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se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HCMV Infection and Increased CD14^+CD16^+Monocytes in a Population of Weifang,China 被引量:9
1
作者 LI Hong Zheng WANG Qin +5 位作者 ZHANG Yi Yuan WANG Jin Dong WU Hong Juan ZHANG Mo Gen LI Ji Chen LIU Zhi Jun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8期573-582,共10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infection and peripheral blood CD14+CD16+monocyt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an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path...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infection and peripheral blood CD14+CD16+monocyt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an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pathogenesis in CHD by analyz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fection,inflammation,and CHD,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Methods In total,192 patients with CHD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latent CHD,angina pectoris,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HCMV-IgM and-IgG antibodies were assessed using ELISA;CD14+CD16+monocytes were counted using a five-type automated hematology analyzer;mononuclear cells were assessed using 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and an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levels of triglyceride,cholesterol,high-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s,lipoprotein,hs-CRp and Hcy.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HCMV-IgM and-Ig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HD groups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HCMV infection affects lipid metabolism to promote immune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s.Conclusion HCMV infection has a specific correlation with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D.The expression of CD14+CD16+mononuclear cells in the CHD group was increased accordingly and correlated with acute HCMV infection.Thus,HCMV antibody as well as peripheral blood CD14+CD16+mononuclear cells can be used to monitor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cytomegaloviru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TIBODY cd14+cd16+monocytes Weifang
下载PDF
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在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中的检测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鑫 张国民 +2 位作者 牛兴杰 李萍 张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24-1127,1130,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在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4月我院住院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156例,其中并发感染患者95例作为感染组,未并发感染患者61例作为未感染组;感染组95例患者中,将... 目的:探讨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在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4月我院住院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156例,其中并发感染患者95例作为感染组,未并发感染患者61例作为未感染组;感染组95例患者中,将治疗后好转患者51例作为预后良好组,病情恶化自动出院或死亡患者44例作为预后不良组。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TNF-α以及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PCT、TNF-α及CD14^+CD16^+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PCT、TNF-α及CD14^+CD16^+水平对肝衰竭感染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6(95%CI 0.768~0.905)、0.791(95%CI 0.71~0.863)、0.838(95%CI 0.791~0.92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81、19.85、9.72。CD14^+CD16^+水平与PCT、TNF-α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PCT、TNF-α及CD14^+CD16^+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PCT、TNF-α及CD14^+CD16^+水平对肝衰竭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95%CI 0.712~0.853)、0.769(95%CI 0.708~0.843)、0.802(95%CI 0.772~0.895),最佳截断值为5.40、24.25、12.02。结论:CD14^+CD16^+水平对肝衰竭患者并发感染具有着较高的临床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治疗监测指标之一,指导临床方案的拟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cd16^+ 肝衰竭 感染 降钙素原 TNF-Α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单核细胞CD14^+/CD16^+表达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宏向 李秋环 +3 位作者 张纪芸 孙念政 郑楠 许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中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 ,用放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中IL 6 ,IL 10和TNF α水平 ,用Bactec 912 0细菌培养系统进行血...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中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 ,用放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中IL 6 ,IL 10和TNF α水平 ,用Bactec 912 0细菌培养系统进行血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组血中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 ,IL 6 ,TNF 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组和非败血症组 (P <0 0 1) ,而IL 10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组和非败血症组 (P <0 0 1) ;非败血症组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败血症组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与其IL 6 ,TNF 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与IL 10呈负相关 (P <0 0 1) ;败血症组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随病情好转而逐渐降低 ,病情危重时则持续高表达。结论 :新生儿血中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仅在败血症时显著增高 ,并随病情而变化 ,因此 ,它可能对败血症具有诊断意义 ,与败血症的预后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新生儿 流式细胞术 单核细胞 cd14^+/cd16^+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的水平及其对LPS和IL-15刺激的反应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孟雪 甘华 +1 位作者 沈清 汤为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6-141,共6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的比例及脂多糖(LPS)联合白细胞介素15(IL-15)对其的影响,以了解炎症性免疫反应在T2DM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对28例T2DM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CD1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的比例及脂多糖(LPS)联合白细胞介素15(IL-15)对其的影响,以了解炎症性免疫反应在T2DM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对28例T2DM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CD16+单核细胞的比例,并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LPS和IL-15干预4 h,收集PBMC和培养上清。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BMC内STAT5和p-STAT5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p-STAT5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外周血25-羟维生素D3[25(OH)D3]和IL-6浓度,免疫比浊法检测其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ELISA法检测LPS和IL-15干预后细胞培养上清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浓度。结果:T2DM组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与血清CRP和IL-6水平呈正相关(r=0.394,P<0.05和r=0.741,P<0.01),与25(OH)D3浓度呈负相关(r=0.409,P<0.01),且25(OH)D3水平与CRP和IL-6水平均呈负相关(r=-0.479和r=-0.774,均P<0.01),LPS联合IL-15刺激后PBMC的p-STAT5蛋白表达水平和PBMC培养上清IL-6、MCP-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T2DM患者p-STAT5的表达存在激活现象。结论:T2DM患者体内存在单核细胞功能紊乱,这种功能紊乱可能与活性维生素D3不足有关,二者可能参与了T2DM患者体内免疫炎症反应并与微炎症互为因果,从而导致了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TAT5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cd14+cd16+单核细胞 脂多糖类 白细胞介素15 STAT5通路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增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叶辛 张蕾 +4 位作者 臧艳 顾海慧 郭慧军 邓安梅 钱宝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治疗前组(n=31)、治疗后缓解组(n=25)和健康对照组(n=30)受检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采用ELISA方法...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治疗前组(n=31)、治疗后缓解组(n=25)和健康对照组(n=30)受检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NF-α、IL-12和IL-10浓度,使用Sysmex XE-2100做血小板计数。结果 CD14+CD16+单核细胞(%):ITP患者治疗前组、治疗后缓解组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49±0.87vs 2.60±0.75 vs 1.10±0.58(P<0.01);TNF-α,IL-12和IL-10在3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TP患者治疗前组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与血小板计数,TNF-α和IL-10浓度具有相关(r=-0.623;r=0.492;r=-0.661,P<0.05)。结论 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在ITP患者中明显增高,并且与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相关,提示CD14+CD16+单核细胞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的表达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为未来临床判断ITP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原发免疫性 单核细胞 cd14+cd16+ 细胞因子 临床意义
下载PDF
CD14^(+)CD16^(-)HLA^(-)DR^(+)与PD-1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璐 王巍 +5 位作者 李婵 姚学敏 么伟楠 陈明达 宋君利 贾敬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949-952,共4页
目的分析CD14^(+)CD16^(-)HLA^(-)DR^(+)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D-1单抗进行... 目的分析CD14^(+)CD16^(-)HLA^(-)DR^(+)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D-1单抗进行干预治疗;采用RECIST Version1.1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追踪,记录患者生存率。结果CD14^(+)CD16^(-)HLA^(-)DR^(+)组患者采用PD-1单抗治疗后的疗效明显优于CD14^(+)CD16^(-)HLA^(-)DR^(-/lo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CD16^(-)HLA^(-)DR^(+)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优于CD14^(+)CD16^(-)HLA^(-)DR^(-/low)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CD16^(-)HLA^(-)DR^(+)是非小细胞肺癌采用PD-1单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PD-1单抗治疗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CD14^(+)CD16^(-)HLA^(-)DR^(+)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生存期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cd16^(-)HLA^(-)DR^(+) 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抗 预后
下载PDF
单核细胞CD14^+CD16^+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寇雨霏 李通 +1 位作者 刘畅 罗德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1555-1557,共3页
脑梗死是指由于组织的血液供给障碍,造成局部缺血缺氧,导致组织死亡(坏死)的病变。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特别是50岁-60岁的人群发病率更高,脑梗死起病急,前期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察觉,发病后,疾病快速发作,迅速达到高峰[1]。单核... 脑梗死是指由于组织的血液供给障碍,造成局部缺血缺氧,导致组织死亡(坏死)的病变。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特别是50岁-60岁的人群发病率更高,脑梗死起病急,前期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察觉,发病后,疾病快速发作,迅速达到高峰[1]。单核细胞是由骨髓中的前体发育而来,前体又称单潜能或双潜能细胞,是从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在组织中,单核细胞在不同的解剖位置发育成不同类型的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2]。巨噬细胞是负责保护组织免受外来物质损伤,但也被认为在大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单核细胞异常与多种疾病如慢性炎症、应激反应、库欣综合征(亢进)、免疫介导的疾病、坏疽、结节病等密切相关。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梗死、出血性梗死4种类型[3]。研究表明,动脉易损斑块的形成、破裂及随后的血栓形成是脑梗死发生的病理基础,斑块局部的炎症和免疫反应是易损斑块形成的关键因素[4]。血小板及单核细胞的异常活化、凝血因子活性增高所导致的高凝状态是脑梗死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单核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单核细胞 cd14+ cd16+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CD14^(dim)CD16^+单核细胞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周熙琳 梁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3-426,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CD14^(dim)CD16^+单核细胞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42例老年CHF患者(CHF组:NYHAⅡ级18例,NYHAⅢ级18例,NYHAⅣ级6例)和25名健康老年人(对照...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CD14^(dim)CD16^+单核细胞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42例老年CHF患者(CHF组:NYHAⅡ级18例,NYHAⅢ级18例,NYHAⅣ级6例)和25名健康老年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外周血CD14^(dim)CD16^+单核细胞和血清CR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F组外周血CD14^(dim)CD16^+单核细胞和血清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CHF组中,与NYHAⅡ级患者比较,NYHAⅣ级患者外周血CD14^(dim)CD16^+单核细胞和血清CRP水平及LVEDD均显著增高,而LVEF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HF组外周血CD14^(dim)CD16^+单核细胞和血清CR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37,r=0.45,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56,r=-0.33,P<0.05)。结论·老年CHF患者的病情加重与炎症有关,在心力衰竭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单核细胞功能异常。外周血CD14^(dim)CD16^+单核细胞和血清CRP水平有望成为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再分层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cd14dimcd16+单核细胞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水平分析及其对内皮祖细胞体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柳 张瑞宁 +3 位作者 田小超 郭炳彦 刘素云 李拥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545-548,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水平分析及其对内皮祖细胞体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20例,比较两组外周血...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水平分析及其对内皮祖细胞体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20例,比较两组外周血中中间型单核细胞(intermediatemonocytes,IMs;CD14++CD16+)水平;使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收集冠心病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在体外与健康志愿者内皮祖细胞共培养,使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使用蛋白质印记法检测细胞黏附相关蛋白的表达评价细胞黏附能力;选取3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组和冠心病组,每组各15只,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健康组移植未经共培养的内皮祖细胞,冠心病组移植CD14++CD16+单核细胞共培养后的内皮祖细胞,比较两组大鼠的心梗边缘区微血管数、微血管密度和心肌梗死率。结果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14++CD16+水平相比,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水平显著升高(P<0.05);冠心病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与健康志愿者内皮祖细胞共培养后期迁移能力显著降低,E-cadherin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cadherin蛋白表达水显著升高(P<0.05);相比健康组,冠心病组大鼠心肌梗死(心梗)边缘区微血管数、微血管密度和心肌梗死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含量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且CD14++CD16+可降低内皮祖细胞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d14 cd16 内皮祖细胞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与冠心病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共培养后移植心肌梗死大鼠对血管密度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柳 张瑞宁 +3 位作者 田小超 郭炳彦 刘素云 李拥军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研究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与冠心病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共培养后移植心肌梗死大鼠对血管密度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比较冠心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水平,将冠心病患者... 目的研究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与冠心病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共培养后移植心肌梗死大鼠对血管密度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比较冠心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水平,将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分选出的CD14^++CD16^+单核细胞与健康志愿者的EPC体外共培养观察其对EPC的增殖、迁移、黏附的影响后,将CD14^++CD16^+单核细胞与EPC共培养的细胞移植进入心肌梗死大鼠模型,观察其对大鼠缺血心肌新生血管密度、坏死心肌面积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与健康志愿者的EPC体外共培养后增殖能力、黏附细胞数、迁移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移植4周后模型组、EPC组、CD14^++CD16^+共培养组左心室梗死面积均显著升高(P<0.05),且EPC组<CD14^++CD16^+共培养组<模型组(P<0.05),新生毛细血管密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均显著降低(P<0.05),且EPC组>CD14^++CD16^+共培养组>模型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水平升高,并抑制EPC修复及逆转左室重塑,改善心肌功能的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梗死 cd14^++cd16^+单核细胞 内皮祖细胞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 CD16^+亚群及HLA-DR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喆娟 董慧慧 +4 位作者 林志益 李世波 李绍佐 刘华生 李红玲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808-810,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各亚群分布情况以及HLA-DR表达水平,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及HLA-DR的表达特点,以及与疾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2...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各亚群分布情况以及HLA-DR表达水平,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及HLA-DR的表达特点,以及与疾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21例免疫耐受(IT)患者、29例免疫活化(IA)患者,及31例正常人外周血CD14、CD16、HLA-DR的表达。同时调查肝功能、乙肝五项和血清HBV DNA等相应临床资料。结果:免疫活化组(IA)的CD14+CD16+亚群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免疫耐受组(IT)(P<0.01);单核细胞CD14+CD16+亚群HLA-DR表达明显高于CD14++CD16-亚群(P<0.01);乙型肝炎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比率与ALT呈正相关(r=0.876,P<0.01),与HBV DNA载量成负相关(r=-0.267,P<0.01)。结论:CD14+CD16+单核细胞可能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参与调节针对HBV的免疫反应,CD14+CD16+单核细胞与HBV复制和肝脏炎症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检测单核细胞CD14+CD16+亚群及HLA-DR水平对于了解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cd14^+ cd16^+ 亚群 HLA-DR 乙型肝炎 流式细胞分析法
下载PDF
CD_(14)^+CD_(16)^+单核细胞在妊娠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吉卉 邹存秀 +3 位作者 刘珊 张旭 高畅 陶永清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4期69-70,I0003,共3页
目的探讨CD+14CD+16单核细胞在妊娠糖尿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意义。方法 3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GDM)及30例健康对照为研究对象,血样均取自于研究对象清晨空腹的外周血,以肝素钠抗凝。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外周血中CD+14CD+16的表达... 目的探讨CD+14CD+16单核细胞在妊娠糖尿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意义。方法 3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GDM)及30例健康对照为研究对象,血样均取自于研究对象清晨空腹的外周血,以肝素钠抗凝。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外周血中CD+14CD+16的表达水平。结果 GDM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D1+4CD1+6单核细胞增加是GDM发生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cd+16单核细胞 妊娠糖尿病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老年肝衰竭患者CD14、CD16与血清IL-10、IL-32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鑫 张国民 +2 位作者 牛兴杰 李萍 张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4548-4550,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肝衰竭患者外周血CD14、CD16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0、IL-32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肝衰竭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70例体检正常老年患者作为正常组,分析两组患者CD14、CD16、IL-10、IL-32指标水平情况,... 目的研究老年肝衰竭患者外周血CD14、CD16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0、IL-32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肝衰竭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70例体检正常老年患者作为正常组,分析两组患者CD14、CD16、IL-10、IL-32指标水平情况,测定不同分期下肝衰竭患者及死亡存活者CD14、CD16、IL-10、IL-32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存活患者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肝衰竭患者CD14、CD16、IL-10、IL-32指标显著高于正常患者(P<0.05);肝衰竭早期患者CD14、CD16、IL-10指标显著低于中期与晚期患者,晚期肝衰竭患者CD14、CD16、IL-10显著高于中期,早期患者IL-32显著高于中、晚期患者,晚期患者IL-32显著高于中期患者(P<0.05);肝衰竭存活患者CD14、CD16、IL-32显著低于死亡患者,存活患者IL-10指标显著高于死亡患者(P<0.05);采用ROC曲线对存活患者进行分析,显示CD14、CD16、IL-10、IL-32指标均具有较高敏感度与特异度。结论老年肝衰竭患者CD14、CD16、IL-10、IL-32指标水平表达较高,其不同分期及存活、死亡患者上述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且上述指标对患者存活情况具有较大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cd14cd16、白细胞介素(IL)-10、IL-32
下载PDF
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CD14^(dim)CD16^+细胞含量与心室重构、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余德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4期3358-3361,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CHF)患者外周血CD14^(dim)CD16^+细胞含量与心室重构、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3月期间在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的CHF组,选择同期在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体检的健康...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CHF)患者外周血CD14^(dim)CD16^+细胞含量与心室重构、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3月期间在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的CHF组,选择同期在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体检的健康人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并测定CD14^(dim)CD16^+细胞的含量,采集血清并测定心室重构及炎症反应指标。结果:CHF组患者外周血中CD14^(dim)CD16^+细胞的含量以及血清中PICP、PIIICP、Sema4D、MMP9、MMP14、Gal-3、sST2、TNF-α、sVCAM-1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CD14^(dim)CD16^+含量CHF患者血清中PICP、PIIICP、Sema4D、MMP9、MMP14、Gal-3、sST2、TNF-α、sVCAM-1的含量显著高于低CD14^(dim)CD16^+含量CHF患者(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中异常升高的CD14^(dim)CD16^+细胞含量能够促进病程中的心室重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cd14dimcd16+细胞 心室重构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不同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金河 蒋琴 +3 位作者 何芳 江丹 吴霞 陈龙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368-1371,共4页
目的检测不同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群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占比变化,分析其在不同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遂宁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骨关节病患者40例以及... 目的检测不同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群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占比变化,分析其在不同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遂宁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骨关节病患者40例以及健康人群4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间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所占比例。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占比为28.13±6.16,明显高于骨关节病患者的24.20±7.16以及健康对照组的24.10±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关节病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占比与疾病活动评分(DAS28-ESR)有明显相关性(r=0.759,P<0.001),但与患者年龄(r=0.169,P=0.288)及病程无明显相关(r=-0.168,P=0.297)。结论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参与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发病,并维持疾病活动性,但不参与非免疫性关节炎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cd16^+ 单核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 骨关节病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韦月梅 邹洪才 +1 位作者 王红娟 孙一平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4期7254-7255,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抗感染治疗前后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及健康新生儿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抗感染治疗前败血症组CD14+CD16+单核...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抗感染治疗前后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及健康新生儿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抗感染治疗前败血症组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明显高于健康新生儿组(P<0.05);抗感染治疗后败血症组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下降,与健康新生儿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新生儿行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检测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及疗效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
下载PDF
脓毒症小鼠CD14^+单核细胞CD16(FcγRⅢ)表达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睿 章德文 何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12-613,共2页
目的 探讨脓毒症时小鼠CD14^+单核细胞CD16表达强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雄性昆明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组.于CLP术后48 h取血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D14^+单核细胞中CD16的表... 目的 探讨脓毒症时小鼠CD14^+单核细胞CD16表达强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雄性昆明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组.于CLP术后48 h取血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D14^+单核细胞中CD16的表达水平.结果 严重脓毒症组单核细胞CD16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脓毒症组(P〈0.05);脓毒症组单核细胞CD16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严重脓毒症时,小鼠血液单核细胞CD16表达明显增加,CD16的表达与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单核细胞 cd14 cd16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表达B7-H2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龚菊 黄坚 +5 位作者 徐若欣 吴云 满益伍 陈炜 唐兆芳 乐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149-154,共6页
背景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急腹症,不同类型预后不同.AP的免疫应答和失衡免疫与其严重程度有关,炎症因子和相关免疫细胞在AP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因而寻找炎症细胞和新炎症免疫因子对精准治疗AP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 背景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的急腹症,不同类型预后不同.AP的免疫应答和失衡免疫与其严重程度有关,炎症因子和相关免疫细胞在AP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因而寻找炎症细胞和新炎症免疫因子对精准治疗AP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AP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表达B7-H2的临床意义.方法A P患者63例[轻度A P(m i l dA P,M A P)25例、中度AP(moderately severe AP,MSAP)20例、重度AP(severe AP,SAP)18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CD16^+细胞亚群上B7-H2表达情况,评价其与胰腺炎严重程度关联性及临床意义.结果AP患者发病24hCD14^+CD16^+细胞B7-H2出现异常高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11.10,P<0.001);A P各组B 7-H 2在C D 14^+C D 16^+细胞膜上表达明显高于CD14^+C D16^-细胞膜上表达(P<0.01);SAP组CD14^+C D 16^+和CD14^+C D 16^-细胞B7-H2表达(373.30±89.72和78.62±13.05)最高,M S A P组(279.55±76.95/44.92±12.44)其次,均高于M A P组(181.15±35.75/23.32±4.28),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AP组、MSAP组发病24 h、48 h、72hCD14^+CD16^+和CD14^+CD16^-单核细胞膜B7-H2动态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然而,SAP组无论C D14^+C D16^+还是CD14^+C D16^-细胞膜B7-H2表达24h、48h、72h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D14^+CD16^+和CD14^+CD16^-单核细胞膜B7-H2在AP患者体内高表达,与AP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SAP呈动态升高变化;同时B7-H2在AP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膜表达较CD14^+CD16^-单核细胞明显升高,为进一步认识AP免疫应答和失衡提供了新的线索,为AP精准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cd14^+cd16^+单核细胞 cd14^+cd16^-单核细胞 B7-H2
下载PDF
血清PCT、TNF-α、CD14^+/CD16^+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9
作者 郭辉 葛亮 张思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14^+/CD16^+水平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确诊的败血症新生患儿80例作为败血组,同期选取健康新生儿4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流式...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14^+/CD16^+水平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确诊的败血症新生患儿80例作为败血组,同期选取健康新生儿4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14^+/CD16^+、免疫发光法检测PCT、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NF-α,采用ROC曲线评估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效能,统计分析所有受检者的血清PCT、TNF-α、CD14^+/CD16^+水平及三者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败血组患儿发病时血清PCT、TNF-α、CD14^+/CD16^+水平分别为(6.57±2.38)ng/m L、(28.69±8.13)pg/m L、(11.35±3.21)%,感染控制后分别为(1.63±0.67)ng/m L、(9.36±3.97)pg/m L、(8.23±2.27)%,健康组血清PCT、TNF-α、CD14^+/CD16^+水平分别为(0.86±0.43)ng/m L、(6.29±2.01)pg/m L、(7.67±1.13)%,败血组患儿发病时和感染控制后上述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败血组患儿感染控制后上述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发病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PCT以1 ng/m L、TNF-α以7.5 pg/m L、CD14^+/CD16^+以8.5%为临界值时,三者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3.75%(75/80)、92.50%(37/40)、96.13%(75/78)、88.10%(37/42)、93.33%(112/120)、0.836,与出生后实验诊断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TNF-α、CD14^+/CD16^+水平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三者水平有利于医师评估新生儿败血症的病情变化,且在诊断该疾病中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肿瘤坏死因子-α cd14+/cd16+ 诊断 新生儿败血症 敏感性
下载PDF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对AMI患者外周血中间型(CD14++CD16+)单核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中兴 陈昊颖 +4 位作者 李琳青 侯建同 刘波 朱红涛 汤成春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242-248,共7页
目的:通过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分化过程的研究,探讨CTRP3对中间型(CD14^++CD16^+)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AMI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用台盼蓝染色检... 目的:通过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分化过程的研究,探讨CTRP3对中间型(CD14^++CD16^+)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AMI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用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AMI患者外周血中间型(CD14^++CD16^+)单核细胞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中间型(CD14^++CD16^+)单核细胞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结果:(1)AMI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存活率超过90%。(2)CTRP3可诱导AMI患者中间型(CD14^++CD16^+)单核细胞的分化(P<0.05)。(3)CTRP3抑制介导的中间型(CD14^++CD16^+)单核细胞IL-6和TNF-α的表达(P值<0.05)。(4)中间型单核细胞上的ERK1/2和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脂肪酶介导的炎症活化过程(P<0.05)。结论:干预CTRP3可能成为一种改善AMI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中间型(cd14^++cd16^+)单核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