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CO-CO_2-H_2混合气体生产碳化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德永 闵义 +2 位作者 刘承军 史培阳 姜茂发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2-336,共5页
通过热力学计算,讨论了利用CO-CO_2-H_2混合气体生产碳化铁的可行性,并在实验室小型流化床反应器内使用CO-CO_2-H_2混合气体进行铁矿石还原实验,分别讨论了反应温度、系统压力、H_2含量、CO/CO_2比值等因素对碳化铁生成的影响.扩大化... 通过热力学计算,讨论了利用CO-CO_2-H_2混合气体生产碳化铁的可行性,并在实验室小型流化床反应器内使用CO-CO_2-H_2混合气体进行铁矿石还原实验,分别讨论了反应温度、系统压力、H_2含量、CO/CO_2比值等因素对碳化铁生成的影响.扩大化的公斤级流化床实验表明,当反应时间为150 min时,铁矿石还原度超过95%,反应时间180 min时碳化铁率达到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钢 直接还原铁 碳化铁 co-co2-H2混合气体 尾气利用
下载PDF
大气压微波等离子体炬驱动Boudouard反应实现CO_(2)转化的研究
2
作者 李寿哲 王兴昌 吴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422,共9页
利用大气压CO_(2)微波等离子体放电的余辉和固态碳源相互作用进行布多阿尔反应,把CO_(2)转化为CO实现温室气体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发射光谱测量观察到微波等离子体炬驱动的布多阿尔反应中化学荧光复合过程的发生,测量了采用实心石墨棒时... 利用大气压CO_(2)微波等离子体放电的余辉和固态碳源相互作用进行布多阿尔反应,把CO_(2)转化为CO实现温室气体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发射光谱测量观察到微波等离子体炬驱动的布多阿尔反应中化学荧光复合过程的发生,测量了采用实心石墨棒时布多阿尔反应中CO_(2)转化效果随着功率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提出了以空心石墨棒作为布多阿尔反应的碳源,发现转化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并获得了随着功率、气体流量、石墨棒尺寸和组分变化的规律。另外,讨论了以不同种类的碳源作为反应物进行布多阿尔反应的实际对比效果及其相应的物理原因。实验结果表明CO_(2)等离子体余辉喷射到石墨棒表面发生的布多阿尔反应是实现CO_(2)到CO转化的重要过程;随着所使用的空心石墨棒内孔直径增加,生成的CO浓度也随之增大;在CO_(2)载气中以一定比例分别添加Ar或N2会增加CO的生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等离子体 布多阿尔反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转化率
下载PDF
Recovery of iron from copper slag via modified roasting in CO-CO2 mixed gas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被引量:3
3
作者 Ping-guo Jiang Jin-sheng Liu +2 位作者 Yi-yu Xiao Xiao-heng Tan Wen-jie Liu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7期796-806,共11页
A novel technology,modified roasting in CO-CO2 mixed gas and magnetic separation,was presented to recover iron from copper slag.The effects of various parameters such as dosage of flux(CaO),gas flowrate of CO and CO2,... A novel technology,modified roasting in CO-CO2 mixed gas and magnetic separation,was presented to recover iron from copper slag.The effects of various parameters such as dosage of flux(CaO),gas flowrate of CO and CO2,roasting temperature,roasting time,particle size of modified slag and magnetic flux density on the oxidized modification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comparison of 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and iron recovery ratio.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recovering iron by oxidizing roasting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are as follows:calcium oxide content of 25 wt.%,mixed gas flow rates of CO2 and CO of 180 and 20 mL/min,oxidizing roasting at 1323 K for 2 h,grinding the modified slag to 38.5-25.0μm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at 170 mT.The mineralog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modified slag revealed that the iron-bearing minerals in the copper slag were oxidized,the generated magnetite grew into large particles,and the silicate in copper slag was combined with calcium oxide to form calcium silicate.Finally,the iron-bearing concentrate with an iron grade of 54.79%and iron recovery ratio of 80.14%was effectively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slag co-co2 mixed gas Modified roasting Magnetic separation Iron recovery ratio
原文传递
CO-CO2气氛条件下铁碳合金薄带脱碳试验研究
4
作者 周美洁 艾立群 +2 位作者 洪陆阔 侯耀斌 周朝刚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98,共5页
为了研究CO-CO2气氛条件下温度、时间和薄带的厚度等参数对Fe-C合金薄带脱碳的影响,试验以初始碳含量4.2%左右的2、1.5 mm和1 mm厚的Fe-C合金薄带为研究对象,在Ar-CO-CO2弱氧化气氛条件下进行气—固反应脱碳。结果表明:随着脱碳温度的... 为了研究CO-CO2气氛条件下温度、时间和薄带的厚度等参数对Fe-C合金薄带脱碳的影响,试验以初始碳含量4.2%左右的2、1.5 mm和1 mm厚的Fe-C合金薄带为研究对象,在Ar-CO-CO2弱氧化气氛条件下进行气—固反应脱碳。结果表明:随着脱碳温度的升高脱碳量增加,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脱碳速率;随着脱碳时间的增加脱碳量增加,脱碳前期脱碳速率较快,在1 413 K下1 mm厚度薄带脱碳60 min脱碳率可达到92%;薄带厚度对脱碳效果影响显著,相同时间内1 mm的薄带脱碳效果要明显优于1.5 mm和2 mm薄带;随着脱碳时间的延长铁素体区域厚度增加,靠近反应界面的碳质量分数越来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炼钢 铁碳合金 薄带 脱碳 Ar-co-co2气氛 气固反应
原文传递
“合成气制高碳醇Co-Co2C基催化剂的创制及其在万吨级装置上的评价试验”通过成果鉴定
5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20年第1期80-80,共1页
中国科学院"变革性洁净能源关键技术与示范"A类战略先导科技专项重大科技任务"合成气制混合醇联产柴油万吨/年级工业示范"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合成气制高碳醇Co-Co2C基催化剂的创制及其在万吨级装置上的评价试验... 中国科学院"变革性洁净能源关键技术与示范"A类战略先导科技专项重大科技任务"合成气制混合醇联产柴油万吨/年级工业示范"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合成气制高碳醇Co-Co2C基催化剂的创制及其在万吨级装置上的评价试验"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醇 合成气 co-co2C 万吨级 成果鉴定
原文传递
CO-CO_(2)混合气体还原WO_(3)至WO_(2.72)的反应行为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梦超 王璐 +1 位作者 杨帆 薛正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6-882,共17页
紫钨(WO_(2.72))是三氧化钨(WO_(3))还原制备碳化钨(WC)催化剂的重要中间产物,系统分析WO_(3)至WO_(2.72)的反应行为对后期高效制备优质WC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CO-15%CO_(2)混合气体为还原剂,结合模型拟合法、TG-DTA、XRD、FE-SEM和热... 紫钨(WO_(2.72))是三氧化钨(WO_(3))还原制备碳化钨(WC)催化剂的重要中间产物,系统分析WO_(3)至WO_(2.72)的反应行为对后期高效制备优质WC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CO-15%CO_(2)混合气体为还原剂,结合模型拟合法、TG-DTA、XRD、FE-SEM和热力学计算等方法对其还原WO_(3)制备WO_(2.72)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15~1131 K范围内,WO_(3)与CO-15%CO_(2)混合气体的还原反应主要由两步过程组成,首先WO_(3)被还原为WO_(2.9),而后WO_(2.9)继续被还原为WO_(2.72),即WO_(3)→WO_(2.9)→WO_(2.72),两者相互分开,依次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WO_(3)被还原至WO_(2.9)和WO_(2.9)被还原至WO_(2.72)均由界面化学反应控速,求取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42.182 kJ/mol和128.235 kJ/mol;该模型对变温还原动力学的分析同样适用,此时表观活化能为124.638 kJ/mol,与恒温实验所得结果相符。添加一定含量(质量分数)的Nb_(2)O_(5)(0~0.5%)有利于反应速率的提高,然而Nb_(2)O_(5)含量过高(>0.5%)时反应速率反而下降。结合产物形貌演变和物相转变规律,本文得出了CO-15%CO_(2)混合气体还原WO_(3)至WO_(2.72)的可能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_(3) WO_(2.72) CO-15%CO_(2)混合气体 动力学 反应机理
下载PDF
CO和CO_2的1·58μm波段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的二次谐波检测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涂兴华 刘文清 +5 位作者 张玉钧 董凤忠 王敏 王铁栋 王晓梅 刘建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90-1194,共5页
红外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作为新的痕量气体监测分析方法,在大气化学研究和污染气体监测中得到了应用。文章介绍利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学(TDLAS)技术对常压下的CO和CO2的近红外波段光谱静态测量研究和洛伦兹线型下的CO2... 红外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作为新的痕量气体监测分析方法,在大气化学研究和污染气体监测中得到了应用。文章介绍利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学(TDLAS)技术对常压下的CO和CO2的近红外波段光谱静态测量研究和洛伦兹线型下的CO2二次谐波光谱与调制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学 CO CO2 二次谐波检测 调制度
下载PDF
基于TDLAS技术同时检测卷烟主流烟气中的CO和CO_2 被引量:15
8
作者 邢昆明 杨柯 +5 位作者 张龙 吴晓松 李志刚 王安 刘勇 计敏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7,共7页
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波长调制技术和二次谐波检测方法,利用CO和CO_2在1579 nm处的泛频吸收特征,结合改造后的单孔道吸烟机,建立了卷烟主流烟气逐口检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气体浓度与其二次谐波强度的线性度较好... 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波长调制技术和二次谐波检测方法,利用CO和CO_2在1579 nm处的泛频吸收特征,结合改造后的单孔道吸烟机,建立了卷烟主流烟气逐口检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气体浓度与其二次谐波强度的线性度较好,系统响应速度较快,精度能达到检测要求,逐口检测稳定性、重复性和灵敏度均较好。同类型卷烟主流烟气中CO、CO_2的逐口释放量除第1口之外,均呈递增趋势,CO_2的逐口释放量和递增速率均比CO的大,且不同类型的卷烟遵循相同的规律。所建系统具有检测速度快、时间分辨率高、结构简单等优势,在卷烟烟气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同时检测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 卷烟烟气 CO CO2
下载PDF
不同油纸复合绝缘老化时生成CO、CO2的规律 被引量:10
9
作者 廖瑞金 刘刚 +3 位作者 李爱华 杨丽君 冯运 孙会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55-760,共6页
CO和CO2是反映油纸绝缘系统绝缘故障的重要特征气体。为了研究并比较不同绝缘组合下油中CO和CO2体积分数φ(CO)、φ(CO2)的变化规律,对#25变压器油、普通纤维素绝缘纸、BIOTEMP植物绝缘油、Munksjo热稳定纸组成的4种油纸复合绝缘在不同... CO和CO2是反映油纸绝缘系统绝缘故障的重要特征气体。为了研究并比较不同绝缘组合下油中CO和CO2体积分数φ(CO)、φ(CO2)的变化规律,对#25变压器油、普通纤维素绝缘纸、BIOTEMP植物绝缘油、Munksjo热稳定纸组成的4种油纸复合绝缘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约4000h的加速热老化试验,对不同油纸复合绝缘的油中CO、CO2体积分数φ(CO)、φ(CO2)及比值φ(CO2)/φ(CO)随老化时间、绝缘纸聚合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unksjo热稳定纸的油纸复合绝缘时,进入老化初期(聚合度约830)后,φ(CO2)/φ(CO)可以反映绝缘纸老化程度的变化;采用普通纤维素绝缘纸的油纸复合绝缘时,推荐用进入老化中期(聚合度约600)后的φ(CO2)/φ(CO)来量度老化程度的变化;绝缘纸聚合度与φ(CO2)/φ(CO)变化的关系中,影响φ(CO2)/φ(CO)达到最大值及到达时间的主要因素是纸的类型,而油的类型影响较小;与#25变压器油进行组合时,若用新型Munksjo热稳定纸替换普通纤维素绝缘纸来提高性能,则现行的用φ(CO2)/φ(CO)判断绝缘系统故障信息的标准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 热老化 CO CO2 聚合度 温度 老化时间
下载PDF
La_2O_3对Ni-Mo/γ-Al_2O_3催化剂CO和CO_2甲烷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罗来涛 王敏炜 +1 位作者 李凤仪 王继军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0-124,共5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NiMoLa/γAl2O3催化剂并测定了催化剂的CO和CO2甲烷化活性。采用TEM,XPS和CO化学吸附等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质。结果表明,La2O3的加入提高了NiMo/γAl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NiMoLa/γAl2O3催化剂并测定了催化剂的CO和CO2甲烷化活性。采用TEM,XPS和CO化学吸附等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质。结果表明,La2O3的加入提高了NiMo/γAl2O3催化剂的CO和CO2甲烷化活性,增加了催化剂中Ni的分散度、活性表面积及催化剂表面Ni原子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稀土 催化剂 甲烷化
下载PDF
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在线监测机动车尾气排放CO和CO2的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涂兴华 刘文清 +5 位作者 董凤忠 张玉钧 王铁栋 齐锋 刘建国 谢品华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80-984,共5页
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学(TDLAS)技术的原理,在分析了在线监测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气体浓度的特殊性的基础上,研究了烟羽的影响以及在线监测中浓度反演的方法,研制了TDLAS实验系统,用该系统对北京市学院路监测点和大羊坊高速... 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学(TDLAS)技术的原理,在分析了在线监测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气体浓度的特殊性的基础上,研究了烟羽的影响以及在线监测中浓度反演的方法,研制了TDLAS实验系统,用该系统对北京市学院路监测点和大羊坊高速公路收费站监测点进行了机动车尾气CO和CO2的实时在线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实验表明,TDLAS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速度快等特点,适合于机动车尾气排放CO和CO2的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学 燃烧方程 在线监测 CO CO2
下载PDF
Mn-Fe_2O_3载氧体作用下CO化学链燃烧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渠 覃吴 +2 位作者 张俊姣 程伟良 董长青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32-937,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物质的量比Mn掺杂的铁基载氧体(Mn-Fe2O3),并进行XRD、BET和TEM表征。开展不同温度下Mn-Fe2O3与CO的化学链燃烧实验,研究载氧体的反应特性,确定较优的掺杂量和反应温度。结果表明,适量的Mn掺杂有助于改善铁基载氧...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物质的量比Mn掺杂的铁基载氧体(Mn-Fe2O3),并进行XRD、BET和TEM表征。开展不同温度下Mn-Fe2O3与CO的化学链燃烧实验,研究载氧体的反应特性,确定较优的掺杂量和反应温度。结果表明,适量的Mn掺杂有助于改善铁基载氧体的反应活性,Fe∶Mn物质的量为50∶1时燃烧反应转化率最高。多循环化学链燃烧实验证实了载氧体稳定性较好。不同升温速率(30、40、50℃/min)下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Mn-Fe2O3与CO的化学链燃烧还原反应均属于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的Avrami-Erofeev方程模型,并依据模型分别计算出了该模型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燃烧 Fe2O3载氧体 CO CO2 富集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Co_2-Z型铁氧体形成动力学过程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琦 官建国 +1 位作者 刘飚 张清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4-17,共4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得到了Z型六角铁氧体,并研究了它的动力学过程;详细讨论了煅烧制度,如煅烧温度、升温速率和却冷方式对最终产物晶体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Co2—Z型六角铁氧体的生成序为:Ba-M→Ba-M+Co2-Y→Co2-Z;在1200℃下煅烧4h,...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得到了Z型六角铁氧体,并研究了它的动力学过程;详细讨论了煅烧制度,如煅烧温度、升温速率和却冷方式对最终产物晶体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Co2—Z型六角铁氧体的生成序为:Ba-M→Ba-M+Co2-Y→Co2-Z;在1200℃下煅烧4h,可获得以Co2-Z为主晶相的铁氧体材料;升温速率及冷却速率对晶体的形成与结构有影响,快速升温影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制备 Co2-Z型铁氧体 动力学过程 煅烧温度 升温速率 却冷方式 晶体结构
下载PDF
煤焦与水蒸气及CO_2共气化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徐春霞 徐振刚 +3 位作者 步学朋 董卫果 文芳 边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52-956,共5页
采用常压热天平实验装置,在温度为1173-1323 K条件下,研究了3种煤焦与水蒸气、CO2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合气体的气化特性.结果表明:气化反应温度越高,煤焦的气化反应性越好;气化剂配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高,煤焦的反应性越好.3种煤焦与水蒸气... 采用常压热天平实验装置,在温度为1173-1323 K条件下,研究了3种煤焦与水蒸气、CO2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合气体的气化特性.结果表明:气化反应温度越高,煤焦的气化反应性越好;气化剂配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高,煤焦的反应性越好.3种煤焦与水蒸气及CO2共气化反应性顺序为:神东〉宝一〉王坡;同一气化剂配比下,3种煤焦的平均比气化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一气化温度下,3种煤焦的平均比气化速率随气化剂中水蒸气含量的增加而增大;3种煤焦在与水蒸气及CO2混合气体共气化过程中表现出的交互作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 水蒸气 CO2 共气化 交互作用
下载PDF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CO、CO_2在Rh-Mn-Li/SiO_2催化剂上的化学吸附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文 王存文 +2 位作者 应卫勇 余传波 吴元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4-628,共5页
在温度25-300℃和压力0.1-3.0 MPa范围内,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法研究了CO和CO2在Rh-Mn-Li/SiO2催化剂上的化学吸附。在0.1 MPa和25℃时CO在该催化剂上存在线式、孪生和桥式吸附,以桥式吸附为主,3种吸附均能快速达到吸附平衡。压力保... 在温度25-300℃和压力0.1-3.0 MPa范围内,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法研究了CO和CO2在Rh-Mn-Li/SiO2催化剂上的化学吸附。在0.1 MPa和25℃时CO在该催化剂上存在线式、孪生和桥式吸附,以桥式吸附为主,3种吸附均能快速达到吸附平衡。压力保持0.1 MPa,温度由25℃升至300℃时,线式比桥式先脱附,至265℃时,3种吸附基本脱附完全;当温度维持205℃不变而压力逐步由0.1升至3.0 MPa时,线式吸附增量较少,桥式吸附增量较多;CO2在0.1 MPa,25℃时就能发生快速的解离吸附,即CO2→CO+O,其吸附行为表现为CO的线式吸附,但吸附峰与纯CO吸附时不同;当温度稳定在25℃而压力逐步升至2.5 MPa时,不仅CO2吸附量增大,而且其2052 cm^-1吸附峰有向高波数移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铑基催化剂 吸附 CO CO2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超临界CO_2萃取人参中皂苷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罗登林 罗磊 +2 位作者 刘建学 钟先锋 丘泰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04-207,共4页
为了改善超临界CO2萃取在极性物质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在其体系中引入特定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它们对超临界CO2萃取人参中皂苷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均可显著提高超临界CO2萃取人参中皂苷的萃... 为了改善超临界CO2萃取在极性物质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在其体系中引入特定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它们对超临界CO2萃取人参中皂苷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均可显著提高超临界CO2萃取人参中皂苷的萃取率,其改善效果与它们的种类和加入量有关。在司盘80、吐温8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和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4种表面活性剂中,以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的改善效果最好,其次是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和吐温80,而司盘80最差。在3种助表面活性剂对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超临界CO2反相微乳萃取人参皂苷的改善效果方面,以乙醇效果最好,其次是正戊醇,正丁醇效果最差。在萃取压力32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4h和CO2流量2.5L/h的条件下,AOT和乙醇的加入量以0.036g/mL较好,此时人参皂苷的萃取率达15.9%,是没加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下的13.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助表面活性剂 超临界CO2萃取 人参皂苷 反相微乳
下载PDF
CO/CO_2体积分数分析在火灾早期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湘莹 张认成 杜建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5年第5期588-591,共4页
以CO和CO2为早期火灾探测的特征气体,针对真实火灾和假火灾情况进行了试验,得出几种常见材料在加热燃烧过程中的CO和CO2体积分数变化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和CO/CO2的体积分数比,可以有效地实现早期火灾报警。
关键词 CO CO2 体积分数 火灾早期探测
下载PDF
黑茶中茶多酚的醇水超临界CO_2流体联合提取 被引量:8
18
作者 尹志芳 彭晓赟 +2 位作者 杨宇强 谢文 赵运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4-197,共4页
以自制黑茶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醇水浸提法及醇水浸提-超临界CO2联合萃取法对茶样中的茶多酚进行提取,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提取条件,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在765nm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产品中茶多酚的含量,计算了... 以自制黑茶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醇水浸提法及醇水浸提-超临界CO2联合萃取法对茶样中的茶多酚进行提取,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提取条件,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在765nm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产品中茶多酚的含量,计算了茶多酚的得率及萃取样中产品的纯度,并对三种产品的DPPH·清除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方法中醇水-超临界CO2联合萃取法的得率和纯度最高。联合浸提最优条件为:先用乙醇浓度80%,料液比1∶10g/m L,60℃下浸提2.0h,然后25MPa,50℃下超临界CO2萃取时间2h。茶多酚的得率为6.36%±0.81%,产品纯度为:41.22%±3.19%。产品对DPPH·的清除率为90.64%±0.0187%。该方法绿色环保,未添加任何有害溶剂,为黑茶饮品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茶 茶多酚 超临界CO2 联合提取
下载PDF
吉林省1969—2004年森林火灾释放碳量的估算 被引量:10
19
作者 单延龙 张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4-89,共6页
根据吉林省1969—2004年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计算出吉林省森林年平均森林火灾损失乔木地上生物量27285.31~36380.41t,占全国的0.45%~0.61%。年均释放碳22004.38~29339.17t,约占全国年均森林火灾排放碳的1.05%。用排放比法得出吉林省... 根据吉林省1969—2004年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计算出吉林省森林年平均森林火灾损失乔木地上生物量27285.31~36380.41t,占全国的0.45%~0.61%。年均释放碳22004.38~29339.17t,约占全国年均森林火灾排放碳的1.05%。用排放比法得出吉林省年平均森林火灾释放的CO2,CO,CH4量分别为72614.45~96819.27,5283.01~7044.02和1784.40~2379.20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生物量 CO2 CO CH4
下载PDF
CO,O_2,CH_4,CO_2对钯柱氢氘排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桂凯 陆光达 +1 位作者 陈虎翅 银陈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06-1109,共4页
为了解杂质气体对钯柱氢氘排代性能的影响程度,利用快排代法考察了排代氢中添加CO,O2,CH4,CO2等气体后室温下钯柱氢氘排代效率的变化情况,并测量了钯表面O2,CO,CH4的等温吸附曲线。结果表明:H2中仅加入10μL/L的CO,排代性能已显著下降,... 为了解杂质气体对钯柱氢氘排代性能的影响程度,利用快排代法考察了排代氢中添加CO,O2,CH4,CO2等气体后室温下钯柱氢氘排代效率的变化情况,并测量了钯表面O2,CO,CH4的等温吸附曲线。结果表明:H2中仅加入10μL/L的CO,排代性能已显著下降,随CO含量的增加,排代性能随之显著降低,当CO含量增至3000μL/L时将几乎没有排代效果;O2的影响比CO弱,H2中含3000μL/L的O2时排代性能约下降20%;然而当H2中含3000μL/L的CO2时排代性能约下降3.2%;CH4的影响则相对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同位素 排代 CO O2 CH4 CO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