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白细胞介素-37和CD24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1
作者 叶琛 姜丽琴 +1 位作者 曾海克 邓文 《癌症进展》 2024年第8期897-901,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白细胞介素-37(IL-37)和CD24对上皮性卵巢癌(EOC)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60例EOC患者、6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EOC组、良性组和健康组,比较3组...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白细胞介素-37(IL-37)和CD24对上皮性卵巢癌(EOC)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60例EOC患者、6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EOC组、良性组和健康组,比较3组受试者及不同预后EOC患者血浆PLT、D-D、FIB水平和血清IL-37、CD24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LT、D-D、FIB、IL-37、CD24单独及联合检测对EOC的诊断效能,以及对EOC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EOC患者PLT、D-D、FIB、IL-37和CD24水平均高于良性组和健康组(P﹤0.05),良性组患者PLT、D-D、FIB、IL-37和CD24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ROC曲线显示,PLT+D-D+FIB+IL-37+CD24五者联合检测诊断EO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60例EOC患者中,生存48例,死亡12例。死亡EOC患者血浆PLT、D-D、FIB水平和血清IL-37、CD24水平均高于生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PLT+D-D+FIB+IL-37+CD24五者联合检测预测EOC患者预后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T、D-D、FIB、IL-37和CD24联合检测诊断EOC及预测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较高,对EOC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血小板 白细胞介素-37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cd24 诊断价值 预后评估
下载PDF
CD37基因在不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汪莉萍 陈红松 +2 位作者 魏来 费然 陈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391-393,共3页
目的了解CD37基因在正常组织、肝细胞、肝癌组织和各种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RT-PCR方法检测睾丸组织、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11种肿瘤细胞株和正常肝细胞中CD37的表达。结果CD37在MCF-7、HeLa、MEL-ED1、Huh7、HLE、NCI-H446、... 目的了解CD37基因在正常组织、肝细胞、肝癌组织和各种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RT-PCR方法检测睾丸组织、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11种肿瘤细胞株和正常肝细胞中CD37的表达。结果CD37在MCF-7、HeLa、MEL-ED1、Huh7、HLE、NCI-H446、BGC-823、SK-N-SH、LS-174-T、CNE、Eca-109和L-02细胞株中均不表达;而在睾丸组织、肝癌组织、癌旁组织、Burkitt's淋巴瘤细胞Naml-wa和肝癌细胞HepG2中均表达。结论CD37的表达可能与某些肿瘤如Burkitt's淋巴瘤和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7 肿瘤细胞 4跨膜蛋白超家族(TM4Sr)
下载PDF
IL-37b作用于树突状细胞CD39/ATP轴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树岗 贾超 宋远瑛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8,共8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7b重组蛋白(rmIL-37b)通过调节CD39/ATP轴抑制树突状细胞(DC)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TL)、CIA模型组、rmIL-37b 5μg/kg组、rmIL-37b 10μg/kg组,每组各10只...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7b重组蛋白(rmIL-37b)通过调节CD39/ATP轴抑制树突状细胞(DC)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TL)、CIA模型组、rmIL-37b 5μg/kg组、rmIL-37b 10μg/kg组,每组各10只。除了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含有卡介苗的完全弗氏佐剂和牛Ⅱ型胶原混合乳液免疫刺激,建立CIA模型。确定建模成功当天(D0),rmIL-37b组分别尾静脉注射5μg/kg、10μg/kg rmIL-37b;CTL组和CIA模型组注射相同体积的(1 ml/kg)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5 d。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Nod样受体蛋白3(NRPL3)炎症小体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另外试剂盒检测血清三磷酸腺苷(ATP)和免疫学指标。结果与CIA模型组相比,rmIL-37b 10μg/kg组大鼠足容积、AI值、NLRP3炎症小体表达量、血清ATP、IL-1β、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Ⅱ型胶原抗体亚型(anti-ColⅡ-IgG、anti-ColⅡ-IgG2a)水平均降低,同时DC表面CD39分子表达量升高(P<0.05)。H&E染色显示,rmIL-37b 10μg/kg组大鼠关节损伤明显减轻。结论rmIL-37b可通过上调DC表面CD39分子表达,促进ATP水解,进而抑制滑膜组织中NLRP3炎症小体及炎症因子的表达,达到减轻RA模型大鼠关节炎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7b重组蛋白 类风湿性关节炎 树突状细胞 cd39/ATP轴 CIA大鼠模型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与IL-37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沈伟 何林波 唐灵通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500-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与IL-37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ITP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患者记为治疗前组(n=32),治疗后缓解患者记为治疗后缓解组(n=26)]...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与IL-37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ITP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患者记为治疗前组(n=32),治疗后缓解患者记为治疗后缓解组(n=26)]和同时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对照组30例(记为健康组)为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水平,三组均采用Sysmex XN-1000行血小板计数,采用Pearson法分析ITP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与IL-37表达水平及血小板计数相关性。结果治疗前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后缓解组、健康组明显低,而IL-37水平较治疗后缓解组、健康组明显高(P<0.01);治疗后缓解组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血小板计数、IL-37水平与健康组相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ITP患者外周血中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与IL-37呈明显负相关(r=-0.478,P<0.01),但与血小板计数呈明显正相关(r=0.422,P<0.01)。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中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血清IL-37水平明显升高,且CD4^+ T淋巴细胞阳性率与IL-37、血小板计数有明显相关性,提示CD4^+ T淋巴细胞和IL-37可能与ITP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cd4^+ T淋巴细胞 IL-37 血小板计数 相关性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7在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为民 许帅 +3 位作者 董宁 祝筱梅 张庆红 姚咏明 《感染.炎症.修复》 2014年第1期3-6,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37(IL-37)在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磁性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CD4^+CD25^+Treg,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其分离纯度,观察刺激剂组(每1×10~5个CD4^+CD25^+Treg细胞加入20...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37(IL-37)在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磁性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CD4^+CD25^+Treg,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其分离纯度,观察刺激剂组(每1×10~5个CD4^+CD25^+Treg细胞加入20μl Dynabeads Human Treg Expander)、非刺激剂组、空白对照组(单纯10%FCS-RPMI 1640培养)CD4^+CD25^+Treg细胞增殖活性及其差异。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共聚焦技术检测IL-37的表达水平与定位改变。结果:MACS分离人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纯度为93%,台盼蓝染色细胞活性为98%。与非刺激剂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刺激剂组CD4^+CD25^+Treg增殖活性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非刺激剂组与空白对照组其增殖活性差异无显著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CD4^+CD25^+Treg细胞表达IL-37,在刺激剂作用下随作用时间延长IL-37表达量增加。免疫荧光显微镜和免疫荧光共聚焦图像显示,刺激72 h后IL-37在CD4^+CD25^+Treg细胞内明显表达,并且在细胞质中表达丰富,近胞膜处表达密度较高。结论:IL-37在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中表达,当受到有效刺激后IL-37表达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cd4+cd2 5+Treg细胞 白细胞介素-37 表达
下载PDF
3组癌细胞系中CD37和CD53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珊珊 方伟岗 +2 位作者 任秀花 闫爱华 沈琼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 :观察 3组癌细胞系中TM4SF蛋白CD37、CD5 3的表达。方法 :利用Northernblot杂交 ,观察CD37、CD5 3mRNA在人前列腺癌细胞、肺癌细胞和人黑色素瘤细胞 3组 8种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和结论 :TM4SF蛋白CD37、CD5 3在前列腺癌细胞、肺... 目的 :观察 3组癌细胞系中TM4SF蛋白CD37、CD5 3的表达。方法 :利用Northernblot杂交 ,观察CD37、CD5 3mRNA在人前列腺癌细胞、肺癌细胞和人黑色素瘤细胞 3组 8种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和结论 :TM4SF蛋白CD37、CD5 3在前列腺癌细胞、肺癌细胞以及黑色素瘤细胞系中均不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肺肿瘤 黑色素瘤 cd37 cd53
下载PDF
中国人β地中海贫血CD37(TGG→TAG)突变的血液学特点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秦丹卿 姚翠泽 +3 位作者 王继成 梁杰 包秀琴 杜丽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β地中海贫血CD37(TGG→TAG)突变类型的血液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指导。方法对于产前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提示为β地中海贫血突变携带者的病例采用液相芯片法及β珠蛋白基因DNA测序方法进行基因诊断,并对检测到... 目的探讨中国人β地中海贫血CD37(TGG→TAG)突变类型的血液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指导。方法对于产前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提示为β地中海贫血突变携带者的病例采用液相芯片法及β珠蛋白基因DNA测序方法进行基因诊断,并对检测到CD37(TGG→TAG)突变的携带者病例进行回顾性血液学特点分析。结果共检出12例β地中海贫血CD37(TGG→TAG)突变阳性病例,其中11例为单纯杂合子,1例为杂合子合并(--SEA/)型α地中海贫血杂合缺失,未检出该突变纯合子病例。结论β地中海贫血CD37(TGG→TAG)突变导致β0地中海贫血,其杂合子多有轻度贫血或无贫血症状,极个别病例表现中度贫血。杂合子合并(--SEA/)型α地中海贫血杂合缺失的血液学表型与单纯CD37(TGG→TAG)突变杂合子类似,未有明显减轻其临床表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cd37突变 基因型 表型
下载PDF
CD137信号对CIK细胞增殖和功能的调节作用
8
作者 朱必清 居颂文 +2 位作者 张锦英 仇红霞 束永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9-153,239,共6页
目的:探讨CD137信号对CIK细胞的增殖和功能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实验组在常规CIK培养体系中加入CD137单抗(CD137-CIK组),对照组在常规CIK培养体系中加入鼠IgG1同型对照(IgG1-CIK组)。苔盼蓝拒染法细... 目的:探讨CD137信号对CIK细胞的增殖和功能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实验组在常规CIK培养体系中加入CD137单抗(CD137-CIK组),对照组在常规CIK培养体系中加入鼠IgG1同型对照(IgG1-CIK组)。苔盼蓝拒染法细胞计数分析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及细胞内因子的表达;LDH酶释放法检测CI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CD137-CIK组细胞体外扩增效率显著高于IgG1-CIK组,CD137-CIK组细胞浓度最高达(9.87±0.57)×106/ml;IgG1-CIK组最高为(7.02±0.68)×106/ml;CD137-CIK组和IgG1-CIK组细胞中CD3+CD56+细胞比例至28天分别达到(39.86±4.69)%和(29.14±5.12)%(P<0.05);经CD137mAb作用后,其体外杀伤肺癌细胞株A549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0、7、14、21天流式检测IFN-γ表达,实验组CD3+CD56+细胞IFN-γ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CD137mAb介导的共刺激信号可以促进CIK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并增强CIK细胞体外抗瘤作用。其中CD137-CIK组CD3+CD56+细胞的比例及其IFN-γ表达显著提高,这可能是CD137信号增强CIK抗瘤作用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l37mAb CIK细胞:cd3^+cd56^+细胞
下载PDF
CD37在恶性B细胞中表达意义的探讨
9
作者 王蔚 李燕 +6 位作者 高丽 徐韶华 龚明 黄泛舟 李振玲 陈艳荣 马一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4-647,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CD37抗原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及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细胞中表达的意义。利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骨髓标本、B-ALL标本及B-NHL标本细胞中CD37的表达。结果表明,20例B-ALL细胞[初治5例,伴微小残留病(M... 本研究旨在探讨CD37抗原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及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细胞中表达的意义。利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骨髓标本、B-ALL标本及B-NHL标本细胞中CD37的表达。结果表明,20例B-ALL细胞[初治5例,伴微小残留病(MRD)15例]低表达CD37(1.04±0.24;1.50±0.89),正常前体B细胞也低表达CD37(1.64±0.52),3组间CD37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成熟B细胞和BNHL细胞均高表达CD37(14.23±7.84和14.53±10.93),它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B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的CD37表达水平比较显示,B祖细胞低表达CD37(0.88±0.17),B前体细胞CD37表达增高(2.44±0.69),成熟B细胞CD37表达最高。结论:低表达CD37并非B-ALL细胞所特有。幼稚B细胞低表达CD37,随着B细胞的成熟CD37的表达强度逐渐升高,亦即CD37在B细胞中的表达与细胞的良恶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7 恶性B细胞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BDNF、IL-37、sCD44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
10
作者 陈果 郭颖卓 王华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6期1955-1958,1976,共5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37(IL-37)、可溶性CD44(sCD44)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45例(45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收治的45例(45眼)白内障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37(IL-37)、可溶性CD44(sCD44)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45例(45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收治的45例(45眼)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视野平均缺损(MD)值评估观察组患者视神经损伤程度,并将患者分成轻度组24例(24眼)、中度组12例(12眼)、重度组9例(9眼)。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之间的房水BDNF、IL-37、sCD44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房水BDNF、IL-37、sCD44表达水平单独及三者联合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观察组患者房水BDNF、IL-37、sCD44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房水IL-37、sCD44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BDNF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重度组患者房水IL-37、sCD44表达水平高于中度组、轻度组,BDNF表达水平低于中度组、轻度组(P<0.05)。房水BDNF、IL-37、sCD44表达水平联合诊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曲线下面积为0.886,高于房水BDNF、IL-37、sCD44表达水平单独诊断的曲线下面积(P<0.05)。观察组患者房水中IL-37的表达水平与sCD44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BDNF表达水平与IL-37、sCD44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IL-37、sCD44表达水平升高,BDNF表达水平下降,联合检测房水BDNF、IL-37、sCD44表达水平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的诊断价值较高,且三者的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白细胞介素37 可溶性cd44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五联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37、IFN-γ、CD-62p、CD-4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安香珍 杨红霞 +3 位作者 邢燕军 王翠芳 田亚轻 李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28期3095-3097,共3页
目的探讨五联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IL-37、IFN-γ、CD-62p、CD-4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蜂针、蜂王浆、蜂蜡疗、正清风痛宁针、片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仅... 目的探讨五联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IL-37、IFN-γ、CD-62p、CD-4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蜂针、蜂王浆、蜂蜡疗、正清风痛宁针、片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正清风痛宁针和片序贯疗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37、IFN-γ、CD-62p、CD-41水平的变化,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IL-37、IFN-γ、CD-62p、CD-4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联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并可显著下调患者血清IL-37、IFN-γ、CD-62p和CD-4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IL-37 IFN-Γ cd-62p cd-41 五联疗法
下载PDF
一罕见β地贫基因CD37(TGG→TAG)突变复合ɑ地贫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育敏 李俭 +4 位作者 熊丹 阚丽娟 张水兰 汤花梅 张秀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1个罕见β地贫基因CD37(TGG→TAG)突变复合ɑ地贫家系的分子遗传学及血液学表型特征。方法采集该家系两代成员外周全血样本,并进行血液学表型以及红细胞参数和血红蛋白(Hb)分析。采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方法、PCR... 目的探讨1个罕见β地贫基因CD37(TGG→TAG)突变复合ɑ地贫家系的分子遗传学及血液学表型特征。方法采集该家系两代成员外周全血样本,并进行血液学表型以及红细胞参数和血红蛋白(Hb)分析。采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方法、PCR结合反向点杂交(PCR-RDB)法以及DNA测序方法对家系成员外周全血样本进行常见的地贫基因类型检测和β-珠蛋白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该家系成员中先证者及其父亲、大姐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分别为55.4 f L、67.8 f L和63.0 f 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分别为17.5 pg、21.0 pg和19.5 pg,血红蛋白A2(Hb A2)分别为5.9%、6.2%、4.9%;其母亲和二姐的MCV和MCH降低,但Hb分析结果均正常。基因分析结果示:先证者携带罕见β地中海贫血CD37(TGG→TAG)突变,其父亲和大姐携带CD37(TGG→TAG)突变复合-ɑ3.7杂合缺失,二姐携带-ɑ3.7杂合缺失,母亲未见异常。结论罕见β地贫基因CD37(TGG→TAG)突变复合-ɑ3.7杂合缺失的血液学表型与单纯CD37(TGG→TAG)突变杂合子类似,表现为轻型β地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Α地中海贫血 cd37(TGG→TAG) 点突变 家系
下载PDF
中药蜡疗止痛技术治疗风寒湿痹型骨痹及对血清IL-37、IFN-γ、CD-62p、CD-4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蜡疗止痛技术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膝关节炎(骨痹)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中药蜡疗对血清IL-37、IFN-γ、CD-62p、CD-41表达的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9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符合观察标准的研究病例10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中药蜡疗止痛技术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膝关节炎(骨痹)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中药蜡疗对血清IL-37、IFN-γ、CD-62p、CD-41表达的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9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符合观察标准的研究病例10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采取中西医结合药物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蜡疗止痛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改善情况、中医症状评分改善状况、基础血清生化学指标水平变化、特异性血清指标IL-37、IFN-γ、CD-62p、CD-41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显著高于对照组52%(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基础血清生化学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血清IL-37、IFN-γ、CD-62p、CD-41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血清IL-37、IFN-γ水平与中医症状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中药蜡疗能显著改善症状,提高类风湿膝关节炎治疗的临床疗效与预后;血清学指标IL-37、IFN-γ、CD-62p、CD-41可以用来预测风寒湿痹型类风湿膝关节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作为评估风寒湿痹型类风湿膝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痹 类风湿膝关节炎 中药蜡疗 IL-37 cd-62p IFN-Γ cd-41
下载PDF
IL-18和IL-37b对naive CD4^(+)T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在哮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君灵 湛萌萌 +3 位作者 谷芳秋 张钊龙 王思勤 何韶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683-2686,共4页
过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AA)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CD4^(+)T细胞相关亚型在A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IL)-18和IL-37b通过与IL-18Rα结合调控naive CD4^(+)T细胞的分化进而在AA中起拮抗作用。鉴于此,了解IL-18和I... 过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AA)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CD4^(+)T细胞相关亚型在A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IL)-18和IL-37b通过与IL-18Rα结合调控naive CD4^(+)T细胞的分化进而在AA中起拮抗作用。鉴于此,了解IL-18和IL-37b在AA naive CD4^(+)T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对于AA的病机、诊疗及其相关生物制剂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naive cd4^(+)T细胞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37b
下载PDF
IL-37对MHCC97H细胞CD133表达的调控作用初步研究
15
作者 黎鹏 杨煜鸿 +5 位作者 邱霖 陈丹蕊 郭燕娴 许忆恩 赵经哲 王森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5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IL-37对肝细胞癌的MHCC97H细胞CD133表达的影响。方法:肝癌细胞系MHCC97H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过表达IL-37组,利用lip3000试剂盒进行基因转染,PCR检测IL-37及CD133的表达。结果:过表达组IL-37m RNA上升了37%(P<0.05),显示成功... 目的:探讨IL-37对肝细胞癌的MHCC97H细胞CD133表达的影响。方法:肝癌细胞系MHCC97H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过表达IL-37组,利用lip3000试剂盒进行基因转染,PCR检测IL-37及CD133的表达。结果:过表达组IL-37m RNA上升了37%(P<0.05),显示成功过表达IL-37基因。过表达组CD133 m RNA下降了48%(P<0.05),显示过表达的IL-37抑制了CD133的m 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IL-37组细胞形态变为圆形,细胞体积缩小,细胞的数量也减少。结论:IL-37过表达抑制MHCC97H细胞的CD133的m RNA表达及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7 肝细胞癌 cd133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7与牙周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旭 谢琛 +1 位作者 高畅 郭竹玲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12期859-864,共6页
牙周炎为牙菌斑导致的牙周组织炎症,可累及牙骨质、牙周膜及牙槽骨,由CD4^(+)T细胞引发的免疫反应是牙周炎加重的关键因素,树突状细胞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ofNF⁃κB li⁃gand,RANKL)途径的激活是牙槽骨吸收... 牙周炎为牙菌斑导致的牙周组织炎症,可累及牙骨质、牙周膜及牙槽骨,由CD4^(+)T细胞引发的免疫反应是牙周炎加重的关键因素,树突状细胞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ofNF⁃κB li⁃gand,RANKL)途径的激活是牙槽骨吸收的重要环节,促炎因子IFN⁃γ、TNF⁃α、IL⁃1β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亦发挥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为IL⁃1家族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a~e共5个剪切变异体,其中由第4号外显子编码的三叶草β状结构对细胞因子和相应受体的结合具有重要作用。IL⁃37具有强大的抗炎和抑制自身免疫作用,可在caspase⁃1酶作用下进出细胞核,在细胞内与Smads蛋白结合调控促炎基因的转录;在细胞外IL⁃37可与IL⁃18结合蛋白结合,抑制促炎因子的产生。IL⁃37可通过抑制树突状细胞、CD4^(+)T细胞的增殖、分化,与Smads蛋白结合、抑制RANKL信号途径及促炎因子如IFN⁃γ、TNF⁃α的释放抑制牙周炎的进展,牙周组织IL⁃37浓度可作为牙周炎进展状态的监测指标。目前,鲜见关于抗炎因子IL⁃37与牙周炎相互作用的描述,本文对IL⁃37的结构功能及与牙周炎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7 牙周炎 免疫反应 cd4^(+)T细胞 树突状细胞 SMADS蛋白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AIDS患者血清IP-10、IL-37、Casp-1表达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安伟娜 李永勤 +3 位作者 孙文龙 杨学刚 赵静 石鹏辉 《传染病信息》 2021年第6期523-526,552,共5页
目的探究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10,IP-10)、IL-37、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Casp-1)在AIDS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59例AIDS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 目的探究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10,IP-10)、IL-37、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Casp-1)在AIDS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59例AIDS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给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1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中IP-10、IL-37、Casp-1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液中CD4^(+)T细胞水平,采用HIV-1载量检测仪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中HIV-1载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P-10、Casp-1水平较高,IL-37水平较低(P均<0.05)。与经性传播、无生殖器疱疹、无淋巴瘤患者相比,经血液传播、有生殖器疱疹及淋巴瘤患者血清中IP-10、Casp-1水平较高,IL-37水平较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IP-10、Casp-1、HIV-1载量下降,IL-37、CD4^(+)T细胞水平升高(P均<0.05)。IP-10与CD4^(+)T细胞水平呈负相关(r=-0.481,P<0.05),IL-37与CD4^(+)T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534,P<0.05),Casp-1与CD4^(+)T细胞水平呈负相关(r=-0.392,P<0.05)。结论AIDS患者IP-10、Casp-1水平表达异常升高,IL-37水平异常降低,可辅助CD4^(+)T细胞诊断AIDS,并作为预后标志物,用于监测AIDS患者的疾病进展和HAART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诱导蛋白-10 白细胞介素-37 半胱氨酸蛋白酶-1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cd4+T细胞计数 病毒载量
下载PDF
创维VCD-200A维修实例
18
作者 马生 《家电科技(制冷空调.维修)》 2005年第2期i006-i006,共1页
创维VCD-200A(飞利浦CD7机芯+CL-680)是创维公司早期的产品,产品质量不错,但很多都进入维修了,以下就是笔者的维修实例:
关键词 Vcd-200A 影碟机 电路板 C37电容 cd7机芯 CL-680 维修 创维公司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7在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CD8^(+)T细胞杀伤功能的调控作用
19
作者 布海霞 徐可 +2 位作者 韩晓静 王焕 周艳红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9-220,共12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7在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中的表达,并评估外源性IL-37对DKD患者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例健康对照者、36例2型糖尿病(diabetes me...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7在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中的表达,并评估外源性IL-37对DKD患者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例健康对照者、36例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及47例DKD患者。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IL-37、可溶型IL-1受体8(IL-1 receptor 8,IL-1R8)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中IL-18受体α链(IL-18 receptorαchain,IL-18Rα)、IL-1R8水平和免疫检查点分子水平。纯化CD8^(+)T细胞,使用重组IL-37刺激培养,与人胚胎肾293(human embryonic kidney 293,HEK293)细胞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共培养。ELISA法检测穿孔素(perforin)、颗粒酶B(granzyme B)、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水平计算靶细胞死亡比例。结果DKD患者血浆IL-37水平[(63.42±23.30)ng/L]低于健康对照者[(143.02±50.67)ng/L]和TD2M患者[(87.88±40.62)ng/L](t=8.848,P<0.001;t=3.456,P<0.001)。血浆IL-37对个体发生T2DM、T2DM患者发生DKD的预测效能较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95%CI 0.676~0.917,P<0.001)和0.691(95%CI 0.576~0.807,P=0.003)]。DKD患者血浆IL-37水平与血尿素氮(r=-0.313,P=0.032)和血肌酐水平(r=-0.477,P<0.001)呈负相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r_(s)=0.478,P<0.001)。DKD患者IL-1R8^(+)CD8^(+)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和T2DM患者(33.60%±9.47%比16.29%±5.97%、17.13%±4.85%,t=7.545、9.516,均P<0.001),且与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无相关性(均P>0.05)。IL-18Rα^(+)CD8^(+)细胞比例、可溶型IL-1R8水平、免疫检查点分子占CD8^(+)T细胞比例在健康对照者、T2DM患者、DKD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KD患者CD8^(+)T细胞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108.78±12.42)ng/L比(94.60±10.07)ng/L,t=3.096,P=0.005;(261.34±48.79)ng/L比(166.28±30.80)ng/L,t=3.387,P=0.002]和T2DM患者[(108.78±12.42)ng/L比(92.58±14.71)ng/L,t=3.263,P=0.003;(261.34±48.79)ng/L比(170.66±39.24)ng/L,t=2.627,P=0.014],但CD8^(+)T细胞分泌IFN-γ和TNF-α水平在健康对照者、T2DM患者、DKD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直接接触共培养中,IL-37刺激后CD8^(+)T细胞诱导HEK293细胞死亡比例降低(13.03%±4.97%比17.88%±5.19%,t=2.235,P=0.037),上清中穿孔素[(222.02±25.79)ng/L比(294.30±25.58)ng/L,t=6.603,P<0.001]、颗粒酶B[(416.27±90.24)ng/L比(524.71±115.53)ng/L,t=2.454,P=0.023]、IFN-γ[(23.66±4.20)ng/L比(35.18±8.51)ng/L,t=4.026,P<0.001]和TNF-α[(1.62±0.29)μg/L比(2.09±0.57)μg/L,t=2.302,P=0.034]水平均降低。在间接接触共培养中,CD8^(+)T细胞诱导HEK293细胞死亡比例、穿孔素、颗粒酶B水平在无刺激和IL-37刺激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IL-37刺激后上清中IFN-γ[(23.56±6.24)ng/L比(32.56±9.90)ng/L,t=2.550,P=0.019]和TNF-α[(1.41±0.31)μg/L比(2.10±0.44)μg/L,t=4.011,P<0.001]水平降低。结论DKD患者外周血IL-37水平降低,外源性IL-37可抑制DKD患者CD8^(+)T细胞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白细胞介素类 糖尿病肾病 cd8阳性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37
原文传递
CD37(TGG→TAG)突变在罕见β地贫病例中的分布情况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维青 郝颖 +4 位作者 古艳 金晴 蔡筠 徐志勇 谢建生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年第8期10-11,共2页
目的初步了解CD37(TGG→TAG)突变在罕见β地中海贫血病例中的出现比例,以及此突变籍贯分布情况,为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罕见β地贫病例共6例,利用PCR结合DHPLC及DNA序列测定进行CD37(TGG→TAG)突变的检查。结果 6... 目的初步了解CD37(TGG→TAG)突变在罕见β地中海贫血病例中的出现比例,以及此突变籍贯分布情况,为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罕见β地贫病例共6例,利用PCR结合DHPLC及DNA序列测定进行CD37(TGG→TAG)突变的检查。结果 6例标本有5例为CD37(TGG→TAG)突变杂合子,占绝大多数;5病例籍贯涉及广东、广西及吉林。结论 CD37(TGG→TAG)突变或许并不十分罕见,并且可能存在于中国多个籍贯人群中,有必要将此突变纳入常规检测范围内。DHPLC结合DNA序列测定可以有效地对CD37(TGG→TAG)突变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基因突变 cd37(TGG→TAG) DHPLC DNA序列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