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a-CMS烟草不育系COXⅡ的功能分析
1
作者 望锦 刘艳芳 +4 位作者 刘文文 王雅琦 宋时洋 张幸子 李凤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077-3087,共11页
【目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由细胞质基因组(主要是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在杂交种的育种和生产中起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烟草种植以不育系和杂交种为主,其面积占烟草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不育类型均为sua-CMS,但该不育类型的控制基因、不... 【目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由细胞质基因组(主要是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在杂交种的育种和生产中起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烟草种植以不育系和杂交种为主,其面积占烟草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不育类型均为sua-CMS,但该不育类型的控制基因、不育机制尚不清楚。COXⅡ是细胞色素氧化酶(COX)的第二亚基,由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在sua-CMS烟草不育系中,COXⅡ末端发生多个碱基变异,导致C端编码蛋白Thr^(257)被Ser取代。研究sua-CMS烟草COXⅡ功能,为阐明sua-CMS烟草不育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4组sua-CMS不育系和可育对照为材料,RNA印迹杂交和qRT-PCR方法分析COXⅡ在sua-CMS不育系和可育对照之间的转录本、基因表达差异,Western杂交、COX酶活性试验分析COX蛋白表达和COX酶活性,并测定ATP含量;将可育烟草的COXⅡ在sua-CMS不育系中过表达,研究COXⅡ过表达对COXⅡ表达量、COX酶活性、ATP含量以及烟草雄蕊发育的影响。【结果】通过对COXⅡ多序列比对,发现C端Thr^(257)在物种间高度保守,表达分析显示不育系中COXⅡ转录本显著低于可育对照,COXⅡ在不育系烟草中的表达量只有对照的0.3%—0.4%,COX蛋白表达量和COX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可育对照,ATP含量为可育对照的52%。将可育烟草COXⅡ在不育系烟草中过表达,转基因植株COXⅡ在花芽中的表达量最高提高171倍,COX酶活性提高70%,ATP含量提高90%,但转基因植株在花药中的COXⅡ表达量、COX酶活性和ATP含量等各项指标均低于可育对照。转基因植株的花药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并出现了花药壁的分化,但花药内无胞母细胞分化,最终也无花粉粒产生。【结论】sua-CMS烟草不育系COXⅡ变异影响COX功能,是其花药能量缺陷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花药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sua-CMS coxⅱ 功能鉴定
下载PDF
不同训练方式对骨骼肌P53调节线粒体有氧呼吸轴P53、SCO2和COXⅡ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邵月 陈胜强 +5 位作者 漆正堂 丁树哲 刘鹏启 陈秋超 胡玉玺 李远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52,共7页
目的:比较耐力训练和间歇性速度训练对骨骼肌P53调节线粒体有氧呼吸轴影响能量代谢的运动适应及对P53、SCO2和COX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安静组(C,n=10)、耐力训练组(E,n=10)、间歇性速度训练组(S,n=10)... 目的:比较耐力训练和间歇性速度训练对骨骼肌P53调节线粒体有氧呼吸轴影响能量代谢的运动适应及对P53、SCO2和COX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安静组(C,n=10)、耐力训练组(E,n=10)、间歇性速度训练组(S,n=10),训练6周。间歇性速度训练:每天9-10次10 s极量强度(≥42 m/min)的跑台运动,间歇时间30-60 s;耐力训练:每天30-60 min低强度(≤16.7 m/min)的持续跑台运动;每周均训练6天。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后的24-48 h内切取腓肠肌,Real-time PCR检测P53、SCO2和COXⅡ的mRNA转录,Western blot检测P53、SCO2和COXⅡ的蛋白表达。结果:1)E组和S组P53 mRNA转录、蛋白表达水平与C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E组和S组相比P53 mRNA转录、蛋白表达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E组SCO2 mRNA转录、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5);S组SCO2 mRNA转录与C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S组SCO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E组和S组SCO2 mRNA转录、蛋白表达水平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E组COXⅡ mRNA转录水平与C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E组COXⅡ mRNA转录水平非常显著低于S组(P〈0.01);E组COXII蛋白表达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C组和S组(P〈0.01);S组COXⅡ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非常显著高于C组(P〈0.01)。结论:1)P53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具有极强的保守性,耐力训练和间歇性速度训练都不能影响其稳态效应;2)两种训练方式对SCO2和COXⅡ基因表达在转录和转译水平上影响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呈现出促进有氧呼吸的趋同性,间歇性速度训练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时间节省化训练方式;3)P53-SCO2-COXⅡ-有氧呼吸轴对耐力训练和间歇性速度训练产生了良好的运动性适应,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可适当结合耐力训练和间歇性速度训练来提高机体有氧呼吸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训练 间歇性速度训练 骨骼肌 P53 SCO2 coxⅱ P53-SCO2-coxⅱ-有氧呼吸轴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苎麻线粒体基因CoxⅡ和atpA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段继强 李建永 +2 位作者 杜光辉 梁雪妮 刘飞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34-445,共12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CoxⅡ和atpA基因与苎麻CMS的关系。【方法】根据GenBank报道的双子叶植物线粒体CoxⅡ和atpA基因编码区高度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PCR技术从苎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简称"三系")mtDNA中... 【目的】探讨线粒体CoxⅡ和atpA基因与苎麻CMS的关系。【方法】根据GenBank报道的双子叶植物线粒体CoxⅡ和atpA基因编码区高度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PCR技术从苎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简称"三系")mtDNA中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采用DNAWalking策略从3′端和5′端扩增基因片段的未知侧翼序列,分离完整的线粒体CoxⅡ、atpA基因;基于全基因序列和基因表达(RT-PCR法)分析这两个基因在苎麻"三系"间的差异。【结果】分离的苎麻CoxⅡ和atpA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一些双子叶植物同类基因的同源性分别高达95%和97%以上,获得的CoxⅡ、atpA全基因包含了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三系"的CoxⅡ基因在mtDNA水平、转录水平、蛋白质水平上均无明显差异。雄性不育系atpA基因在mtDNA水平、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二级结构上与保持系和恢复系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RT-PCR分析还表明,不育系atpA基因在现蕾期和开花后期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可育系。【结论】CoxⅡ基因与苎麻CMS可能无关,而不育系atpA基因的序列变异和/或异常表达可能与苎麻CMS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细胞质雄性不育 coxⅱ基因 atpA基因 RT-PCR
下载PDF
烟草线粒体基因coxⅡ的SNP检测及其与CMS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腾义 范东东 +4 位作者 赵婷 刘齐元 王建革 朱肖文 程元强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0-727,共8页
对烟草胞质雄性不育性(CMS)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研究。以7个CMS系及其相应的保持系为材料,利用特异引物PCR法扩增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coxⅡ),通过直接测序和比对,检测到coxⅡ中有3个核苷酸位点存在碱基变异,分别是:C-770G、G-772... 对烟草胞质雄性不育性(CMS)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研究。以7个CMS系及其相应的保持系为材料,利用特异引物PCR法扩增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coxⅡ),通过直接测序和比对,检测到coxⅡ中有3个核苷酸位点存在碱基变异,分别是:C-770G、G-772A和G-773C,其中第770位碱基的变化导致了相应位点编码氨基酸的改变,第772和773位碱基的变化共同导致了1个编码氨基酸的改变。对coxⅡ基因中第770位C→G的突变进行了240个烟草植株个体的PCR-RFLP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保持系单株的线粒体coxⅡ基因片段都可以被HapⅡ酶切,酶切后出现2种条带;而全部雄性不育系单株的线粒体coxⅡ基因片段由于第770位C→G的突变都不能被HapⅡ酶切,电泳图中仅有1条未被切开的条带。说明coxⅡ基因第770位的SNP位点与烟草CMS特性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CMS coxⅱ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线粒体不育基因CoxⅡ和atp6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邓明华 邹学校 +4 位作者 霍金龙 文锦芬 朱海山 张竹青 赵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35-1940,共6页
以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9704A、保持系9704B和恢复系9701(简称"三系")为材料,根据GenBank报道的茄科作物线粒体CoxⅡ和atp6基因编码序列分别设计引物,PCR扩增辣椒"三系"线粒体DNA目的基因片段,研究辣椒"三系... 以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9704A、保持系9704B和恢复系9701(简称"三系")为材料,根据GenBank报道的茄科作物线粒体CoxⅡ和atp6基因编码序列分别设计引物,PCR扩增辣椒"三系"线粒体DNA目的基因片段,研究辣椒"三系"线粒体DNACoxⅡ和atp6基因的差异及与雄性不育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中扩增到两个基因的部分序列atp6-706和CoxⅡ-708,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FJ986191和FJ986190,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分离的atp6-706和CoxⅡ-708片段与GenBank报道的茄科作物线粒体CoxⅡ和atp6基因的相似性高达95%以上;在保持系和恢复系中均未能扩增到任何序列,说明辣椒雄性不育系的CoxⅡ和atp6基因与保持系和恢复系在线粒体DNA水平上存在差异,这种结构上的变化暗示可能与辣椒雄性不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 coxⅱ基因 atp6基因 线粒体DNA
下载PDF
“祛风通窍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线粒体COX活性及COXⅡ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白雪 唐红梅 +3 位作者 叶丽莎 杨云芳 张德绸 罗刚 《江苏中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祛风通窍方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海马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OX)及细胞色素氧化酶Ⅱ亚型(COXⅡ)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祛风通窍方对VD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祛风... 目的:观察祛风通窍方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海马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OX)及细胞色素氧化酶Ⅱ亚型(COXⅡ)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祛风通窍方对VD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祛风通窍方高、中、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经典的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制备VD模型。假手术组、模型组用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各给药组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30d。ELISA法检测海马线粒体COX活性;RT-PCR法检测COXⅡ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COX活性明显降低,COXⅡmRNA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祛风通窍方高、中剂量组COX活性明显升高,COXⅡ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祛风通窍方对VD大鼠线粒体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改善VD大鼠线粒体COX活性,增加COXⅡ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祛风通窍方 海马线粒体cox coxⅱ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大熊猫等8种野生哺乳动物蛔虫的线粒体COXⅠ和COXⅡ基因的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牛李丽 陈世界 +9 位作者 汪涛 古小彬 严玉宝 余华 邓家波 严慧娟 余星明 陈维刚 王淑贤 杨光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45-1650,共6页
为了探讨寄生于大熊猫、小熊猫、北极熊、棕熊东北亚种、棕熊西藏亚种、黑熊四川亚种、黑猩猩和白眉长臂猿体内蛔虫的分类地位,采用PCR技术扩增了这些野生动物体内寄生蛔虫的线粒体COXⅠ、COXⅡ基因序列,并与GenBank中注册的同源性序列... 为了探讨寄生于大熊猫、小熊猫、北极熊、棕熊东北亚种、棕熊西藏亚种、黑熊四川亚种、黑猩猩和白眉长臂猿体内蛔虫的分类地位,采用PCR技术扩增了这些野生动物体内寄生蛔虫的线粒体COXⅠ、COXⅡ基因序列,并与GenBank中注册的同源性序列进行了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扩增的8种野生哺乳动物蛔虫的COXⅠ、COXⅡ基因长度均分别为393和582bp,其中大熊猫与小熊猫及4种熊科动物蛔虫COXⅠ和COXⅡ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94.8%~95.0%和94.9%~95.5%;黑猩猩和白眉长臂猿蛔虫的COXⅠ、COXⅡ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99.8%和99.5%。分子系统树(NJ/MP/ML)表明,寄生在大熊猫、小熊猫和4种熊科动物体内的蛔虫均为贝蛔属(Baylisascaris)蛔虫;而黑猩猩和白眉长臂猿体内寄生的蛔虫应为蛔属(Ascaris)蛔虫。同时,分析结果也揭示了蛔虫与宿主之间存在协同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野生哺乳动物 蛔虫 线粒体 cox coxⅱ 亲缘关系
下载PDF
水稻线粒体coxⅡ基因转录本的编辑位点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易平 孙清萍 +1 位作者 万翠香 朱英国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3-126,共4页
RNA编辑是指由RNA水平的核苷酸改变所引起的密码子发生变化的一种预定修饰,它的发现是近年来对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的重要补充。本文以红莲型(HL)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粤泰A,保持系粤泰B和杂种F_1(不育系A与恢复系71068的杂交一代)为材料... RNA编辑是指由RNA水平的核苷酸改变所引起的密码子发生变化的一种预定修饰,它的发现是近年来对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的重要补充。本文以红莲型(HL)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粤泰A,保持系粤泰B和杂种F_1(不育系A与恢复系71068的杂交一代)为材料,首次研究了线粒体基因coxⅡ转录本的编辑位点。coxⅡ基因的转录本有15个编辑位点,其中有14个发生在密码子的第一和第二位点。这14个位点的编辑可改变氨基酸的种类,并导致所编码蛋白的疏水性以及所编码蛋白在氨基酸序列上的保守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线粒体coxⅱ 基因转录本 编辑位点
下载PDF
大豆细胞质COXⅡ基因的分离及序列分析
9
作者 吴丽丽 唐月异 +4 位作者 赵洪锟 董英山 李启云 赵丽梅 王庆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3-935,共3页
目前关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线粒体上,通过参考大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COXⅡ)基因序列,合成保守基因引物,从供试材料中克隆到了COXⅡ基因,对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了一个有28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 目前关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线粒体上,通过参考大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COXⅡ)基因序列,合成保守基因引物,从供试材料中克隆到了COXⅡ基因,对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了一个有28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推测其可能与大豆细胞质不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细胞质雄性不育 coxⅱ基因
下载PDF
G-CSF受体胞内区结合蛋白COXⅡ的分子克隆及相互作用验证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彦斌 苑晓玲 +3 位作者 善亚君 赵振虎 刘晓辉 从玉文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5-21,共7页
为寻找与G-CSF受体胞内区相互作用的蛋白,探讨其可能的信号传导机制,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小鼠胎肝文库中筛选到与G-CSF受体胞内区相互作用的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亚基(COXⅡ);采用PCR技术从小鼠肌肉cDNA中克隆到全长COXⅡ,并应用哺... 为寻找与G-CSF受体胞内区相互作用的蛋白,探讨其可能的信号传导机制,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小鼠胎肝文库中筛选到与G-CSF受体胞内区相互作用的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亚基(COXⅡ);采用PCR技术从小鼠肌肉cDNA中克隆到全长COXⅡ,并应用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实验验证了COXⅡ与G-CSF受体胞内区相互作用;构建了一系列G-CSF受体胞内区短截体,应用细胞双杂交技术确定COXⅡ主要结合于G-CSF受体的Box3区;随后构建了COX Ⅱ-GFP融合表达载体,观察到COXⅡ在COS_7细胞中为全细胞分布。这些结果为揭示COXⅡ的新功能及发现G-CSFR新的信号传递通路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传导机制 酵母双杂交技术 G-CSF受体胞内区 蛋白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coxⅱ 细胞双杂交技术 哺乳动物 分子克隆
下载PDF
^(60)Coγ射线诱导人淋巴细胞线粒体COXⅡ基因表达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卉 封江彬 +5 位作者 陆雪 张德钦 张庆召 高玲 陈德清 刘青杰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37-441,共5页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诱导人外周血永生化淋巴细胞株中线粒体COXⅡ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以期为探索放射敏感生物标志物和解决放射生物学领域中快速剂量估算的难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剂量(0~15 Gy)^(60)Coγ射线照射指数生长期的...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诱导人外周血永生化淋巴细胞株中线粒体COXⅡ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以期为探索放射敏感生物标志物和解决放射生物学领域中快速剂量估算的难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剂量(0~15 Gy)^(60)Coγ射线照射指数生长期的人淋巴细胞株,于照射后不同时间点(0~72 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和总蛋白,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COXⅡ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60)Coγ射线照射后的各个时间点上,COXⅡ基因在mRNA水平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在蛋白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60)Coγ射线照射4和12 h后COXⅡ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照射后24、48和72 h COXⅡ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并且在不同范围内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对比相同照射时间点COXⅡ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水平变化发现,两者无必然一致的趋势,但照射后48和72 h,COXⅡ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照射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60)Coγ射线照射后48和72 h,COXⅡ蛋白表达水平与照射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作为新的辐射损伤标志物进一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淋巴细胞株 coxⅱ基因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蒙古马马胃蝇幼虫形态学及线粒体基因的研究
12
作者 董俊斌 包海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11,共6页
为了研究目前蒙古马马胃蝇流行种类,2019年1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四子王旗收集到感染马胃蝇的8匹蒙古马,剖检后获取胃蝇幼虫。利用解剖镜、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蒙古马马胃蝇幼虫进行形态学观察。同时选取20个蒙古马马胃蝇三龄幼虫,通... 为了研究目前蒙古马马胃蝇流行种类,2019年1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四子王旗收集到感染马胃蝇的8匹蒙古马,剖检后获取胃蝇幼虫。利用解剖镜、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蒙古马马胃蝇幼虫进行形态学观察。同时选取20个蒙古马马胃蝇三龄幼虫,通过PCR方法,扩增蒙古马马胃蝇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XⅡ)基因、16S rRNA基因。利用MEGA 6.0软件对蒙古马马胃蝇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XⅡ)基因、16S rRNA基因与GenBank数据库中胃蝇属的其他种类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蒙古马马胃蝇幼虫三龄幼虫领部棘刺,体节上的棘刺底部宽、刺尖细,口脊骨页部形态平滑,伪头小刺结构清晰,这些特征与黑腹胃蝇三期幼虫的形态相似。蒙古马马胃蝇与GenBank数据库中狂蝇属、黄蝇属、胃蝇属(肠胃蝇、黑腹胃蝇、红尾胃蝇)和皮蝇属的昆虫在系统发育树中分开,有一定遗传距离,且单独成一个分支。鉴于分离到的蒙古马马胃蝇形态上与黑腹胃蝇相似,但是线粒体基因存在变异,可能代表黑腹胃蝇的一个新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马 马胃蝇 形态学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xⅱ) 16S rRNA基因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ice root-knot nematode, Meloidogyne graminicola, Golden and Birchfeild, 1965 occurring in Zhejiang, China 被引量:1
13
作者 TIAN Zhong-ling Munawar Maria +2 位作者 Eda Marie Barsalote Pablo Castillo ZHENG Jing-w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724-2733,共10页
The rice root-knot nematode Meloidogyne graminicola is a severe pest of rice. In China, it was first reported from Hainan Province, and later from several other province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rice root-knot nemato... The rice root-knot nematode Meloidogyne graminicola is a severe pest of rice. In China, it was first reported from Hainan Province, and later from several other province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rice root-knot nematode population found from the rice cultivation areas of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is characterized via molecular analysis using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 and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Ⅱ(coxⅡ)-16 S rRNA gene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observations of males and the second-stage juveniles. Morphometric data and molecular sequence comparisons for all M. graminicola populations occurring in China are also provided. The overall morphology of M. graminicola found in Zhejiang match well with the original description, though males have a slightly longer body and stylet, and a shorter tail, while the second-stage juvenile is also slightly longer than in the original description.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M. graminicola from Zhejiang. Phylogenetic studies based on coxⅡ suggest that all the Chinese populations belong to Type B. This study expands knowledge of the increasing distribution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M. graminicola that occur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oidogyne graminicola morphology MORPHOMETRIC molecular RICE rDNA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coxⅱ) China
下载PDF
玉米S组CMS胞质与正常胞质育性相关基因基于SSP-PCR的遗传多型性研究
14
作者 李镭 郑用琏 张方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81-686,共6页
利用 SSP- PCR技术对 S组 CMS与正常胞质线粒体胞质育性相关基因 cox ,cox 的 5′上游、 3′下游以及基因编码区与正常 N胞质进行了遗传多型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 (特异引物 +随机引物 )的引物组合中 ,未能在 cox 基因的 ... 利用 SSP- PCR技术对 S组 CMS与正常胞质线粒体胞质育性相关基因 cox ,cox 的 5′上游、 3′下游以及基因编码区与正常 N胞质进行了遗传多型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 (特异引物 +随机引物 )的引物组合中 ,未能在 cox 基因的 5′上游和 3′下游区发现变异 ,但其基因内含子中存在基于 SSP- PCR的遗传多型性。在 S组不育系的 cox 基因 5′上游调控区内 ,由于复杂的重组事件而导致翻译起始密码 ATG和富含 AT的核糖体结合区域的缺失。讨论了 SSP- PCR技术作为揭示和分析某一目的基因的遗传变异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以及 cox 基因在表达水平上的变异可能与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CMS cox SSP-PCR 遗传多型性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AM2蛋白相互作用宿主蛋白的筛选及初步验证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新 于洪敏 +3 位作者 张茂林 段铭 李影 关振宏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6-870,共5页
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禽流感病毒AM2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可为研究AM2蛋白的生物学新功能提供依据。将检测无毒性与自激活作用的诱饵质粒pGBKT7-AM2与淋巴文库质粒进行融合杂交,然后对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到的阳性克隆进行酶切鉴定和... 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禽流感病毒AM2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可为研究AM2蛋白的生物学新功能提供依据。将检测无毒性与自激活作用的诱饵质粒pGBKT7-AM2与淋巴文库质粒进行融合杂交,然后对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到的阳性克隆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阳性克隆进行酵母回转试验验证。经酵母双杂交筛选与验证最终获得2个与AM2相互作用的蛋白。选择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Ⅱ(COXⅡ)蛋白进行进一步研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HA-COXⅡ,并进行GST-pull down和免疫荧光试验验证。结果表明,COXⅡ与AM2存在相互作用,且在细胞质中存在共定位现象,为进一步研究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和病毒-宿主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AM2蛋白 酵母双杂交 coxⅱ蛋白 共定位
原文传递
Invasion history of Solenopsis invicta (Hymenoptera: Formicidae) in Fujian, China based on mitochondrial DNA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development of a control strategy 被引量:1
16
作者 Xiang Zhang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93-498,共6页
One of the most invasive species worldwide,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has been described in China since 2003. Recent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China populations are the result of introductions from the USA; however,... One of the most invasive species worldwide,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has been described in China since 2003. Recent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China populations are the result of introductions from the USA; however, detailed molecular studies need to be perform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xpansion and potential multiple introductions from other countries into China. As there were populations of red imported fire ant, S. invicta in different areas and with different methods of introduction,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Ⅰ gene was used as a marker from 12 populations in four c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of invasion among these populations. The three most common haplotypes previously describe in invasive populations of S. invicta: H5, H22 and H36, were found in Fujian. However, frequencies in each city were different. For instance, three populations from Longyan city which invaded with waste plastics, shared haplotype H5. Populations from Xiamen city and Jinjiang city which dispersed with nursery stock, sward and scrap leather, shared haplotype H22. The population from Nanyan village of Xinluo district, Longyan city, bore haplotype H36. Mitochondrial data reveals that the invasion history of S. invicta in Fujian Province is complex, including multiple invasions probably from other provinces within China. Security measures to prevent S. invicta spreading within China are as important as from overs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 and cox HAPLOTYPE invasion mitochondrial genes red imported fireant Solenopsis invicta sprea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