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nalysis of the Non-mandatory Explicitation i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Chuanxil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etics
1
作者 HAN Xue Ma Wen-l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1年第8期590-592,共3页
Chuanxilu is a collection of Wang Yangming’s questions&answers and letters on learning.It is a masterpiece of Neo Confucianism since the pre-Qin period.This pap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poetics,takes... Chuanxilu is a collection of Wang Yangming’s questions&answers and letters on learning.It is a masterpiece of Neo Confucianism since the pre-Qin period.This pap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poetics,takes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Chuanxilu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s,makes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non-mandatory explicitation in the translation,aiming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oetics on the translator’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uanxilu,so as to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for the external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Wang Yangming’s theory of mi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uanxilu Non mandatory explicitation translation poetics
下载PDF
译者多重身份对译者行为影响路径的语料库考察——以《传习录》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秋荣 孙培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3,共13页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大多同时拥有多种社会身份,按照等级高低分为主身份、次身份和末身份。本文建立《传习录》汉英平行语料库,运用二语句法复杂度分析器(L2SCA)、词汇复杂度分析器(LCA)和语篇衔接分析器(Coh-Metrix),对比译入和译...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大多同时拥有多种社会身份,按照等级高低分为主身份、次身份和末身份。本文建立《传习录》汉英平行语料库,运用二语句法复杂度分析器(L2SCA)、词汇复杂度分析器(LCA)和语篇衔接分析器(Coh-Metrix),对比译入和译出两个英译本的易读性、词汇丰富度和句法复杂度,探究译者多重身份对翻译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译入型文本词汇更丰富,句法更复杂,忠实度、准确度、易读性较低;译出型文本词汇丰富度较低,句法更简洁,忠实度、准确度、易读性较高。译者主、次、末身份的相互作用在翻译过程中对译者行为产生不同影响,最终影响译本生成。本文尝试提出了“译者多重身份差异影响路径”的模型,展示主、次、末身份对译者行为的影响路径,以期为译者身份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习录》 译入 译出 译者行为 多重身份
下载PDF
从“教有三变”看王阳明的静坐教学方法
3
作者 程昱郡 《贵州文史丛刊》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静坐是王阳明及其弟子治学的一种方法,据钱德洪“教有三变”的表述,王阳明静坐教学方法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正德八年(1513)之前,是王阳明静坐教学方法形成的起始期,以王阳明贵州龙场静坐悟道为例。第二阶段为正德... 静坐是王阳明及其弟子治学的一种方法,据钱德洪“教有三变”的表述,王阳明静坐教学方法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正德八年(1513)之前,是王阳明静坐教学方法形成的起始期,以王阳明贵州龙场静坐悟道为例。第二阶段为正德八年(1513)到正德十四年(1519),以王阳明在滁州等地讲授静坐教学方法为例,是王阳明静坐教学方法的发展期。第三阶段是正德十四年(1519)之后,王阳明将静坐教学方法纳入其“致良知”心学体系之中,认为“致良知”是静坐的要诀;而静坐也是可以在“致良知”过程中随时援用的工夫,这标志着王阳明的静坐教学法最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传习录》 致良知 静坐教学法
下载PDF
王阳明《传习录》在日本的译介过程及其特征
4
作者 丁青 张传兵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16-23,共8页
中国阳明学传至日本后,经历了一个逐渐本土化和民族化的过程。16世纪中叶,王阳明的《传习录》及其相关典籍开始流入日本。1712年,被誉为日本“阳明学中兴之祖”的三轮执斋刊发了《标注传习录》,该书是《传习录》在海外的第一个评注本,... 中国阳明学传至日本后,经历了一个逐渐本土化和民族化的过程。16世纪中叶,王阳明的《传习录》及其相关典籍开始流入日本。1712年,被誉为日本“阳明学中兴之祖”的三轮执斋刊发了《标注传习录》,该书是《传习录》在海外的第一个评注本,对阳明学在日本的普及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阳明学在日本发展至今,共产生了近40个《传习录》日译本及日注本。以时间为序,《传习录》在日本译介与研究的过程可归纳为兴起、全面发展、多元化发展、曲折发展和稳定发展五个阶段。通过描绘《传习录》三百余年的日译全景图,探讨《传习录》在日本的传播、流变及发展过程中的版本学特征,并从中可窥见阳明思想在日本社会发展中的巨大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习录》 王阳明 日本阳明学 日译本 日注本
下载PDF
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以《传习录》英译为例
5
作者 欧阳偶春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7-80,共4页
目前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未充分开展系统翻译教学,较难满足翻译市场的发展需求。我们以《传习录》中的汉英平行语料库为研究语料,打破教科书、教师、课堂和机器辅助翻译的限制,输入检索词,搜索词、词组、句子、语篇进行比较。通过个案研... 目前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未充分开展系统翻译教学,较难满足翻译市场的发展需求。我们以《传习录》中的汉英平行语料库为研究语料,打破教科书、教师、课堂和机器辅助翻译的限制,输入检索词,搜索词、词组、句子、语篇进行比较。通过个案研究、数据对比、平行语料对比等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的差异,探索翻译策略和方法,实现翻译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的翻译理论知识灌输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研究学习与实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语料库 《传习录》 翻译教学
下载PDF
论佐藤一斋《传习录栏外书》
6
作者 申绪璐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4-19,共6页
19世纪上半叶日本最重要的儒者佐藤一斋,其《传习录栏外书》是关于王阳明《传习录》的阅读笔记,其中观点反映了他对阳明心学的深刻理解。佐藤一斋肯定良知真实地创生万物的思想,认为集义等工夫都可以被致良知工夫统摄。佐藤一斋的思想... 19世纪上半叶日本最重要的儒者佐藤一斋,其《传习录栏外书》是关于王阳明《传习录》的阅读笔记,其中观点反映了他对阳明心学的深刻理解。佐藤一斋肯定良知真实地创生万物的思想,认为集义等工夫都可以被致良知工夫统摄。佐藤一斋的思想融会朱子学与阳明学,这是其思想的显著特色,但也招致“阳朱阴王”的批评。佐藤一斋强调朱子学与阳明学只是侧重方面不同,将二者对立,甚至如王畿一样忽视具体工夫。在工夫本体、知行合一等方面,佐藤一斋都提出独具特色的心学观点,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藤一斋 《传习录栏外书》 江户儒学 朱子学 阳明学
下载PDF
陈荣捷英译《传习录》的副文本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慧芳 石春让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1期86-96,共11页
副文本作为翻译文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传递着多样化信息,对译本研究具有启示意义。陈荣捷《传习录》英译本中,副文本担当着重要角色,但相关研究屈指可数。本研究聚焦陈荣捷英译《传习录》的副文本构成要素及其功能,以期揭橥陈荣捷《... 副文本作为翻译文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传递着多样化信息,对译本研究具有启示意义。陈荣捷《传习录》英译本中,副文本担当着重要角色,但相关研究屈指可数。本研究聚焦陈荣捷英译《传习录》的副文本构成要素及其功能,以期揭橥陈荣捷《传习录》英译本的价值。研究发现,陈荣捷英译《传习录》的副文本在阐释译者翻译观和翻译动机、重现源语语境、弥合文化差异、建构中国古代哲人形象与促进译本接受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这为中国哲学典籍“走出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文本 《传习录》 陈荣捷 英译 功能
下载PDF
草稿与语录体:从草稿思维看王阳明的《传习录》
8
作者 陈永宝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8-124,共7页
草稿思维是艺术创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思考方式。它的特点是原初性、潜在性、未完成性与目的指引性。这种思维侧重个人体验而不是理论推导。语录体是草稿思维的一个展现方式,这为借用草稿思维解读语录体的《传习录》带来了可能。草稿思... 草稿思维是艺术创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思考方式。它的特点是原初性、潜在性、未完成性与目的指引性。这种思维侧重个人体验而不是理论推导。语录体是草稿思维的一个展现方式,这为借用草稿思维解读语录体的《传习录》带来了可能。草稿思维因其直面文本本身,使读者与作品交流减少了外来“偏见”的干扰,使作品以鲜活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达到了知、行的立论初衷。同时,用草稿思维分析语录体的《传习录》,可将其看成一幅画作,方便后学对阳明学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稿 《传习录》 语录体 未完成
下载PDF
心体的虚通与实在——简论王阳明《传习录》对心体性质的辨析
9
作者 何波宏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14,共6页
以人之心体作为儒家修齐治平的着眼点与发用处,并消解正心诚意与格物致知产生的内外区隔,是阳明心学的重要特征。而以本心之发明、施用论证儒家人伦道德于人内在根本倾向、终极生存可能上的本然与必然,势必关涉心体性质的辨析与揭示。... 以人之心体作为儒家修齐治平的着眼点与发用处,并消解正心诚意与格物致知产生的内外区隔,是阳明心学的重要特征。而以本心之发明、施用论证儒家人伦道德于人内在根本倾向、终极生存可能上的本然与必然,势必关涉心体性质的辨析与揭示。一方面,心超越一切固化立场,具有“无善无恶”的自然本性;另一方面,心因能主动生发现实伦理行为,并于本体层面赋予此世生命以实在性,而能回转佛道二教的虚无主义倾向,实现儒家“必有事焉”的生存指向。王阳明在《传习录》中的论述表明,虚与实是对心体无纤毫私欲遮蔽、廓然大公的本然状态的不同阐发。而只有同时认清心体的虚与实并超越固化的是非判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伦理自觉并体察生命本具的精神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习录》 虚实 心体 王阳明
下载PDF
基于文本挖掘的《传习录》思想体系构建与分析
10
作者 邓凯 陈微 王小妍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0-76,共7页
为了深入了解王阳明思想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以阳明心学的经典文献《传习录》为研究对象进行文本挖掘,使用PowerConc软件探究其字词频及共现关系,采用Gephi软件可视化地展示出该文本内容之间的语义关系网络。研究结果表明:《传习录》思想... 为了深入了解王阳明思想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以阳明心学的经典文献《传习录》为研究对象进行文本挖掘,使用PowerConc软件探究其字词频及共现关系,采用Gephi软件可视化地展示出该文本内容之间的语义关系网络。研究结果表明:《传习录》思想体系可聚类为“九大主题”,卷上讨论较多的是心、天理,以及“诚意”等《大学》相关命题;卷中讨论较多的是知、良知、致良知等阳明心学核心哲学概念;卷下对“功夫”作了较多讨论,集中谈到“灵明”的问题,并多次以“譬如”一词进行打比方说明。阳明心学思想早期侧重对“理本体”与“心本体”的创新性论述,中期演进到对“良知本体”的确立,晚期重点论述良知学本体功夫更多内容。另外,“诚”字作为具有思想考察价值的字,在阳明心学思想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挖掘 传习录 阳明心学 思想体系
下载PDF
明代王门学者王宗沐刊刻《传习录》的礼教思想
11
作者 杜梅 《德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13,共4页
明代王门学者积极刊刻阳明文献,他们尤为重视《传习录》的刊刻。作为浙中王门二传弟子的王宗沐,依然积极热情地传承阳明心学思想,极为严谨细致地刊刻《传习录》。王宗沐刊刻《传习录》的经过和目的展现出修己治人,忠君、尊师,“以心言... 明代王门学者积极刊刻阳明文献,他们尤为重视《传习录》的刊刻。作为浙中王门二传弟子的王宗沐,依然积极热情地传承阳明心学思想,极为严谨细致地刊刻《传习录》。王宗沐刊刻《传习录》的经过和目的展现出修己治人,忠君、尊师,“以心言礼”的礼教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宗沐 《传习录》刊刻 礼教精神
下载PDF
《传习录》教育思想述评及其现代价值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中原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89,共5页
王阳明是古代中国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传习录》中。王阳明在书中确立了"圣凡平等"的教育原则、"不执一偏"的全面教育内容、"因其性情"的教育规律、"明人伦"的教育本质和... 王阳明是古代中国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传习录》中。王阳明在书中确立了"圣凡平等"的教育原则、"不执一偏"的全面教育内容、"因其性情"的教育规律、"明人伦"的教育本质和"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这些教育思想自成体系,体现了王阳明教育家的本色,其教育方法论价值、理念精神以及对教育规律的揭示仍然不失现代意义。但是,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毕竟受到时代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需要采取辩证否定的方法科学进行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习录》 教育思想 述评 现代价值
下载PDF
王阳明“格物”“致知”说分疏——以《传习录》为中心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荣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68-73,共6页
王阳明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出发,其对"格物致知"说的阐释颇具革命性,不仅突破了程朱理学的解释框架,而且因此发扬和深化了心学一途的学思脉络。与朱子相比,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训释的反动体现在:将朱子训物为客观物... 王阳明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出发,其对"格物致知"说的阐释颇具革命性,不仅突破了程朱理学的解释框架,而且因此发扬和深化了心学一途的学思脉络。与朱子相比,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训释的反动体现在:将朱子训物为客观物质实体与人类道德行为二义窄化为道德事为,物成了心之物,并且相应地穷理被局限于体认天理或良知,即格心。与此同时,所谓致知,仅仅变成了克除私欲,发明本心或使天理流行充塞,最终导致了贯通心与物、心与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王阳明与朱子学说分道扬镳,但也因此以简易直接的方式宣告了自己心学理论的特色,并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物 致知 分疏 《传习录》 王阳明 朱子
下载PDF
重悟司法良知的唤醒与养成之道——读《传习录》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永平 《时代法学》 2016年第1期36-40,共5页
在王阳明的《传习录》中,良知有自在、自得和自律的特征。司法良知亦有自在人心的特点,只是由于特定原因会在特定时段进入休眠状态,但不会彻底消失,仍具有被唤醒的可能。司法良知的唤醒之道是司法人员的"慎独"和"精一&qu... 在王阳明的《传习录》中,良知有自在、自得和自律的特征。司法良知亦有自在人心的特点,只是由于特定原因会在特定时段进入休眠状态,但不会彻底消失,仍具有被唤醒的可能。司法良知的唤醒之道是司法人员的"慎独"和"精一",是在内心艰苦沉淀过程中的不断扪心自问和在具体案件面前的心无恶念,而且是不假外力的自我唤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习录 致良知 司法良知
下载PDF
《近思录》之“录”与《传习录》之“录”
15
作者 李纪祥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0-61,共12页
《近思录》与《传习录》皆是兴起于宋明理学中的思想传记类型的著作。一为“辑略”之新体 ,一为“记言”之变型。两者的差异 ,则可以自“录”字的再解读中 ,掌握住“文”与“言”的本性而得以进行区别。二《录》都企图在“当下即逝”的... 《近思录》与《传习录》皆是兴起于宋明理学中的思想传记类型的著作。一为“辑略”之新体 ,一为“记言”之变型。两者的差异 ,则可以自“录”字的再解读中 ,掌握住“文”与“言”的本性而得以进行区别。二《录》都企图在“当下即逝”的时间状态中 ,分由“文”与“言”的途径以进行“当下即是”的传道活动。二者一名“近思” ,一名“传习” ,同出于《论语》 ,反映了追随孔子的理想。但其同名为“录”及其何以为“录” ,则尚可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思录》 《传习录》 理学 思想传记 儒家
下载PDF
论王通与王阳明王道本义之会通
16
作者 王冬 《长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3-16,共4页
王通和王阳明一致认为法先王之道应在不离道之本义的前提下因时而致治;"虚文盛而实行衰"是造成王道旁落、六经不明的原因;六经本旨为扬善隐恶、导民向善;圣人述经之意不着意于梳理历史事实,乃是代"天下无明主"之世... 王通和王阳明一致认为法先王之道应在不离道之本义的前提下因时而致治;"虚文盛而实行衰"是造成王道旁落、六经不明的原因;六经本旨为扬善隐恶、导民向善;圣人述经之意不着意于梳理历史事实,乃是代"天下无明主"之世确立推行王道之根据或标准以"明赏罚"和"正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说》 《传习录》 王道
下载PDF
人须在事上磨:《传习录》的生活德育思想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文涛 汪凤炎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09-113,共5页
"人须在事上磨"是《传习录》生活德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事上磨炼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磨炼心中的先天良知,这一育德方法可以有效地纠正品德培养中知行脱节的问题。事上磨炼作为"致良知"的重要方面,让"致良知"... "人须在事上磨"是《传习录》生活德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事上磨炼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磨炼心中的先天良知,这一育德方法可以有效地纠正品德培养中知行脱节的问题。事上磨炼作为"致良知"的重要方面,让"致良知"德育方法可以切实地运用到生活之中。事上磨炼强调生活实践对当下生活德育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德育 事上磨炼 传习录 知行合一 致良知
下载PDF
意义与形式的浑融――《传习录》之语录的文学性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霓 张如安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23-27,共5页
《传习录》的文体特征是自言与他言的结合,是自记和他记的典范。《传习录》虽然是一部哲学著作,但"有些文藻"使其文本更见精彩。《传习录》不仅思想蕴涵异常深刻,而且重视文学性的表现手法,使感性与理性交融相生,书面语与口... 《传习录》的文体特征是自言与他言的结合,是自记和他记的典范。《传习录》虽然是一部哲学著作,但"有些文藻"使其文本更见精彩。《传习录》不仅思想蕴涵异常深刻,而且重视文学性的表现手法,使感性与理性交融相生,书面语与口语交相融合。在宋明理学家的语录体中,能做到意义与形式相浑融者,《传习录》可谓独领风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习录 文学性 意义与形式
下载PDF
《传习录》动态助词概览
19
作者 杨振法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4期88-91,共4页
本文立足于专书《传习录》[1],使用穷尽调查的方法,统计出《传习录》动态助词系统,总结动态助词"得""了""将"的语法格式和语法意义,发现了动态助词"得"继续发展,"了"逐渐兴起壮大,&q... 本文立足于专书《传习录》[1],使用穷尽调查的方法,统计出《传习录》动态助词系统,总结动态助词"得""了""将"的语法格式和语法意义,发现了动态助词"得"继续发展,"了"逐渐兴起壮大,"将"日益没落的发展态势。窥一斑而知全豹,笔者希望以《传习录》动态助词为窗口,从而为探索发掘动态助词在明代的发展走向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习录》 动态助词 “得”“了”“将”
下载PDF
王阳明《传习录》形成过程研究
20
作者 邹建锋 陈雪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0-147,155,共10页
通过对明嘉靖年间《传习录》多种稀见孤本的多年全国大调研,比较日本藏德安府刻本、范庆苏州刻本、国家图书馆文津馆藏萧彦绍兴刻本、温州图书馆藏钱錞江阴县刻本、上海图书馆藏刘起宗与丘时庸水西精舍刻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胡宗宪杭... 通过对明嘉靖年间《传习录》多种稀见孤本的多年全国大调研,比较日本藏德安府刻本、范庆苏州刻本、国家图书馆文津馆藏萧彦绍兴刻本、温州图书馆藏钱錞江阴县刻本、上海图书馆藏刘起宗与丘时庸水西精舍刻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胡宗宪杭州刻本,我们认为,上图藏题南大吉刻《传习录三卷》并非嘉靖三年首刻本,而是万历时期重刻本,德安府本是国内外所存最早刻本,萧彦本为国内存世最早刻本,钱錞本源出萧彦本。水西精舍本,较德安府本增加二卷续录,其收语录较接近通行本下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王阳明集》附录单刻《传习续录》2卷本为水西精舍重刻嘉靖本。崇正书院本为《传习录》定稿本。胡宗宪天真书院本为通行本《传习录》足本,内容最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传习录 版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