在ACS组和S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S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②ACS组血浆Hcy(19±11)#mol/L、CD11b和CD18表达分别为(6.0±2.3)MC(平均荧光强度单位)和(27.7±4.3)MC,白细胞计数为(9.4±2.4)×109/L均高于SAP组(P<0.05)。CRP为3.75(0.5~7)mg/L,与S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P与对照组比较,仅Hcy轻度升高和CRP升高,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S和SAP有血脂、血糖、血压改变,同时Hcy、白细胞计数及CD、CRP升高,表明炎性因素可能参与冠心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同型半胱氨酸 分化群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