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CO_(2)及其混合物加氢转化制甲烷的热力学平衡研究
1
作者 王晗 郭淑佳 +5 位作者 秦张峰 李志凯 王国富 董梅 樊卫斌 王建国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3-1461,共9页
由CO和CO_(2)加氢制甲烷是现今氢能储存及燃料和化学品可持续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对该反应过程(尤其是针对CO和CO_(2)混合物加氢)的一些细节尚不明晰。为此,作为前期有关CO和CO_(2)加氢制烃和醇研究工作的补充,本工作对CO和CO_(2)... 由CO和CO_(2)加氢制甲烷是现今氢能储存及燃料和化学品可持续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对该反应过程(尤其是针对CO和CO_(2)混合物加氢)的一些细节尚不明晰。为此,作为前期有关CO和CO_(2)加氢制烃和醇研究工作的补充,本工作对CO和CO_(2),尤其是两者混合物的加氢制甲烷反应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证实,与单独CO或CO_(2)相比,两者混合物加氢制甲烷更为合适,总碳基甲烷收率可作为评估甲烷合成反应过程效率的重要指标。CO加氢的甲烷平衡收率比CO_(2)加氢的高,而CO和CO_(2)混合物加氢的总碳基甲烷平衡收率位于两者之间;对于CO和CO_(2)混合物加氢,尽管CO和CO_(2)的平衡转化率随进料组成不同会有很大的变化,但其总碳基甲烷平衡收率随着原料中CO_(2)/(CO+CO_(2))物质的量比的增大而线形降低。整体上看,在温度低于400℃和压力高于0.1 MPa时,无论是CO、CO_(2)、还是两者混合物的化学计量比加氢,其总碳基甲烷平衡收率均高于85%。这些结果无疑对高效CO和CO_(2)加氢制甲烷催化剂研制及反应过程的设计和操作优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平衡 co_(2)加氢 co加氢 甲烷化 总碳基收率 coco_(2)混合物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对紫云英生长及利用的影响
2
作者 庾振宇 张江林 +9 位作者 高雅洁 廖育林 鲁艳红 方畅宇 刘芳禧 谢雪 肖健 袁浩亮 屠乃美 聂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54-2062,共9页
为探究^(60)Co-γ射线对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种子的诱变效应,明确适合紫云英翻压利用及生长的辐照剂量,本研究以紫云英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60)Co-γ射线辐照剂量[0(CK)、300、500、700 Gy]处理种子,观察比较紫云英的养分... 为探究^(60)Co-γ射线对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种子的诱变效应,明确适合紫云英翻压利用及生长的辐照剂量,本研究以紫云英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60)Co-γ射线辐照剂量[0(CK)、300、500、700 Gy]处理种子,观察比较紫云英的养分吸收特性、发芽率和田间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辐射处理可提高紫云英盛花期的氮(N)含量,500 Gy处理盛花期N含量最高。在等N投入量下,与CK相比,500 Gy处理的翻压量可减少2063 kg·hm^(−2),便于机械翻压操作。与CK相比,辐照处理的出苗数、株高等多项指标均呈降低趋势,高辐照剂量700 Gy处理的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均显著降低(P<0.05),500 Gy处理的各项指标与CK最为接近,且相差较小。综上,用50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紫云英种子,提高了单位质量的氮素含量,便于盛花期轻简翻压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紫云英 翻压量 产量 氮含量
下载PDF
水煤气变换反应作用下的CO和CO_(2)混合物加氢转化制烃和醇--热力学平衡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淑佳 王晗 +5 位作者 秦张峰 李志凯 王国富 董梅 樊卫斌 王建国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2-491,共10页
受水煤气变换反应(或其逆反应)的干预,CO(或CO_(2))加氢反应制烃类或醇类化合物经常会遭遇较高的CO_(2)(或CO)选择性,而目标产物烃和醇的选择性往往较低,这使得对相关反应过程的评估显得非常混乱。为此,本工作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作用下的C... 受水煤气变换反应(或其逆反应)的干预,CO(或CO_(2))加氢反应制烃类或醇类化合物经常会遭遇较高的CO_(2)(或CO)选择性,而目标产物烃和醇的选择性往往较低,这使得对相关反应过程的评估显得非常混乱。为此,本工作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作用下的CO、CO_(2)及其混合物的加氢转化制烃(以乙烯为例)和醇(以甲醇为例)反应进行了详细的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O(或CO_(2))加氢反应,水煤气变换(或逆水煤气变换)反应作为连接CO和CO_(2)的连通器,虽然会给CO(或CO_(2))的平衡转化率带来很大的改变并生成大量的CO_(2)(或CO),但其对目标醇和烃产物的碳基平衡收率影响相对较小。CO加氢反应的烃醇产物的碳基平衡收率比CO_(2)加氢反应的高,而CO和CO_(2)混合物加氢的烃醇产物的总碳基平衡收率位于两者之间。对于CO和CO_(2)混合物加氢,尽管CO或CO_(2)的平衡转化率随原料组成的不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但烃醇产物的总碳基平衡收率变化较为简单,即随着CO_(2)/(CO+CO_(2))摩尔比的增大而线形降低。鉴于CO或CO_(2)加氢过程的尾气均为CO和CO_(2)混合物,用CO和CO_(2)混合物加氢制烃醇或许更为有利;无论CO、CO_(2)还是其混合物的加氢过程,都应以目标产物的碳基总收率作为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平衡 co_(2)加氢 co加氢 水煤气变换 总碳基收率 甲醇 乙烯 coco_(2)混合物
下载PDF
Rice-duck co-culture benefits grain 2-acetyl-1-pyrroline accumulation and quality and yield enhancement of fragrant rice 被引量:9
4
作者 Meijuan Li Ronghua Li +3 位作者 Shiwei Liu Jia'en Zhang Hao Luo Shuqing Qiu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19-430,共12页
Rice-duck co-culture is an integrated farming technology that benefits rice production, grain quality, and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n paddy field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ffects of rice-duck co-culture ... Rice-duck co-culture is an integrated farming technology that benefits rice production, grain quality, and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n paddy field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ffects of rice-duck co-culture on enzyme activity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sis of 2-acetyl-1-pyrroline (2-AP), the volatile that gives fragrant rice its' distinctive and sought-after aroma.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rice-duck co-culture on the photosynthesis, yield, grain quality, rice aroma, and the enzymes involved in 2-acetyl-1-pyrroline biosynthesis in the cultivar Meixiangzhan 2 during the early and late rice growing seasons of 2016 in Guangzhou, China. We compared the rice grown in paddy fields with and without ducks. We found that rice-duck co-culture not only improved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fragrant rice grain, but also promoted the precursors of 2-AP biosynthesis formation and 2-AP accumulation in the grain. Grain 2-AP content in rice-duck co-culture was noticeably increased with 9.60% and 20.81% in early and late seasons, respectively. Proline and pyrroline-5-carboxylic acid (P5C) (precursors of 2-AP biosynthesis) and the activity of enzymes such as proline dehydrogenase (ProDH), ornithine aminotransferase (OAT) and Δ1 pyrroline-5-carboxylic acid synthetase (P5CS) were all improved by 10.15%–12.99%, 32.91%–47.75%, 17.81%–26.71%, 6.25%–21.78%, and 10.58%–38.87% under rice-duck co-culture in both seasons, respectively. Overall,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rice-duck co-culture is an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and sustainable approach to improving rice aroma and grain quality of fragrant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duck co-CULTURE 2-AP Proline yield GRAIN QUALITY FRAGRANT RICE
下载PDF
Low Co-Cultivation Temperature at 20°C Resulted in the Reproducible Maximum Increase in Both the Fresh Weight Yield and Stable Expression of GUS Activity after <i>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i>-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Tobacco Leaf Disks 被引量:3
5
作者 Guiying Su Sunjung Park +1 位作者 Seokhyun Lee Norimoto Murai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2年第4期537-545,共9页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ed temperature during the four-days co-cultivation period was evaluated under the most physiologically relevant conditions for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tobacco (Ni...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ed temperature during the four-days co-cultivation period was evaluated under the most physiologically relevant conditions for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tobacco (Nicotiana tabacum L. cv. Xanthi (nn, Smith)) leaf disks. We compared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15°C, 18°C, 20°C, 22°C to 25°C on the stable expression of β-glucuronidase (GUS) activity of 14 days old hygromycin-selected leaf disks, and on the increase in the fresh weight yield of 28 days old kanamycin-selected calli. The highest average of GUS activity was obtained at 20°C among the five temperatures tested althoug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18°C and 20°C treatment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GUS activity at 15°C was statistically lower than those at 18°C and 20°C. The GUS activity in 22°C treatment was an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highest (18/20°C) and second highest averages (15°C), and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lowest average of GUS activity was observed at 25°C. The highest increase in the plate average of fresh weight yield was obtained at 20°C among the five temperature tested. The 20°C treatmen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15°C and 18°C treatments. The 20°C co-cultivation treatment resulted in the higher FW yield than 22°C and 25°C even though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conclusion, low co-cultivation temperature at 20°C resulted in the reproducible maximum increase in both the fresh weight yield and stable expression of GUS activity after transformation of tobacco leaf di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co-CULTIVATION TEMPERATURE Fresh Weight yield Stable GUS Gene Expression Tobacco Leaf DISKS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Effect of Variation in Co-Digestion Ratios of Matooke, Cassava and Sweet Potato Peels on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Methane Yield and Its Kinetics
6
作者 Peter Tumutegyereize Clever Ketlogetswe +1 位作者 Jerekias Gandure Noble Banadda 《Journal of Sustainable Bioenergy Systems》 2016年第4期93-115,共24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batch anaerobic co-digestion of matooke, cassava, and sweet potato peels and vines. These agricultural wastes and others form the biggest portion of household wastes in developing co...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batch anaerobic co-digestion of matooke, cassava, and sweet potato peels and vines. These agricultural wastes and others form the biggest portion of household wast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owever, they have remained an unexploited resource amidst the ever increasing needs of clean energy and waste disposal challenges. Efforts to use them individually as biogas substrate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process acidification failure resulting from their fast hydrolysis.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exploit agricultural wastes is co-digestion among themselves and assess their effect on methane yield and its kinetics, pH and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Sixteen ratios of Matooke peels (MP), cassava peels (CP) and sweet potato peels (SP) were assessed in duplicate. Methane yield and its kinetics, pH and HRT demonstrated dependence on the proportion of substrates in the mixture. Depending on the ratio mixture, HRT increased to 15 days compared to less than 5 days for single substrates, hydrolysis rate constant (k) reduced to a range of 0.1 - 0.3 d<sup>-1</sup> compared to single substrates whose k-values were above 0.5 d<sup>-1</sup>, pH was maintained in the range of 6.38 - 6.43 and CH<sub>4</sub> yield increased by 15% - 200%. Ratios 2:1:0, 2:0:1, 0:1:2, 1:1:1 and 1:1:4 were consistent all through in terms of model fitting, having a positive synergetic effect on HRT, hydrolysis rate constant, lag phase and methane yield. However,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in maintaining the pH near the neutral for process stability assurance if household wastes are to be used as standalone substrates for biogas production without being co-substrates with livestock man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IGESTION Household Wastes HYDROLYSIS Methane yield KINETICS
下载PDF
紫云英压青结合稻秸还田对水稻的节肥增效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彩玲 何春梅 +1 位作者 王飞 黄春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8,共10页
【目的】紫云英压青结合稻秸还田是降低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绿色有效措施。在福建灰(黄)泥田多地开展田间试验,以验证该措施的有效性。【方法】田间试验分别在福建沙县、顺昌县、浦城县进行,沙县供试水稻为头茬再生稻,顺昌和浦... 【目的】紫云英压青结合稻秸还田是降低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绿色有效措施。在福建灰(黄)泥田多地开展田间试验,以验证该措施的有效性。【方法】田间试验分别在福建沙县、顺昌县、浦城县进行,沙县供试水稻为头茬再生稻,顺昌和浦城为单季稻。所有试验均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CK)、100%常规化肥(100%CF)、80%常规化肥(80%CF)、种植翻压紫云英+80%常规化肥(CMV+80%CF)、稻秸还田+种植翻压紫云英+80%常规化肥(RS+CMV+80%CF)。在水稻成熟期,调查产量和产量经济性状,分析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并计算水稻产量的变异系数和可持续指数。【结果】与100%CF处理相比,CMV+80%CF和RS+CMV+80%CF处理三地稻谷平均产量和稻秸平均产量增加不显著,但在沙县稻秸产量显著增加33.7%和26.1%。100%CF处理对产量的贡献率较80%CF处理增加了2.74个百分点;CMV+80%CF、RS+CMV+80%CF处理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较80%CF处理分别提高了7.73%、11.30%,三地RS+CMV+80%CF处理稻谷平均产量比CMV+80%CF处理提高3.9%。各处理间水稻产量变异系数表现为RS+CMV+80%CFCMV+80%CF>100%CF>80%CF,翻压紫云英、紫云英与稻秸联合还田均有利于水稻持续性高产稳产,且紫云英与稻秸联合还田的效果明显高于紫云英单独翻压。翻压紫云英、紫云英与稻秸联合还田均有利于水稻氮、磷、钾养分的累积,与100%CF处理相比,CMV+80%CF处理的平均氮、磷、钾养分回收率分别增加了19.1、20.1、29.5个百分点,RS+CMV+CMV+80%CF处理分别增加了19.3、8.8、30.6个百分点,RS+CMV+80%CF处理的氮、钾养分回收率高于CMV+80%CF处理。RS+CMV+80%CF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最大,较100%CF处理分别增加了76.38%和8.99%。【结论】无论再生稻还是单季稻,在减施化肥用量20%的条件下,紫云英压青结合稻秸还田有利于水稻稳产和产量的可持续性,同时提高养分回收率,增强节肥增效作用,可作为灰黄泥田水稻绿色高效生产的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稻秸 联合还田 产量 养分利用率
下载PDF
深度吸烟对卷烟焦油、烟碱和CO释放量测定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2
8
作者 王芳 温东奇 +2 位作者 陈再根 孔浩辉 李栋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29,共6页
为考察抽吸方式对15种国产卷烟和1种进口卷烟的焦油、烟碱和CO释放量测定结果的影响,选择ISO/TC126的卷烟抽吸方法工作组(WG9)提出的3种吸烟参数方案中的A和C与现行的ISO标准吸烟条件对16种国产卷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WG9参数条件... 为考察抽吸方式对15种国产卷烟和1种进口卷烟的焦油、烟碱和CO释放量测定结果的影响,选择ISO/TC126的卷烟抽吸方法工作组(WG9)提出的3种吸烟参数方案中的A和C与现行的ISO标准吸烟条件对16种国产卷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WG9参数条件下抽烟,①测试结果之间的离散性不大于现行的ISO标准方法;②焦油、烟碱和CO的释放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焦油 烟碱 co 释放量 抽吸方式
下载PDF
稻虾共作深水灌溉模式下利于稻虾质产协同肥料运筹研究
9
作者 张诚信 徐荣 +5 位作者 马林杰 杨婷 王守红 张家宏 陈选青 寇祥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3-1162,共10页
为探究利于稻虾共作深水灌溉模式下水稻、小龙虾产量及稻米品质协同发展的适宜肥料运筹,本研究以适宜稻虾共作模式的水稻品种丰优香占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施肥处理:干湿交替0 N不养虾(R)、干湿交替100%化肥养虾(RC)、深水灌溉[100%化肥... 为探究利于稻虾共作深水灌溉模式下水稻、小龙虾产量及稻米品质协同发展的适宜肥料运筹,本研究以适宜稻虾共作模式的水稻品种丰优香占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施肥处理:干湿交替0 N不养虾(R)、干湿交替100%化肥养虾(RC)、深水灌溉[100%化肥不养虾(RR)、100%化肥养虾(RS0)、30%有机肥+70%化肥养虾(RS3)、50%有机肥+50%化肥养虾(RS5)、70%有机肥+30%化肥养虾(RS7)],并从水稻、小龙虾产量性状、稻米品质(外观、加工、营养、食味)等多个维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方面,在深水灌溉模式下有机无机肥比例为5∶5时,水稻产量最高,两年产量分别为8.99、6.54 t·hm^(-2),且与RC相比,产量有所提高。随着有机肥比例的提高,加工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外观品质(垩白度、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RS5、RS7的加工、外观品质较RC有所改善。蛋白质含量以RS5、RS7处理较高,且较RC显著提高,直链淀粉含量、米饭外观、口感、食味值呈相反趋势,以RS5、RS7处理较低。随着有机肥比例的提高,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呈下降趋势,以RS5、RS7处理较低,且较RC显著降低;消减值、糊化温度则呈相反趋势。小龙虾方面,随着有机肥比例提高,各有机无机肥比例处理之间小龙虾产量无明显差异,但小龙虾均重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以RS5和RS7较低。综合分析认为,全程氮肥宜使用有机无机供氮比例5∶5,可以缓解深水种养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产量及稻米加工、外观、营养品质,并且可提高小龙虾规格稳定性和规格效益,但对食味品质、RVA特征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保优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水稻 氮肥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施氮量对川东南冬水田稻鱼共作系统下杂交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10
作者 徐富贤 周兴兵 +6 位作者 张林 郭晓艺 刘茂 朱永川 熊洪 郭长春 蒋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921,共13页
【目的】利用川东南冬水田区连续多年稻鱼共作系统,研究施氮(N)量对免耕栽培杂交稻产量形成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为制定稻鱼共作系统下免耕栽培杂交稻长期、合理的氮肥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22年在川东南冬水田区开展了... 【目的】利用川东南冬水田区连续多年稻鱼共作系统,研究施氮(N)量对免耕栽培杂交稻产量形成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为制定稻鱼共作系统下免耕栽培杂交稻长期、合理的氮肥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22年在川东南冬水田区开展了5年大田定位试验,供试杂交稻品种为蓉优1015和内6优103,耕作方式为免耕。设置N 0、45、90、135 kg/hm^(2)4个施氮水平,分别记作N_(0)、N_(45)、N_(90)、N_(135)。在水稻收获期,调查杂交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0—20 cm土层土壤全量和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有机质含量和pH,通过回归分析,研究施氮量与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因子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稻鱼共作系统下,年份、施氮量对杂交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5年间,杂交稻产量与施氮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70^(**)~0.9720^(**)),与低氮量处理N_(45)相比,N_(90)和N_(135)处理杂交稻产量分别增加了6.37%~26.53%、9.11%~25.11%,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也显著增加。而N_(90)处理杂交稻产量与N_(135)处理相当或更高。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稻产量构成(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t=2.20*~9.17^(**))。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分别为0.8754和0.4987)和总贡献(分别为0.6364和0.3598)较大,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在N_(0)、N_(45)处理下,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随稻鱼共作年限的增加而下降,而在N_(90)、N_(135)处理下随稻鱼共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而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则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杂交稻产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见提高磷素、钾素供给能力是稻鱼共作系统杂交稻高产的重要基础。【结论】川东南冬水田区稻鱼共作系统下,年施氮90 kg/hm^(2)可以提高杂交水稻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进而维持甚至提高水稻产量。连续施用中、高量氮肥还可以提升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随稻鱼共作年限延长呈增加趋势;土壤pH值则随稻鱼共作年限延长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水田 稻鱼共作 氮肥管理 水稻产量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9
11
作者 黄建晔 杨洪建 +4 位作者 董桂春 王余龙 朱建国 杨连新 单玉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210-1214,共5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 ,研究开放式空气CO2 浓度增加 (FACE) 2 0 0 μmol·mol-1的处理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结果表明 ,FACE处理对水稻株高和主茎叶片数没有明显影响 ,但使水稻生育进程加快 ,全生育期显著缩短 ,增加施N量...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 ,研究开放式空气CO2 浓度增加 (FACE) 2 0 0 μmol·mol-1的处理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结果表明 ,FACE处理对水稻株高和主茎叶片数没有明显影响 ,但使水稻生育进程加快 ,全生育期显著缩短 ,增加施N量可减缓FACE处理对水稻全生育期缩短的程度 ;FACE处理能显著增加分蘖数 ,极显著增加穗数 ,提高结实率 ,但使每穗颖花数显著减少 ;FACE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在高N条件下增产幅度更大 ;提高FACE处理的每穗颖花数和单位面积颖花数能极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增加施N量是提高FACE处理每穗颖花数和单位面积颖花数的重要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 水稻 产量构成因素
下载PDF
秸秆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潮土关键微生物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伟 周云鹏 +4 位作者 陈美淇 李丹丹 王青霞 周谈坛 赵炳梓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4-1146,共13页
秸秆与化肥和鸡粪配施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但这种变化与小麦产量间的关系尚不清楚。依托7年长期定位试验,选取5个施肥处理:不施化肥+秸秆离田(N0S0)、不施化肥+秸秆还田(N0S)、常规施化肥+秸秆离田(NS0)... 秸秆与化肥和鸡粪配施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但这种变化与小麦产量间的关系尚不清楚。依托7年长期定位试验,选取5个施肥处理:不施化肥+秸秆离田(N0S0)、不施化肥+秸秆还田(N0S)、常规施化肥+秸秆离田(NS0)、常规施化肥+秸秆还田(NS)和施化肥+秸秆还田+鸡粪替代20%氮肥(NSM),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细菌-真菌共现网络中微生物组成的影响,以及关键微生物与小麦产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N0S0处理相比,NS0、NS和NSM处理的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提升539.20%、611.56%和676.56%,而N0S处理无显著变化。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均可分成显著不同的3组,分别为N0S0+N0S、NS0以及NS+NSM,即微生物群落组成在是否施用化肥之间显著不同;相同施用化肥情况下,在是否有施用有机物料之间显著不同。将重要性由高到低排序,导致不同处理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是有效磷(AP)、电导率(E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土壤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颗粒有机碳(POC),导致不同处理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是EC、MBN、ROC、POC、AP和SOC。细菌-真菌共现网络中,两个关键模块(模块1和模块4)与小麦产量变化显著相关。NS+NSM处理提升了模块4中与小麦产量正相关的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Pir4_lineage、金孢子菌属(Chrysosporium)、无茎真菌属(Acaulium)和裂壳菌属(Schizothecium)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它们可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促进养分转化和循环或抑制病原菌生长;并显著降低了模块1中与小麦产量负相关的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无色穗孢属(Achroiostachys)和Fusicolla的相对丰度,它们为不利于土壤健康和作物生长的植物病原真菌。因此,化肥配施秸秆及化肥配施秸秆和鸡粪利于关键有益微生物增加及病原真菌减少,关键微生物的功能和相对丰度对小麦产量具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有机肥 细菌-真菌共现网络 关键微生物 小麦产量
下载PDF
风量对煤低温氧化中CO产出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邓军 邓寅 +1 位作者 张玉涛 王彩萍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0-74,共5页
为了研究风量对煤低温氧化自燃过程的影响,采用程序升温的方法将煤温控制在恒温条件下,通过逐渐减小风量的手段,比较了CO绝对产生量随煤温和风量的变化规律,确定了不同煤温时的当量风量,并根据CO增长率变化确定了煤自燃的临界温度。通... 为了研究风量对煤低温氧化自燃过程的影响,采用程序升温的方法将煤温控制在恒温条件下,通过逐渐减小风量的手段,比较了CO绝对产生量随煤温和风量的变化规律,确定了不同煤温时的当量风量,并根据CO增长率变化确定了煤自燃的临界温度。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基于CO绝对产生量和风量,推导了煤活化能的表达式,得出了煤温、CO绝对产生量、风量和活化能四者之间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CO绝对产生量随风量的增大而增大,超过当量风量后,CO绝对产生量基本保持不变;煤温越高,煤自燃所需的当量风量越大。该研究对深入探索煤自燃机理和指导现场煤自燃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绝对产生量 风量 低温氧化 自燃 活化能
下载PDF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条件下C_3作物(水稻)与C_4杂草(稗草)的竞争关系 被引量:19
14
作者 曾青 朱建国 +5 位作者 刘刚 韩勇 张雅莉 谢祖彬 马红亮 程磊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231-1234,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 ,研究了FACE(开放式空气CO2 浓度升高 )条件下C3 作物水稻 (Oryzasativa)和C4杂草稗草 (Echinochloacrusgalli)的生长和竞争关系 .结果表明 ,FACE条件下C3 植物水稻生物量和产量增加 ,叶片数增加 ,分蘖数增加 ,叶面积系数 ... 通过田间试验 ,研究了FACE(开放式空气CO2 浓度升高 )条件下C3 作物水稻 (Oryzasativa)和C4杂草稗草 (Echinochloacrusgalli)的生长和竞争关系 .结果表明 ,FACE条件下C3 植物水稻生物量和产量增加 ,叶片数增加 ,分蘖数增加 ,叶面积系数 (LAI)增大 ;而C4植物稗草相反 .FACE条件下水稻和稗草叶面积均减少 ,而净同化率 (NAR)均增加 .FACE条件下水稻 稗草比例为 1∶1时 ,水稻与稗草的生物量比率、产量比率、LAI比率、茎蘖比率和NAR比率均增加 ,水稻 稗草的竞争关系发生变化 ,水稻 (C3 植物 )竞争能力增加 ,稗草 (C4植物 )竞争能力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 C3作物 水稻 C4杂草 稗草 竞争关系
下载PDF
CO_2倍增下遥感-光合作物产量响应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佳华 王长耀 符淙斌 《遥感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1期46-50,T001,共6页
首先给出CO2 倍增下遥感光合作物产量的概念模型,之后分析未受CO2 倍增的遥感光合作物产量估测模型;在考虑CO2 倍增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后,对影响干物质累积的作物光合速率的模型进行修正,进而修正遥感光合作物产量估... 首先给出CO2 倍增下遥感光合作物产量的概念模型,之后分析未受CO2 倍增的遥感光合作物产量估测模型;在考虑CO2 倍增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后,对影响干物质累积的作物光合速率的模型进行修正,进而修正遥感光合作物产量估测模型。建立CO2 倍增下作物产量响应模型,求取各参数,并在CO2 倍增下对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响应进行填图,表明模型的估测结果有良好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倍培 遥感 光合作物 产量模型 冬小麦
下载PDF
几种荒漠植物与热带雨林植物在不同CO_2浓度下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的反应 被引量:15
16
作者 蒋高明 林光辉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6年第12期972-981,共10页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生物圈二号内5种荒漠植物(扁果菊(Encelia ventorum )、Trixis californica、粉蓝烟草(Nicotiana glauca)、大黍(P...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生物圈二号内5种荒漠植物(扁果菊(Encelia ventorum )、Trixis californica、粉蓝烟草(Nicotiana glauca)、大黍(Panicum m axim um )、滨黎(Atriplex canescens)(后两种为C4、其余为C3植物))与5种热带雨林植物(蝶豆(Clitoria racem osa)、胡椒(Piper sp.)、麒麟尾(Epiprem num pinnatum )、花叶万年青(Dieffenbachia sp.)、牵牛(Ipom oea m uricata)(均为C3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的反应。在一系列CO2浓度(350~1500 μm ol·m ol- 1)及不离体的前提下测定叶片光反应曲线的变化。所测植物均生长在高CO2浓度(1500~4500 μm ol·m ol- 1)下约4.5年。除C4草本植物大黍外,所有植物光反应曲线的初始陡度及弯度增大;大部分C3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增加,但C4植物变化较少。所有的C3植物以及C4灌木滨黎的最大表观光能利用效率和最大光合速率(Am ax)均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光照强度 荒漠植物 热带雨林植物 co2
下载PDF
稻虾共作种植模式下不同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的比较
17
作者 潘欣睿 王显 +2 位作者 胡中泽 衣政伟 杨大柳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543-1546,共4页
选择19个优质粳稻新品种进行稻虾共作种植模式下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稻虾共作种植模式下19个粳稻品种的667 m^(2)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变幅均较大;所有参试品种中,香缘9... 选择19个优质粳稻新品种进行稻虾共作种植模式下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稻虾共作种植模式下19个粳稻品种的667 m^(2)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变幅均较大;所有参试品种中,香缘99的产量高于其他品种,主要得益于该品种在稻虾共作模式中的各项产量构成因素表现较为均衡,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指标整体比较优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品种比较 产量表现
下载PDF
流化床制取CO的试验
18
作者 王立群 王同章 唐恒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7-440,共4页
在常压流化床装置上以CO2和O2为气化剂进行热态试验.在不同的运行条件下,以镇江铸造焦和华亭长焰煤半焦为原料进行了试验,考察了煤种、氧的体积分数和反应温度对CO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操作条件下以长焰煤半焦为原料获得的产品气... 在常压流化床装置上以CO2和O2为气化剂进行热态试验.在不同的运行条件下,以镇江铸造焦和华亭长焰煤半焦为原料进行了试验,考察了煤种、氧的体积分数和反应温度对CO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操作条件下以长焰煤半焦为原料获得的产品气中CO体积分数大于85%,明显高于以铸造焦为原料获得的产品气中CO的体积分数;操作温度是影响CO2转化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气化炉 铸造焦 半焦 co产率
下载PDF
以Co-Mo/MgO为催化剂制备小管径碳纳米管
19
作者 江奇 邹永良 赵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0-543,共4页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催化剂Co-Mo/MgO,以CH4为碳源,采用催化化学气相淀积法制备小管径碳纳米管.通过调整反应气氛和温度,优化反应条件.所得碳纳米管形貌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950℃,...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催化剂Co-Mo/MgO,以CH4为碳源,采用催化化学气相淀积法制备小管径碳纳米管.通过调整反应气氛和温度,优化反应条件.所得碳纳米管形貌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950℃,H2,N2和CH4的流量分别为200,200和50 mL/min时,可以获得管径约为10 nm的小管径碳纳米管,产率达1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催化剂 co—Mo 产率 优化
下载PDF
CO_2浓度倍增对春小麦不同品系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建平 高素华 +2 位作者 白月明 温民 王春乙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5-28,共4页
通过试验对2 个春小麦品系在 C O2 浓度倍增下的反应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在 C O2 浓度倍增环境中,晚熟品系的全生育期缩短比早熟品系少。晚熟品系的生物量和产量增加比早熟品系更显著,因此,晚熟品系可能更适合于未来的全... 通过试验对2 个春小麦品系在 C O2 浓度倍增下的反应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在 C O2 浓度倍增环境中,晚熟品系的全生育期缩短比早熟品系少。晚熟品系的生物量和产量增加比早熟品系更显著,因此,晚熟品系可能更适合于未来的全球变化。另一方面,2 个品系春小麦的光合速率、地下和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在 C O2 倍增环境中增加显著,但籽粒产量的增加小于生物量的增加,意味着在 C O2 浓度增加时经济系数将减小,其原因将进一步研究。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这些特点可能会成为农作物适合于未来全球变化的另一个增产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倍增 春小麦品系 生物量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