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ork function tuned, surface Cs intercalated BiVO_(4) for enhanced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reactions 被引量:3
1
作者 Shankara S.Kalanur Hyungtak Seo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612-623,共12页
Monoclinic BiVO_(4) is a widely researched semiconductor in solar water splitting owing to its suitable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BiVO_(4) faces limitations, such as the inefficient separ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ph... Monoclinic BiVO_(4) is a widely researched semiconductor in solar water splitting owing to its suitable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BiVO_(4) faces limitations, such as the inefficient separ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photogenerated charges in the bulk and poor catalytic water oxidation reactions at the surface that affect the water-splitting efficiency. In this work, the Cs intercalation strategy at the surface of BiVO_(4) is proposed for the enhanced water splitting to H_(2) and O_(2) productions via the effective separ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photogenerated charges and improved surface catalytic water oxidation reactions. The Cs ions are found to intercalate at the surface of BiVO_(4) and regulate the oxygen vacancies to provide active O_(2) production sites and stability. The surface intercalation of Cs boosts the photocurrent to 1.89 mA cm^(-2)at 1.23 V vs.reference hydrogen electrode(RHE). A stoichiometric evolution of H_(2) and O_(2) is recorded with a faradaic efficiency of 92%. The open-circuit voltage measurements confirmed the increase in the carrier lifetime with the work function tuning upon Cs intercalation. The proposed Cs intercalation strategy suggests an effective route to suppress the charge recombination with an increase in carrier lifetime and charge separation in BiVO_(4) for the enhanced PEC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SIUM BiVO_(4) Annona structure surface intercalation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下载PDF
Aluminum and phosphorus codoped “superaerophobic” Co3O4 microspheres for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and Zn-air batteries 被引量:5
2
作者 Xian-Wei Lv Yuping Liu +2 位作者 Wenwen Tian Lijiao Gao Zhong-Yong Yua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324-331,共8页
Multifunctional non-precious catalysts for hydrogen/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OER) and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 constitute the bottleneck in the applications in electrochemical overall water splitting(OWS) a... Multifunctional non-precious catalysts for hydrogen/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OER) and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 constitute the bottleneck in the applications in electrochemical overall water splitting(OWS) and Zn-air batteries. Herein, a tr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 of urchin-like Al,P-codoped Co3O4 microspheres supported on Ni foam(denoted as AP-CONPs/NF) was fabricated via a hydrothermal process and subsequent low-temperature annealing and phosphorization, exhibiting enhanced OER, HER and ORR activities compared with single-doped and undoped samples. Their surface self-organized microstructure and excellent "superaerophobic" feature make a high bubble repellency, which boost diffusion of reactants and electrolyte-electrode intimate contact. The codoping of Al and P elements into Co3O4 betters right the balance among surface chemical state, the increased oxygen vacancies and the promoted charge transfer. Encouraged by these synergistic advantages, the AP-CONPs/NF was further employed as excellent bifunctional electrodes for the OWS(low cell voltage of 1.57 V at 10 mA cm-2) and as air cathode for rechargeable Zn-air batteries(high power density of 89.1 mW cm-2), which demonstrates a great feasibility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s CO3O4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Zn-air batteries "Superaerophobic"surface Anion-cation double doping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Ab Initio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and Predicted Spectra for the CH_(4)-Ne Complex
3
作者 Xiao-Long Zhang Hui L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874-882,I0004,共10页
We present a new three-dimensional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PES)for CH_(4)-Ne complex.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computation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the coupled-cluster method with singles,doubles,and perturbative tripl... We present a new three-dimensional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PES)for CH_(4)-Ne complex.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computation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the coupled-cluster method with singles,doubles,and perturbative triples[CCSD(T)],the augmented correlationconsistent aug-cc-pVXZ(X=T,Q)basis sets were employed with bond functions placed at the mid-point on the intermolecular axis,and the energies obtained were then extrapolated to the complete basis set limit.Analytic intermolecular PES is obtained by least-squares fitting to the Morse/Long-Range(MLR)potential function form.These fits to 664 points have root-mean-square deviations of 0.042 cm^(−1).The bound rovibrational levels are calculated for the first time,and the predicted infrared spectra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s.The microwave spectra for CH_(4)-Ne dimer have also been predicted for the first time.The analytic PES can be used for modeling the dynamical behavior in CH_(4)-(Ne)N clusters,and it will be useful for future studies of the collision-induced-absorption for the CH_(4)-Ne di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CH_(4)-Ne Rovibrational spectra
下载PDF
2022年8月北黄海北部溶解甲烷分布、海-气交换通量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徐雪梅 王明丽 +4 位作者 何宗财 韩建波 邢庆会 王心怡 陈虹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2-793,共12页
科学评估陆架边缘海溶解甲烷(CH_(4))的分布及海-气交换通量对于认识陆架边缘海CH_(4)的释放对大气CH_(4)的区域性贡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2年8月的现场调查数据和资料,研究北黄海北部海水溶解CH_(4)的分布、海-气交换通量及影响因素... 科学评估陆架边缘海溶解甲烷(CH_(4))的分布及海-气交换通量对于认识陆架边缘海CH_(4)的释放对大气CH_(4)的区域性贡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2年8月的现场调查数据和资料,研究北黄海北部海水溶解CH_(4)的分布、海-气交换通量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溶解CH_(4)浓度为4.0~63.3 nmol/L,饱和度为168%~2 360%,高值区位于鸭绿江口附近海域,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表层海水溶解CH_(4)浓度迅速降低。鸭绿江等陆源冲淡水的输入耦合海水及沉积物有机质的降解致使近岸海域海水CH_(4)升高;陆源冲淡水与海水混合过程中海水CH_(4)的氧化消耗也是控制CH_(4)浓度和分布不容忽视的重要过程。离岸海域海水及沉积物有机质厌氧降解耦合黄海冷水团的作用使得底层海水溶解CH_(4)浓度高于表层海水。研究海域海-气CH_(4)交换通量为18.4~578.8μmol/(m^(2)·d),是大气CH_(4)的源;鸭绿江口附近海域海-气CH_(4)交换通量高于离岸海域。由此可见,受陆源冲淡水输入的影响研究海域溶解CH_(4)浓度和海-气交换通量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且变幅高于世界其他海域;加强河口以及近海调查研究对于准确评估陆架边缘海CH_(4)的排放,明确CH_(4)排放源项的构成及制定CH_(4)减排的有效措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黄海 溶解甲烷 海-气CH_(4)交换通量 冲淡水输入 有机质厌氧降解
下载PDF
衰竭底水气藏注CO_(2)提高天然气采收率与碳封存机理
5
作者 张烈辉 熊伟 +5 位作者 赵玉龙 文绍牧 曹正林 刘莉莉 罗山贵 汪永朝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8,I0001,共15页
气藏注CO_(2)提高天然气采收率并实现碳封存有望成为大幅度提高天然气产量与碳减排协同的潜在关键技术。为了给底水气藏注CO_(2)高效开发提供指导,针对地层水盐度对CO_(2)-CH_(4)-H_(2)O-NaCl体系相平衡影响、气藏注气过程中压力变化对C... 气藏注CO_(2)提高天然气采收率并实现碳封存有望成为大幅度提高天然气产量与碳减排协同的潜在关键技术。为了给底水气藏注CO_(2)高效开发提供指导,针对地层水盐度对CO_(2)-CH_(4)-H_(2)O-NaCl体系相平衡影响、气藏注气过程中压力变化对CO_(2)-CH_(4)-H_(2)O-NaCl体系相平衡影响、注采方案对注CO_(2)提高气藏采收率影响、盐度对注CO_(2)提产及封存影响等目前认识不清的问题开展了CO_(2)-CH_(4)-H_(2)O-NaCl体系相平衡规律及注CO_(2)提采与封存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盐度增加,CO_(2)和CH_(4)在盐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液相的密度和黏度增加,盐度对气相性质几乎没有影响;②随着压力增加,CO_(2)和CH_(4)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均增加,气相、液相密度和黏度均增加,液相偏差因子随压力增加而增加,气相偏差因子先减小后增加;③同注同采方案CH_(4)产量更稳定且产出的CO_(2)少,而先注后采方案则会加速CO_(2)与CH_(4)的混合,CO_(2)封存量低,前者更适合注CO_(2)提采及封存;④在不考虑盐析效应的前提下,盐度对CH_(4)采收率和CO_(2)封存量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同盐度的衰竭底水气藏中CH_(4)采收率均超过80%、CO_(2)封存率均超过99%,短期注CO_(2)过程中,CO_(2)主要以气态或超临界态的形式被封存,少部分CO_(2)溶解在液相中,100年后CO_(2)在液相中的溶解质量分数约为5%。结论认为,衰竭底水气藏注CO_(2)能增压补能、驱替置换残余天然气,提高采收率并实现碳封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竭底水气藏 注二氧化碳 提高气藏采收率 碳封存 e-CPA状态方程 CO_(2)-CH_(4)-H_(2)O-Nacl体系 相态变化规律
下载PDF
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两种水体温室气体浓度动态与冬季储存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薛璟 陈辛安 +1 位作者 王宪伟 孙晓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18-1927,共10页
北方内陆水体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热点,对量化区域碳收支起重要作用,但其排放的季节变化尚不清楚。观测了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府库奇河及其改道形成的牛轭湖(演替晚期)冻结期冰层中储存的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CH_(4))浓度,并比较了两种... 北方内陆水体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热点,对量化区域碳收支起重要作用,但其排放的季节变化尚不清楚。观测了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府库奇河及其改道形成的牛轭湖(演替晚期)冻结期冰层中储存的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CH_(4))浓度,并比较了两种水体中CO_(2)和CH_(4)浓度在三个不同时期(冻结期、非冻结期、春季融化)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水体CO_(2)和CH_(4)浓度季节变化存在差异。牛轭湖在冻结期水体中CO_(2)和CH_(4)浓度最高,有明显的冰下积累现象,其中CH_(4)浓度平均值为(2.21±0.54)μmo/L,分别是非冻结期和春季融化期水体CH_(4)浓度的5倍和14倍。河流水体中CO_(2)和CH_(4)浓度最高出现在春季融化期,显著高于非冻结期和冻结期(P<0.05)。水中CO_(2)和CH_(4)浓度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与可溶性有机碳(DOC)正相关(P<0.05),与溶解氧(DO)、水温为负相关(P<0.05)。冻结期冰层形成后,温室气体会以冰气泡的形式存储在冰层中,气泡的主要成分是CO_(2)和CH_(4),其中CO_(2)占90%以上。由于冰气泡中CO_(2)和CH_(4)浓度约为冰下水体浓度的1%—30%,忽略冰层中储存的温室气体将会增加北方水体碳排放的不确定性。研究明确了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两种水体溶解性CO_(2)和CH_(4)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冬季温室气体储存能力,为深入认知该区域水体碳循环过程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CO_(2)和CH_(4)浓度 冰层覆盖时期 内陆水域 冰气泡
下载PDF
湿地园小型水体温室气体浓度和通量的时空特征
7
作者 徐美丽 马姣娇 +2 位作者 李佳鸿 易小青 高常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567-4575,共9页
以深圳坝光湿地园为研究对象,选取沟渠、池塘、河口3种水体,开展为期1a的野外监测,探究高度城市化小型水体中温室气体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水体中CO_(2)、CH_(4)、N_(2)O溶存浓度平均值为(54.30±49.55)、(0.89±1.45... 以深圳坝光湿地园为研究对象,选取沟渠、池塘、河口3种水体,开展为期1a的野外监测,探究高度城市化小型水体中温室气体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水体中CO_(2)、CH_(4)、N_(2)O溶存浓度平均值为(54.30±49.55)、(0.89±1.45)、(0.0038±0.0007)μmol/L,通量的平均值为(113.94±424.19)、(1.48±3.84)、(0.0044±0.0176)mg/(m^(2)·h),是大气温室气体排放源.其中,CO_(2)的排放潜力远超过滨海水域、湖泊等水体,是在整个湿地园水体的全球增温潜势的主要贡献者,占比高达85.87%.在时空上,温室气体的浓度和通量主要表现为暖季(8月)>冷季(1、4、12月),沟渠>池塘、河口,且靠近湿地园中部更高.盐度、pH值、氨态氮、硝态氮、电导率、化学需氧量和总有机碳是影响水体中温室气体溶存浓度差异的关键环境因子,而电导率是影响通量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湿地 景观水体 CO_(2) CH_(4) N2O 环境因子
下载PDF
CoFe MOF衍生的双金属氢氧化物助催化剂促进稳定的太阳能水分解
8
作者 任世杰 高明泽 +1 位作者 高瑞廷 王蕾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49,共3页
金属有机骨架(MOFs)作为一种高效的电催化剂,在光电化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此,我们开发了一种将金属有机框架作为析氧助催化剂(OEC)与半导体相结合的策略,以改善电荷传输并减少体/表面载流子复合。制备的CoFe MOF/BiVO_(4)光阳极... 金属有机骨架(MOFs)作为一种高效的电催化剂,在光电化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此,我们开发了一种将金属有机框架作为析氧助催化剂(OEC)与半导体相结合的策略,以改善电荷传输并减少体/表面载流子复合。制备的CoFe MOF/BiVO_(4)光阳极在AM 1.5G照明下,1.23V(vs.RHE)下表现出4.5 mA·cm^(-2)的光电流密度,实现了卓越的长期光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随着MOF在长期水氧化反应中的重建,BiVO_(4)表面形成了更稳定的金属氢氧化物,光电极的光电流密度进一步提高到5 mA·cm^(-2)。根据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光电化学(PEC)性能的提高可归因于Co和Fe之间的耦合效应,降低了自由能垒并加速了反应动力学。本工作的重点是在长期水氧化过程中,将CoFe MOF催化剂重新构建为双金属氢氧化物。本文通过设计MOFs催化剂和构筑高效稳定的光阳极,开发了一种有效且可行的PEC水分解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Fe MOF 太阳能水分解 表面改性 表面重建 BiVO_(4)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北海市银海区小流域地表水中铵氮污染预测
9
作者 涂兵 杨博 +4 位作者 王令占 李响 谢国刚 马筱 张宗言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4-230,共7页
北海市银海区小流域(冯家江流域、三合口江流域和福成河流域)地表水富营养化问题严峻,然而对地表水中铵氮(NH_(4)^(+)-N)浓度的预测研究较少。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3种机器学习模型,利用北海市银海区小流域地表水水... 北海市银海区小流域(冯家江流域、三合口江流域和福成河流域)地表水富营养化问题严峻,然而对地表水中铵氮(NH_(4)^(+)-N)浓度的预测研究较少。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3种机器学习模型,利用北海市银海区小流域地表水水质全分析数据,预测了研究区地表水中NH_(4)^(+)-N浓度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的均方根误差中值最低,拟合效果最佳,预测得到的地表水中NH_(4)^(+)-N浓度空间分布与实际NH_(4)^(+)-N浓度分布高度一致;NH_(4)^(+)-N浓度超过地表水劣Ⅴ类限值2mg/L的地表水主要分布在冯家江流域;PO_(4)^(3-)、HCO_(3)^(-)和总碱度是研究区地表水中NH_(4)^(+)-N污染最显著的指示因子,这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铵氮污染 机器学习模型 北海市
下载PDF
2016-2020年安徽省全椒养殖塘碳水通量数据集
10
作者 张弥 肖薇 +13 位作者 赵佳玉 贾磊 葛培 包恒鑫 邱吉丽 张圳 赵若男 王娇 张秀芳 张昊 杨剑 刘寿东 曹畅 胡凝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2期105-121,共17页
养殖塘是受人为活动干扰的内陆小型水体,是大气的碳源,也是区域水分蒸发的重要贡献源。准确观测其碳水通量是准确量化内陆水体碳排放以及蒸发贡献的重要基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安徽省全椒县官渡村一处淡水养殖基地建立了进行小型水体... 养殖塘是受人为活动干扰的内陆小型水体,是大气的碳源,也是区域水分蒸发的重要贡献源。准确观测其碳水通量是准确量化内陆水体碳排放以及蒸发贡献的重要基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安徽省全椒县官渡村一处淡水养殖基地建立了进行小型水体碳水通量综合观测的大气环境试验基地。本数据集包含了在该站点观测的2016–2020年的CO_(2)通量数据(多通道密闭式动态箱观测)、CH_(4)通量数据(涡度相关法观测、多通道密闭式动态箱观测、倒置漏斗法观测)和潜热、显热通量数据(涡度相关法观测),也包含了气温、水温、辐射等关键环境要素数据。所有数据都进行了规范的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本数据集可为区域及全球内陆小型水体碳排放及蒸发贡献的准确估算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水体 CO_(2)通量 CH_(4)通量 潜热通量 涡度相关法 箱式法 倒置漏斗法
下载PDF
小微黑臭水体修复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11
作者 陈成 杨正健 +2 位作者 王从锋 郭小娟 唐金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211-4218,共8页
为分析小微黑臭水体修复过程中温室气体释放规律,选择典型小微黑臭水体分别设置污染拦截并生态修复(W1)、污染拦截(W2)和污染直排(W3)3组围隔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期内,污染拦截并生态修复围隔中CO_(2)、CH_(4)和N_(2)O扩... 为分析小微黑臭水体修复过程中温室气体释放规律,选择典型小微黑臭水体分别设置污染拦截并生态修复(W1)、污染拦截(W2)和污染直排(W3)3组围隔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期内,污染拦截并生态修复围隔中CO_(2)、CH_(4)和N_(2)O扩散通量分别为(5671.9±1189.5)、(39.2±10.1)和(4.2±2.2)μmol/(m^(2)·h),其CO_(2)当量贡献率分别为76.51%、6.54%和16.95%;仅污染拦截围隔中CO_(2)、CH_(4)和N_(2)O扩散通量分别为(1139.3±1169.6)、(102.1±35.6)和(20.0±14.1)μmol/(m^(2)·h),其CO_(2)当量贡献率分别为13.64%、15.12%和71.24%;污染直排围隔中CO_(2)、CH_(4)和N_(2)O扩散通量分别为(9140.3±256.4)、(1126.8±215.1)和(1.8±1.7)μmol/(m^(2)·h),其CO_(2)当量贡献率分别为38.74%、59.04%和2.22%.实验围隔中三大温室气体释放CO_(2)总当量大小表现为:污染直排>污染拦截>生态修复.污染直排围隔(W3)中缺氧且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机质降解过程中消耗大量O_(2)并释放CH_(4)和CO_(2),导致其释放通量及当量贡献率较高;污染拦截围隔(W2)发生了水体富营养化及藻类水华,藻类光合作用产氧消耗CO_(2)并释放N_(2)O,导致N_(2)O较高、CO_(2)较低,N_(2)O是其当量最主要贡献者;污染拦截并生态修复围隔(W1)中DO较高,抑制CH_(4)产生并加速氧化,同时抑制反硝化作用导致N_(2)O较低,减少了向大气的总温室气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黑臭水体 温室气体排放 CO_(2)、CH_(4)和N_(2)O当量贡献 生态修复
下载PDF
AuCu和石墨烯助催化剂协同增强氮化碳的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佳 武烈 张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97-2907,共11页
在热解法合成石墨相C_(3)N_(4)的基础上,先后采用溶剂热法和共沉淀法将石墨烯和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到C_(3)N_(4)表面,得到AuCu/石墨烯/C_(3)N_(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IR、BET、TEM、XPS、Absorption、PL、电化学等技术对AuCu/... 在热解法合成石墨相C_(3)N_(4)的基础上,先后采用溶剂热法和共沉淀法将石墨烯和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到C_(3)N_(4)表面,得到AuCu/石墨烯/C_(3)N_(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IR、BET、TEM、XPS、Absorption、PL、电化学等技术对AuCu/石墨烯/C_(3)N_(4)的结构进行分析,并详细评估其在可见光下分解水制氢和还原CO_(2)的性能。石墨烯的负载可以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促进光生电荷的迁移。AuCu双金属以合金的形式负载于石墨烯/C_(3)N_(4)表面,平均粒径3.7nm。纳米Au的表面等离共振效应能拓宽材料的光谱吸收范围,而第二金属Cu的引入能加速光生电子的分离和传输。因此,石墨烯和AuCu双助催化剂的负载能显著增强C_(3)N_(4)的光催化性能。当AuCu的原子比为3:2、AuCu和石墨烯的负载量分别为0.5和1wt%时,得到的Au_(3)Cu_(2)/GC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其分解水制氢的速率达到324.8μmol/h,光催化还原CO_(2)制取CH_(4)的活性和选择性分别为36.1μmol/hg和91.3%,并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u/石墨烯/C_(3)N_(4) 表面等离共振效应 光解水 CO_(2)还原 光生载流子分离
下载PDF
不同水位管理对恢复泥炭地土壤CO_(2)、CH_(4)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怡萌 段磊磊 +3 位作者 陈聪 王铭 王升忠 赵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83-4593,共11页
泥炭地水文条件影响泥炭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控制和维持着泥炭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泥炭地生态恢复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关于恢复泥炭地土壤碳排放对不同水位的响应尚不明确。以长白山区天然(NP)、退耕(DP)及实施不同水文管理的... 泥炭地水文条件影响泥炭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控制和维持着泥炭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泥炭地生态恢复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关于恢复泥炭地土壤碳排放对不同水位的响应尚不明确。以长白山区天然(NP)、退耕(DP)及实施不同水文管理的恢复泥炭地(低水位(LR)、高水位(HR)与高低交替水位(H-LR))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研究区泥炭地进行生长季(6—10月)土壤CO_(2)、CH_(4)排放监测。结果表明:温度和水位变化是研究区泥炭地土壤CO_(2)、CH_(4)排放季节变化的主控因子。H-LR受水位控制的影响,生长季土壤CO_(2)排放速率波动剧烈,其它水位管理恢复区土壤CO_(2)排放速率呈单峰型排放模式,且均与近地表温度呈指数相关(P<0.05)。除HR外,土壤CO_(2)排放速率与水位呈显著负相关(P<0.05)。生长季,研究区HR土壤CH_(4)排放速率呈双峰型,H-LR与NP的土壤CH_(4)排放呈单峰型,与近地表温度呈指数相关(P<0.05),LR水位与CH_(4)排放速率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区不同水位管理恢复泥炭地土壤碳排放差异显著,虽然HR的土壤CO_(2)-C累积碳排放量显著低于其它水位恢复区,但其土壤CH_(4)-C累积碳排放量和综合增温潜势显著高于其它水位恢复区(P<0.05)。LR的累积碳排放量显著低于退化泥炭地,且其综合增温潜势最低。因此,建议在泥炭地恢复初期将低水位管理作为短期策略,以更好地恢复泥炭地碳汇功能,减弱其增温潜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泥炭地 水位管理 CO_(2)排放 CH_(4)排放 长白山
下载PDF
微水条件下SF6/CF_(4)混合气体中的低温沿面放电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子林 郑宇 +1 位作者 周文俊 董旭柱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34,共8页
为了探究微水条件下SF_(6)/CF_(4)混合气体中的环氧树脂低温沿面闪络特性,开展0.2 MPa与0.4 MPa两个气压下50%SF_(6)/50%CF_(4)混合气体在不同温度和微水含量条件下的环氧树脂沿面放电试验。文中利用板—板电极模拟切向电场为主的准均... 为了探究微水条件下SF_(6)/CF_(4)混合气体中的环氧树脂低温沿面闪络特性,开展0.2 MPa与0.4 MPa两个气压下50%SF_(6)/50%CF_(4)混合气体在不同温度和微水含量条件下的环氧树脂沿面放电试验。文中利用板—板电极模拟切向电场为主的准均匀电场,通过计算和实验探究了微水含量的选取和控制方法,研究了温度和微水含量对50%SF_(6)/50%CF_(4)混合气体中准均匀电场沿面闪络的影响,研究发现:沿面闪络电压随温度降低呈先减小后稳定的变化规律,仅当试验气压为0.2 MPa且含水量为3000 ppm(1 ppm=1×10^(-6))时,沿面闪络电压随温度降低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微水含量在300~3000 ppm范围内时,微水含量对气压为0.2 MPa和0.4 MPa的50%SF_(6)/50%CF_(4)混合气体中沿面闪络击穿场强的影响不大。试验可为低温下的GIS等设备的状态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CF_(4)混合气体 微水 低温 沿面闪络
下载PDF
不同水生植物对景观水体CO_(2)与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晓锋 龙雨行 +5 位作者 余乐乐 吴胜男 陈起玥 刘紫雯 张弘琦 王泳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92-3606,共15页
城市景观水体是大气CO_(2)与CH_(4)的排放热源,而水生植物作为景观水体的重要组成要素,对水体温室气体排放动态的影响并不清楚。选择重庆市观音塘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区,利用漂浮箱法与顶空平衡法对观音塘水域7种不同水生植物分布区进行... 城市景观水体是大气CO_(2)与CH_(4)的排放热源,而水生植物作为景观水体的重要组成要素,对水体温室气体排放动态的影响并不清楚。选择重庆市观音塘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区,利用漂浮箱法与顶空平衡法对观音塘水域7种不同水生植物分布区进行水-气界面CO_(2)与CH_(4)排放通量及CO_(2)、CH_(4)溶存浓度进行季节性监测,估算了植物传输对气体通量的贡献。结果表明:1)观音塘水体CO_(2)与CH_(4)浓度范围分别为8.0—341.8μmol/L和0.23—5.26μmol/L,排放通量分别为26.5—869.1 mmol m^(-2)d^(-1)和0.40—11.15 mmol m^(-2)d^(-1),是大气净CO_(2)与CH_(4)排放源;2)观音塘开敞水区CO_(2)与CH_(4)排放通量低于大部分城市湖泊或景观水体,但植物覆盖区气体通量显著高于开敞水区,表明水生植物增强了景观水体温室气体排放;初步估算植物传输作用(非扩散通量)对水体CO_(2)与CH_(4)排放通量的贡献约为7.3%—44.6%与52.1%—63.4%,狐尾藻对CH_(4)传输作用最强,睡莲、水葫芦次之,菖蒲、再力花、梭鱼草等挺水植物略低,苦草最弱,植物传输作用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生活型差异;3)水体CO_(2)与CH_(4)浓度及排放通量季节变化显著,温暖季高于寒冷季,植物生长期变化与温度波动是主导水体CO_(2)与CH_(4)排放季节模式及变异强度的主要因素;4)水生植物覆盖区水体营养盐浓度、pH值、DO等因素与CO_(2)、CH_(4)排放通量呈显著的相关性,表明不同植物覆盖导致水生境的分异是影响水体CO_(2)与CH_(4)排放动态及变异性的重要机制。水生植物对水体温室气体产生、输移、排放等具有多重复杂机制,但总体增强了景观水体的温室气体通量,在未来城市水生态管理中应予以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景观水体 CO_(2)与CH_(4)排放 时空变异性 影响机制
下载PDF
等离子体催化重整CH_(4)/CO_(2)中的等离子体强化表面反应动力学研究
16
作者 孙进桃 陈琪 秦婉月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7-994,共8页
采用实验测量和模拟预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详细的机理并开展零维动力学模拟,研究等离子体催化CH_(4)/CO_(2)重整过程中等离子体活性物质对表面反应动力学的强化效应。结果表明: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协同对CH_(4)和CO_(2)的活化转化能... 采用实验测量和模拟预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详细的机理并开展零维动力学模拟,研究等离子体催化CH_(4)/CO_(2)重整过程中等离子体活性物质对表面反应动力学的强化效应。结果表明: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协同对CH_(4)和CO_(2)的活化转化能力远强于纯等离子体;动力学模型对反应物的消耗和产物的生成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活性自由基与吸附态物质之间的E-R反应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能有效改变并促进表面反应路径,如等离子体强化的E-R反应CH_(3)(s)+O→CH_(3)O(s)的速率比相应的吸附态物质之间的L-H反应CH_(3)(s)+O(s)→CH_(3)O(s)+Ni(s)的速率高4个数量级;等离子体催化CH_(4)/CO_(2)重整过程中的表面反应路径主要以气相物质与表面吸附态物质之间的E-R反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催化 激发态 CH_(4)/CO_(2)重整 等离子体强化表面反应
下载PDF
Al原子的替位掺杂与表面吸附对BiVO_(4)(010)晶面光电催化分解水析氧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李秋红 马小雪 潘靖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0-238,共9页
太阳能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气和氧气是获得可再生能源的可行方案之一,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比了替位掺杂和表面吸附过渡金属Al原子对BiVO_(4)(010)晶面析氧(OE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式都能有效调控BiVO_(4)的电子结构进而调节... 太阳能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气和氧气是获得可再生能源的可行方案之一,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比了替位掺杂和表面吸附过渡金属Al原子对BiVO_(4)(010)晶面析氧(OE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式都能有效调控BiVO_(4)的电子结构进而调节其OER性能,而表面吸附因能改善BiVO_(4)的导电性和光吸收,降低电子-空穴复合,增强OER过程中活性位点与含氧中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决速步的过电势,被认为是提高(010)晶面析氧性能的有效手段.本工作为设计高效的二维半导体析氧反应的光催化剂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解水 替位掺杂 表面吸附 析氧反应 BiVO_(4)
下载PDF
哈得4东河砂岩油藏注水水质标准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林 黄琨 +2 位作者 占程程 周理志 杨之照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3,183,共5页
塔里木哈得4东河砂岩油藏将由注矿化度25 g/L的地表水(清水)转为注矿化度240 g/L的采油污水。清水与污水配伍性差,应分注,注清水时需采取防垢措施。实验考察了与注入水腐蚀性、地层伤害性有关的诸因素,推荐了清水和污水水质控制指标。要... 塔里木哈得4东河砂岩油藏将由注矿化度25 g/L的地表水(清水)转为注矿化度240 g/L的采油污水。清水与污水配伍性差,应分注,注清水时需采取防垢措施。实验考察了与注入水腐蚀性、地层伤害性有关的诸因素,推荐了清水和污水水质控制指标。要将A3钢在清水和污水中的腐蚀率控制在0.076 mm/a以内,溶解氧浓度均应小于0.89 mg/L(尽管污水对溶解氧的耐受性强),TGBI、B、SRB菌数应分别小于103、102、102个/mL。根据储层岩心注模拟水伤害实验结果并考虑油田生产情况,为了使储层岩心渗透率的伤害率低于15%,注入水(清水、污水)中悬浮物粒径应控制在5μm以下,悬浮物含量小于7.5 mg/L,TGBI、B、SRB菌数应分别小于104、103、102个/mL,Fe3+浓度应小于2 mg/L,含油量应小于10 mg/L。图11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水 地表水 采油污水 水质标准 腐蚀性 地层伤害 哈得4东河砂岩油藏
下载PDF
自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的2-甲基茚、1-甲基萘、1,4-二氢萘和4-甲基苯乙烯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奕奕 徐建芬 +3 位作者 阮东德 唐访良 杜圣军 顾红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1-65,共5页
将地表水中的2-甲基茚、1-甲基萘、1,4-二氢萘和4-甲基苯乙烯同时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进样体积为20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42~0.46μg/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4.2%... 将地表水中的2-甲基茚、1-甲基萘、1,4-二氢萘和4-甲基苯乙烯同时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进样体积为20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42~0.46μg/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4.2%,加标回收率为80.0%~118.0%,均符合有关分析要求.该方法灵敏度高、分离效果良好,在实际样品测定特别是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事故监测中有较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基苯乙烯 2-甲基茚 1 4-二氢萘 1-甲基萘 自动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地表水
下载PDF
“神舟4号”飞船微波辐射计亮温反演海面温度、风速和大气水汽含量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芸 王振占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5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神舟4号"飞船微波辐射计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星载被动微波遥感器。自从"神舟4号"飞船发射以后,RAD获得了大量的地球表面南北纬40°以内的不同通道的微波辐射电压数据。通过定标调整,得到地球表面的微波辐... "神舟4号"飞船微波辐射计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星载被动微波遥感器。自从"神舟4号"飞船发射以后,RAD获得了大量的地球表面南北纬40°以内的不同通道的微波辐射电压数据。通过定标调整,得到地球表面的微波辐射亮温。利用同步的RAD和TMI产品数据,建立了海面温度、风速和大气水汽含量的反演算法。然后利用TMI数据产品对反演算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无雨的情况下,海面温度、风速和大气水汽含量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40℃、0.35m/s和2.7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舟4号”飞船微波辐射计 海面温度反演 风速反演 水汽含量反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