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鸭共作对不同栽培环境稻季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1
作者 王强盛 刘欣 +2 位作者 许国春 余坤龙 张慧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79-1288,共10页
稻田是大气温室气体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的重要排放源,稻田温室气体减排一直是农业生态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在露地和网室两种栽培环境条件下,以无鸭子放养的常规稻作和秸秆不还田处理为对照,在等养分条件下分析... 稻田是大气温室气体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的重要排放源,稻田温室气体减排一直是农业生态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在露地和网室两种栽培环境条件下,以无鸭子放养的常规稻作和秸秆不还田处理为对照,在等养分条件下分析了秸秆全量还田与稻鸭共作模式对土壤氧化还原电位、CH_(4)排放量、产CH_(4)潜力及CH_(4)氧化潜力、N_(2)O排放量及N_(2)O排放高峰期土壤反硝化酶活性、全球增温潜势、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秆还田增加土壤产CH_(4)潜力,提高CH_(4)排放量,降低土壤反硝化酶活性、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N_(2)O排放量,整体上导致全球增温潜势上升96.89%~123.02%;稻鸭共作模式由于鸭子的不间断活动提高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了土壤产CH_(4)潜力,并显著降低了CH_(4)排放量,其全球增温潜势较无鸭常规稻作模式下降8.72%~14.18%;网室栽培较露地栽培显著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土壤产CH_(4)潜力和反硝化酶活性,减少稻田CH_(4)和N_(2)O排放量,从而降低全球增温潜势6.35%~13.14%。总体上,稻田CH_(4)氧化潜力是产CH_(4)潜力的9.46倍~12.20倍,稻鸭共作和秸秆还田均能增加水稻产量,网室栽培较露地栽培减少水稻产量1.19%~5.48%。稻鸭共作不仅减缓全球增温潜势,结合秸秆还田能增加水稻产量,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作 秸秆还田 栽培环境 CH_(4)和N_(2)O排放 全球增温潜势
下载PDF
小微黑臭水体修复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2
作者 陈成 杨正健 +2 位作者 王从锋 郭小娟 唐金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211-4218,共8页
为分析小微黑臭水体修复过程中温室气体释放规律,选择典型小微黑臭水体分别设置污染拦截并生态修复(W1)、污染拦截(W2)和污染直排(W3)3组围隔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期内,污染拦截并生态修复围隔中CO_(2)、CH_(4)和N_(2)O扩... 为分析小微黑臭水体修复过程中温室气体释放规律,选择典型小微黑臭水体分别设置污染拦截并生态修复(W1)、污染拦截(W2)和污染直排(W3)3组围隔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期内,污染拦截并生态修复围隔中CO_(2)、CH_(4)和N_(2)O扩散通量分别为(5671.9±1189.5)、(39.2±10.1)和(4.2±2.2)μmol/(m^(2)·h),其CO_(2)当量贡献率分别为76.51%、6.54%和16.95%;仅污染拦截围隔中CO_(2)、CH_(4)和N_(2)O扩散通量分别为(1139.3±1169.6)、(102.1±35.6)和(20.0±14.1)μmol/(m^(2)·h),其CO_(2)当量贡献率分别为13.64%、15.12%和71.24%;污染直排围隔中CO_(2)、CH_(4)和N_(2)O扩散通量分别为(9140.3±256.4)、(1126.8±215.1)和(1.8±1.7)μmol/(m^(2)·h),其CO_(2)当量贡献率分别为38.74%、59.04%和2.22%.实验围隔中三大温室气体释放CO_(2)总当量大小表现为:污染直排>污染拦截>生态修复.污染直排围隔(W3)中缺氧且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机质降解过程中消耗大量O_(2)并释放CH_(4)和CO_(2),导致其释放通量及当量贡献率较高;污染拦截围隔(W2)发生了水体富营养化及藻类水华,藻类光合作用产氧消耗CO_(2)并释放N_(2)O,导致N_(2)O较高、CO_(2)较低,N_(2)O是其当量最主要贡献者;污染拦截并生态修复围隔(W1)中DO较高,抑制CH_(4)产生并加速氧化,同时抑制反硝化作用导致N_(2)O较低,减少了向大气的总温室气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黑臭水体 温室气体排放 CO_(2)、CH_(4)和N_(2)O当量贡献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根河源湿地公园不同下垫面土壤理化性质与温室气体通量关联性研究
3
作者 王新园 李依倩 +5 位作者 马秀枝 李长生 田弘 杨林 梁蕾 张志杰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1期53-57,共5页
温室气体排放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同下垫面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各异。选取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源湿地公园3种主要的下垫面,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于2019年生长盛季(7-8月)进行了大气-土壤温室气体通量(CO_(2)、CH_(4)和N_(2)O... 温室气体排放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同下垫面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各异。选取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源湿地公园3种主要的下垫面,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于2019年生长盛季(7-8月)进行了大气-土壤温室气体通量(CO_(2)、CH_(4)和N_(2)O)的原位观测,同期测定了相关环境因子及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结果表明,生长盛季森林沼泽、灌丛沼泽、草本沼泽土壤CO_(2)通量无显著差异(P=0.2457),日均值分别是383.2 mg/m^(2)·h、342.5mg/m^(2)·h、180.1mg/m^(2)·h。CO_(2)通量与大气湿度和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湿度并不存在明显的联系。3种下垫面土壤CH_(4)通量无显著差异(P=0.1249),日均值分别是-70.92mg/m^(2)·h、62.11mg/m^(2)·h、558.42mg/m^(2)·h;CH_(4)通量除草本沼泽区域外,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种下垫面土壤CH_(4)吸收通量均与土壤湿度相关性不显著。3种下垫面土壤N_(2)O通量无显著差异(P=0.4569),日均值分别是4.56ug/m^(2)·h、5.69ug/m^(2)·h、6.69 ug/m^(2)·h;土壤N_(2)O通量在森林沼泽和灌丛沼泽覆盖区域中均与土壤温度显著正相关(P<0.05),灌丛沼泽N_(2)O通量与土壤水分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CO_(2)通量、CH_(4)通量和N_(2)O通量还不同程度受到土壤pH值、土壤有机碳、硝态氮、铵态氮和总氮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下垫面对温室气体通量具有不同的影响特征,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差别,对其深入研究对维护大兴安岭气候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河源 土壤CO_(2)、N_(2)O、湿地CH_(4) 土壤温室气体
下载PDF
混合气体环境中集气管线材料优选研究
4
作者 刘洪志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825-828,共4页
油田集气管线输送介质成分复杂,尤其是当CO_(2)/H_(2)S/H_(2)O存在时,导致管线发生严重内腐蚀。在现场无损检测过程中,即使是不锈钢仍然存在微裂痕。因此本文通过腐蚀形貌、力学实验,研究了Q235A钢、Q345A钢、45#钢和3Cr13钢的腐蚀特性... 油田集气管线输送介质成分复杂,尤其是当CO_(2)/H_(2)S/H_(2)O存在时,导致管线发生严重内腐蚀。在现场无损检测过程中,即使是不锈钢仍然存在微裂痕。因此本文通过腐蚀形貌、力学实验,研究了Q235A钢、Q345A钢、45#钢和3Cr13钢的腐蚀特性。结果表明,Q235A钢的腐蚀产物颗粒呈多边形,具有良好的交联特性,优于Q345A和45#钢;同时,3Cr13钢的腐蚀产物颗粒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其中腐蚀产物中的Fe_(3)C和纳米尺度表面微裂纹的观察表明,3Cr13钢的腐蚀以晶间腐蚀为主。与其他三种金属相比,3Cr13钢的强度下降比例更大,尤其是屈服强度,下降比例达到7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H_(2)O/CH_(4)/N_(2)混合气体 晶间腐蚀 力学实验
下载PDF
低游离甲醛含量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澎 郭瑞云 +1 位作者 林素凤 陈荣峰 《中国胶粘剂》 CAS 1997年第3期34-37,共4页
本文根据尿素与甲醛加成一缩会反应机理,利用强酸催化合成脲醛树脂低难胶(游离甲醛含量小于0.3%),并对各种反应条件对游离甲醛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脲醛树脂 胶粘剂 低游离醛 合成
下载PDF
环保型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金银 彭立新 《化工时刊》 CAS 2002年第12期58-59,共2页
根据尿素与甲醛加成-缩合反应机理,利用强酸催化工艺合成低甲醛含量的脲醛树脂胶粘剂,并对主要反应条件:pH值、尿素的投放次数及反应温度对胶粘剂游离甲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环保型 脲醛树脂 胶粘剂 合成
下载PDF
CO_(2)吸附强化CH_(4)/H_(2)O重整制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璐 许凯 +2 位作者 荆洁颖 冯杰 李文英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82,共10页
CO_2吸附强化CH_4/H_2O重整制氢是提供低成本高纯氢气和实现CO_2减排的方法之一。其中,催化剂和吸附剂是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性与选择性制约了反应速率和产率,寿命长短关系到生产成本。综述了CO_2吸附强化CH_4/H_2O重整制氢催化... CO_2吸附强化CH_4/H_2O重整制氢是提供低成本高纯氢气和实现CO_2减排的方法之一。其中,催化剂和吸附剂是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性与选择性制约了反应速率和产率,寿命长短关系到生产成本。综述了CO_2吸附强化CH_4/H_2O重整制氢催化剂和吸附剂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机械混合的催化剂与吸附剂在反应过程中存在吸附产物包覆催化活性位点的问题,导致催化剂活性迅速下降。针对该问题,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结构双功能复合催化剂的结构特性、研究现状及其在循环-再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核壳型双功能催化剂具有吸附组分与催化剂组分相对独立、催化组分分散分布和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在吸附强化制氢中有进一步研究的潜力。利用双功能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实现反复循环再生过程中催化与脱碳反应的匹配,是推动CO_2吸附强化CH_4/H_2O重整制氢技术工业化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强化CH_(4)/H_(2)O重整 双功能催化剂 CO_(2)吸附剂 核壳结构 制氢
下载PDF
鹅绒裘皮鞣制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志光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5年第2期132-134,146,共4页
以铝明矾和甲醛为鞣剂,利用二浴结合鞣法,对鹅绒裘皮进行鞣制.结果表明,此法获得的成品洁白轻便,毛板结合牢固,皮板柔软丰满,抗张强度较高,收缩温度75℃,出材率95%,达到良好的裘皮效果.
关键词 鹅绒裘皮 铝明矾 甲醛 结合鞣
下载PDF
艾比湖湿地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剖面CO_(2)、CH_(4)和N_(2)O扩散通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艳红 陈图峥 李发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7-674,共8页
于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艾比湖湿地鸟岛站,选取典型植物群落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柽柳(Tamarix chinensis)和裸地对照组,每个月份通过气体原位采集系统对4个不同深度(0-10、10-20、20-40、40-60 cm)的土壤CO_(2)、CH_(4)和N_(... 于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艾比湖湿地鸟岛站,选取典型植物群落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柽柳(Tamarix chinensis)和裸地对照组,每个月份通过气体原位采集系统对4个不同深度(0-10、10-20、20-40、40-60 cm)的土壤CO_(2)、CH_(4)和N_(2)O进行采集,利用气相色谱仪法分析其不同深度土层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芦苇和裸地土壤剖面CO_(2)、CH_(4)和N_(2)O扩散通量呈现夏秋高于冬春特点,柽柳土壤剖面CO_(2)、CH_(4)和N_(2)O扩散通量季节变化小,而芦苇土壤夏季的CO_(2)、CH_(4)和N_(2)O扩散通量分别占年排放量的56.52%、86.90%和52.10%,但各季节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芦苇、柽柳和裸地均表现出深层土壤CO_(2)和N_(2)O扩散通量高于浅层土壤的空间分布特征,20-40 cm土层显著高于其他土层,而土壤剖面CH_(4)扩散通量在各样地、各土层之间均无明显差异。土壤剖面CO_(2)、N_(2)O扩散通量在不同样地、不同土层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且不同样地之间芦苇土壤剖面CO_(2)、N_(2)O扩散通量显著高于柽柳和裸地。芦苇、柽柳和裸地土壤剖面CO_(2)、CH_(4)和N_(2)O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对土壤CO_(2)、CH_(4)和N_(2)O扩散通量影响最大,其次为空气温湿度、土壤铵态氮和土壤硝态氮,而土壤盐分和土壤全磷对土壤CO_(2)、CH_(4)和N_(2)O扩散通量的影响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湿地 植物群落 土壤剖面CO_(2)、CH_(4)和N_(2)O 扩散通量
下载PDF
中小型旅馆室内污染物分布规律与预测
10
作者 齐子姝 郭利敏 +1 位作者 张语 徐阳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51-56,共6页
本文通过对寒冷地区中小型旅馆室内PM 2.5,CO_(2),CH2O进行实际测试,得出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通过现场调研与实测数据,分析室内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出PM 2.5,CO_(2),CH2O的预测模型和常规残差,构建了污染物传播... 本文通过对寒冷地区中小型旅馆室内PM 2.5,CO_(2),CH2O进行实际测试,得出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通过现场调研与实测数据,分析室内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出PM 2.5,CO_(2),CH2O的预测模型和常规残差,构建了污染物传播的数学模型,对各污染物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到了各因素及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室内PM 2.5,CO_(2),CH2O浓度影响的程度,对改善室内环境起到了指导作用,为下一步采取特定方法降低污染物浓度以及为中小型旅馆的室内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 中小型旅馆 预测模型 PM 2.5 CO_(2) CH_(2)O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稀土双膦酸酯配合物和稀土氯化物对Mannich反应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晓东 袁野 +1 位作者 吴界强 金琼花 《工业催化》 CAS 2009年第7期43-45,共3页
研究了Dy(OTf)3、DyCl3和稀土双膦酸酯配合物{[Dy(OTf)2L2(H2O)3](OTf)(CH3CN)}[L=(iPrO)2P(O)CH2P(O)(iPrO)2]等对Mannich反应的催化作用,发现以Dy(OTf)3为催化剂时,收率为54%,[Dy(OTf)2L2(H2O)2](OTf)... 研究了Dy(OTf)3、DyCl3和稀土双膦酸酯配合物{[Dy(OTf)2L2(H2O)3](OTf)(CH3CN)}[L=(iPrO)2P(O)CH2P(O)(iPrO)2]等对Mannich反应的催化作用,发现以Dy(OTf)3为催化剂时,收率为54%,[Dy(OTf)2L2(H2O)2](OTf)(CH3CN)的收率仅为8%,DyCl3收率达47%。研究了12种稀土金属氯化物对Mannich反应的催化作用,其中,ErCl3催化剂的收率最高,达到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双膦酸酯[(^iPrO)_2P(O)CH_2P(O)(^iPrO)_2]催化剂 稀土配合物 稀土氯化物 MANNICH反应
下载PDF
基于丙酮/CH_(2)O双组分PLIF技术的横向声波激励预混火焰未燃区/预热区特性研究
12
作者 闫博 孙永超 +5 位作者 朱家健 吴戈 万明罡 田轶夫 陈爽 孙明波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热声不稳定问题是航空航天动力装置发展中的难题之一,针对预混燃烧火焰的热声不稳定机理研究是解决实际发动机热声振荡难题的必经之路。采用丙酮/CH_(2)O双组分PLIF同步测量技术对横向声波激励下的预混火焰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横向声... 热声不稳定问题是航空航天动力装置发展中的难题之一,针对预混燃烧火焰的热声不稳定机理研究是解决实际发动机热声振荡难题的必经之路。采用丙酮/CH_(2)O双组分PLIF同步测量技术对横向声波激励下的预混火焰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横向声波激励预混燃烧火焰中的未燃区/预热区分布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激励声波声压级的增大和激励声波频率的减小,未燃区/预热区形貌的变化逐渐增强;同时,随着激励声波相位的变化,未燃区/预热区形貌呈周期性变化。对丙酮PLIF图像进行边界提取,获取了不同声波频率、声压级条件下的未燃区抬举高度、扩散面积。利用丙酮/CH_(2)O双组分PLIF同步测量成功捕捉到典型声波频率、声压级下的火焰形貌演化过程,并分析了该典型工况下的火焰熄灭现象及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CH_(2)O双组分PLIF 声波激励 预混燃烧 混合特性 火焰形貌
下载PDF
Effects of soil moisture and temperature on CH_4 oxidation and N_2O emission of forest soil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秀君 徐慧 陈冠雄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03-206,共4页
Soil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depth of 0-12cm in the virgin broad- leaved/Korean pine mixed forest in Changbai Mountain in April, 2000. 20 μL·L-1 and 200 μL·L-1 CH4 and N2O concentration were supplied for a... Soil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depth of 0-12cm in the virgin broad- leaved/Korean pine mixed forest in Changbai Mountain in April, 2000. 20 μL·L-1 and 200 μL·L-1 CH4 and N2O concentration were supplied for analysis. Laboratory study on CH4 oxidation and N2O emission in forest soil showed that fresh soil sample could oxidize atmospheric methane and product N2O. Air-dried soil sample could not oxidize atmospheric methane, but could produCt N2O. However, it could oxidize the supplied methane quickly when its concentration was higher than 20 μL·L-1. The oxidation rate of methane was increased with its initial concentration. An addition of water to dry soil caused large pulse of N2O emissions within 2 hours. There were curvilinear correlations between N2O emission and temperature (r2=0.706, p <0.05), and between N2O emission andtwater content (r2=0.2968. p <0.05). These suggested temperature and water content were important factors controlling N2O emiss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4 oxidization and temperature was also found while CH4 was supplied 200 μL·L-1 (r2 =0.3573, p<0.05). Temperature was an important f8Ctor controlling CH4 oxidation. However, when 20 μL·L-1 CH4 was supplied,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among CH4 oxidization, N2O emission, temperature and water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dried soil Fresh forest soil CH_4 oxidation N_2O emission
下载PDF
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Meta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海洋 王天宇 +4 位作者 黄琼 宋开付 张广斌 马静 徐华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7-527,共11页
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生态系统碳(C)氮(N)循环具有重要作用,阐明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是农业生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讨论了不同CO_(2)浓度升高状况和田间管理措施条件下CO... 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生态系统碳(C)氮(N)循环具有重要作用,阐明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是农业生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讨论了不同CO_(2)浓度升高状况和田间管理措施条件下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可为未来气候条件下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整体平均而言,CO_(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稻田CH_(4)排放(增幅为23%,P<0.05),同时显著降低稻田N_(2)O排放(降幅为22%,P<0.05).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程度与CO_(2)熏气年限和CO_(2)浓度梯度有关.CO_(2)熏气年限≥10a时,CO_(2)浓度升高同时显著降低稻田CH_(4)和N_(2)O排放,降幅分别为27%和53%(P<0.05);随CO_(2)浓度梯度上升,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CH_(4)排放的促进作用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而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则由促进作用变为抑制作用.不同N肥施用量、秸秆还田、水分管理和水稻品种等田间管理措施不同程度地影响稻田CH_(4)和N_(2)O排放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无秸秆和半量秸秆还田时,CO_(2)浓度升高显著促进稻田CH_(4)排放(增幅分别为27%和49%,P<0.05),而全量秸秆还田时,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CH_(4)排放无显著影响(P>0.05);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N_(2)O排放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对比持续淹水,间歇灌溉条件下CO_(2)浓度升高减弱了对稻田CH_(4)排放的促进作用,却增强了对稻田N_(2)O排放的抑制作用.未来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建议推广全量秸秆还田和间歇灌溉相结合的稻田管理措施,并辅以优化N肥管理和选育"高产低排"水稻品种等方法,达到最优的"增产减排"效果.此外,有必要进行多尺度、多要素和多方法的综合研究,以期有效降低稻田CH_(4)和N_(2)O排放对CO_(2)浓度升高响应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浓度升高 稻田 CH_(4)N_(2)O 田间管理措施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