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煤电厂新型Fe/ZSM-5基CO-SCR催化剂性能
1
作者 姚卫强 刘子林 +8 位作者 刘晓刚 步晓波 马少丹 金卫 杨兴隆 王剑雄 刘文韬 林德海 王虹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4-209,共6页
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时期,燃煤电厂经常面临低负荷运行带来的烟气中CO污染问题,这对CO与NO_(x)协同脱除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低温浸渍法制备的Fe/ZSM-5(x)系列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催化剂中的硅铝比(Si/Al质量比),研究其对CO... 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时期,燃煤电厂经常面临低负荷运行带来的烟气中CO污染问题,这对CO与NO_(x)协同脱除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低温浸渍法制备的Fe/ZSM-5(x)系列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催化剂中的硅铝比(Si/Al质量比),研究其对CO选择性催化还原(CO-SCR)活性的影响。所制备的催化剂Fe/ZSM-5(x)(x=25、46、70、81)经过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BET)、H_(2)温度程序还原(H_(2)-TPR)、NO温度程序脱附(NO-TPD)和NH3温度程序脱附(NH3-TPD)等多种表征手段的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Fe/ZSM-5(70)因较大的比表面积、出色的氧化还原性能及NO优异吸脱附特性,600℃时NO转化率达76.6%,具有优异的CO-SCR脱硝性能。研究结果对于理解硅铝比对Fe/ZSM-5系列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燃煤电厂在低负荷条件下的污染物脱除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铝比 CO 氮氧化物 co-scr Fe/ZSM-5 催化剂
下载PDF
CuCe/2D-VMT成型催化剂CO-SCR脱硝性能研究
2
作者 何双利 潘珂珂 +1 位作者 于锋 曹鹏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和涂敷法制备了CuCe/2D-VMT成型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在中试脱硝... 采用共沉淀法和涂敷法制备了CuCe/2D-VMT成型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在中试脱硝装置中用真实烟气评价了其CO选择性催化还原(CO-SCR)脱硝活性。结果表明:制备过程中实现了铜铈均匀掺杂,蛭石提供了更多氧空位,更优的分散性和氧化还原性能提升了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在真实烟气中,125℃时NO转化率达57%;260h的长期测试中,催化剂NO转化率没有明显下降,维持在55%左右,表明催化剂能够用于实际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成型催化剂 co-scr 真实烟气
下载PDF
铜基CO-SCR脱硝催化剂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霞 仇志超 +2 位作者 陆强 庄柯 董长青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90-1495,共6页
为提高铜基催化剂的CO-SCR脱硝性能,并降低反应温度,以铜为活性组分,铁为助剂,γ-Al2O3为催化剂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Fe/γ-Al2O3型CO-SCR脱硝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组分负载量、助剂成分及负载量、催化剂预处理及烟气工况... 为提高铜基催化剂的CO-SCR脱硝性能,并降低反应温度,以铜为活性组分,铁为助剂,γ-Al2O3为催化剂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Fe/γ-Al2O3型CO-SCR脱硝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组分负载量、助剂成分及负载量、催化剂预处理及烟气工况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BET、XPS和AES等表征。结果表明,预处理会使催化剂表面的部分Cu2+转变为Cu+,有利于反应的进行。铜负载量为5%时催化剂的脱硝效率最高,铁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铜基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的脱硝效率,5Cu-3Fe/γ-Al2O3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脱硝性能,在450℃下脱硝效率达到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co-scr 脱硝 负载型催化剂 氧化铜 氧化铁
下载PDF
In-Ag/CeO_2-γ-Al_2O_3催化剂上CO-SCR脱除NO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许振冲 吴爽 臧树良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8-63,80,共7页
选用CO还原剂及负载不同比例In、Ag活性组分的CeO_2-γ-Al_2O_3催化剂进行脱硝实验,发现8%In-8%Ag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300~450℃温度区间内NO的转化率达到80%以上。研究了不同浓度CO、CO_2和H_2O对8%In-8%Ag/CeO_2-γ-Al_2O_3催化剂... 选用CO还原剂及负载不同比例In、Ag活性组分的CeO_2-γ-Al_2O_3催化剂进行脱硝实验,发现8%In-8%Ag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300~450℃温度区间内NO的转化率达到80%以上。研究了不同浓度CO、CO_2和H_2O对8%In-8%Ag/CeO_2-γ-Al_2O_3催化剂的影响,结果显示CO与NO体积比为1.5时,NO脱除率最高,且该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抗H_2O、抗CO_2存在性能,在有H_2O和CO_2的环境下催化剂仍有较强的脱硝活性。BET实验研究结果表明,8%In-8%Ag/CeO_2-γ-Al_2O_3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大的孔容,XRD和XPS分析揭示了In、Ag主要以In_2O_3与Ag_2O形式存在,且二者之间具有强相互作用而促使AgInO_2形成,从而使得8%In-8%Ag/CeO_2-γ-Al_2O_3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In-Ag/CeO2-γ-Al2O3 脱硝 co-scr NO脱除率
下载PDF
铈钴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CO-SCR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付玉秀 仲雪梅 +1 位作者 常化振 李俊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934-2940,共7页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e-Co-O_x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对其CO-SCR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Co和Ce比例对CO-SCR反应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佳的Ce和Co复合比例为3:7,最高转化率为84%(250°C).经表征分析发现,Ce(0.3)-Co(0.7)-O_x上发...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e-Co-O_x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对其CO-SCR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Co和Ce比例对CO-SCR反应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佳的Ce和Co复合比例为3:7,最高转化率为84%(250°C).经表征分析发现,Ce(0.3)-Co(0.7)-O_x上发生CO-SCR的主活性位点是Co.掺杂Ce提升催化性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提高了表面的吸附位数量;二是Ce-Co-O_x催化剂形成的固溶体提升了氧迁移率.反应机理可能是气态或者弱吸附状态的CO与NO的吸附物种(主要是桥接二齿亚硝酸盐物种和螯合式双齿硝酸盐物种)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氧化钴 co-scr 弱吸附态CO 桥接二齿亚硝酸盐物种
下载PDF
LaCo_(0.7)B_(0.3)O_(3)催化剂CO-SCR脱硝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明新 洪嘉奇 +4 位作者 王莹 齐瑞杰 刘晓刚 赵田田 王虹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0,99,共7页
采用柠檬酸络合燃烧法制备了LaCo_(0.7)B_(0.3)O_(3)(B=Cr, Mn, Fe)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一氧化氮程序升温脱附(NO-TPD)等表征方法对LaCo_(0.7)B_(0.3)... 采用柠檬酸络合燃烧法制备了LaCo_(0.7)B_(0.3)O_(3)(B=Cr, Mn, Fe)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一氧化氮程序升温脱附(NO-TPD)等表征方法对LaCo_(0.7)B_(0.3)O_(3)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在常压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评价了LaCo_(0.7)B_(0.3)O_(3)催化剂的CO选择性催化还原(COSCR)脱硝活性。结果表明,过渡金属(Cr、Mn或Fe)部分取代了LaCoO_(3)催化剂中的Co,Cr、Mn或Fe进入LaCoO_(3)骨架中,LaCo_(0.7)B_(0.3)O_(3)催化剂具有钙钛矿结构,无杂相生成,但引起了晶格畸变。过渡金属部分取代Co会影响催化剂的粒度、分散性、氧化还原性能和NO吸/脱附性能,其中LaCo_(0.7)B_(0.3)O_(3)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和NO吸/脱附性能较好,表现出较好的CO-SCR脱硝活性。与LaCoO_(3)催化剂相比,NO转化率达到70%时对应的反应温度(T_(NO)^(70))降低了130℃,为361℃,CO转化率达到95%时对应的反应温度(T_(CO)^(95))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钙钛矿 过渡金属 co-scr NO 催化脱硝
下载PDF
调控钴铈催化剂结构缺陷对CO-SCR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范凤兰 王灵娟 +1 位作者 吴连凤 刘金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31,共5页
为了提高CO-SCR低温脱硝性能,开发新型脱硝催化剂是脱硝领域的研究重点。采用溶剂热法合成Co-Ce-MOF,进一步通过热处理制备富含缺陷的Co-Ce-MOF催化剂,并考察不同热处理温度对Co-Ce-MOF形貌、组成结构及CO-SCR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 为了提高CO-SCR低温脱硝性能,开发新型脱硝催化剂是脱硝领域的研究重点。采用溶剂热法合成Co-Ce-MOF,进一步通过热处理制备富含缺陷的Co-Ce-MOF催化剂,并考察不同热处理温度对Co-Ce-MOF形貌、组成结构及CO-SCR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H_(2)-TPR和EPR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适合温度的热处理,实现MOFs材料形貌、结晶度、低温还原能力和结构缺陷等参数的可控调节,以实现缺陷活性位点的调节,Co-Ce-300催化剂表现出了更高的低温催化活性,NO转化率在100℃时达到71.8%,N_(2)选择性达到了100%。在150℃时NO转化率和N_(2)选择性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低温脱硝 co-scr Co-Ce-MOF 结构缺陷
下载PDF
Cu改性ZIF-67衍生的Co_(3)O_(4)/C催化剂的CO-SCR脱硝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汪朱峰 黄嘉玮 +1 位作者 罗冰冰 苏亚欣 《分子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42,I0002,共11页
采用CO气体对NO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CO-SCR)是一种有前景的脱硝技术.目前已报道的CO-SCR催化剂的脱硝特性主要是在无氧条件下开展的研究,考虑到实际应用情况,探究一种在有氧环境中具有较高脱硝效率的催化剂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一种新型功... 采用CO气体对NO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CO-SCR)是一种有前景的脱硝技术.目前已报道的CO-SCR催化剂的脱硝特性主要是在无氧条件下开展的研究,考虑到实际应用情况,探究一种在有氧环境中具有较高脱硝效率的催化剂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的金属有机骨架是脱硝催化剂的优良载体,其中ZIFs系列具有优良的性能.引入Cu对ZIF-67衍生的Co_(3)O_(4)/C进行改性,通过浸渍法在载体上负载铜后,热解氧化获得一系列CuOx/Co_(3)O_(4)/C催化剂.利用ICP、SEM、XRD、TEM、TGA、XPS、BET和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由于Cu的引入增加了表面的氧空位,改善了氧化还原能力,进而提高了催化剂脱硝活性.在制备的一系列催化剂中,8.0 CuOx/Co_(3)O_(4)/C在300℃时即可达到约95%NO转化率,并且其N2选择性也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cr 金属有机骨架 ZIF-67 浸渍法 Co_(3)O_(4)/C
下载PDF
Fe-Mn/ETS-10催化剂制备及其CO-SCR的脱硝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付国友 何汉兵 +1 位作者 张丽 马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16-2626,共11页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不同负载量的Fe-Mn/ETS-10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仪(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负载量对Mn-Fe/ETS-10形貌、结构组成、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不同负载量的Fe-Mn/ETS-10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仪(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负载量对Mn-Fe/ETS-10形貌、结构组成、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Mn/ETS-10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和分散性,并保持ETS-10原有形貌、晶型;5%Fe-1%Mn/ETS-10具有更多的活性位和更高的脱硝性能。CO-SCR催化性能测试结果显示,5%Fe-1%Mn/ETS-10在脱硝温度300℃和400℃时脱硝率分别达到80%和85%;最佳的Fe-Mn/ETS-10催化剂负载比(5%Fe-1%Mn/ETS-10)可以提高SCR反应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催化剂 催化脱硝 co-scr催化性能 ETS-10分子筛
下载PDF
低温CO-SCR催化剂UiO-66制备及其脱硝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韧 何汉兵 +3 位作者 张丽 曾婧 郑雅杰 马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68-976,共9页
通过溶剂热法在不同调节剂种类、浓度条件下制备UiO-66改性催化剂,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A)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不同调节剂种类、浓度对UiO-66形貌、结构组成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CO-SCR)性... 通过溶剂热法在不同调节剂种类、浓度条件下制备UiO-66改性催化剂,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A)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不同调节剂种类、浓度对UiO-66形貌、结构组成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CO-SC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iO-66-HCl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硝性能和分散性以及更多的路易斯酸性位点和CUS(不饱和金属位点)。CO-SCR催化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对苯二甲酸(H_(2)BDC)与调节剂的摩尔比为1:4,脱硝温度为170℃时,UiO-66-HCl脱硝率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催化剂 催化脱硝 co-scr 配体缺陷
下载PDF
双金属有机骨架Cu_(1/6)-MOF-5的制备及其低温CO-SCR脱硝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汉兵 张超 +2 位作者 王于思 张丽 曾婧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365-3374,共10页
低温催化剂是CO选择性催化还原(CO-SCR)的关键。本文通过一步溶剂热法成功合成Cu_(1/6)-MOF-5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 低温催化剂是CO选择性催化还原(CO-SCR)的关键。本文通过一步溶剂热法成功合成Cu_(1/6)-MOF-5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的Cu元素具有Cu^(+)、Cu^(2+)两种价态,且部分取代了MOF-5中的Zn位形成双金属有机骨架Cu_(1/6)-MOF-5。同时,Cu的掺杂增加了氧空位的浓度,从而使得催化剂拥有更高的催化活性,Cu_(1/6)-MOF-5的脱硝率在160℃时达到89%,在200℃时达到95%,分别比相应温度下MOF-5的脱硝率高57%和25%;即使在含硫环境中,其在200℃时的脱硝率仍大于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5 CU掺杂 co-scr 脱硝机理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衍生的铜基过渡金属氧化物用于CO-SCR反应
12
作者 陆胜云 赵润琪 +4 位作者 杨贻平 王秋萍 梁贵超 黄少玲 黄世勇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3年第5期1-7,共7页
本文以Cu-MOFs为模板,采用浸渍法负载不同的过渡金属(Co、Mn和Fe)后,通过热解制备了具有规则形貌、性能优异且稳定的含碳骨架的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进行了CO+NO反应的活性测试,确定具有良好催化能力的是Co负载的Co-CuO_(x)/C。采用TG、... 本文以Cu-MOFs为模板,采用浸渍法负载不同的过渡金属(Co、Mn和Fe)后,通过热解制备了具有规则形貌、性能优异且稳定的含碳骨架的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进行了CO+NO反应的活性测试,确定具有良好催化能力的是Co负载的Co-CuO_(x)/C。采用TG、XRD、SEM、TEM、EDX和H_(2)-TPR等技术,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研究,考察了不同的负载金属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cr MOFs衍生 铜基过渡金属氧化物 热解
下载PDF
CO-SC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潘长铭 马大朝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1年第3期32-33,共2页
通过CO-SCR反应可以同时去除存在于烟气之中的CO和NO两种污染物,而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催化剂。因此本文综述了CO-SCR催化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前驱体、载体、掺杂改性等因素对催化剂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目前催化剂发展的难点并催... 通过CO-SCR反应可以同时去除存在于烟气之中的CO和NO两种污染物,而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催化剂。因此本文综述了CO-SCR催化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前驱体、载体、掺杂改性等因素对催化剂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目前催化剂发展的难点并催化剂的研究和发展给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cr 催化剂 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
下载PDF
CO-SCR催化剂技术研究现状
14
作者 张睿平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年第8期74-74,共1页
从活性组分的分类方面综述了CO-SCR催化剂研究进展。重点比较了单金属与双金属催化剂在催化活性上的差别。金属的复合可以提高催化剂表面的分散程度,进而提升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关键词 co-scr 催化剂 脱硝
下载PDF
可还原性氧化物负载铜基催化剂CO-SCR性能研究
15
作者 鲁冬 杜亚丽 +4 位作者 刘江宁 武超辉 范昭阳 安霞 吴旭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007-11014,共8页
环境友好型铜氧化物因适宜的氧化还原性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CO-SCR脱硝催化剂,然而高温易烧结、分散性差成为限制其应用的关键。铜氧化物与适宜载体的协调复合通常可分散铜物种,克服其现有缺陷,同时提升催化活性。基于此,论文优选可还原... 环境友好型铜氧化物因适宜的氧化还原性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CO-SCR脱硝催化剂,然而高温易烧结、分散性差成为限制其应用的关键。铜氧化物与适宜载体的协调复合通常可分散铜物种,克服其现有缺陷,同时提升催化活性。基于此,论文优选可还原性氧化物(CeO_(2)、γ-Fe_(2)O_(3))为载体,采用传统浸渍法制备了负载量为2.5%(质量分数)铜基催化剂(CuO_(x)/CeO_(2)和CuO_(x)/γ-Fe_(2)O_(3)),同时选用CuO作为参比催化剂,系统研究了可还原性载体对铜基催化剂理化性质、脱硝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载体的引入均不同程度的提升了铜氧化物的催化活性,其中以CeO_(2)为载体的铜基催化剂(CuO_(x)/CeO_(2))不仅展现了更优SCR催化活性、更高的N 2选择性,还具备更宽的活性温窗。借助XRD、H_(2)-TPR、NO-TPD、SEM+EDX-Mapping、XPS、In situ DRIFTs等表征分析发现,相比于γ-Fe_(2)O_(3)载体,CeO_(2)载体更有利于提升Cu物种的分散度、优化Cu物种的价态分布、增加表面活性位点。研究结论将为后期构筑高性能铜基SCR催化剂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选择性催化还原 Cu基催化剂 可还原性载体 氮氧化物 低温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Co3O4催化剂CO-SCR性能及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仲雪梅 张涛 +5 位作者 李佳荫 秦萱 王亚洲 曾洁 张光明 常化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982-3989,共8页
氮氧化物(NOx)是造成细颗粒物、近地面臭氧等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前体物.随着大气污染治理行动的深入,对工业锅炉/窑炉烟气排放的NOx进行控制十分重要.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o3O4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CO选择性催化还原NO(CO-S... 氮氧化物(NOx)是造成细颗粒物、近地面臭氧等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前体物.随着大气污染治理行动的深入,对工业锅炉/窑炉烟气排放的NOx进行控制十分重要.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o3O4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CO选择性催化还原NO(CO-SCR)反应活性的影响,通过BET、XRD、Raman、HR-TEM和SEM等技术对该系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活性测试表明,以硫酸钴为前驱体用固态研磨法制备的Co3O4-S催化剂具有更优异的CO-SCR反应活性,且表现出较好的抗水蒸气性能,以醋酸钴为前驱体用固态研磨法制备的Co3O4-C催化剂显示出较好的抗水性能.NO氧化结果显示,催化剂的NO氧化效果越好,CO-SCR活性也越好.Raman表征结果显示,Co3O4-S表面可能含有更多的Co^2+离子,从而有利于形成氧空位.H2-TPR结果表明,Co3O4-S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较好.HR-TEM表征发现Co3O4-S和Co3O4-O主要暴露(111)和(220)晶面,而更多(220)晶面的暴露可能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3O4 co-scr 制备方法 晶面 抗水蒸气
原文传递
Cu离子分子筛催化材料在去除NO_(x)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令钦 崔素萍 +2 位作者 甘延玲 王亚丽 马晓宇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0,共9页
控制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于NO_(x)去除的技术有很多,其中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技术是去除NO_(x)极有效的技术之一,利用CO去除NO_(x)为烟气脱硝(CO-SCR)提供了一种简单且低成本的技术,直接... 控制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于NO_(x)去除的技术有很多,其中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技术是去除NO_(x)极有效的技术之一,利用CO去除NO_(x)为烟气脱硝(CO-SCR)提供了一种简单且低成本的技术,直接催化分解NO_(x)被认为是去除NO_(x)最理想、最环保的技术。Cu离子分子筛作为去除NO_(x)的高效催化剂,具有宽温度窗口和良好的水热稳定性。本文综述了Cu交换分子筛在去除NO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Cu离子分子筛在NH3-SCR、CO-SCR以及直接催化分解NO中的应用,着重总结了Cu离子参与去除NO的反应机理,归纳了分子筛中Cu活性位点对脱硝性能的影响,还讨论了铜离子分子筛的抗H_(2)O和SO_(2)中毒性能,展望了Cu离子分子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离子分子筛 NO_(x)去除 NH3-SCR NO直接分解 co-scr
下载PDF
Co物种调控增强Co/SSZ-39催化剂的低温CH_(4)-SCR活性
18
作者 安素峰 汪鹏 +3 位作者 王宽岭 王学海 李宝忠 郭新闻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96,共8页
以小孔SSZ-39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不同钴(Co)含量的Co/SSZ-39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脱附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对Co/SSZ-39催化剂进行表征测试,对比了不同制备方法和不同Co负载... 以小孔SSZ-39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不同钴(Co)含量的Co/SSZ-39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脱附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对Co/SSZ-39催化剂进行表征测试,对比了不同制备方法和不同Co负载量催化剂对CH_(4)选择催化还原NO反应(CH_(4)-SC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离子交换法经单次离心洗涤,可以调控分子筛上Co物种的类别,制备的Co-SSZ-39-S催化剂同时富含离子态Co位点和高分散的活性CoOx物种,可以促进CH_(4)低温适度活化,提高低温条件下CH_(4)选择性还原NOx的性能.将制备的催化剂应用于CH_(4)-SCR反应,在较低反应温度(400℃),NO/CH_(4)摩尔比为1∶1时,NO转化率可达68%,CH_(4)转化率可达82%;NO/CH_(4)摩尔比为1∶2时,NO转化率为76%,CH_(4)转化率为81%,且转化率在50 h内保持稳定.该催化剂可实现NOx和CH_(4)的协同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_(4)-SCR Co/SSZ-39 甲烷低温活化 离子交换法
下载PDF
Ti_(x)-Ni_(1-x)-MOFs的制备及其CO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石勇 李橙 +4 位作者 黄磊 熊巍 肇启东 孙健恒 丁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080-5087,共8页
采用溶剂热法和微波法合成了不同比例的Ti_(x)-Ni_(1-x)-MOFs材料,并用于以CO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脱硝反应.结果表明,双金属Ti_(x)-Ni_(1-x)-MOFs的NO还原率显著高于单金属Ni-MOF,且反应温度窗口更宽,其中,Ti_(0.2)-Ni_(0.8)-MOF表现... 采用溶剂热法和微波法合成了不同比例的Ti_(x)-Ni_(1-x)-MOFs材料,并用于以CO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脱硝反应.结果表明,双金属Ti_(x)-Ni_(1-x)-MOFs的NO还原率显著高于单金属Ni-MOF,且反应温度窗口更宽,其中,Ti_(0.2)-Ni_(0.8)-MOF表现出最佳的脱硝效率,在200~400℃温度范围达到100%的转化率.通过XRD,FT-IR,SEM,TGA,XPS,N2吸脱附等表征手段发现,Ti掺杂Ni-MOF后有利于改善原子分散性,Ti、Ni间金属的相互作用有利于产生丰富的高效Ni-O-Ti位点,加强Ni^(2+)+Ti^(4+)↔Ni^(3+)+Ti^(3+)氧化还原循环,从而明显提高了NO+CO催化反应性能.与溶剂热法相比,微波法制备Ti_(0.2)-Ni_(0.8)-MOF具有合成效率高、结晶度好、晶粒细小均匀的优势,并进一步提高了其低温脱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cr 金属有机骨架 Ti_(x)-Ni_(1-x)-MOFs 微波法 溶剂热法
下载PDF
溶剂对Fe-MnO_(x)催化剂的超低温NH_(3)-SCR影响研究
20
作者 付祝跃 裴振昭 +3 位作者 赵毅 许嘉淇 王海澎 张兴建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95-102,共8页
针对制备过程中溶剂环境的差异对Fe-MnO_(x)催化剂的影响问题,采用一步共沉淀法制备Fe-MnO_(x)催化剂,探究了合成该催化剂过程中不同的溶剂环境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发现以甘油作为溶剂环境制备的催化剂有最佳的低温活性和抗硫能力。通... 针对制备过程中溶剂环境的差异对Fe-MnO_(x)催化剂的影响问题,采用一步共沉淀法制备Fe-MnO_(x)催化剂,探究了合成该催化剂过程中不同的溶剂环境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发现以甘油作为溶剂环境制备的催化剂有最佳的低温活性和抗硫能力。通过一系列的表征分析后发现,在甘油环境下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规则的颗粒形貌和颗粒尺寸、最大的比表面积、丰富且均匀分布的孔道结构、最高的Mn^(4+)、Fe^(3+)和Oα的含量,因而在50℃,GHSV=30000/h的条件下,表现出80%以上的NO_(x)脱除率和更好的抗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共沉淀法 超低温 NH_(3)-SCR Fe-MnO_(x)催化剂 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