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反射波CDP叠加技术在台山核电海域花岗岩孤石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宏岳 梁奎生 段建庄 《隧道建设》 2011年第6期657-661,667,共6页
介绍海域地震反射波多次覆盖CDP叠加技术,阐述海上单道地震与CDP叠加技术的差别,从方法原理、震源选择、观测系统等方面分析探测小尺寸异常体的关键技术,通过钻探验证说明该技术在探测风化残留体中孤石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工程物探 地震反射波 cdp叠加 海域 取水隧洞 花岗岩孤石
下载PDF
地震反射波CDP叠加技术在海域花岗岩孤石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宏岳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0年第6期714-718,共5页
台山核电站取水隧洞海域部分采用盾构法施工,在盾构掘进前,应尽可能地探查清楚掘进区域的大直径球状风化物的赋存情况,尤其是直径大于1m的孤石,以便尽早采取措施进行清除或制定穿越该处的方案。本文介绍了海域地震反射波多次覆盖CDP叠... 台山核电站取水隧洞海域部分采用盾构法施工,在盾构掘进前,应尽可能地探查清楚掘进区域的大直径球状风化物的赋存情况,尤其是直径大于1m的孤石,以便尽早采取措施进行清除或制定穿越该处的方案。本文介绍了海域地震反射波多次覆盖CDP叠加技术,阐述了海上单道地震与CDP叠加技术的差别,从方法原理、震源选择、观测系统等方面分析了探测小尺寸异常体的关键技术,通过钻探验证了该技术在探测风化残留体中孤石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波 cdp叠加 海域 取水隧洞 花岗岩孤石
下载PDF
XSP-CDP井间地震叠加成像方法及其试算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振波 王建花 +3 位作者 李绪宣 李辉峰 范廷恩 孙渊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7,32,共5页
对传统的VSP-CDP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XSP-CDP井间地震叠加成像方法,即利用逐段迭代射线追踪法代替常规射线追踪方法进行归位成像。利用该方法对合成井间地震数据和野外实际井间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加成像,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运算速度较快... 对传统的VSP-CDP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XSP-CDP井间地震叠加成像方法,即利用逐段迭代射线追踪法代替常规射线追踪方法进行归位成像。利用该方法对合成井间地震数据和野外实际井间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加成像,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运算速度较快,成像剖面质量较高,包含了丰富的地层信息,能够满足实际处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SP cdp叠加成像 井间地震 逐段迭代射线追踪 试算效果
下载PDF
用深地震反射方法研究邢台地震区地壳细结构 被引量:120
4
作者 王椿镛 王贵美 +5 位作者 林中洋 张四维 刘运生 毛桐恩 刘元生 段以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45-452,共8页
为了取得邢台地震区的地壳细结构,1990年冬,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实施了一条穿过华北平原中部束鹿断陷盆地的深地震反射剖面.经过叠加和偏移后的剖面显示出清晰的地壳细结构图像.剖面图上1—4s之间的强反射对应于由一组正断层产... 为了取得邢台地震区的地壳细结构,1990年冬,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实施了一条穿过华北平原中部束鹿断陷盆地的深地震反射剖面.经过叠加和偏移后的剖面显示出清晰的地壳细结构图像.剖面图上1—4s之间的强反射对应于由一组正断层产生的沉积层变形,其中新河断裂为束鹿盆地和新河凸起之间的边界主断裂,它伸展到8km以下深处.在5s左右显示出一组较强的反射界面,它可能对应于脆性上地壳的下界面.10—11s之间的壳-幔过渡带包含一组振幅大、连续性好的强反射,在震源下方的Moho界面上似乎被间断.岩浆从上地幔顶部侵入到地壳中,使得地壳可能出现部分熔融,这一过程是产生扩张盆地和发生邢台地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震反射 邢台地震区 地壳结构
下载PDF
延庆怀来地区高分辨率浅地震反射剖面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保金 孙振国 +4 位作者 赵成斌 顾梦林 李长法 冷欣荣 李德庆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5-430,共6页
在延庆怀来地区穿过深断裂位置开展的浅地震反射测量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地壳浅部结构图像。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浅层断裂发育,覆盖层分层清晰,具有良好的反射性质。基底为前震旦纪地层,埋深500 ~1 000m 不等,由一系列无规律的弱反射构成。... 在延庆怀来地区穿过深断裂位置开展的浅地震反射测量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地壳浅部结构图像。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浅层断裂发育,覆盖层分层清晰,具有良好的反射性质。基底为前震旦纪地层,埋深500 ~1 000m 不等,由一系列无规律的弱反射构成。狼山断裂是延矾盆地北缘的控制性断裂,在剖面上呈铲形,反映了年轻发育阶段的伸展构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反射法 延庆-怀来盆地 高分辨率 石油勘探
下载PDF
华北盆地滑脱构造的地震学证据 被引量:86
6
作者 王椿镛 张先康 +1 位作者 吴庆举 祝治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13-620,共8页
在华北盆地中西部的临城一巨鹿深地震反射剖面上,CDP叠加剖面在双程走时2.5-4.5s部分显示出一系列连续性好、能量强的低角度反射事件,在剖面上显示的延伸距离达40km.这些反射事件解释为滑脱断层,它自西向东倾角变缓... 在华北盆地中西部的临城一巨鹿深地震反射剖面上,CDP叠加剖面在双程走时2.5-4.5s部分显示出一系列连续性好、能量强的低角度反射事件,在剖面上显示的延伸距离达40km.这些反射事件解释为滑脱断层,它自西向东倾角变缓,发育在深度为skin(剖面西端)至10km(东端)的结晶基岩中.在剖面的浅部显示出两个相似的单边断陷盆地,其主断裂以铲形归并到这一滑脱构造.上盘在伸展过程中向东滑移,拉张和重力滑动作用可能是形成这些断裂的主要原因.剖面东部的中下地壳内众多的反射事件具有叠层状的特征,并遭受强烈的变形,可能表示地幔物质上涌侵入至地壳内.岩浆侵入在地壳上部形成附加的伸展应力场,同时使下地壳增热,粘度下降,某些矿物发生脱水作用,脱出的水上移并储存于中地壳内.伸展应力场及热和水的作用促进滑脱构造的形成.邢台地震的震源深度分布表明,这一地区脆韧过渡带的深度为10-25km,滑脱面为过渡带的上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构造 华北盆地 地震学
下载PDF
垦71区块井间地震资料处理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孔庆丰 王延光 +2 位作者 左建军 魏国华 魏洪泉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由于避开了地表低降速带和风化层的影响,井间地震能够采集到高频地震信号,经过资料处理可以得到较高分辨率的速度和上行反射波成像剖面。2004—2005年,胜利油田在垦71区块实施了8对井间地震资料采集。针对原始资料特点,研究了以层... 由于避开了地表低降速带和风化层的影响,井间地震能够采集到高频地震信号,经过资料处理可以得到较高分辨率的速度和上行反射波成像剖面。2004—2005年,胜利油田在垦71区块实施了8对井间地震资料采集。针对原始资料特点,研究了以层析成像、管波衰减、VSP—CDP技术和有限角度叠加成像等关键处理技术,较好地完成了该区块的井间地震资料处理。初步分析解释表明,井间地震可以识别低序级断层、小幅度构造和薄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层析成像 管波衰减 VSP—cdp 有限角度叠加
下载PDF
工程反射地震非常规方法野外施工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者江 何樵登 +2 位作者 田钢 曾昭发 薛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6-800,共5页
工程反射地震常规的多次覆盖系统、排列和炮点的同时滚动,导致了施工效率的低下。为解决这个问题,从共反射点原理出发,详细探讨了非常规的移动炮点的多次覆盖观测方法,并与常规的多次覆盖观测方法进行了对比。认为这种方法在提高野外施... 工程反射地震常规的多次覆盖系统、排列和炮点的同时滚动,导致了施工效率的低下。为解决这个问题,从共反射点原理出发,详细探讨了非常规的移动炮点的多次覆盖观测方法,并与常规的多次覆盖观测方法进行了对比。认为这种方法在提高野外施工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数据的信噪比和速度分析的精度,并且可兼顾折射法和多道面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震勘探 移动炮点野外观测系统 传统野外观测系统 共反射点 覆盖次数
下载PDF
复杂构造地区零井源距VSP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蔡志东 张庆红 刘聪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9-316,共8页
针对复杂构造地区VSP资料成像处理的难题,对VSP走廊叠加和VSP-CDP转换成像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倾角扫描走廊叠加、自动追踪走廊叠加成像方法,以及模型边界约束的VSP-CDP转换成像方法。通过滨里海地区一口井的实际VSP资料,证实了走... 针对复杂构造地区VSP资料成像处理的难题,对VSP走廊叠加和VSP-CDP转换成像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倾角扫描走廊叠加、自动追踪走廊叠加成像方法,以及模型边界约束的VSP-CDP转换成像方法。通过滨里海地区一口井的实际VSP资料,证实了走廊叠加和零井源距成像新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新的倾角扫描走廊叠加方法和自动追踪走廊叠加方法均可以实现复杂构造地区倾斜同相轴有效叠加的目的,较好地解决倾斜地层的VSP标定问题,其中自动追踪走廊叠加方法能更好地保护原始波组特征,减小降频影响,叠加结果更可靠;2模型边界约束的VSPCDP转换成像方法可以更好地揭示井旁构造细节,有利于精细构造解释或井-地联合地震解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构造 VSP成像 走廊叠加 VSP-cdp转换
下载PDF
水域地震反射波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孝城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5年第2期240-245,共6页
简要地介绍了水域地震反射法的基本工作方法、数据处理、解释技术及其在水域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通过该工程实践,基本探明了工区内的地层结构、基岩面起伏以及断裂分布情况,并形成多种成果图件。实践证明,水上高频、高密度多次覆盖... 简要地介绍了水域地震反射法的基本工作方法、数据处理、解释技术及其在水域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通过该工程实践,基本探明了工区内的地层结构、基岩面起伏以及断裂分布情况,并形成多种成果图件。实践证明,水上高频、高密度多次覆盖的地震反射波法高效、经济、有效,地震反射波法几乎是水域物探方法的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探 地震反射 cdp叠加 多道 震源 水域 岩土工程勘察 航道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 of crustal structure in the Shulu fault basin and its vicinity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椿镛 张先康 +1 位作者 林中洋 李学清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4年第4期587-594,共8页
The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ing carried out in Xingtai earthquake area provides a new knowledge of the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Shulu fault basin and its vicinity. In the Ningjin-Xinhe and Lincheng-Julu deep sei... The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ing carried out in Xingtai earthquake area provides a new knowledge of the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Shulu fault basin and its vicinity. In the Ningjin-Xinhe and Lincheng-Julu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trending in NWW, CDP stack profiles respectively show a one-side fault basin (i. e. Shulu fault basin) within TWT 4. 0s. The width of the basin is about 15 km (Eogene system boundary), and Xinhe fault extends to below TWT 4. 0s (i. e. 8 km deep) with listric shape as a main boundary fault. These profiles also display distinctly a detachment in mid-crust. The Xinhe fault extends downward and converges to the detachment. The results of deep seismic sounding and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indicate the low-velocity and highconductive zone beneath the detachment,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detach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plates. The Renxian-Ningjin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trending in NNE lies within the fault basin, which shows the complicated structure of the basin. The shallow part of the profi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sub-basins by three lateral uplifts. In the mid-lower crust from Gengzhuangqiao to Xiaohezhuang of the profile, there are a lot of strong reflection events with laminae structure, which have been deformed strongly. Two NWW-trending profiles also have similar reflection feature. This may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relative large region where the magma upwell into mid-lower crust. The abnormal low velocity zone in lower crust indicates that the magmatism is still strong at present. The magmatism may be an important factor of the tectonic activ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stal structure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cdp stack DETACHMENT MAGMATISM
下载PDF
高精度水域地震反射波法在厦门海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朝旭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6年第1期52-59,共8页
厦门海域存在风化槽、孤石、礁盘及隐伏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为探明厦门市地铁1号线、2号线及3号线工程跨海段工程地质条件,选用了高精度水域地震反射波法。本文介绍了地震反射CDP叠加技术与分辨率影响因素,阐述了高精度水域地震反射波... 厦门海域存在风化槽、孤石、礁盘及隐伏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为探明厦门市地铁1号线、2号线及3号线工程跨海段工程地质条件,选用了高精度水域地震反射波法。本文介绍了地震反射CDP叠加技术与分辨率影响因素,阐述了高精度水域地震反射波法技术特征、震源选择、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相关技术;论述了厦门海域各种不良地质体在时间剖面上呈现出不同的异常特征。通过工程实例说明高精度水域地震反射波法在进行岩土层划分、风化槽、孤石、礁盘及隐伏断裂勘察时,均可取得较好的勘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波法 cdp叠加 风化槽 孤石 隐伏断裂
下载PDF
小道距在极浅煤层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国利 王双双 张奋轩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2-143,共2页
在目的层埋藏极浅地区采用小道距观测系统,在弯线施工中缩小CDP面元的大小,放大地质现象,使地质现象反映更为清晰,在实际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关键词 小道距 cdp 叠加 接收 信噪比 地震勘探
下载PDF
利用AVO原理拟合零炮检距道反射记录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锦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29-736,共8页
常规多次叠加技术对地震勘探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存在反射振幅随跑检距的变化情况,常规多次叠加技术就不能够保真地反映零炮检距道的反射振幅。为此,本文从AVO 原理出发,提出一种在一定近似意义下,根据实际 CMP 道集... 常规多次叠加技术对地震勘探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存在反射振幅随跑检距的变化情况,常规多次叠加技术就不能够保真地反映零炮检距道的反射振幅。为此,本文从AVO 原理出发,提出一种在一定近似意义下,根据实际 CMP 道集用最小平方加权叠加技术拟合零炮检距道反射记录的方法。该方法有如下优点:(1)最小平方加权叠加是 AVO 技术的一种简化,不需要多次迭代,所以计算速度快。(2)用此法处理的地震剖面分辨率高,有利于进行岩性分析。(3)振幅保真,更接近于零炮检距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 反射振幅 炮检距 地震勘探
下载PDF
一种减少偏移画弧的方法──同相叠加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志让 张振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6-441,共6页
在地震记录中的同-CDP道集内,有效波与干扰波在视速度、频率和振幅方面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相邻地震记录道的相似性及振幅级别的变化。因此,应该设法选择相关性最好、振幅差值最小及振幅平均值适中的地震记录道进行盈前同相叠加,以... 在地震记录中的同-CDP道集内,有效波与干扰波在视速度、频率和振幅方面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相邻地震记录道的相似性及振幅级别的变化。因此,应该设法选择相关性最好、振幅差值最小及振幅平均值适中的地震记录道进行盈前同相叠加,以消除地震叠加剖面中存在的局部干扰,减少非相干记录道对有致信号的干涉,使叠加效应最佳;同时计算某一时刻记录的振幅平均值,并根据其大小对CDP道集中记录道的野值进行剔除,从而提高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减少们移“画弧”现象。实际资料应用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减少倍移“画弧”现象,而且在消除特殊的多次波方面也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移 画弧 同相叠加 cdp道集 地震勘探 地震记录
下载PDF
DMO技术及其处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振华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2年第2期58-68,共11页
当地下界面存在倾角时,地面上同一共中心点道集中记录到的反射波并不是来自界面上的同一个反射点,而是来自界面上的一个反射段,用这样的共中心点道集直接进行动校正叠加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从而严重影响了倾斜反射波在... 当地下界面存在倾角时,地面上同一共中心点道集中记录到的反射波并不是来自界面上的同一个反射点,而是来自界面上的一个反射段,用这样的共中心点道集直接进行动校正叠加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从而严重影响了倾斜反射波在水平叠加剖面上的成像质量。而MO就是将非零炮检距地震记录转化为自激自收地震记录,保证在任何地层倾角的情况下都能实现共反射点叠加的一种重要技术。我们将看到:在地层倾角较大的情况下,对于一些大炮检距地震记录在叠加前应尽可能作DMO处理,以消除非零炮检距地震道由于地层倾角而产生的时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水平叠加剖面的质量。而且DMO还能消除地层倾角对叠加速度的影响,从而使得叠加速度更接近均方根速度,提高速度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O技术 处理效果 地震勘探 倾角时差 倾角时差校正 共反射点叠加
下载PDF
现行地震法油气预测技术应用条件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乐小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97-601,共5页
油气预测技术是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共反射点叠加法和线性褶积模型的原理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基于水平叠加(偏移)资料的现行各种油气预测技术只对地表和地下情况简单的地区的油气预测有参考价值,而对地... 油气预测技术是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共反射点叠加法和线性褶积模型的原理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基于水平叠加(偏移)资料的现行各种油气预测技术只对地表和地下情况简单的地区的油气预测有参考价值,而对地表和地下情况复杂的地区的油气预测还难以胜任。要想提高油气预测技术的可靠性,扩大其应用范围,必须提高叠前各处理环节的精度、采用餐前信息进行反演、研究新的地震记录理论模型和进一步了解油气藏的地震波反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地震数据解释 油气预测 地震勘探
全文增补中
三维斜井XSP-CDP叠加成像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峥嵘 杨飞龙 +1 位作者 李琪 柳先远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66-1272,共7页
为了解决三维斜井井间地震数据成像问题,借鉴二维地面地震弯线及宽线处理思路,将三维井间地震成像问题转换成二维成像问题进行研究.利用三维逐段迭代方法对三维斜井井间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计算上、下行反射波走时及反射点位置,通过... 为了解决三维斜井井间地震数据成像问题,借鉴二维地面地震弯线及宽线处理思路,将三维井间地震成像问题转换成二维成像问题进行研究.利用三维逐段迭代方法对三维斜井井间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计算上、下行反射波走时及反射点位置,通过对比正演记录与实际资料的特征,调整地质模型参数获取准确速度场.然后对波场分离后的共炮集数据进行反射波归位,得到共反射点道集数据.最后根据反射点的分布选择一条反射点分布最集中的剖面线,以一定的宽度将剖面线左右的反射点包裹起来;根据叠加宽度划分成大小相等的矩形面元,将面元内的共反射点数据投影到剖面线上进行二维叠加成像.通过模型测试,三维XSP-CDP叠加方法能有效反演地下结构特征,指导三维井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的设计并解决不共面斜井叠加成像问题.应用该方法对M地区实际资料进行成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反演地下三维地质结构特征,为进一步数据处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逐段迭代正演 矩形面元 剖面线 XSP-cdp叠加
原文传递
A Detachment Revealed by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mg in Jizhong Depression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椿镛 吴庆举 张先康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4年第13期1112-1116,共5页
关键词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cdp stackING profile faulted basin DETACHMENT CRUST-MANTLE transitional zon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