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沙替尼对靶向CD123的CAR-T治疗AML及不良反应的控制作用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李春敏 李玉 +5 位作者 袁忠涛 刘林 罗乐 李小平 王三斌 黎诗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目的 初步探索靶向CD123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CAR-T)治疗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的效果及达沙替尼对靶向CD123的CAR-T治疗AML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收集第九二○医... 目的 初步探索靶向CD123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CAR-T)治疗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的效果及达沙替尼对靶向CD123的CAR-T治疗AML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收集第九二○医院血液科2019年9月收治的1例复发AML患者资料,患者既往多线化疗后复发,入组接受靶向CD123的CAR-T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血象变化,出现粒细胞缺乏时使用达沙替尼(40 mg口服,每8小时1次),粒细胞缺乏缓解即停用达沙替尼。观察患者治疗期间血象变化、CAR-T扩增及疾病控制情况。随访时间超过1年。结果 患者骨髓流式检测微小残留病在CAR-T回输第30天转阴,输注CAR-T细胞后患者无病生存1年。患者回输靶向CD123 CAR-T细胞后观察到CAR-T细胞显著扩增的同时出现粒细胞缺乏及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CRS),在使用达沙替尼后CAR-T细胞扩增受抑制并伴随血象恢复,CRS症状缓解,停止使用达沙替尼后CAR-T细胞再次扩增且血象再次下降。结论 靶向CD123的CAR-T细胞对复发AML有一定疗效,初步显示达沙替尼对CAR-T细胞的扩增和功能具有关闭作用,并可缓解靶向CD123的CAR-T治疗引起的骨髓抑制,避免严重CR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急性髓系白血病 cd123抗原 达沙替尼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下载PDF
B-ALL患儿骨髓中CD123、CD81与预后关系
2
作者 胡丹云 陈皓 +4 位作者 蒋鸿萍 赵亮 瞿磊 王飞 贺茂俊 《现代科学仪器》 2023年第3期88-92,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骨髓中CD123、CD81与预后关系。方法:检测医院98例B-ALL患儿骨髓中CD123、CD81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随访1年疾病复发的关系。结果:98例患儿中20例复发;不同预后患儿骨髓中CD123、CD81阳性率及危... 目的:分析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骨髓中CD123、CD81与预后关系。方法:检测医院98例B-ALL患儿骨髓中CD123、CD81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随访1年疾病复发的关系。结果:98例患儿中20例复发;不同预后患儿骨髓中CD123、CD81阳性率及危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骨髓中CD123、CD81阳性表达与患儿预后不良有关(P<0.05);ROC曲线显示骨髓中CD123、CD81阳性表达对B-ALL患儿预后不良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B-ALL患儿预后不良与骨髓中CD123、CD81阳性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cd123 CD81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CD123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亚哲 常艳 +8 位作者 主鸿鹄 秦亚溱 李金兰 付家瑜 李玲娣 陈珊珊 黄晓军 陆道培 刘艳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27-432,共6页
为了探讨CD123联合应用其它免疫标志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微小残留病(MRD)的作用及意义,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了186例初诊AP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及20例正常骨髓中与APL细胞表型相同的细胞所占比例,并应用以CD34/CD117... 为了探讨CD123联合应用其它免疫标志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微小残留病(MRD)的作用及意义,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了186例初诊AP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及20例正常骨髓中与APL细胞表型相同的细胞所占比例,并应用以CD34/CD117/CD123/HLA-DR为主的4色抗体组合对172份标本进行MRD检测并与实时定量PCR结果相比较。172份标本包括19例连续随访APL患者的116份骨髓或外周血标本和47例距初诊3个月至2年不等的非连续随访患者的56份骨髓标本,其中形态学完全缓解(CR)后117份,CR前55份标本。对18份标本同时加做抗体组合CD9/CD117/CD34/CD33检测。结果表明:初诊APL患者除高表达CD9、CD33、CD117和低表达CD34、HLA-DR外,CD123的阳性表达率为100%(30/30);正常骨髓中CD117+CD34-CD123+HLA-DR-细胞和CD117+CD34-CD9+CD33+细胞在有核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0.066±0.012)%和(0.089±0·066)%,与APL患者相比相差4个对数级;随访期内,19例患者全部获得形态学CR,中位时间为4周(3-6周),13例FCM结果转阴的中位时间为7.5周(5-11周),11例PCR结果转阴的中位时间为8周(5-12周);形态学CR后随访的117份标本中41份FCM检测MRD呈阳性,8份标本CD117+CD34-CD123+HLA-DR-细胞比例>5%,中位值为9.02%(5.26%-18.14%),33份标本CD117+CD34-CD123+HLA-DR-细胞比例<5%,中位值为0·48%(0.02%-4.70%);CD117+CD34-细胞中CD123+HLA-DR-细胞的中位相对比例分别为86.77%(63.29%-92.62%)和63.59%(15.11%-98.36%);FCM与PCR同时检测MRD结果显示,FCM(+)标本中95.9%(93/97)PCR为阳性,FCM的假阳性率为4.1%(4/97),PCR的假阴性率为8.75%(7/93)。FCMMRD(-)标本中,92%(69/75)PCR阴性,8%(6/75)为PCR阳性。连续随访的116份标本和形态学CR后的117份标本显示,CD117+CD34-CD123+HLA-DR-细胞比例与实时定量PCR检测的mRNA水平基本一致,两者均有一定的相关性(r=0.824,P<0.001和r=0.754,P<0.001)。结论:应用CD34/CD117/CD123/HLA-DR为主的2组4色抗体组合检测APL患者中的MRD简单可行,可与PCR检测相互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2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用Midi MACS方法从白血病患者分选CD34^+/CD123^+细胞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光平 曹星玉 +3 位作者 信红亚 李群 齐振华 陈方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69-971,共3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MidiMACS方法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分选CD34+/CD123+细胞。首先,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从AML患者骨髓细胞分离单个核细胞(BMMNC),然后再通过MidiMACS方法相继分选出CD34+细胞,以及从CD34+细胞中分选出CD123+... 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MidiMACS方法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分选CD34+/CD123+细胞。首先,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从AML患者骨髓细胞分离单个核细胞(BMMNC),然后再通过MidiMACS方法相继分选出CD34+细胞,以及从CD34+细胞中分选出CD123+细胞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分选后细胞的富集度和回收率。结果显示:经过第一次分选后,CD34+细胞的富集度高达98.73%,平均为95.6%,其回收率最高可达到84.6%,平均为51%;第二次分选后,CD34+/CD123+细胞的富集度高达99.23%,平均约为83%;相对于分选前BMMNC而言,CD34+/CD123+细胞的回收率为34%,但相对于第一次分选后的CD34+细胞而言,其回收率为56%。结论:MidiMACS方法可用于AML患者骨髓CD34+/CD123+细胞的分选,分选后细胞的富集度和回收率与文献报道的通过FACS方法所获得的结果相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cd123^+细胞 分选方法 MIDI MACS 白血病
下载PDF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CD123及MPO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宋红杰 刘俊杰 +3 位作者 章如松 洪练青 朱芸 吴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84-787,共4页
目的探讨CD123和MPO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中的表达及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9例HNL进行常规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12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性病变和1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 目的探讨CD123和MPO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中的表达及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9例HNL进行常规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12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性病变和1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作为对照。结果 CD123在HNL中的阳性率为89.7%,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性病变中的阳性率为33.3%(P<0.01),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的阳性率为16.7%(P<0.01),其CD123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75%;MPO的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88%,两者联合应用,其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96%。结论 CD123和MPO在HNL中均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具有很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是诊断HNL较为理想的免疫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cd123 MPO 免疫组化标记
下载PDF
IL-3-LDM融合蛋白对CD123^+白血病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砚君 李双静 +8 位作者 姜琳琳 刘荣 高雪 袁向飞 齐怀丰 范冬梅 苗庆芳 甄永苏 熊冬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1-397,共7页
目的:构建以IL-3为靶向、力达霉素(lidamycin,LDM)为弹头的融合蛋白IL-3-LDM,观察其对多种CD123+白血病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原核表达IL-3-LDP(interleukin 3-lidamycin)融合蛋白,组装活性烯二炔(active enediyne,AE)发色团得到IL-... 目的:构建以IL-3为靶向、力达霉素(lidamycin,LDM)为弹头的融合蛋白IL-3-LDM,观察其对多种CD123+白血病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原核表达IL-3-LDP(interleukin 3-lidamycin)融合蛋白,组装活性烯二炔(active enediyne,AE)发色团得到IL-3-LDM。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白血病细胞系(KG1-a、TF-1、M07e、HL-60、K562、Raji)表面CD123分子的表达,并检测融合蛋白IL-3-LDM与各白血病细胞的结合能力;CCK-8检测IL-3-LDM融合蛋白对不同CD123阳性率的白血病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组装活性发色团得到的IL-3-LDM蛋白纯度可达90%以上。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KG-1a细胞表面CD123阳性率最高(88.9%),其次为MO7e和TF-1细胞(>75%),再次为HL-60细胞(7.8%),而K562、Raji细胞CD123表达呈阴性。体外IL-3-LDM融合蛋白对CD123+白血病细胞(KG-1a、MO7e、TF-1和HL-60细胞)的结合能力和杀伤效率与细胞表面CD123的阳性率成正比,对于CD123表达率最高的KG-1a细胞,LDM的杀伤强度是多柔比星(adriamycin,ADR)的1 415.8倍,而IL-3-LDM的杀伤强度又是LDM的9.6倍。结论:IL-3-LDM融合蛋白可以有效携带细胞毒药物LDM并高效靶向杀伤CD123+白血病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 力达霉素 融合蛋白 cd123 白血病 肿瘤干细胞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CD96和CD123的表达及对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钟敏 苏群豪 +2 位作者 胡敏 徐璐 陶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30-33,共4页
目的检测CD96、CD123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AML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56例AML患者为观察对象,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96、CD123表达情况,并分析CD96、CD123表达与... 目的检测CD96、CD123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AML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56例AML患者为观察对象,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96、CD123表达情况,并分析CD96、CD123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AML患者CD96、CD123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ML患者中CD96、CD123阳性表达的缓解率均低于阴性表达者(P <0.05);AML患者中CD96、CD123阳性表达的生存率均低于阴性表达者(P <0.05);AML患者中CD96、CD123阳性表达的化疗后感染、化疗后复发发生率均高于阴性表达者(P <0.05);AML患者中CD96、CD123阳性表达的中位生存期均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 CD96、CD123在AML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阳性表达可能与原发耐药或复发进展有关,可作为判断AML患者预后的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CD96 cd123 预后
下载PDF
CD123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在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计雪强 季正华 +4 位作者 邵惠江 王红英 何亚香 朱宏 邵雪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418-421,共4页
目的: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123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儿童B-ALL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检测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以健康儿童骨髓淋巴细胞为对... 目的: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123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儿童B-ALL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检测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以健康儿童骨髓淋巴细胞为对照,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91例儿童B-ALL患者骨髓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及CD123的表达,其中78例B-ALL患者进行了骨髓细胞染色体培养及细胞遗传学分析。用CD10/CD123/CD34/CD19等抗体组合对其中CD123阳性表达的65例B-ALL患者进行MRD标记的筛选和监测。结果:健康儿童骨髓淋巴细胞CD123为阴性表达,91例儿童B-ALL患者中65例骨髓淋巴细胞CD123阳性表达(阳性率71.43%),且表达水平与白血病细胞成熟度呈负相关,CD34高表达患儿CD123表达水平高于CD34低表达患儿;细胞遗传学分析超二倍体组患儿CD123表达水平高于非超二倍体组;筛选到47例(占51.65%)B-ALL患儿CD123高表达。结论:儿童B-ALL患者多数表达CD123,表达水平与细胞成熟度呈负相关,CD123可用作B-ALL患儿的MRD监测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2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儿童
下载PDF
CD44、CD87和CD123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述文 姚红霞 +1 位作者 饶若 夏梦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94-1798,共5页
目的:探讨CD44、CD87和CD123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2月以急性白血病收治的患者166例,纳入急性白血病组(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100例,急性淋巴系白血病50例,B/髓双表型白血病16例)... 目的:探讨CD44、CD87和CD123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2月以急性白血病收治的患者166例,纳入急性白血病组(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100例,急性淋巴系白血病50例,B/髓双表型白血病16例);选择同期入院检查的非急性白血病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对各组患者均取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3色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CD44、CD87、CD123细胞百分比;对于确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均给予对症化疗治疗,在2个疗程后评价患者缓解率(CR),记录并统计不同疗效下CD44、CD87、CD123细胞百分比;采用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与CD44、CD87、CD123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组患者CD44、CD87、CD123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CD44、CD123阳性率均高于急性淋巴白血病和B/髓双表型(P<0.05);急性淋巴系白血病CD44阳性率高于B/髓双表型(P<0.05)。急性白血病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2个疗程后CR患者132例,PR+NR患者34例。CR患者CD44、CD87、CD123阳性率均低于PR+NR患者(P<0.05)。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与CD44、CD87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CD44、CD87、CD123在急性白血病不同表型中表达存在差异性,且与预后具有相关性和加强CD44、CD87、CD123测定能评估患者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CD44 CD87 cd123 免疫调节
下载PDF
CD34+/CD38low/-/CD123+细胞表达水平对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向立丽 邱国强 +3 位作者 谢晓宝 岑建农 胡绍燕 顾伟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D34^+/CD38^(low/-)/CD123^+细胞表达水平,并分析CD34^+/CD38^(low/-)/CD123^+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48例初诊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4^+/CD38^(low/-)/CD123^+表达水...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D34^+/CD38^(low/-)/CD123^+细胞表达水平,并分析CD34^+/CD38^(low/-)/CD123^+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48例初诊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4^+/CD38^(low/-)/CD123^+表达水平,分析CD34^+/CD38^(low/-)/CD123^+细胞表达水平与完全缓解率、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相关性。结果:初诊AML患者骨髓细胞中CD34^+/CD38^(low/-)/CD123^+阳性细胞中位表达率为2.8%(0.01%-67%)。AML患者CD34^+/CD38^(low/-)/CD123^+高表达与NPM1野生型呈正相关(x^2=5.194,P=0.023),而与FLT3-ITD突变阳性无相关性(x^2=0.418,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CD34^+/CD38^(low/-)/CD123^+高表达与较低的完全缓解率(P=0.035)、较差的无病生存(P<0.001)、较短的总生存(P<0.001)相关。结论:CD34^+/CD38^(low/-)/CD123^+表达率与AML患者治疗的反应及生存密切相关,在临床中可做为快速识别患者治疗失败的风险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D34+/CD38low/-/cd123+ 预后
下载PDF
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的CD123+髓系树突状细胞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军 王敏 +1 位作者 万云 池田和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髓系培养体系中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CD123+髓系树突状细胞(mD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用重组的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将其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用流式细胞术(FCM... 目的:探讨体外髓系培养体系中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CD123+髓系树突状细胞(mD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用重组的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将其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304、CD123和CD11C的表达,并用间接免疫磁珠法将其中CD123+DC加以分离纯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CD123+DC形态;ELISA法检测CD123+DC的IL-12分泌量;葡聚糖吞噬试验和3H-TdR渗入法分别检测CD123+DC的吞噬功能和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能力。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和IL-4诱导7d后,细胞表面高度表达CD86和CD11C,中等量表达CD1a和CD123,低表达CD83,丧失CD14的表达,其中,CD123和CD11C均匀分布于DC表面。免疫磁珠纯化后的CD123+DC呈现典型的不成熟DC形态,除细胞体积较小外,其表面突起类似于CD123-DC。CD123+DC仅微量分泌IL-12,其吞噬能力强于CD123-DC(P<0.05),但抗原刺激功能低于后者(P<0.05)。结论:GM-CSF和IL-4培养体系中的CD123+DC可能是DC分化发育过程中更早期的未成熟mDC,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培养体系 髓系树突状细胞 cd123
下载PDF
靶向CD123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最新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家奎 阮燕洁 +1 位作者 王会平 翟志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9-1052,共4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最常见的、死亡率最高的一类白血病。在过去的40年里,尽管人们对于AML的认识更加深入,但是与其他血液肿瘤相比,AML的治疗并没有明显的变化。CD123是AML相关抗原,高表达于白血病干细胞,低...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最常见的、死亡率最高的一类白血病。在过去的40年里,尽管人们对于AML的认识更加深入,但是与其他血液肿瘤相比,AML的治疗并没有明显的变化。CD123是AML相关抗原,高表达于白血病干细胞,低或不表达于正常造血干细胞。作为治疗AML的潜在治疗靶点,近期靶向CD123+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已经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治疗技术发展迅速。早期研究也已经证实CD123 CAR-T细胞具有抗白血病效应,而且对正常造血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为临床治疗复发/难治AML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d123 干细胞 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 T细胞
下载PDF
CD96和CD123表达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雪芳 张淑英 +5 位作者 周虹 冯佳巍 姜丽波 曲延章 郭珩 王苏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中CD96和CD123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经骨髓穿刺和外周血检查确诊为MDS的患者89例作为MDS组,另选取无血液系统疾病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骨髓穿刺...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中CD96和CD123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经骨髓穿刺和外周血检查确诊为MDS的患者89例作为MDS组,另选取无血液系统疾病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骨髓穿刺,并提取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对CD34^+CD38^-CD123^+细胞和CD34^+CD38^-CD96^+细胞进行计数。将MDS组患者按照危险度分组,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MDS组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和CD34^+CD38^-细胞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34^+CD38^-CD123^+细胞和CD34^+CD38^-CD96^+细胞在CD34^+CD38^-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危险度越高,比例越高;低危-中危1亚组中,CD123^-和CD96^-患者的完全缓解(CR)和缓解率(RR)均显著高于CD123^+和CD96^+患者;中危2-高危亚组中,CD123^-患者的RR显著高于CD123^+患者(P<0.05),CD96^-患者的CR显著高于CD96^+患者。结论: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CD34^+细胞分化存在异常,且存在有CD123和CD96高表达的情况,这可能是MDS患者出现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D96 cd123 免疫表型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高表达CD123的CD34+CD19+细胞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预测的新标记 被引量:1
14
作者 孔圆 黄晓军 +4 位作者 郝乐 秦亚溱 江倩 江浩 刘艳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本研究探讨CD123在成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Ph+ALL)患者CD34+CD19+细胞上的表达特点及其在复发预测中的作用。2010年1月-2012年4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经规范化诊治... 本研究探讨CD123在成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Ph+ALL)患者CD34+CD19+细胞上的表达特点及其在复发预测中的作用。2010年1月-2012年4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经规范化诊治的49例18-60岁初诊Ph+ALL患者纳入本研究,在初诊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通过多色流式细胞术监测CD34+CD19+细胞上CD123的荧光强度及表达比例,同时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Q-PCR)监测BCR-ABL1融合基因变化。与正常B祖细胞相比,获得完全缓解后任意时间点骨髓标本中异常高表达CD123的CD34+CD19+细胞大于10个定义为免疫残留阳性(FCM阳性)。结果表明,①初诊及复发Ph+ALL患者CD34+CD19+细胞上CD123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 intensity,MFI)〔8.52(3.71-32.35)vs 8.93(4.79-29.74)vs 1.31(0.21-1.75),P<0.05〕,以及异常高表达CD123的CD34+CD19+细胞比例〔84.63%(55.07%-99.96%)vs 84.50%(57.68%-99.80%)vs 0.99%(0.45%-1.83%),P<0.05〕均显著高于健康供者的正常B祖细胞。入组的全部初诊及复发Ph+ALL患者的CD34+CD19+细胞均高表达CD123。②多色流式细胞术监测异常高表达CD123的CD34+CD19+细胞和RQ-PCR检测BCR-ABL1融合基因的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n=49例,360对,Spearman r=0.90,P<0.0001)。③13例复发患者中有11例在复发前3个月MRD监测表明,在复发前中位时间60(30-73)天均检出FCM阳性。结论:通过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异常高表达CD123的CD34+CD19+细胞可与RQ-PCR检测BCR-ABL1融合基因互为补充,共同应用于Ph+ALL患者的MRD监测以及复发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23 CD34+ CD19+细胞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PH染色体
下载PDF
CD123^+CD11c^-pDC在初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及关节液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莉 胡永玮 +2 位作者 刘盼盼 吉鹏 杜文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44-847,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及关节液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etoid dendritic cell,pDC)的数量在初发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表达,进一步明确pDC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RA组患者(30人),骨关节炎(OA)组(25人),健康对照组... 目的:探讨外周血及关节液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etoid dendritic cell,pDC)的数量在初发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表达,进一步明确pDC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RA组患者(30人),骨关节炎(OA)组(25人),健康对照组(25人)抗凝外周血及关节液,流式细胞术检测CD123+CD11c-pDC的表型及数量。结果:活动性RA患者外周血中CD123+CD11c-pDC(1.69%±0.97%)与OA组(5.38%±2.31%)相比含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5.63%±2.33%)相比含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液中两组CD123+CD11c-pDC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C与DAS28评分及疾病的活动度指标RF、ESR、CRP无相关性。结论:初发RA患者体内外周血中CD123+CD11c-pDC含量减少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这对进一步阐明RA的发病机制及探索新的靶向治疗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 类风湿关节炎 疾病活动度 cd123+CD11c-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CD34,CD123抗原和P170蛋白表达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廖建军 张健 +2 位作者 黄继贤 韦湘 谢治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13期1987-1989,共3页
目的 研究CD34、CD123抗原和P170蛋白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在我院治疗AML的患者28例,分别进行化疗,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的CD34、CD123抗原和P170蛋白表达量,以AML缓解(C... 目的 研究CD34、CD123抗原和P170蛋白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在我院治疗AML的患者28例,分别进行化疗,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的CD34、CD123抗原和P170蛋白表达量,以AML缓解(CR)和未缓解(NR)为指标,对AML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加以统计学比较.结果 难治复发患者的CD34、CD123以及P170的阳性率均高于初治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CD34、CD123抗原以及P170蛋白同时为阳性时,NR患者有3例,无CR患者,与其他CR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34、CD123抗原以及P170蛋白共表达时,AML的缓解率明显下降,三者的共同表达可以作为AML患者预后的判断指标,为AML患者化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提供一个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D34抗原 cd123抗原 P170蛋白 预后
下载PDF
CD123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红杰 吴波 +3 位作者 施晓健 崔志俊 季育娟 章如松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CD123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中的表达及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9例HNL患者淋巴结进行常规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以12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性病变(RLH)、10例猫抓病(CSD)和1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 目的:探讨CD123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中的表达及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9例HNL患者淋巴结进行常规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以12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性病变(RLH)、10例猫抓病(CSD)和1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淋巴结作为对照,比较CD123的表达。结果:CD123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的阳性表达为89.74%,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中为33.33%(P<0.01),猫抓病中为30%(P<0.01),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为16.67%(P<0.01),CD123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表达的敏感性是89.74%,特异性是73.53%。结论:CD123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具有较高的表达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是诊断HNL较为理想的免疫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23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CD11c^+和CD123^+树突状细胞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永哲 胡朝军 +2 位作者 佟大伟 张蜀澜 刘定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1-345,共5页
目的: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树交状细胞亚群CD11c+和CD123+, 探讨其与肝功能损伤及抗线粒体抗体亚型 2(AMA-M2)抗体产生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PBC患者(n=40)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CD11c+和CD123+比例, 以40例肝脏... 目的: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树交状细胞亚群CD11c+和CD123+, 探讨其与肝功能损伤及抗线粒体抗体亚型 2(AMA-M2)抗体产生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PBC患者(n=40)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CD11c+和CD123+比例, 以40例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CD11c+和 CD123+树突状细胞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 AMA-M2抗体产生的关系.结果:PBC患者外周血CD11c+和CD123+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087 2±0.008 2 vs 0.169 0±0.011 3,P<0.01;0.034 9±0.004 9 vs 0.064 3±0.005 4,P<0.01).肝功严重损伤的 PBC患者外周血CD11c+及CD123+比例显著低于轻度损伤者(0.071 6±0.007 3 vs 0.124 2 ±0.0094,P<0.01;0.042 6±0.005 9 vs 0.061 7 ±0.006 1,P<0.01).AMA-M2+患者外周血 CD11c+和CD123+比例显著低于AMA-M2- 患者(0.076 1±0.005 1 vs 0.096 5±0.008 3, P<0.05;0.046 6±0.006 9 vs 0.063 1±0.005 7, P<0.05).经动态观察发现,同一PBC患者经过治疗后CD11c+和CD123+比例增加,特别是 CD123+明显高于治疗前(0.058 3±0.004 9 vs 0.032 1±0.004 1,P<0.01).结论:PBC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 CD11c+和CD123+比例与肝功能损伤和血清抗AMA-M2抗体产生有密切关系.CD11c+和 CD123+的变化可能是导致肝功能损伤和病情发展及血清抗AMA-M2抗体产生的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树突状细胞 CD11c^+ cd123^+
下载PDF
人外周血CD123^+髓系树突状细胞亚群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静 石军 +2 位作者 王敏 袁颖华 陶英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9-652,F0002,共5页
目的检测CD123+髓系树突状细胞(CD123+MDC)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以探讨其独特的功能特性。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用重组的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IL)-4将其诱导为髓系树突状细胞(myeloid-DC,MDC)。... 目的检测CD123+髓系树突状细胞(CD123+MDC)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以探讨其独特的功能特性。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用重组的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IL)-4将其诱导为髓系树突状细胞(myeloid-DC,MDC)。采用间接免疫磁珠法将其中表达CD123的MDC亚群加以分离,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分离纯度。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CD123+MDC细胞内及细胞表面肿瘤坏死因子(TNF)-α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表达。采用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3H-TdR)摄取试验检测CD123+MDC对血液肿瘤细胞系HL60、Jurkat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型白血病(MDS-L)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进一步采用TRAIL-受体2:Fc融合蛋白(TRAIL-R2:Fc)阻断试验探讨其肿瘤抑制机制。结果经24h3H-TdR涉入法检测,CD123+MDC组HL60、Jurkat及MDS-L对3H-TdR的渗入值分别为22.1±2.9,17.7±4.3,39.3±1.8,均显著高于不表达CD123的髓系树突状细胞(CD123-MDC)组(P值均<0.05)。CD123+MDC细胞内高表达TRAIL,但在细胞表面几乎不表达。CD123+MDC及CD123-MDC均只产生微量可溶性TRAIL,且同一样本的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值均>0.05)。经TRAIL-R2:Fc预处理,CD123+MDC的肿瘤抑制活性明显下降(P<0.05),而CD123MDC的抑制活性无明显改变。结论与典型的MDC相比,CD123+MDC有强大的肿瘤抑制功能,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TRAIL的高表达部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cd123+髓系树突状细胞 肿瘤生长抑制 肿瘤坏死因子-α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下载PDF
脐血CD123^+髓系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军 黄亚娟 +2 位作者 万云 王敏 池田和真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2-385,共4页
探讨人脐血单核细胞在髓系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体系中获得的CD123+髓系DC的生物学特性。分离脐血单核细胞,用人重组的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将其诱导为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123和CD11c的表达,... 探讨人脐血单核细胞在髓系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体系中获得的CD123+髓系DC的生物学特性。分离脐血单核细胞,用人重组的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将其诱导为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123和CD11c的表达,并用间接免疫磁珠法将其中CD123+DC加以分离纯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倒置显微镜观察CD123+DC形态;3H-TdR渗入法检测CD123+DC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能力。脐血单核细胞经GM-CSF和IL-4诱导7 d后,细胞表面高度表达HLA-DR、CD86、CD11c和CD123,低表达CD83,丧失CD14的表达,其中CD123和CD11c均匀分布于DC表面。免疫磁珠纯化后的CD123+DC呈现不成熟DC形态,除细胞体积较小外,其表面突起类似于CD123?DC。CD123+DC能明显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但其刺激能力较CD123?DC组低(P<0.05)。GM-CSF和IL-4培养体系中的CD123+DC可能是DC分化发育过程中更早期的未成熟髓系DC,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培养体系 髓系树突状细胞(MDC) cd12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