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1个罕见β地贫基因CD37(TGG→TAG)突变复合ɑ地贫家系的分子遗传学及血液学表型特征。方法采集该家系两代成员外周全血样本,并进行血液学表型以及红细胞参数和血红蛋白(Hb)分析。采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方法、PCR...目的探讨1个罕见β地贫基因CD37(TGG→TAG)突变复合ɑ地贫家系的分子遗传学及血液学表型特征。方法采集该家系两代成员外周全血样本,并进行血液学表型以及红细胞参数和血红蛋白(Hb)分析。采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方法、PCR结合反向点杂交(PCR-RDB)法以及DNA测序方法对家系成员外周全血样本进行常见的地贫基因类型检测和β-珠蛋白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该家系成员中先证者及其父亲、大姐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分别为55.4 f L、67.8 f L和63.0 f 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分别为17.5 pg、21.0 pg和19.5 pg,血红蛋白A2(Hb A2)分别为5.9%、6.2%、4.9%;其母亲和二姐的MCV和MCH降低,但Hb分析结果均正常。基因分析结果示:先证者携带罕见β地中海贫血CD37(TGG→TAG)突变,其父亲和大姐携带CD37(TGG→TAG)突变复合-ɑ3.7杂合缺失,二姐携带-ɑ3.7杂合缺失,母亲未见异常。结论罕见β地贫基因CD37(TGG→TAG)突变复合-ɑ3.7杂合缺失的血液学表型与单纯CD37(TGG→TAG)突变杂合子类似,表现为轻型β地贫特征。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1个罕见β地贫基因CD37(TGG→TAG)突变复合ɑ地贫家系的分子遗传学及血液学表型特征。方法采集该家系两代成员外周全血样本,并进行血液学表型以及红细胞参数和血红蛋白(Hb)分析。采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方法、PCR结合反向点杂交(PCR-RDB)法以及DNA测序方法对家系成员外周全血样本进行常见的地贫基因类型检测和β-珠蛋白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该家系成员中先证者及其父亲、大姐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分别为55.4 f L、67.8 f L和63.0 f 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分别为17.5 pg、21.0 pg和19.5 pg,血红蛋白A2(Hb A2)分别为5.9%、6.2%、4.9%;其母亲和二姐的MCV和MCH降低,但Hb分析结果均正常。基因分析结果示:先证者携带罕见β地中海贫血CD37(TGG→TAG)突变,其父亲和大姐携带CD37(TGG→TAG)突变复合-ɑ3.7杂合缺失,二姐携带-ɑ3.7杂合缺失,母亲未见异常。结论罕见β地贫基因CD37(TGG→TAG)突变复合-ɑ3.7杂合缺失的血液学表型与单纯CD37(TGG→TAG)突变杂合子类似,表现为轻型β地贫特征。
文摘目的探究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10,IP-10)、IL-37、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Casp-1)在AIDS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59例AIDS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给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1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中IP-10、IL-37、Casp-1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液中CD4^(+)T细胞水平,采用HIV-1载量检测仪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中HIV-1载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P-10、Casp-1水平较高,IL-37水平较低(P均<0.05)。与经性传播、无生殖器疱疹、无淋巴瘤患者相比,经血液传播、有生殖器疱疹及淋巴瘤患者血清中IP-10、Casp-1水平较高,IL-37水平较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IP-10、Casp-1、HIV-1载量下降,IL-37、CD4^(+)T细胞水平升高(P均<0.05)。IP-10与CD4^(+)T细胞水平呈负相关(r=-0.481,P<0.05),IL-37与CD4^(+)T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534,P<0.05),Casp-1与CD4^(+)T细胞水平呈负相关(r=-0.392,P<0.05)。结论AIDS患者IP-10、Casp-1水平表达异常升高,IL-37水平异常降低,可辅助CD4^(+)T细胞诊断AIDS,并作为预后标志物,用于监测AIDS患者的疾病进展和HAART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