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7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S/In_(2)O_(3)/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1
作者 朱蓓蓓 周杰 +1 位作者 张海滨 刁国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131,共7页
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Z型CdS/In_(2)O_(3)/g-C_(3)N_(4)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RD、SEM、TEM、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对光催化材料的相结构、形貌、原子价态和光响应性能等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降解苯酚评价其光催... 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Z型CdS/In_(2)O_(3)/g-C_(3)N_(4)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RD、SEM、TEM、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对光催化材料的相结构、形貌、原子价态和光响应性能等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降解苯酚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具有零维结构的CdS、一维结构的In_(2)O_(3)和三维结构的g-C_(3)N_(4)形成了0D/1D/3D三元复合材料,该材料在180 min可有效降解90%的苯酚,降解速率是CdS的2.9倍、g-C_(3)N_(4)的6倍,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复合材料光催化能力的增强主要归因于三维多孔g-C_(3)N_(4)与CdS和In_(2)O_(3)形成的三维空间电场。三维多孔结构不仅有利于污染物的高效吸附,而且为光催化反应提供活性位点,三维空间和网络互连结构有利于光生电荷的定向迁移,增加载流子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In_(2)O_(3) g-C_(3)N_(4) 光催化 苯酚
下载PDF
Ration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 CdS QDs/lnVO_(4) Atomic-Layer(110)/(110)Facet S-Scheme Heterojunction for Highly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C_(2)H_(4)
2
作者 Yuanpeng Dong Peizhu Ji +6 位作者 Xinyue Xu Rong Li Yin Wang Kevin Peter Homewood Xiaohong Xia Yun Gao Xuxing Chen 《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11-218,共8页
Exploring high efficiency S-scheme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s with strong redox ability for removing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rom the air is of great interest and importance.However,how to predict and regulate t... Exploring high efficiency S-scheme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s with strong redox ability for removing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rom the air is of great interest and importance.However,how to predict and regulate the transport of photogenerated carriers in heterojunctions is a great challenge.Here,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were first used to successfully predict the formation of a CdS quantum dots/InVO_(4)atomic-layer(110)/(110)facet S-scheme heterojunction.Subsequently,a CdS quantum dots/InVO_(4)atomic-layer was synthesized by in-situ loading of CdS quantum dots with(110)facets onto the(110)facets of InVO_(4)atomic-layer.As a result of the deliberately constructed built-in electric field between the adjoining facets,we obtain a remarkably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rate for ethylene.This rate is 13.8 times that of pure CdS and 13.2 times that of pure InVO_(4).In-situ irradiate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photoluminescence and time-resolved photoluminescence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These experiments validate that the built-in electric field enhanced the dissociation of photoexcited excitons and the separation of free charge carriers,and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S-scheme charge transfer pathways.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the photocatalytic C_(2)H_(4)oxidation is investigated by in-situ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This work provides a mechanistic insight into the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semiconductor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s for application to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QDs InVO_(4)atomic-layer photocatalysis S-schem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下载PDF
铂掺杂单层CdS对锂电池热失控气体CO、CH_(4)的吸附特性研究
3
作者 柳逢春 李子锐 +3 位作者 陈飞宇 张振宇 张泽 周渠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9-786,共8页
当锂电池处于极端放电或热失控环境时,会产生CO、CH_(4)等热失控气体,研究更优良的气体传感器对检测热失控气体浓度、监测锂电池运行状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比较和分析了单层CdS和铂(Pt)掺杂单层CdS结构特征、差... 当锂电池处于极端放电或热失控环境时,会产生CO、CH_(4)等热失控气体,研究更优良的气体传感器对检测热失控气体浓度、监测锂电池运行状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比较和分析了单层CdS和铂(Pt)掺杂单层CdS结构特征、差分电荷密度、态密度、吸附特性、解吸时间和前沿轨道理论计算。掺杂后两种气体的吸附能分别为-2.52 eV和-0.27 eV。单层CdS对两种气体的吸附类型为物理吸附,掺杂后CO吸附类型转变为化学吸附,分波态密度表明CO气体分子与掺杂的Pt原子发生轨道杂化现象,表现出Pt掺杂单层CdS对CO的吸附选择性。Pt-CdS在三种拟定温度下解脱CO的时间均超过10^(14) s,说明Pt-CdS具有作为CO气体吸附材料的潜力。实验结果表明铂掺杂有效提升了单层CdS对锂电池气体的选择性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镉 二维材料 第一性原理 热失控气体 铂掺杂
下载PDF
CdS/Nb_(2)O_(5)异质结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降解环丙沙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玲霞 朱蓓蓓 +1 位作者 李百裕 周杰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3期49-55,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dS/Nb_(2)O_(5)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下降解环丙沙星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活...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dS/Nb_(2)O_(5)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下降解环丙沙星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CdS/Nb_(2)O_(5)纳米复合材料由CdS纳米颗粒分散于Nb_(2)O_(5)纳米笼表面,二者形成紧密的Ⅱ型异质结;CdS的引入增强了Nb_(2)O_(5)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同时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当CdS的含量为15%时,CdS/Nb_(2)O_(5)可在60 min实现环丙沙星的高效降解,其反应速率常数是CdS的7.5倍,Nb_(2)O_(5)的20倍,空穴是该降解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研究结果为抗生素废水的高效治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Nb_(2)O_(5) 异质结 光催化 环丙沙星
下载PDF
CD64指数联合IL-1β、TLR4在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盛 崇慧峰 +1 位作者 焦瑞宝 周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CD64指数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Toll样受体4(TLR4)在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入院的113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 目的探讨CD64指数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Toll样受体4(TLR4)在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入院的113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 d及术后5 d检测外周血CD64指数及血清IL-1β、TLR4水平,绘制ROC曲线并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时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三者与患者切口感染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3 d及术后5 d,感染组患者CD64指数以及血清IL-1β、TLR4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术后3 d,感染组患者CD64指数、血清IL-1β及TLR4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上升;术后5 d,感染组各指标均较术后3 d有所下降,但依旧高于术前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者术前、术后3 d以及术后5 d CD64指数、IL-1β、TLR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术后3 d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术后感染的时间点绘制各指标的ROC曲线,结果发现CD64指数、血清IL-1β、TLR4单独及三者联合应用预测结直肠癌术后感染的AUC^(ROC)分别为0.937、0.901、0.790及0.997(95%CI:0.992~1.000),各指标单独应用能较好地预测结直肠癌术后感染,三者联合应用的预测效能最高。结论外周血CD64指数、血清IL-1β、TLR4在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中具有良好效能,三者联合应用的预测效能最高,可作为临床筛查术后感染的早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根治术 术后切口感染 cd64指数 血清 白细胞介素-1Β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
6
作者 郭伟峰 何约明 +6 位作者 庄锡彬 黄弘 真滢 朱秀妮 方耀堂 庄梓勋 曾玉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91-2094,2100,共5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腔...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腔积液量分为3组:少量胸腔积液组(35例)、中量胸腔积液组(42例)、大量胸腔积液组(27例)。根据患者疾病实际发展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29例未出现复发和转移)和预后不良组(75例出现复发和转移)。另选取同期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治疗的60例肺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胸腔积液中MEG3表达。收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CD4^(+)T细胞比例,并计算Th17/CD4^(+)T。对比各组患者lncRNA MEG3及外周血Th17、CD4^(+)T细胞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胸腔积液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NSCLC组胸腔积液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对照组(P<0.05)。大量胸腔积液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少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少量胸腔积液组,大量胸腔积液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少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少量胸腔积液组(P<0.05)。预后不良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百分比低于预后良好组,而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MEG3为NSCLC胸腔积液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P<0.05);lncRNA MEG3为NSCLC预后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Th17/CD4^(+)T不同,且lncRNA MEG3为NSCLC胸腔积液及预后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可作为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诊断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积液 lncRNA MEG3 Th17/cd4^(+)T
下载PDF
ZnS@CdS/HAP复合微球的SILAR法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7
作者 杨莉 靳晓曼 +2 位作者 姜晓雪 王柯 罗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1-858,共8页
以酵母模板法制备的中空羟基磷灰石(HAP)微球为基底,通过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SILAR)制备ZnS@CdS/HAP复合微球,利用XRD、SEM、UV-vis等表征手段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吸收能力等,同时结合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实验探讨复合... 以酵母模板法制备的中空羟基磷灰石(HAP)微球为基底,通过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SILAR)制备ZnS@CdS/HAP复合微球,利用XRD、SEM、UV-vis等表征手段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吸收能力等,同时结合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实验探讨复合微球的光催化机理.结果表明:利用SILAR法成功实现了ZnS@CdS/HAP复合微球的制备,ZnS@CdS/HAP复合微球的直径约为3~5μm且分散性良好,在可见光区有良好的吸收性能,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在催化剂添加量1g/L、pH=7、温度为25℃的条件下,对50mL浓度为1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可见光催化100min时去除率高达93%.机理分析证实,ZnS@CdS/HAP光催化可能存在的Z型电荷迁移机制在有效抑制光生载流子复合的同时有效抑制光生腐蚀的发生,提升了ZnS@CdS/HAP复合微球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ZNS 光腐蚀 HAP 光催化 稳定性
下载PDF
外周血sIL-2R、CD4^(+)/CD8^(+)、TNF-α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8
作者 刘会 高江彦 +10 位作者 霍琳 张晓光 张会晓 张焕 付洪义 王显雷 安贺娟 王勇 刘锐 陈素丽 李卫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38-743,750,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CD4^(+)淋巴细胞百分比/CD8^(+)淋巴细胞百分比比值(下称CD4^(+)/CD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 目的探讨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CD4^(+)淋巴细胞百分比/CD8^(+)淋巴细胞百分比比值(下称CD4^(+)/CD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2例年龄≥60岁且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sIL-2R、TNF-α、CD4^(+)/CD8^(+)水平并分析sIL-2R、TNF-α、CD4^(+)/CD8^(+)间的相关性。观察组均采用2HRZE/4HR抗结核治疗方案,比较观察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时不同疗效患者外周血sIL-2R、TNF-α、CD4^(+)/CD8^(+);分析sIL-2R、CD4^(+)/CD8^(+)、TNF-α水平与疗效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用于老年患者化疗疗效评估的效能。结果观察组sIL-2R、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而CD4^(+)/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IL-2R、TNF-α与CD4^(+)/CD8^(+)呈负相关(P<0.05),sIL-2R与TNF-α呈正相关(P<0.05)。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时显效患者sIL-2R、TNF-α水平低于有效患者,而后者又低于无效患者,显效患者CD4^(+)/CD8^(+)高于有效患者,而后者又高于无效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L-2R、TNF-α水平与疗效呈负相关(P<0.05),CD4^(+)/CD8^(+)与疗效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1个月、6个月时sIL-2R、CD4^(+)/CD8^(+)、TNF-α联合用于评估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大于各时间点单项指标用于评估的AUC(P<0.05),而且治疗6个月时各指标联合评估的AUC大于治疗1个月(P<0.05)。结论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sIL-2R、CD4^(+)/CD8^(+)、TNF-α水平与患者疗效密切相关,将以上指标联合用于评估患者化疗疗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cd4 cd8 肿瘤坏死因子-α 活动性肺结核 化疗 老年患者
下载PDF
CdS/石墨烯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9
作者 王涵 任志龙 +2 位作者 徐龙 张记霞 朱超胜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4期301-310,共10页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在能源和环境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前景的绿色技术。为提高光催化效率,利用简单的“自下而上”法合成了尺寸可控,具有中空内核且核与壳之间有一定间隙层的中空蛋黄壳结构型CdS/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Hollow CdS@void@GR。采用...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在能源和环境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前景的绿色技术。为提高光催化效率,利用简单的“自下而上”法合成了尺寸可控,具有中空内核且核与壳之间有一定间隙层的中空蛋黄壳结构型CdS/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Hollow CdS@void@GR。采用多晶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比表面积测定(BET)表征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和孔结构。采用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DR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测定Cd^(2+)浓度,分析该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及抗光腐蚀性能。结果表明:Hollow CdS@void@GR的结构大小可通过PS模板大小、S/Cd比例、超声反应时间及TEOS量进行调控。在强光照射下,由于多级中空结构,中空CdS内核与中空GR外壳之间的协同效应,Hollow CdS@void@GR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强的光催化活性、优异的光催化稳定性和良好的抗光腐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中空结构 cds 石墨烯 可控合成 光腐蚀 光催化剂 协同效应
下载PDF
rGO/CdS@HAP复合微球的光催化活性增强机理
10
作者 杨莉 姜晓雪 +2 位作者 靳晓曼 王柯 宋树浩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4,共7页
为提升CdS基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运用水热法在CdS@HAP(羟基磷灰石)微球表面包覆rGO(还原氧化石墨烯)并制备rGO/CdS@HAP光催化材料,利用XRD(X射线衍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UV-vi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分析材料的晶体... 为提升CdS基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运用水热法在CdS@HAP(羟基磷灰石)微球表面包覆rGO(还原氧化石墨烯)并制备rGO/CdS@HAP光催化材料,利用XRD(X射线衍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UV-vi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理化性质,结合MB(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实验探讨rGO/CdS@HAP的光催化活性增强机理。结果表明:rGO/CdS@HAP具有中空微球结构,直径4—5μm,rGO以薄纱状均匀包裹在CdS@HAP表面;rGO/CdS@HAP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在可见光辐射120 min后对MB的去除率高达94%,在光催化循环实验中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机理分析证实,由CdS和HAP构建的Ⅰ型异质结带隙较窄,有助于提升复合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和利用,rGO在CdS@HAP表面的包覆提升载流子分离效率的同时为光生空穴提供高速的传输路径,有效抑制CdS的光腐蚀,从而实现rGO/CdS@HAP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HAP rGO 复合微球 光腐蚀 光催化 稳定性
下载PDF
nCD11b、mCD14和mCD86表达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张义堂 秦小菀 +3 位作者 石岩 侯海燕 殷雪 徐会民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09-712,共4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11b (nCD11b)、单核细胞CD14 (mCD14)和单核细胞CD86 (mCD86)表达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新生儿败血症作为疾病组,根据患儿是否发生休克...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11b (nCD11b)、单核细胞CD14 (mCD14)和单核细胞CD86 (mCD86)表达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新生儿败血症作为疾病组,根据患儿是否发生休克分为休克组26例和非休克组47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足月健康新生儿73例为健康组。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所有新生儿的外周血n CD11b、m CD14和m CD86表达水平,比较各组新生儿外周血n CD11b、mCD14和m CD86表达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疾病组新生儿的外周血n CD11b、mCD86表达水平分别为(220.00±12.58) MFI、(62.89±7.69) MFI,明显高于健康组的(186.69±10.98) MFI、(41.27±5.09) MFI,而外周血m CD14表达水平为(38.85±6.27) MFI,明显低于健康组的(54.03±6.15) M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组新生儿的外周血nCD11b、m CD86表达水平分别为(227.69±11.62) MFI、(67.96±6.18) MFI,明显高于非休克组的(215.74±12.95) MFI、(60.08±8.29) MFI,而外周血m CD14表达水平为(34.99±5.83) MFI,明显低于非休克组的(40.98±6.54) M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nCD11b、m CD14、mCD86单独及其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为0.850、0.804、0.815和0.930,联合检测AUC均高于其单独检测(P<0.05)。结论 外周血n CD11b、m CD14、m CD86检测可用于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且联合检测可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中性粒细胞cd11b 单核细胞cd14 单核细胞cd86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基线CD4^(+)T淋巴细胞与病毒载量水平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丁晨 张娜 +2 位作者 靳廷丽 雷达 刘家虹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5-147,157,共4页
目的分析江西省部分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的基线CD4^(+)T淋巴细胞与病毒载量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HIV感染者/AIDS进行基线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检测,... 目的分析江西省部分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的基线CD4^(+)T淋巴细胞与病毒载量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HIV感染者/AIDS进行基线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检测,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 245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152个/μL,病毒载量Log10值的中位数为5.13 copies/mL。病毒载量水平与CD4^(+)T淋巴细胞总体呈显著负相关(R=-0.410,P<0.01);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 HIV感染者/AIDS其病毒载量≥10~5copies/mL的风险为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5.151倍。结论江西省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的病毒复制水平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是高病毒载量的预测因素。应扩大检测人群和比例,尽早发现感染者并进行抗病毒治疗,降低HIV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新报告 cd4+T淋巴细胞 病毒载量 基线
下载PDF
(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
13
作者 黄强 王宇 +5 位作者 江渊 梁道斌 黄锐洁 秦小超 潘燕妮 和鹰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21-24,29,共5页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其分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确诊组(血或组织液培育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简称A组(62例),及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临床诊断组[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诊断],简称B组(58例)。检测患者(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的诊断效能。结果A组的(1-3)-β-D葡聚糖和PCT水平均高于B组,CD4^(+)T淋巴细胞个数低于B组(P<0.05);(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为0.933,(1-3)-β-D葡聚糖单独检测的AUC是0.812,PCT单独检测的AUC为0.883,CD4^(+)T淋巴细胞单独检测的AUC是0.810,(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皆优于三项单独检测,表明(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皆优于单一指标诊断,且联合检测的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2.43%和0.580,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结论(1-3)-β-D葡聚糖联合PCT和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对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帮助医生分析出高危风险患者,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也承担预后效果的判断依据,对治疗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β-D葡聚糖 PCT cd4^(+)T淋巴细胞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布鲁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4
作者 李智伟 王倩 +6 位作者 王玲玲 卢佩佩 李书灵 朱晓玉 贾金彤 陈杰 王昌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1541-1545,共5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在鉴别诊断急性期、慢性期布鲁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的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38例,慢性期布鲁菌病患者48例,收...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在鉴别诊断急性期、慢性期布鲁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的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38例,慢性期布鲁菌病患者48例,收集患者外周血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nCD64指数检测,分析nCD64指数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CD64指数鉴别诊断急性期、慢性期布鲁菌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以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作为对照,评价三者临床诊断参考价值。结果 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的nCD64指数高于慢性期布鲁菌病患者(U=216.00,P<0.001),且该指数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70,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nCD64指数用于鉴别诊断急性期、慢性期布鲁菌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0.811~0.952,P<0.001),最佳截断值为2.81,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3.3%、81.6%、80.4%、81.9%和82.6%,nCD64指数鉴别诊断的效能明显优于RBPT、SAT两项定性试验。结论 nCD64指数在鉴别诊断急性期、慢性期布鲁菌病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倾向于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在鉴别诊断急性期布鲁菌病和慢性期布鲁菌病中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对布鲁菌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D44表达量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张宇 马茜 +3 位作者 田少辉 方川 孔东生 冯世宇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0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探讨CD44表达量对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02例GBM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术中切除肿瘤组织CD44积分光密度(IOD)的平均值为分界线,将研究对象分为CD44高... 目的探讨CD44表达量对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02例GBM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术中切除肿瘤组织CD44积分光密度(IOD)的平均值为分界线,将研究对象分为CD44高表达组(IOD≥699023,51例)和CD44低表达组(IOD<699023,51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存结局。采用单因素分析及Cox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GBM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随访时间2.6~27.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5.0个月,10例患者存活,其中CD44高表达组有3例患者存活,CD44低表达组有7例患者存活,CD44低表达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8.3个月,CD44高表达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3.6个月,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CD44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高于CD44高表达组(χ^(2)=22.233,P<0.001)。术后放化疗、手术切除程度、肿瘤性质、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CD44表达量与GBM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GEM、术后放化疗、完全切除、MGMT启动子甲基化、CD44低表达均为GBM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CD44表达量与GBM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且CD44低表达为GBM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cd44表达量 总生存期
下载PDF
CD19^(+)CD24^(hi)CD27^(+)调节性B细胞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间的关系探讨
16
作者 戴薇 刘玉兰 +1 位作者 曾艳梅 李世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40-1943,共4页
目的:探究CD19^(+)CD24^(hi)CD27^(+)调节性B细胞(Bregs)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关系。方法:将赣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AS患者纳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合格的健康志愿者60例纳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患者疾病临床... 目的:探究CD19^(+)CD24^(hi)CD27^(+)调节性B细胞(Bregs)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关系。方法:将赣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AS患者纳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合格的健康志愿者60例纳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患者疾病临床分期将其分为进展期及强直期,根据患者疾病活动度将其分为活动组、稳定组,检测并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不同分期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占CD19^(+)细胞百分比。分析CD19^(+)CD24^(hi)CD27^(+)Bregs百分比与AS患者病程、晨僵时间、巴斯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BASDAI)、IL-10、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骶髂关节X线片分级等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AS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s占CD19^(+)B细胞百分比高于健康对照组,强直期AS患者CD19^(+)CD24^(hi)CD27^(+)Breg占CD19^(+)细胞百分比高于进展期患者,且骨性强直期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百分比高于纤维性强直期患者,活动组AS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占比高于稳定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ESR及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占CD19^(+)B细胞百分比与其BASDAI得分及血清IL-10水平呈正相关,与ESR及CRP水平呈负相关,与患者晨僵时间及髂关节X线分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S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占CD19^(+)B细胞百分比降低,且其水平与患者疾病分期、活动度及实验室指标IL-10、ESR及CRP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9^(+)cd24^(hi)cd27^(+)调节性B细胞 强直性脊柱炎 临床分期 疾病活动度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DR/CD4^(+)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6联合降钙素原预测ICU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效能及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指导价值
17
作者 高婧 周鹏 +2 位作者 谢晶 王晓英 丛铃娟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838-844,共7页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DR/CD4^(+)T淋巴细胞(HLA-DR/CD4^(+))、白细胞介素6(IL-6)及降钙素原(PCT)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及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指导价值。方法: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SA...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DR/CD4^(+)T淋巴细胞(HLA-DR/CD4^(+))、白细胞介素6(IL-6)及降钙素原(PCT)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及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指导价值。方法: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SAP患者80例纳入研究。按照是否继发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43)及未感染组(n=37)。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抗菌治疗情况。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SAP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HLA-DR/CD4^(+)、IL-6及PCT预测SAP继发感染的效能。结果:感染组APACHEⅡ评分大于未感染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病因、并发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感染组脂肪酶、IL-6及PCT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HLA-DR/CD4^(+)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脂肪酶高表达(OR=2.354,95%CI 1.491~3.716)、HLA-DR/CD4^(+)高表达(OR=3.508,95%CI 1.283~9.588)、IL-6高表达(OR=4.284,95%CI 1.469~12.493)及PCT高表达(OR=5.743,95%CI 1.530~21.563)均是SAP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HLA-DR/CD4^(+)、IL-6及PCT及三者联合诊断SAP继发感染的AUC值分别为0.809、0.778、0.819及0.959,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诊断的AUC值及诊断效能明显大于单独HLA-DR/CD4^(+)(z=3.161,P=0.002)、IL-6(z=3.822,P<0.001)及PCT(z=3.346,P=0.001)诊断。局部感染组血清HLA-DR/CD4^(+)水平高于严重感染组,IL-6及PCT水平均低于严重感染组(P<0.05)。局部感染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较严重感染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HLA-DR/CD4^(+)高表达、IL-6高表达及PCT高表达均是SAP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有效预测SAP继发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人类白细胞抗原-DR/cd4^(+)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感染 抗菌药物
下载PDF
高效降解盐酸四环素的CdS/BiOCl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18
作者 王海涛 施宝旭 +1 位作者 赵晓旭 常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4,共8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OCl超薄纳米片,并将CdS纳米晶体沉积于BiOCl表面制备CdS/BiOCl复合光催化剂。XRD测试结果证明CdS的沉积不会改变BiOCl的晶体结构。XPS测试结果表明CdS/BiOCl复合材料已被成功合成。SEM及HRTEM测试结果证明,CdS纳米晶...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OCl超薄纳米片,并将CdS纳米晶体沉积于BiOCl表面制备CdS/BiOCl复合光催化剂。XRD测试结果证明CdS的沉积不会改变BiOCl的晶体结构。XPS测试结果表明CdS/BiOCl复合材料已被成功合成。SEM及HRTEM测试结果证明,CdS纳米晶体均匀沉积在BiOCl的表面。荧光光谱分析数据表明CdS/BiOCl复合材料的电子-空穴分离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均优于纯BiOCl材料,且随着Cd(Ac)_(2)·2H_(2)O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荧光光谱强度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现象。根据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及XPS价带谱测试结果,计算出复合材料的价带与导带电位。以盐酸四环素作为模拟污染物评价光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CdS/BiOCl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更高,仅需经过5 min的可见光照射后,优选的CdS/BiOCl(CB-8)复合材料对盐酸四环素的去除率可达70.6%,为纯BiOCl的16.2倍。最终,根据XPS价带谱和活性物种捕获实验结果推测了CdS/BiOCl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氯氧化铋 硫化镉 盐酸四环素 异质结
下载PDF
N-CDs@Nb_(2)O_(5)-AMMC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19
作者 李明辉 谷二艳 +1 位作者 邹星宇 宋武林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3-1211,共9页
通过工艺简单的水热法成功制备出N-CDs和不同含量N-CDs修饰的N-CDs-X@Nb_(2)O_(5)-AMMC纳米材料。对N-CDs-X@Nb_(2)O_(5)-AMMC进行XRD、SEM、TEM、FT-IR、XPS和UV-vis DRS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经过N-CDs改性之后Nb_(2)O_(5)-AMMC的带... 通过工艺简单的水热法成功制备出N-CDs和不同含量N-CDs修饰的N-CDs-X@Nb_(2)O_(5)-AMMC纳米材料。对N-CDs-X@Nb_(2)O_(5)-AMMC进行XRD、SEM、TEM、FT-IR、XPS和UV-vis DRS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经过N-CDs改性之后Nb_(2)O_(5)-AMMC的带隙变窄,样品的吸收边红移和光吸收范围变宽,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性能。另外,N-CDs减少了电子传输的阻力,有利于光生电子向N-CDs结构的转移,同时光生载流子的迁移及分离效率提高,有利于光催化反应的进行。与纯Nb_(2)O_(5)-AMMC相比,N-CDs-X@Nb_(2)O_(5)-AMMC在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TC-HCl的性能均有提高,其中样品N-CDs-1@Nb_(2)O_(5)-AMMC的降解效率最高,1 h内对TC-HCl的降解率能达到63.2%,是纯Nb_(2)O_(5)-AMMC的1.5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二铌 氮掺杂碳点 盐酸四环素 可见光 光催化
下载PDF
基于二次谐波产生光谱与显微成像的CdS纳米线空间取向研究
20
作者 任立庆 杨强 +4 位作者 姬超燃 池娇 胡云 魏迎春 许金友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02-109,共8页
作为一种非线性光学效应,二次谐波产生(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SHG)因其良好的偏振敏感性在获得物质成分、结构、特性等信息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尽管前人利用SHG光谱或SHG显微成像方法探索研究了纳米线的精密定位或追踪问题,但是结... 作为一种非线性光学效应,二次谐波产生(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SHG)因其良好的偏振敏感性在获得物质成分、结构、特性等信息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尽管前人利用SHG光谱或SHG显微成像方法探索研究了纳米线的精密定位或追踪问题,但是结合使用SHG光谱与SHG显微成像方法实现纳米材料结构与晶轴空间取向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分别使用SHG光谱与SHG显微成像方法研究了CdS纳米线空间取向问题.首先,基于全光学分析方法从实验上和理论上研究了硫化镉(CdS)纳米线SHG光谱强度随入射光偏振方向变化的规律,并详细分析了晶轴方位角γ,ω,φ对CdS纳米线SHG花型图的影响.其次,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结果相互验证,成功确定了单根CdS纳米线的3个晶轴取向.最后,利用偏振相关的SHG显微成像方法研究了单根CdS纳米线的空间取向,发现单根CdS纳米线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SHG响应.研究结果为SHG光谱与显微成像在纳米材料空间高精度定位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重要参考,并为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方面的潜在应用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谐波产生 硫化镉纳米线 偏振 晶体取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