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淋巴细胞CD16+CD56表达率对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鉴别诊断的价值
1
作者 季素芳 郭晓珺 +3 位作者 丁韧烨 吴海兵 曾惠 李园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CD16+CD56表达率对不同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N28例正常对照者、47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1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CD16+CD56表达率对不同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N28例正常对照者、47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1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1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3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1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6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和1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16+CD56表达率。结果ITP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16+CD56表达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A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于MDS(P〈0.05);白血病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ALL组、ANLL组、CML组、CLL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16+CD56表达率随病情发展、复发而降低,病情控制缓解而上升;AIHA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CD16+CD56表达率的检测对鉴别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有重要意义,对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6 cd56 血小板减少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肝脏患者外周血CD4+、CD8+和CD16+56+细胞亚群变化
2
作者 杨婉凤 金树根 +4 位作者 汤小青 彭志云 杨协珍 董惠芳 陈建杰 《世界肿瘤杂志》 2002年第2期119-122,136,共5页
目的:观察肝病患者PBMC中CD3+、CD4+、CD8+、CDl6+56+细胞亚群变化研究其在肝脏损伤中的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病患者PBMC中CD3+、CD4+、CD8+、CDl6+56广卜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肝病患者除重型肝炎CD3+下降外,其他急慢性肝病组... 目的:观察肝病患者PBMC中CD3+、CD4+、CD8+、CDl6+56+细胞亚群变化研究其在肝脏损伤中的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病患者PBMC中CD3+、CD4+、CD8+、CDl6+56广卜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肝病患者除重型肝炎CD3+下降外,其他急慢性肝病组CD3+稍有上升。重型肝炎、慢乙肝活动期和急性肝炎CD4+下降而慢乙肝静止期、失代偿期肝硬化、恶性肿瘤CD4+下降不明显,而代偿期肝硬化CD4+反而上升。除肝硬化CD8+下降外,其他肝病组则上升。肝病CD4+/CD8+变化与CD4+相类似。除重型肝炎和慢乙肝CDl6+56+变化不明显,失代偿期肝硬化、急性肝炎、代偿期肝硬化和恶性肿瘤CDl6广卜56+下降。相关分析发现,肝病患者CDl6+56+与CD3+和CD4+/CD8+负相关,仅CD8+与急、慢性肝损伤指标有关。结论:PBMC中CD3+、CD4+、CD8+、CDl6+56+细胞亚群的检测在肝病的诊治应用意义有限,不宜仅单凭CD4+、CDl6+56+和CD4+/CD8+上升与否和CD8+下降与否来评判疾病和治疗效果,进一步结合其他亚群标志物可能更有利于疾病机制研制了解和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外周血 cd4+ cd8+ cd16+56+ 细胞亚群 检测 自然杀伤性T细胞 肝癌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伴有CD16+/CD56+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3
作者 孔黛 张茵 +5 位作者 马保根 朱尊民 刘忠文 陈玉清 时杰 程薇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20期1-2,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伴有CD16+/CD56+的临床特征、LDH的变化、免疫学表型及染色体核型特征及预后。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119例非M3型AML患者,进行了细胞形态学、免疫细胞...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伴有CD16+/CD56+的临床特征、LDH的变化、免疫学表型及染色体核型特征及预后。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119例非M3型AML患者,进行了细胞形态学、免疫细胞学、染色体,及基因学的检查。对诊断为急性髓性白血病伴有CD16+/CD56+的38例患者,分析了临床特征、LDH的变化,染色体核型表达、诱导缓解率及对其预后进行了评判,并与AMLCD56-CD16-进行了比较。结果:38例AMLCD16+/CD56+多分布于M2、M5,分别占55.26%、23.68%。M6中未见到CD16、CD56抗原表达。22例AMLCD56+/CD16+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30例AMLCD56-CD16-伴肝/脾/淋巴结肿大。AMLCD16+/CD56+LDH均值为956.68&#177;842.75,AMLCD56-CD16-LDH均值为498.83&#177;455.77,有统计学差异。AMLCD56+/CD16+中有22例出现了核型异常,主要为t(8,21)、+4、+8、+21;23例AMLCD56-CD16-存在核型异常。两组化疗缓解率分别为44.7%、73%,存在明显差别。且AMLCD56+/CD16+缓解时间短,生存期短,与CD56-CD16-AML相比较,P值分别为0.032、0.047,有统计学差异。结论:AMLCD56+/CD16+多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LDH水平升高、染色体核型异常较常见,缓解率较低,复发率较高,预后较AMLCD56-CD16-差。在巩固治疗中给予大剂量的化疗和尽早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cd16 cd56 染色体核型 预后
下载PDF
CD16a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
4
作者 李贞 李岩 周玙娇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6期892-894,905,共4页
目的探讨CD16a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患者86例,所有入选者均进行CD16a mRNA检测。比较病灶组织与病灶旁正常组织中CD16a mRNA含量,另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发病位置、病理分型、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 目的探讨CD16a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患者86例,所有入选者均进行CD16a mRNA检测。比较病灶组织与病灶旁正常组织中CD16a mRNA含量,另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发病位置、病理分型、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情况,分析癌组织中CD16a mRNA表达与上述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病灶旁正常肠壁组织中CD16a mRNA含量的△Ct值为(6.28±0.65),高于病灶组织的(5.51±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发病位置、病理分型、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CD16a mRNA表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6a mRNA表达在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存在较大差异,癌组织中其水平较低,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CD16a mRNA水平与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无法判断结直肠癌患者疾病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d16a mRNA 病灶组织 病理分型 病理分期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AECOPD合并肺炎患者外周血CD16^(+)/56^(+)NK细胞及IL-12p70、IL-10、IL-4、IFN-γ表达水平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于书娴 张威 +4 位作者 刘汶睿 周建刚 高丽娜 李宗广 俞军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7期1024-1029,共6页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炎患者外周血CD16^(+)/56^(+)自然杀伤(NK)细胞、白介素-12p70(IL-12p70)、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74例AECOPD患者,根据是否...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炎患者外周血CD16^(+)/56^(+)自然杀伤(NK)细胞、白介素-12p70(IL-12p70)、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74例AECOPD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肺炎分为单纯AECOPD组89例、AECOPD合并肺炎组185例(根据肺炎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85例、非重症组100例),检测患者入院时外周血CD16^(+)/56^(+)NK细胞及IL-12p70、IL-10、IL-4、IFN-γ表达水平。结果AECOPD合并肺炎组血清IL-12p70、IL-10、IL-4、IFN-γ水平均高于单纯AECOPD组,且重症组均高于非重症组(P<0.05),但不同组外周血CD16^(+)/56^(+)NK细胞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显示,AECOPD患者血清IL-12p70与IL-10、IL-4、IFN-γ表达呈正相关(P<0.05),但外周血CD16^(+)/56^(+)NK细胞与血清IL-12p70、IL-10、IL-4、IFN-γ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IL-12p70、IL-10、IL-4、IFN-γ及四者联合预测AECOPD合并肺炎的AUC分别为0.677、0.778、0.618、0.717、0.789,预测AECOPD合并重症肺炎的AUC分别为0.600、0.682、0.611、0.598、0.687。结论AECOPD合并肺炎患者血清IL-12p70、IL-10、IL-4、IFN-γ表达均明显升高,且在重症肺炎中表达更高,其中以IL-10、IFN-γ对AECOPD合并肺炎预测价值较高,而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cd16^(+)/56^(+)自然杀伤细胞 白介素-12p70 白介素-10 白介素-4 干扰素-Γ
下载PDF
脑膜瘤中CD16和b-F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王琼 张金生 +1 位作者 汪伟波 任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9期840-842,847,共4页
目的通过探讨脑膜瘤中CD16和b-FGF的表达情况,为其诊断提供方法。方法分析110例脑膜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CD16在91.8%的脑膜瘤中表达(101/110),其中肿瘤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质均阳性者占97.0%(98/10... 目的通过探讨脑膜瘤中CD16和b-FGF的表达情况,为其诊断提供方法。方法分析110例脑膜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CD16在91.8%的脑膜瘤中表达(101/110),其中肿瘤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质均阳性者占97.0%(98/101),仅有核阳性者占3.0%(3/101);b-FGF在98.2%的脑膜瘤中表达(108/110),其中细胞核加细胞质的共同阳性占86.1%(93/108),仅有核阳性占13.9%(15/108)。CD16与b-FGF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FGF的表达阳性率高于CD16。CD16与b-FGF在脑膜瘤中的表达没有相关性。CD16和b-FGF在WHO 1级、2级和3级脑膜瘤中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CD16和b-FGF在不同组织学亚型脑膜瘤中的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10例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10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0例平滑肌瘤和10例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CD16为阴性。b-FGF在10例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10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0例平滑肌瘤中核阳性,在10例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为阴性。结论CD16和b-FGF在脑膜瘤中弥漫强表达,而且CD16在对照组中不表达,CD16可以用于脑膜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6 B-FGF 脑膜瘤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下调肾移植受者NK细胞CD226和CD16的表达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志佳 于涛 +5 位作者 孙曙 王爽 肖漓 李州利 蔡明 石炳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91-1395,共5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自然杀伤(NK)细胞活化性受体CD226以及CD1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肾移植术后CMV感染期和稳定期、肾移植术后稳定期受者和健康对照者NK细胞CD226和CD16的表达。结果肾移植受者...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自然杀伤(NK)细胞活化性受体CD226以及CD1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肾移植术后CMV感染期和稳定期、肾移植术后稳定期受者和健康对照者NK细胞CD226和CD16的表达。结果肾移植受者发生CMV感染者与CMV感染恢复期、稳定受者组和健康对照组NK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均无明显差异。但CMV感染组外周血CD226^+NK细胞占NK细胞比例为(75.06±13.65)%,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的(88.28±11.98)%和肾功能稳定组的(87.53±6.43)%;感染恢复期患者CD226^+NK细胞比例恢复至(88.37±8.91)%,与稳定受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CMV感染组的NK细胞CD226平均荧光强度(MFI)与稳定受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别,而CMV感染恢复期患者NK细胞CD226的MFI明显高于上述3组。CMV感染组CD16^+NK细胞占NK细胞比例下降为(75.06±13.65)%,显著低于稳定受者组的(88.28±11.98)%和健康对照的(90.35±10.07)%,而恢复期CD16^+NK细胞比例回升到(86.30±14.01)%,与稳定受者组和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NK细胞CD16的MFI在感染期和恢复期与稳定受者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 CMV感染可引起NK细胞CD226和CD16表达下调,而在感染恢复期CD226和CD16表达恢复,提示CD226和CD16参与肾移植受者NK细胞抗CMV感染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肾移植 cd226 cd16 自然杀伤细胞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高通量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患者IL-17、CD16表达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徐明芝 安娜 +2 位作者 陈汝满 白亚飞 贺纪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641-1646,共6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HFD)与血液透析滤过(HDF)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IL-17、CD16表达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CRF患者131例,采用HFD治疗的67例患者为HFD组,64例采用HDF治疗的患者为HDF组,另收集同期在...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HFD)与血液透析滤过(HDF)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IL-17、CD16表达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CRF患者131例,采用HFD治疗的67例患者为HFD组,64例采用HDF治疗的患者为HDF组,另收集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HFD组、HDF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IL-17与CD16水平,并比较治疗后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IL-17与CD16在CRF中的诊断价值,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并发高血压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前HFD组与HDF组的IL-1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与HDF组的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HFD组与HDF组的IL-17均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治疗后的IL-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FD组IL-17高于HDF组(P<0.05)。治疗前HFD组与HDF组的CD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与HDF组的CD1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HFD组与HDF组的CD16均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治疗后的CD1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FD组CD16低于HDF组(P<0.05)。ROC曲线显示IL-17曲线下面积为0.914,CD16曲线下面积为0.889,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964,HFD组与HDF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率失常和低血压上HFD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HDF组(P<0.05),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水平血磷,IL-17,低水平CD16是CRF患者并发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FD与HDF均会降低患者的IL-17,提高CD16,且HDF改善程度更好,两种方式疗效无明显区别。HFD可以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心律不齐以及低血压的概率,高水平血磷,IL-17,低水平CD16是CRF患者并发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慢性肾衰竭 IL-17 cd16
下载PDF
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解志刚 郭 宁 +4 位作者 施 明 冯健男 孙瑛勋 于 鸣 沈倍奋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 克隆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重、轻链可变区(VH,VL)基因并合成单链抗体(ScFv)基因。方法 从分泌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88-9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技术获得抗CD16单克隆抗体的VH、VL基因。用连接肽(Linker)将VH和VL连... 目的 克隆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重、轻链可变区(VH,VL)基因并合成单链抗体(ScFv)基因。方法 从分泌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88-9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技术获得抗CD16单克隆抗体的VH、VL基因。用连接肽(Linker)将VH和VL连接成具有VH-Linker-VL结构的ScFv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cDNA3.1(+),并转染COS-7细胞。结果VH基因长度为354bp,属于鼠抗体可变区重链基因家族I(B)亚群;VL基因长度为333bp,属于鼠抗体可变区 kappa轻链基因家族Ⅲ亚群。采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到ScFv的表达。结论 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VH与VL基因的克隆和ScFv基因的构建为基于CD16的导向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cd16 抗体 可变区基因 基因表达 免疫疗法
下载PDF
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在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中的检测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鑫 张国民 +2 位作者 牛兴杰 李萍 张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24-1127,1130,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在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4月我院住院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156例,其中并发感染患者95例作为感染组,未并发感染患者61例作为未感染组;感染组95例患者中,将... 目的:探讨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在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4月我院住院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156例,其中并发感染患者95例作为感染组,未并发感染患者61例作为未感染组;感染组95例患者中,将治疗后好转患者51例作为预后良好组,病情恶化自动出院或死亡患者44例作为预后不良组。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TNF-α以及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PCT、TNF-α及CD14^+CD16^+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PCT、TNF-α及CD14^+CD16^+水平对肝衰竭感染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6(95%CI 0.768~0.905)、0.791(95%CI 0.71~0.863)、0.838(95%CI 0.791~0.92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81、19.85、9.72。CD14^+CD16^+水平与PCT、TNF-α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PCT、TNF-α及CD14^+CD16^+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PCT、TNF-α及CD14^+CD16^+水平对肝衰竭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95%CI 0.712~0.853)、0.769(95%CI 0.708~0.843)、0.802(95%CI 0.772~0.895),最佳截断值为5.40、24.25、12.02。结论:CD14^+CD16^+水平对肝衰竭患者并发感染具有着较高的临床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治疗监测指标之一,指导临床方案的拟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cd16^+ 肝衰竭 感染 降钙素原 TNF-Α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的水平及其对LPS和IL-15刺激的反应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孟雪 甘华 +1 位作者 沈清 汤为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6-141,共6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的比例及脂多糖(LPS)联合白细胞介素15(IL-15)对其的影响,以了解炎症性免疫反应在T2DM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对28例T2DM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CD1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的比例及脂多糖(LPS)联合白细胞介素15(IL-15)对其的影响,以了解炎症性免疫反应在T2DM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对28例T2DM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CD16+单核细胞的比例,并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LPS和IL-15干预4 h,收集PBMC和培养上清。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BMC内STAT5和p-STAT5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p-STAT5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外周血25-羟维生素D3[25(OH)D3]和IL-6浓度,免疫比浊法检测其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ELISA法检测LPS和IL-15干预后细胞培养上清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浓度。结果:T2DM组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与血清CRP和IL-6水平呈正相关(r=0.394,P<0.05和r=0.741,P<0.01),与25(OH)D3浓度呈负相关(r=0.409,P<0.01),且25(OH)D3水平与CRP和IL-6水平均呈负相关(r=-0.479和r=-0.774,均P<0.01),LPS联合IL-15刺激后PBMC的p-STAT5蛋白表达水平和PBMC培养上清IL-6、MCP-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T2DM患者p-STAT5的表达存在激活现象。结论:T2DM患者体内存在单核细胞功能紊乱,这种功能紊乱可能与活性维生素D3不足有关,二者可能参与了T2DM患者体内免疫炎症反应并与微炎症互为因果,从而导致了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TAT5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cd14+cd16+单核细胞 脂多糖类 白细胞介素15 STAT5通路
下载PDF
高纯度CD3^-CD56^+CD16^+NK细胞体外扩增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熊丹 杨志刚 +2 位作者 李庆华 吴祖常 吕俊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310-1315,共6页
本研究探索高纯度CD3-CD56+CD16+NK细胞体外扩增技术。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分离出高纯度的CD3-CD56+CD16+NK细胞,置于含10%人AB血清的造血干细胞培养基(SCGM)中,加入细胞因子IL-2、IL-15、SCF组成不同培养体系进行体外扩增。采用... 本研究探索高纯度CD3-CD56+CD16+NK细胞体外扩增技术。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分离出高纯度的CD3-CD56+CD16+NK细胞,置于含10%人AB血清的造血干细胞培养基(SCGM)中,加入细胞因子IL-2、IL-15、SCF组成不同培养体系进行体外扩增。采用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和CCK-8试剂盒检测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等方法比较不同培养体系对NK细胞增殖前后的数量、纯度及杀伤活性的影响;并采取相同方法对IL-2的浓度与NK细胞增殖效率及杀伤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发现,经免疫磁珠分选法所得的高纯度CD3-CD56+CD16+NK细胞扩增18天后,IL-2/IL-15/SCF组扩增倍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含细胞因子组的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提高,尤其是IL-2/IL-15组和IL-2/IL-15/SCF组在效靶比10∶1时杀伤活性均高达90%以上。低、中、高浓度IL-2组扩增倍数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对K562细胞杀伤率的比较上,高浓度组明显高于低、中浓度组(p<0.05)。结论:在10%人AB血清的SCGM中加入IL-2/SCF/IL-15细胞因子组合,可使经MACS纯化的NK细胞在体外高效地活化及增殖;本培养体系中IL-2浓度较低(<1 000U/ml)时,NK细胞的扩增效率及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与IL-2的浓度高低无相关性;而高浓度的IL-2(≥1 000U/ml)可进一步激活纯化后NK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cd56+cd16+NK细胞 MACS 细胞因子
下载PDF
CD16^+ 细胞表达与 NK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陆云 孔宪涛 +1 位作者 仲人前 张玲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7-178,共2页
CD16+细胞表达与NK活性的关系陆云孔宪涛①仲人前①张玲珍①(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科,上海200040)NK细胞(Naturalkilercels)是一组非抗原依赖性免疫效应细胞,在机体抗肿瘤、抗感染及其... CD16+细胞表达与NK活性的关系陆云孔宪涛①仲人前①张玲珍①(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核医学科,上海200040)NK细胞(Naturalkilercels)是一组非抗原依赖性免疫效应细胞,在机体抗肿瘤、抗感染及其他许多免疫反应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6 单克隆抗体 NK细胞 细胞活性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增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叶辛 张蕾 +4 位作者 臧艳 顾海慧 郭慧军 邓安梅 钱宝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治疗前组(n=31)、治疗后缓解组(n=25)和健康对照组(n=30)受检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采用ELISA方法...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治疗前组(n=31)、治疗后缓解组(n=25)和健康对照组(n=30)受检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NF-α、IL-12和IL-10浓度,使用Sysmex XE-2100做血小板计数。结果 CD14+CD16+单核细胞(%):ITP患者治疗前组、治疗后缓解组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49±0.87vs 2.60±0.75 vs 1.10±0.58(P<0.01);TNF-α,IL-12和IL-10在3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TP患者治疗前组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与血小板计数,TNF-α和IL-10浓度具有相关(r=-0.623;r=0.492;r=-0.661,P<0.05)。结论 CD14+CD16+单核细胞数量在ITP患者中明显增高,并且与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相关,提示CD14+CD16+单核细胞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的表达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为未来临床判断ITP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原发免疫性 单核细胞 cd14+cd16+ 细胞因子 临床意义
下载PDF
RACE策略克隆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 被引量:4
15
作者 解志刚 郭宁 +4 位作者 冯健男 施明 孙瑛勋 于鸣 沈倍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83,共2页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mAb)应用于人体治疗首先需对其进行基因工程化改造.目前, 常用的克隆mAb可变区基因的方法, 是利用抗体可变区内骨架区(FR)序列的保守性, 设计一组通用引物, 采用RT-PCR法扩增可变区基因[1,2].但由于引物的简并性, 克...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mAb)应用于人体治疗首先需对其进行基因工程化改造.目前, 常用的克隆mAb可变区基因的方法, 是利用抗体可变区内骨架区(FR)序列的保守性, 设计一组通用引物, 采用RT-PCR法扩增可变区基因[1,2].但由于引物的简并性, 克隆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改变抗体可变区两侧(FR1、FR4)的氨基酸序列, 这些改变可能导致基因工程抗体亲和力降低[3].我们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 采用5′-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 RACE)克隆的策略, 获得了抗人CD16 mAb轻链可变区(VL)基因的真实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E策略 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 基因克隆 基因序列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14^(high)CD16^+单核细胞表达特点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昂 闫伟伟 +2 位作者 张纪元 王福生 邹正升 《肝脏》 2016年第10期819-82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CD14^(high)CD16^+单核细胞频率、功能特点以及与疾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荧光抗体标记结合多色流式技术,检测CHB患者外周血CD14^(high)CD16^+单核细胞频率及表面TLR2分子的表达,用LPS刺激...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CD14^(high)CD16^+单核细胞频率、功能特点以及与疾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荧光抗体标记结合多色流式技术,检测CHB患者外周血CD14^(high)CD16^+单核细胞频率及表面TLR2分子的表达,用LPS刺激及细胞内染色方法检测CHB患者外周血CD14^(high)CD16^+单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的CD14^(high)CD16^+单核细胞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CHB患者CD14^(high)CD16^+单核细胞频率与ALT呈负相关(R=0.739,P<0.01),与HBV DNA载量成正相关(R=-0.283,P=0.008);CHB患者外周血CD14^(high)CD16^+单核细胞上TLR2的表达高于其他两个亚群;免疫活化CHB患者外周血在LPS刺激后,CD14^(high)CD16^+单核细胞亚群分泌IL-6的能力均高于CD14highCD16-和CD14lowCD16+单核细胞亚群。结论 CD14^(high)CD16^+单核细胞可能在清除肝炎病毒及肝脏免疫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cd16 TOLL样受体2 单核细胞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CD3/HLA-DR及CD3/CD16+56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谭峰 顾卫 +3 位作者 黄涛 王金良 吴海科 黄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05-506,共2页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cd3/cd16+56 外周血 淋巴细胞 cd3/HLA-DR
下载PDF
CD14^(+)CD16^(-)HLA^(-)DR^(+)与PD-1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璐 王巍 +5 位作者 李婵 姚学敏 么伟楠 陈明达 宋君利 贾敬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949-952,共4页
目的分析CD14^(+)CD16^(-)HLA^(-)DR^(+)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D-1单抗进行... 目的分析CD14^(+)CD16^(-)HLA^(-)DR^(+)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D-1单抗进行干预治疗;采用RECIST Version1.1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追踪,记录患者生存率。结果CD14^(+)CD16^(-)HLA^(-)DR^(+)组患者采用PD-1单抗治疗后的疗效明显优于CD14^(+)CD16^(-)HLA^(-)DR^(-/lo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CD16^(-)HLA^(-)DR^(+)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优于CD14^(+)CD16^(-)HLA^(-)DR^(-/low)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CD16^(-)HLA^(-)DR^(+)是非小细胞肺癌采用PD-1单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PD-1单抗治疗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CD14^(+)CD16^(-)HLA^(-)DR^(+)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生存期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cd16^(-)HLA^(-)DR^(+) 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抗 预后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单核细胞CD14^+/CD16^+表达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宏向 李秋环 +3 位作者 张纪芸 孙念政 郑楠 许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中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 ,用放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中IL 6 ,IL 10和TNF α水平 ,用Bactec 912 0细菌培养系统进行血...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中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 ,用放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中IL 6 ,IL 10和TNF α水平 ,用Bactec 912 0细菌培养系统进行血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组血中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 ,IL 6 ,TNF 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组和非败血症组 (P <0 0 1) ,而IL 10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组和非败血症组 (P <0 0 1) ;非败血症组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败血症组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与其IL 6 ,TNF 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与IL 10呈负相关 (P <0 0 1) ;败血症组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随病情好转而逐渐降低 ,病情危重时则持续高表达。结论 :新生儿血中单核细胞CD14+ CD16 + 表达水平仅在败血症时显著增高 ,并随病情而变化 ,因此 ,它可能对败血症具有诊断意义 ,与败血症的预后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新生儿 流式细胞术 单核细胞 cd14^+/cd16^+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培养过程中CD16及CD11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黎阳 吴燕峰 +6 位作者 曾颖 方建培 魏菁 周敦华 郭海霞 黄绍良 林永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2-886,共5页
背景:由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上表达的CD16和CD11a均与其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直接接触杀伤的抗肿瘤效应密切相关,因此了解两种细胞扩增过程中这两种分子表达的强弱,对根据免疫效应细胞的最终用途决... 背景:由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上表达的CD16和CD11a均与其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直接接触杀伤的抗肿瘤效应密切相关,因此了解两种细胞扩增过程中这两种分子表达的强弱,对根据免疫效应细胞的最终用途决定两种细胞的最佳收获时机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CD16和CD11a表达的变化规律。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移植免疫学动态观察,于2006-09/2008-03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完成。材料:脐血来自本院健康足月妊娠产妇。方法:采用Ficoll-Hypaque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体积分数为0.15胎牛血清的IMDM,双抗生素青、链霉素各1×105U/L24孔培养板中,在培养体系中加入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15、干细胞因子及FLT3L制备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每隔3天半量换液及全量补充上述细胞因子。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56+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以及CD3-CD56+自然杀伤细胞在4周培养过程中CD16和CD11a表达的变化。结果:CD16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上的表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在两类细胞上均在培养的第4周达到最高峰,分别为(55.99±3.90)%和(7.86±1.66)%,但CD16在自然杀伤细胞上表达比例较低,整个培养过程中自然杀伤细胞上CD16的均数表达没有超过8%。CD11a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培养的第3周,自然杀伤细胞培养的第2周达到最高峰,分别为(49.32±6.32)%和(82.31±11.33)%,之后逐渐出现下降,到培养第4周几乎消失。结论:CD16和CD11a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上的表达随培养时间呈动态变化,使用单克隆抗体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效应时,细胞的收获期可在细胞培养的第4周,利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直接杀伤效应进行细胞过继免疫,那么收获细胞的时间以细胞培养的第3周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cd16 cd11A 过继免疫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