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K20及Cathepsin K在肾脏具有嗜酸细胞形态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葛冲 李恒 +1 位作者 刘大伟 吴海波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6期498-502,共5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CK20及Cathepsin K在肾脏具有嗜酸细胞形态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肾脏肿瘤,具有嗜酸细胞形态的包括:34例嫌色性肾细胞癌嗜酸细胞亚型、17例肾脏嗜酸细胞瘤、16例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家族易位性肾细胞... 目的分析并探讨CK20及Cathepsin K在肾脏具有嗜酸细胞形态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肾脏肿瘤,具有嗜酸细胞形态的包括:34例嫌色性肾细胞癌嗜酸细胞亚型、17例肾脏嗜酸细胞瘤、16例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6例嗜酸性实性囊性肾细胞癌、5例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肾脏低级别嗜酸细胞肿瘤、3例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6例未能分类的嗜酸性肾肿瘤。并将44例I型乳头状肾细胞癌、20例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作为对照,观察CK20及Cathepsin K在上述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K20及Cathepsin K在上述肿瘤中表达结果基本相似,在多种嗜酸细胞形态肾肿瘤中呈现高阳性率,在对照组中呈现阴性及低表达。结论CK20及Cathepsin K在诊断肾脏伴有嗜酸细胞形态的肿瘤时,缺乏特异性,并不能作为包括嗜酸性实性囊性肾细胞癌在内的具体某一类型的特异性标记,但两个抗体同时阳性能够对嗜酸细胞形态的肾肿瘤初步分类,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嗜酸细胞 ck20 Cathepsin K
下载PDF
DWI-ADC值及循环肿瘤细胞CK20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
2
作者 张丽娜 孙召龙 +2 位作者 王铁 郭影 孙爱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1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扩散系数(ADC)值及循环肿瘤细胞CK20预测结直肠癌(CRC)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共计100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并对CR...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扩散系数(ADC)值及循环肿瘤细胞CK20预测结直肠癌(CRC)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共计100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并对CRC患者术后进行长达2年的随访观察,随访期间根据影像学或病理检查评估患者肿瘤复发转移情况,将复查时发现术后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归为复发转移组(n=38),术后未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归为未复发转移组(n=62)。比较两组基础资料信息及DWI-ADC值、循环肿瘤细胞CK20表达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C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DWI-ADC值、循环肿瘤细胞CK20预测CRC术后复发转移的效能。结果复发转移组TNM分期为Ⅲ~Ⅳ期患者、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K20阳性患者占比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DWI-ADC值显著低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TNM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DWI-ADC值降低、循环肿瘤细胞CK20阳性表达是CRC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证实,DWI-ADC值、循环肿瘤细胞CK20可用于CRC术后复发转移的评估,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0.691,均有P<0.05。结论TNM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DWI-ADC值降低、循环肿瘤细胞CK20阳性表达会增加CRC术后复发转移风险,且DWI-ADC值、循环肿瘤细胞CK20对评估CRC术后复发转移具有一定价值,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后复发转移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表现扩散系数 循环肿瘤细胞ck20
下载PDF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癌组织中CK20、P53、MSH6、Ki67的表达及其病理意义
3
作者 陈泓臻 张澄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9期1613-1617,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癌组织中细胞角蛋白20(CK20)、p53肿瘤蛋白(P53)、错配修复酶6(MSH6)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Ki67)表达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到本院就诊并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癌组织中细胞角蛋白20(CK20)、p53肿瘤蛋白(P53)、错配修复酶6(MSH6)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Ki67)表达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到本院就诊并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K20、P53、MSH6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基线资料,对各指标表达状况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癌组织中CK20、P53及Ki67阳性占比高于癌旁组织,MSH6阴性占比高于癌旁组织(P<0.05)。性别、年龄、病灶位置、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与CK20表达状况之间关系不显著(P>0.05)。CK20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P<0.05)。性别、年龄、病灶位置及肿瘤直径与P53表达状况之间关系不显著(P>0.05)。P53阳性表达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性别、病灶位置、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与MSH6表达状况之间关系不显著(P>0.05)。MSH6阴性表达与年龄相关(P<0.05)。性别、年龄、病灶位置及分化程度与Ki67表达状况之间关系不显著(P>0.05)。Ki67阳性表达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CK20、P53、MSH6及Ki67表达状况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对结直肠癌进行评估,并对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k20 P53 MSH6 KI67
下载PDF
CK20和Ki-67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朱从伦 方立武 +1 位作者 彭鲁璐 贺海珍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9期1633-1636,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20(CK20)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阳性与临床病例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本院收治且经术后病理诊断符合NMIBC的64例...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20(CK20)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阳性与临床病例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本院收治且经术后病理诊断符合NMIBC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同一患者的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CK20和Ki-67的表达阳性情况。比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CK20和Ki-67的表达阳性情况,分析癌组织中CK20和Ki-67的表达阳性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NMIBC患者癌组织中的CK20和Ki-67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同一患者匹配的癌旁正常组织(P<0.05)。NMIBC患者癌组织中的CK20和Ki-67的表达与病理分级、肿瘤分级和浸润深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均P<0.05)。术后复发的NMIBC患者CK20和Ki-67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4.62%(22/26)和80.77%(21/26)显著高于未复发的63.15%(24/38)和52.27%(23/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MIBC患者癌组织中CK20和Ki-67的表达阳性与病理分级、肿瘤分级、浸润深度和预后之间均呈现正相关性(P<0.05)。结论CK20和Ki-67在NMIBC患者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病理分级、肿瘤分级、浸润深度和预后之间均呈现正相关性,CK20和Ki-67表达能够作为NMIBC病情进展和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ck20 KI-67 复发 预测价值
下载PDF
CK19、CK2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静 丘钜世 +2 位作者 陈金培 李雯 刘国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中CK19、CK2 0蛋白的表达 ,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对 70例甲状腺癌 (15例经典型乳头状癌、34例滤泡型乳头状癌、3例Warthin乳头状癌、2例透明细胞型乳头状癌、1例柱状细胞型乳头...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中CK19、CK2 0蛋白的表达 ,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对 70例甲状腺癌 (15例经典型乳头状癌、34例滤泡型乳头状癌、3例Warthin乳头状癌、2例透明细胞型乳头状癌、1例柱状细胞型乳头癌、15例滤泡性癌 ) ,10例甲状腺腺瘤、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 5例桥本甲状腺炎中CK19、CK2 0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 :CK19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表达 :5 5例乳头状癌中 ,5 3例为中、强阳性 ,2例为弱阳性 ;15例滤泡性癌中 ,13例为阴性、弱阳性 ,2例为中、强阳性 ,两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 (P <0 0 5 )。各癌旁滤泡、10例滤泡性腺瘤、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滤泡、5例桥本甲状腺炎也主要为阴性、弱阳性 ,个别为中等阳性。对CK2 0的表达 ,各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癌、癌旁滤泡及滤泡性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主要为阴性、弱阳性 ,偶尔为中等阳性 ,差别不明显。结论 :CK19对区别甲状腺乳头状癌和乳头状增生、多灶性分布的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与各种滤泡性病变有帮助 ,可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及鉴别诊断水平 ;CK2 0对鉴别诊断的帮助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19 ck20 甲状腺乳头状癌 角蛋白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CK20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成全 詹乾钢 +5 位作者 单水阳 胡伯年 叶平江 冯刚 许焕建 付文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01-403,共3页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CK19、CK20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方法,检测66例胃癌、7例消化系统良性疾病及21例本院健康职工外周血CK19、CK20的表达。结果:7例消化系统良性患者、21例本院健康职工外周血CK19、CK2...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CK19、CK20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方法,检测66例胃癌、7例消化系统良性疾病及21例本院健康职工外周血CK19、CK20的表达。结果:7例消化系统良性患者、21例本院健康职工外周血CK19、CK20无表达。66例胃癌患者CK19、CK20、CK19+CK2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1%(35/66)、56.1%(37/66)、46.9%(31/66)。TNM分期之间比较,Ⅳ期与Ⅰ、Ⅱ、Ⅲ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Ⅰ、Ⅱ、Ⅲ期之间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转移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胃癌远处转移诊断敏感度高达90%。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CK19、CK20可以作为检测胃癌微转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转移 CK19 ck20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胃肠道癌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那光玮 李军 +4 位作者 何科基 李洪华 赵晓宁 李兴文 弥海宁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50-1353,共4页
背景与目的:检测上皮组织特异性标志物,如CK19、CK20、多形上皮粘蛋白的核心蛋白(MUC1)及CEA等,在外周血、淋巴结及骨髓中的表达,是诊断早期胃肠道癌微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通过检测手术前、后胃肠道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20信... 背景与目的:检测上皮组织特异性标志物,如CK19、CK20、多形上皮粘蛋白的核心蛋白(MUC1)及CEA等,在外周血、淋巴结及骨髓中的表达,是诊断早期胃肠道癌微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通过检测手术前、后胃肠道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20信使核糖核酸(CK20mRNA)的表达,了解胃肠道癌血行播散转移情况及在围手术期综合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RT-PCR)检测62例胃肠道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62例样本中,34例(54.3%)术前CK20mRNA检测为阳性,31例(50.0%)术后CK20mRNA检测为阳性,对照组10例正常人及12例良性胃肠病患者CK20mRNA测定均为阴性。Ⅰ、Ⅱ、Ⅲ、Ⅳ期患者外周血CK20mRNA阳性率依次为37.5%、36.3%、66.7%、100.0%。Ⅰ、Ⅱ期患者与Ⅲ、Ⅳ期患者比较,两者间CK20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36.9%和83.3%)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肠道癌的分化程度及癌栓的形成与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无关。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前后外周血CK20mR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外周血CK20mRNA检测可作为胃肠道癌微转移的判断指标之一,对临床正确分期及治疗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RT-PCR ck20 MRNA
下载PDF
探讨CK7、CK20和villin在判断转移癌原发部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5
8
作者 柳玮华 周小鸽 张彦宁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了解CK7、CK20和villin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联合应用这3个抗体判断原发肿瘤的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K7、CK20和villin在392例肿瘤组织(其中肺癌87例、胃癌72例、直肠腺癌36例、肾癌75例、前列腺癌22... 目的了解CK7、CK20和villin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联合应用这3个抗体判断原发肿瘤的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K7、CK20和villin在392例肿瘤组织(其中肺癌87例、胃癌72例、直肠腺癌36例、肾癌75例、前列腺癌22例、乳腺癌65例、卵巢癌35例)中的表达特点。结果CK7、CK20和villin3种抗体在不同器官来源的肿瘤中的表达可以组合成8种模式:①CK7+/CK20-/villin+:胃腺癌(41.67%)阳性率较高;②CK7+/CK20-/villin-:乳腺浸润型小叶癌(100%)、肺腺癌(95.83%)、乳腺浸润型导管癌(78.57%)、卵巢浆液性腺癌(70.37%)和嫌色细胞癌(66.67%)阳性率较高;③CK7+/CK20+/villin+:肿瘤阳性率均不高;④CK7+/CK20+/villin-:肿瘤阳性率均不高;⑤CK7-/CK20-/villin+:乳头状肾细胞癌(43.47%)阳性率较高;⑥CK7-/CK20-/villin-:肺小细胞癌(100%)、肾透明细胞癌(97.67%)、肺鳞癌(88.57%)和前列腺癌(86.36%)阳性率较高;⑦CK7-/CK20+/villin+:直肠腺癌(52.78%)阳性率较高;⑧CK7-/CK20+/villin-:肿瘤阳性率均不高。结论CK7、CK20和villin联合表达模式有助于判断部分腺癌的器官来源,缩小转移癌原发灶的搜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7 ck20 VILLIN 肿瘤 器官来源 免疫组化 转移癌
下载PDF
探讨CK7 CK20和TTF-1在判断转移性腺癌原发病灶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波 何欣 +1 位作者 罗宏涛 杨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83-686,共4页
目的:了解CK7、CK20及TTF-1在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联合应用这3种标志物对判断转移性腺癌原发部位的价值。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K7、CK20与TTF-1在229例腺癌及1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3种抗体在不同组... 目的:了解CK7、CK20及TTF-1在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联合应用这3种标志物对判断转移性腺癌原发部位的价值。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K7、CK20与TTF-1在229例腺癌及1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3种抗体在不同组织来源肿瘤中的表达可以组合成8种模式:CK7+/CK20-/TTF-1+: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率较高(50%);CK7+/CK20-/TTF-1-:涎腺腺癌(94.44%)、乳腺小叶癌(85.71%)、卵巢浆液性癌(71.43%)、胆囊腺癌(63.64%)、宫颈腺癌(61.54%),阳性率较高;CK7+/CK20+/TTF-1+:阳性率均不高;CK7+/CK20+/TTF-1-:阳性率均不高;CK7-/CK20-/TTF-1+:阳性率均不高;CK7-/CK20-/TTF-1-:前列腺癌(100%)、食管鳞癌(100%)、肾透明细胞癌(90.90%),阳性率较高;CK7-/CK20+/TTF-1+:阳性率均不高;(CK7-/CK20+/TTF-1-:肠腺癌(66.67%)阳性率较高;结论:联合检测(CK7、CK20及TTF-1抗体有助于判断部分转移性腺癌的器官来源,缩小原发肿瘤的搜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7 ck20 TTF-1 转移性腺癌 原发部位 组织芯片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K20、CK19、CEA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景美 杜艳 +4 位作者 郭英 吴平平 金月玲 田小强 黄培林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414-418,共5页
目的:研究89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CK19及CEA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巢式RT-PCR技术检测89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K20、CK19、CEA mRNA的表达。结果:89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CK19及CE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目的:研究89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CK19及CEA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巢式RT-PCR技术检测89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K20、CK19、CEA mRNA的表达。结果:89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CK19及CE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44%、34.83%及52.81%;三基因同时检测时,至少1个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表达率为71.91%,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具有相关性。结论:CK20、CEA可作为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生物学标志,RT-PCR联合检测多种标志物可为了解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判断预后及监测疗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ck20 CK19 癌胚抗原 微转移
下载PDF
早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K19和CK20mRN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雅卿 冯建国 羊正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CK20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术前检测250例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和50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及18名健康自愿者外周血中CK19、CK20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目的:研究早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CK20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术前检测250例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和50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及18名健康自愿者外周血中CK19、CK20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25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CK20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和24%,而在妇科良性肿瘤中分别为3.0%和0%,18例健康自愿者无一例表达CK19、CK20 mRNA阳性(P<0.01);CK19、CK20 mRNA的单独阳性表达率除与脉管瘤栓显著相关外(P<0.01),与宫颈癌的预后因素如分期、分化、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而CK19、CK20mRNA双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及近期盆腔外的转移显著相关(P<0.01).结论:外周血中CK19、CK20 mRNA的表达可以作为检测早期宫颈癌微转移的生物学指标,但对预后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CK19 MRNA ck20 MRNA 外周血 RT-PCR
下载PDF
胃癌及癌旁黏膜组织中CK7、CK20和Ki-67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廖谦和 吴文珍 +1 位作者 夏康 阮荣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研究CK7、CK20和Ki-67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0例胃癌及癌旁黏膜组织CK7、CK20和Ki-67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组织类型胃腺癌患者CK7、CK20和Ki-67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CK7、C... 目的研究CK7、CK20和Ki-67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0例胃癌及癌旁黏膜组织CK7、CK20和Ki-67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组织类型胃腺癌患者CK7、CK20和Ki-67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CK7、CK20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33%(53/60)、73.33%(44/60)和96.67%(58/60),癌旁黏膜异型增生中CK7、CK20和Ki-67的表达分别为92.31%(24/26)、84.62%(22/26)和96.15%(25/26),肠上皮化生组织中CK7、CK20和Ki67的表达分别为85.71%(12/14)、78.57%(11/14)和92.86%(13/14),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均<0.05),且阳性强度多为高表达。低分化胃腺癌中CK7、CK20和Ki-67的表达明显强于高分化腺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7、CK20和Ki-67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结论 CK7、CK20和Ki-67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胃癌评估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K7 ck20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CK20mRNA RT-PCR检测诊断胃癌微小转移 被引量:5
13
作者 章希炜 范萍 +2 位作者 杨宏宇 杨力 陈国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1463-1464,共2页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骨髓、门静脉和外周血CK20mRNA的RT-PCR检测在诊断胃癌微小转移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7例胃癌患者和8例非恶性病手术患者骨髓、门静脉及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结果:CK20mRNA在胃癌患者骨髓、门静脉及外周血...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骨髓、门静脉和外周血CK20mRNA的RT-PCR检测在诊断胃癌微小转移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7例胃癌患者和8例非恶性病手术患者骨髓、门静脉及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结果:CK20mRNA在胃癌患者骨髓、门静脉及外周血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47;40/47;33/47,随临床分期进展阳性表达率升高.骨髓和门静脉血阳性表达率稍高于外周血(P>0.05);外周血与骨髓和门静脉血阳性表达符合率分别为88.4%和91.2%.8例对照患者均无阳性表达.结论:CK20mRNA是较特异的胃癌微小转移指标,外周血与骨髓和门静脉血有相近的CK20mRNA阳性表达率和较高的符合率.可成为方便的检测指标,作为指导综合治疗、判断疗效及预后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20 MRNA RT-PCR 检测 诊断 胃癌 微小转移
下载PDF
CK20mRNA在大肠癌病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现军 马恒 +2 位作者 侯文红 僧国珍 僧靖静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以CK20mRNA作为靶产物,检测大肠癌病人外周血中的癌细胞即微转移,并探讨其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0例健康志愿者和47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20例大肠癌新鲜组织标本中CK2... 目的:以CK20mRNA作为靶产物,检测大肠癌病人外周血中的癌细胞即微转移,并探讨其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0例健康志愿者和47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20例大肠癌新鲜组织标本中CK20mRNA的表达。结果:20例大肠癌组织标本均扩增出370bp的条带,结肠腺癌HT-29细胞系作为阳性对照亦扩增出370bp的条带,2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CK20mRNA表达均阴性;全组47例大肠癌病人,19例外周血中表达CK20mRNA,总阳性率为40.4%(19/47),CK20mRNA的表达与肿瘤Dukes分期、最大直径、肝转移有关。结论:CK20mRNA可作为检测大肠癌病人外周血中微转移的良好指标;外周血中CK20mRNA的检测有助于识别出具有复发或远处转移倾向的高危大肠癌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20MRNA 大肠肿瘤 循环癌细胞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CK20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袁正强 曹建林 +6 位作者 陈微微 刘道生 张历 温建立 郑小华 李良庆 邓飞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检测与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以非同位 素RT-PCR方法,检测30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外周血中大肠癌细胞的标志物CK20,同时检测20例健康者外周血作对 照。结果:30例患者外周...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检测与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以非同位 素RT-PCR方法,检测30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外周血中大肠癌细胞的标志物CK20,同时检测20例健康者外周血作对 照。结果:30例患者外周血中查出CK20阳性表达23例,阳性率76.67%,20例健康者外周血均无CK20表达。CK20阳性检 出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天内外周血CK20阳性检出较术前多出2例。随访 发现,外周血CK20扩增阳性者,术后发生肝转移的机会增加(33.3%)。结论: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癌细胞CK20可 提高大肠癌临床分期的准确性,帮助综合判断患者的预后,且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大肠癌肝脏微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20 外周血 患者 大肠癌 癌细胞 阳性 术后 血癌 检出 术前
下载PDF
CK19、CK20 mRNA在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英 黄培林 +1 位作者 王景美 谢维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9-9,共1页
目的 :分析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K19、CK2 0mRNA的表达水平 ,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和收集 5 3例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 ,应用巢式RT PCR法联合检测其CK19、CK2 0mRNA表达情况。另取 15例上皮性肿瘤组织为阳... 目的 :分析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K19、CK2 0mRNA的表达水平 ,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和收集 5 3例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 ,应用巢式RT PCR法联合检测其CK19、CK2 0mRNA表达情况。另取 15例上皮性肿瘤组织为阳性对照 ,15例非肿瘤患者外周血为阴性对照。结果 :5 3例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K19阳性率为 3 5 .8% (19/5 3 ) ,CK2 0阳性率 41.5 % (2 2 /5 3 ) ,两者至少 1项阳性者 69.8% (3 1/5 3 )。 15例肿瘤组织中CK2 0阳性率为 10 0 % (15 /15 ) ,CK19阳性率 86% (13 /15 ) ;15例阴性对照CK19阳性 2例 ,CK2 0阳性 1例。结合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肿瘤患者外周血CK19、CK2 0mRNA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而与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结论 :CK19、CK2 0mRNA可作为检测上皮性肿瘤外周血微转移的靶基因。联合检测肿瘤患者外周血CK19、CK2 0mRNA可增加外周血循环癌细胞的检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19 ck20MRNA 上皮性恶性肿瘤 外周血 表达 信使RNA 角蛋白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CK20和CDX2在直肠癌D3淋巴结微转移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涛 张超 +3 位作者 吕伟 刘佳 刘立业 甘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应用CK20和CDX2检测直肠癌D3淋巴结微转移的规律。方法将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在本科诊断为Dukes B期和Dukes C期的6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分组行开腹和腹腔镜下直肠癌D3根治术,将切除的淋巴结做HE染色一抗为CDX2和CK20的免疫组化染... 目的应用CK20和CDX2检测直肠癌D3淋巴结微转移的规律。方法将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在本科诊断为Dukes B期和Dukes C期的6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分组行开腹和腹腔镜下直肠癌D3根治术,将切除的淋巴结做HE染色一抗为CDX2和CK20的免疫组化染色,判定转移和微转移情况。结果68例病例共检出1 571枚淋巴结,平均每例23.1枚。其中,侧方淋巴结微转移者7例,占10.3%,上方淋巴结微转移者6例,占8.8%,D3淋巴结微转移共13例,占19.1%。结论通过CDX2和CK20的检测,Dukes B期和C期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D3淋巴结微转移的概率较大,应常规行D3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20 CDX2 直肠癌 微转移
下载PDF
结肠癌患者外周血VEGF-C和CK20 mRNA的表达与淋巴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林海 刘辉 +1 位作者 江明万 邓天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外周血VEGF-C mRNA和CK20 mRNA的表达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检测80例结肠癌患者、30例结肠良性肿瘤患者、30例健康人外周血VEGF-C mRNA和CK20 mRNA的表达。结果 VEGF-C mRNA在结肠癌患者外周血的阳性表达...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外周血VEGF-C mRNA和CK20 mRNA的表达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检测80例结肠癌患者、30例结肠良性肿瘤患者、30例健康人外周血VEGF-C mRNA和CK20 mRNA的表达。结果 VEGF-C mRNA在结肠癌患者外周血的阳性表达率为52.5%,在结肠良性肿瘤、健康人的表达率分别为10.0%、0,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患者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P<0.05)。CK20 mRNA在结肠癌患者外周血的阳性表达率为60.0%,在结肠良性肿瘤、健康人的表达率均为0,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患者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外周血VEGF-C mRNA和CK20 mRNA的表达与淋巴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VEGF-C MRNA ck20 MRNA 淋巴转移
下载PDF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CK20、Ki67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19
作者 何屹 张志根 +2 位作者 丁伟 王逸民 楼国光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2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IP)中细胞角蛋白20(CK20)、核增殖抗原表达基因(Ki67)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 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20例IP、20例低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LTCC)、20例高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HTCC)、25例正常膀 胱组织... 目的 探讨2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IP)中细胞角蛋白20(CK20)、核增殖抗原表达基因(Ki67)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 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20例IP、20例低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LTCC)、20例高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HTCC)、25例正常膀 胱组织的CK20和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IP中CK20和Ki67的表达均明显低于低、高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而高于正 常组。结论 IP是有一定增殖活性的良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20 Ki67 膀胱移行细胞癌 表达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 正常 细胞角蛋白20 膀胱组织 基因 增殖
下载PDF
RT-PCR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CK20 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春丽 韩永华 +4 位作者 吴小候 邹琳 刘彦慧 唐敏 蔡晓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B)患者尿细胞角蛋白 2 0 (CK2 0 )mRN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 6 1例TCCB患者、19例非肿瘤患者及 11例健康志愿者尿脱落细胞CK2 0mRNA。结果  6 1例TCCB患者中 5 2例...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B)患者尿细胞角蛋白 2 0 (CK2 0 )mRN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 6 1例TCCB患者、19例非肿瘤患者及 11例健康志愿者尿脱落细胞CK2 0mRNA。结果  6 1例TCCB患者中 5 2例尿脱落细胞CK2 0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85 .3% ,对照组 30例中 2例表达 ,阳性率为 6 .7%。各分期尿CK2 0mRNA阳性率T1为 83.9% (2 6 / 31) ,T2 4期 86 .7% (2 6 / 30 )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分级G1为 82 .8% (2 4 / 2 9) ,G2 85 .0 % (17/ 2 0 ) ,G3 91.7% (11/ 12 ) ,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行保留膀胱手术患者 5 1例 ,其中 4 2例术前尿CK2 0mRNA表达阳性 ,术后36例阴性 ,术后转阴率 85 .7%。 5 1例中有 2 9例 (术后尿脱落细胞CK2 0阳性表达 4例 )随访 6个月 ,4例CK2 0阳性表达者有2例 (5 0 % )复发 ,2 5例CK2 0阴性表达有 1例 (4 % )复发 ,两者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0 5 )。结论 RT PCR检测尿脱落细胞CK2 0mRNA表达是诊断TCCB一种简便方法 ,其敏感性为 85 .3% ,特异性为 93.3% ,有助于膀胱TCCB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观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检测 膀胱移行细胞癌 尿ck20mRNA 表达 尿细胞角蛋白20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